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6185B - 热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6185B
CN103776185B CN201310489287.4A CN201310489287A CN103776185B CN 103776185 B CN103776185 B CN 103776185B CN 201310489287 A CN201310489287 A CN 201310489287A CN 103776185 B CN103776185 B CN 103776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producing medium
col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92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76185A (zh
Inventor
内野进
内野进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76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6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76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61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8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7Water-cooled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9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8Means for preventing liquid refrigerant entering into the compress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热泵装置(100),其目的在于设置防止液体制冷剂向压缩机的吸入的机构。热泵装置(100)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6),该制冷剂回路(6)依次连接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膨胀阀(3)、第二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5),并在第二换热器(4)和压缩机(1)之间连接有旁通第三换热器(5)的旁通流路(9)。另外,热泵装置(100)具有依次连接第三换热器(5)、第一换热器(2)和箱(12)而构成的供水循环的水回路(13)。热泵装置(100)通过控制三通阀(10),在液体制冷剂可能被吸入压缩机(1)的情况下,使制冷剂通过第三换热器(5)流动,在第三换热器(5)中通过水加热制冷剂,使制冷剂蒸发。

Description

热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热泵装置中防止将液体制冷剂吸入压缩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存在利用从外部空气吸收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的热泵装置。存在通过由该热泵装置加热的水对箱内的水进行加热的热泵式的热水供给装置、通过由该热泵装置加热的水来进行制热运转的热泵式的制热装置。
在热泵式的热水供给装置中,在箱内的水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降低热泵装置所具有的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抑制消耗电力。同样地,在热泵式的制热装置中,在进行制热运转的房间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降低热泵装置所具有的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抑制消耗电力。
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时,在热泵装置所具有的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少。制冷剂的流量变少时,即便使热泵装置所具有的膨胀阀的开度成为最小,也几乎不能降低制冷剂的压力。制冷剂的压力不下降是指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不降低。因此,外部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不能使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充分地比外部空气温度低。
不能使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充分地比外部空气温度低时,制冷剂不能从外部空气充分地吸热,所以不能使制冷剂完全地蒸发,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时,存在于压缩机的内部的润滑油被取出到压缩机的外部,压缩机的润滑性降低,压缩机发生故障。
以往,在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不能充分地比外部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提高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增加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量,防止液体制冷剂向压缩机的吸入(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09683号公报
提高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时,消耗电力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置不提高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而防止液体制冷剂向压缩机的吸入的机构。
本发明的热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将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膨胀阀、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起来,并且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设置有旁通所述第三换热器地连接的旁通流路;
供流体循环的流体回路,该流体回路将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散热装置依次连接起来;
流路切换装置,该流路切换装置对所述制冷剂是通过所述第三换热器流动还是不通过所述第三换热器而通过所述旁通流路流动进行切换。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热泵装置具有使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与在流体回路中循环的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三换热器。因此,在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不充分地比外部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制冷剂向第三换热器流动,通过流体加热制冷剂,由此,能够使制冷剂成为气体制冷剂,并且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向压缩机的吸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的通常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的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的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时的P-h线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15对三通阀10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通常的加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的加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通常的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低水温的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控制装置15的除霜运转时的三通阀10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一连接点7及第二连接点8的位置的其他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制冷剂回路6的其他例的图。
