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8805A - 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显示介质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显示介质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28805A CN103728805A CN201310283535.XA CN201310283535A CN103728805A CN 103728805 A CN103728805 A CN 103728805A CN 201310283535 A CN201310283535 A CN 201310283535A CN 103728805 A CN103728805 A CN 1037288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icle
- coloured
- demonstration
- dispersion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2001/1678—Construction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particle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显示介质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包含:显示用有色颗粒,所述显示用有色颗粒响应于电场移动,并且包括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和使所述显示用有色颗粒分散的分散介质;其中,所述第二有色颗粒的粒径大于比所述第一有色颗粒的粒径,且其带电特性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相同,并且,在所述显示用有色颗粒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所述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Cs/Cl)小于或等于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显示介质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提出电泳显示技术作为实现重复擦写的显示介质。在这样的显示技术中,通过对液体中的显示用带电颗粒(电泳颗粒)施加电场,该显示用颗粒在单元(例如,两个电极基板彼此重叠并且在电极基板之间密封了显示用颗粒和分散介质的结构)中的视野面和背面之间交替移动,从而进行显示。
例如,日本特开2009-244635号公报(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颗粒移动型显示装置,其包含:两种以上的第一极性带电颗粒,其具有第一极性且颜色彼此不同,并在施加电压时移动速度彼此不同;以及一种以上的第二极性带电颗粒,其具有与第一极性不同的第二极性,且颜色与第一极性带电颗粒的颜色不同。在该颗粒移动型显示装置中,彼此相对的两个基板之间的间隙充填有第一极性带电颗粒和第二极性带电颗粒;并且在存在两种以上的第二极性带电颗粒的情况中,它们的颜色彼此不同,在施加电压时它们的移动速度也彼此不同。
另外,日本特开2011-1587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披露了显示用颗粒,其包括:第一显示用颗粒和第二显示用颗粒,其具有彼此不同的颜色和相同的带电特性;和第三显示用颗粒,其具有与第一显示用颗粒和第二显示用颗粒不同的颜色和带电特性。在该显示用颗粒中,第一显示用颗粒的表面上附着有平均粒径为6nm~50nm的无机微粒;第二显示用颗粒的表面上附着有平均粒径为0.1μm~5μm的有机微粒。
此外,日本特开2012-13784号公报(专利文献3)披露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如下的显示层,该显示层设置有包含颜色彼此不同的第一颗粒、第二颗粒和第三颗粒的单元。在该显示装置中,第一颗粒带正电或负电,第二颗粒的颜色与第一颗粒的颜色成补色关系,其带电的极性与第一颗粒的极性相反,并且其带电量少于第一颗粒的带电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其中,第二有色颗粒的粒径大于比第一有色颗粒的粒径,且其带电特性与第一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相同;并且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优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所述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包含:显示用有色颗粒,所述显示用有色颗粒响应于电场移动,并且包括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和使所述显示用有色颗粒分散的分散介质;其中,所述第二有色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的粒径,且其带电特性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相同,并且,其中,在所述显示用有色颗粒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所述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Cs/Cl)小于或等于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所述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Cs/Cl)可以小于或等于2。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可以为0.5nC/cm2~5nC/cm2。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所述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可以为0.5nC/cm2~3nC/cm2。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为0.3μm~0.9μm。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所述第二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为5μm~20μm。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和所述第二有色颗粒在所述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可以为0.01重量%~5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可以还包含第三有色颗粒,所述第三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和所述第二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不同或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第八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所述第三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可以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和所述第二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相同,并且在所述第三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t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或所述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间,体积平均粒径较小的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与体积平均粒径较大的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之比可以小于或等于5。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第八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所述第三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为0.05μm~20μm。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可以还包含显示用白色颗粒,所述显示用白色颗粒不响应于电场移动或者以比有色颗粒的响应时间更慢的电场响应时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所述显示用白色颗粒在所述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可以为1体积%~50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介质,所述显示介质包含:其中至少一个透光的一对基板或其中至少一个透光的一对电极;和密封在所述一对基板之间的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或者设置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区域,所述区域含有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含:第十三方面所述的显示介质;和在所述显示介质的所述一对基板或所述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单元。
根据第一、第三和第四方面,能够提供一种包含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其中,第二有色颗粒的粒径大于第一有色颗粒的粒径,且其带电特性与第一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相同;并且,与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Cs/Cl)大于5的情况相比,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优异。
根据第二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其中,与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Cs/Cl)大于2的情况相比,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优异。
根据第五和第六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其中,与第一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和第二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之外的情况相比,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优异。
根据第七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其中,与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在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在上述范围之外的情况相比,容易获得所希望的显示颜色。
根据第八、第九和第十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其中,即使在显示用颗粒分散液还包含第三有色颗粒时,混色显示的保持性也优异。
根据第十一和十二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其中,容易抑制由有色颗粒引起的显示响应劣化,同时提高白色显示的反射率。
根据第十三和十四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显示介质和显示装置,其中,与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Cs/Cl)大于5的情况相比,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优异。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图示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了在驱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方法中所施加的电压与显示用有色颗粒的移动量(显示浓度)之间的关系的示意线形图;
图4A~4F是图示了驱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方法(具体而言,图示了在驱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方法中取决于基板之间施加的电压状态和显示用有色颗粒的移动状态而改变的颗粒群的电泳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包含显示用有色颗粒(下文中称为“有色颗粒”)和使该有色颗粒分散的分散介质。
有色颗粒响应于电场移动,并且包括第一有色颗粒(下文中称为小粒径有色颗粒)和粒径大于小粒径有色颗粒且带电特性与小粒径有色颗粒相同的第二有色颗粒(下文中称为大粒径有色颗粒)。
小粒径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大粒径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下文中称为“Cs/Cl”)小于或等于5。
当具有上述构造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包含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时,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优异。
尽管其原因尚不清楚,但据认为如下。
首先,在使用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实现两种有色颗粒的混色显示时,小粒径有色颗粒位于显示基板侧,而大粒径有色颗粒位于小粒径有色颗粒后方(参见图1;在图1中,20:显示基板,34S:小粒径有色颗粒,34L:大粒径有色颗粒)。
此时,当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具有相同的带电特性时,发现混色显示的浓度可能随时间劣化。据认为其原因是大粒径有色颗粒受到由其重量引起的脱离显示基板的力和来自带电特性相同的小粒径有色颗粒的斥力。
另一方面,满足上述范围的Cs/Cl比表明大粒径有色颗粒的较大带电量C1和小粒径有色颗粒的较小带电量Cs是有利的。各带电量表示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
因此,当Cs/Cl比满足上述范围时,据认为,小粒径有色颗粒位于显示基板侧,大粒径有色颗粒位于小粒径有色颗粒后方;于是,当进行混色显示时,显示基板上的镜像力得到改善,而小粒径有色颗粒施加到大粒径有色颗粒的斥力降低。结果,据认为,与Cs/Cl比不满足上述范围的情况相比,与显示基板的附着力增大。
