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8308B - 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 Google Patents

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8308B
CN103728308B CN201210388922.5A CN201210388922A CN103728308B CN 103728308 B CN103728308 B CN 103728308B CN 201210388922 A CN201210388922 A CN 201210388922A CN 103728308 B CN103728308 B CN 103728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t
measured
conveying belt
slide unit
guiding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89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8308A (zh
Inventor
邹嘉骏
蔡鸿儒
张振明
徐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techzo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techz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techz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Utechzo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889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28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2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8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8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83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翻转装置,适于翻转一待测料片,待测料片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翻转装置包含一导引机构及一顶推机构,导引机构包括一阻挡台,及一固定地连接于阻挡台上的导引滑台,导引滑台形成有一穿槽,导引滑台与阻挡台之间夹一角度,阻挡台与导引滑台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时,导引滑台呈倾斜并用以导引待测料片朝向阻挡台滑移到一预定位置,使待测料片的一末端抵接于阻挡台而下表面抵靠于导引滑台,在第二位置时,阻挡台呈水平并将待测料片承载于一水平状态,顶推机构包括一顶推件,顶推件可穿伸出穿槽并将位于预定位置的待测料片的下表面朝阻挡台方向顶推,以带动待测料片旋转并使上表面抵靠于阻挡台。

Description

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转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翻转待测料片的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背景技术
检测设备通常用以检测一待测料片的表面瑕疵,以判断待测料片是否为良品。检测设备的一输送装置会将待测料片输送至一光学检测装置处,使光学检测装置先对待测料片的一上表面进行检测的动作,以检测上表面是否有如异物、刮痕或凹凸等表面形态的瑕疵。当上表面检测完成后,输送装置会将待测料片输送至一翻转装置,翻转装置是通过一设置于旋转臂的一吸盘吸附于待测料片的上表面,借由一马达带动旋转臂翻转180度,使待测料片的下表面朝向上方。接着,输送装置便能将待测料片输送至光学检测装置以对待测料片的下表面进行检测的动作。
前述翻转装置的吸盘通常会连接至一抽气机构,通过抽气机构的启动,可使吸盘的多个吸嘴产生吸力,借此,吸盘可通过多个吸嘴吸附待测料片。若这些吸嘴的吸附力量不均匀时,旋转臂带动待测料片翻转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待测料片脱离吸盘而掉落,造成待测料片受损或破裂的情形。再者,由于整个翻转装置的构造复杂,因此,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其构造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并能迅速且确实地进行待测料片的翻转作业。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翻转装置,适于翻转一待测料片,该待测料片具有一上表面及一相反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
该翻转装置包含一导引机构及一顶推机构,该导引机构包括一阻挡台,及一固定地连接于该阻挡台上的导引滑台,该导引滑台形成有一穿槽,该导引滑台与该阻挡台之间夹一角度,该阻挡台与该导引滑台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呈倾斜并用以导引该待测料片朝向该阻挡台滑移到一预定位置,使该待测料片的一末端抵接于该阻挡台而该下表面抵靠于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二位置时,该阻挡台呈水平并将该待测料片承载于一水平状态,该顶推机构设置于该导引滑台并包括一与该穿槽位置相对应的顶推件,该顶推件可穿伸出该穿槽并将位于该预定位置的该待测料片的该下表面朝该阻挡台方向顶推,以带动该待测料片旋转并使该上表面抵靠于该阻挡台。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翻转装置还包含一与该导引机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该阻挡台包含一用以阻挡该待测料片并可供该上表面抵靠的输送带,该输送带包括一前缘及一后缘,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输送带呈水平并可沿一由后朝前的回送方向输送该待测料片。
该导引滑台包含一用以导引该待测料片滑移至该预定位置的导引滑板,该导引滑板包括一邻近于该输送带的下端,及一远离该输送带的上端,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间隔位于该输送带上方并与该输送带之间形成一空隙,该空隙可供该待测料片通过。
该空隙大于该待测料片的厚度并且小于该厚度的两倍。
该导引滑板包括一用以导引该测料片滑移的导引板体,及一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导引板体的挡止板体,该导引板体具有该穿槽并界定该上端,该挡止板体界定该下端并与该输送带之间形成该空隙,该挡止板体可相对于该导引板体移动以调整该空隙大小。
该导引滑台还包含两个凸设于该导引滑板上且左右相间隔的导引滑轨,该两导引滑轨可分别供该待测料片的左右侧抵接,各该导引滑轨呈长形并包括一邻近于该下端的挡止侧面,及一邻近于该上端的斜导引面,该挡止侧面与该导引滑板及该输送带垂直,该两导引滑轨的该挡止侧面可分别挡止于该待测料片的左右侧,该两导引滑轨的该斜导引面用以将该待测料片导引至该导引滑板。
