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3526B - 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3526B
CN103733526B CN201280038803.5A CN201280038803A CN103733526B CN 103733526 B CN103733526 B CN 103733526B CN 201280038803 A CN201280038803 A CN 201280038803A CN 103733526 B CN103733526 B CN 1037335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detect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execution
mis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88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3526A (zh
Inventor
田中崇夫
松本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33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3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3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3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for modulate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n unwanted signal, e.g. interference or idle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进行含有载波检测的无线通信的收发信部(11)、对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和载波检测中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部(121)以及判断部(122)。在误载波检测的次数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小于规定阈值时,该判断部(122)做出载波检测未发生异常的判断,当误载波检测的次数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在规定阈值以上时,该判断部(122)做出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的判断。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等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判断无线通信环境例如噪音所引起的载波检测是否发生了异常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能够列举出的典型的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收集数据的无线母机和向无线母机发送数据的无线子机。而且,还会根据需要使用对无线母机和无线子机的通信进行中继的无线中继机。其中无线子机或无线中继机能够进行利用了特定频道的无线通信和利用了副频道的无线通信。
针对上述无线通信装置,有人提出了当主频道正在使用时能够自动地切换到副频道这样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具体情况如下:对主频道执行载波检测,当主频道的频道频率下的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在阈值以下时,则做出主频道可使用的判断。另一方面,当接收信号的强度超过阈值时,则做出主频道正在使用的判断,自动地切换到副频道。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9-2907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产生了跨越主频道和副频道的噪音的环境下则无法进行适当的载波检测。在该情况下会出现以下不良现象,即为确认通信状况就要重复地执行载波检测,频繁的载波检测导致内部电池的电量消耗,可通信状态就会缩短(低寿命化)。
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完毕,内部电池的电量消耗而陷入无法进行通信的状态以后也有可能察觉到上述噪音的存在。在该情况下则需要更换无线通信装置或再次进行该无线通信装置的设置等,而导致维修繁琐、成本升高等。
这里,如果事先就能够将存在跨主频道和副频道的噪音这一情况确认出来,则能够改变无线通信装置的设置场所而使适当的载波检测成为可能。
能够想到的确认存在上述噪音的方法包括:将测量装置带到无线通信装置的设置场所并进行测量这一方法。然而,每当设置无线通信装置时就要移动测量装置并进行测量是一件很费工夫的事情。而且,例如电线杆子的中上部位置等是测量装置的移动和使用都很困难的设置场所,这也是能够想到的。在上述电线杆子的中上部位置就是设置场所的情况下,即使在例如电线杆子附近的地面上进行测量,也会因为其离实际的设置场所(即电线杆子的中上部位置)较远而出现测量精度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利用一简单的结构以良好的精度将执行载波检测时噪音引起的异常情况判断出来,由此而能够抑制内部电池的无用消耗最终实现长寿命化。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收发信部,该收发信部进行包括载波检测的无线通信,计数部,该计数部对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以及在所述载波检测中已判断出通过对经由所述收发信部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信号不是给该无线通信装置自己的信号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判断部,在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与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小于判断基准比例值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未发生异常的判断,另一方面,在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与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在判断基准比例值以上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的判断。
