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2270B - 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2270B
CN103752270B CN201410034189.6A CN201410034189A CN103752270B CN 103752270 B CN103752270 B CN 103752270B CN 201410034189 A CN201410034189 A CN 201410034189A CN 103752270 B CN103752270 B CN 103752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lorine
activated charcoal
special
separated
purpose activ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41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2270A (zh
Inventor
王农跃
冯孝庭
邵建明
闻国强
赵全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g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ANGL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ANGL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ANGL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341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2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2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2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2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2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采用原料活性炭依次经浸渍、干燥和焙烧分解后制成成品。所述专用活性炭的物理性质为:堆密度0.40~0.45kg/L,强度≥5.5N/mm,比表面≥900m2/g,孔容0.9~1.0ml/g,磨耗≤5%。本发明提高了氯气与氧气的吸附分离效率和稳定性、耐压强度、耐磨性质量均匀性等相关应用性能,不但有利于提高产品氯气和产品氧气的纯度,而且有利于工业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主要用于采用吸附分离方法从氯化氢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中高效分离氯气和氧气。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氯气生产、消费大国,国内生产氯气的厂家220余家,部分企业氯气全部自用,有商品氯销售的企业约150家。2003年合计产量270.53万吨,我囯2012年氯气总消费量已超过2000万吨,约占世界氯气消费总量的1/3;。我国生产的含氯产品200多种,其中有机氯产品100 多种,无机氯产品50 多种,农药产品30 多种。
我国的氯气主要由氯碱工业生产,在氯碱企业中氯与碱的平衡始终是矛盾---为满足増加氯气的供给,烧碱就过剩。然而,国内石油化工产业众多的有机氯产品生产过程中,氯原子理论利用率仅50%,副产大量的氯化氢。目前全国副产氯化氢达到500万吨/年以上,为氯化氢找寻出路成为制约氯碱及涉氯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氯碱生产属于高耗能产业,每产出1吨氯气需耗电2200千瓦时左右,如果用副产氯化氢制备氯气,不仅可实现氯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大大提升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降低成本并且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为此,我国自主开发Deacon技术已经成功用于工业生产,配套解决低能耗、无腐蚀、环境友好的氯化氢氧气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物的尾气中氯气与氧气高效回收利用技术,是氯碱和氯化产业追求的梦想----拥有低能耗、无腐蚀、低成本、氯气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技术。
从氯化氢氧气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物含氯气与氧气的尾气中分离回收氯气技术中,应解决脫水干燥和含氯气体的分离两项技术难题。至今,我国脫水干燥均釆用浓硫酸脱水方法,不但带来对设备材料的腐蚀、产生稀硫酸的处理困难,而且导至环境的污染。
脫水干燥后,有不同的含氯气体的分离技术,主要有:
1. 液化或低温精馏法
由于氯气的临界温度远较其它组分为高(氯气tc=144℃、Pc=7710kPa;氧气tc=-118.6℃、Pc=5043kPa;氯化氢tc=51.4℃、Pc=8258kPa),因此氯气很易于液化。纯氯气压力上升至 1MPa 以上时,釆用普通的冷却水降温,就可以实现氯气的液化分离;但是进一步高效分离氧气较困难,而且能耗较高。
2. 溶剂吸收法
利用有机溶剂在较低温度和较高压力下把混合气中的氯气吸收下来,而后在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压力下解吸,这样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氯气,使氯得以纯化,其中有机溶剂以 CCl4 为佳。此法早已用于工业化生产(US3399537,1968 年),但是根据《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 年),使用CCl4 的受到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因此该工艺需要寻找可替代 CCl4 的有效溶剂。例如:氯化三氟甲苯、二氯甲苯、一氯化硫、二氯化碘水溶液及氯磺酸等。该工艺技术中有机溶剂在吸收和解吸的循环过程中,需要加压、变温,能耗较高;会产生溶剂的损失,如果作为吸附剂的溶剂被带入氯化氢氧化反应,将会影响催化反应活性;而且回收氧气也较困难。
3、膜分离法(MS)
膜分离法是利用膜对不同气体的选择透过性不同来分离各种气体。通过氯气选择渗透穿过膜, 其他杂质气体被阻挡在膜外, 从而达到了分离富集氯气的目的。此类分离手段的核心是膜材料的制备,而且膜分离出的气体纯度很难达到95%以上,如果采用多级膜分离,其气体回收率会大幅下降。膜材料的制备要综合考虑对氯气的选择性、渗透性、耐久性、经济性。目前还没有一种可实用化的膜能满足分离要求。
