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2896A - 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驱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驱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2896A
CN103732896A CN201280003586.6A CN201280003586A CN103732896A CN 103732896 A CN103732896 A CN 103732896A CN 201280003586 A CN201280003586 A CN 201280003586A CN 103732896 A CN103732896 A CN 103732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angle
engine
dead center
top dead
jud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35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2896B (zh
Inventor
河住真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deng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deng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deng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deng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32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2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9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us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position or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0Starting aid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05Aiding engine start by starting from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e.g. pre-positioning or reverse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9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us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position or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F02D2041/0092Synchronisation of the cylinders at engine st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在驱动控制方法中,让引擎以预定的基准扭矩进行正转,基于转动角度是否因引擎正转移动而通过了第一上止点的信息、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以及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判断正转驱动后的引擎的转动角度的位置。

Description

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驱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驱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引擎(engine)启动时,通过启动装置(starter)等转动输出手段的驱动,引擎的曲轴转动。这时,在引擎摩擦(friction)时,特别是汽缸处于压缩冲程时的压缩压力产生转动阻力。如果这种转动阻力过大,则在处于压缩冲程的汽缸的上止点之前,引擎的转动就会停止,从而可能产生启动不良的问题。特别是在引擎较热时,因为压缩压力上升较大,容易造成启动不良。
为了消除这种启动不良,目前存在这样的技术:在启动时引擎发生转动停止的情况下,执行通过使用转动输出手段而实现的正转方向的扭矩(torque)的中断或接续,或者,正转或逆转的技术(例如,参考JP03-3969A)
在这个从前技术中,通过执行正转方向的扭矩的中断或接续,或者,正转或逆转,使得在扭矩中断时可以释放汽缸压力,同时使静摩擦变为动摩擦,从而降低摩擦力,并且可以产生惯性扭矩,这样就可以使起动变得更容易。
另外,目前还存在这样的技术:在起动的最初,通过转动输出手段的驱动,逆转引擎,之后再执行正转(例如,参考JP07-71350A)。
这样,在转矩中断时可以释放汽缸的压力,同时将摩擦力从静摩擦力转变为动摩擦力从而降低摩擦力,并产生惯性转矩,让起动变得更容易。
在这里,在ECU的电源接通时,没有处于停止状态的引擎冲程的相关信息。并且,这些从前技术是在不判别引擎冲程的情况下控制启动引擎。
即,这些从前技术在ECU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并没有判别在马达(motor)启动控制之前的引擎冲程。
上述的从前技术也没有公开一种在ECU的电源接通时判别停止的引擎状态的方法。
因此,就无法把上述从前技术应用于例如根据停止的引擎的冲程,控制马达起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依照实施方式的驱动控制方法是一种基于由检测四冲程引擎转动角度的变化和上止点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引擎驱动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将超过排气冲程和进气冲程之间的第一上止点而不超过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之间的第二上止点的基准扭矩通过正转驱动控制施加给所述引擎,从而使所述引擎正转,之后,在所述引擎的转动停止后,基于是否从所述传感器发出了表示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的基准位置信号,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由于所述引擎正转移动而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所述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进气冲程或所述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上点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不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做功冲程或所述排气冲程,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上止点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所述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所述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进气冲程或所述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从所述第一上止点向正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一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以及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所述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不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与从所述第二上止点向逆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二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在所述驱动控制方法中,还可以具有以下步骤:开始所述正转驱动控制,并且从转动轴连接在所述引擎的曲柄轴上的马达向所述引擎开始施加扭矩;在开始对所述引擎的扭矩的施加后,开始测定扭矩施加时间;判断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引擎的转数是否达到了目标值;当判断出所述引擎的转数没有达到所述目标值时,判断所述扭矩施加时间是否经过了设定时间;以及当判断出所述引擎的转数达到了所述目标值并且判断出所述扭矩施加时间经过了所述设定时间时,通过停止所述正传驱动控制,停止从所述马达向所述引擎的扭矩的施加。
在所述驱动控制方法中,当判断出所述扭矩施加时间没有经过所述设定时间时,也可以返回判断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引擎的转数是否达到了目标值的所述步骤。
