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2624A -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2624A
CN103752624A CN201410033280.6A CN201410033280A CN103752624A CN 103752624 A CN103752624 A CN 103752624A CN 201410033280 A CN201410033280 A CN 201410033280A CN 103752624 A CN103752624 A CN 103752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pper guide
rolled
side flipper
finishing mill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32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2624B (zh
Inventor
邹仲平
张明金
孙正旭
王明扬
陈传盛
张桂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wu Steel Group Yinshan Section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332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2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2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2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2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在精轧机轧制条件下,在确定待轧带钢达到预设位置时(此时待轧带钢还未进入精轧机),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即操作侧侧导板或传动侧侧导板)提前动作,并根据精轧机对待轧带钢的轧制情况,而调整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的动作,从而使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充分发挥其对带钢的夹持、引导和对中的作用,改善了待轧带钢因贴精轧机第一侧侧导板进入该精轧机,而使该第一侧侧导板因长期磨损而不断更换,从而提高了设备成本,同时也使得该待轧带钢因与第一侧侧导板的摩擦而影响自身质量,甚至导致堆钢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热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和生产工序自动化的迅速发展,对带钢的品种规则、尺寸精度及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目前在热轧带钢生产中,通常都是将精轧机作为该热轧带钢生产的核心部件,并在每个精轧机前配置入口侧导板,用来有效地夹持、引导和对中带钢,以防止生产线上的带钢偏离轧制中心线运行,损坏设备且影响带钢板的质量。
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当确定精轧机建立负荷后,通过设置在精轧机组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两边的带位移检测装置的液压缸,调整操作侧侧导板或传动侧侧导板,从而实现对入口侧导板开口度的调节,达到夹持、引导和对中带钢,防止带钢偏离轧制中心线运行,而损坏设备且影响带钢的质量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粗轧机来料很难保持绝对平直,因而,在带钢进入精轧机组前的传送过程中,带钢往往会贴着精轧机的操作侧侧导板(或传动侧侧导板)进入该精轧机,将会造成该操作侧侧导板(或传动侧侧导板)的严重磨损,必须要经常更换侧导板,增加了设备成本;而且,该摩擦过程也将会影响带钢的质量,跑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堆钢,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带钢进入精轧机前,因带钢贴着精轧机的操作侧或传动侧侧导板运行,而使得操作侧或传动侧侧导板、以及待轧带钢磨损,而提高了设备成本,同时影响了带钢的质量,甚至因带钢跑偏严重而导致堆钢,从而影响带钢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检测待轧带钢是否达到预设位置;
如果是,则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向所述待轧带钢方向运行第一预设距离,第二侧侧导板固定;
接收精轧机检测到的当前压力,并依据所述当前压力和预设压力,判断所述精轧机是否建立负荷信号;
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二侧侧导板向所述待轧带钢方向运行第二预设距离,以及所述第一侧侧导板向与所述待轧带钢的相反方向运行第三预设距离。
优选的,当所述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具体为操作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所述第一侧侧导板为操作侧侧导板,所述第二侧侧导板为传动侧侧导板。
优选的,当所述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具体为传动侧侧导板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所述第一侧侧导板为传动侧侧导板,所述第二侧侧导板为操作侧侧导板。
优选的,所述检测待轧带钢是否达到预设位置具体为:
检测待轧带钢到由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形成的喇叭口的距离是否达到第四预设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四预设距离具体是2.5m。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具体是15mm。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具体是10mm。
