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9283A - 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9283A
CN103739283A CN201310681668.2A CN201310681668A CN103739283A CN 103739283 A CN103739283 A CN 103739283A CN 201310681668 A CN201310681668 A CN 201310681668A CN 103739283 A CN103739283 A CN 103739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tio
temperature
sintering
cer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16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勇军
黄玉辉
王楠
陈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3106816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92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9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92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BaCO3,SrCO3和TiO2按Ba1-xSrxTiO3化学式配料,研磨后烘干,过筛;将步骤(1)制得的粉料于1100~1250℃煅烧1~5小时后,过筛;将步骤(2)制得的粉料装入模具,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在真空环境中900~1050℃进行烧结,制得陶瓷烧结体;空气气氛下,将所述的陶瓷烧结体于800~1100℃热处理1~5小时,制得所述钛酸锶钡陶瓷。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Ba1-xSrxTiO3陶瓷在室温下储能密度达到了1.13J/cm3以上,比采用传统烧结方法制备的相同组分电介质陶瓷的储能密度提高了一倍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容器用介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电子、电力工业中一种常用的电子、电器元器件,它的用途十分广泛,电介质储能电容器是储存从电路中得到的电荷的器件,它可以使信号的波动趋于平滑,积蓄电荷使电路的其余部分免遭破坏,储存的电荷供以后分配、使用,甚至还可以改变电信号的频率。
电介质储能电容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可再生、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全固态安全结构等优点,在大功率和脉冲功率器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电介质材料是储能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其中陶瓷电介质由于介电常数高、老化速度慢、机械强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广和可以在复杂环境下使用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典型代表是钛酸锶钡陶瓷。
公开号为CN10186365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将分析纯BaCO3,SrCO3,TiO2,MgO按照化学计量比BaxSr1-x(MgyTi)O3称量并且配料,其中x=0.5~0.7,y=0.01~0.07;将配好的料放入球磨罐中,按氧化锆球∶料∶酒精为3∶1∶1的比例混料球磨,球磨时间为4~8小时;将球磨料烘干后压块,在1000~1100℃温度下预烧1~4小时,取出研碎,再球磨8~12小时,然后过筛;将过筛后的粉料预压成直径为12mm,厚度为1~1.5mm的圆片,然后在200MPa的等静压压力下成型;将成型后的圆片在1180~1260℃下保温3~5小时,烧结成瓷。
上述专利为制备钛酸锶钡陶瓷的传统方法,该专利通过调整配方,使陶瓷的介电损耗在室温附近的温度范围均保持较低,而且通过优化工艺,可以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但是传统方法制备得到的钛酸锶钡陶瓷普遍存在介电击穿强度较低而导致其储能密度较低的问题。
储能元件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对电介质陶瓷的储能密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电介质陶瓷的介电击穿强度以提高电介质陶瓷的储能密度是制备高储能密度电容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Ba1-xSrxTiO3陶瓷在室温下储能密度达到了1.13J/cm3以上。
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原料BaCO3,SrCO3和TiO2按Ba1-xSrxTiO3化学式配料,研磨后烘干,过筛;
(2)将步骤(1)制得的粉料于1100~1250℃煅烧1~5小时后,过筛;
(3)将步骤(2)制得的粉料装入模具,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在真空环境中900~1050℃进行烧结,制得陶瓷烧结体;
(4)空气气氛下,将所述的陶瓷烧结体于800~1100℃热处理1~5小时,制得所述钛酸锶钡陶瓷。
本发明通过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并控制烧结温度,提高了电介质陶瓷的介电击穿强度,从而提高电介质陶瓷的储能密度。
配料时,化学式Ba1-xSrxTiO3中,x=0.6~0.7,优选的,化学式Ba1-xSrxTiO3中,x=0.6或0.7。
粉体颗粒大小可以影响材料的显微结构,从而影响材料的介电性能,一般的,步骤(1)中,研磨至粒径为100nm~10μm,所述研磨的方法可以为:将原料放入球磨罐,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进行球磨。
优选的,所述煅烧的温度为1140~1160℃,时间为4~5小时;更优选的,所述煅烧的温度为1150℃,时间为3小时。能够有效去除挥发物,形成所需晶相。
烧结是使材料获得预期的显微结构以使材料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工序。烧结温度和时间将直接影响到晶粒尺寸的大小和孔隙率(或陶瓷的致密度),从而影响到材料的介电性能。过低或过高的烧结温度都可能使得材料的致密度降低,而过长的烧结时间可能导致晶粒的异常长大。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980~1020℃,时间为3~10min;更优选的,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000℃,时间为5min。
