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9391B -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9391B
CN103029391B CN201210588689.5A CN201210588689A CN103029391B CN 103029391 B CN103029391 B CN 103029391B CN 201210588689 A CN201210588689 A CN 201210588689A CN 103029391 B CN103029391 B CN 103029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arts
component
polyester film
light reflex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86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9391A (zh
Inventor
马雅琳
胡俊祥
罗春明
周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886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9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9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9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9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9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泡中泡层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8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均由丙组分组成;甲组分由3~48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5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乙组分由50~7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20质量份相容剂混合组成;丙组分由1~5质量份丁组分和95~99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丁组分由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抗静电剂混合组成;经挤出机通过三层挤出、双向拉伸及其热定型而制得。该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特别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反射构件。

Description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反射板用泡中泡结构聚酯薄膜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适用作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光反射构件(光反射聚酯薄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光反射板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普通日光照明、LED照明、广告招牌灯箱照明都会用到它。为实现高反射率,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80032366.5中采用不相容的聚合物与聚酯共混,经双向拉伸制得光反射板用薄膜,该薄膜的材料结构中形成了对光线产生反射作用的大量微泡,从而提高了光的反射效率。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80031793.7中公开一种将聚酯挤出薄片浸入二氧化碳气体,而使聚酯薄膜加热发泡,制得内部气泡直径为50nm~50μm的发泡光反射片;与普通日光照明、广告招牌灯箱照明相比,LED照明、液晶显示装置需要更高光反射率(95%-97%)和散射效果好的光反射板,以便解决不论是侧入式还是直下式入光,都能提高正面光源的利用率。这种光反射板还要求厚度薄而重量轻,现有技术中难以达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利用不同的共混工艺制造一种具有泡中泡结构的反射率>97%的光反射体,其内部大气泡直径<20μm,小气泡直径<10μm;可以通过双向拉伸方式加工成发泡光反射聚酯薄膜,特别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泡中泡层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8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3~48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5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50~7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20质量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1~5质量份丁组分和95~99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0.05~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所述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锌、氧化铈、硫酸钡、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无机粒子结构为球状,其中质量比为大粒径:小粒径=1:2~3;大粒径粒子直径为10~30μm,其均径(即平均直径)13~22μm,小粒径粒子直径为0.5~9μm,其均径0.3~7μm;
所述的A树脂为聚偏二氟乙烯或熔程为150~18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的相容剂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乙二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1,4-丁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的共聚物; 
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中的一种;如邻羟基苯甲酸甲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四烷基铵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聚醚酯酰胺、或聚醚酰胺酰亚胺;或甲氧基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厚度范围为0.1mm~0.35mm。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的甲组分较好的是由10~30质量份无机粒子和10~2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的乙组分较好的是由50~70份 聚酯树脂和3~10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的机粒子较好的是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硫酸钡(粒子)。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相容剂较好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1,4-丁二醇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较好的是邻羟基苯甲酸甲酯。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抗静电剂较好的是甲氧基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是: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甲组分、乙组分、丙组分和丁组分:
制备甲组分:将甲组分即3~48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50质量份A树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在170~180℃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去除水分后备用;
制备乙组分:将乙组分即50~7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20质量份相容剂干混均匀备用;
制备丙组分:将丙组分即1~5质量份丁组分和95~99质量份聚酯树脂干混均匀备用。
制备丁组分:将丁组分即0.05~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5质量份抗静电剂干混均匀备用;
所述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锌、氧化铈、硫酸钡、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无机粒子结构为球状,其中质量比为大粒径:小粒径=1:2~3;大粒径粒子直径为10~30μm,其均径(即平均直径)13~22μm,小粒径粒子直径为0.5~9μm,其均径0.3~7μm;
所述的A树脂为聚偏二氟乙烯或熔程为150~18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的相容剂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乙二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1,4-丁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的共聚物; 
