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8225B -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8225B
CN103738225B CN201410000532.5A CN201410000532A CN103738225B CN 103738225 B CN103738225 B CN 103738225B CN 201410000532 A CN201410000532 A CN 201410000532A CN 103738225 B CN103738225 B CN 103738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olution
axis
cargo door
rear cargo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05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8225A (zh
Inventor
马知才
何兴华
王健
江雪珠
张淳
朱健
周杰
曹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005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82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8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8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8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8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属于车辆构件技术领域。车辆包括一对厢体侧板和后厢门,在一对厢体侧板上开设回转轴滑动槽,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包括作用缸、回转臂和后厢门翻转架,特点:回转轴滑动槽包括回转轴铣平面、圆柱面滑槽,回转轴圆柱面滑槽位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朝向后厢门回转架的一端并且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相通,该回转轴圆柱面滑槽的直径大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的宽度,在回转臂的中部开设回转轴孔,回转轴与回转臂固定,且与回转轴滑动槽滑动配合,在回转轴上构成有回转轴铣平面、圆柱面,回转轴铣平面与回转轴圆柱面形成十字形分布。可有效保护后厢门;可以省去翻转架防撞限位块,保护后厢门翻转架。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背景技术
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大都用于自卸式车辆,图4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所述的车辆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用于构建厢体腔的一对厢体侧板1和对应于一对厢体侧板1的后部的用于对厢体腔封闭或开启的一后厢门,其中,在一对厢体侧板1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回转轴滑动槽11,所述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一对厢体侧板1朝向外的一侧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各一个作用缸3、回转臂4和后厢门翻转架5,作用缸3以水平状态设置,回转臂4的一端与后厢门翻转架5固定连接,回转臂4的中部配设有一回转轴41,该回转轴41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11滑动配合,回转臂4的另一端与作用缸3的作用缸柱31连接,后厢门翻转架5与所述后厢门2固定连接。
上述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当要使后厢门2上翻时,即当要开启厢体腔卸料时,那么作用缸3的作用缸柱31向缸体外伸展,推动回转臂4,回转臂4上的回转轴41自回转轴滑动槽11的左端向右端滑动(以图3状态为例),从而由回转臂4带动后厢门翻转架5向上翻转,呈图4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得以将厢体腔内的料卸除,反之亦然。
上述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即在后厢门2向上翻转的过程中,此时的回转轴41自回转轴滑动槽11的左端向右端位移,并且在回转轴41到达回转轴滑动槽11的右端极限位置而使回转轴41转动时,由回转臂4带动后厢门翻转架5向一对厢体侧板1的顶部翻转,当后厢门2的重心越过回转轴41的轴向中心线时,由于回转轴41会出现沿回转轴滑动槽11向左位移的情形,于是后厢门翻转架5与设置在厢体侧板1上的用于对后厢门翻转架5限位的翻转架防撞限位块12撞击的情形,并且同时存在后厢门2的后厢门上沿21与一对厢体侧板1的上表面撞击的情形,因而易导致后厢门翻转架5以及后厢门上沿21损坏的技术问题,并且该技术问题长期以来始终困扰于车辆生产厂商和使用自卸式车辆的车主。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02046640U推荐的“垃圾车上翻式后门装置”和CN202115945U提供的“用于垃圾转运车上的上翻式后门装置”,这两项专利虽然各有其说明书载述的技术效果,但是恰恰存在前述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有效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配设在回转臂上回转轴可靠限位而藉以避免后厢门在向上翻转并越过回转轴的轴向中心线时出现与厢体侧板的上表面相碰撞和有利于摒弃设置在厢体侧板上的翻转架防撞限位块对后厢门翻转架限位而藉以有效地保护后厢门翻转架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所述的车辆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用于形成厢体腔的一对厢体侧板和对应于一对厢体侧板的后部的用于对厢体腔的腔口封闭或开启的一后厢门,其中,在一对厢体侧板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回转轴滑动槽,所述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一对厢体侧板朝向外的一侧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各一个作用缸、回转臂和后厢门翻转架,作用缸以水平状态设置,并且作用缸的作用缸柱朝向所述的后厢门,回转臂的一端与后厢门翻转架固定连接,回转臂4的中部配设有一回转轴,该回转轴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滑动配合,回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作用缸的作用缸柱连接,后厢门翻转架与所述后厢门固定连接,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轴滑动槽包括回转轴铣平面滑槽和回转轴圆柱面滑槽,回转轴圆柱面滑槽位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朝向所述后厢门回转架的一端并且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相通,该回转轴圆柱面滑槽的直径大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的宽度,在所述回转臂的中部开设有回转轴孔,所述的回转轴在对应于回转轴孔的位置与回转臂固定,并且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滑动配合,其中:在回转轴上构成有回转