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4782B - 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光学构件、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光学构件、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4782B
CN103764782B CN201280041698.0A CN201280041698A CN103764782B CN 103764782 B CN103764782 B CN 103764782B CN 201280041698 A CN201280041698 A CN 201280041698A CN 103764782 B CN103764782 B CN 103764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methyl
optics
monomer
bond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16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4782A (zh
Inventor
东昌嗣
诸石裕
藤田茂
井上彻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64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4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4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4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1/00Adhesive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1/00Adhesive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51/003Adhesive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08F265/06Polymerisation of acrylate or methacrylate esters on to polym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09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including irradiated or wave energy treated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13Heat or solvent activated or sealable
    • Y10T428/2817Heat sealable
    • Y10T428/2826Synthetic resin or 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48Three or more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52Adhesive compositions
    • Y10T428/2878Adhesiv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
    • Y10T428/2891Adhesiv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from alpha-beta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e.g., 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etc.] Or derivative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光学用能够抑制亮度不均匀而不降低对比度特性、且能够用于光学构件使其在可靠性试验下不会剥脱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粘合粘接剂层、光学构件、和图像显示装置等。制备如下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进而制作由这种组合物形成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光学构件、和图像显示装置等,即,所述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和0.01~1.80重量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是包含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链接枝聚合到主链聚合物上而成的,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环状醚基单体、和含非环状醚基单体作为构成成分,在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中,相对于总量100重量份构成主链聚合物的其它单体成分,包含8~40重量份含非环状醚基单体。

Description

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光学构件、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构件用的粘合粘接剂组合物、粘合粘接剂层、设有粘合粘接剂层的光学构件、设有粘合粘接剂层的偏光板、和带有这种光学构件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光学构件例如偏光板、相位差板等使用粘合粘接剂来贴附于液晶单元。将液晶显示装置暴露于加热加湿下一定时间后,将背光源点亮成黑色显示时,存在产生亮度不均匀而可视性降低的问题。认为是因为,液晶显示时由于背光源的热而偏光板收缩,因此由于由该收缩造成的偏振片的轴偏移、因收缩而相位差板发生轴偏移而产生不均匀。
作为目前为止的减少这种轴偏移、不均匀的对策,考虑将粘合粘接剂高弹性化。然而,将粘合粘接剂高弹性化时,在被粘物界面的密合力降低,存在在加热、加湿下会容易产生光学构件的剥脱的问题。
目前为止,例如,作为具有高剥离阻力的粘合粘接剂,提出了含有将包含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链接枝聚合而成的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光固化型粘合粘接剂(专利文献1),根据用途,有时相容性低成为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83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光学构件的移动并减少图像显示装置等装置的亮度不均匀、即使在加热、加湿下光学构件的剥脱也少的、优异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由前述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形成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和带粘合粘接剂的光学构件、偏光板、包含它们的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而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下述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和0.01~1.80重量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该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是将包含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链接枝聚合到主链聚合物(trunkpolymer)上而成的,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环状醚基单体、和含非环状醚基单体作为构成成分,
该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中,相对于总量100重量份的构成主链聚合物的其它单体成分,包含8~40重量份含非环状醚基单体。
在上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中,优选的是,上述含非环状醚基单体被包含在主链聚合物中。
进而,优选的是,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含有0.05~10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或0.05~10重量份热固化催化剂。
进而,优选的是,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含有0.01~5重量份硅烷偶联剂。
包含前述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链由含环状醚基单体和其以外的一种以上的单体构成,该含环状醚基单体与其以外的单体的总量之比可以为90:10~10:90的范围。
上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可以通过在0.02~5重量份过氧化物的存在下将2~50重量份前述含环状醚基单体接枝聚合到100重量份主链聚合物上而得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其由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得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其是对上述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实施活性能量射线照射或加热处理而得到的。
上述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的凝胶率可以为80%以上且98%以下。
利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或加热处理固化后的凝胶率比固化前的凝胶率高6%以上是优选的。
在上述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中,雾度可以为2.0以下。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粘合粘接剂的光学构件,其中,光学构件的至少一面上设有上述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或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其是依次层叠保护层、偏振片、和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或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而构成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其是依次层叠保护层、偏振片、保护层或相位差层、和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或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而构成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上述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其包含上述带粘合粘接剂的光学构件。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能够提供在用于光学用途时可发挥在维持光学装置的对比度特性的情况下抑制亮度不均匀、且即使在加温、加湿条件下也不会剥脱的特性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粘合粘接剂组合物为含有100重量份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和0.01~1.80重量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该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是将包含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链接枝聚合到主链聚合物上而成的,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环状醚基单体、和含非环状醚基单体作为构成成分,
该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中,相对于总量100重量份构成主链聚合物的其它单体成分,包含8~40重量份含非环状醚基单体。
