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3920B -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3920B
CN103753920B CN201310740039.2A CN201310740039A CN103753920B CN 103753920 B CN103753920 B CN 103753920B CN 201310740039 A CN201310740039 A CN 201310740039A CN 103753920 B CN103753920 B CN 103753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layer
stabilizer
heat stabilizer
light stab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00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3920A (zh
Inventor
孙囡
胡俊祥
罗春明
周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400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3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3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3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3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3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薄膜由A层和B层构成、有三层或五层结构,A层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10%~20%;A层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为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和0.02%~0.5%荧光增白剂;B层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为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和0.05%~1%光稳定剂。本发明薄膜具有高反射率和耐老化性能,可应用在液晶面板或面状光源的部件、照明器具、照明广告牌等领域。

Description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涉及一种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具有高反射率和耐老化性能,适用于LED照明、液晶显示器等相关组件的制造,可应用在液晶面板或面状光源的部件、照明器具、照明广告牌等领域。
背景技术
光反射膜主要应用在液晶显示面板或面状光源的部件、照明器具、照明广告牌等领域,其主要作用是避免光线漏出导光板底部,且高效率(最好是无损耗地)反射的光线,从而使光损耗降低,为液晶显示面板或面状光源等提供足够的光饱和度。与普通照明不同,LED照明、液晶显示装置需要光反射率高(96%以上)和散射效果好的光反射板,以便提高光源的利用率。现有技术中,国内外制备光反射膜的方法主要有: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薄膜表面镀上金属膜、或采用涂布法在PET基材薄膜表面涂上一层含有球状颗粒的涂布层、或直接在PET树脂中加入无机颗粒、不相容树脂制得PET光反射膜。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膜表面涂覆的方法制造工艺较为复杂,设备投资大;二是通过微小气泡或孔洞对光线产生反射作用的方法在提高光反射率方面有限,难以达到需求,同时,随着光反射膜中的气泡或孔洞数目的提高,使得光反射膜变软,拉伸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采用多层共挤技术与反射膜的制备方法相结合,利用基体树脂与功能树脂的收缩率差异,制备光反射率>98%的高强度光反射聚酯薄膜。
本发明的内容是: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该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3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
所述A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或称OB1)荧光增白剂;
所述B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B层薄膜具有多孔结构;即所述B层薄膜是多孔的,由于基体树脂与功能树脂的收缩率差异,在双向拉伸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从而在基体树脂与功能树脂之间形成微孔;光线通过微孔进行反射,实现以漫反射为主的高反射率;
所述功能树脂是指与聚酯(简称PET)收缩率、结晶度不同的不相容树脂,所述功能树脂可以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5000S、6098、291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LLDPE7042)、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无机颗粒较好的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是: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
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简称聚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或称OB1)荧光增白剂;
b、制备B层薄膜混合料:
按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简称聚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功能树脂是指与聚酯(简称PET)收缩率、结晶度不同的不相容树脂,所述功能树脂可以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5000S、6098、291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LLDPE7042)、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c、制备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将A层薄膜混合料加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中、将B层薄膜混合料加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中,物料(即:A层薄膜混合料、B层薄膜混合料)分别经1号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融熔挤出,经三层共挤的T字型模头得到复合厚片,再经过通有20℃冷却水的辊筒快速冷却至30~60℃,经80℃~120℃温度下预热烘道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00℃~180℃的预热烘道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50℃~230℃下热定型,60℃~80℃下冷却后,收卷,即制得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所述制得的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3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无机颗粒较好的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步骤a所述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还可替换为: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5%~10%金红石型氧化钛、15%~25%硫酸钡、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本发明进一步的内容是: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该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5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
所述A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或称OB1)荧光增白剂;
所述B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B层薄膜具有多孔结构;即所述B层薄膜是多孔的,由于基体树脂与功能树脂的收缩率差异,在双向拉伸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从而在基体树脂与功能树脂之间形成微孔;光线通过微孔进行反射,实现以漫反射为主的高反射率;
所述功能树脂是指与聚酯(简称PET)收缩率、结晶度不同的不相容树脂,所述功能树脂可以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5000S、6098、291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LLDPE7042)、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进一步的内容中:所述无机颗粒较好的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的另一内容是: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
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简称聚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或称OB1)荧光增白剂;
b、制备B层薄膜混合料:
按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简称聚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功能树脂是指与聚酯(简称PET)收缩率、结晶度不同的不相容树脂,所述功能树脂可以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5000S、6098、291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LLDPE7042)、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c、制备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将A层薄膜混合料加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中、将B层薄膜混合料加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中,物料(即:A层薄膜混合料、B层薄膜混合料)分别经1号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融熔挤出,经五层共挤的T字型模头得到复合厚片,再经过通有20℃冷却水的辊筒快速冷却至30~60℃,经80℃~120℃温度下预热烘道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00℃~180℃的预热烘道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50℃~230℃下热定型,60℃~80℃下冷却后,收卷,即制得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所述制得的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5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
本发明进一步的另一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无机颗粒较好的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的另一内容中:步骤a所述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还可替换为: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5%~10%金红石型氧化钛、15%~25%硫酸钡、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有效提高了光反射率;其作用机理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体中添加了功能树脂,因功能树脂与基体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收缩率差异,在纵横双向拉伸过程中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从而在基体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功能树脂(如线性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之间形成微型孔洞。光线可以通过孔洞以及与基体树脂、功能树脂的界面进行反射同时,基体树脂与功能树脂的折射率不同,提高了光线在微孔上的反射效率,达到以漫反射为主的高反射率;
(2)采用本发明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拉伸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由于添加的功能树脂的分子链线性规整分布,在双向拉伸过程中,分子链沿着拉伸方向发生取向,分子排列紧密,使功能树脂具有较高的结晶度,也可以提高光反射膜的力学性能,并改善光的反射效率;
(3)本发明产品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聚酯光反射膜具有力学性能高、反射性能好的特点,能降低聚酯光反射膜的制造成本,适用于LED照明、液晶显示器等相关组件的制造,可应用在液晶面板或面状光源的部件、照明器具、照明广告牌等领域,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一部分A层薄膜混合料(实施例1-1~1-15)
以下实施例中材料的百分比都是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1-1:
将79.88%聚酯切片、5%粒径15μm金红石型氧化钛、15%粒径10μm硫酸钡、0.05%H10热稳定剂、0.05%770光稳定剂、0.02%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8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2:
将75.75%聚酯切片、8%粒径14μm金红石型氧化钛、16%粒径10μm硫酸钡、0.1%H10热稳定剂、0.1%770光稳定剂、0.05%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8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3:
将71.5%聚酯切片、8%粒径12μm金红石型氧化钛、20%粒径7μm硫酸钡、0.2%H10热稳定剂、0.2%EV-761光稳定剂、0.1%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80℃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4:
将68.8%聚酯切片、10%粒径13μm金红石型氧化钛、20%粒径5μm硫酸钡、0.5%H10热稳定剂、0.5%EV-761光稳定剂、0.2%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80℃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5:
将62.9%聚酯切片、10%粒径14μm金红石型氧化钛、25%粒径9μm硫酸钡、0.8%H10热稳定剂、0.8%EV-762光稳定剂、0.5%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7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6:
将79.88%聚酯切片、5%粒径12μm锐钛型氧化钛、5%粒径0.5μm二氧化硅、10%粒径10μm硫酸钡、0.05%H10热稳定剂、0.05%770光稳定剂、0.02%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76℃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7:
将75.75%聚酯切片、8%粒径15μm锐钛型氧化钛、16%粒径13μm二氧化硅、0.1%H10热稳定剂、0.1%EV-762光稳定剂、0.05%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80℃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8:
将71.5%聚酯切片、8%粒径10μm锐钛型氧化钛、8%粒径13μm二氧化硅、12%粒径10μm硫酸钡、0.2%H10热稳定剂、0.2%EV-762光稳定剂、0.1%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79℃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9:
将68.8%聚酯切片、10%粒径8μm锐钛型氧化钛、10%粒径13μm二氧化硅、10%粒径10μm硫酸钡、0.5%H10热稳定剂、0.5%770光稳定剂、0.2%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7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10:
将62.9%聚酯切片、10%粒径12μm锐钛型氧化钛、15%粒径13μm二氧化硅、10%粒径0.5μm碳酸钙、0.8%H10热稳定剂、0.8%EV-762光稳定剂、0.5%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76℃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11:
将79.88%聚酯切片、5%粒径14μm金红石型氧化钛、5%粒径10μm硫酸钡、5%粒径8μm硫化锌、5%粒径1μm重晶石、0.05%H10热稳定剂、0.05%EV-761光稳定剂、0.02%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84℃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12:
将75.72%聚酯切片、8%粒径12μm锐钛型氧化钛、16%粒径13μm二氧化硅、0.1%H10热稳定剂、0.1%EV-762光稳定剂、0.08%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8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13:
将71.3%聚酯切片、8%粒径14μm金红石型氧化钛、8%粒径10μm硫酸钡、12%粒径2μm氧化锌、0.2%H10热稳定剂、0.2%光770稳定剂、0.3%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79℃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14:
将68.5%聚酯切片、8%粒径12μm锐钛型氧化钛、22%粒径4μm二氧化硅、0.6%H10热稳定剂、0.7%EV-761光稳定剂、0.2%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82℃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15:
将62.5%聚酯切片、10%粒径14μm金红石型氧化钛、15%粒径10μm硫酸钡、10%粒径7μm氧化锑、1%H10热稳定剂、1%770光稳定剂、0.5%OB-1荧光增白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80℃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第二部分B层薄膜混合料(实施例2-1~2-15)
以下实施例中材料的百分比都是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2-1:
将74%聚酯切片、25%低分子量线性高密度聚乙烯5000S、0.5%H10热稳定剂、0.5%770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80℃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2:
将69.6%聚酯切片、30%低分子量线性高密度聚乙烯2911、0.2%H10热稳定剂、0.2%770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7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3:
将78.4%聚酯切片、2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42、0.8%H10热稳定剂、0.8%EV-761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8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4:
将74%聚酯切片、25%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42、0.5%H10热稳定剂、0.5%EV-762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80℃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5:
将69.6%聚酯切片、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42、0.2%H10热稳定剂、0.2%EV-761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7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6:
将74%聚酯切片、25%聚丙烯、0.5%H10热稳定剂、0.5%EV-762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7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7:
将69.5%聚酯切片、30%聚丙烯、0.45%H10热稳定剂、0.05%770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78℃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8:
将78.5%聚酯切片、20%聚偏氟乙烯、0.7%H10热稳定剂、0.8%EV-762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7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9:
将74%聚酯切片、25%线性高密度聚乙烯6098、0.4%H10热稳定剂、0.6%EV-761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80℃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10:
将69.5%聚酯切片、30%聚偏氟乙烯、0.2%H10热稳定剂、0.3%EV-762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81℃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11:
将74.1%聚酯切片、25%聚苯乙烯、0.5%H10热稳定剂、0.4%光EV-762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79℃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12:
将69.4%聚酯切片、30%聚苯乙烯、0.2%H10热稳定剂、0.4%770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83℃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13:
将78.4%聚酯切片、2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0.8%H10热稳定剂、0.8%EV-762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7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14:
将74.4%聚酯切片、2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0.05%热H10稳定剂、0.55%EV-761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8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2-15:
将68.7%聚酯切片、3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H10热稳定剂、0.3%EV-761光稳定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77℃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第三部分光反射膜的制备(实施例3-1~3-15)
1、基本工艺过程:
将A层薄膜混合料和B层薄膜混合料分别加入1号、2号单螺杆挤出机中,物料分别经1号、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融熔挤出,经三层或五层共挤的T字型模头得到复合厚片,经过通有20℃冷却水的辊筒快速冷却至30~60℃,经80℃~120℃温度下预热烘道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00℃~180℃的预热烘道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50℃~230℃下热定型,60℃~80℃下冷却后,收卷,即制得光反射膜。
2、工艺参数:
3、结果:
注:上表中的光反射率指标采用积分球式ASTME903-96标准测试。
实施例4~10: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该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3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
实施例4~10中薄膜的总厚度和各层薄膜的比例见下表:
所述A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或称OB1)荧光增白剂;
实施例4~10中A层薄膜的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实施例4~10中:所述无机颗粒较好的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B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
所述功能树脂是指与聚酯(简称PET)收缩率、结晶度不同的不相容树脂,所述功能树脂可以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5000S、6098、291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LLDPE7042)、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实施例4~10中B层薄膜的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实施例11~17: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
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简称聚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或称OB1)荧光增白剂;
实施例11~17中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实施例11~17中:步骤a中所述无机颗粒较好的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b、制备B层薄膜混合料:
按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简称聚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功能树脂是指与聚酯(简称PET)收缩率、结晶度不同的不相容树脂,所述功能树脂可以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5000S、6098、291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LLDPE7042)、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实施例11~17中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c、制备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将A层薄膜混合料加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中、将B层薄膜混合料加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中,物料(即:A层薄膜混合料、B层薄膜混合料)分别经1号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融熔挤出,经三层共挤的T字型模头得到复合厚片,再经过通有20℃冷却水的辊筒快速冷却至30~60℃,经80℃~120℃温度下预热烘道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00℃~180℃的预热烘道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50℃~230℃下热定型,60℃~80℃下冷却后,收卷,即制得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所述制得的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3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具体总厚度和比例可以是实施例4~10中任一。
实施例18~24: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在实施例11~17中步骤a所述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替换为: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5%~10%金红石型氧化钛、15%~25%硫酸钡、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18~24中A层薄膜的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其它同实施例11~17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25~31: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该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5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
实施例25~31中薄膜的总厚度和各层薄膜的比例见下表:
所述A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或称OB1)荧光增白剂;
实施例25~31中A层薄膜的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实施例25~31中:所述无机颗粒较好的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B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
所述功能树脂是指与聚酯(简称PET)收缩率、结晶度不同的不相容树脂,所述功能树脂可以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5000S、6098、291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LLDPE7042)、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实施例25~31中B层薄膜的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实施例32~38中: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