优选的,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具体是5mm。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系统,包括:包括至少一台精轧机的精轧机组,与每一台精轧机一一对应的第一侧侧导板、第二侧侧导板、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设置在待轧带钢的入口端的热金属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轧带钢到由所述第一侧侧导板和所述第二侧侧导板形成的喇叭口的距离;
分别与所述热金属检测器、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以及所述精轧机组中的每一台精轧机相连的控制器,用于当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待轧带钢到所述喇叭口的距离,确定出所述待轧带钢达到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向所述待轧带钢侧运行第一预设距离,第二侧侧导板固定,并在依据预设压力以及接收到的所述精轧机检测到的当前压力,判断出所述精轧机建立负荷信号使,控制所述第二侧侧导板向所述待轧带钢运行第二预设距离,以及所述第一侧侧导板向与所述待轧带钢的相反方向运行第三预设距离。
优选的,所述热金属检测器的型号为HMD406。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在精轧机轧制条件下,在确定待轧带钢达到预设位置时(此时待轧带钢还未进入精轧机),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即操作侧侧导板或传动侧侧导板)提前动作,并根据精轧机对待轧带钢的轧制情况,而调整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的动作,从而使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充分发挥其对带钢的夹持、引导和对中的作用,改善了待轧带钢因贴精轧机第一侧侧导板进入该精轧机,而使该第一侧侧导板因长期磨损而不断更换,从而提高了设备成本,同时也使得该待轧带钢因与第一侧侧导板的摩擦而影响自身质量,甚至导致堆钢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热轧带钢纠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热金属检测器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在精轧机轧制条件下,在确定待轧带钢达到预设位置时(此时待轧带钢还未进入精轧机),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即操作侧侧导板或传动侧侧导板)提前动作,并根据精轧机对待轧带钢的轧制情况,而调整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的动作,从而使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充分发挥其对带钢的夹持、引导和对中的作用,改善了待轧带钢因贴精轧机第一侧侧导板进入该精轧机,而使该第一侧侧导板因长期磨损而不断更换,从而提高了设备成本,同时也使得该待轧带钢因与第一侧侧导板的摩擦而影响自身质量,甚至导致堆钢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S1:当接收到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检测待轧带钢是否达到预设位置,如果是,则直接进入步骤S2;如果否,则继续进行检测。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都是通过控制室内的监测设备监测并控制带钢的生产,由于该监测设备安装有专业的控制软件,因而,在工作人员登录该软件后,可进入“侧导板监控”界面,选择“F1前侧导板短行程设定”对话框,将会呈现出“操作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和“传动侧短行程优先投入”,以及行程量设置等按钮,此时,工作人员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待轧带钢进入精轧机F1之前,工作人员选择预设操作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具体通过点击“F1前侧导板短行程设定”对话框内的“操作侧短行程优先投入”或“传动侧短行程优先投入”按钮,使得控制器接收到对应的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此时,即可检测该待轧带钢是否达到预设位置,以便进行后续操作。
其中,预设位置具体可以指:该待轧带钢至由操作侧侧导板和传动侧侧导板形成的喇叭口的距离为第四预设距离的位置,具体可以是2.5m(单位: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通过与控制器相连的热金属检测器来检测待轧带钢的当前位置,并将该当前位置发送到控制器,以便控制器根据该当前位置判断待轧带钢是否达到预设位置,即该第四预设距离是否等于2.5m。
步骤S2: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向待轧带钢方向运行第一预设距离,第二侧侧导板固定。
其中,当步骤S1中接收到的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具体为操作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步骤S2中的第一侧侧导板则为操作侧侧导板,第二侧侧导板则为传动侧侧导板,则步骤S2具体为:控制操作侧侧导板向待轧带钢侧运行第一预设距离,传动侧侧导板固定不动;而当接收到的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具体为传动侧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步骤S2中的第一侧侧导板则为传动侧侧导板,第二侧侧导板则为操作侧侧导板,则步骤S2具体为:控制传动侧侧导板向待轧带钢侧运行第一预设距离,操作侧侧导板固定不动。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距离具体可以为15mm(单位:毫米)。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在待轧带钢进入精轧机F1之前,就改变了侧导板两侧的位置,也即,使该精轧机F1的操作侧侧导板或传动侧侧导板提前动作,而不是在带轧带钢经过与侧导板的摩擦,且进入精轧机F1后才调整该侧导板的两侧,从而避免了待轧带钢进入精轧机之前与侧导板的摩擦,尤其是待轧带钢与侧导板的喇叭口的摩擦。