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与该后缘中间,该下端分别与该前缘及该后缘相间隔,该导引滑台的该导引滑板与该阻挡台的该输送带之间夹的该角度为90度,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分别呈倾斜,在该第二位置时,该阻挡台呈水平,该导引滑台呈直立。
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顶推杆及一气缸,该顶推杆顶端枢接于该阻挡台,该气缸用以驱动该顶推杆往复移动以带动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与该后缘中间,该下端分别与该前缘及该后缘相间隔,该导引滑板的该上端间隔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上方,该导引滑台的该导引滑板与该阻挡台的该输送带之间夹的该角度为钝角,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该第二位置的高度高于该第一位置的高度,在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呈倾斜而该阻挡台呈水平。
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顶推杆及一气缸,该顶推杆顶端连接于该阻挡台,该气缸用以驱动该顶推杆往复移动以带动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
该顶推机构还包括一用以驱使该顶推件动作的驱动元件、一用以感测该待测料片是否移动到该预定位置的感测元件,及一电连接于该感测元件与该驱动元件之间的控制器,当该待测料片滑移到该预定位置时,该感测元件会传递一感测信号至该控制器以使其控制该驱动元件驱动该顶推件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该顶推件为一摆臂,该驱动元件为一可驱动该摆臂往复旋转的马达。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顶推件为一推杆,该驱动元件为一可驱动该推杆往复移动的气缸。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翻转装置的构造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并能迅速且确实地进行待测料片的翻转作业,以使检测设备能迅速地对待测料片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进行表面瑕疵的检测。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适于检测一待测料片的表面瑕疵,该待测料片具有一上表面及一相反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该检测设备包括一输送装置、一光学检测装置,及一翻转装置。
该输送装置包含一输送带体,该输送带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输送带体可沿着一由前朝后的输送方向输送该待测料片,该检测设备还包括一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邻近于该输送带体的该前端,用以提供该待测料片至该输送带体上,该光学检测装置设置该前端与该后端之间且位于该输送带体上方,该光学检测装置用以对该输送带体上的该待测料片的该上表面或该下表面进行检测,该翻转装置邻近于该输送带体的该后端用以翻转该待测料片,该翻转装置包含一导引机构及一顶推机构,该导引机构包括一阻挡台,及一固定地连接于该阻挡台上用以承接由该输送带体所输出的该待测料片的导引滑台,该导引滑台形成有一穿槽,该导引滑台与该阻挡台之间夹一角度,该阻挡台与该导引滑台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呈倾斜并用以导引该待测料片朝向该阻挡台滑移到一预定位置,使该待测料片的一末端抵接于该阻挡台而该下表面抵靠于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二位置时,该阻挡台呈水平并将该待测料片承载于一水平状态,该顶推机构设置于该导引滑台并包括一与该穿槽位置相对应的顶推件,该顶推件可穿伸出该穿槽并将位于该预定位置的该待测料片的该下表面朝该阻挡台方向顶推,以带动该待测料片旋转并使该上表面抵靠于该阻挡台。
该翻转装置还包含一与该导引机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该阻挡台包含一用以阻挡该待测料片并可供该上表面抵靠的输送带,该输送带包括一前缘及一后缘,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输送带呈水平并与该输送带体共同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该输送带可沿一由后朝前的回送方向输送该待测料片至该输送带体。
该导引滑台包含一用以导引该待测料片滑移至该预定位置的导引滑板,该导引滑板包括一邻近于该输送带的下端,及一远离该输送带的上端,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间隔位于该输送带上方并与该输送带之间形成一空隙,该空隙可供该待测料片通过。
该空隙大于该待测料片的厚度并且小于该厚度的两倍。
该导引滑板包括一用以导引该测料片滑移的导引板体,及一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导引板体的挡止板体,该导引板体具有该穿槽并界定该上端,该挡止板体界定该下端并与该输送带之间形成该空隙,该挡止板体可相对于该导引板体移动以调整该空隙大小。
该导引滑台还包含两个凸设于该导引滑板上且左右相间隔的导引滑轨,该两导引滑轨可分别供该待测料片的左右侧抵接,各该导引滑轨呈长形并包括一邻近于该下端的挡止侧面,及一邻近于该上端的斜导引面,该挡止侧面与该导引滑板及该输送带垂直,该两导引滑轨的该挡止侧面可分别挡止于该待测料片的左右侧,该两导引滑轨的该斜导引面用以将该待测料片导引至该导引滑板。
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与该后缘中间,该下端分别与该前缘及该后缘相间隔,该导引滑台的该导引滑板与该阻挡台的该输送带之间夹的该角度为90度,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分别呈倾斜,该导引滑板的该上端邻近于该输送带体,在该第二位置时,该阻挡台呈水平且该输送带的该前缘邻近于该输送带体,该导引滑台呈直立。
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顶推杆及一气缸,该顶推杆顶端枢接于该阻挡台,该气缸用以驱动该顶推杆往复移动以带动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与该后缘中间,该下端分别与该前缘及该后缘相间隔,该导引滑板的该上端间隔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上方,该导引滑台的该导引滑板与该阻挡台的该输送带之间夹的该角度为钝角,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该第二位置的高度高于该第一位置的高度,在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呈倾斜而该阻挡台呈水平,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板的该上端邻近于该输送带体,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输送带的该前缘邻近于该输送带体。
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顶推杆及一气缸,该顶推杆顶端连接于该阻挡台,该气缸用以驱动该顶推杆往复移动以带动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
