CN103795955B - 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5955B
CN103795955B CN201310491953.8A CN201310491953A CN103795955B CN 103795955 B CN103795955 B CN 103795955B CN 201310491953 A CN201310491953 A CN 201310491953A CN 103795955 B CN103795955 B CN 103795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
dynamic image
unit
reading
im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19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5955A (zh
Inventor
大谷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95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5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5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5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2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tape
    • H04N5/783Adaptations for reproducing at a rate different from the recording rat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11B2020/10675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aspects of buff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电子设备具备:以多种读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读入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中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单元;和对由所述读入单元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单元;确定所述解码单元所进行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速度和所述读入单元所进行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速度,根据该确定的解码速度与读入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否处于规定的关系来选择所述读入单元读入动态图像数据时的读入方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动态图像数据的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程序(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数码照相机为首,在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电子设备中,普遍具备利用H.264等编解码器对所拍摄的动态图像进行压缩并记录于外部记录介质(SD卡(注册商标)、microSD卡(注册商标)、压缩闪存卡(Compact flash card,注册商标)等)的动态图像拍摄功能、以及读出所记录的动态图像数据并解码来进行再生的动态图像再生功能。
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中,在对所记录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再生时,例如,按照一边读入动态图像数据一边依次解码来进行再生的方式流动地进行,但由于存在P帧等无法单独地解码的帧,因此存在在反向再生的情况下再生速度变慢的难点。
此外,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中,已知例如以在运动等中对形式(form)进行比较为目的对2个动态图像同时进行再生的功能,但由于照相机的译码器资源的数量、处理时间的问题,同时对2个动态图像一边流动(streaming)一边再生也很困难。
因此,存在对所记录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再生时,将动态图像数据暂时缓冲到内部存储器之后,进行解码而变换为显示用数据来进行再生的技术。例如,作为现有技术,公开了采用光盘作为外部记录介质的再生装置,提出了将从光盘读入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暂时保存在缓冲器中之后,进行解码来输出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0-285550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动态图像再生中,在进行缓冲时,根据从外部记录介质读出动态图像数据时的数据读出速度(每1帧的读出时间)和解码速度(每1帧的解码时间),整体的处理时间(解码完成为止的时间)大幅变化。即,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根据外部记录介质的种类、类型而不同,此外,解码速度也根据动态图像数据的编解码器种类、压缩率等而不同。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在从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和解码速度变化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发挥动态图像再生时的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在从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和解码速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发挥动态图像再生时的性能的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程序。
本发明的1个方式,是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读入单元,其以多种读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读入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中的动态图像数据;解码单元,其对由所述读入单元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单元,其确定所述解码单元所进行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速度和所述读入单元所进行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速度;和选择单元,其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解码速度与读入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否处于规定的关系来选择所述读入单元读入动态图像数据时的读入方式。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种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入步骤,以多种读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读入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中的动态图像数据;解码步骤,对在所述读入步骤中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确定步骤,确定所述解码步骤中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速度和所述读入步骤中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速度;和选择步骤,根据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的解码速度与读入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否处于规定的关系来选择在所述读入步骤中读入动态图像数据时的读入方式。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种非易失性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了使电子设备的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的程序:读入功能,以多种读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读入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中的动态图像数据;解码功能,对通过所述读入功能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功能,确定所述解码功能所进行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速度和所述读入功能所进行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速度;和选择功能,根据通过所述确定功能而确定的解码速度与读入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否处于规定的关系来选择所述读入功能读入动态图像数据时的读入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动态图像数据的缓冲动作的时序图。