附图标记
1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3膨胀阀,4第二换热器,5第三换热器,6制冷剂回路,7第一连接点,8第二连接点,9旁通流路,10三通阀,11泵,12箱,13水回路,14温度传感器,15控制装置,16四通阀,17温度传感器,18储罐,100热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的结构图。
热泵装置100具有制冷剂回路6,该制冷剂回路6通过配管依次连接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膨胀阀3、第二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5而构成为环状。制冷剂回路6设置了旁通流路9,该旁通流路9通过配管连接第二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5之间的第一连接点7、以及第三换热器5和压缩机1之间的第二连接点8而旁通第三换热器5。
在第一连接点7上,设置有对制冷剂是通过第三换热器5流动、还是不通过第三换热器5而通过旁通流路9流动进行切换的三通阀10(流路切换装置的一例)。
制冷剂回路6供R410A等制冷剂循环。
另外,热泵装置100具有水回路13(流体回路的一例),该水回路13通过配管依次连接第三换热器5、第一换热器2、泵11和箱12(散热装置的一例)而构成为环状。
水回路13供水(流体的一例)循环。
另外,热泵装置100具有检测第二换热器4的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即外部空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4、和控制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膨胀阀3的开度、三通阀10的开闭等的控制装置15。控制装置15例如由微机等构成。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的通常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在图2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虚线箭头表示水的流动。
通常时,三通阀10通过控制装置15被设定在图1所示的虚线侧。
在制冷剂回路6中,通过压缩机1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气体制冷剂与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成为液体制冷剂。此时,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被加热。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3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第二换热器4,与外部空气(热交换对象的一例)热交换而蒸发,成为气体制冷剂。气体制冷剂不通过第三换热器5,而是通过旁通流路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成为高温高压。
另一方面,在水回路13中,被第一换热器2加热的水通过泵11流入箱12。流入箱12的水与存储在箱12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此时,存储在箱12内的水被加热。被冷却的水通过第三换热器5再次流入第一换热器2。此外,在第三换热器5中没有制冷剂流动,所以,在第三换热器5中,水没有进行热交换。
热泵装置100运转持续一段时间,由此,存储在箱12内的水的温度上升并达到目标温度。在通过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等检测到存储在箱12内的水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况时,控制装置15将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设定得低。由此,在抑制消耗电力的同时,维持存储在箱12内的水不变冷。
在降低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时,在制冷剂回路6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少。控制膨胀阀3的开度,从而使从第二换热器4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成为规定值。但是,减小膨胀阀3的开度也存在极限,制冷剂的流量变少时,即便使膨胀阀3的开度最小,也几乎不能降低制冷剂的压力。制冷剂的压力不下降是指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不降低。因此,在外部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有时,不能够使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充分地比外部空气温度低。
不能够使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充分地比外部空气温度低时,在第二换热器4中,制冷剂不能从外部空气充分地吸热,所以,不能使制冷剂完全地成为气体制冷剂,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时,存在于压缩机1的内部的润滑油被取出到压缩机1的外部,润滑性降低,压缩机1发生故障。
因此,在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比规定的频率低、且膨胀阀3的开度最小、且由温度传感器14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比预定的第一温度低的情况下(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时),控制装置15将三通阀10切换到图1的实线侧。
规定的频率或第一温度因所使用的制冷剂的种类或膨胀阀3的最小开度等而不同。因此,例如事先将通过计算求出的值或通过模拟求出的值存储于控制装置15所具有的存储器等。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的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在图3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虚线箭头表示水的流动。
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时,三通阀10通过控制装置15被设定在图1所示的实线侧。
在制冷剂回路6中,通过压缩机1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气体制冷剂与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热交换而冷凝,成为液体制冷剂。此时,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被加热。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3而膨胀,并流入第二换热器4。这里,通过了膨胀阀3的制冷剂的压力没有充分地降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不充分地比外部空气温度低,所以,制冷剂没有完全地蒸发成气体制冷剂,至少一部分还是液体制冷剂。
包含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从三通阀10流向第三换热器5侧,并流入第三换热器5。流入了第三换热器5的制冷剂与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进行热交换。这里,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为至少比0℃高的温度。另一方面,虽然不能充分地降低压力,但通常能够使制冷剂的蒸发温度降低到比0℃低的温度,所以制冷剂比0℃低。因此,这里,制冷剂从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吸热,制冷剂蒸发而成为气体制冷剂。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成为高温高压。
另一方面,在水回路13中,被第一换热器2加热的水通过泵11流入箱12。流入了箱12的水与存储在箱12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此时,存储在箱12内的水被加热。被冷却了的水在第三换热器5中与制冷剂热交换,进一步被冷却,再次流入第一换热器2。
也就是说,在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时,使制冷剂流向第三换热器5侧,在第三换热器5中通过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加热制冷剂,由此,使被吸入压缩机1的制冷剂成为气体制冷剂。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的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时的P-h线图。在图4中,实线表示制冷剂不向第三换热器5流动的情况,虚线表示制冷剂流向第三换热器5的情况。此外,关于实线和虚线重合的部分,仅用实线表示。