在所述驱动控制方法中,还可以具有以下步骤:在停止了所述正转驱动控制后,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基准区间;对转动角度位于基准区间的同一区间时间开始测定;获得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当前区间;判断所述基准区间和所述当前区间是否相同;以及当判断出所述基准区间和所述当前区间相同时,判断所述同一区间时间是否经过了停止时间,当判断出同一区间时间经过了停止时间时,判断所述引擎的转动已停止。
在所述驱动控制方法中,当判断出所述基准区间和所述当前区间不同时,也可以返回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基准区间的步骤。
在所述驱动控制方法中,当判断出所述同一区间时间没有经过停止时间时,也可以返回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当前区间的步骤。
在所述驱动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修正量也可以是所述进气冲程与所述压缩冲程之间的下止点和所述第一上止点的差分。
在所述驱动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二修正量也可以是所述进气冲程与所述压缩冲程之间的下止点和所述第二上止点的差分。
本发明涉及的依照实施方式的驱动控制装置是一种控制四冲程引擎驱动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用于控制所述引擎的映像的存储部;控制向所述引擎施加扭矩的马达的动作的电力控制电路;以及参照所述ROM,并基于由传感器检测出的引擎的上止点和转动角度的变化,控制电力控制电路从而控制马达的CPU,其中,所述驱动控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将超过排气冲程和进气冲程之间的第一上止点而不超过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之间的第二上止点的基准扭矩通过正转驱动控制施加给所述引擎,从而使所述引擎正转,之后,在所述引擎的转动停止后,基于是否从所述传感器发出了表示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的基准位置信号,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由于所述引擎正转移动而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所述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进气冲程或所述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上点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不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做功冲程或所述排气冲程,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上止点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所述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所述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进气冲程或所述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从所述第一上止点向正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一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以及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所述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不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与从所述第二上止点向逆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二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所述驱动控制装置也可以是能够改变所述第一修正量和所述第二修正量。
发明效果
这样,在ECU的电源接通时,即使没有引擎转动角度的信息,也能判断引擎的转动角度。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驱动控制方法,在ECU的电源接通时,能够在马达的启动控制前,识别出引擎的冲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驱动控制系统100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的驱动控制系统1000的引擎103的各冲程(曲柄角度)和气缸内压力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3是显示基于图1所示的驱动控制系统1000的实施方式一涉及的驱动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通过了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5是显示在图4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通过了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7是显示在图6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通过了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未满逆转移动量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9是显示在图8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没有通过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11是显示在图10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2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没有通过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3是显示在图12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4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没有通过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未满逆转移动量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15是显示在图14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一
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驱动控制系统100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图2是显示图1所示的驱动控制系统1000的引擎103的各冲程(曲柄角度)和气缸内压力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如图1所示,控制引擎驱动的驱动控制系统1000具有:驱动控制装置(ECU:Engine Control Unit)100、蓄电池101、马达102、引擎(内燃机)103以及传感器104。
引擎103在这里例如是四冲程(stroke)引擎。因此,如图2所示,引擎103的状态的变化为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以及排气冲程。另外,如图2所示,引擎103的汽缸内的压力(即曲柄(crank)的转动阻力)在上止点时最大。
马达102对引擎103的曲轴施加扭矩。在这里,马达102与引擎103的曲轴连接为能够授受扭矩。即,这个马达102同时具有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双重功能。
传感器104检测出引擎103的转数和曲柄角(例如,转动角度的变化、上止点),并且输出与这个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信号。
特别是当转动角度通过了排气冲程与进气冲程之间的第一上止点(基准位置)和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之间的第二上止点时,这个传感器104输出作为一个检测信号的基准位置信号。
蓄电池101向马达102供给驱动电力,或对马达102充电从而产生再生电力。
驱动控制装置100基于检测信号(即,从检测信号得到的引擎103的转数和曲柄角(例如,转动角度的变化、上止点)),判断引擎103的状态,从而控制引擎103的驱动。
这个驱动控制装置100例如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0a、作为存储部的ROM(Read Only Memory)100b、电力控制电路100c。
电力控制电路100c控制对引擎103施加扭矩的马达102的动作。
ROM100b存储用于控制引擎103的启动等(用于控制马达102的)的图形(map)。