该顶推机构还包括一用以驱使该顶推件动作的驱动元件、一用以感测该待测料片是否移动到该预定位置的感测元件,及一电连接于该感测元件与该驱动元件之间的控制器,当该待测料片滑移到该预定位置时,该感测元件会传递一感测信号至该控制器以使其控制该驱动元件驱动该顶推件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该顶推件为一摆臂,该驱动元件为一可驱动该摆臂往复旋转的马达。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顶推件为一推杆,该驱动元件为一可驱动该推杆往复移动的气缸。
本发明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方法,能迅速且确实地翻转待测料片。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翻转方法,适于翻转一待测料片,该待测料片具有一上表面及一相反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
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A)通过一呈倾斜的导引滑台导引该待测料片朝向一阻挡台滑移到一预定位置,使该待测料片的一末端抵接于该阻挡台而该下表面抵靠于该导引滑台,该导引滑台固定地连接于该阻挡台并与该阻挡台之间夹一角度,且该导引滑台与该阻挡台位在一第一位置;
(B)通过一顶推机构穿伸出该导引滑台的一穿槽并将该待测料片的该下表面朝该阻挡台方向顶推,以带动该待测料片旋转并使该上表面抵靠于该阻挡台;及
(C)通过一驱动机构驱使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由该第一位置运动至一第二位置,使该阻挡台呈水平并将该待测料片承载于一水平状态,且该待测料片的该下表面朝上。
在该步骤(C)中,该驱动机构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由该第一位置旋转至该第二位置。
在该步骤(C)中,该驱动机构驱使该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由该第一位置直线移动至该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的高度高于该第一位置的高度。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构造简单的翻转装置设计,能降低制造成本,且翻转装置能迅速且确实地进行待测料片的翻转作业,以使检测设备能迅速地对待测料片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进行表面瑕疵的检测。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输送装置、进料装置、光学检测装置及翻转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输送装置、进料装置、光学检测装置及翻转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用来说明底座、驱动机构与导引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导引滑台及阻挡台在第一位置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用来说明导引滑台及阻挡台在第二位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导引滑台及阻挡台在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用来说明挡止板体与输送带之间的空隙与待测料片的厚度之间的关系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用来说明导引板体的长形导槽与螺丝之间的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用来说明挡止板体的下端与输送带之间界定空隙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引滑板,用来说明螺丝穿设于导引板体的长形导槽并螺锁于挡止板体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转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待测料片滑移至导引滑台上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待测料片滑移至预定位置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顶推件顶推待测料片的下表面使待测料片朝阻挡台方向旋转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待测料片的上表面抵接于阻挡台的输送带上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待测料片堆叠在输送带上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7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驱动机构带动导引滑台及阻挡台旋转至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输送带与输送带体沿回送方向输送待测料片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用来说明待测料片滑移至预定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用来说明顶推件顶推待测料片的下表面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21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用来说明待测料片的上表面抵接于输送带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22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导引滑台及阻挡台在第一位置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23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顶推件顶推待测料片的下表面使待测料片朝阻挡台方向旋转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24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待测料片的上表面抵接于阻挡台的输送带上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25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驱动机构带动导引滑台及阻挡台直线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及
图26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用来说明输送带与输送带体沿回送方向输送待测料片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三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如图1及图2所示,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检测设备200适于检测一待测料片1的表面瑕疵,本实施例的待测料片1是以一不可透光的电路基板为例作说明,待测料片1具有一上表面11及一相反于上表面11的下表面12。当然,待测料片1也可为其他不可透光的待测元件,并不以电路基板为限。