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动态图像数据的缓冲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通过根据从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和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速度,选择更合适的缓冲方法,能够实现更高速的缓冲。结果,能够缩短从再生指示到再生开始的等待时间。另外,从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依赖于外部记录介质的种类、类型,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速度,依赖于动态图像数据的编解码器种类、压缩率、分辨率、内部存储器(缓冲器)的数据传输速度等。
A.实施方式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构成的框图。在图中,电子设备1具备操作部(键)10、电源部11、显示部12、图像变换部13、存储部14、控制部(CPU)15、和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另外,作为电子设备1,例如,假定了数码照相机。但是,在图1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的动态图像数据的缓冲方法相关的构成,除此以外进行了省略。
操作部(键)10包括快门SW、变焦SW、模式键、SET键、十字键等多个操作键,将与用户的键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CPU)15。电源部11由一次电池或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等构成,对各部供给电力。显示部12包括彩色LCD和其驱动电路,在动态图像再生时,以规定的帧速率对保持在后述的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中的解码后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再生显示。
图像变换部13进行由未图示的摄像部拍摄到的动态图像数据的编码(例如,向H.264形式的编码),并且对从后述的存储部14的解码用缓冲部142一帧一帧地读出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例如,以H.264形式被压缩的动态图像数据的复原)。解码后的动态图像数据,一帧一帧地保存到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中。另外,图像变换部13在解码时进行动态图像数据的扩展/缩小处理,在每1帧的解码时间中,还包含扩展/缩小处理的时间。
存储部14具备程序存储部141、解码用缓冲部142、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和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程序存储部141存储有由控制部(CPU)15执行的、各部的控制所需的程序。解码用缓冲部142是为了将从插入到后述的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提供给用于以1帧为单位进行解码的图像变换部13而暂时进行保持的缓冲器。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是用于暂时保持从插入到后述的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批量地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的缓冲器。
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是依次保持由图像变换部13以1帧为单位解码后的动态图像数据的缓冲器。保持在该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中的动态图像数据,若解码完成,则以规定的帧速率被读出,并在显示部12上被再生显示。
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能够插入SD卡(注册商标)、microSD卡(注册商标)、压缩闪存卡(注册商标)等外部记录介质。这些外部记录介质,根据其存储器构造,与通常的存取相比,按照块单位(页单位)批量地进行存取时的存取速度变快的情况很多。在这些外部记录介质中,保持被规定的编解码器(例如,H.264等)压缩后的动态图像数据。
控制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5是所谓搭载了2个CPU内核151、152的双核CPU。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解码处理时的缓冲方法,准备了2种缓冲方式。控制部(CPU)15根据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和图像变换部13所进行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速度,来选择性地切换缓冲方式,由此能够实现更高速的缓冲。
因此,第1缓冲方式是,一边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以1帧为单位进行读入,一边由图像变换部13以1帧为单位依次进行解码来缓冲到显示用缓冲部14的方式。此外,第2缓冲方式是,一边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批量地读入动态图像数据(保持在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中),并从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以1帧为单位进行读入,一边由图像变换部13以1帧为单位依次进行解码来缓冲到显示用缓冲部14的方式。
此外,在通过第1缓冲方式进行以1帧为单位的读入的情况下,与外部记录介质之间的存取控制,不进行按照块单位(页单位)的存取控制而是进行通常的存取控制,在通过第2缓冲方式批量地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与外部记录介质之间的存取控制,不进行通常的存取控制而是进行按照块单位(页单位)的存取控制。由此,用于读入相同量的数据的时间,第2缓冲方式比第1缓冲方式快。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将双核CPU用于控制部(CPU)15,所以例如由CPU内核151进行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的以1帧为单位的读入处理、批量读入处理(也包括从批量地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按照帧单位向解码用缓冲部142的复制),由CPU内核152进行以1帧为单位依次进行解码来缓冲到显示用缓冲部14的处理(也可以反之)。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功能构成的框图。在图中,对与图1对应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数据读入部20(CPU内核151),在选择了第1缓冲方式的情况下,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以1帧为单位读入动态图像数据,并传输到解码用缓冲部142。
CPU内核151通过数据读入部20或文件批量读入部21,能够进行与可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各种外部记录介质之间的数据的读写,与各个外部记录介质能够选择的各种存取方式、存取速度对应。