制冷剂不向第三换热器5流动的情况下,被压缩机1压缩了的气体制冷剂(点a)通过第一换热器2成为液体制冷剂(点b)。液体制冷剂(点b)通过膨胀阀3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点c)。气液二相制冷剂(点c)通过第二换热器4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点d)。而且,气液二相制冷剂(点d)通过压缩机1成为气体制冷剂(点a)。也就是说,气液二相制冷剂(点d)被吸入压缩机1。
另一方面,在制冷剂流向第三换热器5的情况下,被压缩机1压缩了的气体制冷剂(点e)通过第一换热器2成为液体制冷剂(点b)。液体制冷剂(点b)通过膨胀阀3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点c)。气液二相制冷剂(点c)通过第二换热器4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点d)。气液二相制冷剂(点d)通过第三换热器5成为气体制冷剂(点f)。而且,气体制冷剂(点f)通过压缩机1成为气体制冷剂(点e)。也就是说,气体制冷剂(点f)被吸入压缩机1。
即,点d与点f的差值是第三换热器5的加热量。
此外,这里,液体制冷剂(点b)通过膨胀阀3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点c),但根据情况,存在液体制冷剂(点b)即使通过膨胀阀3也还是液体制冷剂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对热泵装置100的动作没有影响,热泵装置100的动作不变。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15对三通阀10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S11)
控制装置15将三通阀10设定在图1的虚线侧。由此,制冷剂通过旁通流路9,而不在第三换热器5中流动。
(S12)
控制装置15判定是否为如下情况,即,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比规定的频率(阈值A)低、且膨胀阀3的开度为最小、且由温度传感器14检测出的外部空气温度比第一温度(阈值B)低。
在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比规定的频率低、且膨胀阀3的开度为最小、且由温度传感器14检测出的外部空气温度比第一温度低的情况下(S12中的“是”),处理进入S13。另一方面,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S12中的“否”),在经过规定时间后,通过S12再次进行判定。
(S13)
控制装置15将三通阀10设定在图1的实线侧。由此,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5中流动。
(S14)
控制装置15判定是否为以下情况,即,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为规定的频率(阈值A)以上、或膨胀阀3的开度比最小大、或由温度传感器14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为第一温度(阈值B)以上。
在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为规定的频率以上、或膨胀阀3的开度比最小大、或由温度传感器14检测出的外部空气温度为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S14中的“是”),处理进入S11。另一方面,除此以外的情况下(S14中的“否”),经过规定时间后,通过S14再次进行判定。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中,在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比规定的频率低、且膨胀阀3的开度最小、且外部空气温度比第一温度低的情况下,判定为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而且,该情况下,被吸入压缩机1之前的制冷剂向第三换热器5流动。
由此,被吸入压缩机1之前的制冷剂被第三换热器5加热,蒸发而成为气体制冷剂。因此,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对加热水并加热存储在箱12内的水的加热运转时的动作进行了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对除去附着在第二换热器4上的霜的除霜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结构图。
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除了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100的结构以外,还具有:切换制冷剂的循环方向的四通阀16(方向切换装置);检测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7。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通常的加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在图7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虚线箭头表示水的流动。
在通常的加热运转时,四通阀16被控制装置15设定在图6所示的实线侧,三通阀10被控制装置15设定在图6所示的虚线侧。由此,热泵装置100与图2所示的情况同样地进行动作。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的加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在图8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虚线箭头表示水的流动。
低工作频率、低外部空气温度的加热运转时,四通阀16被控制装置15设定在图6所示的实线侧,三通阀10被控制装置15设定在图6所示的实线侧。由此,热泵装置100与图3所示的情况同样地工作。
在加热运转时,当在第二换热器4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低时,空气中含有的水分附着在第二换热器4上并成长为霜。在霜附着在第二换热器4上时,第二换热器4中的热交换效率变差。因此,在霜附着在第二换热器4上的情况下,执行除霜的除霜运转。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通常的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在图9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虚线箭头表示水的流动。
在通常的除霜运转时,四通阀16被控制装置15设定在图6所示的虚线侧,三通阀10被控制装置15设定在图6所示的虚线侧。
在制冷剂回路6中,通过压缩机1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不通过第三换热器5地流入第二换热器4。流入到第二换热器4的气体制冷剂与外部空气热交换而冷凝成为液体制冷剂。此时,通过流入了第二换热器4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使附着在第二换热器4上的霜融化。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3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与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热交换而蒸发,成为气体制冷剂。此时,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被冷却。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成为高温高压。
另一方面,在水回路13中,在第一换热器2中被冷却了的水通过泵11流入箱12。流入了箱12的水与存储在箱12内的水热交换而被加热。此时,存储在箱12内的水被冷却。被加热了的水通过第三换热器5,再次流入第一换热器2。此外,由于在第三换热器5中没有制冷剂流动,所以在第三换热器5中,水没有进行热交换。
如上所述,在除霜运转时,低温的制冷剂流向第一换热器2。根据情况,还存在0度以下的制冷剂流向第一换热器2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第一换热器2内,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冻结,存在因冻结导致的水的体积膨胀使第一换热器2损坏的情况。
因此,在由温度传感器17检测出的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水的温度比预定的第二温度低的情况下(低水温时),控制装置15将三通阀10切换到图6的实线侧。
第二温度是比凝固点稍高的温度。第二温度根据第一换热器2的大小(热交换量)等而不同。因此,例如,将事先通过计算求出的值或通过模拟求出的值存储在控制装置15所具有的存储器等中。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的低水温的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图。在图10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虚线箭头表示水的流动。