首先,作为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中所含的单体单元,可使用任意的(甲基)丙烯酸酯,没有特别限定。此处,优选的是,例如含有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总体的50重量%~95重量%的具有碳数4以上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在本说明书中,简称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时,是指具有直链或者支链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前述烷基的碳数为4以上,优选为碳数4~9。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本发明的(甲基)是同样的意思。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肉豆蔻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基酯等。其中,尤其可以例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它们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前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相对于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全部单体成分为50重量%以上、优选为55重量%以上。另外,可以所有单体都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但优选为9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下。
本发明中,含非环状醚基单体优选为包含非环状的醚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使用作为侧链烷基包含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烷基而不包含环状醚基的、含非环状醚基的(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例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己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辛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辛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癸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癸酯等。进而,也可以为(甲基)丙烯酸苯氧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苯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环己酯等包含芳香族、脂环族的含非环状醚基单体。
含非环状醚基单体可以被包含在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主链部聚合物中,也可以被包含在接枝的链中,也可以被包含在这两者中。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的是,含非环状醚基单体被包含在主链部聚合物中。
在构成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主链部的全部单体成分当中,相对于总量100重量份除含非环状醚基单体以外的单体,包含8~40重量份含非环状醚基单体。含非环状醚基单体仅被包含在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的链部时,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构成主链部聚合物的所有单体成分,包含8~40重量份。
本发明的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中,还优选除此之外包含具有烷基上的至少一个羟基的含羟基单体。即,该单体为包含羟基为一个以上的羟烷基的单体。此处,羟基优选存在于烷基的末端。烷基的碳数优选为2~8、更优选为2~6、进一步优选为2~4。通过包含这种含羟基单体,对接枝聚合时发生夺氢的位置、接枝聚合物与接枝聚合时生成的含环状醚基单体的均聚物的相容性有良好的影响,认为有助于制备耐热性良好的接枝聚合物。
作为这种单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具有含(甲基)丙烯酰基的不饱和双键的聚合性官能团且具有羟基的羟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例如,可优选使用2-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3-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4-羟丁基(甲基)丙烯酰胺、6-羟己基(甲基)丙烯酰胺、8-羟辛基(甲基)丙烯酰胺、10-羟癸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羟烷基(甲基)丙烯酰胺。
这种羟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相对于形成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优选为0.2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上,优选为10重量%以下。最优选为1重量%~10重量%。
还优选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与含环状醚基单体共聚。
此处,对含环状醚基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含环氧基单体或者含氧杂环丁烷基单体或这两者的组合。
作为含环氧基单体,可例示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或丙烯酸4-羟丁酯缩水甘油醚等,这些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使用。
作为含氧杂环丁烷基单体,可例示出(甲基)丙烯酸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丁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或(甲基)丙烯酸3-己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这些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使用。
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量相对于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总体优选为2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重量%以上。对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40重量%以下。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量如果为3重量%以上,则组合物的作为粘合粘接剂的功能表现得充分,另一方面,为40重量%以上时,有时粘性减小而初期难以粘合。
作为前述形成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单独或组合使用其它共聚单体。
作为其它共聚单体,例如可列举出具有含(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不饱和双键的聚合性官能团且具有芳香族环的含芳香族环的单体。作为含芳香族环的单体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苯酚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萘乙酯(2-naphtho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2-(4-甲氧基-1-萘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二乙二醇酯、聚苯乙烯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优选包含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酸酐基单体;丙烯酸的己内酯加成物;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酸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2-羟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等含磷酸根单体;(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系单体;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乙烯基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等含环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丙二醇酯等二醇系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氟化(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硅(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等丙烯酸酯系单体;含酰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含酰亚胺基单体、N-丙烯酰吗啉、乙烯基醚单体等。
本发明的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60万以上、更优选为70万以上且300万以下。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是指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定并由聚苯乙烯换算算出的值。
这种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制造可以如下进行:首先,适当选择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各种自由基聚合等公知的制造方法,制备主链聚合物,然后进行接枝聚合。另外,所得主链聚合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溶液聚合中,作为聚合溶剂,例如可使用乙酸乙酯、甲苯等。作为具体的溶液聚合的例子,可以在氮气等非活性气体气流下加入聚合引发剂,通常在50~70℃左右、5~30小时左右的反应条件下进行。
对自由基聚合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乳化剂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其中,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条件来控制,可以根据它们的种类来适当地调整其用量。
作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出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硫酸盐、2,2’-偶氮二(N,N’-二亚甲基异丁脒)、2,2’-偶氮二[N-(2-羧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VA-057)等偶氮系引发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特戊酸叔己酯、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二正辛酰、过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过氧化二(4-甲基苯甲酰)、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1,1-二(叔己基过氧化)环己烷、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系引发剂,过硫酸盐与亚硫酸氢钠的组合、过氧化物与抗坏血酸钠的组合等将过氧化物与还原剂组合组合而成的氧化还原系引发剂等,但不限定于它们。