基于上述说明,据认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具有优异的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
除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以外,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可以还包含第三有色颗粒作为有色颗粒。作为第三有色颗粒,例如,可以使用带电特性与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相同或不同的任何有色颗粒。
即使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包含第三有色颗粒,只要混色显示在小粒径有色颗粒位于显示基板侧而大粒径有色颗粒位于小粒径有色颗粒后方的状态下进行,就可改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
在第三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与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相同的情况下,当第三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t与小粒径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或大粒径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条件时,第三有色颗粒与小粒径有色颗粒或大粒径有色颗粒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将得到改善:如小粒径有色颗粒与大粒径有色颗粒的关系(Cs/Cl比)的情况中那样,体积平均粒径较小的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与体积平均粒径较大的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之比小于或等于5。
此外,除了有色颗粒以外,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可以还包含显示用白色颗粒(下文中称为“白色颗粒”),所述显示用白色颗粒不响应于电场移动或者以比有色颗粒的响应时间更慢(特别是,极其慢)的电场响应时间移动(也就是说,白色颗粒可以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在此情况下,有色颗粒采用具有白色以外的颜色的颗粒。
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有色颗粒
有色颗粒带正电或负电,并且在形成具有预定的场强以上的电场时在分散液中移动。
有色颗粒包含包括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在内的至少两种颗粒。
优选的是,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具有彼此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阈值电压(即,带电特性)。
“阈值电压”(下文中也称为“移动开始电压”)指的是有色颗粒开始移动的电压,具体而言,指的是有色颗粒的驱动电压特性,其中,在施加的电压低于预定值(绝对值)时,有色颗粒不会移动;而在施加的电压高于或等于预定值(绝对值)时,有色颗粒开始移动。当该阈值电压取决于各有色颗粒而变化时,甚至带电特性相同的两种以上有色颗粒(极性相同的两种以上有色颗粒)也会彼此独立移动。
另一方面,带电特性不同的两种以上有色颗粒是指各颗粒的极性和/或带电量不同。不过,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具有相同的带电特性。
显示装置上显示的颜色随着这些有色颗粒在分散液中的移动而改变。
小粒径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大粒径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Cs/Cl比)小于或等于5,优选小于或等于2,更优选小于或等于1.5。在此情况下,从使小粒径有色颗粒的阈值高于大粒径有色颗粒的阈值的角度考虑,Cs/Cl比优选大于或等于1。
从混色显示的保持性的角度考虑,小粒径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例如为,优选0.5nC/cm2~5nC/cm2,更优选0.7nC/cm2~4nC/cm2,进而更优选0.9nC/cm2~3nC/cm2。
同时,从混色显示的保持性的角度考虑,大粒径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例如为,优选0.5nC/cm2~3nC/cm2,更优选0.7nC/cm2~2nC/cm2,进而更优选0.9nC/cm2~1.5nC/cm2。
将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与Cs/Cl比设置在上述范围内的方法的实例包括:1)选择形成有色颗粒的材料的方法;2)调节其含量的方法;3)调节有色颗粒的尺寸的方法;和4)调节有色颗粒在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选择公知的材料并使用公知的调节方法。
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的测量方法如下。准备作为测量对象的包含有色颗粒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将有色颗粒含量与准备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相同的另一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密封在基板之间。于是,制得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制备方法与下述实施例的评价中评价单元的制备方法相同。在评价单元中,基板间的距离为50μm,显示面积为1cm×1cm。
在对评价单元施加±30V、0.1Hz~0.5Hz的三角波形电压的同时,测量各时刻与流过评价单元的电流有关的数据。当电压高于有色颗粒的阈值时,有色颗粒开始移动,并观察到电流;而当所有有色颗粒的移动停止时,未观察到因颗粒移动而流动的电流。因此,各时刻与电流有关的数据具有峰。通过获得该峰的积分值而测得各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
优选的是,小粒径有色颗粒具有如下的粒径:在该粒径下,当大粒径有色颗粒密排时小粒径有色颗粒可穿过大粒径有色颗粒间的间隙。于是,即使大粒径有色颗粒先到达显示基板侧,随后到达显示基板侧的小粒径有色颗粒也可穿过大粒径有色颗粒间的间隙。因此,在小粒径有色颗粒位于显示基板侧且大粒径有色颗粒位于小粒径有色颗粒后方的状态下实现了混色显示。
具体而言,小粒径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例如为0.3μm~0.9μm,优选为0.6μm~0.8μm,更优选为0.5μm~0.7μm。
同时,大粒径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例如为5μm~20μm,优选7μm~15μm,更优选8μm~13μm。
体积平均粒径的实例将在下文的实施例中描述,不过只要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的任何值均可显示出相同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
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是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测得的值。具体而言,使用SEM(S-4800,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制造)获得图像,然后对每种有色颗粒测量有色颗粒的直径r1(最长部分)。对100个有色颗粒进行该测量,获得以球直径换算的r1~r100的体积,将第1~第100个值累积时的50%累积值设定为体积平均粒径。
有色颗粒的组成
有色颗粒的实例包括:树脂颗粒;通过使着色剂固定到上述树脂颗粒表面而获得的颗粒;和通过在树脂中包含着色剂而获得的颗粒。有色颗粒的其他实例包括:绝缘性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玻璃珠、氧化铝和二氧化钛等的颗粒);和具有等离子体激元发色(Plasmon-coloring)功能的金属胶体颗粒。
树脂
用于有色颗粒的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下述物质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树脂:苯乙烯类,如苯乙烯和氯苯乙烯;单烯烃类,如乙烯、丙烯、丁烯和异戊二烯;乙烯基酯类,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和丁酸乙烯酯;α-亚甲基脂肪族单羧酸酯类,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乙烯基醚类,如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和乙烯基丁基醚;乙烯基酮类,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己基酮和乙烯基异丙烯基酮。
用于有色颗粒的热固性树脂的实例包括:交联树脂,如包含二乙烯基苯作为主要成分的交联共聚物和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酯树脂和硅酮树脂。
用于有色颗粒的代表性树脂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聚酰胺树脂、改性蜡和石蜡。
特别是,作为用于有色颗粒的树脂,为了使颗粒带电,优选使用具有带电性基团的树脂(下文中称为“具有带电性基团的聚合物”)。
具有带电性基团的聚合物例如为具有阳离子或阴离子基团的聚合物。
作为带电性基团的阳离子基团的实例包括胺基和季铵基(包括其盐)。颗粒通过这种阳离子基团而带正电。
作为带电性基团的阴离子基团的实例包括羧基、羧酸盐基、磺酸基、磺酸盐基、磷酸基和磷酸盐基。颗粒通过这种阴离子基团而带负电。
带电性基团的其他实例包括氟基和苯基。
具有带电性基团的聚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带电性基团的单体的均聚物;和具有带电性基团的单体与其他单体(不具有带电性基团的单体)的共聚物。
具有带电性基团的单体的实例包括具有阳离子基团的单体(下文中称为“阳离子型单体”)、具有阴离子基团的单体(下文中称为“阴离子型单体”)、具有氟基的单体和具有苯基的单体。
阳离子型单体的实例如下。其具体实例包括:具有脂肪族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如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丁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羟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辛基-N-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N,N-二己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胺,如N-甲基丙烯酰胺、N-辛基丙烯酰胺、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环己基丙烯酰胺、N-苯基丙烯酰胺、N-对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丁基丙烯酰胺和N-甲基-N-苯基丙烯酰胺;具有含氮基团的芳香族取代乙烯单体,如二甲基氨基苯乙烯、二乙基氨基苯乙烯、二甲基氨基甲基苯乙烯和二辛基氨基苯乙烯;以及含氮的乙烯基醚单体,如乙烯基-N-乙基-N-苯基氨基乙基醚、乙烯基-N-丁基-N-苯基氨基乙基醚、三乙醇胺二乙烯基醚、乙烯基二苯基氨基乙基醚、N-乙烯基羟乙基苯甲酰胺和间氨基苯基乙烯基醚。
例如,作为阳离子型单体,优选含氮杂环化合物,其特别优选的实例包括:吡咯类,如N-乙烯基吡咯;吡咯啉类,如N-乙烯基-2-吡咯啉和N-乙烯基-3-吡咯啉;吡咯烷类,如N-乙烯基吡咯烷、乙烯基吡咯烷氨基醚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咪唑类,如N-乙烯基-2-甲基咪唑;咪唑啉类,如N-乙烯基咪唑啉;吲哚类,如N-乙烯基吲哚;吲哚啉类,如N-乙烯基吲哚啉;咔唑类,如N-乙烯基咔唑和3,6-二溴-N-乙烯基咔唑;吡啶类,如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和2-甲基-5-乙烯基吡啶;哌啶类,如(甲基)丙烯酸哌啶、N-乙烯基哌啶酮和N-乙烯基哌嗪;喹啉类,如2-乙烯基喹啉和4-乙烯基喹啉;吡唑类,如N-乙烯基吡唑和N-乙烯基吡唑啉;噁唑类,如2-乙烯基噁唑;噁嗪类,如4-乙烯基噁嗪;以及吗啉代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在阳离子型单体中,可以在聚合之前或之后形成盐结构从而获得季铵盐。季铵盐可以通过例如使阳离子基团与烷基卤或甲苯磺酸盐反应而获得。
阴离子型单体的实例包括羧酸单体、磺酸单体和磷酸单体。
羧酸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巴豆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及其酸酐和单烷基酯;具有羧基的乙烯基醚,如羧乙基乙烯基醚和羧丙基乙烯基醚;以及它们的盐。
磺酸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磺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3-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双(3-磺丙基)-衣康酸酯;以及它们的盐。此外,磺酸单体的其他实例包括: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的硫酸酯;以及它们的盐。
磷酸单体的实例包括:乙烯基膦酸、磷酸乙烯酯、酸式磷酰乙基(phosphoxyethyl)(甲基)丙烯酸酯、酸式磷酰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双(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二苯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二苯基-2-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二丁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二丁基-2-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和二辛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
在阴离子型单体中,可以在聚合之前或之后形成盐结构从而获得铵盐。铵盐通过使阴离子基团与叔胺或季铵氢氧化物反应而获得。