轴铣平面和回转轴圆柱面,回转轴铣平面与回转轴圆柱面彼此形成十字形分布关系,当所述回转轴在所述回转轴滑动槽上的位置处于所述回转轴铣平面滑槽的区域时,所述回转轴铣平面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的槽壁滑动配合,而当所述回转轴在回转轴滑动槽上的位置处于所述回转轴圆柱面滑槽的区域时,所述回转轴圆柱面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的槽壁转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厢体侧板各具有用于增强厢体侧板的强度的厢体侧板纵向增强骨架和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厢体侧板纵、横向增强骨架彼此连接,所述的回转轴滑动槽开设在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上,在一对厢体侧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安装操作窗口,在对应于该安装操作窗口的位置固定有一窗口封护板,该窗口封护板与所述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内导板固定腔,在该内导板固定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的位置设置有一内导板,该内导板与所述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朝向内导板固定腔的一侧固定,并且在内导板上开设有一回转轴辅助滑动槽,该回转轴辅助滑动槽包括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和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位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朝向所述后厢门回转架的一端并且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相通,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的形状以及大小与所述回转轴铣平面滑槽相同并且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相对应,而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的形状以及大小与所述回转轴圆柱面滑槽相同并且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相对应,所述回转轴与所述回转轴辅助滑动槽滑动配合,并且当所述回转轴在所述回转轴辅助滑动槽上的位置处于所述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的区域时,所述回转轴铣平面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的槽壁滑动配合,而当所述回转轴在回转轴辅助滑动槽上的位置处于所述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的区域时,所述回转轴圆柱面与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的槽壁转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回转臂上并且围绕所述回转轴孔的四周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在所述的回转轴的后端扩设有一回转轴盘,在该回转轴盘上并且围绕回转轴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回转轴盘螺钉孔,该一组回转轴盘螺钉孔的位置与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相对应并且数量与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的数量相等,在一组回转轴盘螺钉孔上各配设有回转轴盘固定螺钉,藉由回转轴盘固定螺钉旋入所述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而将回转轴盘与所述回转臂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回转轴的前端依次穿过所述回转轴滑动槽和回转轴辅助滑动槽探入到所述内导板固定腔内,并且在该回转轴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孔,在该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孔上连接有一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在该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上套设有垫圈,垫圈与所述内导板朝向所述内导板固定腔的一侧接触。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朝向所述回转臂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的位置固定有外导板,该外导板与所述的内导板相对应并且在该外导板上开设有一外导板回转轴滑槽,所述的回转轴穿过外导板回转轴滑槽并且与外导板回转轴滑槽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回转臂的所述另一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座,该作用缸柱连接座与回转臂之间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配合腔,在所述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该作用缸柱连接头置入作用缸柱连接头配合腔内,并且通过销轴在依次穿过开设在回转臂上的回转臂销轴孔和开设在作用缸柱连接座上的连接座销轴孔后与作用缸柱连接座铰接。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厢体侧板朝向外的一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位于所述厢体腔的腔口的部位,并且对应于与所述后厢门固定连接的所述后厢门翻转架的下方,所述回转臂的所述一端与后厢门翻转架焊接连接或铆接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后厢门翻转架由回转臂连接杆、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和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构成,回转臂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回转臂的所述一端焊接连接或铆接连接,而回转臂连接杆的另一端同时与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的一端以及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的一端焊接连接,而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厢门的侧缘的上部焊接固定,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的另一端与后厢门的侧缘的下部焊接固定,并且当后厢门处于对所述厢体腔的腔口部位封闭的状态时,该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搁置在设置于所述一对厢体侧板上的所述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上。