前述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此外也可以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总体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单体优选为0.005~1重量份左右、更优选为0.02~0.5重量份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在使用2,2’-偶氮二异丁腈作为聚合引发剂来制造前述重均分子量的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时,相对于总量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聚合引发剂的用量优选设为0.06~0.2重量份左右、进一步优选设为0.08~0.175重量份左右。
作为链转移剂,例如可列举出月桂基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巯基乙酸(mercaptoaceticacid)、2-巯基乙醇、巯基乙酸(thioglycollicacid)、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2,3-二巯基-1-丙醇等。链转移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相对于总量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链转移剂的总体含量为0.1重量份左右以下。
另外,作为乳液聚合时使用的乳化剂,例如可列举出月桂基硫酸钠、月桂基硫酸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亚乙基烷基醚硫酸铵、聚氧亚乙基烷基苯基醚硫酸钠等阴离子系乳化剂,聚氧亚乙基烷基醚、聚氧亚乙基烷基苯基醚、聚氧亚乙基脂肪酸酯、聚氧亚乙基-聚氧亚丙基嵌段聚合物等非离子系乳化剂等。这些乳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此外,对于反应性乳化剂,作为引入了丙烯基、烯丙基醚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乳化剂,具体而言,例如有AqualonHS-10、HS-20、KH-10、BC-05、BC-10、BC-20(以上均为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ADEKAREASOAPSE10N(ADEKA株式会社制造)等。反应性乳化剂在聚合后被引入到聚合物链中,因此耐水性变好,是优选的。相对于总量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乳化剂的用量为0.3~5重量份,从聚合稳定性、机械稳定性来看,0.5~1重量份是更优选的。
主链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50K以下、优选为240K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还优选为200K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如果为250K以下,则形成耐热性良好且内部内聚力优异的粘合粘接组合物。这种主链聚合物可以通过适当地改变所使用的单体成分、组成比来进行调整。另外,这种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可以如下来获得:通过溶液聚合,使用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等聚合引发剂0.06~0.2份,使用乙酸乙酯等聚合溶剂,在氮气气流下、50℃~70℃下使其反应8~30小时,从而得到。此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下述FOX式计算而求得。
1/Tg=W1/Tg1+W2/Tg2+W3/Tg3+······
上述Tg1、Tg2、Tg3等为以绝对温度表示各个共聚成分的均聚物1、2、3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数值,W1、W2、W3等为各个共聚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其中,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聚合物手册》(PolymerHandbook)(4thedition,JohnWiley&Sons.Inc.)得到。
接着,将这样得到的主链聚合物直接供于接枝聚合或者将加入稀释剂稀释得到的溶液供于接枝聚合。
作为稀释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乙酸乙酯或甲苯等。
接枝聚合优选如下进行:使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与含非环状醚基单体等共聚而得到的主链聚合物、与含环状醚基单体和任选的含环状醚基单体和其它单体反应。
此处,对含环状醚基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含环氧基单体或者含氧杂环丁烷基单体或这两者的组合。
作为含环氧基单体,可例示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或丙烯酸4-羟丁酯缩水甘油醚等,这些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使用。
作为含氧杂环丁烷基单体,可例示出(甲基)丙烯酸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丁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或(甲基)丙烯酸3-己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这些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使用。
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量优选为单体总量的2~40重量%、更优选为4重量%~35重量%。
在接枝聚合时,可以与含环状醚基单体一起使用进行共接枝的其它单体。作为这种单体,只要为不含环状醚基的单体,就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碳数1~9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具体例子,可例示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另外,也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这样的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类。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
如果使用这些在接枝时进行共接枝的其它单体,则能够降低用于使粘合粘接剂固化的光照射时的照射量。推测其理由是由于接枝链的运动性提高,或者由于接枝链、副生成的未接枝链与主链聚合物的相容性变好。
这种其它单体也优选从与主链(backbone)聚合物的成分相同的单体中选择。
在配混除含环状醚基单体以外的单体时,所述除含环状醚基单体以外的单体的量与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重量比以含环状醚基单体:其它单体计优选为90:10~10:90、更优选为80:20~20:80。
其它单体的含量少时,有时降低用于固化的光照射量的效果不充分,含量多时,有光照射后的剥离阻力增加的担心。
对接枝聚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周知的方法进行。在聚合时,优选使用过氧化物作为聚合引发剂。
这种聚合引发剂的量相对于100重量份主链系聚合物为0.02~5重量份。该聚合引发剂的量少的情况下,接枝聚合反应过于费时,多的情况下,生成大量含环状醚基单体的均聚物,故不优选。
对于接枝聚合,例如在为溶液聚合时,可以如下来进行:在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溶液中加入含环状醚基单体和可调整粘度的溶剂,进行氮气置换后,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这样的过氧化物系的聚合引发剂0.02~5重量份,在50℃~80℃下加热4~15小时,从而进行,但不限定于此。
得到的接枝聚合物的状态(分子量、接枝聚合物的枝部的大小等)可以通过反应条件来适当选择。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例如也可以通过在0.02~5重量份过氧化物的存在下将2~50重量份前述含环状醚基单体接枝聚合到100重量份主链聚合物上而得到。
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如此得到的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和0.01~1.80重量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可例示出作为1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包括用封端剂或多聚体化等暂时保护异氰酸酯基而成的异氰酸酯再生型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可以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异氰酸酯等。
更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低级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环亚戊基二异氰酸酯、环亚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类、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3聚体加成物(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RONATEL)、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3聚体加成物(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RONATEH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RONATEHX)等异氰酸酯加成物、聚醚多异氰酸酯、聚酯多异氰酸酯、以及它们与各种多元醇的加成物、用异氰脲酸酯键、缩二脲键、脲基甲酸酯键等多官能化了的多异氰酸酯等。其中,由于反应速度快而优选使用脂肪族异氰酸酯。
上述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关于总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优选含有0.01~1.80重量份前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交联剂,更优选含有0.02~1.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含有0.05~1.20重量份。可以考虑到内聚力、阻止耐久性试验中的剥离等而含有适当的量。
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优选还包含相对于100重量份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为0.05~10重量份的光阳离子系聚合引发剂或热固化催化剂。
作为光阳离子系聚合引发剂,也可优选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周知的任意的光阳离子系聚合引发剂。更具体而言,可以使用选自由芳基锍六氟磷酸盐、三芳基锍盐、锍六氟磷酸盐类、和双(烷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这种光阳离子系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总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为0.1~10重量份,优选为0.2~5重量份。
作为热固化催化剂,更具体而言,可以使用选自咪唑化合物、酸酐、酚醛树脂、路易斯酸络合物、氨基树脂、多胺、和三聚氰胺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特别优选咪唑化合物,对咪唑化合物没有限定,可例示出2-甲基咪唑、2-十一烷基咪唑、2-十七烷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2-苯基-4-甲基咪唑、1-苄基-2-甲基咪唑、1-苄基-2-苯基咪唑、1-氰乙基-2-甲基咪唑、1-氰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1-氰乙基-2-乙基-4-甲基咪唑、1-氰乙基-2-苯基咪唑、偏苯三酸1-氰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盐、偏苯三酸1-氰乙基-2-苯基咪唑盐等。这些化合物可考虑其固化开始温度、与粘合粘接剂的相容性等来选择。