根据该方面的发明,判断部根据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与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是否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来判断载波检测是否发生了异常。这样一来,无需使用例如噪音测量仪器等其它仪器,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判断出载波检测是否发生了异常。而且,因为基于误载波检测的次数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来判断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所以当发生异常时能够尽早地判断出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也就是说,在内部电池没有无用消耗的情况下,就能够判断出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在载波检测已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例如改变设置场所、除去噪音生成源等来抑制载波检测异常的发生。结果,就能够抑制载波检测发生异常所引起的内部电池的无用消耗,从而能够实现无线通信装置的长寿命化。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收发信部,该收发信部进行包括载波检测的无线通信,计数部,该计数部对在所述载波检测中已判断出的是否已经由所述收发信部接收到阈值以上的信号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和在所述载波检测中已开始对经由所述收发信部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判断部,在所述开始解调的次数与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小于判断基准比例值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未发生异常的判断,另一方面,在所述开始解调的次数与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在判断基准比例值以上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的判断。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收发信部,该收发信部进行包括载波检测的无线通信,计数部,该计数部对在所述载波检测中已判断出通过对经由所述收发信部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信号不是给该无线通信装置自己的信号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判断部,在由所述计数部计数到的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小于判断基准次数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未发生异常的判断,另一方面,在由所述计数部计数到的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在判断基准次数以上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的判断。
根据该方面的发明,判断部根据由计数部计数到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是否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来判断载波检测是否发生了异常。这样一来,无需使用例如噪音测量仪器等其它仪器,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判断出载波检测是否发生了异常。而且,能够从例如内置电池的寿命等掌握规定期间内所允许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因此,通过给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设定规定的阈值,并由判断部判断误载波检测的次数是否在规定的阈值以上,就能够尽早地判断出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也就是说,在内部电池不出现无用的消耗的情况下,就能够判断出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当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时,就能够通过例如改变设置场所、除去噪音生成源等,抑制载波检测异常的发生。这样一来,就能够抑制由于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所导致的内部电池的无用消耗,从而能够实现无线通信装置的长寿命化。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收发信部,该收发信部进行包括载波检测的无线通信,计数部,该计数部对已开始对经由所述收发信部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判断部,该判断部在由所述计数部计数到的开始解调的次数小于判断基准次数时做出所述载波检测未发生异常的判断,另一方面,在由所述计数部计数到的开始解调的次数在判断基准次数以上时则做出所述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的判断。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用一简单的结构将无线通信环境所引起的、例如噪音所引起的异常情况判断出来,从而能够抑制内部电池的无用消耗,实现长寿命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图,示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之一例,图1(b)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子机或无线中继机对载波检测进行控制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子机或无线中继机相对应的无线通信装置之一结构例的方框图。
图3是流程图,示出判断在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的控制例。
图4是流程图,示出判断在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的控制例。
图5是流程图,示出判断在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的控制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说明。此外,下面在所有的图中用同一符号显示同一要素,不做重复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及载波检测]
参照图1(a)、图1(b)具体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构成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子机等所进行的载波检测。
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母机101、无线中继机102以及无线子机(无线终端)103。无线母机101与作为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中继机102和无线子机103进行无线通信。无线母机101从无线中继机102和无线子机103收集数据,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出给主机等(未图示)。无线中继机102对无线母机101和无线子机103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子机103连接在后述的作为外部设备的煤气表20上,获取来自煤气表20的数据后将该数据发送给无线母机101。具体而言,无线子机103从煤气表20获取例如煤气管道内的煤气流量的数据后,将该数据发送给无线母机101。收到来自无线子机103的数据的无线母机101将该数据(例如煤气流量)输出给主机等。此外,与无线子机103连接的外部设备并不限于煤气表,要收集的数据也并不限于煤气流量。例如,还可以连接到作为外部设备的电表、水表等公用表(utility meter)上,从该公用表上获取电和水的使用量等数据。而且,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条件等,无线中继机102不包括在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也是可以的。例如,在无线子机103都能够与无线母机101直接通信的情况下,不需要无线中继机102。