具有氟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具有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三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五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全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全氟丁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全氟癸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三氟甲基三氟乙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基酯。
具有苯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苯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和苯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其他单体的实例包括水溶性单体(例如,具有羟基的单体)。水溶性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丁基酯、具有氧化乙烯单元的单体(例如,如四乙二醇单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等烷氧基低聚乙二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末端具有聚乙二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及其盐、马来酸、(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及其盐、乙烯基磺酸及其盐和乙烯基吡咯烷酮。
其他单体的实例包括除上述实例以外的公知的非离子型单体。
“(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表示“丙烯酰”和“甲基丙烯酰”;“(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
着色剂
用于有色颗粒的着色剂的实例包括有机或无机颜料和油溶性染料。
着色剂的实例包括公知的着色剂,包括如磁铁矿和铁氧体等磁性粉末、炭黑、二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锌、酞菁铜青色着色剂、偶氮类黄色着色剂、偶氮类品红色着色剂、喹吖啶酮品红色着色剂、红色着色剂、绿色着色剂和蓝色着色剂。
具体而言,着色剂的代表性实例包括:苯胺蓝、calcoil蓝、铬黄、群青蓝、杜邦油红、喹啉黄、亚甲基蓝氯化物、酞菁蓝、孔雀绿草酸盐、灯黑、玫瑰红、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57:1、C.I.颜料黄97、C.I.颜料蓝15:1和C.I.颜料蓝15:3。
相对于有色颗粒中包含的树脂,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5重量%~99重量%,更优选为10重量%~80重量%。
其他成分
可选地,有色颗粒可以还包含带电控制剂。作为带电控制剂,可以使用常用作电子照相用色调剂材料的公知材料,其实例包括:鲸蜡基吡啶基氯、如BONTRON P-51、BONTRON P-53、BONTRON E-84和BONTRON E-81(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制造)等季铵盐、水杨酸金属络合物、酚缩合物、四苯基化合物、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用各种偶联剂表面处理过的金属氧化物颗粒。
其他构造
·使用硅酮化合物的表面处理
有色颗粒的表面可以用具有反应性基团的硅酮化合物进行处理。也就是,各有色颗粒可以具有芯-壳结构,其中有色颗粒用作芯部颗粒,并在有色颗粒表面上形成硅酮化合物的涂层。
当有色颗粒具有芯-壳结构时,优选芯部颗粒包含具有可与硅酮化合物的反应性基团反应的反应性基团(例如,羟基、羧基、羰基或胺基)的树脂。具有反应性基团的树脂的优选实例包括三聚氰胺树脂、胍胺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明胶和琼脂。
另外,当硅酮化合物具有带电性基团时,芯部颗粒可以包含不具有带电性基团的树脂。
硅酮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由具有硅酮链的单体与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单体和可选的具有带电性基团的单体以及其他单体形成的共聚物树脂。
优选的是,硅酮化合物为不具有OH基团的硅酮化合物(即不包含具有OH基团的单体作为聚合物成分的硅酮化合物)。
当质子被作为其他成分的另一种有色颗粒和白色颗粒以及构成基板表面的绝缘层或囊壁的树脂中含有的官能团夺去时,会存在OH基团带负电的问题;结果,设计为带正电的一部分颗粒将带负电,而设计为带负电的一部分颗粒将带电过多。不过,通过使用不具有OH基团的硅酮化合物,避免了上述问题,获得了具有所希望的带电特性的颗粒。
具有硅酮链的单体的实例包括:具有硅酮链的大分子单体,如在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的二甲基硅酮单体(以下结构式1表示的硅酮化合物;例如,JNCCorporation制造的SILAPLANE FM-0711、FM-0721和FM-0725;Shin-Etsu ChemicalCo.,Ltd.制造的X-22-174DX、X-22-2426和X-22-2475)。
结构式1
在结构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n表示自然数(例如,1~1000,优选3~100);x表示1~3的整数。
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单体的实例包括: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单体(例如,Showa Denko K.K.制造的KARENZ AOI(丙烯酸2-异氰酸乙基酯)和KARENZ MOI(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乙基酯))和具有封端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单体(例如,Showa Denko K.K.制造的KARENZ MOI-BM(2-(O-[1'-甲基丙叉基氨基]羧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KARENZ MOI-BP(2-[(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封端异氰酸酯基指的是异氰酸酯基与取代基反应后的状态和异氰酸酯基与通过加热而脱离的该取代基不反应的状态。于是,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得到抑制,而该异氰酸酯基在通过加热使取代基脱离时将变得具有反应性。
具有带电性基团的单体的实例与上文在具有带电性基团的聚合物中描述的那些相同。
其他单体的实例包括不具有带电性基团的单体,其与上文在具有带电性基团的聚合物中描述的那些相同。
在硅酮化合物中,相对于全部单体的总重量,具有硅酮链的单体的含量优选为20重量%~95重量%,更优选为50重量%~90重量%。
相对于全部单体的总重量,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单体的含量优选为3重量%~6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40重量%。
硅酮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1,000,000,更优选为5,000~500,000。
用硅酮化合物处理(涂布)的芯部颗粒的表面的量相对于芯部颗粒例如为0.5重量%~10重量%,优选为1.0重量%~6重量%。
·外添剂
可选地,可以在有色颗粒的表面上附着外添剂。优选的是,外添剂的颜色为透明的,从而不影响有色颗粒的颜色。
外添剂的实例包括如二氧化硅(硅石)、二氧化钛和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的无机颗粒。为了调节有色颗粒的带电性、流动性和环境依赖性,可以对外添剂用偶联剂或硅油进行表面处理。
偶联剂的实例包括:带正电的偶联剂,如氨基硅烷偶联剂、氨基钛偶联剂和腈类偶联剂;和带负电的偶联剂,如不含氮原子(由氮原子以外的其他原子形成)的硅烷偶联剂、钛偶联剂、环氧硅烷偶联剂和丙烯酸硅烷偶联剂。
硅油的实例包括:带正电的硅油,如氨基改性硅油;和带负电的硅油,如二甲基硅油、烷基改性硅油、α-甲基砜改性硅油、甲基苯基硅油、氯苯基硅油和氟改性硅油。
这些偶联剂和硅油根据所希望的外添剂的阻抗来选择。
外添剂的平均一次粒径例如为1nm~100nm,优选为5nm~50nm。不过,平均一次粒径不限于此。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有色颗粒,外部添加到有色颗粒的外添剂的量例如为0.01重量份~3重量份,优选为0.05重量份~1重量份。
优选的是,考虑有色颗粒的粒径和外添剂的粒径来调节外添剂的外部添加量。当外添剂的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存在下述有利效果,即外添剂不从有色颗粒表面游离出并且不附着到另一种有色颗粒表面上;于是,容易获得所希望的带电特性。
在多种有色颗粒中,可将外添剂添加到仅仅一种有色颗粒中;也可以添加到多种或全部种类的有色颗粒中。当外添剂添加到全部种类的有色颗粒的表面上时,优选的是外添剂通过冲击力添加到有色颗粒的表面上;或者将有色颗粒的表面加热至使得外添剂牢固地固定到有色颗粒的表面上。利用这种构造,外添剂不会从有色颗粒游离出,且具有相反极性的外添剂不会凝集。于是,防止了难以使用电场解离的外添剂的凝集体的形成,并且防止了图像品质的劣化。
有色颗粒的其他性质
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如上所述。当显示用颗粒分散液除小粒径有色颗粒和大粒径有色颗粒以外还包含第三有色颗粒时,第三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例如为0.05μm~20μm,优选为0.1μm~15μm。有色颗粒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制,其优选范围根据用途来决定。
有色颗粒的浓度(密封在显示装置的一对基板之间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可获得所希望的显示颜色即可,不过其优选为0.01重量%~50重量%。
优选的是,有色颗粒在密封于显示装置的一对基板之间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也在上述范围内。另外,优选的是,通过显示装置的一对基板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有色颗粒的浓度。当获得所希望的色调时,显示装置的一对基板之间的距离越大,颗粒浓度越低;距离越小,颗粒浓度越高。
有色颗粒的制备方法
作为有色颗粒的制备方法,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公知的方法。具体实例如下。
1)日本特开平7-325434号公报记载的有色颗粒的制备方法,其中,按照所希望的混合比准备树脂和颜料以及可选的带电控制剂;将树脂加热熔融;向其中添加颜料,然后混合、分散并冷却;使用如喷射磨、锤磨机或涡轮磨等粉碎器将所得物粉碎。
2)使用如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或分散聚合法等聚合法、凝聚法、熔融分散法和乳化凝集法制备有色颗粒的方法。
3)通过下述方式制备有色颗粒的方法:在树脂为热塑性时,将树脂、着色剂和分散介质以及可选的带电控制剂等原料在低于树脂、着色剂和带电控制剂中至少一个的分解点、其中分散介质不沸腾的温度下进行分散和混炼(具体而言,是这样一种制备有色颗粒的方法,其中,使用例如行星式混合器或混炼机将树脂和着色剂以及可选的带电控制剂在分散介质加热熔融;利用树脂的溶剂溶解性对温度的依赖性使熔融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然后凝固并沉淀)。
4)下述的有色颗粒的制备方法,其中,将上述原料投入设置有粒状介质的适当的分散和混炼用容器中(例如,投入如磨碎机或加热球磨机等加热振动磨中),然后在该容器中在例如80℃~160℃的优选温度范围进行分散和混炼。
粒状介质的优选实例包括如不锈钢或碳素钢等钢、氧化铝、氧化锆和二氧化硅。在使用粒状介质制备有色颗粒的方法中,优选的是,将预先准备的液体原料在容器中通过粒状介质进一步分散;和将分散介质冷却以使含有着色剂的树脂在分散介质中沉淀。在冷却过程中和冷却后,优选在保持运动状态的同时对粒状介质施加剪切力和冲击力中的至少一种,从而降低所获得的有色颗粒的粒径。
白色颗粒
白色颗粒的构造
白色颗粒的实例包括:苯并胍胺-甲醛缩合物的球状颗粒;苯并胍胺-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的球状颗粒;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的球状颗粒(Nippon Shokubai Co.,Ltd.制造的EPOSTAR);含有二氧化钛的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球状颗粒(SekisuiPlastics Co.,Ltd.制造的MBX-WHITE);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球状颗粒(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CHEMISNOW-MX);聚四氟乙烯颗粒(DaikinIndustries Ltd.制造的LUBRON L和Shamrock Technologies Inc.制造的SST-2);碳氟化物的球状颗粒(Nippon Carbon Co.,Ltd.制造的CF-100、Daikin Industries Ltd.制造的CFGL和CFGM);硅酮树脂的球状颗粒(Toshiba Silicone Co.,Ltd.制造的TOSPEARL);含有二氧化钛的聚酯的球状颗粒(Nippon Paint Co.,Ltd.制造的BIRYUSHIA PL1000WHITET);含有二氧化钛的聚酯丙烯酸类球状颗粒(NOF Corporation制造的KONACNo.181000WHITE);以及二氧化硅的球状颗粒(UbeNitto Kasei制造的HIPRESICA)。
特别是,从提高白色显示的反射率的角度考虑,优选通过使用树脂涂布白色颜料(例如,二氧化钛)而获得白色颗粒。
该涂布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提高白色显示的反射率和减少白色颗粒的沉淀以及其因电场引起的移动的角度考虑,优选的是含有至少一种乙烯基联苯化合物作为聚合物成分的聚合物。
白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锌、碱式碳酸铅、碱式硫酸铅、锌钡白、硫酸锌、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锑和硫酸钡。
其中,作为白色颜料,从提高白色颗粒的反射率和抑制其沉淀的角度考虑,优选二氧化钛。
二氧化钛颗粒可以使用硫酸法、氯法和气相法中的任何方法制得。二氧化钛的晶系可以为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板钛矿型中的任何一种,不过优选金红石型。优选的是,从抑制光催化性的角度考虑,在二氧化钛颗粒中添加氧化铝、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等。
作为白色颗粒,从提高白色显示的反射率和减少白色颗粒的沉淀和其因电场引起的移动的角度考虑,优选的是含有至少一种乙烯基联苯化合物作为聚合物成分的聚合物的颗粒。
优选的是,从高反射率的角度考虑,形成白色颗粒的材料与分散介质之间的折射率差较大。折射率差至少大于或等于0.1,优选大于或等于0.3。不过,白色颗粒的折射率可以大于分散介质,也可以小于分散介质。
白色颗粒的其他性质
白色颗粒用于显示作为例如显示介质的背景色的白色。因此,优选的是,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含有在分散介质中呈漂浮状态的白色颗粒。
