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7464B -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7464B
CN103727464B CN201410007359.1A CN201410007359A CN103727464B CN 103727464 B CN103727464 B CN 103727464B CN 201410007359 A CN201410007359 A CN 201410007359A CN 103727464 B CN103727464 B CN 1037274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insulating barrier
backboard
drive unit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73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7464A (zh
Inventor
李志锋
朱莹
白晓鸽
姚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073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27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27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7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7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7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驱动装置与发光二级管模组,所述背板包括基板、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导线;且驱动装置与发光二极管模组通过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电连接。本发明利用背板上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连接发光二极管模组及驱动装置,减少了组装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模组的柔性电路板或线材的时间,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该背光模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轻薄、省电的信息产品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显示装置则在其间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是笔记型计算机等,均需要显示装置作为人机沟通的平台。
图1为现有的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现有的显示装置1’包括:背光模组10’、印刷电路(PCB)板11’、显示面板12’及设于显示面板12’上的前框13’,其中背光模组10’包括:背板101’、安装于背板101’上的发光二极管模组102’、设于背板101’上的反射板103’、导光板104’、光学膜片组件105’及胶框106’。显示面板12’设于胶框106’上,背光模组10’的发光二极管模组102’一般是通过散热胶(未图示)贴附或螺钉(未图示)锁附的方式固定于背板101’上。
其中,发光二极管模组102’包括至少一串发光二极管灯条(lightbar)。PCB板11’和发光二极管模组102’分别贴于背板101’的两相对表面。PCB板11’与发光二极管模组102’之间可以通过连接器件14’例如柔性电路板(FPC)形成电连接,以驱动发光二极管模组102’中的发光二极管工作。
但是,用柔性电路板作为连接器件14’时,为了使连接器件14’例如柔性电路板与背板101’紧密贴合,需另外利用绝缘片(图中未示出)将连接器件14’例如柔性电路板固定在背板101’上,成本较高,且利用绝缘片(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器件14’例如柔性电路板增加了组装时间。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组装耗时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背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可以减少了组装柔性电路板或线材的时间,且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驱动装置与发光二级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基板、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彼此分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正极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阳极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负极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阴极引脚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所述基板具有一条状凸起,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条状凸起并延伸到所述条状凸起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条状凸起的两侧,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及所述条状凸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导光板与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的朝向所述反射板的内侧面上,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的背离所述反射板的外侧面上,所述背板上具有一通孔使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为铜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为有机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制造方法,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驱动装置及发光二级管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用于制作所述背板的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覆盖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覆盖导电层;
在所述导电层上覆盖第二绝缘层;
对覆盖上第二绝缘层后的基板进行冲压,使所述导电层断开以形成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将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的正极引脚,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阳极引脚,将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的负极引脚,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阴极引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阳极引脚上,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阴极引脚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或所述第二导线利用弹片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正负极引脚固定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或所述第二导线利用导电泡棉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正负极引脚固定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驱动装置与发光二级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基板、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不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正极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阳极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负极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阴极引脚相连接。
综上,本发明的背板、背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利用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连接发光二极管模组与驱动装置的正负极引脚,减少了组装柔性电路板或线材的时间,且成本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的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所示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Ⅳ-Ⅳ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3所示背光模组中背板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Ⅵ-Ⅵ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Ⅶ-Ⅶ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2,该显示装置1包括背板10、LED模组11、驱动装置12、反射板13、导光板14、光学膜片组件15、胶框16、显示面板17及前框18组成,其中,背板10、LED模组11、驱动装置12、反射板13、导光板14、光学膜片组件15及胶框16共同构成显示装置1中的背光模组部分。具体的,LED模组11及驱动装置12通过背板10上的导线电连接。LED模组11经由驱动装置12的驱动为显示面板17提供背光。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4包括入光面1401及底面1402,反射板13设置于导光板14的底面1402与背板10之间,背板10包括靠近反射板13的底部1002与位于胶框16与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01之间的弯折部1001。LED模组11设置在背板10的弯折部1001上,并位于背板10的靠近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01的一侧,驱动装置12设置在背板10的底部1002上,并位于背板10的背离反射板13的一侧。背板10上具有一导通孔105使驱动装置12穿过背板10并通过背板10与LED模组电连接,具体请参考图3所示。