步骤S3:接收精轧机检测到的当前压力,并依据该当前压力和预设压力,判断精轧机是否建立负荷信号,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如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3。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精轧机通常都是通过其中的压头来测量当前压力,并将其发送给控制器,由该控制器判断该当前压力是否达到预设压力(该预设压力具体可以为200T),若达到,则认为该精轧机已建立负荷,此时即可继续后续操作,若没有达到,则继续执行步骤S3,由于待轧带钢是不断运行了,则该精轧机的压头测量到的当前压力也是不断变化的,当确定精轧机建立负荷后,才会进入后续步骤。
其中,精轧机可以是在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压下测试命令后,再由其压头测量当前压力,也可以实时或周期性地测试当前压力,本发明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4:控制第二侧侧导板向待轧带钢方向运行第二预设距离,以及第一侧侧导板向与待轧带钢的相反方向运行第三预设距离。
在步骤S1中,控制器接收到的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具体是操作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则该步骤S4则为控制传动侧侧导板向里(即待轧带钢方向)运动第二预设距离,且操作侧侧导板向外(即与待轧带钢相反方向)运行第三预设距离。同理,当步骤S1中控制器接收到的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具体是传动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则该步骤S4则为控制操作侧侧导板向里(即待轧带钢方向)运动第二预设距离,且传动侧侧导板向外(即与待轧带钢相反方向)运行第三预设距离。
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具体可以为10mm,第三预设距离具体可以为5mm。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的具体数值,且在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为操作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和传动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两种情况时,操作侧侧导板运行距离可以不等,且传动侧侧导板运行的距离也可以不等,该距离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发明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F1前侧导板短行程设定”对话框中有用于进行短行程设定值范围的按钮,因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上述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进行赋值,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在精轧机轧制条件下,在待轧带钢进入精轧机之前,确定待轧带钢达到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即操作侧侧导板或传动侧侧导板)提前动作,即实现侧导板的第一次摆位,之后,根据精轧机对待轧带钢的轧制情况,进一步调整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的动作,即实现侧导板的第二次摆位,通过这两次侧导板的摆位,使该侧导板的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充分发挥其对带钢的夹持、引导和对中的作用,改善了待轧带钢因贴精轧机第一侧侧导板进入该精轧机,而使该第一侧侧导板因长期磨损而不断更换,从而提高了设备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也使得该待轧带钢因与第一侧侧导板的摩擦而影响自身质量,甚至导致堆钢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热轧带钢纠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台精轧机F1的精轧机组,与每一台精轧机F1一一对应的第一侧侧导板201、第二侧侧导板202、第一液压缸203和第二液压缸204,设置在待轧带钢205的入口端的热金属检测器206(如图3所示的该热金属检测器206的位置示意图),以及分别与热金属检测器206、第一液压缸203、第二液压缸204以及精轧机组中的每一台精轧机F1相连的控制器207(图中未示出)。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是以一组精轧机F1的轧制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侧侧导板201和第二侧侧导板202对立分布,从而形成用于传送待轧带钢的通道,该第一侧侧导板201和第二侧侧导板202形成的通道的一端呈喇叭状(即为喇叭口),以使待轧带钢由此处进入该通道;第一液压缸203与第一侧侧导板201位于精轧机F1(或待轧带钢)的同一侧,第二液压缸204与第二侧侧导板202位于该精轧机F1(或带轧带钢)的同一侧,而且,第一液压缸203和第二液压缸204均带有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与其位于同一侧的侧导板运行的距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热金属检测器检测待轧带钢的具体位置,即该待轧带钢到上述喇叭口的距离,并将该距离发送给控制器,以使该控制器判断该待轧带钢是否达到预设位置,如果是,则控制第一侧侧导板201向待轧带钢方向运行第一预设距离,第二侧侧导板202固定,并在依据预设压力以及接收到的精轧机F1检测到的当前压力,判断出精轧机F1建立负荷信号使,控制第二侧侧导板202向待轧带钢运行第二预设距离,以及第一侧侧导板向201与待轧带钢的相反方向运行第三预设距离。
其中,热金属检测器206的型号为HMD406。