CPU100a参照ROM100c,并基于由传感器101检测出的引擎103的转数和曲柄角(例如,转动角度的变化、上止点),控制电力控制电路100c从而控制马达102。
其次,对具有以上结构的驱动控制系统1000的驱动控制装置100基于检测四冲程引擎转动角度的变化和上止点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引擎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这里,图3是显示基于图1所示的驱动控制系统1000的实施方式一涉及的驱动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即,通过驱动控制装置100,以下的步骤被执行。
如图3所示,首先,驱动控制装置100开始正转驱动控制,并且从转动轴连接在引擎103的曲柄轴上的马达102向引擎103开始施加扭矩(步骤S1)。
其次,在开始对引擎103的扭矩的施加后,驱动控制装置100开始测定计算扭矩施加时间(步骤S2)。
然后,驱动控制装置100判断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引擎103的转数是否达到了目标值(步骤S3)。
然后,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这个步骤S3中判断出引擎103的转数没有达到目标值时,判断扭矩施加时间是否经过了设定时间(步骤S4)。
然后,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这个步骤S4中判断出扭矩施加时间没有经过设定时间时,返回判断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引擎103的转数是否达到了目标值的步骤S3。
这样,将超过排气冲程与进气冲程之间的第一上止点而不超过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之间的第二上止点的基准扭矩通过正转驱动控制施加给引擎103,从而使引擎103正转。
另一方面,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3中判断出引擎103的转数达到了目标值并且在步骤S4中判断出扭矩施加时间经过了设定时间时,判断基准扭矩是否被引擎103施加,并且通过停止正转驱动控制,停止从马达102向引擎103的扭矩的施加(步骤S5)。
然后,在停止了正转驱动控制后,驱动控制装置100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基准区间(步骤S6)。
之后,驱动控制装置100开始对转动角度位于的基准区间的同一区间时间进行测定(步骤S7)。
其次,驱动控制装置100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当前区间(步骤S8)。
之后,驱动控制装置100判断基准区间和当前区间是否相同(步骤S9)。
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这个步骤S9中判断出基准区间和当前区间不同时,返回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基准区间的步骤S6。
另一方面,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9中判断出基准区间和当前区间相同时,判断同一区间时间是否经过了停止时间(步骤S10)。
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这个步骤S10中判断出同一区间时间经过了停止时间时,判断引擎103的转动已停止。
另一方面,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判断出同一区间时间没有经过停止时间时,返回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当前区间的步骤S8。
之后,在引擎103的转动停止后,驱动控制装置100基于是否从传感器104发出了表示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的基准位置信号,判断转动角度是否因引擎103正转移动而通过了第一上止点(步骤S11)。
然后,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传感器104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引擎103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引擎103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步骤S12)。
然后,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2中判断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的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进气冲程或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第一上止点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步骤S13)。
即,将引擎的初始动作区间置换为在这个步骤S13中判断出的引擎冲程确定后的区间。
另外,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2中判断出正转移动量不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的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做功冲程或排气冲程,并且,位于与第一上止点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步骤S14)。
即,将引擎的初始动作区间置换为在这个步骤S14中判断出的基准位置检测后的区间。
另一方面,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传感器104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引擎103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引擎103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步骤S15)。
然后,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5中判断出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的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进气冲程或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从第一上止点向正传方向仅偏离了第一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步骤S16)。
即,以进气冲程的0度为基准进行引擎的初始动作区间的修正。
另外,当驱动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5中判断出正转移动量不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的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与从第二上止点向逆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二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步骤S17)。
即,以做功冲程的0度为基准进行引擎的初始动作区间的修正。
在这里,第一修正量是进气冲程与压缩冲程之间的下止点和第一上止点的差分。另外,第二修正量是进气冲程与压缩冲程之间的下止点和第二上止点的差分。
另外,驱动控制装置100能够改变这个第一修正量和第二修正量。这样,根据引擎103的动作,可以适当地改变第一修正量和第二修正量。
如上所述,驱动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13、S14、S16、S17,来判断当前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何处,并结束流程。