其中,咪唑化合物从其添加量少即可的观点等出发而优选使用。作为咪唑化合物,可列举出2-甲基咪唑、2-十七烷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2-苯基-4-甲基咪唑、1-苄基-2-甲基咪唑等。
例如,粘合粘接剂聚合物为水分散的乳液时,选择1,2-二甲基咪唑,在以保存性为优先或以相对高温下的热固化为目的时,可以选择1-氰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若以相对低温下的固化为目的,则可以选择2-苯基咪唑。
这种环状醚基的热固化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另外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总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接枝聚合物为0.05~10重量、优选为0.1~5重量份。
进而,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也优选含有硅烷偶联剂。作为这种硅烷偶联剂,含有具有官能团的硅烷化合物。作为该硅烷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环氧基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N-(1,3-二甲基丁叉基)丙胺、N-苯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氨基硅烷偶联剂,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甲基)丙烯酰基硅烷偶联剂,3-异氰酸根合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等。
前述硅烷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总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为0.01~5重量份,优选为0.05~2重量份。若使用该范围内的量,则组合物会兼具粘接力和再剥离性两者,是优选的。
另外,作为交联剂,也可以组合使用有机系交联剂、多官能性金属螯合物。作为有机系交联剂,可列举出环氧系交联剂(是指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作为环氧系交联剂,可列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丙烯酸酯、螺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多官能性金属螯合物是多价金属与有机化合物共价键合或配位键合的螯合物。作为多价金属原子,可列举出Al、Cr、Zr、Co、Cu、Fe、Ni、V、Zn、In、Ca、Mg、Mn、Y、Ce、Sr、Ba、Mo、La、Sn、Ti等。作为进行共价键合或配位键合的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可列举出氧原子等,作为有机化合物,可列举出烷基酯、醇化合物、羧酸化合物、醚化合物、酮化合物等。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进一步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噁唑啉系交联剂、过氧化物。
作为噁唑啉系交联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在分子内具有噁唑啉基的物质。噁唑啉基可以为2-噁唑啉基、3-噁唑啉基、4-噁唑啉基中的任意种。作为噁唑啉系交联剂,优选为不饱和单体与加聚性噁唑啉进行共聚而得到的聚合物,特别优选为加聚性噁唑啉使用2-异丙烯基-2-噁唑啉的交联剂。作为例子,可列举出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EPOCROSWS-500”等。
作为过氧化物,只要是通过加热生成自由基活性物种而使粘合粘接剂组合物的基础聚合物的交联进行的物质就可以适当地使用,考虑到操作性、稳定性,优选使用1分钟半衰期温度为80℃~160℃的过氧化物、更优选使用1分钟半衰期温度为90℃~140℃的过氧化物。
作为可以使用的过氧化物,例如可列举出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0.6℃)、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2.1℃)、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2.4℃)、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03.5℃)、过氧化特戊酸叔己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09.1℃)、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10.3℃)、过氧化二月桂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16.4℃)、过氧化二正辛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17.4℃)、过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24.3℃)、过氧化二(4-甲基苯甲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28.2℃)、过氧化二苯甲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30.0℃)、过氧异丁酸叔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36.1℃)、1,1-二(叔己基过氧化)环己烷(1分钟半衰期温度:149.2℃)等。其中,特别是从交联反应效率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2.1℃)、过氧化二月桂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16.4℃)、过氧化二苯甲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30.0℃)等。
另外,过氧化物的半衰期是表示过氧化物的分解速度的指标,是指过氧化物残留量达到一半所用的时间。关于用于以任意时间获得半衰期的分解温度、在任意温度下的半衰期时间,在制造商商品目录等中有记载,例如,在日本油脂株式会社的“《有机过氧化物商品目录》(有机过氧化物カタログ)第9版(2003年5月)”等中有记载。
前述过氧化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还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总体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为0.01~2重量份、优选为0.04~1.5重量份、更优选为0.05~1重量份。为了调整加工性、再加工性、交联稳定性、剥离性等,可以在该范围内适当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反应处理后残留的过氧化物分解量的测定方法,例如可以通过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更具体而言,例如,每次取出约0.2g的反应处理后的粘合粘接剂组合物,浸渍在10ml乙酸乙酯中,用振荡机在25℃和120rpm下振荡提取3小时,然后在室温下静置3天。接着,添加10ml乙腈,在25℃、120rpm下振荡30分钟,将约10μl的用膜滤器(0.45μm)过滤所获得的提取液注入HPLC进行分析,可以作为反应处理后的过氧化物量。
通过前述交联剂形成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在形成粘合粘接剂层时,需要调整交联剂总体的添加量,并且需要充分考虑交联处理温度、交联处理时间的影响。
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为了进一步提高粘接力、耐热性,还可以含有环氧树脂、氧杂环丁烷树脂。
作为环氧树脂,例如可例示双酚A型、双酚F型、双酚S型、溴化双酚A型、氢化双酚A型、双酚AF型、联苯型、萘型、芴型、苯酚酚醛清漆型、甲酚酚醛清漆型、三羟基苯基甲烷型、四苯酚乙烷型等双官能环氧树脂、多官能环氧树脂、和乙内酰脲型、三缩水甘油基异氰脲酸酯型等缩水甘油胺型等环氧树脂。这些环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这些环氧树脂,没有限定,可以使用市售的环氧树脂。对这种市售的环氧树脂没有限定,例如,包括作为双酚型环氧树脂的JapanEpoxyResinsCo.,Ltd.的jER828、jER806等;作为脂环式环氧树脂的JapanEpoxyResinsCo.,Ltd.的YX8000、YX8034等;株式会社ADEKA的EP4000、EP4005等;作为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类的NagaseChemteXCorporation的DENACOLEX-313、EX-512、EX-614B、EX-810等公知的环氧树脂。
作为氧杂环丁烷树脂,可以使用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等二甲苯二氧杂环丁烷、3-乙基-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己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羟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等公知的氧杂环丁烷树脂。这些氧杂环丁烷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氧杂环丁烷树脂,没有限定,可以使用市售的树脂。关于这种市售的氧杂环丁烷树脂,可例示出东亚合成株式会社的ARONEOXETANEOXT-121、OXT221、OXT101、和OXT212等,但不限定于这些。
可以将这种环氧树脂和氧杂环丁烷树脂中的任一者或者两者组合而用于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中。
本发明中,包含环氧树脂和/或氧杂环丁烷树脂时,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其总量优选为5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上,优选为1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70重量份以下。总量为5重量份以上时,对粘接力提高和耐热性提高观察到显著的效果。总量超过100重量份时,有时没有充分固化。
本发明中,在组合物中添加环氧树脂时,能够制备固化前不会产生渗出等、可制作良好的粘合粘接剂层的组合物。这认为是由于被接枝的环状醚基与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相容,可以形成牢固的粘合粘接剂层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粘合粘接剂组合物中还可以配混增粘剂。增粘剂相对于100重量份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可以使用合计10~100重量份、优选20~80重量份。
作为增粘剂,例如可列举出YASUHARACHEMICALCO.,LTD.的萜系树脂等。可以认为,通过将这种树脂溶解于乙酸乙酯并配混于粘合粘接剂,界面的密合性提高,粘接力提高。
本发明的粘合粘接剂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其它的公知的添加剂,例如可以根据使用用途适当添加着色剂、颜料等粉体、染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增粘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软化剂、抗氧化剂、防老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阻聚剂、无机或有机的填充剂、金属粉、颗粒状、箔状物等。另外,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可以采用添加有还原剂的氧化还原体系。
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优选由如此得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形成在支撑体的至少一面。
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可以通过在支撑基材的单面或双面涂布前述粘合剂组合物并使其干燥来形成,但不限定于此。另外也可以通过将形成在隔离体(剥离薄膜)上的粘合粘接剂层移设到支撑基材的单面或双面的方式等来形成粘合粘接剂层。进而,还可以使用隔离体作为支撑基材,在实际使用时以无基材的双面粘合粘接剂层等的形式使用。粘合粘接剂层类可以以片状、带状等形态来使用。
关于形成粘合粘接剂层的方法,更详细而言,例如通过如下的方法制作:将前述粘合粘接剂组合物涂布于剥离处理过的隔离体等,干燥去除聚合溶剂等,进行交联处理,形成粘合粘接剂层,然后转印到光学构件等的支撑体上的方法;或者,在光学构件上涂布前述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干燥去除聚合溶剂等,进行光交联处理,将粘合粘接剂层形成于光学构件的方法等。此外,在涂布粘合粘接剂时,可以适当地新加入聚合溶剂以外的一种以上的溶剂。