优选的是,白色颗粒具有极性与有色颗粒相反的带电性。作为其他选择,优选的是白色颗粒具有少量的电荷并且以比有色颗粒更慢的电场响应时间移动,特别优选的是白色颗粒基本上不响应于电场移动。具体而言,在相同电场下,白色颗粒的响应时间为有色颗粒的1/5以下,优选为1/10以下。
白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5μm~20μm,更优选为0.1μm~1μm。当白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大于或等于0.05μm时,容易提高反射率。当白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20μm时,容易抑制白色颗粒的沉淀。
白色颗粒的浓度(密封在显示介质的一对基板之间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例如优选为1体积%~50体积%,更优选为2体积%~30体积%。
当白色颗粒的浓度在上述范围内时,有下述有利效果:因显示用白色颗粒的分散引起的分散介质的粘度上升得到抑制,同时提高了白色显示的反射率;结果,容易抑制由有色颗粒引起的显示响应的劣化。
优选的是,白色颗粒在密封于显示介质的一对基板之间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也在上述范围内。另外,优选的是,通过显示介质的一对基板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显示用白色颗粒的浓度。当获得所希望的色调时,显示介质的一对基板之间的距离越大,颗粒浓度越低;距离越小,颗粒浓度越高。
白色颗粒的制备方法
白色颗粒的制备方法的实例与有色颗粒的制备方法相同。
分散介质
优选的是,分散介质为绝缘性液体。此处所述的“绝缘性”指的是体积电阻率值大于或等于1011Ω·cm。
绝缘性液体的具体实例包括:己烷、环己烷、甲苯、二甲苯、癸烷、十六烷、煤油、石蜡、异石蜡烃、硅油、高纯度石油、乙二醇、醇、醚、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1-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甲酰胺、乙腈、四氢呋喃、碳酸丙二酯、碳酸乙二酯、轻汽油、二异丙基萘、橄榄油、三氯三氟乙烷、四氯乙烷和二溴四氟乙烷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其中,优选将硅油用作分散介质。
硅油的具体实例包括硅氧键上连接有烃基的硅油(例如,二甲基硅油、二乙基硅油、甲基乙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或二苯基硅油)。其中,特别优选二甲基硅油。
分散介质的添加剂
可选地,可以向分散介质中添加氧化物、碱、盐、分散稳定剂、防氧化用或紫外线吸收用稳定剂、抗菌剂和防腐剂等。在此情况下,优选进行添加至使体积电阻率值在上述范围内。
可以向分散介质中添加带电控制剂。带电控制剂的实例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氟表面活性剂、硅酮表面活性剂、金属皂、烷基磷酸酯或琥珀酰亚胺。
这些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如下。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聚氧化烯烷基酚醚,如聚氧乙烯壬基酚醚和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
·聚氧化烯醚,如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和聚氧丙烯醚;
·二醇类,如一元醇型聚氧化烯二醇、二元醇型聚氧化烯二醇和三醇型聚氧化烯二醇;
·烷基醇醚,如直链伯醇乙氧基化物(包括辛基酚乙氧基化物)和直链仲醇乙氧基化物;
·聚氧化烯烷基酯,如聚氧乙烯月桂基酯;
·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如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二月桂酸酯和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棕榈酸酯;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酯,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二月桂酸酯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月桂酸酯;
·脂肪酸酯,如饱和脂肪酸硬脂基酯、不饱和脂肪酸硬脂基酯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
·脂肪酸,如硬脂酸和油酸,以及这些脂肪酸的酰胺化合物;和
·聚氧乙烯烷基胺、高级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高级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酰胺化合物和烷醇酰胺。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羧酸盐,如聚羧酸型高分子活化剂和松香皂;
·醇硫酸酯盐,如蓖麻油硫酸酯盐、月桂醇硫酸酯的钠盐、月桂醇硫酸酯的胺盐和高级醇硫酸酯的钠盐;
·硫酸酯盐,如月桂醇醚硫酸酯的胺盐、月桂醇醚硫酸酯的钠盐、合成高级醇醚硫酸酯的胺盐、合成高级醇醚硫酸酯的钠盐、烷基聚醚硫酸酯的胺盐、烷基聚醚硫酸酯的钠盐、天然醇环氧乙烷(EO)加成物硫酸酯的胺盐、天然醇环氧乙烷(EO)加成物硫酸酯的钠盐、合成醇环氧乙烷(EO)加成物硫酸酯的胺盐、合成醇环氧乙烷(EO)加成物硫酸酯的钠盐、烷基酚环氧乙烷(EO)加成物硫酸酯的胺盐、烷基酚环氧乙烷(EO)加成物硫酸酯的钠盐、聚氧乙烯壬苯基苯基醚硫酸酯的胺盐、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硫酸酯的钠盐、聚氧乙烯多环苯基醚硫酸酯的胺盐和聚氧乙烯多环苯基醚硫酸酯的钠盐;
·磺酸盐,例如烷基芳基磺酸的胺盐、烷基芳基磺酸的钠盐、萘磺酸的胺盐、萘磺酸的钠盐、烷基苯磺酸的胺盐、烷基苯磺酸的钠盐、萘磺酸缩合物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
·聚氧化烯磺酸盐,如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磺酸的胺盐和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磺酸的钠盐。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烷基三甲基胺季铵盐
·季铵盐,如四甲基胺盐和四丁基胺盐;
·由(RNH3)(CH3COO)表示的乙酸盐(其中R表示硬脂基、鲸蜡基、月桂基、油烯基、十二烷基、棕榈基、豆油基或牛油基);
·苄基胺季铵盐,如月桂基二甲基苄基铵盐(例如,氢卤酸盐或胺盐)、硬脂基二甲基苄基铵盐(例如,氢卤酸盐或胺盐)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例如,氢卤酸盐或胺盐);和
·由R(CH3)N(C2H4O)mH(C2H4O)n·X表示的聚氧化烯季铵盐(其中R表示硬脂基、鲸蜡基、月桂基、油烯基、十二烷基、棕榈基、豆油基或牛油基而X表示卤素或胺)。
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相对于全部颗粒的总固形物,带电控制剂的含量例如为大于或等于0.01重量%,优选小于或等于20重量%,更优选为0.05重量%~10重量%。
当带电控制剂的含量大于或等于0.01重量%时,存在容易获得所希望的带电控制作用的有利效果。当含量小于或等于20重量%时,存在容易抑制分散介质的电导率过度上升的有利效果。
可以在分散介质中添加聚合物。作为聚合物,优选聚合物凝胶或大分子聚合物等。
分散介质的性质
在温度例如为25℃的环境中,分散介质的比重优选为0.6g/cm3~1.2g/cm3,更优选为0.7g/cm3~1.1g/cm3,进而更优选为0.7g/cm3~1.0g/cm3。
当分散介质的比重在上述范围内时,存在容易抑制显示用白色颗粒的沉淀的有利效果。
在温度例如为20℃的环境中,分散介质的粘度优选为0.1mPa·s~100mPa·s,更优选为0.1mPa·s~50mPa·s,进而更优选为0.1mPa·s~20mPa·s。
显示用颗粒分散液的其他构造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可以由囊壁包围。也就是说,胶囊颗粒可以含有有色颗粒和分散介质,可选地,可以还含有白色颗粒。
形成囊壁的主要材料的优选实例包括明胶、甲醛树脂和聚氨酯树脂。其中,最优选明胶。
明胶的实例包括:在其从胶原衍生的过程中使用石灰等进行处理的所谓的碱处理明胶;用盐酸进行处理的所谓的酸处理明胶;使用水解酶进行处理的所谓的氧处理明胶;通过对作为明胶分子中包含的官能团的氨基、亚氨基、羟基或羧基使用具有可与该官能团反应的基团的试剂进行处理和改造而获得的所谓明胶衍生物(例如,邻苯二甲酸化明胶、琥珀酸化明胶和偏苯三酸化明胶);以及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并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昭62-215272号公报的第222页左下栏第6行至第225页左上栏最后一行的改性明胶。
在如明胶等高分子电解质用于囊壁时使用的交联剂的实例包括乙二醛、戊二醛、丁二醛、二羧酸(例如,草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苹果酸、戊二酸、己二酸或2,3-O-异丙叉基酒石酸)、二酰氯(例如,琥珀酰氯、富马酰氯、戊二酰氯或己二酰氯)和三羧酸(例如,柠檬酸、1,2,3-丙烷三酸、连苯三酸、偏苯三酸或均苯三酸)。
日本特开2005-522313号公报公开了使用酶(例如,转谷氨酰胺酶)的交联反应。例如,作为交联剂,可以使用此种酶引起交联反应。
交联剂的其他实例包括在日本特开2009-531532号公报中记载的那些,如环氧树脂、2-羟基烷基酰胺、四甲氧基甲基甘油、聚氮丙啶、聚碳二亚胺、异氰酸酯、封端异氰酸酯、干性油(例如,甘油三酯、甘油环氧酯和脂肪酸三酯)、脂肪族胺、酚、聚异氰酸酯、胺、尿素、羧酸、醇、聚醚、脲醛、三聚氰胺、醛、多价阴离子的盐。
交联剂可以与促进其交联反应的催化剂组合使用。催化剂的实例包括在日本特开2009-531532号公报中描述的那些,如醇、酚、弱酸、胺、金属盐、氨基甲酸酯、螯合物、有机金属材料、光引发剂、自由基引发剂和强酸的鎓盐。
根据目的来选择是否将交联剂和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加入水相使用或者加入内相(油相)以在有机溶剂中引起交联反应。
在形成囊壁的乳化过程中使用的乳化装置的实例包括公知的乳化单元,如高速搅拌器(溶解器)、均化器和管道混合器。特别是,优选使用微反应器或微混合器。
在公知的乳化装置中,施加乳化必需的剪切力的区域限制在乳化桨叶的极近处。因此,剪切力不均匀地施加到远离乳化桨叶的区域,于是分散液滴的粒径分布可能较宽。另外,超声分散器可用在实验室规模或小批量生产规模中,而在需要高产量的生产系统中存在生产、成本、粒径分布控制方面的问题。
关于这点,日本特许2630501号公报公开了使用所谓的圆筒磨的乳化方法作为用于解决在使用上述乳化单元时粒径分布变宽的现象的乳化方法。在该乳化方法中,内圆筒在固定的外圆筒中旋转,分散介质与分散液的混合液穿过内圆筒和外圆筒之间的间隙从而获得乳液。在该方法中,混合液从外圆筒的一端侧沿圆周切线方向供给到间隙;在混合液于内外圆筒之间的间隙中旋转并运动的同时,在内圆筒长度上施加均匀的剪切力,从而达到充分乳化。根据该乳化方法,可获得粒径分布极窄的乳液。因为在该方法中获得的液滴的粒径取决于内外圆筒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因此难以获得具有给定粒径以下的乳化颗粒。该方法中获得的液滴的粒径局限于约10μm,难以获得粒径为数十μm以下的液滴。
另一方面,近来,由于所谓的微反应器已用于精细化学领域、生化领域等,因而已经实现了显著发展(参见W.Ehrfeld,V.Hessel,H.Lowe,"Microreactor",1Ed.(2000),WILEY-VCH)。
通常,微反应器是具有微型流路(微流路)的反应装置的统称。例如,在两种液体穿过不同的微流路的情况下,极薄的液膜会相互接触。此时,物质移动经过膜之间的界面,引起反应。
微反应器用于混合或分离两种以上的液体以及用于化学反应。特别是,用于混合的微反应器称作微混合器。微混合器形成下述结构,其中,待混合的两种不同液体的液膜层叠,并使液体穿过细流路,从而将它们混合。例如,使用油相液体和水相液体作为所述液体来制备乳液。WO00/62913公开了使用这样的微反应器进行分散的分散器(微混合器)。该分散器通过使液体A和液体B的液流穿过不同的微型流路(微流路)而在空间上分割液层(液体膜);并通过使分割的液流合并、使合并的液流穿过细流路而将液体A或液体B分散成细液滴。此时,机械振荡器可促进液体分散为液滴。
日本特开2002-282678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2-282679号公开了利用使用具有这样的微流路的微反应器或微混合器的乳化作用形成囊壁的技术细节。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采用此种技术。
显示用颗粒分散液的用途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用于显示介质和光控制介质(光控制装置)等。显示介质和光控制介质(光控制装置)的实例包括:使颗粒群沿与电极(基板)表面相反的方向移动的公知装置;使颗粒群沿平行于电极(基板)表面的方向移动的装置(所谓的面内型装置);和作为上述装置的组合体的混合式装置。
显示装置(显示介质)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图2是图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具有下述构成:其中,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应用于在显示介质12中包含有色颗粒群34、白色颗粒群36和分散介质50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也就是,将有色颗粒的群应用于有色颗粒群34;将白色颗粒的群应用于白色颗粒群36。
具体而言,有色颗粒群34包括:呈青色的青色颗粒群34C;和呈红色的红色颗粒群34R,该红色颗粒群34R的粒径大于青色颗粒群34C的粒径且其带电特性与青色颗粒群34C的带电特性相同。
在有色颗粒群34中,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小粒径有色颗粒的群应用于青色颗粒群34C;其大粒径有色颗粒的群应用于红色颗粒群34R。
如图2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例如显示介质12、电压施加部16(电压施加单元的实例)和控制器18。
显示介质
如图2所示,显示介质12包括:例如,作为显示表面的显示基板20;设置为与显示基板20相对且其间夹有间隙的背面基板22;以及在基板之间保持所需的间隙并将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的间隙分割为多个单元的间隔部件24。
上述单元是由显示基板20、背面基板22和间隔部件24所包围的区域。该单元中密封了有色颗粒群34、白色颗粒群36和用于分散各颗粒群的分散介质50。有色颗粒群34和白色颗粒群36分散在分散介质50中,有色颗粒群34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响应于该单元中形成的电场强度移动。
该显示介质12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构造从而实现各像素的颜色显示:设置间隔部件24使其对应于显示图像时的各像素;并形成对应于各像素的单元。
在显示介质12的分散介质50中,分散有多种颜色彼此不同的有色颗粒群34。多种有色颗粒群34是在基板间以电泳方式移动的颗粒。各有色颗粒群响应于电场移动所需的电压的绝对值彼此不同。
显示基板和背面基板