4、变压吸附分离法(PSA)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是选择有效的固体吸附剂,通过压力的变化来实现目标气体的吸附与再生,因而再生速度快、能耗低,属节能型气体分离技术。目前,变压吸附(PSA) 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含氢气体中氢气的提纯,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氩气、乙烯、天然气纯化、煤矿瓦斯气提浓和烃类的制取、各种气体的无热干燥等领域。使用变压吸附从含氯气体中分离氯气尚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
针对Deacon 反应产物,需要开发对氧和氯的吸附分离效率高的吸附剂。目前的各类吸附剂选择性较差,致使分离后得到的氯气浓度不高(通常低于 85%),只是起到氯气富集作用,用于含氯尾气的除氯处理,无法达到回用于反应的目的(回用时需要≥99.5%)。
综上,上述各种含氯气体的分离技术中,已工业化的技术均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含氯气体的分离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本发明提高了氯气与氧气的吸附分离效率和稳定性、耐压强度、耐磨性和质量均匀性等相关应用性能,不但有利于提高产品氯气和产品氧气的纯度,而且有利于工业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其特征在于:原料活性炭依次经浸渍、干燥和焙烧分解后制成成品。
所述专用活性炭的物理性质为:堆密度0.40~0.45 kg/L,强度≥5.5 N/mm,比表面≥900 m2/g,孔容0.9~1.0 ml/g,磨耗≤5%。
所述专用活性炭的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含量0.5~2.0%的La2O3,1.2~1.5%的SiO2,CaO+MgO≤2.0%,余量为C。
所述专用活性炭使用压力为负压、常压—2.5MPa;使用温度为常温—180℃。
所述浸渍过程为:在原料活性炭上浸渍La(NO3)3的水溶液,浓度为5—12%(重量%);浸渍温度为50—80℃,浸渍时间为0.5—1.0小时。
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10—120℃,干燥时间为1.0—1.5小时。
所述焙烧分解的条件为:在含惰性气(N2+Ar)≥99.9%的氮气保护下热处理,氮气中氧含量≤0.10%,焙烧温度为400~500℃,焙烧时间为2.0~3.0小时。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是在活性炭浸渍了La(NO3)3和干燥后升温焙烧分解,制成改性的活性炭,不但对氯气的吸附量提高了5~6%,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氯气与氧气的吸附分离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氯气和产品氧气的纯度。
二、本发明中,稀土元素原子结构特殊,内层4f轨道未成对电子多、原子磁矩高、电子能级极其丰富,几乎可以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多价态、多配位数(3~12个)的化合物,有许多优异的吸附、浸啧La2O3后,活性炭内表面不但碱度有所增加、而且富集于吸附剂(载体)表面,形成了一些新的含有稀土的多层排列的有序结构、增加了有效的吸附活性中心数目,从而提高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提高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和光、电、磁、核等特性;被称为神奇的“新材料宝库”。
三、本发明用于采用吸附分离方法从氯化氢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中高效分离氯气和氧气中,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选择性、稳定性、耐压强度、耐磨性和质量均匀性等性能得到较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包括:原料活性炭依次经浸渍、干燥和焙烧分解后制成成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专用活性炭的物理性质为:堆密度0.40~0.45 kg/L,强度≥5.5 N/mm,比表面≥900 m2/g,孔容0.9~1.0 ml/g,磨耗≤5%。
本实施例中,所述专用活性炭的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含量0.5~2.0%的La2O3,1.2~1.5%的SiO2,CaO+MgO≤2.0%,余量为C。
本实施例中,所述专用活性炭使用压力为负压、常压—2.5MPa;使用温度为常温—180℃。
本实施例中,所述浸渍过程为:在原料活性炭上浸渍La(NO3)3的水溶液,浓度为5—12%(重量%);浸渍温度为50—80℃,浸渍时间为0.5—1.0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10—120℃,干燥时间为1.0—1.5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焙烧分解的条件为:在含惰性气(N2+Ar)≥99.9%的氮气保护下热处理,氮气中氧含量≤0.10%,焙烧温度为400~500℃,焙烧时间为2.0~3.0小时。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包括:原料活性炭依次经浸渍、干燥和焙烧分解后制成成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专用活性炭的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含量0.5%的La2O3,1.2%的SiO2,CaO+MgO≤2.0%,余量为C。
本实施例中,所述浸渍过程为:在原料活性炭上浸渍La(NO3)3的水溶液,浓度为5%(重量%);浸渍温度为50℃,浸渍时间为0.5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10℃,干燥时间为1.0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焙烧分解的条件为:在含惰性气(N2+Ar)≥99.9%的氮气保护下热处理,氮气中氧含量≤0.10%,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2.0小时。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包括:原料活性炭依次经浸渍、干燥和焙烧分解后制成成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专用活性炭的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含量2.0%的La2O3, 1.5%的SiO2,CaO+MgO≤2.0%,余量为C。