作为剥离处理过的隔离体,优选使用有机硅剥离衬垫。在这种衬垫上涂布本发明的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并使其干燥而形成粘合粘接剂层的工序中,作为使粘合粘接剂干燥的方法,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采用恰当的方法。优选使用加热干燥上述涂布膜的方法。加热干燥温度优选为40℃~200℃、进一步优选为50℃~180℃、特别优选为70℃~170℃。通过将加热温度设为上述范围,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粘合特性的粘合粘接剂。
干燥时间可以适宜地采用适当时间。上述干燥时间优选为5秒~2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秒~10分钟,特别优选为10秒~5分钟。
另外,可以在支撑体的表面形成锚固层或者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各种易粘接处理,然后形成粘合粘接剂层。另外,可以对粘合粘接剂层的表面进行易粘接处理。
作为粘合粘接剂层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辊涂、辊舐涂布、凹版涂布、逆转涂布、辊刷、喷涂、浸渍辊涂布、棒涂、刮刀涂布、气刀涂布、帘涂、口唇涂布、利用模涂机等的挤出涂布法等方法。
对粘合粘接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400μm左右。优选为2~200μm、更优选为2~150μm。
在前述粘合剂层露出的情况下,在直至实际使用之前可以用剥离处理过的片(隔离体)保护粘合粘接剂层。
作为这种保护用隔离体的构成材料,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薄膜等塑料薄膜、纸、布、无纺布等多孔材料、网、发泡片、金属箔、和它们的层压体等适当的薄片体等,从表面平滑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塑料薄膜。
作为该塑料薄膜,只要是可保护前述粘合粘接剂层的薄膜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丁烯薄膜、聚丁二烯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氯乙烯共聚物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聚氨酯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等。
前述隔离体的厚度通常为5~200μm,优选为5~100μm左右。前述隔离体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有机硅系、氟系、长链烷基系或者脂肪酸酰胺系的脱模剂、二氧化硅粉等进行脱模和防污处理、涂布型、捏合型、蒸镀型等抗静电处理。尤其,通过对前述隔离体的表面适当地进行有机硅处理、长链烷基处理、氟处理等剥离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从前述粘合粘接剂层的剥离性。
其中,上述剥离处理过的片可以直接作为粘合粘接型片的隔离体使用,可以在工序方面简化。
此处,作为光学构件等的支撑体,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中使用的支撑体,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光学薄膜,优选具有偏光板、相位差板等拉伸薄膜的光学薄膜。作为光学薄膜,还可以使用光漫射薄膜、增光膜等。
偏光板通常使用在偏振片的单面或双面具有保护层、即特别优选具有透明保护薄膜的偏光板。对偏振片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偏振片。作为偏振片,例如可列举出使聚乙烯醇系薄膜、部分甲缩醛化聚乙烯醇系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薄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薄膜吸附碘、二色性染料的二色性物质并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的薄膜、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薄膜等。其中,优选的是由聚乙烯醇系薄膜与碘等二色性物质形成的偏振片。对这些偏振片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为5~80μm左右。
作为形成设置于前述偏振片的单面或双面的透明保护薄膜的材料,优选的是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防潮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聚合物、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系聚合物、聚碳酸酯系聚合物等。此外,还可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系和/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这样的聚烯烃系聚合物、氯乙烯系聚合物、尼龙、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系聚合物、酰亚胺系聚合物、砜系聚合物、聚醚砜系聚合物、聚醚醚酮系聚合物、聚苯硫醚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物、偏二氯乙烯系聚合物、乙烯醇缩丁醛系聚合物、芳基化物系聚合物、聚氧亚甲基系聚合物、环氧系聚合物、或前述聚合物的共混物等作为形成前述透明保护薄膜的聚合物的例子。透明保护薄膜还可以以丙烯酸类、氨基甲酸酯系、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环氧系、有机硅系等热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的树脂的固化层的形式来形成。
另外,可列举出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中记载的聚合物薄膜,例如含有(A)侧链具有取代和/或无取代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和(B)侧链具有取代和/或无取代苯基以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具体的例子,可列举出含有由异丁烯和N-甲基马来酰亚胺形成的交替共聚物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的薄膜。薄膜可以使用由树脂组合物的混合挤出物等形成的薄膜。
保护薄膜的厚度可以适当确定,通常从强度、处理性等操作性、薄膜性等方面考虑为1~500μm左右。特别优选为5~200μm。
另外,作为光学薄膜,例如可列举出反射板、半透过板、相位差板(包括1/2、1/4等波长板)、视觉补偿薄膜、增光膜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的作为光学层的薄膜。它们可以单独作为光学薄膜使用,另外也可以在实际使用时在前述偏光板上层叠一层或两层以上来使用。特别优选层叠于单面具有保护层的偏光板的相反一面。
特别优选的是,在偏光板上进一步层叠反射板或半透过反射板而成的反射型偏光板或半透过型偏光板、在偏光板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成的椭圆偏光板或圆偏光板、在偏光板上进一步层叠视觉补偿薄膜而成的广视角偏光板、或者在偏光板上进一步层叠增光膜而成的偏光板。
将偏光板与增光膜贴合而成的偏光板通常设置在液晶单元的背面来使用。增光膜表现出自然光入射时由于自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背光源、背面的反射等而反射规定偏振轴的直线偏光或规定方向的圆偏光并透过其它光的特性,因此将增光膜与偏光板层叠而成的偏光板可以使来自背光源等光源的光入射并透过规定的偏光状态的透射光,并且将前述所定偏光状态以外的光反射而不透过。使在该增光膜表面反射了的光进一步借助设置于其后侧的反射层等折回而再次入射到增光膜,使其一部分或全部成为规定偏光状态的光而透过,实现透过增光膜的光的增量,而且,供给难以被偏振片吸收的偏光,实现可用于液晶显示图像显示等的光量的增大,从而提高亮度。即,不使用增光膜而利用背光源等从液晶单元的背侧通过偏振片使光入射时,具有与偏振片的偏振轴不一致的偏光方向的光几乎都被偏振片吸收,而不透过偏振片。即,虽然根据所使用的偏振片的特性而不同,但大约50%的光被偏振片吸收,该部分使可用于液晶图像显示等的光量减少,图像变暗。增光膜使具有会被偏振片吸收的偏光方向的光不入射到偏振片,而利用增光膜暂时反射,再借助设置于其后侧的反射层等折回,再次入射到增光膜,重复这样的过程,仅使在这两者间反射、折回的光的偏光方向成为了可通过偏振片的偏光方向的偏光透过增光膜,供给到偏振片,因此,可以将背光源等的光高效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能使画面变亮。
也可以在增光膜与上述反射层等之间设置漫射板。被增光膜反射后的偏光状态的光朝向上述反射层等,但所设置的漫射板使通过的光均匀地漫射,并消除偏光状态,成为非偏光状态。即,重复如下的过程:自然光状态的光朝向反射层等,借助反射层等反射,再次通过漫射板再次入射到增光膜。通过这样在增光膜与上述反射层等之间设置使偏光恢复原本的自然光的漫射板,从而维持显示画面的亮度,并且同时减少显示画面的亮度的不均匀,能够提供均匀明亮的画面。可以认为,通过设置所述漫射板,最初的入射光的反射的重复次数适当增加,与漫射板的漫射功能协作,能够提供均匀的明亮的显示画面。
作为前述增光膜,例如可以使用像电介质的多层薄膜、折射率各向异性不同的薄膜薄膜的多层层叠体这样的表现出透过规定偏振轴的直线偏光并反射其它光的特性的增光膜;像胆甾醇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薄膜、将该取向液晶层支撑在薄膜基材上而成的薄膜这样的表现出反射左旋或右旋中的任一者的圆偏光并透过其它光的特性的薄膜等适宜的增光膜。
因此,前述透过规定偏振轴的直线偏光的类型的增光膜通过对该透射光整理偏振轴直接入射到偏光板,能够抑制由偏光板造成的吸收损失,并且使其效率良好地透过。另一方面,像胆甾醇液晶层那样透过圆偏光的类型的增光膜能够直接入射到偏振片,但是从抑制吸收损失的观点出发,优选使该圆偏光借助相位差板而直线偏光化后入射到偏光板。其中,通过作为该相位差板使用1/4波长板,能够将圆偏光转换为直线偏光。
在可见光区域等大范围的波长下作为1/4波长板发挥功能的相位差板例如可以通过将对波长550nm的淡色光作为1/4波长板发挥功能的相位差板与表现出其它相位差特性的相位差层、例如作为1/2波长板发挥功能的相位差层重叠的方式等而得到。因此,配置于偏光板与增光膜之间的相位差板包含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相位差层即可。
此外,关于胆甾醇液晶层,也可以通过设为反射波长不同的胆甾醇液晶层的组合并制成两层或三层以上重叠而成的配置构造,从而得到在可见光区域等宽的波长范围中反射圆偏光的胆甾醇液晶层,由此能够得到宽的波长范围的透射圆偏光。
另外,偏光板可以像上述偏光分离型偏光板那样将偏光板和两层或三层以上的光学层层叠而构成。因此,也可以为将上述反射型偏光板、半透过型偏光板与相位差板组合而成的反射型椭圆偏光板、半透过型椭圆偏光板等。
在偏光板上层叠前述光学层而得到的光学薄膜也可以按照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过程中依次个别地层叠的方式形成,但预先层叠形成光学薄膜时,具有品质的稳定性、组装操作等优异,可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工序的优点。层叠时可使用粘合层等适宜的粘接手段。在前述偏光板与其它光学层粘接时,它们的光学轴可以根据目标相位差特性等而形成适宜的配置角度。
本发明的带粘合粘接剂的光学薄膜可以优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等。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可依照现有技术进行。即,液晶显示装置通常通过将液晶单元和带粘合粘接剂的光学薄膜、及根据需要的照明系统等构成部件适当组装并装入驱动电路等而形成,本发明中除了使用基于本发明的光学薄膜这一点之外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依照现有技术。对于液晶单元来说,例如可以使用TN型、STN型、π型等任意类型的液晶单元。
可以形成在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配置有带粘合粘接剂的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照明系统中使用背光源或反射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等适宜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可以在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在两侧设置光学薄膜的情况下,它们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进而,在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以在适宜的位置配置一层或两层以上例如漫射板、防眩光层、防反射膜、保护板、棱镜阵列、透镜阵列片、光漫射板、背光源等适宜的部件。