优选的,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器可以根据预先加载的程序以及工作人员输入的各参数,如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等等,具体的,这些参数可以由工作人员点击侧导板监控界面的“F1前侧导板短行程设定”对话框中的对应按钮实现。具体的,当待轧带钢到上述喇叭口的距离级为2.5m时,第一预设距离可以为15mm,第二预设距离可以为10mm、第三预设距离可以为5mm,当然,上述各距离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本发明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
有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在精轧机轧制条件下,在待轧带钢进入精轧机之前,且控制器确定待轧带钢达到预设位置时,将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即操作侧侧导板或传动侧侧导板)提前动作,即实现侧导板的第一次摆位,之后,根据精轧机对待轧带钢的轧制情况,进一步调整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的动作,即实现侧导板的第二次摆位,通过这两次侧导板的摆位,使该侧导板的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充分发挥其对带钢的夹持、引导和对中的作用,改善了待轧带钢因贴精轧机第一侧侧导板进入该精轧机,而使该第一侧侧导板因长期磨损而不断更换,从而提高了设备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也使得该待轧带钢因与第一侧侧导板的摩擦而影响自身质量,甚至导致堆钢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文件中,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参数与另一个实体或参数区分开来,而并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参数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顺序;且,术语“包括”、“包含”或其他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车的其他要求,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各部件,还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待轧带钢轧制过程的显示器,用于为热轧带钢的纠偏系统供电的电源装置,以及连接各部件的连接线或连接设备等,在此将不再一一列举,只要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确定的,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检测待轧带钢是否达到预设位置;
如果是,则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向所述待轧带钢方向运行第一预设距离,第二侧侧导板固定;
接收精轧机检测到的当前压力,并依据所述当前压力和预设压力,判断所述精轧机是否建立负荷信号;
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二侧侧导板向所述待轧带钢方向运行第二预设距离,以及所述第一侧侧导板向与所述待轧带钢的相反方向运行第三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具体为操作侧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所述第一侧侧导板为操作侧侧导板,所述第二侧侧导板为传动侧侧导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具体为传动侧侧导板短行程优先投入命令时,所述第一侧侧导板为传动侧侧导板,所述第二侧侧导板为操作侧侧导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待轧带钢是否达到预设位置具体为:
检测待轧带钢到由第一侧侧导板和第二侧侧导板形成的喇叭口的距离是否达到第四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预设距离具体是2.5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具体是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具体是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具体是5mm。
9.一种热轧带钢纠偏系统,包括:包括至少一台精轧机的精轧机组,与每一台精轧机一一对应的第一侧侧导板、第二侧侧导板、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待轧带钢的入口端的热金属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轧带钢到由所述第一侧侧导板和所述第二侧侧导板形成的喇叭口的距离;
分别与所述热金属检测器、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以及所述精轧机组中的每一台精轧机相连的控制器,用于当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待轧带钢到所述喇叭口的距离,确定出所述待轧带钢达到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一侧侧导板向所述待轧带钢侧运行第一预设距离,第二侧侧导板固定,并在依据预设压力以及接收到的所述精轧机检测到的当前压力,判断出所述精轧机建立负荷信号使,控制所述第二侧侧导板向所述待轧带钢运行第二预设距离,以及所述第一侧侧导板向与所述待轧带钢的相反方向运行第三预设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金属检测器的型号为HMD406。
CN201410033280.6A 2014-01-23 2014-01-23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3752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3280.6A CN103752624B (zh) 2014-01-23 2014-01-23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3280.6A CN103752624B (zh) 2014-01-23 2014-01-23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2624A true CN103752624A (zh) 2014-04-30
CN103752624B CN103752624B (zh) 2016-01-13