检测设备200包括一机座20、一输送装置2、一进料装置3、一光学检测装置4,及一翻转装置50。输送装置2设置于机座20顶端并包含一输送带体21,输送带体21具有一前端211及一后端212,输送带体21可沿着一由前朝后的输送方向I输送待测料片1。进料装置3邻近于输送带体21的前端211,用以提供待测料片1至输送带体21上。光学检测装置4安装于机座20顶端,光学检测装置4设置前端211与后端212之间且位于输送带体21上方,光学检测装置4用以对输送带体21上的待测料片1的上表面11或是下表面12进行检测。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翻转装置50邻近于输送带体21的后端212用以翻转待测料片1,翻转装置50包含一导引机构5,及一顶推机构6。导引机构5包括一阻挡台51,及一固定地连接于阻挡台51上用以承接由输送带体21所输出的待测料片1的导引滑台52,导引滑台52形成有一穿槽520,导引滑台52与阻挡台51之间夹一角度A,阻挡台51与导引滑台52可在一第一位置(如图4所示)及一第二位置(如图6所示)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时,导引滑台52呈倾斜并用以导引待测料片1朝向阻挡台51滑移到一预定位置,使待测料片1的一末端13抵接于阻挡台51而下表面12抵靠于导引滑台52。顶推机构6设置于导引滑台52并包括一与穿槽520位置相对应的顶推件61,当阻挡台51与导引滑台52在第一位置且待测料片1位在预定位置时,顶推件61可穿伸出穿槽520并将位于预定位置的待测料片1的下表面12朝阻挡台51方向顶推,以带动待测料片1旋转并使上表面11抵靠于阻挡台51。
需说明的是,当阻挡台51与导引滑台52在第一位置时,阻挡台51可以是呈水平或是呈倾斜,角度A是界在大于0度并小于180度的范围内,角度A的设定是以阻挡台51能够达到阻挡待测料片1且待测料片1在翻转后能定位在阻挡台51上的角度为佳。
如图2、图5及图6所示,当阻挡台51与导引滑台52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阻挡台51呈水平并将待测料片1承载于一水平状态,使待测料片1的下表面12朝上。此时,可通过任何移载的手段将待测料片1移载至输送装置2的输送带体21上,使输送带体21能将待测料片1输送回光学检测装置4处以进行下表面12的检测。由于翻转装置50的构造简单,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制造的成本。再者,借由翻转装置50能迅速且确实地对待测料片1进行翻转,能避免在翻转待测料片1的过程中造成待测料片1受损或破裂的情形。
以下将针对翻转装置50的具体构造与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阻挡台51包含一框架511、两个可转动地枢接于框架511上且分别邻近框架511前后端的滚轮512,及一缠绕于两滚轮512上的输送带513。输送带513用以阻挡待测料片1并可供待测料片1的上表面11抵靠,输送带513包括一前缘514及一后缘515,通过两滚轮512的转动能带动输送带513进行旋转运动。导引滑台52包含一设置于框架511一侧的导引滑板521,导引滑板521用以导引待测料片1滑移至预定位置。导引滑板521包括一邻近于输送带513的下端522,及一远离输送带513的上端523。在本实施例中,当阻挡台51与导引滑台52在第一位置时,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分别呈倾斜的状态,此时,导引滑板521的上端523高度高于下端522高度,且导引滑板521的上端523邻近于输送带体21的后端212,而输送带513的前缘514高度则低于后缘515高度。借此,当输送带体21将待测料片1输送至通过导引滑板521的上端523位置时,待测料片1会因重力关系而自行掉落至导引滑板521上,使得待测料片1能沿着导引滑板521滑移至预定位置。
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当阻挡台51与导引滑台52运动到第二位置时,输送带513呈水平并与输送带体21共同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输送带513的前缘514邻近于输送带体21的后端212。由于本实施例的导引滑板521的下端522间隔位于输送带513上方并与输送带513之间形成一空隙524,空隙524可供待测料片1通过,因此,当输送带513沿一由后朝前的回送方向II输送待测料片1的过程中,输送带513能平稳且顺畅地输送待测料片1通过空隙524并将待测料片1输送至输送带体21。接着,输送带体21便能沿回送方向II输送待测料片1至光学检测装置4处以进行下表面12的检测。借由输送带513沿回送方向II输送待测料片1至输送带体21上的设计方式,能够方便且迅速地将待测料片1回送至输送带体21,以避免在移载待测料片1的过程中发生待测料片1掉落的情形。
如图3及图4所示,翻转装置50还包含一与导引机构5相连接的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用以驱使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阻挡台51还包含一连接件516,连接件516设置于框架511相反于导引滑板521的另一侧且位于前缘514与后缘515之间。驱动机构7包括一底座70、一顶推杆71,及一气缸72,气缸72底端枢接于底座70,顶推杆71穿设于气缸72并凸伸出气缸72顶端,顶推杆71顶端可转动地枢接于连接件516上,气缸72用以驱动顶推杆71在一初始位置(如图4所示)及一顶推位置(如图6所示)之间往复移动,以带动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如图2、图4、图6及图7所示,为了使导引机构5能够先依序暂存已完成上表面11检测之待测料片1并将其堆叠在一起,以便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在第二位置时能够将堆叠在一起的多片待测料片1依序回送至输送带体21上,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下述结构设计来实现。
当顶推件61依序地将一片一片的待测料片1顶推至阻挡台51的输送带513,使这些待测料片1堆叠在一起后,驱动机构7会驱使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由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使堆叠在一起的待测料片1呈水平状。由于本实施例的导引滑板521的下端522与输送带513之间所形成的空隙524大于待测料片1的厚度T并且小于该厚度T的两倍,因此,当输送带513沿回送方向II输送堆叠在一起的待测料片1时,空隙524只允许位于最底端的一片待测料片1通过,而其余的待测料片1则会被导引滑板521阻挡而无法移动,借此,使得后输送带513能将堆叠在一起的多片待测料片1一片一片地依序回送至输送带体21上。在本实施例中,待测料片1的厚度是以1.6mm为例说明,而空隙524是以2.4mm为例说明。
如图3、图7及图8所示,进一步地,为了使空隙524可随着不同尺寸之待测料片1的厚度T而对应地调整大小,使翻转装置50在针对不同尺寸之待测料片1进行翻转作业时,能确保空隙524只允许位于最底端的一片待测料片1通过,在本实施例中,导引滑板521包括一用以导引待测料片1滑移的导引板体525、一可滑动地连接于导引板体525且用以挡止待测料片1的挡止板体526,及两个分别设置于导引板体525左右侧的固定框527,两固定框527可通过例如为螺丝锁固的方式分别固定于阻挡台51的框架511上。导引板体525界定上端523及穿槽520,导引板体525相反于上端523的一下端与输送带513相间隔,导引板体525具有一用以导引待测料片1滑移的第一面528、一相反于第一面528的第二面529,及两对左右相间隔的长形导槽530,穿槽520及各个长形导槽530贯穿第一面528与第二面529。