接着对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偏光板等)也可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通常,有机EL显示装置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层叠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和金属电极而形成发光体(有机电致发光体)。此处,有机发光层为各种有机薄膜的层叠体,例如已知具有由三苯胺衍生物等形成的空穴注入层与由蒽等荧光性的有机固体形成的发光层的层叠体、或者这种发光层与由苝衍生物等形成的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又或者这些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等各种组合的构成。
有机EL显示装置以如下的原理发光:通过对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施加电压而在有机发光层中注入空穴和电子,由这些空穴和电子的再结合而产生的能量激发荧光物质,被激发的荧光物质恢复到基态时放射光。途中的再结合的机理与通常的二极管相同,由此也可以预测,电流和发光强度对施加电压显示出伴随着整流性的强的非线形性。
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为了取出有机发光层中发出的光,至少一个电极必须为透明,通常使用由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体形成的透明电极作为阳极。另一方面,为了使电子注入容易而提高发光效率,在阴极使用功函数小的物质是重要的,通常使用Mg-Ag、Al-Li等金属电极。
在这种结构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有机发光层是用厚度10nm左右的极薄的膜形成的。因此,有机发光层也和透明电极相同,对光几乎完全透过。其结果,非发光时从透明基板的表面入射、透过透明电极和有机发光层而被金属电极反射的光再次向透明基板的表面侧射出,因此从外部辨识时,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看起来会像镜面一样。
关于包含因电压的施加而发光的有机发光层的表面侧具备透明电极且有机发光层的背面侧具备金属电极而成的有机电致发光体的有机EL显示装置,可以在透明电极的表面侧设置偏光板,并在这些透明电极与偏光板之间设置相位差板。
相位差板和偏光板由于具有对从外部入射而被金属电极反射的光进行偏光的作用,因此有通过该偏光作用而使金属电极的镜面无法从外部辨识这样的效果。特别是若用1/4波长板构成相位差板、并调整偏光板与相位差板的偏光方向的夹角为π/4,则可完全遮蔽金属电极的镜面。
即,入射到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外部光由于偏光板而仅有直线偏光成分透过。该直线偏光由于相位差板而通常成为椭圆偏光,特别在相位差板为1/4波长板且偏光板与相位差板的偏光方向的夹角为π/4时成为圆偏光。
该圆偏光透过透明基板、透明电极、有机薄膜,被金属电极反射,再次透过有机薄膜、透明电极、透明基板,在相位差板处再次成为直线偏光。于是,由于该直线偏光与偏光板的偏光方向正交,因此无法透过偏光板。其结果,可完全遮蔽金属电极的镜面。
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通过照射特定的光、或者通过进行热处理、或者通过进行这两种处理,从而发生固化,也能够形成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可以在与被粘物贴合前或者贴合后,通过照射光或进行热处理而容易地固化。
对照射用的光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紫外线、可见光、和电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线。利用紫外线照射的交联处理可以使用高压汞灯、低压汞灯、准分子激光、金属卤化物灯等适宜的紫外线光源来进行。此时,作为紫外线的照射量,可以根据所需的交联度而适当选择,通常,对于紫外线而言,理想的是,在0.2~10J/cm2的范围内选择。对照射时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但考虑到支撑体的耐热性,直至140℃左右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包含热固化催化剂时,通过加热而发生固化,因此,本发明的粘合粘接剂层可以在与被粘物贴合前通过加热而容易地固化。
使用固化开始温度低的环状醚基的热固化催化剂时,在加热干燥工序中,环状醚基的固化反应与溶剂的干燥和粘合粘接剂组合物的主链聚合物的反应一起发生。因此,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处理就能够制备本发明的粘合片。
使用固化开始温度高的环状醚基的热固化催化剂时,在其干燥工序中,仅溶剂的干燥和粘合粘接剂组合物的主链聚合物的反应进行,环状醚基残留。因此,可以进一步进行加热处理或直接得到本发明的粘合粘接剂层。
对热固化的温度等条件没有特别限定,但考虑到支撑体的耐热性,直至170℃左右是优选的。
环状醚基的固化反应后的凝胶率为70~98%、优选为80~98%,在内聚力非常高的粘合粘接剂层中,其23℃下的储能模量为6×104~1.0×107Pa。其80℃下的储能模量为6×104~1.0×107Pa。另一方面,若通过将残留有环状醚基的粘合片粘接于被粘物后进行加热而使残留的环状醚基的固化反应进行,则可以表现出对被粘物的暂时粘接和利用加热的牢固的粘接这两种功能。
本发明的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的凝胶率优选比固化前的粘合粘接剂层的凝胶率高6%以上。高6%以上时,可通过固化得到牢固的粘接。
本发明的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的雾度为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
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或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可以贴附于各种光源、图像显示元件,不仅粘接性、内聚力优异,而且长期耐久性也优异。
作为所使用的光源,使用PDP荧光体、LED荧光体、有机EL、冷阴极管、激光光源等中的任意种都观察到较大的效果。在这些光源上直接设置粘合粘接剂层的方法也是可行的,但优选使用将这些光源组装而成的构成,例如表面为玻璃板、丙烯酸板的液晶电视、显示器的背光源、导光板、以LED为光源的照明、有机EL照明等玻璃、塑料基板。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各例中的份和%均为重量基准。以下没有特别规定的时候,室温放置条件全部为23℃、65%RH(1小时或者1周)。
<重均分子量的测定>
获得的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测定。样品使用如下得到的滤液:将试样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形成0.1重量%的溶液,将其静置一晚,然后用0.45μm的膜滤器进行过滤所得的滤液。
·分析装置:TOSOHCORPORATION制造,HLC-8120GPC
·柱:TOSOHCORPORATION制造,G7000HXL+GMHXL+GMHXL
·柱尺寸:各合计90cm
·洗脱液:四氢呋喃(浓度0.1重量%)
·流量:0.8ml/min
·检测器:差示折射计(RI)
·柱温:40℃
·注入量:100μl
·标准试样:聚苯乙烯
<凝胶率的测定>
将干燥·交联处理过的粘合粘接剂(最初的重量W1)浸渍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在室温下放置1周后,取出不溶性物质,测定将其干燥后的重量(W2),如下所述地求出。
凝胶率=(W2/W1)×100
<雾度>
使用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光照射后的宽度30mm的粘合片样品,在25℃的气氛温度下用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的反射·透过率计HR-100型、使用D-65光根据JISK-7136进行测定(%)。
<动态粘弹性的测定方法>
测定UV照射后的粘合粘接剂层的动态粘弹性(23℃和80℃)。
装置:TAInstruments.公司制造的ARES
变形模式:扭转
测定频率:恒定频率1Hz
升温速度:5℃/分钟
测定温度:在粘合粘接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至160℃进行测定
形状:平行板
试样厚度:0.5~2mm(安装初始)
读取23℃下的储能模量(G')。
<对比度评价>
从市售的液晶电视“BRAVIAW140英寸”取出液晶面板,将配置于液晶单元前后的偏光板等光学薄膜全部拆除。清洗该液晶单元的玻璃板的正反面,作为液晶单元。在该液晶单元的辨识侧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1以偏光板的吸收轴方向与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实质上平行的方式、将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1的粘合粘接剂层侧贴合于液晶单元。接着,在与液晶单元的辨识侧相反的一侧(背光源侧)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2以偏光板的吸收轴方向与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式、将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2的粘合粘接剂层侧贴合于液晶单元。将其作为液晶面板。液晶面板的辨识侧的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1与背光源侧的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2的各偏光板的吸收轴方向实质上正交。将液晶面板与原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单元结合,制作液晶显示装置。对液晶显示装置测定正面方向的对比度比。关于对比度比的测定,在23℃的暗室中点亮背光源后经过30分钟后,使用TOPCONCORPORATION制造的产品名“BM-5”、将透镜配置于面板前方50cm位置,测定显示白图像和黑图像时的XYZ显示系统的Y值。由白图像的Y值(YW:白亮度)和黑图像的Y值(YB:黑亮度)算出正面方向的对比度比“YW/YB”。
<不均匀(亮度比)的算出方法>
用对比度评价中使用的相同的装置进行面亮度的测定。背光源点亮后经过30分钟后,使其黑显示而进行。用亮度分布测定装置(KonicaMinolta,Inc.制造的“CA-1500”)算出(亮度比)=(MIN亮度/MAX亮度)。用测定装置算出亮度比时,将面板分割为横4个区域×纵3个区域这样的12个区域,将中央部4个区域中最小的亮度设为MIN亮度,将面板面内的MAX亮度作为评价的MAX亮度来算出。
<加热·加湿试验>
在40×30cm的无碱玻璃的两面以正交尼科耳的方式贴合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1的粘合粘接剂层侧,在50℃×0.5MPa的高压釜中静置15分钟后,在90℃和60℃/90%RH下投入500h后观察剥脱、发泡。存在剥脱、发泡:×,微小的发泡:△,无剥脱或发泡:○
<偏光板的制作>
(透明保护薄膜)
准备厚度80μm的TAC薄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80UL”)。将其作为透明保护薄膜。
(偏振片)
将厚度75μm的以聚乙烯醇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薄膜(KURARAYCO.,LTD.制造,商品名“VF-PS#7500”在下述[1]~[5]的条件的5个浴中一边在薄膜长度方向施加张力一边浸渍,以最终的拉伸倍率为薄膜原长度的6.2倍的方式进行拉伸。将该拉伸薄膜在40℃的空气循环式烘箱内干燥1分钟,制作厚度28μm的偏振片。
<条件>
[1]溶胀浴:30℃的纯水。
[2]染色浴:相对于100重量份水,包含0.032重量份的碘和0.2重量份的碘化钾的30℃的水溶液。
[3]第一交联浴:包含3质量%的碘化钾和3质量%的硼酸的40℃的水溶液。
[4]第二交联浴:包含5质量%的碘化钾和4质量%的硼酸的60℃的水溶液。
[5]水洗浴:包含3质量%的碘化钾的25℃的水溶液。
(光学补偿层)
将厚度100μm的含有降冰片烯系树脂的高分子薄膜(JSR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ARTON”)使用拉幅拉伸机、通过固定端横向单轴拉伸法(固定长度方向,在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的方法)在155℃的空气循环式恒温烘箱内拉伸至2.8倍,制作厚度45μm的光学补偿层。
(偏光板1的制作)