在结构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子机103在无线母机101和无线中继机102之间执行载波检测;无线中继机102在它和无线母机101之间执行载波检测。
参照图1(b)对执行载波检测时的具体的控制流程做说明。如图1(b)所示,无线子机103判断在它和无线母机101(或无线中继机102)之间事先设定好的通信频道中是否接收到阈值以上的信号(步骤S101)。
在步骤S101中,当接收到的信号小于阈值时(在步骤S101中为“否”),则重复进行步骤S101中的信号接收判断。另一方面,当接收到的信号在阈值以上时(在步骤S101中为“是”),无线子机103则开始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步骤S102)。之后,无线子机103判断已解调的信号是否是给该自己的信号(步骤S103)。
当已解调的信号不是给该自己的信号时(步骤S103中为“否”),无线子机103则中止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步骤S104),返回步骤S101进行信号的接收判断。另一方面,当已解调的信号是给该自己的信号时(在步骤S103中为“是”),无线子机103则接收解调数据(步骤S105),结束对载波检测的控制。
像本实施方式一样,在无线母机101想经由无线子机103收集来自煤气表20的数据的情况下,无线母机103从无线子机101收集数据,也就是说,无线子机接收给自己的信号的次数(步骤S103中为“是”)按照例如一个月一次这样的频率周期性地进行。此时的无线子机103与无线母机101以及无线子机103与无线中继机102之间的载波检测(步骤S101中的判断)以高于例如数据的收集期间的频度(例如1分钟几次)周期性地进行。
[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参考图2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也就是进行上述载波检测的无线子机103或无线中继机102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做具体的说明。图2中示出了与煤气表20相连接的无线子机103的结构例。此外,无线中继机102也具有与图2一样的结构,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无线子机103)包括收发信部11、控制部12、载波检测计数部121、误载波检测判断部122、输出入部123、存储部124、显示部13、开关部14以及电源部15。
收发信部11在它和无线母机101以及无线中继机102等其它无线通信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中也包括上述载波检测。
控制部12是一个对无线通信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也对收发信部11的无线通信和载波检测进行控制。因此,由控制部12对图1(b)即流程图所示的载波检测进行控制。
作为计数部的载波检测计数部121对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和误载波检测次数中至少一方进行计数。具体而言,载波检测计数部121对作为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下述至少一方进行计数,即:判断经由收发信部1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是不是阈值以上的信号的次数,也就是说执行图1(b)所示的步骤S101的次数(包括判断结果为“是”与“否”两种情况)、以及在上述接收信号是上述阈值以上的信号时便开始对该接收信号进行解调的次数(例如图1(b)所示的步骤S102的次数)。载波检测计数部121对作为误载波检测的次数,即根据载波检测下的上述解调结果判断出上述接收信号不是给自己的信号的次数(例如在图1(b)的步骤S103中判断出为“否”的次数)进行计数。之后,将在载波检测中已判断出经由收发信部1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是不是阈值以上的信号的次数称为“载波检测控制的执行次数”,将在接收信号是上述阈值以上的信号时开始对该接收信号进行解调的次数称为“开始解调的次数”,将已根据上述解调结果判断出上述接收信号不是给自己的信号的次数称为“误载波检测次数”。
如果由载波检测计数部121计数的误载波检测次数或开始解调的次数超过了事先设定的判断基准次数,作为判断部的误载波检测判断部122则做出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这样的判断。或者是,如果误载波检测次数与载波检测控制的执行次数或开始解调的次数的比例值超过了事先设定的值(判断基准比例值)时,作为判断部的误载波检测判断部122则做出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这样的判断。
输出入部123与煤气表20或者其它外部设备相连接,与该煤气表20或者外部设备进行数据的输出入。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由煤气表20测量到的煤气流量值,或者将各种指令信号输出给煤气表20。
存储部124构成为能够存储各种数据,还能够经由控制部12进行数据的读出或写入。例如,以能够将无线母机101或无线中继机102的ID数据、它们自己的ID数据、用于判断是否对载波检测进行控制的接收信号的阈值、判断基准次数以及各种程序等读出的方式将上述数据存储起来。还能够存储从例如煤气表20获取的煤气流量值。
显示部13例如是LED灯或者分段式小型液晶面板等那样的小功耗显示器,构成为能够在控制部12的控制下显示各种信息。
作为操作部的开关部14由用于接通/切断无线通信装置的电源的开关、和用于执行/不执行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定功能的开关等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部14是兼作接通/切断电源和执行/不执行误载波检测判断的开关。因此,在接通/切断电源的同时,执行/不执行误载波检测判断。此外,在能够想到的例如在接通/切断无线通信装置的电源以后对该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设置,设置后再执行/不执行误载波检测判断那样的情况下,开关部不会兼用于电源的接通/切断和误载波检测判断的执行/不执行。开关部14还接收涉及后述执行模式的输入。电源部15包括内置电池。
此外,无线通信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图2和上述结构例,本技术领域公知的各种结构都适用。例如可以取代显示部13设置其他告知部,或者可以在显示部13的基础上追加设置其它告知部。而且没有开关部14也是可以的。具体而言,如果使其成为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电源伴随着例如作为电源部15的内置电池的插入自动接通,并且自动地开始进行误载波检测判断的结构,就是没有开关部14也无妨了。
[载波检测的控制流程]
接下来,参考图3、图4和图5具体说明上述无线通信装置进行的载波检测的控制流程。
-载波检测的控制流程(1)-