图3为本发明图2所示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为清楚描述该背光模组的背板结构,图3中省略了该背光模组中的胶框、反射板、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组构件。如图2及图3所示,LED模组11设置在背板10的弯折部1001上,并位于背板10的靠近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01的一侧,驱动装置12设置在背板10的底部1002上,并位于背板10的背离反射板13的一侧。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模组11的阳极引脚111与印刷电路(printedcircuitboard,PCB)板12的正极引脚121通过背板10电性相连,LED模组11的阴极引脚112与驱动装置12的负极引脚122通过背板10上的导线电性相连。
图4为本发明图3中Ⅳ-Ⅳ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图3及图4,背板10包括基板101、第一绝缘层102、导电层103及第二绝缘层104,其中导电层103位于第一绝缘层102与第二绝缘层104之间,同时,基板101上具有一个在冲压过程中形成的条状凸起1011,且导电层103的厚度比背板10上因冲压作用形成的条状凸起1011的厚度要小很多。导电层103包括彼此分离的三部分,即第一导线1031、第二导线1032及位于第一导线1031与第二导线1032之间的中间部分1033,导电层103的中间部分1033位于条状凸起1011的上面,第一导线1031、第二导线1032分别位于条状凸起1011的两侧且彼此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LED模组11、第一绝缘层102、第一导线1031、第二导线1032及第二绝缘层104都设置在背板10上,其中,LED模组11设置在背板10的弯折部1001上,并位于背板10的朝向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01的一侧。反射板13设置于导光板14的底面1402与背板10的底部1002之间,第一绝缘层102、第一导线1031、第二导线1032及第二绝缘层104都位于背板10的底部1002上,并位于背板10的朝向反射板13的内侧面上,驱动装置12也设置在背板10的底部1002上并位于背板10的背离反射板13的外侧面上,即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与驱动装置12之间间隔有第一绝缘层102及背板10的基板101,因此,需在基板101上与驱动装置12的正极引脚121、负极引脚122相对的位置设置导通孔105,并将导通孔105处的第一绝缘层102去除,从而使驱动装置12的正极引脚121、负极引脚122穿过导通孔105与背板10上的第一导线1031、第二导线1032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改变LED模组11、驱动装置12及背板10的相对位置,从而使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能与驱动装置12的引脚及LED模组11的引脚直接接触。
图5为本发明图3所示背光模组中背板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背板10(请参阅图3)的形成方法包括:
步骤S1:在基板101上覆盖第一绝缘层102;
步骤S2:在第一绝缘层102上形成导电层103;
步骤S3:在导电层103上形成第二绝缘层10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102或第二绝缘层104为有机树脂例如聚碳酸酯或聚酰亚胺等构成的绝缘片。导电层103为金属材料例如铝或铜等构成的导电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102利用胶粘贴在基板101,导电层103利用胶粘贴在第一绝缘层102上,第二绝缘层104利用胶粘贴在导电层103上。
步骤S4:对覆盖上第一绝缘层102、导电层103及第二绝缘层104的基板101进行冲压成型,以形成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
具体的,在步骤S4中,利用冲压作用将电路冲断形成需要的通路形状。因导电层103为铜箔,较易冲断,且导电层103的厚度比背板10上因冲压作用形成的条状凸起1011的厚度要小很多,因此在冲压时可以直接将导电层103冲断形成所需要的电路通道,也即导电层103在冲压作用下被分成了彼此分离的三部分,即第一导线1031、第二导线1032及位于第一导线1031与第二导线1032之间的中间部分1033,其中第一导线1031与第二导线1032共同构成了所需要的导电通路。同时,由于第一绝缘层102及第二绝缘层104的材料为有机树脂例如聚碳酸酯或聚酰亚胺等,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因此在冲压过程中不易被冲断,第一绝缘层102及第二绝缘层104可以依然保持完整,用以保护中间的导电层103。
另外,步骤S4包括将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两端的绝缘层去除,以将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的两端分别与LED模组11及驱动装置12电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03为铜箔,也就是说第一导线1031与第二导线1032为铜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也可以为铝等其它导线。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通过对基板101进行冲压加工形成,且根据需要可将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冲压成各种形状。在对基板101进行冲压加工时,由于背板10的导电层103较容易冲断,第一绝缘层102与第二绝缘层104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容易被冲断,且导电层103的厚度比基板101的凸包1011的厚度小,因此,在冲压时可以保证只是导电层103的铜箔被冲断而形成彼此分离的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
图6为本发明图3中Ⅵ-Ⅵ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图3中Ⅶ-Ⅶ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图6及图7,第一导线1031的一端与LED模组11的阳极引脚111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装置12的正极引脚121电连接,第二导线1032的一端与LED模组11的阴极引脚112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装置12的负极引脚122电连接。也就是说,驱动装置12通过第一导线1031与第二导线1032将驱动信号输出至LED模组11,以驱动LED模组11中的LED灯条工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31的一端焊接于LED模组11的阳极引脚111,第二导线1032的一端焊接于LED模组11的阴极引脚11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31或第二导线1032也可以利用弹片或导电泡棉等其它方式与LED模组11的阳极引脚111或阴极引脚112固定相连。
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31焊接于驱动装置12的正极引脚121,第二导线1032焊接于驱动装置12的负极引脚12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31或第二导线1032也可以利用弹片或导电泡棉等其它方式与驱动装置12的正极引脚121或负极引脚122固定相连。
综上,本发明的背光模组1在背板10上制作第一导线1031及第二导线1032电连接LED模组11的阴阳极引脚与驱动装置12的正负极引脚,将驱动装置12的驱动信号传输给发光二极管模组11,无需另外使用柔性电路板及线材,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组装柔性电路板或线材的时间。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背板10、背板10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驱动装置与发光二级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基板、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彼此分离;
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正极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阳极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负极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阴极引脚相连接;