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垫托架和缓冲垫,缓冲垫托架固定在所述厢体侧板上并且位于所述厢体腔的腔口的部位,缓冲垫固定在缓冲垫托架上,当所述后厢门处于对厢体腔的腔口部位封闭的状态时,所述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搁置在缓冲垫上;所述的回转臂连接杆、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和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三者构成向所述后厢门的方向偏转90°的Y字形,并且在回转臂连接杆、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和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三者之间的交界部位设置有一撑杆连接增强板。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由回转轴铣平面滑槽和回转轴圆柱面滑槽构成回转轴滑动槽,并且回转轴圆柱面滑槽的直径大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的宽度,因而在开启后厢门的过程中,在回转轴进入回转轴圆柱面滑槽内并转动时,并且后厢门的重心越过回转轴的轴向中心线时,由于回转轴的位置处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内并产生回转运动不会进入回转轴铣平面滑槽内,因而不会出现后厢门的后厢门上沿与一对厢体侧板的顶部上沿冲撞,可有效地保护后厢门;由于后厢门的后厢门上沿不会出现与一对厢体侧板的顶部上沿冲撞,因而可以省去已有技术中的固定于厢体侧板上的翻转架防撞限位块,并且可以有效地保护后厢门翻转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回转轴的剖视放大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内导板的结构图。
图4为已有技术中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后之类的方向性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此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给出了属于车辆的结构体系的彼此面对面设置的用于形成厢体腔的一对厢体侧板1和对应于一对厢体侧板1的后部的用于对厢体腔的腔口封闭或开启的一后厢门2。在图1中,申请人虽然仅示出了一对厢体侧板1中的其中一枚厢体侧板,但是对于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并不会产生理解上的困惑,也就是说依据自卸式车辆的公知常识,厢体侧板无疑有彼此面对面设置的一对。
在前述的一对厢体侧板1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以水平状态开设有一回转轴滑动槽11。由于一对厢体侧板11各具有用于增强厢体侧板的整体强度的厢体侧板纵向增强骨架13和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并且厢体侧板纵、横向增强骨架13、14彼此连接,因此,前述的回转轴滑动槽11开设在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上。
在下面,申请人对本发明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的结构体系详细描述,该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包括设置在前述的一对厢体侧板1朝向外的一侧(朝向外的一侧是指厢体侧板背对厢体腔的一侧)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各一个作用缸3、各一个回转臂4和各一个后厢门翻转架5,作用缸3用作用缸座铰接销轴32铰接在作用缸座321上,而作用缸座321固定在厢体侧板1朝向外的一侧,作用缸3的作用缸柱31朝向前述的后厢门2的方向,在该作用缸柱31的末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311。回转臂4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上端与后厢门翻转架5固定连接,回转臂4的中部配设有一回转轴41,该回转轴41与前述回转轴滑动槽11滑动配合,回转轴4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下端与前述作用缸柱31的作用缸柱连接头311连接。后厢门翻转架5与后厢门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作用缸3采用油缸,并且由进出油管路33与车辆的车载液压系统油路控制连接。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气缸代替油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回转轴滑动槽11包括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也可称为回转轴平台滑槽或回转轴平面滑槽,以下同)和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也可称为回转轴圆弧面滑槽,以下同),也就是说回转轴滑动槽11由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共同构成,由图1所示,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位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朝向后厢门回转架5的一端即位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右端,并且该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是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相通的。前述的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的直径大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宽度;在回转臂4的中部开设有一个回转轴孔42,前述的回转轴41在对应于该回转轴孔42的位置与回转臂41固定,并且回转轴41的前端探入到回转轴滑动槽11内与回转轴滑动槽11滑动配合。由图1所示,在回转轴41上即在回转轴41的前端构成有一对回转轴铣平面411和一对回转轴圆柱面412,一对回转轴铣平面411与一对回转轴圆柱面412彼此形成十字形的分布关系,或者称形成十字形的位置关系。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一对回转轴铣平面411分别构成于回转轴41的前端的上下两侧,而一对回转轴圆柱面412分别构成于回转轴41的左右两侧,更确切地讲,回转轴铣平面411与回转轴圆柱面412彼此呈一隔一的位置关系,即在回转轴41的圆周方向相互形成90°间隔的位置关系。由图所示,在回转臂4上并且围绕前述回转轴孔42的四周(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43。
由上述结构可知,当回转轴41在回转轴滑动槽11上的位置处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区域时,前述的回转轴铣平面411便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槽壁(上、下槽壁)滑动配合,此时的回转轴41的运动方式表现为滑动,而当回转轴41在回转轴滑动槽11上的位置处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的区域时,前述的回转轴圆柱面412便与回转轴圆柱面滑动槽112的槽壁(圆弧壁)转动配合,此时的回转轴41的运动方式表现为转动,并且回转轴41在该状态下不会也不能进入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内,从而可以兑现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请参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在前述的一对厢体侧板1上并且在对应于回转轴滑动槽11的位置(该位置也可称为区域)各开设有一安装操作窗口15,在对应于该安装操作窗口15的位置用窗口封护板螺钉1511(图2示)固定有一窗口封护板151,该窗口封护板151与前述的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内导板固定腔152,在该内导板固定腔152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回转轴滑动槽11的位置优选以焊接方式(本实施例采用焊接)设置有一内导板6,具体地讲,该内导板6与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朝向内导板固定腔152的一侧即朝向窗口封护板151的一侧焊接固定。