图3是基于上述开始解调的次数判断载波检测的异常的情况下的控制流程。
如图3所示,首先,控制部12判断是否执行载波检测(步骤S201)。当判断出不执行载波检测时(步骤S201中为“否”),则重复进行该判断。另一方面,当判断出执行载波检测时(步骤S201中为“是”),控制部12则与图1(b)所示的步骤S101一样,判断在与无线母机101(或无线中继机102)之间事先设定好的通信频道中是否已经由收发信部11接收到了阈值以上的信号(步骤S202)。更具体而言,在例如每个规定期间内执行载波检测的情况下,在该每个规定期间内步骤S201的判断结果都是“是”。
如果在步骤S202中接收信号小于阈值(步骤S202中为“否”),则返回步骤S201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当接收到的信号在阈值以上时,则与图1(b)所示的步骤S102一样,开始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步骤S203)。而且,载波检测计数部121受控制部12控制,对开始解调的次数进行计数(递增)(步骤S204)。
接下来,误载波检测判断部122受控制部12控制,判断开始解调的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也就是说开始解调的次数是否在判断基准次数以上(步骤S205)。如果开始解调的次数小于判断基准次数(步骤S205中为“否”),则返回步骤S201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如果开始解调的次数在判断基准次数以上(步骤S205中为“是”),则做出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这样的判断。此时显示部13接收来自控制部12的控制,告知例如作为提醒信息的不可设置显示(步骤S206)。
这里,在步骤S205中使用的判断基准次数,是基于例如电源部15的内置电池的寿命、规定期间内的载波检测的预定执行次数等决定。具体而言,在例如假定内置电池的使用期间为10年无更换的情况下,研究分析10年内载波检测的大致的预定执行次数和在电池的寿命范围内可执行的载波检测的次数的最大值即寿命内执行次数,在载波检测的预定执行次数和寿命内执行次数之间将判断基准次数决定下来。例如,赋予载波检测的预定执行次数规定的百分比或者赋予次数余量(margain)后,将此作为判断基准次数。
不可设置显示是一种显示对无线子机103进行了暂时设置的场所是一个不适合设置的场所的错误显示。更具体而言,例如是一种显示暂时设置场所存在可接收水平以上之噪音的显示。具体的显示方法如下所述:如果显示部13是LED灯,则使该显示部13正常显示绿色,而在是不可设置显示的情况下,让该显示部13显示红色即可。此外,显示部13所显示的只要是提醒信息即可,并不限于不可设置显示。而且,不可设置信息的显示方法也不限于上述方法。该不可设置显示在后述的图4、图5中是一样的。
控制部12与步骤S205并行,判断步骤S203中的与开始解调有关的解调信号是否是给自己的信号(与图1(b)的步骤S103一样的判断)(图3中未图示)。在该判断是否是给自己的信号的判断过程中,在是给自己的信号的情况下,则与图1(b)所示的步骤S105一样接收解调数据。另一方面,在不是给自己的信号的情况下,则与图1(b)所示的步骤S104一样中止解调,返回步骤S201进行判断。
执行完步骤S206所示的不可设置显示以后,控制部12则判断是否进入睡眠模式(步骤S207)。当不进入睡眠模式时(步骤S207中为“否”),则返回步骤S201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当要进入睡眠模式时(步骤S207中为“是”),控制部12则进入睡眠模式(步骤S208),结束处理。
此外,是否进入睡眠模式的判断,既可以根据例如从不可设置信息的显示开始算起规定的时间是否已过去等规定的基准时间进行判断;还可以对不可设置信息显示后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误载波检测次数等设定规定的基准次数,并根据该规定的基准次数进行判断;又可以对误载波检测次数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设定规定的基准比例值,并根据该基准比例值进行判断。对是否进入该睡眠模式的判断在后述的图4、图5也都一样。
这里所说的睡眠模式,只要是抑制电源部15的功耗的工作模式即可。此外,在上述睡眠模式下,优选至少切断从电源部15向收发信部11的供电。这是因为在无线通信装置中,通常情况下收发信部11工作造成的功耗所占的比率最大,只要至少让收发信部11停止工作,就能够抑制电源部15的功耗。当然,让其它构成要素停止工作也无妨。
-载波检测的控制流程(2)-
图4是根据误载波检测的次数判断载波检测是否发生了异常时的控制流程图。此外,图4中,在步骤S301到步骤S303中所进行的控制与在图3所示的步骤S201到步骤S203中所进行的控制一样,省略详细说明。
在步骤S304中,对在步骤S303中已开始解调的信号进行是否是误载波检测的判断,也就是说,与图1(b)所示的步骤S103一样,判断已解调的接收信号是否是给自己的信号。这里,当已解调的接收信号不是给自己的信号时,控制部12则做出是误载波检测的判断。当做出不是误载波检测的判断时(步骤S304中为“否”),则返回步骤S301的与载波检测执行相关的判断。当已做出是误载波检测的判断时(步骤S304中为“是”),则中止解调(步骤S305)。载波检测计数部121受控制部12控制,对误载波检测次数进行计数(递增)(步骤S306)。此外,可以同时进行步骤S305和步骤S306中的处理,也可以先进行其中任一步骤中的处理。
接下来,误载波检测判断部122受控制部12控制,判断误载波检测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也就是说,判断误载波检测次数是否在基准次数以上(步骤S307)。如果误载波检测次数小于判断基准次数(步骤S307中为“否”),则返回步骤S301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如果误载波检测次数在判断基准次数以上(步骤S307中为“是”),则做出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这样的判断。此时,显示部13与图3所示的步骤S206一样,受控制部12控制,告知例如作为提醒信息的不可设置显示(步骤S308)。
这里,步骤S307中使用的判断基准次数,基于例如电源部15的内置电池的寿命、规定期间内的载波检测的预定执行次数、所能预测到的在该预定执行次数的期间内的误载波检测次数、预定执行次数与误载波检测次数的比例值等决定。具体而言,在例如假定内置电池的使用期间为10年无更换的情况下,研究分析10年内载波检测的大致的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比例值等,赋予该已研究分析出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规定的百分比或赋予该已研究分析出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规定的余量后将此定为判断基准次数。
显示了步骤S308中的不可设置信息以后,控制部12判断是否进入睡眠模式(步骤S309)。当不进入睡眠模式时(步骤S309中为“否”),则返回步骤S301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当进入睡眠模式时(步骤S309中为“是”),控制部12则进入睡眠模式(步骤S310),结束处理。
-载波检测的控制流程(3)-
图5是根据误载波检测次数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对载波检测的异常进行判断时的控制流程图。