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简称聚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或称OB1)荧光增白剂;
实施例32~38中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实施例32~38中:步骤a中所述无机颗粒较好的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b、制备B层薄膜混合料:
按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简称聚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功能树脂是指与聚酯(简称PET)收缩率、结晶度不同的不相容树脂,所述功能树脂可以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5000S、6098、291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例如: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LLDPE7042)、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实施例32~38中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c、制备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将A层薄膜混合料加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中、将B层薄膜混合料加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中,物料(即:A层薄膜混合料、B层薄膜混合料)分别经1号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融熔挤出,经五层共挤的T字型模头得到复合厚片,再经过通有20℃冷却水的辊筒快速冷却至30~60℃,经80℃~120℃温度下预热烘道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00℃~180℃的预热烘道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50℃~230℃下热定型,60℃~80℃下冷却后,收卷,即制得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所述制得的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5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具体总厚度和比例可以是实施例25~31中任一。
实施例39~45中: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在实施例32~38中步骤a所述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替换为: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5%~10%金红石型氧化钛、15%~25%硫酸钡、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实施例39~45中A层薄膜的各组分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用量见下表: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如770光稳定剂、EV-761光稳定剂、EV-762光稳定剂;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或称OB1)荧光增白剂;
其它同实施例32~38中任一,省略。
上述实施例4~45中:所采用的百分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质量(重量)百分比例;所采用的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质量(重量)比例;所述重量份可以均是千克或吨。
上述实施例4~45中:各步骤中的工艺参数(温度、时间、浓度等)和各组分用量数值等为范围的,任一点均可适用。
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所述原材料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Claims (10)

1.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该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3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
所述A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EV-761或EV-762;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荧光增白剂;
所述B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
所述功能树脂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EV-761或EV-76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无机颗粒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3.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
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EV-761或EV-762;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荧光增白剂;
b、制备B层薄膜混合料:
按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功能树脂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EV-761或EV-762;
c、制备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将A层薄膜混合料加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中、将B层薄膜混合料加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中,物料分别经1号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融熔挤出,经三层共挤的T字型模头得到复合厚片,再经过通有20℃冷却水的辊筒快速冷却至30~60℃,经80℃~120℃温度下预热烘道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00℃~180℃的预热烘道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50℃~230℃下热定型,60℃~80℃下冷却后,收卷,即制得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无机颗粒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5.按权利要求3或4所述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所述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还可替换为: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5%~10%金红石型氧化钛、15%~25%硫酸钡、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6.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该薄膜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由A层薄膜、B层薄膜、A层薄膜、B层薄膜和A层薄膜共5层薄膜复合组成;该薄膜的总厚度为0.050mm~0.350mm,其中:A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10%~20%、B层薄膜的厚度之和是薄膜总厚度的80%~90%;
所述A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EV-761或EV-762;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荧光增白剂;
所述B层薄膜的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是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
所述功能树脂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EV-761或EV-762。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无机颗粒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8.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
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0%~35%无机颗粒、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无机颗粒是粒子的平均直径为0.50~15μm的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锑、硫化锌、重晶石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EV-761或EV-762;
所述荧光增白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OB-1荧光增白剂;
b、制备B层薄膜混合料:
按68%~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19.9%~30%功能树脂、0.05%~1%热稳定剂、以及0.05%~1%光稳定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B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所述功能树脂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H10热稳定剂;
所述光稳定剂是中国化工市场常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EV-761或EV-762;