本实施例中,所述浸渍过程为:在原料活性炭上浸渍La(NO3)3的水溶液,浓度为12%(重量%);浸渍温度为80℃,浸渍时间为1.0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焙烧分解的条件为:在含惰性气(N2+Ar)≥99.9%的氮气保护下热处理,氮气中氧含量≤0.10%,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3.0小时。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包括:原料活性炭依次经浸渍、干燥和焙烧分解后制成成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专用活性炭的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含量0.5~2.0%的La2O3,1.2~1.5%的SiO2,CaO+MgO≤2.0%,余量为C。
本实施例中,所述专用活性炭使用压力为常压—2.5MPa;使用温度为80—180℃。
本实施例中,所述浸渍过程为:在原料活性炭上浸渍La(NO3)3的水溶液,浓度为10%(重量%);浸渍温度为60℃,浸渍时间为0.8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15℃,干燥时间为1.3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焙烧分解的条件为:在含惰性气(N2+Ar)≥99.9%的氮气保护下热处理,氮气中氧含量≤0.10%,焙烧温度为450℃,焙烧时间为2.5小时。
实施例5
经实验研究,选择用于吸附分离氯气与氧气的吸附剂是改性活性炭。
受天然原材料的结构差异,化学组成和杂质多变的制约,用其为原料生产活性炭时,很难控制其结构特性和化学特性而得到质量十分均匀的产品。
稀土元素原子结构特殊,内层4f轨道未成对电子多、原子磁矩高、电子能级极其丰富,几乎可以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多价态、多配位数(3~12个)的化合物,有许多优异的吸附,浸渍La2O3(由La(NO3)3分解制得)后,活性炭内表面不但碱度有所增加、而且富集于吸附剂(载体)表面,形成了一些新的含有稀土的多层排列的有序结构、增加了有效的吸附活性中心数目,从而提高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提高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和光、电、磁、核等特性;被称为神奇的“新材料宝库”。
一、浸渍添加剂制备原则方案
可以在活性炭上面浸渍La(NO3)3、其成品中La2O3含量可为0.5%—2.0%;氯的动态吸附能力提高了5—6%,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活性碳对氯气与氧气的分离效率和稳定性、耐压强度、耐磨性质量均匀性等相关应用性能,不但有利于提高产品氯气和产品氧气的纯度,而且有利于工业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二、SHFL-6型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
  1. 原料:
    ⑴. 原料活性炭: 质量性能要求见下表。
⑵. 原料La(NO3)3为含六个水的结晶。
2. 制备过程:
    浸渍要求: La(NO3)3的水溶液,浓度为5—12%(重量%);
             浸渍温度为50—80℃;
             浸渍时间为0.5—1.0小时;
    干燥要求: 干燥温度为110~120℃;
              干燥时间为1.0~1.5小时;
    焙烧分解要求: 在含惰性气(N2+Ar)≥99.9%的氮气保护下热处理(氮气中氧含量≤0.10%) ;焙烧温度为400—500℃;焙烧时间为2.0—3.0小时。
活性炭中添加La2O3后,对氯气的动态吸附量提高了5.0—6.0%。
三、SHFL-6型活性炭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见下表)
2. 化学组成 (见下表)                 (重量%)
注:其他是原料带来的杂质。
四、使用范围、性能
  1. 使用压力    负压~常压 ~2.5MPa;
  2. 使用温度    常温 ~ 180℃;
  3. 适用于混合干气体中氯气与氧气、氮气的分离;
  4. 使用寿命约~2年。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且本发明制备的活性炭并不局限于氯气与氧气的分离,也可以适用于其它干气体例如氯气与氮气的分离等。

Claims (6)

1.一种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其特征在于:原料活性炭依次经浸渍、干燥和焙烧分解后制成成品;
所述专用活性炭的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含量0.5~2.0%的La2O3,1.2~1.5%的SiO2,CaO+MgO≤2.0%,余量为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活性炭的物理性质为:堆密度0.40~0.45 kg/L,强度≥5.5 N/mm,比表面≥900 m2/g,孔容0.9~1.0 ml/g,磨耗≤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活性炭使用压力为负压、常压—2.5MPa;使用温度为常温—18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过程为:在原料活性炭上浸渍La(NO3)3的水溶液,重量浓度为5—12%;浸渍温度为50—80℃,浸渍时间为0.5—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10—120℃,干燥时间为1.0—1.5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分解的条件为:在含惰性气的氮气保护下热处理,N2+Ar≥99.9%,氮气中氧含量≤0.10%,焙烧温度为400~500℃,焙烧时间为2.0~3.0小时。
CN201410034189.6A 2014-01-24 2014-01-24 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 Active CN103752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4189.6A CN103752270B (zh) 2014-01-24 2014-01-24 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4189.6A CN103752270B (zh) 2014-01-24 2014-01-24 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2270A CN103752270A (zh) 2014-04-30
CN103752270B true CN103752270B (zh) 2015-08-05

Family