显示基板20具有如下构造:例如,其中表面电极40和表面层42依次层积在支持基板38上。背面基板22具有如下构造:例如,其中背面电极46和表面层48依次层积在支持基板44上。
支持基板38和支持基板44的材料的实例包括玻璃和树脂,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聚醚砜树脂。
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的材料的实例包括:铟、锡、镉和锑等的氧化物;如ITO等复合氧化物;如金、银、铜和镍等金属;和如聚吡咯和聚噻吩等有机材料。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可以为上述材料的单层膜、混合膜和复合膜中的任意一种,并例如使用气相沉积法、溅射法或涂布法来形成。
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的厚度可调节至获得所希望的电导率,其通常例如为10nm~1μm。
背面电极46和表面电极40上具有使用如液晶显示装置或印刷电路板的刻蚀等现有技术公知的方法形成的如矩阵状或条状等所需图案以实现无源矩阵驱动。
表面电极40可以埋入例如支持基板38中。同样地,背面电极46也可以埋入例如支持基板44中。背面电极46和表面电极40各自均可与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分离而布置在显示介质12外部。
在上述说明中,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其一包含电极,或两者均包含电极(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
此外,为了实现有源矩阵驱动,支持基板38和支持基板44可以对于各像素包含如薄膜晶体管(TFT)、薄膜二极管(TFD)、金属-绝缘体-金属(MIM)器件或可变电阻等有源器件。因为布线层积化和组件封装较为容易,所以优选在背面基板22而非显示基板20上形成有源器件。
在支持基板38和支持基板44上分别形成有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时,可抑制电极之间的漏电(漏电对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造成损伤并使有色颗粒群34的各颗粒固定)。因此,可选地,优选在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上分别形成表面层42和表面层48作为介电膜。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的相对表面上均分别形成有表面层(表面层42和表面层48),不过也可以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的相对表面的任一表面上形成表面层。另外,表面层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
表面层42和表面层48的材料的实例包括: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酯、聚苯乙烯、聚酰亚胺、聚氨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共聚物、环氧树脂、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树脂、硅酮树脂和氟树脂。
当使用硅油作为分散介质50时,例如,从防止颗粒固定的角度考虑,优选具有硅酮链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表面层42和表面层48的材料。
具有硅酮链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以下结构单元(A)和(B)表示的共聚物。
结构单元(A) 结构单元(B)
在结构单元(A)和(B)中,X表示具有硅酮链的基团;
Ra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Ra2表示氢原子、甲基或卤原子(例如,氯原子)。
Rb2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氰基、芳族基、杂环基或-C(=O)-O-Rc2(其中Rc2表示烷基、羟烷基、聚氧烷基((-(CxH2x-O)n’-H(x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的整数))、氨基、单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
n1和n2分别表示结构单元相对于整个共聚物的摩尔%,其中0<n1<50且0<n2<80。n表示1~3的自然数。
在结构单元(A)中,由X表示的具有硅酮链的基团例如为具有直链或支化硅酮链(连接有两个以上Si-O键的硅氧烷链)的基团,优选为具有二甲基硅氧烷链的基团,其中连接有两个以上二甲基硅氧烷结构(-Si(CH3)2-O-),并且一部分(-CH3的部分)可以由取代基取代。
由X表示的具有硅酮链的基团的具体实例包括由以下结构式(X1)和(X2)表示的基团。
结构式(X1)
结构式(X2)
在结构式(X1)和(X2)中,R1表示羟基、氢原子、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n表示1~10的整数。
在具有硅酮链的高分子化合物中,形成结构单元(A)的单体的实例包括: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的二甲基硅酮单体(例如,JNC Corporation制造的SILAPLANEFM-0711、FM-0721和FM-0725,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的X-22-174DX、X-22-2426和X-22-2475)。其中,优选SILAPLANE FM-0711、FM-0721或FM-0725等。
形成结构单元(B)的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腈、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酰胺、乙烯、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异丁烯、N-二烷基取代的(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乙烯基咔唑、苯乙烯衍生物、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丁基酯。在上述说明中,“(甲基)丙烯酸酯”是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术语。
具有硅酮链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含有结构单元(A)和(B)以外的交联单元。交联单元的实例包括具有环氧基、噁唑啉基或异氰酸酯基的单体。
具有硅酮链的高分子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1,000,000,更优选为400~1,000,000。重均分子量使用静态光散射法或者排阻柱色谱法测量,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数值使用这些方法测得。
由具有硅酮链的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表面层(表面层42和表面层48)的厚度例如为0.001μm~10μm,优选为0.01μm~1μm。
作为表面层42和表面层48的材料,除了上述绝缘性材料以外,还可以使用通过将电荷输送性材料添加到绝缘性材料而获得的材料。当绝缘性材料含有电荷输送性材料时,有下述效果:颗粒带电性因对颗粒注入电子而改善;并且当颗粒的带电量过大时,颗粒的电荷将泄漏,于是颗粒的带电量得以稳定。
电荷输送性材料的实例包括:空穴输送性材料,如腙化合物、茋化合物、吡唑啉化合物和芳基胺化合物;电子传输性材料,如芴酮化合物、二苯醌衍生物、吡喃化合物和氧化锌;以及电荷输送性树脂,如聚乙烯基咔唑。
间隔部件
间隔部件24保持显示基板20与背面基板22之间的间隙,并将其形成为不损害显示基板20的透明性。例如,间隔部件24由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电子束固化型树脂、光固化型树脂、橡胶或金属形成。
间隔部件24可以为蜂窝状或粒状。蜂窝状部件的实例包括网和通过刻蚀或激光加工而形成有矩阵形状的孔洞的片材。
间隔部件24可以与显示基板20或背面基板22一体化。支持基板38或支持基板44可以进行刻蚀和激光加工,然后使用预先准备的模具进行压制和印刷。结果,制备了具有所需尺寸的蜂窝状图案的支持基板38或支持基板44和间隔部件24。在此情况下,间隔部件24可以制备在显示基板20侧和/或背面基板22侧上。间隔部件24可以具有颜色,不过优选为无色透明从而不会对显示介质12上显示的图像带来不利影响。
电压施加部
电压施加部16例如电连接到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均电连接到电压施加部16。不过,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中的一个可以接地,而另一个可以电连接到电压施加部16。
电压施加部16例如为用于将电压施加到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的电压施加装置,其根据控制器18的控制将电压施加到表面电极40和背面电极46之间。
控制器
控制器18连接到例如电压施加部16,从而从其接收信号并向其发送信号。
尽管未示出,但控制器18可配置为微型计算机,其包括:控制整个装置的总体运转的中央处理器(CPU);临时存储各种数据的随机存取器(RAM);和预先存储包括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程序和处理惯用程序在内的各种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
驱动方法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改变施加在显示介质12中的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的施加电压(V);于是,可显示不同的颜色。
在显示介质12中,有色颗粒响应于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形成的电场移动;结果,在对应于显示介质12的各像素的各单元上显示出对应于各像素的图像数据的颜色。
如图3所示,在显示介质12中,各有色颗粒群34响应于电场而在基板之间做电泳移动所需的电压的绝对值对于各颜色不同。各颜色的有色颗粒群34具有使各颜色的有色颗粒群34移动所需的电压范围。电压范围彼此不同。换言之,电压的绝对值具有电压范围,并且对于有色颗粒群34的各颜色而言,电压范围不同。
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显示介质12)的驱动方法(下文中称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施加电压的极性表示施加到背面基板22的背面电极46的电压的极性。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中,如图2所示,包括呈青色的青色颗粒群34C和呈红色的红色颗粒群34R的双色有色颗粒群34密封在显示介质12的同一单元中。
在此情况下,青色颗粒群34C和红色颗粒群34R均带正电。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以下说明中,假定:包括呈青色的青色颗粒群34C和呈红色的红色颗粒群34R的双色有色颗粒群分别具有开始移动时的电压(移动开始电压)的绝对值;并且,呈青色的青色颗粒群34C的绝对值由|Vtc|表示,呈红色的红色颗粒群34R的绝对值由|Vtr|表示。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假定:包括呈青色的青色颗粒群34C和呈红色的红色颗粒群34R的双色有色颗粒群34分别具有使基本上所有颗粒移动的最大电压的绝对值;并且呈青色的青色颗粒群34C的绝对值由|Vdc|表示,呈红色的红色颗粒群34R的绝对值由|Vdr|表示。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假定Vtr、-Vtr、Vdr、-Vdr、Vtc、-Vtc、Vdc和-Vdc的绝对值满足|Vtr|<|Vdr|<|Vtc|<|Vdc|的关系。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例如,当所有有色颗粒群34具有相同极性时,使红色颗粒群34R移动所需的电压范围的绝对值|Vtr≤Vr≤Vdr|(Vtr和Vdr之间的值的绝对值)和使青色颗粒群34C移动所需的电压范围的绝对值|Vtc≤Vc≤Vdc|(Vtc和Vdc之间的值的绝对值)设定为依次变大而彼此不重叠。
另外,为了彼此独立地驱动各色的有色颗粒群34,使红色颗粒群34R的基本上所有颗粒移动的最大电压的绝对值|Vdr|设定为小于使青色颗粒群34C移动所需的电压范围的绝对值|Vtc≤Vc≤Vdc|(Vtc和Vdc之间的值的绝对值)。
也就是说,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中,使各色的有色颗粒群34移动所需的电压范围设定为彼此不重叠。于是,可使各色的有色颗粒群34彼此独立地驱动。
“使有色颗粒群34移动所需的电压范围”指的是从使颗粒开始移动所需的电压至开始移动后即使进一步增加电压和电压施加时间显示浓度也不改变并达到饱和时的电压之间的电压范围。
此外,“使有色颗粒群34的基本上所有颗粒移动所需的最大电压”指的是开始移动后即使进一步增加电压和电压施加时间显示浓度也不改变并达到饱和时的电压。
另外,“基本上所有”指的是由于各色的有色颗粒群34的性质差异而使一部分有色颗粒群34的性质对显示性质无贡献的程度。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指的是开始移动后即使进一步增加电压和电压施加时间显示浓度也不改变并达到饱和的状态。
另外,“显示浓度”指的是使用下述方法获得的浓度:在显示表面和背面之间施加电压,同时使用光学浓度(OD)的反射浓度计(X-rite Inc.制造)测量显示表面上的颜色浓度;沿使得测得的浓度增大的方向逐渐改变电压(施加电压增大或降低),以使每单位电压的浓度变化达到饱和;在此状态下,获得即使进一步增加电压和电压施加时间也不再改变并达到饱和的浓度作为显示浓度。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中,从0V起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施加电压,并逐渐增大施加电压。当施加在基板之间的电压超过+Vtr时,显示浓度开始因显示介质12中红色颗粒群34R的移动而改变。当进一步增大电压值并且施加在基板之间的电压达到+Vdr时,由显示介质12中红色颗粒群34R的移动所引起的显示浓度变化将停止。
当进一步增大电压值并且施加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的电压超过+Vtc时,显示浓度开始因显示介质12中青色颗粒群34C的移动而改变。当进一步增大电压值并且施加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的电压达到+Vdc时,由显示介质12中青色颗粒群34C的移动所引起的显示浓度变化将停止。
相反,从0V起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施加负电压,使得电压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当施加在基板之间的电压的绝对值超过-Vtr的绝对值时,显示浓度开始因显示介质12中基板之间的红色颗粒群34R的移动而改变。当进一步增大电压值的绝对值并且施加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的电压小于或等于-Vdr时,由显示介质12中红色颗粒群34R的移动所引起的显示浓度变化将停止。