在这里,对通过上述驱动控制方法判断的转动角度位置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图4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通过了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另外,图5是显示在图4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另外,图6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通过了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另外,图7是显示在图6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另外,图8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通过了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未满逆转移动量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另外,图9是显示在图8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另外,图10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没有通过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另外,图11是显示在图10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另外,图12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没有通过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另外,图13是显示在图12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另外,图14是显示因正转移动而没有通过基准位置且正转移动量未满逆转移动量时的引擎的冲程、转动角度、转动负载、与转动角度对应的假想阶段、以及基准位置信号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另外,图15是显示在图14所示的情况中的移动量和正转驱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另外,图5、图7、图9、图11、图13、图15的冲程(A)与图3的步骤S1对应。另外,图5、图7、图9、图11、图13、图15的冲程(B)与图3的步骤S2、S3、S4、S5对应。图5、图7、图9、图11、图13、图15的冲程(C)与图3的步骤S6、S7、S8、S9、S10对应。
另外,在各图中,假想阶段的阶段1相当于30度的转动角度。但是,与这个假想阶段的阶段1对应的转动角度不限于30度,也可以是10度或15度等其他角度。
例如,在图4、图5所示的情况下,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从初始位置的阶段(1)向阶段(1')正转移动。进一步,传感器104输出了基准位置信号。
这时,驱动控制装置100在前文所述的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2中判断出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即,如前述的步骤13所示,驱动控制装置100判断当前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进气冲程或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第一上止点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另外,在图6、图7所示的情况下,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从初始位置的阶段(2)向阶段(2')正转移动,再从阶段(2')向阶段(2'')逆转移动。进一步,传感器104输出了基准位置信号。
这时,驱动控制装置100在前文所述的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2中判断出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即,如前述的步骤13所示,驱动控制装置100判断当前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进气冲程或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第一上止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另外,例如,在图8、图9所示的情况下,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从初始位置的阶段(3)向阶段(3')正转移动,再从阶段(3')向阶段(3'')逆转移动。进一步,传感器104输出了基准位置信号。
这时,驱动控制装置100在前文所述的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2中判断出正转移动量不在逆转移动量以上。即,如前述的步骤14所示,驱动控制装置100判断当前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做功冲程或排气冲程,并且,位于与第一上止点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另外,在图10,图11所示的情况下,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从位于初始位置的阶段(4)向阶段(4')正转移动。进一步,传感器104没有输出基准位置信号。
这时,驱动控制装置100在前文所述的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5中判断出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即,如前述的步骤16所示,驱动控制装置100判断当前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进气冲程或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第一上止点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另外,例如,在图12、图13所示的情况下,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从初始位置的阶段(5)向阶段(5')正转移动,再从阶段(5')向阶段(5'')逆转移动。进一步,传感器104没有输出基准位置信号。
这时,驱动控制装置100在前文所述的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5中判断出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即,如前述的步骤16所示,驱动控制装置100判断当前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位于进气冲程或压缩冲程,并且与从第一上止点向逆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一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另外,例如,在图14、图15所示的情况下,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从初始位置的阶段(6)向阶段(6')正转移动,再从阶段(6')向阶段(6'')逆转移动。进一步,传感器104没有输出基准位置信号。
这时,驱动控制装置100在前文所述的步骤S11中判断出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并且在步骤S15中判断出正转移动量不在逆转移动量以上。即,如前述的步骤17所示,驱动控制装置100判断当前引擎103的转动角度与从第二上止点向逆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二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传感器104检测出的正转移动量和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如上,在驱动控制装置100执行的驱动控制方法中,让引擎以预定的基准扭矩进行正转,基于转动角度是否因引擎正转移动而通过了第一上止点的信息、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以及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判断正转驱动后的引擎转动角度的位置。
这样,在ECU的电源接通时,即使没有引擎转动角度的信息,也可以判断引擎的转动角度。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驱动控制方法,在ECU的电源接通时,能够在马达启动控制前,识别出引擎的冲程。
另外,在图1中显示了引擎103和马达102为一体情况,但引擎103和马达102也可以不为一体。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显示了马达102同时具有马达和发电机这两种功的情况。
但是,即使马达102被连接为用于给引擎103的曲柄轴施加扭矩,并且使其仅具有马达的功能,也可以得到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这时,起到发电机功能的马达就要被另行准备。