Family

ID=50520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3280.6A Active CN103752624B (zh) 2014-01-23 2014-01-23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262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1752A (zh) * 2015-06-19 2017-01-1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带钢精轧浪形引起卷取边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694623A (zh) * 2016-12-27 2017-05-24 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卷取机epc系统纠偏控制方法
CN106807762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纠偏辊行程预控冷连轧机生产方式的方法
CN108941216A (zh) * 2018-08-20 2018-12-07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侧导板动态对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70527A (zh) * 2020-05-22 2020-08-25 东北大学 全连续热轧薄带线卷取机切换过程中导板的控制方法
CN112845599A (zh) * 2021-01-25 2021-05-28 李子誉 一种型钢轧件头部剪切装置、剪切工艺及型钢生产线
CN113548520A (zh) * 2021-06-30 2021-10-26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卷材边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4307Y (zh) * 2002-11-27 2003-11-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侧导板对中装置
CN2885439Y (zh) * 2006-03-13 2007-04-04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短行程侧导板执行机构
CN102120224A (zh) * 2010-01-08 2011-07-1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连轧机轧制时自动纠偏的控制方法
CN102658292A (zh) * 2012-05-23 2012-09-12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取向电工钢加工方法
CN102896180A (zh) * 2011-07-29 2013-01-30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热轧卷形质量的热轧卷取侧导板控制方法
CN103240284A (zh) * 2013-03-29 2013-08-14 广西柳州银海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板材加工对中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4307Y (zh) * 2002-11-27 2003-11-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侧导板对中装置
CN2885439Y (zh) * 2006-03-13 2007-04-04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短行程侧导板执行机构
CN102120224A (zh) * 2010-01-08 2011-07-1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连轧机轧制时自动纠偏的控制方法
CN102896180A (zh) * 2011-07-29 2013-01-30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热轧卷形质量的热轧卷取侧导板控制方法
CN102658292A (zh) * 2012-05-23 2012-09-12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取向电工钢加工方法
CN103240284A (zh) * 2013-03-29 2013-08-14 广西柳州银海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板材加工对中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1752A (zh) * 2015-06-19 2017-01-1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带钢精轧浪形引起卷取边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11752B (zh) * 2015-06-19 2017-11-2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带钢精轧浪形引起卷取边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807762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纠偏辊行程预控冷连轧机生产方式的方法
CN106807762B (zh) * 2015-11-30 2018-06-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纠偏辊行程预控冷连轧机生产方式的方法
CN106694623A (zh) * 2016-12-27 2017-05-24 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卷取机epc系统纠偏控制方法
CN106694623B (zh) * 2016-12-27 2018-08-07 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卷取机epc系统纠偏控制方法
CN108941216A (zh) * 2018-08-20 2018-12-07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侧导板动态对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70527A (zh) * 2020-05-22 2020-08-25 东北大学 全连续热轧薄带线卷取机切换过程中导板的控制方法
CN111570527B (zh) * 2020-05-22 2021-08-03 东北大学 全连续热轧薄带线卷取机切换过程中导板的控制方法
CN112845599A (zh) * 2021-01-25 2021-05-28 李子誉 一种型钢轧件头部剪切装置、剪切工艺及型钢生产线
CN113548520A (zh) * 2021-06-30 2021-10-26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卷材边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2624B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2624A (zh) 一种热轧带钢纠偏方法和系统
CN101543841B (zh) 用于改善带钢表面质量的冷轧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5797809A (zh) 一种破碎机辊缝间隙自适应调整的装置及方法
CN105171115A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飞剪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81037A (zh) 热连轧机二侧零位调整方法
CN105170712A (zh) 自动校平测距剪板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24947A (zh) 一种轧板厚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12570468A (zh) 一种热轧生产线卷取机夹送辊避免钢卷错层的控制方法
CN104913589A (zh) 一种冰箱间室温度动态补偿的精确控温方法及冰箱
CN101405094B (zh) 连续冷压延装置
CN104199417A (zh) 一种半导体镀膜工艺的统计过程监控方法
CN104249084A (zh) 一种提高热连轧生产时带钢头尾部宽度精度的方法
CN104307886A (zh) 一种复合轧机包覆轧制的大时滞agc控制方法
CN106402090A (zh) 液压电控系统的压力感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73107B (zh) 一种热镀锌光整机压上系统高同步控制方法
CN102601549B (zh) 焊剂填充率的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判定系统
CN104132015B (zh) 一种轧机液压伺服阀零漂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3801564B (zh) 用于冷轧连续退火酸洗线的钢卷数据跟踪方法
CN111036685A (zh) 基于改进预估补偿的监视厚度控制方法
CN102541049A (zh)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试验方法
CN108067508B (zh) 复合铸锭的自动热轧粘合方法及设备
CN102941249A (zh) 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10076215A (zh) 开卷机及其纠偏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6077158B (zh) 一种冷轧钢板收料机、剪板系统及收料方法
CN205926670U (zh) 一种冷轧钢板收料机和剪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ou Zhongp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Mingjin

Inventor after: Xu Long

Inventor after: Sun Zhengxu

Inventor after: Wang Mingyang

Inventor after: Chen Chuansh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Guinan

Inventor before: Zou Zhongp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Mingjin

Inventor before: Sun Zhengxu

Inventor before: Wang Mingy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Chuansh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Guin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OU ZHONGPING ZHANG MINGJIN SUN ZHENGXU WANG MINGYANG CHEN CHUANSHENG ZHANG GUINAN TO: ZOU ZHONGPING ZHANG MINGJIN XU LONG SUN ZHENGXU WANG MINGYANG CHEN CHUANSHENG ZHANG GUINA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2

Address after: 250000 Shuangquan Road, Gang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IGANG GROUP YINSHAN SHAPED STEEL Co.,Ltd.

Address before: Friendship Street 271104 Shandong province Laiwu City Gangcheng District No. 38

Patentee before: Laiwu Steel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