当进一步增大电压值的绝对值、施加负电压并且施加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的电压的绝对值超过-Vtc的绝对值时,显示浓度开始因显示介质12中青色颗粒群34C的移动而改变。当进一步增大电压值的绝对值并且施加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的电压达到-Vdc时,由显示介质12中青色颗粒群34C的移动所引起的显示浓度变化将停止。
也就是说,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中,如图3所示,当在显示表面20和背表面22之间施加-Vtr~Vtr范围内(小于或等于电压范围|Vtr|)的电压时,有色颗粒群34(红色颗粒群34R和青色颗粒群34C)不会移动至改变显示介质12的显示浓度的程度。
当基板之间施加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电压+Vtr和电压-Vtr的绝对值的电压时,双色有色颗粒群34中的红色颗粒群34R的颗粒开始移动至改变显示介质12的显示浓度的程度。当显示浓度开始改变并且基板之间施加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电压-Vdr和电压Vdr的绝对值|Vdr|的电压时,每单位电压的显示浓度变化将停止。
而且,当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施加-Vtc~Vtc范围内(小于或等于电压范围|Vtc|)的电压时,青色颗粒群34C的颗粒不会移动至改变显示介质12的显示浓度的程度。
当基板之间施加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电压+Vtc和电压-Vtc的绝对值的电压时,青色颗粒群34c的颗粒开始移动至改变显示介质12的显示浓度的程度。当每单位电压的显示浓度开始改变并且基板之间施加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电压-Vdc和电压Vdc的绝对值|Vdc|的电压时,显示浓度变化将停止。
接下来,将参照图4对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显示基板20和背面基板22之间施加电压-Vdc。结果,所有青色颗粒群34C和红色颗粒群34R均位于背面基板22侧,从而获得白色(W)显示(参见图4A)。
接着,当在图4A的状态下施加电压+Vdc时,所有青色颗粒群34C和红色颗粒群34R均移动至显示基板20侧,从而获得黑色(K)显示(参见图4B)。
接着,当在图4A的状态下施加电压+Vtc时,红色颗粒群34R移动至显示基板20侧而青色颗粒群34C保持该状态,从而获得红色(R)显示(参见图4C)。
当电压高于+Vtc而小于+Vdc时,一部分青色颗粒群34C移动,从而获得半色调显示。
接着,当在图4B的状态下施加电压-Vdc时,所有青色颗粒群34C和红色颗粒群34R均移动至背面基板22侧,从而获得白色(W)显示(参见4D)。
当在图4B的状态下施加电压-Vdr时,青色颗粒群34C保持在显示基板20侧而红色颗粒群34R移动至背面基板22侧,从而获得青色(C)显示(参见图4E)。
另一方面,当在图4C的状态下施加电压-Vdr时,青色颗粒群34C保持在背面基板22侧而红色颗粒群34R移动至背面基板22侧,从而获得白色(W)显示(参见图4F)。
当电压低于-Vtr而高于-Vdr时,一部分红色颗粒群34R移动,从而获得半色调显示。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中,按照高移动开始电压的顺序在基板之间顺次施加对应于各有色颗粒群34的电压,使各颗粒选择性地移动,从而实现所希望的颜色显示。
包含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含在电子装置、显示介质或卡片介质等中(具体而言,例如,电子公告板、电子提示板、电子黑板、电子广告、电子招牌、闪光信号、电子纸、电子新闻、电子书、用于复印机或打印机的电子文件页、便携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智能卡、签名机、时钟、货架标签或闪存盘)。
实施例
下面,将利用实施例对本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说明。不过,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青色颗粒的制备
青色颗粒C1的制备
1)芯部颗粒的制备(液体干燥法)
将作为水溶性树脂的6.48g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X345(Seiko PMC Corporation制造)、0.72g(相当于相对于全部树脂为10重量%)三聚氰胺树脂“MX035(SanwaChemical Co.,Ltd.制造)、含有26重量%青色颜料“PB15:3”的18.8g水分散液“EmacolSFBlue H524F(Sanyo Color Work Ltd.制造)”和24.1g蒸馏水相互混合同时在60℃加热。制得墨水固形物浓度为15%且干燥后的颜料浓度为50%的分散相。
接着,将3.5g表面活性剂“KF-6028(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溶解在硅油“KF-96L-2CS(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而制得350g连续相。然后,将50g分散相添加到连续相中,然后用内齿型台式分散机ROBOMICS(Tokushu Kika KogyoCo.,Ltd.制造)以8,000rpm的转速在30℃的温度乳化10分钟。
结果,获得了液滴直径为约2μm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仪在20mbar的真空度在50℃的水浴温度对该乳液干燥12小时。
另外,将使用离心式分离器的该硅油颗粒分散液的沉淀过程和使用超声清洗机的再分散过程重复进行三次。通过除去过量的表面活性剂“KF-6028(Shin-Etsu ChemicalCo.,Ltd.制造)而使所得物浓缩。结果,获得了6g芯部颗粒。离心分离的条件为6000rpm和15分钟。当通过SEM观察芯部颗粒并分析图像时,平均粒径为0.6μm,C.V.值(单分散指数;变差系数(CV;%)=(σ/D)×100(σ:标准偏差;D:平均粒径)为30%。
2)表面处理
将83g硅酮大分子单体“SILAPLANE FM-0721(JNC Corporation制造)”、2.3g具有苯氧基的单体“AMP-10G(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和4.4g具有封端异氰酸酯基的单体“KARENZ MOI-BP(Showa Denko K.K.制造)”在210g硅油“KF-96L-2CS(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中混合并溶解。在其中溶解0.9g聚合引发剂AIBN(2,2’-偶氮二(异丁腈)),然后在氮气流下在60℃聚合6小时。结果,制得了表面处理用树脂,并获得了表面处理液。
接着,将1g芯部颗粒放入200mL茄形烧瓶,并向其中加入29g硅油“KF-96L-2CS(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在施加超声波的同时,在25℃搅拌分散该芯部颗粒分散液。向其中倒入6g表面处理液。表面处理液的倾倒速度为0.5mL/s。
接着,搅拌下使所得物在油浴中加热。首先,在100℃进行加热0.5小时,并在130℃再进行1小时,以使封端基团从封端异氰酸酯中游离出,从而使表面处理用树脂和芯部颗粒中的三聚氰胺树脂相互反应。
接着,在冷却后,将使用离心式分离器的硅油颗粒分散液的沉淀过程和使用超声清洗机的再分散过程重复进行三次,以除去过量的表面处理用树脂。最后,获得0.7g颗粒。
通过上述过程,获得了青色颗粒C1。获得的青色颗粒C1带正电。
青色颗粒C2的制备
使用与青色颗粒C1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青色颗粒C2(最后获得0.6g颗粒),不同之处在于:在芯部颗粒的制备中,将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X345(Seiko PMCCorporation制造)”的混合量变为6.84g;将三聚氰胺树脂“MX035(Sanwa Chemical Co.,Ltd.制造)”的混合量变为0.36g(相当于相对于全部树脂为5重量%)。获得的青色颗粒C2带正电。
青色颗粒C3的制备
使用与青色颗粒C1中制备的表面处理液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表面处理液,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具有苯氧基的单体“AMP-10G(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
使用与青色颗粒C1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青色颗粒C3(最后获得0.56g颗粒),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以上制备的表面处理液和青色颗粒C2中制备的芯部颗粒。获得的青色颗粒C3带正电。
青色颗粒C4的制备
使用与青色颗粒C1中制备的表面处理液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表面处理液,不同之处在于:具有苯氧基的单体“AMP-10G(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的混合量变为4.6g。
使用与青色颗粒C1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青色颗粒C4(最后获得0.8g颗粒),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以上制备的表面处理液和青色颗粒C2中制备的芯部颗粒。获得的青色颗粒C4带正电。
红色颗粒的制备
红色颗粒R1的制备
分散液A-1A的制备
将下述成分混合,然后用10mmφ氧化锆球磨机粉碎20小时,从而制得分散液A-1A。
·甲基丙烯酸甲酯:38.7g
·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基酯:2.25g
·红色颜料(RED3090,Sanyo Color Work Ltd.制造):4.05g
分散液A-1B(碳酸钙分散液A-1B)的制备
将下述成分混合,然后用相同的球磨机进行粉碎,从而制得碳酸钙分散液A-1B。
·碳酸钙:40g
·水:60g
混合液A-1C的制备
将下述成分混合,然后用超声装置脱气10分钟,并用乳化装置搅拌,从而制得混合液A-1C。
·碳酸钙分散液A-1B:60g
·20%盐水溶液:4g
有色颗粒的制备
称取准备20g分散液A-1A、0.6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2g聚合引发剂V601(二甲基2,2’-偶氮二(2-甲基丙酸酯),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并充分混合,然后用超声装置脱气10分钟。向其中加入混合液A-1C,然后用乳化装置乳化。
接着,将该乳液放入烧瓶并用硅酮软塞密封,然后使用注射针抽气。向其中导入氮气。接着,使反应在65℃进行15小时,从而制得颗粒。
冷却后,通过过滤分离颗粒。将获得的颗粒分散在离子交换水中,从而用盐酸水溶液分解碳酸钙,然后过滤。
然后,将所得物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并用孔径为13μm和5μm尼龙筛网筛分,以使粒径均一。当使用显微镜测量颗粒并分析图像时,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C.V.值为15%。
获得季铵盐的处理
将获得的颗粒分散在1cSt硅油(KF-96L-1CS,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中。向其中加入与该颗粒制造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基酯相同的摩尔量的十二烷基溴(季铵化试剂),然后在90℃加热6小时。
冷却后,将该分散液用大量硅油洗涤,然后减压干燥。结果,获得了红色颗粒R1。获得的红色颗粒R1带正电。
红色颗粒R2的制备
使用与红色颗粒R1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红色颗粒R2,不同之处在于:在分散液A-1A的制备中,将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基酯的混合量变为4.5g。获得的红色颗粒R2带正电。
红色颗粒R3的制备
使用与红色颗粒R1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红色颗粒R3,不同之处在于:在分散液A-1A的制备中,将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基酯的混合量变为1.5g。获得的红色颗粒R3带正电。
白色颗粒的制备
白色颗粒W的制备
将45g2-乙烯基萘(Nippon Steel&Sumikin Chemical Co.,Ltd制造)、45g硅酮大分子单体“SILAPLANE FM-0721(JNC Corporation制造)”和240g硅油“KF-96L-1CS(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放入连接有回流冷却管的500ml三颈烧瓶中。将所得物在65℃加热,然后用氮气鼓泡15分钟,向其中放入2.3g引发剂过氧化月桂酰(Sigma-Aldrich Co.Llc.)。65℃下在氮气氛围中进行聚合24小时。
将使用离心式分离器以8,000rpm将获得的颗粒悬浮液分离10分钟以从中除去上清液并使用硅油“KF-96L-2CS(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进行再分散的洗涤过程重复进行三次。最后,获得了硅油中的颗粒固形物浓度为40重量%的白色颗粒W分散液。白色颗粒W的体积平均粒径为450nm。
实施例(CRW混合体系,CR:相同极性)
将0.01g青色颗粒C1、1.0g红色颗粒R1和2.5g白色颗粒W添加到硅油“KF-96L-2CS(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中,使得总量为10.0g,然后用超声波搅拌。结果,制得了CRW类显示用颗粒分散液(1)。
使用与CRW类显示用颗粒分散液(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CRW类显示用颗粒分散液(2)~(48),不同之处在于按照表1和2改变了青色颗粒的种类和浓度以及红色颗粒的种类和浓度。
评价
各颗粒的性质
对于按照上述方法在各实施例中制备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包含的有色颗粒,测量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和体积平均粒径。其结果示于表1和2。
显示驱动性
高分子化合物A的合成
将5重量份“SILAPLANE FM-0721(JNC Corporation制造,重均分子量=5000)”、5重量份苯氧基乙二醇丙烯酸酯(NK ESTER AMP-10G,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和9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与300重量份异丙醇(IPA)混合。在其中溶解1重量份聚合引发剂AIBN(2,2-偶氮二异丁腈),然后在氮气氛围中在70℃聚合6小时。获得的产物用己烷作为再沉淀溶剂进行纯化,然后干燥,从而制得高分子化合物A。
评价用单元的制备
将高分子化合物A溶解在IPA(异丙醇)中以具有4重量%的固形物浓度。将高分子化合物A溶液旋涂在玻璃基板上(该玻璃基板上通过溅射法形成有厚度为50nm的氧化铟锡(ITO)层作为电极),然后在130℃干燥1小时。结果,形成了厚度为100nm的表面层。
将如上所述制得的形成有两个表面层的ITO基板制备为显示基板和背面基板。使用50μm TEFLON(注册商标)片作为间隔物,将显示基板设置在背面基板上以使表面层彼此相对。利用夹钳将基板固定。
将各实施例中制得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放入基板之间的间隙并密封,从而制得评价用单元。