请参见图3并且依然结合图1和图2,在内导板6上开设有一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该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包括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和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位于即构成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朝向前述后厢门回转架5的一端即朝向前述后厢门2的一端并且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相通。由图3所示的形状可知: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的形状、大小以及功用与前述的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相同并且位置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相对应,而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的形状、大小以及功用与前述的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相同并且位置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相对应。由于如同对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以及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描述,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的直径大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的宽度,因此回转轴41同时与回转轴滑动槽11以及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滑动配合,并且当回转轴41在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上的位置处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的区域时,前述的回转轴铣平面411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的槽壁(上、下槽壁)滑动配合,此时的回转轴41的运动方式表现为滑动,而当回转轴41在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上的位置处于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的区域时,前述的回转轴圆柱面412便与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的槽壁(圆弧壁)转动配合,此时的回转轴41的运动方式表现为转动,并且回转轴41在该状态下不会进入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内。
由上述说明可知,回转轴41的前端是共同地与回转轴滑动槽11以及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相配合的,以保障回转轴41的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请重点见图1,在前述回转轴41的后端扩设有一回转轴盘413,在该回转轴盘413上并且围绕回转轴盘413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回转轴盘螺钉孔4131,该一组回转轴盘螺钉孔4131的位置与前述的一组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43的位置相对应并且数量与一组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43的数量相等。在一组回转轴盘螺钉孔4131上各配设有一回转轴盘固定螺钉41311,藉由回转轴盘固定螺钉41311旋入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43而将回转轴盘413与前述回转臂41固定,最终实现将回转轴41与回转臂4固定。
由图1和图2所示并且如前述,回转轴41的前端依次穿过回转轴滑动槽11和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而探入到前述内导板固定腔152内,并且在该回转轴41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孔414,在该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孔414上连接有一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4141,并且在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4141上套设有垫圈41411,通过该垫圈41411与前述内导板6朝向内导板固定腔152即朝向窗口封护板151的一侧的接触而将回转轴4的前端限位于内导板6上,即回转轴4不会从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脱出。
为了提高强度以及保障前述回转轴41的运动效果,在前述的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朝向回转臂4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回转轴滑动槽11的位置优选使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一外导板7,该外导板7与内导板6相对应,并且在该外导板7上开设有一外导板回转轴滑槽71,前述的回转轴41的前端即具有回转轴铣平面411以及回转轴圆柱面412的一端在穿过该外导板回转轴滑槽71后再依次穿入前述的回转轴滑动槽11以及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并且回转轴41与外导板回转轴滑槽71滑动配合。
重点参见图1,在回转臂4的前述另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下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座44,该作用缸柱连接座44与回转臂4的壁体之间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配合腔441,前述的作用缸柱连接头311置入该作用缸柱连接头配合腔441内并且通过销轴3111在依次穿过开设在回转臂4上的(位于回转臂4的下端)回转臂销轴孔45和开设在作用缸柱连接座44上的连接座销轴孔442后与作用缸柱连接座44铰接连接。
优选地,可在前述的回转轴41上套设一垫片415,该垫片415在回转轴41上的位置位于回转臂4与外导板7之间。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一对厢体侧板1朝向外的一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16,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16位于前述厢体腔的腔口的位置,并且对应于后厢门翻转架5的下方。