如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挡止板体526界定下端522并与输送带513之间形成空隙524,导引滑板521还包括两对螺丝531,各个螺丝531穿设于对应的长形导槽530内并螺接于挡止板体526的一对应的螺孔532,使得挡止板体526能通过螺丝531固定在导引板体525上并抵靠于第二面529。欲调整空隙524大小时,先旋松各螺丝531,使挡止板体526能相对于导引板体525移动。由于每一个长形导槽530长度的延伸方向是沿着导引滑板521的上端523(如图3所示)与下端522的方向延伸,因此,长形导槽530会限制螺丝531只能朝向上端523或朝向下端522滑动,使得挡止板体526可沿着各长形导槽530的长向相对于导引板体525移动以调整空隙524大小。当空隙524调整到所需大小时,旋紧各螺丝531以将挡止板体526锁固于导引板体525上,空隙524便可保持在所需的大小而不会任意地变化。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为了能准确地将待测料片1导引至导引板体525上并限制待测料片1的滑动方向,导引滑台52还包含两个凸设于导引板体525的第一面528上且左右相间隔的导引滑轨533。各导引滑轨533呈长形且长度的延伸方向是沿着导引滑板521的上端523与下端522方向延伸,各导引滑轨533包括一邻近于上端523的斜导引面534,两导引滑轨533的斜导引面534可分别供待测料片1的左右侧抵接。通过斜导引面534的设计,使得待测料片1由输送带体21向下滑落至导引滑台52的过程中,当待测料片1侧边抵触到斜导引面534时,斜导引面534能导正待测料片1的滑动方向并将其导引至导引板体525的第一面528上,使待测料片1能顺利地沿着导引板体525的第一面528向下滑移至预定位置,再者,还能避免待测料片1滑移出导引板体525外侧而发生掉落的情形。
各导引滑轨533还包括一邻近于下端522的挡止侧面535,挡止侧面535分别与导引板体525的第一面528以及输送带513垂直。当顶推件61依序地将一片一片的待测料片1顶推至阻挡台51的输送带513,使这些待测料片1堆叠在输送带513时,两个导引滑轨533的挡止侧面535可分别挡止于堆叠成堆的这些待测料片1左右侧,使这些待测料片1能整齐地堆叠在输送带513上,以避免成堆的这些待测料片1中有部分的待测料片1产生左右歪斜或不正的情形。此外,如图4、图5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引板体525的第一面528与阻挡台51的输送带513之间夹的角度A为90度,借此,导引板体525的第一面528可挡止于堆叠成堆的这些待测料片1的一末端13上,使这些待测料片1能整齐地堆叠在输送带513上,以避免成堆的这些待测料片1中有部分的待测料片1产生前后歪斜或不正的情形。
借由前述各段落描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实施例的导引机构5能够先依序暂存已完成上表面11检测之待测料片1并将其堆叠在一起,当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在第二位置时,输送带513能够将堆叠在一起的多片待测料片1一片一片地依序回送至输送带体21。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顶推机构6还包括一设置于导引板体525的第二面529上用以驱使顶推件61动作的驱动元件62、一设置于导引板体525的第二面529上的感测元件63,及一电连接于感测元件63与驱动元件62之间的控制器64。导引板体525形成有一贯穿第一面528与第二面529且邻近下端522的穿孔536,感测元件63位置与穿孔536位置相对应用以感测待测料片1是否移动到预定位置。当待测料片1滑移到预定位置时,感测元件63会传递一感测信号至控制器64以使其控制驱动元件62驱动顶推件61动作,使顶推件61穿伸出穿槽520并顶推位于预定位置的待测料片1。在本实施例中,顶推件61为一摆臂,驱动元件62为一与摆臂相连接并可驱动摆臂往复旋转的马达。
图11为本实施例翻转装置50的翻转方法流程图,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骤:
步骤S1,通过一呈倾斜的导引滑台52导引待测料片1朝向一阻挡台51滑移到一预定位置,使待测料片1的一末端13抵接于阻挡台51而下表面12抵靠于导引滑台52,导引滑台52固定地连接于阻挡台51并与阻挡台51之间夹一角度A,且导引滑台52与阻挡台51位在一第一位置;
步骤S2,通过一顶推机构6穿伸出导引滑台52的一穿槽520并将待测料片1的下表面12朝阻挡台51方向顶推,以带动待测料片1旋转并使上表面11抵靠于阻挡台51;及
步骤S3,通过一驱动机构7驱使导引滑台52及阻挡台51由第一位置运动至一第二位置,使阻挡台51呈水平并将待测料片1承载于一水平状态,且待测料片1的下表面12朝上。
如图11、图12及图13所示,如步骤S1,当输送带体21将待测料片1输送至导引滑台52时,由于导引滑台52呈倾斜,因此,当待测料片1通过导引板体525的上端523时,待测料片1会因重力关系而自行掉落至两导引滑轨533之间,通过各导引滑轨533的斜导引面534导引,使得待测料片1能顺利地滑移至导引板体525的第一面528上,并且沿着第一面528向下滑移至如图13所示的预定位置,此时,待测料片1的一末端13抵接于输送带513上且下表面12抵接于导引板体525的第一面528。
如图11、图13、图14及图15所示,当感测元件63感测待测料片1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感测元件63会传递感测信号至控制器64,控制器64会控制驱动元件62驱动顶推件61进行步骤S2。驱动元件62会驱动顶推件61沿箭头III方向旋转,使顶推件61穿伸出穿槽520并将待测料片1的下表面12朝阻挡台51方向顶推,以带动待测料片1旋转并使上表面11抵靠于阻挡台51的输送带513。接着,驱动元件62会驱动顶推件61沿箭头III的反向旋转并回复至图15所示的初始位置。重复步骤S1及S2依序对一片一片的待测料片1进行翻转之后,便可如图16所示地将多片待测料片1堆叠在输送带513上。
如图11、图17及图18所示,接着,进行步骤S3,通过驱动机构7的气缸72驱动顶推杆71沿箭头IV方向移动,顶推杆71向上并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连接件516往上顶推并通过连接件516连动阻挡台51前端上移。当顶推杆71移动到如图17所示的顶推位置时,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旋转到第二位置,此时,阻挡台51的输送带513呈水平并与输送带体21共同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而导引滑台52呈直立,阻挡台51将成堆的这些待测料片1承载于一水平状态,且各待测料片1的下表面12朝上。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导引滑板521的下端522位于输送带513的前缘514与后缘515中间,且下端522分别与前缘514及后缘515相间隔,因此,当顶推杆71将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顶推到第二位置时,输送带513的前缘514会紧邻于输送带体21的后端212,借此,能避免输送带513的前缘514与输送带体21之间的距离过大,进而导致输送带513在回送待测料片1至输送带体21的过程中发生待测料片1掉落的情形。
接着,输送带513会沿回送方向II输送位于最底端的一片待测料片1通过空隙524并移动至输送带体21。由于输送带513的前缘514紧邻于输送带体21,因此,输送带513能平稳且确实地将待测料片1输送至输送带体21上,使输送带体21能输送待测料片1至光学检测装置4处以进行下表面12的检测。