文件批量读入部21(CPU内核151),在选择了第2缓冲方式的情况下,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按照块单位(页单位)批量地读入(规定大小)的动态图像数据,并提供给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保持批量地读入的(规定大小)的动态图像数据。通过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存取)以1帧为单位从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向解码用缓冲部142依次直接传输(复制)动态图像数据。
解码部(图像变换部)13(CPU内核152),在第1缓冲方式或第2缓冲方式的任意一种方式中,都对依次传输到解码用缓冲部142的1帧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并依次缓冲到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
例如,在对2个动态图像数据同时进行再生的情况下,解码部(图像变换部)13(CPU内核152),在进行了第1个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之后,进行第2个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按照块单位交替地进行解码。解码完成后,在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中,保存有解码后的2个动态图像数据。显示控制部22读出缓冲到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中的解码后的动态图像数据并以规定的帧速率在显示部12进行再生显示。
尤其是,在对高画质、被高压缩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再生的情况下,在再生时,由于将已经被解码的动态图像数据缓冲到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因此即使在反向再生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再生速度变慢之类的问题,能够流畅地进行反向再生。
此外,如上所述,在对2个动态图像数据同时进行再生的情况下,由于在同时再生时,将已经被解码的2个动态图像数据缓冲到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因此不会给再生功能带来负担,能够流畅地进行再生。
接着,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切换使用第1缓冲方式或第2缓冲方式时的条件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根据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和解码部(图像变换部)13所进行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解码速度,选择性地切换缓冲方式来使用,而预先保持或随时计算以下所示的时间数据。
即,按照能够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的每个种类(每个类型),预先保持按照块单位(页单位)的批量存取功能的有无、其存取速度,在插入了任意一种外部记录介质时确定其种类,并基于所确定的种类的外部记录介质的存取速度来计算以下的时间。
此外,按照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状态(压缩率、分辨率)、动态图像数据的再生条件(再生模式)的每个种类,预先保持与解码速度相关的信息,在指示了动态图像数据的再生时,确定成为再生对象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状态、再生模式,并基于所确定的记录状态、再生模式来计算以下的时间。
时间T1:每1帧动态图像的解码时间(包含扩展/缩小)
时间T2: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读入每1帧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数据(概算大小)的时间
时间T3: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批量地读入(规定大小)的动态图像数据的时间
时间T4:剩余解码帧数n×时间T2
时间T5:剩余解码帧数n×时间T1+时间T3
关于上述每1帧的概算数据大小的读入时间T2、和能够批量地读入的缓冲器大小的读入时间T3,在起动时、动态图像选择时进行测量并在内部保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由双核执行动作,所以解码处理和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处理分别由CPU内核151、152并行地同时进行,由此实现了高效的处理。因此,1帧的解码处理和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处理中的任意一方需要时间的处理成为整体处理的开支(overhead)。
即,在解码时间T1>动态图像数据读入时间T2的情况下,每1帧的动态图像数据读入处理更快,因此选择按照每1帧一边读入一边解码来进行缓冲的第1缓冲方式。即,由于动态图像数据读入处理比解码处理快,因此即使按照每1帧一边读入一边解码,也无需等待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能够连续地执行解码处理。因此,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解码,缓冲也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
与此相对,在解码时间T1<文件读入时间T2的情况下,在时间T4(剩余解码帧数n×时间T2)>时间T5(剩余解码帧数n×时间T1+时间T3)的情况下,选择批量地读入文件,并暂时保持在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中,一边在内部按照每1帧向解码用缓冲部142进行DMA复制一边进行解码来进行缓冲的第2缓冲方式。
即,由于解码处理比文件读入处理快,因此若按照每1帧一边读入一边解码(若采用第1缓冲方式),则需要使解码处理进行待机直到1帧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完成,无法连续地执行实际解码处理。在此情况下,若批量读入时间T3为能够吸收上述解码时的等待时间的程度的短时间(即,时间T4>时间T5),则选择批量地读入动态图像数据之后在内部按照每1帧进行复制来进行解码的第2缓冲方式,更能够以短时间完成解码,缓冲也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
像这样,通过根据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和解码部(图像变换部)13的解码速度,选择性地切换使用第1缓冲方式或第2缓冲方式,从而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完成缓冲,能够缩短从再生指示到再生开始的等待时间。
B.实施方式的动作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以及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图5以及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动态图像数据的缓冲动作的时序图。
若由用户指示了动态图像再生,则首先执行后述的剩余解码帧数的设定等缓冲初始化处理(步骤S10)。接着,判断是否解码时间T1>动态图像数据读入时间T2(步骤S12),在解码时间T1>动态图像数据读入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12的“是”),执行步骤S16~S24的循环处理。该步骤S16~S24的循环处理相当于上述的第1缓冲方式。
首先,数据读入部20(CPU内核151)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以1帧为单位读入动态图像数据,并依次保存到解码用缓冲部142(步骤S16)。与此并行,解码部13(CPU内核152)从解码用缓冲部142以1帧为单位读入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步骤S18),并依次保存到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步骤S20)。
接着,将还未解码的、剩余解码帧数减1(步骤S22),判断剩余解码帧数是否变为0(步骤S24)。然后,在剩余解码帧数不为0的情况下,即,在还剩余有应解码的帧的情况下(步骤S24的“否”),返回到步骤S16。以下,重复上述的处理直到剩余解码帧数变为0为止,在剩余解码帧数变为0的情况下(步骤S24的“是”),结束循环处理(步骤S26),并结束该处理。