前述的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16包括缓冲垫托架161和缓冲垫162,缓冲垫托架161焊接固定在厢体侧板1上并且位于厢体腔的腔口的部位,缓冲垫162固定在缓冲垫托架161朝向上的一侧,并且优选采用橡胶或类似的材料充当缓冲垫162。
上面提及的后厢门翻转架5由回转臂连接头51、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和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构成,回转臂连接杆51的一端与前述回转臂4的一端焊接连接,也就是说前述回转臂4的一端即上端与回转臂连接杆51的一端(图1所示左端)焊接连接,而回转臂连接杆51的另一端(图1所示右端)同时与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的一端(图1所示左端)以及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的一端(图1所示左端)焊接连接,而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的另一端(图1所示右端)与后厢门2的侧缘(侧面)的上部焊接固定,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的另一端与后厢门2的侧缘(侧面)的下部焊接固定,并且当后厢门2处于对厢体腔的腔口部位封闭的状态时,前述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搁置在前述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16的缓冲垫162上。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回转臂连接杆51的一端与回转臂4的一端铆接,那么应当视为与焊接相等效。
由图1所示,前述的回转臂连接杆51、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和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三者构成为向前述后厢门2的方向偏转90°即向右偏转90°(图1所示状态为例)的Y字形。
优选地,在前述回转臂连接杆51、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以及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三者的交界部位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有一撑杆连接增强板54。
当要自动卸料而开启后厢门2时,由位于驾驶室内的驾驶人员通过对车载液压油路控制系统的操作而使作用缸3(以油缸为例)工作,作用缸柱31向缸体外伸展,由作用缸柱31的作用缸柱连接头311带动作用缸柱连接座44,由于作用缸柱连接座44与回转臂4的下端(即前述的另一端)固定,因此回转臂4的下端朝向后厢门2的方向位移即向右位移,而回转臂4的上端(即前述的一端)朝着背离后厢门2的方向回转,即朝向逆时针方向回转,通过后厢门翻转架5带动后厢门2向一对厢体侧板1的顶部即向厢体腔的上部运动。在该过程中,当回转轴41进入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并且即使后厢门2的重心越过回转轴41的轴向中心线,由于回转轴41被限定在回转轴滑动槽11的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内转动,回转轴41不会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中挣脱而进入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内,因而后厢门2的后厢门上沿不会与一对厢体侧板1的顶表面接触,因而可以有效地保护后厢门2和一对厢体侧板1。卸料结束而关闭后厢门2时,由于回转轴41的反向运动而使其回转轴铣平面411恢复至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相对应的状态,并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的区域进入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区域直至到达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左端而使后厢门2对厢体腔的腔口封闭。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的技术效果,不失为是一个极致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所述的车辆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用于形成厢体腔的一对厢体侧板(1)和对应于一对厢体侧板(1)的后部的用于对厢体腔的腔口封闭或开启的一后厢门(2),其中,在一对厢体侧板(1)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回转轴滑动槽(11),所述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一对厢体侧板(1)朝向外的一侧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各一个作用缸(3)、回转臂(4)和后厢门翻转架(5),作用缸(3)以水平状态设置,并且作用缸(3)的作用缸柱(31)朝向所述的后厢门(2),回转臂(4)的一端与后厢门翻转架(5)固定连接,回转臂(4)的中部配设有一回转轴(41),该回转轴(41)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11)滑动配合,回转臂(4)的另一端与所述作用缸(3)的作用缸柱(31)连接,后厢门翻转架(5)与所述后厢门(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轴滑动槽(11)包括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和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位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朝向所述后厢门回转架(5)的一端并且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相通,该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的直径大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宽度,在所述回转臂(4)的中部开设有回转轴孔(42),所述的回转轴(41)在对应于回转轴孔(42)的位置与回转臂(4)固定,并且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11)滑动配合,其中:在回转轴(41)上构成有回转轴铣平面(411)和回转轴圆柱面(412),回转轴铣平面(411)与回转轴圆柱面(412)彼此形成十字形分布关系,当所述回转轴(41)在所述回转轴滑动槽(11)上的位置处于所述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区域时,所述回转轴铣平面(411)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的槽壁滑动配合,而当所述回转轴(41)在回转轴滑动槽(11)上的位置处于所述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的区域时,所述回转轴圆柱面(412)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的槽壁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厢体侧板(1)各具有用于增强厢体侧板的强度的厢体侧板纵向增强骨架(13)和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厢体侧板纵向增强骨架(13)和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