如图19、图20及图21所示,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翻转装置50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顶推机构6的设计方式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顶推件61’为一推杆,驱动元件62’为一连接于导引板体525的第二面529并可驱动该推杆往复移动的气缸。当待测料片1下滑至预定位置时,驱动元件62’会驱使顶推件61’沿箭头X方向移动,使顶推件61’穿伸出穿槽520并将待测料片1的下表面12朝阻挡台52方向顶推,以带动待测料片1旋转并使上表面11抵靠于阻挡台52的输送带513。
如图22、图23及图24所示,是本发明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翻转装置50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导引机构5’的设计方式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导引板体525的第一面528与阻挡台51的输送带513之间夹的角度A为钝角,当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在图22所示的第一位置时,导引滑台52呈倾斜而阻挡台51呈水平,且导引滑板521的上端523间隔位于输送带513的前缘514上方。当待测料片1滑移至预定位置时,驱动元件62会驱动顶推件61沿箭头III方向旋转,使顶推件61将待测料片1的下表面12朝阻挡台51方向顶推,以带动待测料片1旋转并使上表面11抵靠于输送带513。
如图25及图26所示,驱动机构7用以驱使导引滑台52及阻挡台5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通过驱动机构7的气缸72驱动顶推杆71沿箭头VI方向向上移动,顶推杆7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连接件516往上顶推并通过连接件516连动阻挡台51上移。当顶推杆71移动到如图25所示的顶推位置时,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直线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二位置的高度高于第一位置的高度,此时,导引滑台52呈倾斜而阻挡台51是呈水平,阻挡台51的输送带513呈水平并与输送带体21共同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由于导引滑板521的上端523间隔位于输送带513的前缘514上方,因此,当阻挡台51及导引滑台52直线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输送带513的前缘514便会紧邻于输送带体21。由于输送带513的前缘514紧邻于输送带体21的后端212,因此,输送带513能平稳且确实地将待测料片1输送至输送带体21。
归纳上述,各实施例的检测设备200,借由构造简单的翻转装置50设计,能降低制造成本,且翻转装置50能迅速且确实地进行待测料片1的翻转作业,以使检测设备200能迅速地对待测料片1的上表面11及下表面12进行表面瑕疵的检测,确实能达到本发明所诉求的目的。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31)

1.一种翻转装置,适于翻转一待测料片,该待测料片具有一上表面及一相反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
该翻转装置包含一导引机构及一顶推机构,该导引机构包括一阻挡台,及一固定地连接于该阻挡台上的导引滑台,该导引滑台形成有一穿槽,该导引滑台与该阻挡台之间夹一角度,该阻挡台与该导引滑台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呈倾斜并用以导引该待测料片朝向该阻挡台滑移到一预定位置,使该待测料片的一末端抵接于该阻挡台而该下表面抵靠于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二位置时,该阻挡台呈水平并将该待测料片承载于一水平状态,该顶推机构设置于该导引滑台并包括一与该穿槽位置相对应的顶推件,该顶推件可穿伸出该穿槽并将位于该预定位置的该待测料片的该下表面朝该阻挡台方向顶推,以带动该待测料片旋转并使该上表面抵靠于该阻挡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与该导引机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台包含一用以阻挡该待测料片并可供该上表面抵靠的输送带,该输送带包括一前缘及一后缘,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输送带呈水平并可沿一由后朝前的回送方向输送该待测料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台包含一用以导引该待测料片滑移至该预定位置的导引滑板,该导引滑板包括一邻近于该输送带的下端,及一远离该输送带的上端,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间隔位于该输送带上方并与该输送带之间形成一空隙,该空隙可供该待测料片通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隙大于该待测料片的厚度并且小于该厚度的两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板包括一用以导引该测料片滑移的导引板体,及一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导引板体的挡止板体,该导引板体具有该穿槽并界定该上端,该挡止板体界定该下端并与该输送带之间形成该空隙,该挡止板体可相对于该导引板体移动以调整该空隙大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台还包含两个凸设于该导引滑板上且左右相间隔的导引滑轨,该两导引滑轨可分别供该待测料片的左右侧抵接,各该导引滑轨呈长形并包括一邻近于该下端的挡止侧面,及一邻近于该上端的斜导引面,该挡止侧面与该导引滑板及该输送带垂直,该两导引滑轨的该挡止侧面用以分别挡止于该待测料片的左右侧,该两导引滑轨的该斜导引面用以将该待测料片导引至该导引滑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与该后缘中间,该下端分别与该前缘及该后缘相间隔,该导引滑台的该导引滑板与该阻挡台的该输送带之间夹的该角度为90度,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分别呈倾斜,在该第二位置时,该阻挡台呈水平,该导引滑台呈直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顶推杆及一气缸,该顶推杆顶端枢接于该阻挡台,该气缸用以驱动该顶推杆往复移动以带动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与该后缘中间,该下端分别与该前缘及该后缘相间隔,该导引滑板的该上端间隔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上方,该导引滑台的该导引滑板与该阻挡台的该输送带之间夹的该角度为钝角,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该第二位置的高度高于该第一位置的高度,在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呈倾斜而该阻挡台呈水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顶推杆及一气缸,该顶推杆顶端连接于该阻挡台,该气缸用以驱动该顶推杆往复移动以带动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推机构还包括一用以驱使该顶推件动作的驱动元件、一用以感测该待测料片是否移动到该预定位置的感测元件,及一电连接于该感测元件与该驱动元件之间的控制器,当该待测料片滑移到该预定位置时,该感测元件会传递一感测信号至该控制器以使其控制该驱动元件驱动该顶推件动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推件为一摆臂,该驱动元件为一可驱动该摆臂往复旋转的马达。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推件为一推杆,该驱动元件为一可驱动该推杆往复移动的气缸。