在前述偏振片的两侧夹着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性粘接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Z200”)粘贴前述透明保护薄膜,从而制作由透明保护薄膜/偏振片/透明保护薄膜的三层结构构成的偏光板1。
(偏光板2的制作)
在前述偏振片的一侧夹着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性粘接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Z200”贴合前述光学补偿层,使得前述光学补偿层的慢轴与前述偏振片的吸收轴正交。接着,在前述偏振片的另一侧夹着前述水溶性粘接剂粘贴前述透明保护薄膜,制作由光学补偿层/偏振片/透明保护薄膜的三层结构构成的偏光板2。
实施例1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制备)
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与200重量份乙酸乙酯一起投入85重量份丙烯酸正丁酯(BA)、15重量份丙烯酸甲氧基乙酯(MEA)、3重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HBA)、0.1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一边缓慢搅拌一边导入氮气,氮气取代1小时后,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在55℃附近进行10小时聚合反应,制备重均分子量9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所得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3K。
(接枝聚合物的制备)
将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释,使得固体成分为25%,制备稀释溶液(I)。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在400重量份稀释溶液(I)中加入10重量份丙烯酸4-羟丁酯缩水甘油醚(4HBAGE)、10重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0.1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一边缓慢搅拌一边导入氮气,氮气取代1小时后,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在65℃附近4小时,接着在70℃下进行4小时聚合反应,得到接枝聚合物溶液。
(粘合粘接剂层的形成)
接着,相对于由此得到的接枝聚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配混0.1重量份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AKENATED110N)(NCO)、0.25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芳基锍六氟磷酸盐(LAMBERTI公司制造,ESACURE1064)、0.1重量份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KBM403),制备粘合粘接剂溶液。
将上述粘合粘接剂溶液以干燥后的粘合粘接剂层的厚度为25μm的方式涂布到实施过有机硅处理的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的“MRF-38”)的一个面上,在120℃下干燥3分钟,形成粘合粘接剂层。将该粘合粘接剂层贴合在前述偏光板1的一个面的透明保护薄膜上,从粘合粘接剂层侧用金属卤化物UV灯进行1.5J/cm2的光照射,制作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1(粘合粘接剂层/透明保护薄膜/偏振片/透明保护薄膜)。
另外,使用前述偏光板2来代替偏光板1,在偏光板2的光学补偿层上贴合该粘合粘接剂层,从粘合粘接剂层侧用金属卤化物UV灯进行1.5J/cm2的光照射,制作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2(粘合粘接剂层/光学补偿层/偏振片/透明保护薄膜)。
(粘合粘接剂层的形成)
凝胶率测定用样品:1B将上述粘合粘接剂溶液以干燥后的粘合粘接剂层的厚度为20μm的方式涂布到实施过有机硅处理的38μm的PET薄膜(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MRF-38)的一个面上,在120℃下干燥3分钟,制作试验样品1B,在粘合粘接剂层面上也贴合MRF-38。在不照射光的情况下进行凝胶率的测定,将其作为未照射光时的凝胶率。
对试验样品1B用金属卤化物UV灯进行1.5J/cm2光照射后,进行暗反应处理(50℃×48小时)。用该样品测定凝胶率,作为光照射后的凝胶率。
实施例2~7、比较例1~4
与实施例1同样地、按照表1中记载的组成制备实施例2~7、和比较例1~4的粘合粘接剂层以及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样品。
对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样品进行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Claims (21)

1.一种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和0.01~1.80重量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该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是将包含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链接枝聚合到主链聚合物上而成的,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环状醚基单体、和含非环状醚基单体作为构成成分,
该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中,相对于总量100重量份的构成主链聚合物的其它单体成分,包含8~40重量份含非环状醚基单体;
所述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量相对于所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的总体为2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其中,在所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中,所述含非环状醚基单体被包含在主链聚合物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还含有0.05~10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或0.05~10重量份热固化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还含有0.01~5重量份硅烷偶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包含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链由含环状醚基单体和其以外的一种以上的单体构成,该含环状醚基单体与其以外的单体的总量之比为90:10~10:90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是通过在0.02~5重量份过氧化物的存在下将2~50重量份所述含环状醚基单体接枝聚合到100重量份主链聚合物上而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改性(甲基)丙烯酸类接枝聚合物中,还包含具有烷基上的至少一个羟基的含羟基单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含羟基单体中的烷基的碳数是2-8个。
9.一种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其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得到。
10.一种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其是对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实施活性能量射线照射或加热处理而得到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其中,凝胶率为80%以上且98%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其中,利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或加热处理固化后的凝胶率比固化前的凝胶率高6%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其中,雾度为2.0以下。
14.一种带粘合粘接剂的光学构件,其中,光学构件的至少一面上设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
15.一种带粘合粘接剂的光学构件,其中,光学构件的至少一面上设有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
16.一种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其是依次层叠保护层、偏振片、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而构成的。
17.一种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其是依次层叠保护层、偏振片、和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而构成的。
18.一种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其是依次层叠保护层、偏振片、保护层或相位差层、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而构成的。
19.一种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其是依次层叠保护层、偏振片、保护层或相位差层、和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固化粘合粘接剂层而构成的。
2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粘接剂的偏光板。
21.一种照明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带粘合粘接剂的光学构件。
CN201280041698.0A 2011-08-29 2012-08-20 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光学构件、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764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6060A JP5896646B2 (ja) 2011-08-29 2011-08-29 光学用粘接着剤組成物、光学用粘接着剤層、光学用粘接着剤層が設けられた光学部材、粘接着剤層が設けられ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186060 2011-08-29
PCT/JP2012/070982 WO2013031567A1 (ja) 2011-08-29 2012-08-20 光学用粘接着剤組成物、光学用粘接着剤層、光学部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4782A CN103764782A (zh) 2014-04-30
CN103764782B true CN103764782B (zh) 2016-07-06

Family

ID=47756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1698.0A Active CN103764782B (zh) 2011-08-29 2012-08-20 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光学构件、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70277A1 (zh)
JP (1) JP5896646B2 (zh)
KR (1) KR101996690B1 (zh)
CN (1) CN103764782B (zh)
TW (1) TW201315788A (zh)