在低水温的除霜运转时,四通阀16被控制装置15设定在图6所示的虚线侧,三通阀10被控制装置15设定在图6所示的实线侧。
在制冷剂回路6中,通过压缩机1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向第三换热器5侧,并流入第三换热器5。流入了第三换热器5的气体制冷剂与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进行热交换。此时,通过流入了第三换热器5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水被加热。另一方面,制冷剂被冷却。
被冷却了的制冷剂通过三通阀10流入第二换热器4。流入了第二换热器4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热交换而冷凝成为液体制冷剂。此时,通过流入了第二换热器4的制冷剂,使附着在第二换热器4上的霜融化。此外,流入了第二换热器4的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5中被冷却。但是,通过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等,也能够将在第三换热器5中被冷却了的制冷剂的温度保持为某种程度的高温,也能够使附着在第二换热器4上的霜融化。
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3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与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热交换而蒸发,成为气体制冷剂。此时,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被冷却。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成为高温高压。
另一方面,在水回路13中,在第一换热器2中被冷却了的水通过泵11,流入箱12。流入了箱12的水与存储在箱12内的水热交换而被加热。此时,存储在箱12内的水被冷却。被加热了的水在第三换热器5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并被加热,再次流入第一换热器2。
也就是说,在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水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使制冷剂流向第三换热器5侧,在第三换热器5中,通过制冷剂加热在水回路13中循环的水,由此,防止水在第一换热器2中冻结。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控制装置15的除霜运转时的三通阀10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S21)
控制装置15将三通阀10设定在图6的虚线侧。由此,制冷剂不在第三换热器5中流动。
(S22)
控制装置15判定由温度传感器17检测出的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水的温度是否比第二温度(阈值C)低。
在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水的温度比第二温度低的情况下(S22中的“是”),处理进入S23。另一方面,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S22中的“否”),经过规定时间后,通过S22再次进行判定。
(S23)
控制装置15将三通阀10设定在图6的实线侧。由此,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5中流动。
(S24)
控制装置15判定由温度传感器17检测出的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水的温度是否为第二温度(阈值C)以上。
在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水的温度为第二温度以上的情况下(S24中的“是”),处理返回S21。另一方面,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S24中的“否”),经过规定时间后,通过S24再次进行判定。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的热泵装置100中,在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水的温度比第二温度低的情况下,判定为水在第一换热器2中冻结。而且,在该情况下,使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向第三换热器5。
由此,流入第一换热器2之前的水在第三换热器5中被加热。因此,能够防止水在第一换热器2中冻结。
此外,在图6中,使旁通流路9的分支点即第一连接点7及第二连接点8的位置位于第二换热器4和四通阀16之间。但是,在仅以防止加热运转时的液体制冷剂向压缩机1的吸入为目的,而不以防止除霜运转时的第一换热器2中的水的冻结为目的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也可以使第一连接点7及第二连接点8的位置位于四通阀16和压缩机1之间。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使用在基本结构的回路中加入了第三换热器5的制冷剂回路6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如图13所示,制冷剂回路6也可以为如下结构的回路,即,代替图6所示的膨胀阀3,通过配管依次连接膨胀阀3a、储罐18和膨胀阀3b而构成的回路。只要是这样的结构,通过控制膨胀阀3a、3b,就能够适当地控制加热运转时的第一换热器2中的过冷却度和第二换热器4中的过热度。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三通阀10设置在第一连接点7的位置。但是,三通阀10也可以不设置在第一连接点7的位置,而设置在第二连接点8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散热装置的一个例子,使用箱12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散热装置也可以使用例如地热、板式加热器等制热装置。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第一换热器2例如为板式换热器。在作为第一换热器2使用了板式换热器的情况下,考虑到水的分配的影响,优选使水从板式换热器的下部向上部流动。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制冷剂与水的流动相对地从板式换热器的上部向下部流动。
此外,作为第一换热器2也可以使用扭转配管等其他的换热器。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在第二换热器4中与制冷剂热交换的热交换对象,使用外部空气进行了说明。但是,热交换对象也可以是在其他的回路中循环的水等流体等。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流体的一例,使用水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流体也可以使用其他物质。

Claims (3)

1.一种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将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膨胀阀、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连接有旁通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旁通流路;
供流体循环的流体回路,该流体回路将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散热装置依次连接;
流路切换装置,该流路切换装置对所述制冷剂是通过所述第三换热器流动、还是不通过所述第三换热器而通过所述旁通流路流动进行切换,
所述第二换热器使所述制冷剂和规定的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通过所述制冷剂加热所述流体的加热运转时,在所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比规定的频率低、且所述膨胀阀的开度为最小、且所述热交换对象的温度比预定的第一温度低的情况下,所述流路切换装置使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三换热器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去附着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上的霜的除霜运转时,在流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体的温度比预定的第二温度低的情况下,所述流路切换装置使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三换热器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对象是外部空气。