放电等离子烧结时,压力为30MPa,升温速率为:从室温到900℃的升温速率为100℃/min,从900℃到980℃升温速率为40℃/min,980℃到1000℃(即烧结温度)升温速率为20℃/min。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980~1020℃,时间为1~3小时;更优选的,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000℃,时间为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Ba1-xSrxTiO3陶瓷在室温下储能密度达到了1.13J/cm3以上,而采用传统烧结方法制备得到的相同组分电介质陶瓷的储能密度仅为0.5J/cm3左右,储能密度提高了一倍以上。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锶钡陶瓷,可用于高密度储能电容器等元器件,在大功率和脉冲功率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烧结温度较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Ba0.4Sr0.6TiO3陶瓷样品的烧结温度和轴向位移随放电等离子烧结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2为传统固相烧结(对比例1和对比例2)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实施例1和实施例2)钛酸锶钡陶瓷样品的XRD衍射图谱;
其中,(a)Ba0.3Sr0.7TiO3(对比例1);(b)Ba0.4Sr0.6TiO3(对比例2);(c)Ba0.3Sr0.7TiO3(实施例1);(d)Ba0.4Sr0.6TiO3(实施例2)。
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Ba0.4Sr0.6TiO3陶瓷粉末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钛酸锶钡陶瓷样品的抛光热腐蚀表面扫描电镜照片和断面电镜照片;
其中,扫描电镜照片:(a)Ba0.3Sr0.7TiO3(实施例1);(c)Ba0.4Sr0.6TiO3(实施例2);(e)Ba0.3Sr0.7TiO3(对比例1);(g)Ba0.4Sr0.6TiO3(对比例2);
断面电镜照片:(b)Ba0.3Sr0.7TiO3(实施例1);(d)Ba0.4Sr0.6TiO3(实施例2);(f)Ba0.3Sr0.7TiO3(对比例1);(h)Ba0.4Sr0.6TiO3(对比例2)。
图5为钛酸锶钡陶瓷样品室温60Hz时最高电场强度下的电滞回线;
其中,(a)Ba0.3Sr0.7TiO3(实施例1);(b)Ba0.4Sr0.6TiO3(实施例2);(c)Ba0.3Sr0.7TiO3(对比例1);(d)Ba0.4Sr0.6TiO3(对比例2);阴影部分表示其最高储能密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BaCO3,SrCO3和TiO2原料粉末分别按Ba0.3Sr0.7TiO3化学式称量配料;
(2)将步骤(1)配制好的化学原料放入球磨罐,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24小时(粒径为100nm~10μm),将球磨后的粉料在干燥箱中烘干后过筛;
(3)将步骤(2)制得的粉末在1150℃煅烧3小时后再次过筛;
(4)将步骤(3)制得的粉末装入直径为10mm的石墨模具,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在1000℃、30MPa压力下烧结5分钟。从室温到900℃的升温速率为100℃/min,从900℃到980℃升温速率为40℃/min,980℃到1000℃升温速率为20℃/min,1000℃保温5min,烧结完成后,卸去压力并随炉冷,得到陶瓷烧结体。
(5)将步骤(4)制得的陶瓷烧结体在磨去粘附的石墨纸后在空气中1000℃下热处理2小时。从室温到1000℃的升温速率为5℃/min,1000℃保温2h,1000℃到800℃的降温速率为2℃/min,之后随炉冷,得到钛酸锶钡陶瓷。
对比例1
Ba0.3Sr0.7TiO3陶瓷的传统制备过程:
(1)将BaCO3,SrCO3和TiO2原料粉末分别按Ba0.3Sr0.7TiO3化学式称量配料;
(2)将步骤(1)配制好的化学原料放入球磨罐,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24小时(粒径为100nm~10μm),将球磨后的粉料在干燥箱中烘干后过筛;
(3)将步骤(2)制得的粉末在1150℃煅烧3小时后再次过筛;
(4)在步骤(3)制得的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polyvinyl alcohol,6~8wt%)作为粘结剂造粒。造粒后过40目筛。运用单向干压法在98MPa的压力下,将造粒后的粉料压制为直径12mm、厚度为1~2mm的胚体,然后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600℃下进行3小时排塑处理(升温速率为5℃/min,自然冷却)。
(5)将步骤(4)制得的排塑后的陶瓷胚体放入以相同成分作为垫料的氧化铝坩埚中,置于高温电炉中在空气环境下1400℃保温烧结3h(升温速率为5℃/min),控制降温2℃/min至800℃,之后随炉冷,得到Ba0.3Sr0.7TiO3陶瓷。
实施例2
(1)将BaCO3,SrCO3和TiO2原料粉末分别按Ba0.4Sr0.6TiO3化学式称量配料;
(2)将步骤(1)配制好的化学原料放入球磨罐,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24小时(粒径为100nm~500nm),将球磨后的粉料在干燥箱中烘干后过筛;
(3)将步骤(2)制得的粉末在1150℃煅烧3小时后再次过筛;
(4)将步骤(3)制得的粉末装入直径为10mm的石墨模具,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在1000℃、30MPa机械压力下烧结5分钟。从室温到900℃的升温速率为100℃/min,从900℃到980℃升温速率为40℃/min,980℃到1000℃升温速率为20℃/min,1000℃保温5min,烧结完成后,卸去压力并随炉冷,得到陶瓷烧结体。
(5)将步骤(4)制得的陶瓷烧结体在磨去粘附的石墨纸后在空气中1000℃下热处理2小时。从室温到1000℃的升温速率为5℃/min,1000℃保温2h,1000℃到800℃的降温速率为2℃/min,之后随炉冷,得到钛酸锶钡陶瓷。
对比例2
Ba0.4Sr0.6TiO3陶瓷的传统制备过程:
(1)将BaCO3,SrCO3和TiO2原料粉末分别按Ba0.4Sr0.6TiO3化学式称量配料;
(2)将步骤(1)配制好的化学原料放入球磨罐,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24小时(粒径为100nm~500nm),将球磨后的粉料在干燥箱中烘干后120目过筛;
(3)将步骤(2)制得的粉末在1150℃煅烧3小时后再次120目过筛;
(4)在步骤(3)制得的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polyvinyl alcohol,6~8wt%)作为粘结剂造粒。造粒后过40目筛。运用单向干压法在98MPa的压力下,将造粒后的粉料压制为直径12mm、厚度为1~2mm的胚体,然后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600℃下进行3小时排塑处理(升温速率为5℃/min,自然冷却)。
(5)将步骤(4)制得的排塑后的陶瓷胚体放入以相同成分作为垫料的氧化铝坩埚中,置于高温电炉中在空气环境下1400℃保温烧结3h(升温速率为5℃/min),控制降温2℃/min至800℃,之后随炉冷,得到Ba0.4Sr0.6TiO3陶瓷。
图1为实施例2Ba0.4Sr0.6TiO3陶瓷样品的烧结温度和轴向位移随放电等离子烧结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传统固相烧结(对比例1和对比例2)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实施例1和实施例2)钛酸锶钡陶瓷样品的XRD衍射图谱;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Ba0.4Sr0.6TiO3陶瓷粉末的扫描电镜照片;图4为钛酸锶钡陶瓷样品的抛光热腐蚀表面扫描电镜照片和断面电镜照片;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钛酸锶钡陶瓷晶粒尺寸较小,晶粒排布比较致密,也很少有气孔、裂纹等。