ID=50519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4189.6A Active CN103752270B (zh) 2014-01-24 2014-01-24 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22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1090B (zh) 2014-12-22 2016-09-07 上海方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氢催化氧化制备氯气的方法
CN111101664B (zh) * 2020-01-10 2021-08-06 上海颐而晟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活性炭的氯气屋脊通风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96C (zh) * 2000-06-21 2002-12-0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负载无机钾化合物的催化剂
CN102039125A (zh) * 2009-10-13 2011-05-0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去除水中硝酸盐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US8178065B2 (en) * 2010-03-16 2012-05-15 The National Titanium Dioxide Co. Ltd. (Cristal) Photocatalyst comprising TiO2 and activated carbon made from date pi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2270A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2498B (zh) 一种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分离回收氯化氢氧化混合气中氯气和氧气的方法
CN103551139B (zh) 超低汞催化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1935032B (zh) 一种炭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492375B (zh) 一种从工业尾气中回收co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23374B (zh) 一种吸附分离ch4/n2、c2h6/ch4的大米基颗粒状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659269A (zh) 一种zif-8/功能性离子液体膜分离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23432A (zh) 一种采用吸附-低温精馏法制备高纯六氟-1,3-丁二烯的工艺
CN106669387B (zh) 复合型水合物添加剂及其在混合气体分离与富集中的应用
CN104087354A (zh) 一种利用黄磷尾气制合成天然气的工艺
CN103752270B (zh) 用于氯气与氧气吸附分离的专用活性炭
CN103301805A (zh)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48479A (zh) 一种高强度液相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11333B (zh) 一种离子液体和金属双改性海泡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489306B (zh) 一种合成氯乙烯用的低汞触媒
CN109232226B (zh) 一种微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832975B (zh) 从含氯和氧的混合气中回收氯气和氧气的方法
CN103706324B (zh) 改性氧化铝脱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4368365B (zh) 一种乙炔法pvc转化用无汞固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5830B (zh) 一种用于电石法生产氯乙烯的无汞催化剂
CN105754681B (zh) 一种抗积碳性质的化学链制氢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5877B (zh) 一种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KR101340114B1 (ko) 유기황화합물 제거용 흡착제,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연료가스 탈황 정제 시스템
CN115025790B (zh) 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高稳定低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2301B (zh) 一种天然气中h2s转化为硫磺的工艺
CN112675811B (zh) 一种高效分离n2o/co2的银交换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7

Address after: 223100 Huaian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Hongze County Bridge salt chemical industry zone, on the west side of TGI Avenue South Guo

Patentee after: FIN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room No. 438, Pu circuit,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FANGL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3100 west of Taibo Avenue and south of Guoqiao Road, salt chemical industry zone, Hongze County,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ang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3100 west of Taibo Avenue and south of Guoqiao Road, salt chemical industry zone, Hongze County,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INING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