另外,实施方式是例示,发明范围不限于此。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由检测四冲程引擎转动角度的变化和上止点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引擎驱动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将超过排气冲程和进气冲程之间的第一上止点而不超过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之间的第二上止点的基准扭矩通过正转驱动控制施加给所述引擎,从而使所述引擎正转,之后,在所述引擎的转动停止后,基于是否从所述传感器发出了表示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的基准位置信号,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因所述引擎正转移动而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所述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进气冲程或所述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上点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不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做功冲程或所述排气冲程,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上止点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所述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所述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进气冲程或所述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从所述第一上止点向正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一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以及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所述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不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与从所述第二上止点向逆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二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以下步骤:
开始所述正转驱动控制,并且从转动轴连接在所述引擎的曲柄轴上的马达向所述引擎开始施加扭矩;
在开始对所述引擎的扭矩的施加后,开始测定扭矩施加时间;
判断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引擎的转数是否达到了目标值;
当判断出所述引擎的转数没有达到所述目标值时,判断所述扭矩施加时间是否经过了设定时间;以及
当判断出所述引擎的转数达到了所述目标值并且判断出所述扭矩施加时间经过了所述设定时间时,通过停止所述正传驱动控制,停止从所述马达向所述引擎的扭矩的施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判断出所述扭矩施加时间没有经过所述设定时间时,返回判断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引擎的转数是否达到了目标值的所述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以下步骤:
在停止了所述正转驱动控制后,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基准区间;
对转动角度位于基准区间的同一区间时间开始测定;
获得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当前区间;
判断所述基准区间和所述当前区间是否相同;以及
当判断出所述基准区间和所述当前区间相同时,判断所述同一区间时间是否经过了停止时间,
其中,当判断出同一区间时间经过了停止时间时,判断所述引擎的转动已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判断出所述基准区间和所述当前区间不同时,返回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基准区间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判断出所述同一区间时间没有经过停止时间时,返回获取转动角度当前位于的当前区间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修正量是所述进气冲程与所述压缩冲程之间的下止点和所述第一上止点的差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二修正量是所述进气冲程与所述压缩冲程之间的下止点和所述第二上止点的差分。
9.一种控制四冲程引擎驱动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用于控制所述引擎的映像的存储部;
控制向所述引擎施加扭矩的马达的动作的电力控制电路;以及
参照所述ROM,并基于由传感器检测出的引擎的上止点和转动角度的变化,控制电力控制电路从而控制马达的CPU,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将超过排气冲程和进气冲程之间的第一上止点而不超过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之间的第二上止点的基准扭矩通过正转驱动控制施加给所述引擎,从而使所述引擎正转,之后,在所述引擎的转动停止后,基于是否从所述传感器发出了表示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的基准位置信号,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由于所述引擎正转移动而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所述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所述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进气冲程或所述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上点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通过了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不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做功冲程或所述排气冲程,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上止点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所述第一上止点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得到的转动角度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引擎向正转方向移动的正转移动量是否在所述引擎向逆转方向移动的逆转移动量以上;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在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所述进气冲程或所述压缩冲程,并且,位于与从所述第一上止点向正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一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以及
当判断出所述转动角度没有通过所述第一上止点并且判断出所述正转移动量不在所述逆转移动量以上时,判断当前所述引擎的转动角度位于与从所述第二上止点向逆转方向仅偏离了第二修正量的转动角度相比,仅偏离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正转移动量和所述逆转移动量之间的差分的转动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装置能够改变所述第一修正量和所述第二修正量。
CN201280003586.6A 2012-06-26 2012-06-26 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驱动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7328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6253 WO2014002185A1 (ja) 2012-06-26 2012-06-26 駆動制御装置、および、駆動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2896A true CN103732896A (zh) 2014-04-16
CN103732896B CN103732896B (zh) 2016-05-11

Family

ID=49487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3586.6A Active CN103732896B (zh) 2012-06-26 2012-06-26 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驱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74529B2 (zh)
JP (1) JP5384769B1 (zh)
CN (1) CN103732896B (zh)
IT (1) ITMO20130174A1 (zh)
TW (1) TWI527961B (zh)
WO (1) WO2014002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6184A1 (ja) * 2010-09-16 2012-03-22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駆動制御装置、駆動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駆動制御方法
CN103582998B (zh) * 2012-05-29 2015-08-19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驱动控制装置以及发电控制方法