图5中示出上述的第1缓冲方式的动作。如图示,在第1缓冲方式中,数据读入部20(CPU内核151)在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初次进行读入后,以1帧为单位依次读入动态图像数据,并依次保存到解码用缓冲部142。与此并行,解码部13(CPU内核152)从解码用缓冲部142以1帧为单位读入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并依次保存到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
像这样,在解码时间T1>动态图像数据读入时间T2的情况下,因为动态图像数据读入处理比解码处理快,所以选择第1缓冲方式,从而即使按照每1帧一边读入一边解码,也无需等待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能够连读地执行解码。因此,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解码,缓冲也会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因而能够缩短从再生指示到再生开始的等待时间。
另一方面,在不是解码时间T1>动态图像数据读入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12的“否”),判断是否时间T4(剩余解码帧数n×时间T2)>时间T5(剩余解码帧数n×时间T1+时间T3)(步骤S30)。另外,若是在进行解码之前,则剩余解码帧数n为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帧数。
在上述步骤S30中,判断批量读入时间T3是否是能够吸收上述解码处理时的等待时间的程度的短时间。即,若时间T4>时间T5,则意味着选择在批量地读入动态图像数据之后,在内部按照每1帧进行复制来进行解码的第2缓冲方式,更能够以短时间完成解码。
在此,在时间T4>时间T5的情况下(步骤S30的“是”),文件批量读入部21(CPU内核151)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按照块单位(页单位)批量地读入(规定大小=缓冲器大小的量)的动态图像数据,并保存到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步骤S32)。接着,执行步骤S36~S46的循环处理。该步骤S36~S46的循环处理,相当于上述的第2缓冲方式。
首先,从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通过DMA复制以1帧为单位将动态图像数据依次直接传输(复制)到解码用缓冲部142(步骤S36)。与此并行,解码部13(CPU内核152)从解码用缓冲部142以1帧为单位读入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步骤S38),并依次保存到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步骤S40)。
接着,将剩余解码帧数减1(步骤S42),判断剩余解码帧数是否变为0(步骤S44)。然后,在剩余解码帧数不是0的情况下,即,还剩余有应解码的帧的情况下(步骤S44的“否”),判断下一个帧是否不存在于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步骤S46)。即,判断是否不存在没能批量地读入到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的动态图像数据。然后,在下一个帧存在于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的情况下(步骤S46的“否”),返回到步骤S36,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在图6(a)中,示出了在解码时间T1<动态图像数据读入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12的“否”),假设采用了上述的第1缓冲方式的情况下的缓冲动作。另一方面,在图6(b)中,相同地示出了在解码时间T1<动态图像数据读入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12的“否”),采用了上述的第2缓冲方式的情况下的缓冲动作。
如图6(a)所示,若假设采用第1缓冲方式,则数据读入部20(CPU内核151)在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初次进行读入后,以1帧为单位依次读入动态图像数据,并依次保存到解码用缓冲部142。与此并行,若解码部13(CPU内核152)要从解码用缓冲部142以1帧为单位读入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则由于解码时间T1<动态图像数据读入时间T2,因此在解码处理期间中产生待机时间Dt。因此,到解码完成为止,产生全解码帧数×待机时间Dt的延迟。
与此相对,如图6(b)所示,在采用了第2缓冲方式的情况下,文件批量读入部21(CPU内核151)从插入到外部记录介质插入部16的外部记录介质按照块单位(页单位)批量地读入动态图像数据并保存到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之后进行初次读入,然后,一边从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以1帧为单位将动态图像数据DMA复制到解码用缓冲部142,一边由解码部13(CPU内核152)进行解码并依次保存到显示用数据缓冲部144。
像这样,在解码时间T1<动态图像数据读入时间T2、并且时间T4>时间T5的情况下,通过选择第2缓冲方式,无需等待动态图像数据的读入,能够连续地执行解码。因此,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解码,缓冲也会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因而能够缩短从再生指示到再生开始的等待时间。
另一方面,在图4的步骤S36~S46的循环处理中,在剩余解码帧不为0的情况下(步骤S44的“否”),且下一个帧不存在于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中的情况下(步骤S46的“是”),返回到步骤S30,对没能批量地读入的剩余的帧继续进行处理。即,根据动态图像数据的大小、再生时间、批量读入文件存储部143的缓冲器大小等,存在不能批量地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情况。因此,对于剩余的动态图像数据,需要再次判断是采用第1缓冲方式,还是采用第2缓冲方式。
在此,在剩余的动态图像数据中,在时间T4>时间T5的情况下(步骤S30的“是”),只要采用上述的第2缓冲方式即可。另一方面,在剩余的动态图像数据中,并非时间T4>时间T5的情况下(步骤S30的“否”),返回到图3的步骤S14,采用第1缓冲方式。
然后,在剩余帧数变为0的情况下(步骤S44的“是”),结束该处理。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通过根据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和解码速度,选择性地采用更合适的缓冲方式,从而即使在从外部记录介质的数据读出速度和解码速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发挥动态图像再生时的性能。结果,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完成动态图像再生时的动态图像数据的缓冲,能够缩短从动态图像再生指示到动态图像再生开始的等待时间。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具有动态图像再生功能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说明,但更具体来说,以数码照相机为首,能够应用于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电子设备。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读入单元,其采用第1读入方式和第2读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读入动态图像数据,其中,所述第1读入方式按照规定单位读入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中的动态图像数据,所述第2读入方式按照多个所述规定单位批量地读入记录在所述外部记录介质中的动态图像数据;
解码单元,其按照所述规定单位对由所述读入单元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依次进行解码;
确定单元,其确定由所述解码单元对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速度、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1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1读入速度、和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2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2读入速度;和