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中的一种;如邻羟基苯甲酸甲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四烷基铵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聚醚酯酰胺、或聚醚酰胺酰亚胺;或甲氧基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b)制备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按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80质量份乙组分取各组分、干混均匀,投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将丙组分投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1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长径比均大于40,物料分别经1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熔融混合后,经三层复合T字型模头挤出三层复合厚片,经过通有19℃冷冻水的辊筒冷却至30~60℃,经80℃~160℃温度下预热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2~5倍,再经80℃~180℃的横拉预热箱预热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2~5倍,经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250℃、二区为190℃~220℃、三区为100℃~180℃,经过热定型区的聚酯薄膜再经60℃~80℃、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即制得三层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所述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厚度范围为0.1mm~0.35mm。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所述的机粒子较好的是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硫酸钡。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所述相容剂较好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1,4-丁二醇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较好的是邻羟基苯甲酸甲酯。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所述抗静电剂较好的是甲氧基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无机粒子及A树脂在基体中的特定分散结构是泡中泡结构形成的关键;首先将无机粒子和A树脂预混合均匀,然后使用剪切力及分散力较强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将无机粒子“石”均匀地分散在A树脂“岛”中形成甲混合组分,具有“岛石”结构的甲组分要均匀的分散在基体树脂“海”中,必须采用弱剪切分散技术,可使用长径比大于40的单螺杆挤出机或具有弱剪切分散作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混合,此时甲组分将均匀的分散在树脂基体中,形成“海岛”结构,基体树脂为“海”、甲组分为“岛”,而此种弱的混合力不足以破坏由无机粒子与A树脂组成的“岛石”结构,每一颗无机物粒子即为一颗“石”;若此时的混合作用过强,则“石”会脱离“岛”进入“海”中,无法形成泡中泡结构;
(2)本发明中,基体树脂、A树脂及无机粒子的表面张力各不相同,使基体树脂与A树脂界面之间、A树脂与无机粒子界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经过拉伸后间隙扩大,从而形成了泡中泡的结构。此方法所制造出的片材含有大量泡径<20μm的泡中泡结构,光线可以通过泡壁及无机粒子表面进行反射,实现以漫反射为主的高反射率;在相同的体积中,泡中泡结构相对于单泡结构增加了光线的反射面积,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反射率;
(3)本发明产品制备工艺简单,工序简便,容易操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三层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2—泡中泡层、3—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一部分   甲、乙、丙和丁组分的制备
实施例1-1:
甲组分制备:将6份二氧化硅(均径13μm)、10份二氧化钛(均径7μm)和8份硫酸钡(均径7μm)和35份聚偏二氟乙烯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在170℃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去除水分后备用。
乙组分制备:将50份聚酯树脂和3份相容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1,4-丁二醇的共聚物干混均匀备用。
丁组分制备:将0.05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和0.5份抗静电剂聚醚酯酰胺干混均匀备用。
丙组分制备:将1份丁组分和100份聚酯树脂干混均匀备用。
实施例1-2:
甲组分制备:将5份无机粒子二氧化钛(均径22μm)、15份硫酸镁(均径6μm)和20份聚偏二氟乙烯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在175℃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去除水分后备用。
乙组分制备:将60份聚酯树脂和10份相容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共聚物干混均匀备用。
丁组分制备:将0.35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2.5份抗静电剂甲氧基聚乙二醇干混均匀备用。
丙组分制备:将5份丁组分和100份聚酯树脂干混均匀备用。
实施例1-3:
甲组分制备:将11份二氧化硅(均径14μm)、15份硫酸钡(均径4μm)和35份聚偏二氟乙烯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在180℃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去除水分后备用。
乙组分制备:将70份聚酯树脂和15份相容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1,4-丁二醇的共聚物干混均匀备用。
丁组分制备:将0.85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和4.5份抗静电剂甲氧基聚乙二醇干混均匀备用。
丙组分制备:将4.5份丁组分和100份聚酯树脂干混均匀备用。
实施例1-4:
甲组分制备:将1份二氧化钛(均径19μm)、1份二氧化硅(均径6μm)、1份氧化锌(均径2μm)和5份熔程为150~18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在177℃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去除水分后备用。
乙组分制备:将50份聚酯树脂和1份相容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丙二醇的共聚物干混均匀备用。
丁组分制备:将1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和1份抗静电剂甲氧基聚乙二醇干混均匀备用。
丙组分制备:将5份丁组分和100份聚酯树脂干混均匀备用。
实施例1-5:
甲组分制备:将12份无机粒子二氧化钛(均径0.5μm)、6份二氧化硅(均径7μm)和50份熔程为150~18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在174℃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去除水分后备用。
乙组分制备:将65份聚酯树脂和20份相容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的共聚物干混均匀备用。
丁组分制备:将0.75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和3.5份抗静电剂甲氧基聚乙二醇干混均匀备用。
丙组分制备:将1.5份丁组分和100份聚酯树脂干混均匀备用。
实施例1-6:
甲组分制备:将4份二氧化硅(均径22μm)、8份二氧化钛(均径5μm)和10份熔程为150~18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在172℃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去除水分后备用。
乙组分制备:将55份聚酯树脂和5份相容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1,4-丁二醇的共聚物干混均匀备用。
丁组分制备:将0.45~1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和1.5份抗静电剂聚醚酯酰胺干混均匀备用。
丙组分制备:将4.5份丁组分和100份聚酯树脂干混均匀备用。
第二部分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备
实施例2-1~2-6:
A、基本工艺过程
以甲组分:乙组分=30:60~80的比例干混均匀,投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将丙组分投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1、2号单螺杆挤出机长径比均大于40,物料分别经1、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下熔融混合后,经三层复合T字型模头挤出三层复合厚片,经过通有19℃冷冻水的辊筒冷却至30~60℃,经80℃~160℃下预热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2~5倍,再经80℃~180℃的横拉预热箱预热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2~5倍,经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160℃~250℃,二区为130℃~220℃,三区为90℃~180℃,经过热定型区的聚酯薄膜再经60℃~80℃、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三层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B、实施例2-1~2-6的工艺参数与结果
*注:括号内的“1-1”表示采用实施例1-1制备的甲、乙、丙组分为原料。