混色显示的保持性的评价
使用制得的评价用单元,在该对电极之间施加15V的电位差持续5秒,使得显示基板上的电极为正。带正电的青色颗粒和带正电的红色颗粒移动到负极侧,即移动到背面电极侧。在此状态下,当从显示基板侧观察评价用单元时,因白色颗粒而观察到白色显示。
接着,在该对电极之间施加15V的电位差持续5秒,使得显示基板上的电极为负。带正电的青色颗粒和带正电的红色颗粒移动到负极侧,即显示电极侧。在此状态下,当从显示基板侧观察评价用单元时,因青色颗粒和红色颗粒而观察到作为青色和红色的混色的黑色显示。
在驱动后立即使用显微镜(VHX-600,Keyence Corporation制造)通过放大观察获得附着到显示基板上的红色颗粒的数目。
接着,在显示基板侧的电极和背面基板侧的电极短路的状态下,将评价用单元静置30分钟并使显示基板侧朝上。然后,使用显微镜通过放大观察获得附着到显示基板上的红色颗粒的数目。
当将驱动后立即附着到显示基板上的红色颗粒的数目表示为Nf,并将评价用单元在短路状态下静置30分钟后附着到显示基板上的红色颗粒的数目表示为Na时,获得比率(Na/Nf)作为红色颗粒的保持率。基于红色颗粒的保持率来评价混色显示的保持性。结果示于表1和2。
因为作为重量较大的大粒径有色颗粒的红色颗粒率先从显示基板离开,因此没有测定青色颗粒的保持率。
下面,各实施例的详细情况及评价结果示于表1和2。表1和2中的缩写如下。
·红:红色颗粒
·青:青色颗粒
·D50:体积平均粒径
·带电:各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
·带电比:Cs/Cl比
表1
表2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与比较例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相比,实施例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具有更高的红色颗粒保持率和更高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
而且,还可以看出,与Cs/Cl比大于2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相比,Cs/Cl比为2以下的实施例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具有更高的红色颗粒保持率和更高的混色显示的保持性。
提供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述说明是出于描述和说明的目的。其并非意图穷尽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适用于设想的特定用途的针对各种实施方式并具有各种修改的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所述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包含:
显示用有色颗粒,所述显示用有色颗粒响应于电场移动,并且包括第一有色颗粒和第二有色颗粒;和
使所述显示用有色颗粒分散的分散介质;
其中,所述第二有色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的粒径,且其带电特性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相同,并且
其中,在所述显示用有色颗粒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所述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Cs/Cl)小于或等于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其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与所述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比(Cs/Cl)小于或等于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其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为0.5nC/cm2~5nC/cm2。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其中,所述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为0.5nC/cm2~3nC/cm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其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3μm~0.9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其中,所述第二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μm~2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其中,所述第一有色颗粒和所述第二有色颗粒在所述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为0.01重量%~50重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所述显示用颗粒分散液还包含:
第三有色颗粒,所述第三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和所述第二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不同或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其中,所述第三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和所述第二有色颗粒的带电特性相同,并且
在所述第三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t与所述第一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s或所述第二有色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Cl之间,体积平均粒径较小的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与体积平均粒径较大的颗粒每显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之比小于或等于5。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其中,所述第三有色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05μm~20μ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所述显示用颗粒分散液还包含:
显示用白色颗粒,所述显示用白色颗粒不响应于电场移动或者以比有色颗粒的响应时间更慢的电场响应时间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其中,所述显示用白色颗粒在所述显示用颗粒分散液中的浓度为1体积%~50体积%。
13.一种显示介质,所述显示介质包含:
其中至少一个透光的一对基板或其中至少一个透光的一对电极;和
密封在所述一对基板之间的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或者设置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区域,所述区域含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用颗粒分散液。
14.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含:
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介质;和
在所述显示介质的所述一对基板或所述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27007 | 2012-10-12 | ||
JP2012227007A JP6008685B2 (ja) | 2012-10-12 | 2012-10-12 | 表示用粒子分散液、表示媒体、及び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28805A true CN103728805A (zh) | 2014-04-16 |
CN103728805B CN103728805B (zh) | 2018-09-11 |
Family
ID=50452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83535.XA Active CN103728805B (zh) | 2012-10-12 | 2013-07-08 | 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显示介质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52005B2 (zh) |
JP (1) | JP6008685B2 (zh) |
CN (1) | CN10372880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3635A (zh) * | 2015-04-24 | 2015-09-09 |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组分螺纹锁固环氧预涂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57602A (zh) * | 2017-12-21 | 2018-04-24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微透镜阵列及显示装置 |
CN113358945A (zh) * | 2021-07-01 | 2021-09-07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一种多功能空间高速尘埃特性探测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40814B2 (ja) * | 2013-06-04 | 2018-06-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粒子、電気泳動粒子の製造方法、電気泳動分散液、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TWI534520B (zh) * | 2013-10-11 | 2016-05-21 | 電子墨水加利福尼亞有限責任公司 | 彩色顯示裝置 |
JP6323154B2 (ja) * | 2014-05-13 | 2018-05-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情報機器及び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調光レンズ |
JP6272623B2 (ja) | 2014-09-10 | 2018-01-31 | イー インク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着色電気泳動ディスプレイ |
US10657869B2 (en) | 2014-09-10 | 2020-05-19 | E Ink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driving col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
EP3198861A4 (en) | 2014-09-26 | 2018-04-11 | E Ink Corporation | Color sets for low resolution dithering in reflective color displays |
US10040954B2 (en) | 2015-05-28 | 2018-08-07 | E Ink California, Llc | Electrophoretic medium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charge control agents |
CN108138038B (zh) | 2015-10-06 | 2020-10-09 | 伊英克公司 | 改善的低温电泳介质 |
JP2017102270A (ja) * | 2015-12-02 | 2017-06-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粒子の製造方法、電気泳動粒子、電気泳動分散液、電気泳動シート、電気泳動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WO2017156254A1 (en) | 2016-03-09 | 2017-09-14 | E Ink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driving electro-optic displays |
US10593272B2 (en) | 2016-03-09 | 2020-03-17 | E Ink Corporation | Drivers providing DC-balanced refresh sequences for col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
JP6791680B2 (ja) * | 2016-08-09 | 2020-11-25 | 株式会社フジミ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表面処理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洗浄方法 |
US10444592B2 (en) | 2017-03-09 | 2019-10-15 | E Ink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forming RGB image data to a reduced color set for electro-optic displays |
WO2019197264A1 (en) * | 2018-04-12 | 2019-10-17 | Agfa Nv | Aqueous resin based inkjet inks |
CN112912785B (zh) | 2018-10-30 | 2023-07-04 | 伊英克公司 | 电光介质和包含其的可写装置 |
US11460722B2 (en) | 2019-05-10 | 2022-10-04 | E Ink Corporation | Color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
AU2021344334B2 (en) | 2020-09-15 | 2023-12-07 | E Ink Corporation | Improved driving voltages for advanced col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and displays with improved driving voltages |
US11846863B2 (en) | 2020-09-15 | 2023-12-19 | E Ink Corporation | Coordinated top electrode—drive electrode voltages for switching optical state of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us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voltage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