15.一种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适于检测一待测料片的表面瑕疵,该待测料片具有一上表面及一相反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该检测设备包括一输送装置、一光学检测装置,及一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输送装置包含一输送带体,该输送带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输送带体可沿着一由前朝后的输送方向输送该待测料片,该检测设备还包括一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邻近于该输送带体的该前端,用以提供该待测料片至该输送带体上,该光学检测装置设置该前端与该后端之间且位于该输送带体上方,该光学检测装置用以对该输送带体上的该待测料片的该上表面或该下表面进行检测,该翻转装置邻近于该输送带体的该后端用以翻转该待测料片,该翻转装置包含一导引机构及一顶推机构,该导引机构包括一阻挡台,及一固定地连接于该阻挡台上用以承接由该输送带体所输出的该待测料片的导引滑台,该导引滑台形成有一穿槽,该导引滑台与该阻挡台之间夹一角度,该阻挡台与该导引滑台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呈倾斜并用以导引该待测料片朝向该阻挡台滑移到一预定位置,使该待测料片的一末端抵接于该阻挡台而该下表面抵靠于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二位置时,该阻挡台呈水平并将该待测料片承载于一水平状态,该顶推机构设置于该导引滑台并包括一与该穿槽位置相对应的顶推件,该顶推件可穿伸出该穿槽并将位于该预定位置的该待测料片的该下表面朝该阻挡台方向顶推,以带动该待测料片旋转并使该上表面抵靠于该阻挡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翻转装置还包含一与该导引机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台包含一用以阻挡该待测料片并可供该上表面抵靠的输送带,该输送带包括一前缘及一后缘,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输送带呈水平并与该输送带体共同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该输送带可沿一由后朝前的回送方向输送该待测料片至该输送带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台包含一用以导引该待测料片滑移至该预定位置的导引滑板,该导引滑板包括一邻近于该输送带的下端,及一远离该输送带的上端,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间隔位于该输送带上方并与该输送带之间形成一空隙,该空隙可供该待测料片通过。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空隙大于该待测料片的厚度并且小于该厚度的两倍。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板包括一用以导引该测料片滑移的导引板体,及一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导引板体的挡止板体,该导引板体具有该穿槽并界定该上端,该挡止板体界定该下端并与该输送带之间形成该空隙,该挡止板体可相对于该导引板体移动以调整该空隙大小。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台还包含两个凸设于该导引滑板上且左右相间隔的导引滑轨,该两导引滑轨可分别供该待测料片的左右侧抵接,各该导引滑轨呈长形并包括一邻近于该下端的挡止侧面,及一邻近于该上端的斜导引面,该挡止侧面与该导引滑板及该输送带垂直,该两导引滑轨的该挡止侧面用以分别挡止于该待测料片的左右侧,该两导引滑轨的该斜导引面用以将该待测料片导引至该导引滑板。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与该后缘中间,该下端分别与该前缘及该后缘相间隔,该导引滑台的该导引滑板与该阻挡台的该输送带之间夹的该角度为90度,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分别呈倾斜,该导引滑板的该上端邻近于该输送带体,在该第二位置时,该阻挡台呈水平且该输送带的该前缘邻近于该输送带体,该导引滑台呈直立。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顶推杆及一气缸,该顶推杆顶端枢接于该阻挡台,该气缸用以驱动该顶推杆往复移动以带动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滑板的该下端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与该后缘中间,该下端分别与该前缘及该后缘相间隔,该导引滑板的该上端间隔位于该输送带的该前缘上方,该导引滑台的该导引滑板与该阻挡台的该输送带之间夹的该角度为钝角,该驱动机构用以驱使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该第二位置的高度高于该第一位置的高度,在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该导引滑台呈倾斜而该阻挡台呈水平,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导引滑板的该上端邻近于该输送带体,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输送带的该前缘邻近于该输送带体。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顶推杆及一气缸,该顶推杆顶端连接于该阻挡台,该气缸用以驱动该顶推杆往复移动以带动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顶推机构还包括一用以驱使该顶推件动作的驱动元件、一用以感测该待测料片是否移动到该预定位置的感测元件,及一电连接于该感测元件与该驱动元件之间的控制器,当该待测料片滑移到该预定位置时,该感测元件会传递一感测信号至该控制器以使其控制该驱动元件驱动该顶推件动作。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顶推件为一摆臂,该驱动元件为一可驱动该摆臂往复旋转的马达。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顶推件为一推杆,该驱动元件为一可驱动该推杆往复移动的气缸。