选择单元,其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解码速度、第1读入速度、和第2读入速度的关系是否处于规定的关系,来选择所述第1读入方式和所述第2读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所述读入单元读入动态图像数据时的读入方式,
所述选择单元,
在所述解码单元所进行的所述解码速度比所述读入单元所进行的所述第1读入速度慢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读入方式,
另一方面,在所述解码单元所进行的所述解码速度比所述读入单元所进行的所述第1读入速度快,且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1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1读入时间,比由所述解码单元对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时间加上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2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2读入时间后得到的时间长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读入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根据成为再生对象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状态、动态图像数据的再生条件、外部记录介质的种类中的至少1个条件的差异而变化的解码速度或读入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批量读入文件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2读入方式批量地读入的多个所述规定单位的动态图像数据;和
控制单元,其采用第1缓冲方式或第2缓冲方式中的任意一方来控制缓冲动作,其中,所述第1缓冲方式由所述读入单元从所述外部记录介质按照帧单位依次读入动态图像数据,并由所述解码单元按照所述帧单位对该依次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依次进行解码,所述第2缓冲方式将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2读入方式从所述外部记录介质批量地读入的多个所述规定单位的动态图像数据存储到所述批量读入文件存储单元,之后通过所述解码单元对存储在该批量读入文件存储单元中的动态图像数据按照所述帧单位按顺序进行解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解码单元所进行的动态图像数据的按照帧单位的解码速度、和所述读入单元所进行的从所述外部记录介质的按照帧单位的读入速度,来选择所述第1缓冲方式和所述第2缓冲方式中的任意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
在所述解码单元所进行的所述解码速度比所述读入单元所进行的所述第1读入速度慢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1缓冲方式,
另一方面,在所述解码单元所进行的所述解码速度比所述读入单元所进行的所述第1读入速度快,且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1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1读入时间,比由所述解码单元对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时间加上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2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2读入时间后得到的时间长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缓冲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解码用缓冲单元,所述解码用缓冲单元按照帧单位暂时保持即将被所述解码单元解码之前的动态图像数据,
在采用所述第2缓冲方式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批量读入文件存储单元中的动态图像数据按照帧单位直接传输到所述解码用缓冲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1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1读入时间,比由所述解码单元对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时间加上所述读入单元通过所述第2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2读入时间后得到的时间长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2缓冲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入单元和所述解码单元,分别由搭载了能够并行地同时进行处理的多个处理器内核的中央处理装置实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显示单元;和
显示控制单元,其将由所述解码单元解码后的动态图像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单元。
10.一种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入步骤,采用第1读入方式和第2读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读入动态图像数据,其中,所述第1读入方式按照规定单位读入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中的动态图像数据,所述第2读入方式按照多个所述规定单位批量地读入记录在所述外部记录介质中的动态图像数据;
解码步骤,按照所述规定单位对在所述读入步骤中读入的动态图像数据依次进行解码;
确定步骤,确定在所述解码步骤中对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速度、在所述读入步骤中通过所述第1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1读入速度、和在所述读入步骤中通过所述第2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2读入速度;和
选择步骤,根据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的解码速度、第1读入速度、和第2读入速度的关系是否处于规定的关系,来选择所述第1读入方式和所述第2读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作为在所述读入步骤中读入动态图像数据时的读入方式,
在所述选择步骤中,
在所述解码步骤中的所述解码速度比所述读入步骤中的所述第1读入速度慢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读入方式,
另一方面,在所述解码步骤中的所述解码速度比所述读入步骤中的所述第1读入速度快,且在所述读入步骤中通过所述第1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1读入时间,比在所述解码步骤中对动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时间加上在所述读入步骤中通过所述第2读入方式读入动态图像数据的第2读入时间后得到的时间长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读入方式。
CN201310491953.8A 2012-10-22 2013-10-18 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 Active CN103795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2795A JP5800287B2 (ja) 2012-10-22 2012-10-22 電子機器、動画再生装置、動画デコード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32795 2012-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5955A CN103795955A (zh) 2014-05-14
CN103795955B true CN103795955B (zh) 2017-03-01

Family

ID=5048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1953.8A Active CN103795955B (zh) 2012-10-22 2013-10-18 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66062B2 (zh)