AU2021345023B2 (en) | 2020-09-15 | 2023-12-21 | E Ink Corporation | Four particle electrophoretic medium providing fast, high-contrast optical state switching |
EP4237909A4 (en) | 2020-11-02 | 2024-05-22 | E Ink Corporation | CONTROL SEQUENCES FOR REMOVING PREVIOUS STATE INFORMATION FROM ELECTROPHORETIC COLOR DISPLAYS |
JP2023531836A (ja) * | 2021-06-02 | 2023-07-26 | ▲復▼旦大学 | 白色塗料、スマート感温変色塗料及びコーティング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8233A (zh) * | 2003-04-02 | 2006-06-14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图像显示介质中使用的粒子、使用该粒子的图像显示用平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JP2006313334A (ja) * | 2005-04-07 | 2006-11-16 | Bridgestone Corp | 表示媒体用粒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
JP2007249188A (ja) * | 2006-02-14 | 2007-09-27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表示媒体、画像表示装置、書込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
US20100020384A1 (en) * | 2007-08-10 | 2010-01-28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display mediu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US20110175939A1 (en) * | 2010-01-18 | 2011-07-21 | Fuji Xerox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75061B2 (ja) | 1994-05-30 | 2004-10-0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静電写真用現像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 |
JP2630501B2 (ja) | 1990-11-19 | 1997-07-16 |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乳化方法及び装置 |
DE19917148C2 (de) | 1999-04-16 | 2002-01-10 | Inst Mikrotechnik Mainz Gmbh | Verfahren und Mikrovermischer zur Herstellung einer Dispersion |
JP2002282678A (ja) | 2001-03-28 | 2002-10-0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感熱記録材料 |
JP2002282679A (ja) | 2001-03-28 | 2002-10-0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感熱記録材料 |
JP4423838B2 (ja) * | 2001-09-28 | 2010-03-0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表示素子 |
US6974592B2 (en) | 2002-04-11 | 2005-12-13 | Ocean Nutrition Canada Limited | Encapsulated agglomeration of microcapsules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
TWI228632B (en) * | 2003-02-06 | 2005-03-01 | Sipix Imaging Inc | Improv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with a bi-modal particle system |
JP5050343B2 (ja) * | 2005-12-06 | 2012-10-1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表示媒体、表示素子、及び表示方法 |
US20070188509A1 (en) * | 2006-02-14 | 2007-08-16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displaying mediu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
JP2007240758A (ja) * | 2006-03-07 | 2007-09-20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表示媒体、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
US20070244219A1 (en) | 2006-03-27 | 2007-10-18 | Datacard Corporation | Printing inks with property enhancing microcapsules |
JP5320724B2 (ja) * | 2007-11-06 | 2013-10-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表示シート、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2009244635A (ja) | 2008-03-31 | 2009-10-22 | Brother Ind Ltd | 粒子移動式表示装置及び該粒子移動式表示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
JP5298697B2 (ja) * | 2008-08-08 | 2013-09-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表示シート、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TWI395042B (zh) * | 2008-12-01 | 2013-05-01 | Prime View Int Co Ltd | 彩色電泳式顯示裝置的畫素結構與次畫素結構 |
JP4737310B2 (ja) * | 2009-03-05 | 2011-07-2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表示用白色粒子、表示媒体、及び表示装置 |
JP2011158783A (ja) | 2010-02-02 | 2011-08-18 | Panasonic Corp | 表示粒子、表示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粒子を用いた画像表示媒体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
JP5505130B2 (ja) | 2010-06-29 | 2014-05-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2012
- 2012-10-12 JP JP2012227007A patent/JP6008685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4-26 US US13/871,609 patent/US9152005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7-08 CN CN201310283535.XA patent/CN1037288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8233A (zh) * | 2003-04-02 | 2006-06-14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图像显示介质中使用的粒子、使用该粒子的图像显示用平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JP2006313334A (ja) * | 2005-04-07 | 2006-11-16 | Bridgestone Corp | 表示媒体用粒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
JP2007249188A (ja) * | 2006-02-14 | 2007-09-27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表示媒体、画像表示装置、書込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
US20100020384A1 (en) * | 2007-08-10 | 2010-01-28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display mediu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US20110175939A1 (en) * | 2010-01-18 | 2011-07-21 | Fuji Xerox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3635A (zh) * | 2015-04-24 | 2015-09-09 |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组分螺纹锁固环氧预涂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57602A (zh) * | 2017-12-21 | 2018-04-24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微透镜阵列及显示装置 |
CN113358945A (zh) * | 2021-07-01 | 2021-09-07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一种多功能空间高速尘埃特性探测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28805B (zh) | 2018-09-11 |
JP2014077968A (ja) | 2014-05-01 |
US20140104675A1 (en) | 2014-04-17 |
JP6008685B2 (ja) | 2016-10-19 |
US9152005B2 (en) | 2015-10-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28805A (zh) | 显示用颗粒分散液、显示介质和显示装置 | |
TWI625584B (zh) | 彩色電泳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 |
JP4780118B2 (ja) | 表示用粒子の製造方法 | |
TWI616493B (zh) | 改良之低溫電泳介質 | |
CN108474991A (zh) | 用于密封电泳显示器的多羟基组合物 | |
KR20060101310A (ko) | 마이크로캡슐의 제조 방법 | |
TW201313841A (zh) | 有色聚合物顆粒 | |
CN102411243B (zh) | 显示媒介和显示装置 | |
KR20150003263A (ko) | 코어 및 랜덤 공중합체 코팅을 함유하는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용 입자 | |
KR20150013712A (ko) |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용 입자 | |
TW201346413A (zh) | 顯示用粒子分散液、影像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展示用媒體以及卡媒體 | |
KR20150013295A (ko) |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용 입자 | |
KR101330269B1 (ko) | 전자 잉크의 제조 방법, 이에 의해 형성된 전자잉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 | |
JP2019207442A (ja) | 電気泳動媒体のための分枝状ポリオール添加剤 | |
CN104094159A (zh) | 电湿润元件用油墨及使用其的电湿润器件 | |
JP2024003121A (ja) | 有色電気泳動ディスプレイ | |
US8786936B2 (en) | Ink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preparing ink compositions and display panels including ink compositions | |
JP6144018B2 (ja) | 表示用粒子分散液、表示媒体、及び表示装置 | |
US20130222882A1 (en) | Polymer dispersant for image display particles, image display particles, dispersion liquid for image display particles, display medium, and display device | |
JP2004191951A (ja) | 電気泳動表示媒体用表示液 | |
JP2011170225A (ja) | 電気泳動表示素子用ポリマー粒子、及び電気泳動表示素子用ポリマー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分散液 | |
KR20130061886A (ko) | 전기영동 입자,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영동 소자 및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 |
JP2006235223A (ja) | 帯電粒子、マイクロカプセル、電気泳動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 | |
KR20130061887A (ko) | 전기영동 입자,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영동 소자 및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15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USA Applicant after: Electronic Ink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rp.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