彼此连接,所述的回转轴滑动槽(11)开设在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上,在一对厢体侧板(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11)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安装操作窗口(15),在对应于该安装操作窗口(15)的位置固定有一窗口封护板(151),该窗口封护板(151)与所述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内导板固定腔(152),在该内导板固定腔(152)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11)的位置设置有一内导板(6),该内导板(6)与所述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朝向内导板固定腔(152)的一侧固定,并且在内导板(6)上开设有一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该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包括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和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位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朝向所述后厢门回转架(5)的一端并且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相通,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的形状以及大小与所述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相同并且与回转轴铣平面滑槽(111)相对应,而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的形状以及大小与所述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相同并且与回转轴圆柱面滑槽(112)相对应,所述回转轴(41)与所述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滑动配合,并且当所述回转轴(41)在所述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上的位置处于所述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的区域时,所述回转轴铣平面(411)与回转轴铣平面辅助滑槽(611)的槽壁滑动配合,而当所述回转轴(41)在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上的位置处于所述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的区域时,所述回转轴圆柱面(412)与回转轴圆柱面辅助滑槽(612)的槽壁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转臂(4)上并且围绕所述回转轴孔(42)的四周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43),在所述的回转轴(41)的后端扩设有一回转轴盘(413),在该回转轴盘(413)上并且围绕回转轴盘(413)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回转轴盘螺钉孔(4131),该一组回转轴盘螺钉孔(4131)的位置与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43)相对应并且数量与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43)的数量相等,在一组回转轴盘螺钉孔(4131)上各配设有回转轴盘固定螺钉(41311),藉由回转轴盘固定螺钉(41311)旋入所述回转轴盘固定螺钉孔(43)而将回转轴盘(413)与所述回转臂(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41)的前端依次穿过所述回转轴滑动槽(11)和回转轴辅助滑动槽(61)探入到所述内导板固定腔(152)内,并且在该回转轴(41)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孔(414),在该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孔(414)上连接有一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4141),在该回转轴中心连接螺钉(4141)上套设有垫圈(41411),垫圈(41411)与所述内导板(6)朝向所述内导板固定腔(152)的一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厢体侧板横向增强骨架(14)朝向所述回转臂(4)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轴滑动槽(11)的位置固定有外导板(7),该外导板(7)与所述的内导板(6)相对应并且在该外导板(7)上开设有一外导板回转轴滑槽(71),所述的回转轴(41)穿过外导板回转轴滑槽(71)并且与外导板回转轴滑槽(71)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臂(4)的所述另一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座(44),该作用缸柱连接座(44)与回转臂(4)之间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配合腔(441),在所述作用缸(3)的作用缸柱(31)的末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311),该作用缸柱连接头(311)置入作用缸柱连接头配合腔(441)内,并且通过销轴(3111)在依次穿过开设在回转臂(4)上的回转臂销轴孔(45)和开设在作用缸柱连接座(44)上的连接座销轴孔(442)后与作用缸柱连接座(44)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3)为油缸或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厢体侧板(1)朝向外的一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16),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16)位于所述厢体腔的腔口的部位,并且对应于与所述后厢门(2)固定连接的所述后厢门翻转架(5)的下方,所述回转臂(4)的所述一端与后厢门翻转架(5)焊接连接或铆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厢门翻转架(5)由回转臂连接杆(51)、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和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构成,回转臂连接杆(51)的一端与所述回转臂(4)的所述一端焊接连接或铆接连接,而回转臂连接杆(51)的另一端同时与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的一端以及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的一端焊接连接,而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厢门(2)的侧缘的上部焊接固定,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的另一端与后厢门(2)的侧缘的下部焊接固定,并且当后厢门(2)处于对所述厢体腔的腔口部位封闭的状态时,该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搁置在设置于所述一对厢体侧板(1)上的所述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1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厢门翻转架缓冲机构(16)包括缓冲垫托架(161)和缓冲垫(162),缓冲垫托架(161)固定在所述厢体侧板(1)上并且位于所述厢体腔的腔口的部位,缓冲垫(162)固定在缓冲垫托架(161)上,当所述后厢门(2)处于对厢体腔的腔口部位封闭的状态时,所述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搁置在缓冲垫(162)上;所述的回转臂连接杆(51)、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和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三者构成向所述后厢门(2)的方向偏转90°的Y字形,并且在回转臂连接杆(51)、后厢门侧缘连接上撑杆(52)和后厢门侧缘连接下撑杆(53)三者之间的交界部位设置有一撑杆连接增强板(54)。