JP (1) JP5800287B2 (zh)
KR (1) KR101526255B1 (zh)
CN (1) CN103795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6030B (zh) * 2018-08-30 2022-03-25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982A (zh) * 2001-08-30 2005-02-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介质、同时记录方法、同时再现方法和信息记录设备及信息再现设备
US6957181B1 (en) * 1998-06-12 2005-10-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ferring compressed audio via a playback buffer
CN1754224A (zh) * 2002-12-24 2006-03-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和再现装置、记录装置、编辑装置、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和再现方法,记录方法和编辑方法
CN101031971A (zh) * 2004-08-02 2007-09-0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和重放设备
CN101076119A (zh) * 2006-05-17 2007-11-21 株式会社东芝 Mpeg视频再现装置以及mpeg视频再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6301B2 (ja) * 1995-05-30 2000-07-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再生方法、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6463209B2 (en) * 1997-02-18 2002-10-08 Thomson Licensing Sa Controlled data flow
US7043584B2 (en) * 1997-02-18 2006-05-09 Thomson Licensing Interrupt prioritization in a digital disk apparatus
JPH10285550A (ja) 1997-03-31 1998-10-23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7450646B2 (en) * 2002-06-04 2008-11-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image data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5235170A (ja) * 2003-12-05 2005-09-02 Gretech Co Ltd 注文型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JPWO2005101829A1 (ja) * 2004-04-13 2007-08-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符号化データ復号再生装置
US8233781B2 (en) * 2004-09-01 2012-07-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image 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2007228502A (ja) 2006-02-27 2007-09-06 Shinano Kenshi Co Ltd 動画データの同期再生装置
JP2010098526A (ja) * 2008-10-16 2010-04-30 Sony Corp 受信装置、コンテンツ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7181B1 (en) * 1998-06-12 2005-10-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ferring compressed audio via a playback buffer
CN1578982A (zh) * 2001-08-30 2005-02-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介质、同时记录方法、同时再现方法和信息记录设备及信息再现设备
CN1754224A (zh) * 2002-12-24 2006-03-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和再现装置、记录装置、编辑装置、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和再现方法,记录方法和编辑方法
CN101031971A (zh) * 2004-08-02 2007-09-0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和重放设备
CN101076119A (zh) * 2006-05-17 2007-11-21 株式会社东芝 Mpeg视频再现装置以及mpeg视频再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12645A1 (en) 2014-04-24
KR101526255B1 (ko) 2015-06-05
JP5800287B2 (ja) 2015-10-28
CN103795955A (zh) 2014-05-14
JP2014086798A (ja) 2014-05-12
US9066062B2 (en) 2015-06-23
KR20140051081A (ko)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0867A (zh) 摄像设备
CN101938601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33480B (zh)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01543082B (zh) 运动图像解码装置以及运动图像解码方法
JP6137980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0738067B (zh) 提升扫码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JP2000069293A5 (zh)
CN108632552A (zh) 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3795955B (zh) 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
JP2015029231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20106860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04186978A (ja) データ書込方法、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100077112A1 (en) Data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4003763A (zh) 存储视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260127B1 (ko) 영상 수록 재생 장치
CN101261871B (zh)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方法
JP4251614B2 (ja) メモリカード
JP5078538B2 (ja) 画像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120082425A1 (en) Recording device, imaging and recording device, record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302574A (zh) 一种处理视频流的方法和装置
JP4701021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US20140301655A1 (en) Image decoding methods and image decoding devices
JP2006024993A (ja) 撮像信号処理装置
JP4608186B2 (ja) 撮像装置
JP4408478B2 (ja) 映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