如图5所示,首先,由控制部12判断是否执行载波检测(步骤S401)。当判断出不执行载波检测时(步骤S401中为“否”),则重复进行该判断。另一方面,当判断出执行载波检测时(步骤S401中为“是”),载波检测计数部121受控制部12控制,对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进行计数(递增)(步骤S402)。步骤S402中的计数结束后,控制部12则与图1(b)所示的步骤S102一样,作为步骤S403,判断在与无线母机101(或无线中继机102)之间事先设定好的通信频道中是否已经由收发信部11接收到了阈值以上的信号。因此,在步骤S402中计数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与载波检测控制的执行次数(步骤S403中的判断次数)相等。
之后,在步骤S403到步骤S407中所进行的控制与在图4所示的步骤S302到步骤S306中所进行的控制一样,省略详细说明。
在步骤S407中,与步骤S306一样对误载波检测次数进行计数以后,误载波检测判断部122受控制部12控制,判断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是否在规定的判断基准次数以上(步骤S408)。如果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小于判断基准次数(步骤S408中为“否”),则返回步骤S401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如果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在判断基准次数以上(步骤S408中为“是”),则判断误载波检测次数相对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是否在规定的判断基准比例值以上(步骤S409)。此外,并非一定需要步骤S408,还可以使其成为一种不设置步骤S408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执行完步骤S407以后进入步骤S409。
在步骤S409中,如果误载波检测次数相对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小于判断基准比例值(步骤S409中为“否”),则返回步骤S401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如果误载波检测次数相对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在判断基准比例值以上(步骤S409中为“是”),则做出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这样的判断。此时显示部13与上述图4所示的步骤S308一样,受到来自控制部12的控制,告知例如作为提醒信息的不可设置显示(步骤S410)。
这里,步骤S408中使用的判断基准次数根据例如想判断载波检测有无异常的周期决定。具体而言,例如在进行设置时想判断暂时设置场所是否适于设置等的情况下,设定在例如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就会达到一个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那样的判断基准次数。例如,设置场所决定下来以后,设定一个在例如从几天到几个月内就会达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那样的判断基准次数。
在步骤S409中使用的判断基准比例值,根据电源部15的内置电池的寿命、规定期间内的载波检测的预定执行次数、所能够预测到的在该预定执行次数期间内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等决定。具体而言,例如在假定内置电池的使用期间为10年无更换的情况下,研究分析10年内大致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所允许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比例值等,根据该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与允许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其比例值等决定判断基准比例值。
显示了步骤S410中的不可设置信息以后,控制部12判断是否进入睡眠模式(步骤S411)。当不进入睡眠模式时(步骤S411中为“否”),则返回步骤S401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当进入睡眠模式时(步骤S411中为“是”),控制部12则进入睡眠模式(步骤S412),结束处理。
此外,图5所示的步骤S409中的判断,是根据误载波检测次数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步骤S402的次数)的比例值判断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根据误载波检测次数与开始解调的次数的比例值判断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在该情况下,步骤S409中使用的判断基准比例值根据电源部15的内置电池的寿命、规定期间内的开始解调的次数、误载波检测次数等决定。此时,可以在步骤S408中进行基于开始解调的次数的判断来取代基于在步骤S402中计数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来进行判断。例如还可以根据开始解调的次数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步骤S402的次数)的比例值判断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例如在知道来自无线母机103的数据收集的周期(例如一个月一次)的情况下,就能够事先将规定期间内的开始解调的次数假定出来。因此,在以高于该数据收集周期的频度(例如一分钟内几次)周期性地执行载波检测的情况下,能够从开始解调的次数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步骤S402中的次数)的比例值判断载波检测有无发生异常。
上述图3、图4以及图5中的对载波检测的异常判断所进行的控制在什么时刻进行都可以,但优选的结构例如是:操作了开关部14,无线通信装置从没通电进入通电的时刻进行上述控制。也就是说,控制部12在操作了开关部14时,让收发信部11执行载波检测,让误载波检测判断部122根据载波检测计数部121的计数结果对误载波检测进行判断。
在上述图3、图4以及图5中,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和误载波检测次数并不限于一个值。例如,可以准备设置时模式(例如判断暂时设置场所是否适于设置的模式)、正常时模式(与设置场所决定后的正常工作相关的判断模式)等多个执行模式作为执行模式,并根据各执行模式分配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和误载波检测次数。此外,执行模式并不限于上述各种模式。例如,还可以准备发生了某特定现象时的特定时模式并以此为执行模式等。而且,执行模式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具有三个以上的执行模式也可以。
-具有多个执行模式的情况-
参照图5对具有上述多个执行模式的情况做更加具体的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执行模式具有两个模式,且该两个模式是上述设置时模式和正常时模式,而且,控制部12在开关部14被操作以后便让收发信部11开始执行载波检测。也就是说,开关部14被操作了以后,便开始进行图5中的控制(流程)。而且,对正常时模式设定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比对设置时模式设定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多。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正常时模式下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设定为设置时模式下的值(第一阈值)的10000倍(第二阈值);误载波检测次数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判断基准比例值在设置时模式下和正常时模式下是不同的值。此外,执行模式并不限于两个,三个以上也无妨;正常时模式下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并不限于是设置时模式下的10000倍,在10000倍以上或者在10000倍以下皆无妨;两个模式下的判断基准比例值相等也无妨。