c、制备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将A层薄膜混合料加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中、将B层薄膜混合料加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中,物料分别经1号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融熔挤出,经五层共挤的T字型模头得到复合厚片,再经过通有20℃冷却水的辊筒快速冷却至30~60℃,经80℃~120℃温度下预热烘道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00℃~180℃的预热烘道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0~5.0倍,再经150℃~230℃下热定型,60℃~80℃下冷却后,收卷,即制得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无机颗粒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或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两种的混合物。
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所述制备A层薄膜混合料还可替换为:按62.5%~79.8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5%~10%金红石型氧化钛、15%~25%硫酸钡、0.05%~1%热稳定剂、0.05%~1%光稳定剂、以及0.02%~0.5%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取各原料,投入料仓中混合均匀,经除水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6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层薄膜混合料,备用。
CN201310740039.2A 2013-12-27 2013-12-27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753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0039.2A CN103753920B (zh) 2013-12-27 2013-12-27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0039.2A CN103753920B (zh) 2013-12-27 2013-12-27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3920A CN103753920A (zh) 2014-04-30
CN103753920B true CN103753920B (zh) 2015-11-25

Family

ID=50521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0039.2A Active CN103753920B (zh) 2013-12-27 2013-12-27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3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8257B (zh) * 2014-09-12 2016-04-27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面或双面光学硬化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56172B (zh) * 2015-02-12 2017-01-18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挺度反射膜
CN104809963B (zh) * 2015-05-15 2017-06-13 南京亚博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光聚酯薄膜
CN106908989B (zh) * 2016-01-13 2020-09-01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叠合反射膜的制造方法
CN105542137A (zh) * 2016-01-22 2016-05-04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元共聚物树脂、多元共聚物复合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253B (zh) * 2016-01-22 2017-09-12 四川东材绝缘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硅氧烷‑聚酯共聚物树脂、硅氧烷‑聚酯共聚物复合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25173B (zh) * 2016-08-23 2019-06-25 苏州盛达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低热收缩率的光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3904B (zh) * 2016-08-30 2018-09-28 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共挤高拉伸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1888B (zh) * 2017-03-06 2019-08-16 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高亮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40968A (zh) * 2017-08-22 2018-01-05 安徽悦尔伟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抗老化聚苯乙烯复合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82019B (zh) * 2021-08-31 2023-06-13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珠光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9665A (zh) * 2021-12-22 2022-03-08 安徽和怡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率的pet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5335A (zh) * 2007-03-14 2008-09-17 东丽株式会社 反射板用聚酯薄膜
CN102211424A (zh) * 2011-05-11 2011-10-12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高挺度光反射膜
CN103029391A (zh) * 2012-12-29 2013-04-10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6343A (ja) * 1989-09-08 1991-04-22 Diafoil Co Ltd 複合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H08504469A (ja) * 1992-12-09 1996-05-14 ヘキスト・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二軸配向penbbフィルムからの電気絶縁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5335A (zh) * 2007-03-14 2008-09-17 东丽株式会社 反射板用聚酯薄膜
CN102211424A (zh) * 2011-05-11 2011-10-12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高挺度光反射膜
CN103029391A (zh) * 2012-12-29 2013-04-10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3920A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3920B (zh)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14792B (zh) 一种抗刮擦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5960A (zh) 一种超低表面粗糙度聚酯基膜/复合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1238C (zh) 光反射体及使用该光反射体的面光源装置
CN103753924B (zh) 一种高透明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4458A (zh) 光反射体及使用该光反射体的面光源装置
CN112485946B (zh) 一种用于薄型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7729B (zh) 聚酯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08025A (zh) 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491A (zh) 一种高反射率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8879B (zh) 一种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7261A (zh) 一种反射膜
CN102267268A (zh) 一种高反射率的反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69393A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用反射膜
CN106515116B (zh) 一种七层熔融共挤出石头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5245A (zh) 一种导热反射膜及背光模组
CN103029391B (zh)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08989A (zh) 一种分层叠合反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43027B (zh) 一种低彩虹纹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777B (zh) 单层双向拉伸光反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71544A (zh) 一种低热收缩率聚酯反射膜的制备方法
CN202071423U (zh) 一种高反射高挺度光反射膜
CN111572139A (zh) 一种包装印刷用彩色高亮高透抗菌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4975A (zh) 一种高光反射pc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8710B (zh) 复合流涎法光反射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