实施例3:参见附图。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泡中泡层2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3,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8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3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3~48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5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50~7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20质量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1~5质量份丁组分和95~99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0.05~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实施例4: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泡中泡层2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3,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7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3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25质量份无机粒子和27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6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0质量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2质量份丁组分和97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0.5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2.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实施例5: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泡中泡层2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3,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3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3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5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质量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1质量份丁组分和95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0.05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实施例6: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泡中泡层2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3,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8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3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48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7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20质量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5质量份丁组分和99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实施例7: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泡中泡层2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3,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8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3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10~30质量份无机粒子和10~2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乙组分由50~70份 聚酯树脂和3~10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1~5质量份丁组分和95~99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0.05~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实施例8: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泡中泡层2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3,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7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3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20质量份无机粒子和15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乙组分由60份 聚酯树脂和7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2.5质量份丁组分和97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0.5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2.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实施例9: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泡中泡层2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3,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3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10质量份无机粒子和1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乙组分由50份 聚酯树脂和3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1质量份丁组分和95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0.05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实施例10: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泡中泡层2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3,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8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3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30质量份无机粒子和2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乙组分由70份 聚酯树脂和10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5质量份丁组分和99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实施例11—16: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泡中泡层2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3,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8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各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组成和具体质量份用量见下表: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1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3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3~48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5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各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组成和具体质量份用量见下表:
所述乙组分由50~7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20质量份相容剂混合组成;各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组成和具体质量份用量见下表:
所述丙组分由1~5质量份丁组分和95~99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各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组成和具体质量份用量见下表:
所述丁组分由0.05~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各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组成和具体质量份用量见下表: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锌、氧化铈、硫酸钡、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无机粒子结构为球状,其中质量比为大粒径:小粒径=1:2~3;大粒径粒子直径为10~30μm,其均径(即平均直径)13~22μm,小粒径粒子直径为0.5~9μm,其均径0.3~7μm;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的A树脂为聚偏二氟乙烯或熔程为150~18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的相容剂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乙二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1,4-丁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的共聚物;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中的一种;如邻羟基苯甲酸甲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四烷基铵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聚醚酯酰胺、或聚醚酰胺酰亚胺;或甲氧基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厚度范围为0.1mm~0.35mm。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的机粒子较好的是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硫酸钡(粒子)。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相容剂较好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1,4-丁二醇的共聚物。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较好的是邻羟基苯甲酸甲酯。
上述实施例3—16中:所述抗静电剂较好的是甲氧基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实施例17: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甲组分、乙组分、丙组分和丁组分:原料组分及具体用量同实施例3—16中任一:
制备甲组分:将甲组分即3~48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50质量份A树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在170~180℃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去除水分后备用;
制备乙组分:将乙组分即50~7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20质量份相容剂干混均匀备用;
制备丙组分:将丙组分即1~5质量份丁组分和95~99质量份聚酯树脂干混均匀备用。
制备丁组分:将丁组分即0.05~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5质量份抗静电剂干混均匀备用;
所述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锌、氧化铈、硫酸钡、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无机粒子结构为球状,其中质量比为大粒径:小粒径=1:2~3;大粒径粒子直径为10~30μm,其均径(即平均直径)13~22μm,小粒径粒子直径为0.5~9μm,其均径0.3~7μm;
所述的A树脂为聚偏二氟乙烯或熔程为150~18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的相容剂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乙二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1,4-丁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的共聚物; 
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中的一种;如邻羟基苯甲酸甲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四烷基铵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聚醚酯酰胺、或聚醚酰胺酰亚胺;或甲氧基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b)制备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按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80质量份乙组分取各组分、干混均匀,投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将丙组分投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原料组分的具体用量同实施例3—16中任一并与步骤a实施例对应;1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长径比均大于40,物料分别经1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熔融混合后,经三层复合T字型模头挤出三层复合厚片,经过通有19℃冷冻水的辊筒冷却至30~60℃,经80℃~160℃温度下预热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2~5倍,再经80℃~180℃的横拉预热箱预热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2~5倍,经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250℃、二区为190℃~220℃、三区为100℃~180℃,经过热定型区的聚酯薄膜再经60℃~80℃、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即制得三层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所述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厚度范围为0.1mm~0.35mm。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百分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质量(重量)百分比例;所述质量(重量)份可以均是克或千克。
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中的工艺参数(温度、时间、浓度等)和各组分用量数值等为范围的,任一点均可适用。
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所述原材料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Claims (9)

1. 一种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依次由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泡中泡层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组成,通过三层共挤双向拉伸成型制得;
所述泡中泡层由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80质量份乙组分混合组成;
所述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上层和防紫外抗静电混合下层均由丙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由3~48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5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乙组分由50~7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20质量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所述丙组分由1~5质量份丁组分和95~99质量份聚酯树脂混合组成;
所述丁组分由0.05~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5质量份抗静电剂混合组成;
所述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锌、氧化铈、硫酸钡、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A树脂为聚偏二氟乙烯或熔程为150~18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的相容剂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乙二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1,4-丁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的共聚物; 
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甲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四烷基铵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聚醚酯酰胺、或聚醚酰胺酰亚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厚度范围为0.1mm~0.35mm。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甲组分由10~30质量份无机粒子和10~20质量份A树脂混合组成。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乙组分由50~70质量份 聚酯树脂和3~10质量份相容剂混合组成。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无机粒子是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硫酸钡。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相容剂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1,4-丁二醇的共聚物。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是邻羟基苯甲酸甲酯。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甲组分、乙组分、丙组分和丁组分:
制备甲组分:将甲组分即3~48质量份无机粒子和5~50质量份A树脂在料仓中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在170~180℃下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干燥去除水分后备用;
制备乙组分:将乙组分即50~70质量份聚酯树脂和1~20质量份相容剂干混均匀备用;
制备丙组分:将丙组分即1~5质量份丁组分和95~99质量份聚酯树脂干混均匀备用;
制备丁组分:将丁组分即0.05~1质量份有机类紫外吸收剂和0.5~5质量份抗静电剂干混均匀备用;