首先,在进行暂时设置之际设定为设置时模式。具体而言,从外部对开关部14设定设置时模式。在对开关部14设定了设置时模式以后,用于判断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图5所示的步骤S408)的判断基准次数就会被变更为与设置时模式相对应的值。同样,用于进行图5所示的步骤S409中的判断的判断基准比例值被变更为与设置时模式相对应的值。
在该状态下,控制部12开始进行图5所示的载波检测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12在步骤S401中判断是否执行载波检测。以后的控制(流程)与上述步骤S401到步骤S412一样,省略详细说明。
这里,在判断基准次数达到与设置时模式相对应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408中为“是”),如果在步骤S409中成为“是”,则执行不可设置显示(步骤S410)。另一方面,在判断基准次数没有达到与设置时模式相对应的值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409中为“否”时,则不执行不可设置显示,继续进行步骤S401到步骤S409的处理。
从开始对载波检测进行控制到达到判断基准次数的时间(以下称为设定时间)能够通过改变判断基准次数来进行设定。因此,例如通过在将设置时模式下的设定时间设定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操作开关后经过了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后确认显示部13,则能够确认出是否是不可设置。因此,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将通信环境的好坏判断出来。在假如执行了不可设置显示的情况下,只要改变暂时设置场所,并再次从开关部14设定设置时模式,开始进行与设置时模式相关的图5所示的载波检测控制即可。
接下来,如果在设置时模式下操作了开关且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过去后还没有确认到不可设置显示,则设定为正常时模式。具体而言,从外部对开关部14设定正常时模式。对开关部14设定了正常时模式以后,判断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图5所示的步骤S408)时所使用的判断基准次数便被变更为与正常时模式相对应的值。同样,图5中步骤S409的判断所使用的判断基准比例值被变更为与正常时模式相对应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判断基准次数被变更为设置时模式的10000倍的值,判断基准比例值被变更为与正常时模式相对应的值。
在该状态下,控制部12开始进行图5所示的控制。具体而言,与上述设置时模式时一样,控制部12在步骤S401中判断是否执行载波检测。以后的从步骤S401到步骤S412的控制,除了判断基准次数和判断基准比例值与设置时模式不同以外,其它方面都和设置时模式一样,省略详细说明。
这里,例如,如果将正常时模式下的设定时间设定为几天到几个月,那么,通过例如每个月等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查电表或水表等来确认显示部13,就能够确认出载波检测有无异常。因此,能够定期地确认出有无发生在设置时模式时未确认出的载波检测的异常,这些异常例如有:后发事件等引起的载波检测的异常、由于与设置时模式相关的测量时间带以外的时间带下通信环境好坏引起的载波检测的异常等。在假定执行了不可设置显示的情况下,不仅改变设置场所,还要再次给开关部14设定设置时模式,并再次开始执行与设置时模式相关的图5所示的载波检测控制。此外,还可以不经由设置时模式,在改变了设置场所以后再次从正常时模式开始执行或者执行其它的执行模式。这样一来,在陷入内部电池耗尽而无法进行通信的状态以前,就能够将通信环境的好坏检测出来。
此外,利用上述多个执行模式进行的载波检测控制,在图3和图4中也适用。具体而言,如果在图3中具有两个执行模式,那么,判断开始解调的次数(步骤S205)时所使用的判断基准次数被变更为与各执行模式相对应的值(例如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而且,在各执行模式下,执行从图3所示的步骤S201到步骤S208的载波检测控制。同样,如果图4中具有两个执行模式,那么,判断误载波检测次数(步骤S307)时所使用的判断基准次数被变更为与各执行模式相对应的值(例如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在各执行模式下,执行图4中的从步骤S301到步骤S310的载波检测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对无线通信装置的设置、对开关部14的操作作为触发对无线通信的环境(例如噪音的有无)进行调查分析,这样一来在设置时就能够将通信环境的好坏检测出来。其结果是能够避免将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在噪音较多的环境中而做无用功,还能够防止无意中就将无线通信装置的产品寿命缩短。而且,还能够避免出现将已设置好的无线通信装置搬到其他场所的情况。
通过具有多个执行模式,设置时就能够对载波检测进行控制、还能够对正常工作时判断载波检测的异常的周期进行控制。这样一来,通过设定成设置时能够以较短的时间将载波检测的异常检测出来,在设置已决定以后的正常工作时就能够用比设置时还长的时间对载波检测的异常进行判断。因此,能够实现设置时的作业效率提高,并且能够将由于正常时集中在某一短时间内发生的错误所引起的不可设置显示的执行排除掉。结果是能够以更长的观点执行载波检测的异常判断。
此外,在上述图3、图4以及图5的流程中不包括与进入睡眠模式相关的控制也无妨。具体而言,图3所示的步骤S207、208、图4所示的步骤S308、S309以及图5所示的步骤S411、S412没有也无妨。在该情况下,在各图的控制中执行完不可设置显示后即结束处理。在该情况下,既可以这样结束处理(停止对载波检测进行的控制),也可以返回各图中判断是否执行载波检测(图3所示的步骤S201、图4所示的步骤S301以及图5所示的步骤S401)。
在上述图4所示的步骤S306和图5所示的步骤S407中,将判断出所解调的接收信号不是给自己的信号的次数作为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进行计数,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将中止解调的次数作为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进行计数。
在上述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的流程中,所计数的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和误载波检测次数都是累计量,但是例如还可以根据从外部经开关部14的操作将上述各种次数设定为初始值,又可以在例如将内置电池从电源部15中取出之际和将内置电池安装在电源部15之际将上述各种次数设定为初始值。并且,上述各种次数可以使用例如事先存储在存储部124内的值,还可以使用基于来自外部的对开关部14的操作所得到的值。