将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圆柱形电介质陶瓷样品用砂纸磨至相同厚度(0.2~0.3mm),表面喷上金电极后,利用铁电分析仪测量其60Hz频率下的电滞回线(图5),利用积分法计算其储能密度。
表1
样品 介电击穿强度(kV/cm) 储能密度(J/cm3
Ba0.3Sr0.7TiO3(实施例1) 230 1.13
Ba0.3Sr0.7TiO3(对比例1) 140 0.57
Ba0.4Sr0.6TiO3(实施例1) 210 1.20
Ba0.4Sr0.6TiO3(对比例2) 110 0.48
表1示出了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Ba0.3Sr0.7TiO3陶瓷、Ba0.4Sr0.6TiO3陶瓷以及利用传统烧结方法制备的Ba0.3Sr0.7TiO3陶瓷、Ba0.4Sr0.6TiO3陶瓷在室温、60Hz频率下的介电击穿强度和储能密度,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得的钛酸锶钡陶瓷在室温下储能密度为1.13~1.20J/cm3,而利用传统方法制备的同组分电介质陶瓷的室温下储能密度为0.48~0.57J/cm3,储能密度提高了一倍以上。

Claims (10)

1.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原料BaCO3,SrCO3和TiO2按Ba1-xSrxTiO3化学式配料,研磨后烘干,过筛;
(2)将步骤(1)制得的粉料于1100~1250℃煅烧1~5小时后,过筛;
(3)将步骤(2)制得的粉料装入模具,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在真空环境中900~1050℃进行烧结,制得陶瓷烧结体;
(4)空气气氛下,将所述的陶瓷烧结体于800~1100℃热处理1~5小时,制得所述钛酸锶钡陶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式Ba1-xSrxTiO3中,x=0.6~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式Ba1-xSrxTiO3中,x=0.6或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的方法为:将原料放入球磨罐,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进行球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研磨至粒径为100nm~1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1140~1160℃,时间为4~5小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1150℃,时间为3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980~1020℃,时间为3~1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000℃,时间为5min。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980~1020℃,时间为1~3小时。
CN201310681668.2A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7392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1668.2A CN103739283A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1668.2A CN103739283A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9283A true CN103739283A (zh) 2014-04-23

Family

ID=50496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1668.2A Pending CN103739283A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9283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8330A (zh) * 2014-07-22 2014-10-1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采用后退火工艺制备高性能钛酸锶钡热释电陶瓷的方法
CN104710174A (zh) * 2015-03-10 2015-06-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同时具备高压电性能与高储能密度无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4944A (zh) * 2015-06-05 2015-09-3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Re2x/3(Ba0.06Bi0.47Na0.47)1-xMeyTi1-yO3无铅反铁电高储能密度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8410A (zh) * 2015-10-21 2015-12-30 浙江大学 一种核壳结构高储能密度电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5198409A (zh) * 2015-10-21 2015-12-30 浙江大学 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基玻璃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5622092A (zh) * 2015-12-29 2016-06-01 浙江大学 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氧化锌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6268612A (zh) * 2016-08-09 2017-01-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孔钛酸锶钡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8530056A (zh) * 2017-03-06 2018-09-14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巨介电低损耗钛酸锶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0059A (zh) * 2018-05-02 2018-09-1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高击穿强度脉冲功率电容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楠: ""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基陶瓷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8330A (zh) * 2014-07-22 2014-10-1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采用后退火工艺制备高性能钛酸锶钡热释电陶瓷的方法