CN201310489287.4A 2012-10-18 2013-10-18 热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61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0876 2012-10-18
JP2012230876A JP5769684B2 (ja) 2012-10-18 2012-10-18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6185A CN103776185A (zh) 2014-05-07
CN103776185B true CN103776185B (zh) 2016-10-12

Family

ID=491619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928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6185B (zh) 2012-10-18 2013-10-18 热泵装置
CN20132064310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95307U (zh) 2012-10-18 2013-10-18 热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4310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95307U (zh) 2012-10-18 2013-10-18 热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68224B2 (zh)
EP (1) EP2722614B1 (zh)
JP (1) JP5769684B2 (zh)
CN (2) CN1037761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85416B1 (ko) * 2014-05-21 2020-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방 시스템
CN109661546A (zh) * 2016-09-08 2019-04-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
CN110546442B (zh) * 2017-04-19 2020-09-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
NL2021626B9 (nl) * 2018-09-13 2020-07-20 Van Gils Rob Warmtepomp met voorverwarming / voorkoeling van warmte / koude bron
CN113339943B (zh) * 2021-05-10 2023-01-20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8564A (zh) * 2005-06-29 2008-06-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水供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5014B2 (ja) 1996-06-26 2003-12-0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2098429A (ja) * 2000-09-26 2002-04-05 Sekisui Chem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給湯システム、及び暖房システム
JP3801006B2 (ja) 2001-06-11 2006-07-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回路
JP2007303806A (ja) * 2006-04-11 2007-1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とその運転方法
JP2007139415A (ja) 2007-02-09 2007-06-07 Denso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器
JP4946633B2 (ja) * 2007-05-29 2012-06-0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材料状態推定方法
ES2650443T3 (es) * 2007-12-26 2018-01-18 Lg Electronics Inc. Sistema de acondicionamiento de aire
JP5018496B2 (ja) * 2008-01-16 2012-09-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FR2937410A1 (fr) * 2008-10-17 2010-04-23 Orhan Togrul Pompe a chaleur
JP2010181088A (ja) * 2009-02-05 2010-08-19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2011169558A (ja) * 2010-02-22 2011-09-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輸送用冷凍機
JP5595140B2 (ja) * 2010-06-24 2014-09-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空調装置
KR101250100B1 (ko) 2011-01-24 2013-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매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8564A (zh) * 2005-06-29 2008-06-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水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22614A1 (en) 2014-04-23
US9568224B2 (en) 2017-02-14
CN103776185A (zh) 2014-05-07
JP2014081180A (ja) 2014-05-08
US20140109611A1 (en) 2014-04-24
JP5769684B2 (ja) 2015-08-26
EP2722614B1 (en) 2019-11-20
CN203595307U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4303B (zh) 热泵装置
CN211739592U (zh) 连续制热的空调系统
RU248068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змораживания горячим паром
JP4799347B2 (ja) 給湯、冷温水空気調和装置
CN103776185B (zh) 热泵装置
CN102734969B (zh) 冷冻循环装置和配备该冷冻循环装置的热水供暖装置
US20120291460A1 (en) Heat pump device and refrigerant bypass method
US9719699B2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04114964B (zh) 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其的热水生成装置
CN105247302A (zh) 空调装置
CN105258392A (zh) 热泵制热系统、控制方法及热泵热水器
CN104819600B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3983052A (zh) 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它的热水生成装置
WO2017175299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230134655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KR20130114154A (ko)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JP6110187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3105024B (zh) 制冷循环装置和热水生成装置
JP6072264B2 (ja) 冷凍装置
KR101079230B1 (ko) 이슬맺힘 방지장치가 포함된 히트펌프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JP2009293887A (ja) 冷凍装置
CN105308395A (zh) 冷冻装置
KR20140082171A (ko)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한 고효율 공기열원 히트펌프용 냉난방 장치
CN104823007A (zh) 制冷剂系统的压力控制
KR101126675B1 (ko) 2차 응축열을 활용한 히트펌프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