与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和误载波检测次数相关的判断基准次数、判断基准比例值既可以使用事先设定好的值,又可以从外部经开关部14进行设定,还可以根据从外部对开关部14的操作从事先保存在存储部124内的多个值中选择任一个值。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本发明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显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对不同的实施方式、多个变形例中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的组合所得到的实施方式也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在需要执行载波检测的无线通信装置领域能够得到广泛和适当的应用。
-符号说明-
11    收发信部
13    显示部
14    开关部(操作部)
15    电源部
20    煤气表(外部设备)
101   无线母机
102   无线中继机(无线通信装置)
103   无线子机(无线通信装置)
121   载波检测计数部(计数部)
122   误载波检测判断部(判断部)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信部,该收发信部进行包括载波检测的无线通信,
计数部,该计数部对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以及在所述载波检测中已判断出通过对经由所述收发信部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信号不是给该无线通信装置自己的信号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进行计数,
判断部,在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与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小于判断基准比例值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未发生异常的判断,另一方面,在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与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的比例值在判断基准比例值以上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的判断,以及
包括内置电池,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供电的电源部,
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具有:当在所述判断部判断出所述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时抑制所述电源部的功耗的睡眠模式,
在所述睡眠模式时,至少将从所述电源部向所述收发信部的供电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数部将做出的是否已经由所述收发信部接收到阈值以上的信号的判断的次数作为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进行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数部将已开始进行所述解调的次数作为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进行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载波检测的执行次数达到判断基准次数以上时该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由所述判断部进行的判断,并且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所述判断基准次数彼此不同的多个执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部,
该无线通信装置根据对所述操作部的输入操作选择所述多个执行模式中的任一个执行模式,并在该已选择出的执行模式下工作。
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信部,该收发信部进行包括载波检测的无线通信,
计数部,该计数部对在所述载波检测中已判断出通过对经由所述收发信部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信号不是给该无线通信装置自己的信号的误载波检测的次数进行计数,
判断部,在由所述计数部计数到的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小于判断基准次数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未发生异常的判断,另一方面,在由所述计数部计数到的所述误载波检测的次数在判断基准次数以上时,该判断部做出所述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的判断,以及
包括内置电池,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供电的电源部,
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具有:当在所述判断部判断出所述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时抑制所述电源部的功耗的睡眠模式,
在所述睡眠模式时,至少将从所述电源部向所述收发信部的供电切断。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部,
该无线通信装置根据对所述操作部的输入操作开始进行所述载波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装置进一步包括:当在所述判断部判断出所述载波检测发生了异常时告知提醒信息的显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装置是从保存有数据的外部设备获取该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给收集该数据的无线母机的无线终端或者对该无线终端和所述无线母机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无线中继机。
CN201280038803.5A 2011-08-09 2012-08-07 无线通信装置 Active CN1037335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3511A JP5696292B2 (ja) 2011-08-09 2011-08-09 無線通信装置
JP2011-173511 2011-08-09
PCT/JP2012/005001 WO2013021620A1 (ja) 2011-08-09 2012-08-07 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3526A CN103733526A (zh) 2014-04-16
CN103733526B true CN103733526B (zh) 2015-09-30

Family

ID=47668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8803.5A Active CN103733526B (zh) 2011-08-09 2012-08-07 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744115B1 (zh)