所述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锌、氧化铈、硫酸钡、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A树脂为聚偏二氟乙烯或熔程为150~18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的相容剂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乙二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1,4-丁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的共聚物; 
所述的有机类紫外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中的一种;
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四烷基铵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聚醚酯酰胺、或聚醚酰胺酰亚胺;
(b)制备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按30质量份甲组分和60~80质量份乙组分取各组分、干混均匀,投入1号单螺杆挤出机;将丙组分投入2号单螺杆挤出机;1号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长径比均大于40,物料分别经1号单螺杆挤出机、2号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温度下熔融混合后,经三层复合T字型模头挤出三层复合厚片,经过通有19℃冷冻水的辊筒冷却至30~60℃,经80℃~160℃温度下预热后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2~5倍,再经80℃~180℃的横拉预热箱预热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2~5倍,经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250℃、二区为190℃~220℃、三区为100℃~180℃,经过热定型区的聚酯薄膜再经60℃~80℃、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即制得三层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的厚度范围为0.1mm~0.35mm。
CN201210588689.5A 2012-12-29 2012-12-29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029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8689.5A CN103029391B (zh) 2012-12-29 2012-12-29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8689.5A CN103029391B (zh) 2012-12-29 2012-12-29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9391A CN103029391A (zh) 2013-04-10
CN103029391B true CN103029391B (zh) 2015-02-25

Family

ID=4801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8689.5A Active CN103029391B (zh) 2012-12-29 2012-12-29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93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0497B (zh) * 2013-07-30 2016-06-22 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电容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3920B (zh) * 2013-12-27 2015-11-25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59834A (zh) * 2014-12-23 2015-03-25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光学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JP2020536832A (ja) 2017-10-12 2020-12-17 トレデガー フィルム プロダクツ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材間のインターリーフとして使用されるフィル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3720A1 (ja) * 2006-01-19 2007-07-26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ポリエステル発泡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53740A1 (fr) * 2006-10-27 2008-05-08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m de polyester blanc pour réflecteur d'écran à cristaux liquides
US20090043002A1 (en) * 2004-09-14 2009-02-12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hermoplastic Resin Foam
CN202271612U (zh) * 2011-10-22 2012-06-13 东华大学 一种pet微发泡反射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6593B2 (ja) * 2003-10-08 2009-04-0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光反射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反射用積層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3002A1 (en) * 2004-09-14 2009-02-12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hermoplastic Resin Foam
WO2007083720A1 (ja) * 2006-01-19 2007-07-26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ポリエステル発泡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53740A1 (fr) * 2006-10-27 2008-05-08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m de polyester blanc pour réflecteur d'écran à cristaux liquides
CN202271612U (zh) * 2011-10-22 2012-06-13 东华大学 一种pet微发泡反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9391A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9391B (zh)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73867A (zh) 一种透明塑料用光扩散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8863B (zh) 一种光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3920B (zh)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30422B (zh) 一种亚光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5497A (zh) 一种光扩散聚酯基膜用抗粘连剂母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812220A (zh) 一种光扩散薄膜用光扩散剂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44777B (zh) 单层双向拉伸光反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771281A (zh) 可生物降解的树脂膜或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15411B (zh) 一种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共挤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5225B (zh) 一种防刮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3728A (zh) 一种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985192A (zh) 光反射体及使用该光反射体的面光源装置
CN103048710B (zh) 复合流涎法光反射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30936B (zh) 单层流涎法光反射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04491A (zh) 一种高反射率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7696A (zh) 一种磨砂瓶体的制作方法
CN103048711B (zh) 复合双向拉伸光反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30937B (zh) 单层双向拉伸光反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08879B (zh) 一种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1664A (zh) 一种吸塑用哑光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2964B (zh) 一种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8350A (zh) 一种抗静电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
CN106908868B (zh) 一种耐折伤聚酯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8595A (zh) 聚合物梯度功能材料及制品的共挤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