29.一种翻转方法,适于翻转一待测料片,该待测料片具有一上表面及一相反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A)通过一呈倾斜的导引滑台导引该待测料片朝向一阻挡台滑移到一预定位置,使该待测料片的一末端抵接于该阻挡台而该下表面抵靠于该导引滑台,该导引滑台固定地连接于该阻挡台并与该阻挡台之间夹一角度,且该导引滑台与该阻挡台位在一第一位置;
(B)通过一顶推机构穿伸出该导引滑台的一穿槽并将该待测料片的该下表面朝该阻挡台方向顶推,以带动该待测料片旋转并使该上表面抵靠于该阻挡台;及
(C)通过一驱动机构驱使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由该第一位置运动至一第二位置,使该阻挡台呈水平并将该待测料片承载于一水平状态,且该待测料片的该下表面朝上。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C)中,该驱动机构驱使该阻挡台及该导引滑台由该第一位置旋转至该第二位置。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C)中,该驱动机构驱使该该导引滑台及该阻挡台由该第一位置直线移动至该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的高度高于该第一位置的高度。
CN201210388922.5A 2012-10-12 2012-10-12 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8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8922.5A CN103728308B (zh) 2012-10-12 2012-10-12 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8922.5A CN103728308B (zh) 2012-10-12 2012-10-12 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8308A CN103728308A (zh) 2014-04-16
CN103728308B true CN103728308B (zh) 2016-03-09

Family

ID=50452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89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8308B (zh) 2012-10-12 2012-10-12 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283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6183B (zh) * 2018-09-17 2024-04-02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箱体流水线
CN112452802A (zh) * 2020-09-25 2021-03-09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高清显示屏加工用硬度检测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3709A (zh) * 2008-10-31 2009-04-08 广东正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外观检查机
CN102601061A (zh) * 2012-03-23 2012-07-25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定时器极片不良品自动分拣装置
CN102636495A (zh) * 2012-04-13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工件表面缺陷的全方位自动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7518A (ja) * 1987-11-11 1989-05-19 Kawasaki Steel Corp 形鋼の反転装置
JP4941856B2 (ja) * 2006-07-19 2012-05-30 デンソン株式会社 重量物反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3709A (zh) * 2008-10-31 2009-04-08 广东正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外观检查机
CN102601061A (zh) * 2012-03-23 2012-07-25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定时器极片不良品自动分拣装置
CN102636495A (zh) * 2012-04-13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工件表面缺陷的全方位自动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8308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3495A (zh) 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CN202864416U (zh) 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
CN202837200U (zh) 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
CN105174143B (zh) 一种卷入式货叉
CN103728308B (zh) 翻转装置、具有该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及翻转方法
CN209912841U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电池片pl检测机
EP1908710A2 (e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heet-like products
CN202854054U (zh) 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
CN113060499A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货物输送装置
CN110963275B (zh) 一种有齿建筑板材的自动分组装置
CN105738639B (zh) 试纸条传送机构
KR20130110958A (ko) 제품회전장치
CN212445465U (zh) 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03659099U (zh) 一种清分机压钞装置
CN108529190B (zh) 一种柜机转线防摔装置及柜机传送系统
CN111959102A (zh) 一种玻璃油墨印刷机
CN202854053U (zh) 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
CN104176445A (zh) 汽车减震器活塞杆下料装置
TWM449268U (zh) 具有翻轉裝置的檢測設備
CN205060116U (zh) 一种卷烟条盒输送分离装置
CN204056448U (zh) 双通道螺旋下杯检测装置
CN116899923B (zh) 筛选设备
CN220998261U (zh) 一种输料装置
CN217045786U (zh) 一种自动适应玻璃尺寸磨边的组合装置
CN117284743B (zh) 一种面板全自动上料检测一体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