WO (1) WO20130315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2270B2 (ja) * 2013-08-29 2018-11-14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偏光板用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付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KR102323947B1 (ko) * 2013-11-19 2021-11-09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지 시트
JP6361121B2 (ja) * 2013-11-29 2018-07-25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粘着剤樹脂組成物
KR101687062B1 (ko) * 2014-03-05 2016-12-1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점착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US11137522B2 (en) * 2014-09-30 2021-10-0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ne-side-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WO2016129353A1 (ja) * 2015-02-12 2016-08-18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用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KR102587187B1 (ko) * 2015-05-26 2023-10-06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18095742A (ja) * 2016-12-14 2018-06-21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装置
FR3064267B1 (fr) * 2017-03-27 2021-07-23 Arkema France Compose reticulant, son procede de synthese, composition liquide comprenant ledit compose reticulant, son procede de polymerisation, et materiau obtenu apres polymerisation de ladite composition
JP2018127638A (ja) * 2018-04-11 2018-08-16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粘着剤樹脂組成物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4587A (zh) * 2004-07-22 2006-01-2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组成的塑料用树脂组合物
CN1831984A (zh) * 2005-01-07 2006-09-13 琳得科株式会社 用于光盘的保护膜和使用该膜的光盘
WO2008091050A1 (en) * 2007-01-23 2008-07-31 Lg Chem, Ltd. Optically compensate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1495586A (zh) * 2006-07-21 2009-07-29 Lg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补偿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包含该组合物的偏光板及液晶显示器件
CN101508875A (zh) * 2008-02-15 2009-08-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型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784629A (zh) * 2008-08-11 2010-07-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和粘合剂片
EP2258782A2 (en) * 2004-07-26 2010-12-0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s, and surface protecting film
WO2010140442A1 (ja) * 2009-06-01 2010-12-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硬化型粘接着剤組成物、光硬化型粘接着剤層、および光硬化型粘接着シート
WO2011013663A1 (ja) * 2009-07-28 2011-02-03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製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1050A (en) * 1995-02-14 1998-03-2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Adhesive composition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JP4535411B2 (ja) * 2000-06-30 2010-09-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熱硬化型接着剤および接着シート類
JP4535410B2 (ja) * 2000-06-30 2010-09-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熱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接着シート類
JP4140736B2 (ja) * 2006-03-15 2008-08-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7858709B2 (en) * 2007-05-02 2010-12-2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Aqueous dispersion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dhesive film
JP5424720B2 (ja) * 2008-06-06 2014-02-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硬化型粘接着剤組成物、光硬化型粘接着剤層、および光硬化型粘接着シート
JP5693288B2 (ja) * 2011-02-21 2015-04-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接着剤組成物、粘接着剤層、および粘接着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4587A (zh) * 2004-07-22 2006-01-2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组成的塑料用树脂组合物
EP2258782A2 (en) * 2004-07-26 2010-12-0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s, and surface protecting film
CN1831984A (zh) * 2005-01-07 2006-09-13 琳得科株式会社 用于光盘的保护膜和使用该膜的光盘
CN101495586A (zh) * 2006-07-21 2009-07-29 Lg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补偿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包含该组合物的偏光板及液晶显示器件
WO2008091050A1 (en) * 2007-01-23 2008-07-31 Lg Chem, Ltd. Optically compensate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1508875A (zh) * 2008-02-15 2009-08-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型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784629A (zh) * 2008-08-11 2010-07-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和粘合剂片
WO2010140442A1 (ja) * 2009-06-01 2010-12-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硬化型粘接着剤組成物、光硬化型粘接着剤層、および光硬化型粘接着シート
WO2011013663A1 (ja) * 2009-07-28 2011-02-03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製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31567A1 (ja) 2013-03-07
KR101996690B1 (ko) 2019-07-04
KR20140056362A (ko) 2014-05-09
CN103764782A (zh) 2014-04-30
JP5896646B2 (ja) 2016-03-30
TW201315788A (zh) 2013-04-16
US20140370277A1 (en) 2014-12-18
JP2013047299A (ja) 201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4782B (zh) 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光学构件、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1679819B (zh) 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部件、透明导电性层叠体、触摸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3261351B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3748488B (zh) 偏光板
CN104765090B (zh) 带有粘合剂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CN103917616B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96475B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
CN102119348B (zh) 带粘合剂的光学膜和使用其的光学层叠体
CN104854490B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TWI431085B (zh) 塗覆有膠黏劑之光學膜
CN103917618B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636499A (zh) 两面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5722936A (zh) 光学膜用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717392B (zh) 附黏著劑層之偏光薄膜、其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08873139A (zh) 带粘合剂层偏光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057591A (zh) 带粘合剂层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5866872A (zh) 高耐久性偏振板及包含该偏振板的显示装置
TWI751199B (zh) 光學透明黏合劑組合物,包含其之光學透明黏合膜,及平板顯示裝置
CN104620143A (zh) 光扩散粘合剂以及使用该光扩散粘合剂的偏振板及光学构件
CN106414634A (zh) 锚固层形成用组合物、锚固层、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EP2044162A1 (en) Optically compensate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4531011A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
CN104662455B (zh) 偏光板
KR101743371B1 (ko) 점착제 조성물
CN1659457A (zh) 偏振片、偏振片用胶粘剂、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