CN201410000532.5A 2014-01-02 2014-01-02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Active CN1037382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0532.5A CN103738225B (zh) 2014-01-02 2014-01-02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0532.5A CN103738225B (zh) 2014-01-02 2014-01-02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8225A CN103738225A (zh) 2014-04-23
CN103738225B true CN103738225B (zh) 2015-12-02

Family

ID=50495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0532.5A Active CN103738225B (zh) 2014-01-02 2014-01-02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822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054C1 (ru) * 1990-06-01 1994-03-15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проектный и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го дела и металлургии цветных металлов Способ разгрузки обводненной горной массы с включением валунов из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5518287A (en) * 1995-01-04 1996-05-21 Totani; Hideo Tail gat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US6386613B1 (en) * 2000-09-26 2002-05-14 Unicell Limited Truck rear door opening mechanism
CN201857062U (zh) * 2010-11-12 2011-06-08 中汽商用汽车有限公司(杭州) 具有双开启方式的汽车车厢后门
CN202115945U (zh) * 2011-06-22 2012-01-18 天津市泓锋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转运车上的上翻式后门装置
CN203637646U (zh) * 2014-01-02 2014-06-11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054C1 (ru) * 1990-06-01 1994-03-15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проектный и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го дела и металлургии цветных металлов Способ разгрузки обводненной горной массы с включением валунов из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5518287A (en) * 1995-01-04 1996-05-21 Totani; Hideo Tail gat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US6386613B1 (en) * 2000-09-26 2002-05-14 Unicell Limited Truck rear door opening mechanism
CN201857062U (zh) * 2010-11-12 2011-06-08 中汽商用汽车有限公司(杭州) 具有双开启方式的汽车车厢后门
CN202115945U (zh) * 2011-06-22 2012-01-18 天津市泓锋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转运车上的上翻式后门装置
CN203637646U (zh) * 2014-01-02 2014-06-11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8225A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9908B2 (en) Endgate hinge for motor vehicle having dual pivot axes
WO2019094473A3 (en) Cab door
US20090250959A1 (en) Motor Vehicle Endgate Hinge Having Dual Pivot Axes
CN105730199A (zh) 多用途车辆的门及多用途车辆
US20160153171A1 (en) Catwalk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3738225B (zh)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CN106347384B (zh) 铁路漏斗车底门
CN203637646U (zh) 车辆的后厢门上翻式结构
FR3088050B1 (fr) Carrosserie de vehicule routier de transport de marchandises munie de deflecteurs arriere
CN208931219U (zh) 自卸车及自卸车顶盖结构
CN205169483U (zh) 一种保洁车侧门锁紧装置
CN202574412U (zh) 自卸车车厢后门锁紧机构
CN201208916Y (zh) 后部卸货的自卸车
US20020122694A1 (en) Dump trailer for asphalt paving
CN206155450U (zh) 铁路漏斗车底门
CN205891835U (zh) 一种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的安全型钩臂机构
CN204937048U (zh) 一种新型半挂车侧防护
CN208931220U (zh) 自卸车及自卸车顶盖结构
CN202669648U (zh) 客车侧边舱
CN104692150A (zh) 一种液压翻车机
CN101380916A (zh) 自卸车后门的安装及其开门方法
CN204713011U (zh) 自卸汽车后防钻装置及具有该后防钻装置的自卸车
CN204872291U (zh) 一种散装饲料车用四连杆机构进料门
CN205768939U (zh) 篷布翻转密封装置
CN204249915U (zh) 一种重型自卸汽车后部登高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