JP5566499B1 (ja) * 2013-05-01 2014-08-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再始動装置および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再始動方法
US10317245B2 (en) * 2014-01-27 2019-06-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solver excitation frequency scheduling for noise immunity
ITUB20152786A1 (it) * 2015-08-03 2017-02-03 Piaggio & C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gestione del riavvio di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in un sistema start and stop
JP6430654B1 (ja) * 2017-02-03 2018-11-28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駆動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駆動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10677211B1 (en) * 2018-12-06 2020-06-09 Textron Inc. Integrated starter-generator
CN110161976A (zh) * 2019-06-10 2019-08-23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轴装置控制方法及多轴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9247A1 (en) * 2003-02-04 2004-08-0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top and start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696483A (zh) * 2004-04-30 2005-11-1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起动装置
CN101809267A (zh) * 2007-09-25 2010-08-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12097600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3397A (en) * 1988-07-29 1992-06-23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Vehicle management computer
JPH033969A (ja) 1989-05-30 1991-01-10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始動制御装置
JP3351042B2 (ja) 1993-09-02 2002-11-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内燃機関始動装置
JP4273838B2 (ja) * 2002-09-30 2009-06-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始動制御装置
JP4516401B2 (ja) * 2004-10-18 2010-08-0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始動制御装置
JP4557816B2 (ja) * 2004-12-17 2010-10-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始動制御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JP4135748B2 (ja) * 2006-04-27 2008-08-20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JP4458105B2 (ja) * 2007-03-07 2010-04-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車両並びに内燃機関の失火判定方法
JP5241021B2 (ja) * 2009-03-24 2013-07-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始動制御装置
JP5392416B2 (ja) * 2010-09-24 2014-01-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エンジン始動制御装置
JP5442042B2 (ja) * 2012-01-18 2014-03-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ン始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9247A1 (en) * 2003-02-04 2004-08-0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top and start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696483A (zh) * 2004-04-30 2005-11-1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起动装置
CN101809267A (zh) * 2007-09-25 2010-08-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12097600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02185A1 (ja) 2014-01-03
US9074529B2 (en) 2015-07-07
JP5384769B1 (ja) 2014-01-08
US20140014064A1 (en) 2014-01-16
ITMO20130174A1 (it) 2013-12-27
TWI527961B (zh) 2016-04-01
TW201400692A (zh) 2014-01-01
CN103732896B (zh) 2016-05-11
JPWO2014002185A1 (ja) 2016-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2896A (zh) 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驱动控制方法
CN102859181B (zh)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系统及驱动控制方法
CN102187083B (zh) 内燃机起动-停止-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81897B (zh) 混合电动车中控制发动机停机位置的方法
CN107152364A (zh) 发动机启动系统
CN107076039B (zh) 用于识别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的燃烧过程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US8292778B2 (en) Idle-stop restart control system
CN103216372A (zh) 发动机起动装置及发动机起动方法
CN103016233B (zh) 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方法
CN104704232B (zh) 发动机起动装置以及起动方法
CN105518289A (zh) 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
CN103946537A (zh) 发动机起动装置和起动方法
WO2019026668A1 (ja) エンジン始動制御装置
CN203146190U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气动起动器装置
US8872483B2 (en) Drive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CN107351684B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15503683B (zh) 混合动力摩托车及其停机方法、装置
KR101604725B1 (ko) 드래그 토크를 이용한 엔진 효율 제어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6033366A (ja) エンジン回転挙動予測装置及び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2023047449A (ja)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CN110873013A (zh) 启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2734038A (zh) 防逆转点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