其中,所述背板的所述基板具有一条状凸起,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条状凸起并延伸到所述条状凸起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条状凸起的两侧,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及所述条状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导光板与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的朝向所述反射板的内侧面上,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的背离所述反射板的外侧面上,所述背板上具有一通孔使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为铜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为有机树脂。
5.一种背光模组的制造方法,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驱动装置及发光二级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用于制作所述背板的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覆盖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覆盖导电层;
在所述导电层上覆盖第二绝缘层;
对覆盖上第二绝缘层后的基板进行冲压,使所述导电层断开以形成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且使所述背板的所述基板具有一条状凸起,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条状凸起并延伸到所述条状凸起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条状凸起的两侧,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及所述条状凸起;及
将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的正极引脚,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阳极引脚,将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的负极引脚,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阴极引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阳极引脚上,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阴极引脚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或所述第二导线利用弹片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正负极引脚固定相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或所述第二导线利用导电泡棉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正负极引脚固定相连。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410007359.1A 2014-01-08 2014-01-08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727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7359.1A CN103727464B (zh) 2014-01-08 2014-01-08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7359.1A CN103727464B (zh) 2014-01-08 2014-01-08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7464A CN103727464A (zh) 2014-04-16
CN103727464B true CN103727464B (zh) 2016-02-24

Family

ID=50451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7359.1A Active CN103727464B (zh) 2014-01-08 2014-01-08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274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3295A (zh) * 2016-12-21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108730855A (zh) * 2018-08-31 2018-11-02 李文星 高压led面板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67561U (zh) * 2010-11-09 2011-06-1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2376210A (zh) * 2011-11-18 2012-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及立体显示装置
EP2506301A2 (en) * 2011-03-31 2012-10-03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Luminous-body flexible board and luminous device
JP2012222228A (ja) * 2011-04-12 2012-11-12 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ed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CN103107273A (zh) * 2010-01-22 2013-05-15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封装
TW201332413A (zh) * 2011-12-23 2013-08-01 Inktec Co Ltd 製造金屬印刷電路板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01445B1 (ko) * 2008-12-30 2013-08-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다이오드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7273A (zh) * 2010-01-22 2013-05-15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封装
CN201867561U (zh) * 2010-11-09 2011-06-1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EP2506301A2 (en) * 2011-03-31 2012-10-03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Luminous-body flexible board and luminous device
JP2012222228A (ja) * 2011-04-12 2012-11-12 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ed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CN102376210A (zh) * 2011-11-18 2012-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及立体显示装置
TW201332413A (zh) * 2011-12-23 2013-08-01 Inktec Co Ltd 製造金屬印刷電路板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7464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4600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98982B (zh) 一种高压柔性线路板及多层柔性线路板
CN101192127A (zh) 触摸传感器
CN102860128A (zh) 有机el照明装置
CN103295670B (zh) 透明导电膜
CN102878495A (zh) 背光源、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3433761U (zh) 一种led发光显示板
CN103727464B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61573A (zh) 一种灯带的制作方法
CN205716629U (zh) 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灯带
CN108302353A (zh) 一种led灯带
CN108278516A (zh) 一种灯带
CN208090381U (zh) 一种led灯带
CN103032848A (zh) 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印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48409A (zh) 背光源及制造该背光源的方法
CN109757039B (zh) 一种复合金属电路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2905029U (zh) 一种led全彩色显示屏
CN102762034A (zh) 线路板制造方法及基层线路板
CN204131833U (zh) 改良的背光源fpc
CN203433762U (zh) 一种弧形led发光显示板
JP6058143B2 (ja) Oled照明モジュール
CN20426825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726664U (zh) 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包胶灯带
CN102082239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器及其应用
CN104391595A (zh) 一种两端分别绑定fpc的单层薄膜结构触摸屏及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