CN104710174A (zh) * 2015-03-10 2015-06-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同时具备高压电性能与高储能密度无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0174B (zh) * 2015-03-10 2017-05-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同时具备高压电性能与高储能密度无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4944A (zh) * 2015-06-05 2015-09-3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Re2x/3(Ba0.06Bi0.47Na0.47)1-xMeyTi1-yO3无铅反铁电高储能密度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8410A (zh) * 2015-10-21 2015-12-30 浙江大学 一种核壳结构高储能密度电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5198409A (zh) * 2015-10-21 2015-12-30 浙江大学 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基玻璃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5622092A (zh) * 2015-12-29 2016-06-01 浙江大学 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氧化锌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6268612A (zh) * 2016-08-09 2017-01-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孔钛酸锶钡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8530056A (zh) * 2017-03-06 2018-09-14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巨介电低损耗钛酸锶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0056B (zh) * 2017-03-06 2020-05-05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巨介电低损耗钛酸锶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0059A (zh) * 2018-05-02 2018-09-1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高击穿强度脉冲功率电容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9283A (zh) 一种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9133915B (zh) 一种高储能钛酸钡基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5339B (zh) 一种巨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SrTiO3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42292B (zh) 一种钛酸铋钠基透明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36920B (zh) 一种钛酸铋钠-钽酸钠固溶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53471B (zh) 一种高电卡效应铌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9180181A (zh) 一种无铅弛豫反铁电陶瓷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Dielectric and tunable properties of Zr doped BST ceramics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CN107244912B (zh) 一种新型bczt基储能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30056B (zh) 一种巨介电低损耗钛酸锶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81430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钛酸铋钠基介电陶瓷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6643A (zh) 一种巨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6748A (zh) 高致密钛酸锶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3349A (zh) 一种钛酸钡基无铅高介温度稳定型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8409B (zh) 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基玻璃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6063067B (zh) 一种多主元素巨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acedo et al. Dielectric and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Bi4Ti3O12 ceramics produced by a laser sintering method
CN115368132B (zh) 一种钛酸钡基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2552048A (zh) 一种具有高压电性能和高剩余极化强度铌酸钾钠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5376825B (zh) 一种兼具高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的nn基储能陶瓷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73338B (zh) 一种高储能密度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272217B (zh) 一种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基氧化铝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8826A (zh) 低介电损耗钛酸锶钡热释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1298B (zh) 一种锰离子部分置换钛离子高储能密度钛酸锶钡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5234A (zh) 一种超高介电常数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