JP (1) JP5696292B2 (zh)
CN (1) CN103733526B (zh)
ES (1) ES2820510T3 (zh)
WO (1) WO20130216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2247B (zh) * 2017-08-31 2020-07-2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磁控管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JP7462431B2 (ja) * 2020-02-28 2024-04-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不正信号検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9688A (ja) * 1994-10-28 1996-05-21 Tokyo Gas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015368A (ja) * 2002-06-06 2004-01-15 Tokyo Gas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親機、無線子機、通信環境監視方法、不正アクセス監視方法
JP2008079057A (ja) * 2006-09-22 2008-04-03 Saxa Inc 無線通信方式
JP2008148018A (ja) * 2006-12-11 2008-06-26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装置
CN101290654A (zh) * 2007-04-17 2008-10-2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60238A (ja) * 1988-08-26 1990-02-28 Hitachi Denshi Ltd 無線システム
US5553081A (en) * 1994-04-08 1996-09-03 Echel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443821B2 (en) * 2004-01-08 2008-10-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JP4366589B2 (ja) * 2004-03-31 2009-11-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回路、受信機
JP2006129102A (ja) * 2004-10-29 2006-05-18 Hitachi Ltd 通信方法
JP4742307B2 (ja) * 2005-11-17 2011-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9290799A (ja) * 2008-05-30 2009-12-10 Icom Inc 無線通信機及び通信方法
JP5277876B2 (ja) * 2008-11-06 2013-08-28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端末及び間欠探索方法
JP2010263511A (ja) * 2009-05-11 2010-11-18 Hitachi Ltd 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9688A (ja) * 1994-10-28 1996-05-21 Tokyo Gas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015368A (ja) * 2002-06-06 2004-01-15 Tokyo Gas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親機、無線子機、通信環境監視方法、不正アクセス監視方法
JP2008079057A (ja) * 2006-09-22 2008-04-03 Saxa Inc 無線通信方式
JP2008148018A (ja) * 2006-12-11 2008-06-26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装置
CN101290654A (zh) * 2007-04-17 2008-10-2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4115A4 (en) 2015-01-07
WO2013021620A1 (ja) 2013-02-14
CN103733526A (zh) 2014-04-16
EP2744115B1 (en) 2020-07-29
ES2820510T3 (es) 2021-04-21
JP2013038618A (ja) 2013-02-21
EP2744115A1 (en) 2014-06-18
JP5696292B2 (ja)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46045B2 (ja) 車両イベントデータを提供するための装置、方法及び物品
AU2010298382B2 (en) Telemetry system
CN105358363B (zh) 具备按需诊断激活功能的电池监控系统
CN103080987B (zh) 安全系统
US20180331546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loud server to schedule batteries for use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287026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CN103917884A (zh) 蓄电池状态监视系统
CN102932450A (zh) 一种获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信息的终端及方法
US20180278091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13049964A (zh) 电池监控网络
CN103081213A (zh)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的再利用方法以及信息通信终端设备
CN103675492A (zh) 一种用电监测分析方法、便携式用电监测分析装置及系统
CN101813927A (zh) 基于远程信息处理技术的车辆状态监控和用户关注解决
CN105140886B (zh) 继电保护系统和利用其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CN103733526B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04137430A (zh) 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CN103617711B (zh) 一种利用能量收集技术的无线数据采集装置
CN110662199A (zh) 室内无线信号探测方法、系统和无线信号探测设备
CN103348711A (zh) 无线装置和无线网络系统
JP4279960B2 (ja) 無線データ検針システム及び電波状態検出方法
CN108604395A (zh) 用于选择性召回机动车辆的方法和系统
CN202541458U (zh) 一种可实现车辆故障诊断信息提示的车载设备
JP2001157280A5 (zh)
CN211653437U (zh) 智能油机物联网运行监控系统
CN103577291A (zh) 嵌入式系统的掉电测试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