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3506B - 工件送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件送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3506B
CN103723506B CN201310079095.6A CN201310079095A CN103723506B CN 103723506 B CN103723506 B CN 103723506B CN 201310079095 A CN201310079095 A CN 201310079095A CN 103723506 B CN103723506 B CN 1037235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workpiece
carrying device
card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90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3506A (zh
Inventor
内梨善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Honda Su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Honda Su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Honda Su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23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3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3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35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3/00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 B65G33/02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3/00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 B65G33/24Details
    • B65G33/26Screws
    • B65G33/265Screws with a continuous helical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3/00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 B65G33/24Details
    • B65G33/34Applications of driv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81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kind or type of conveyors
    • B65G2812/05Screw-conveyors
    • B65G2812/0505Driving means, constitutive elements or auxiliary devices
    • B65G2812/0511Conveyor screws
    • B65G2812/0527Conveyor screw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e.g. hollow, tooth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Special Conveying (AREA)
  • Screw Conveyor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Adornment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设计思想的工件送出装置,该工件送出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将多张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并且能够与作业者的作业步调对应而简单地设定板状工件的送出时刻,从而即使在各作业者的作业效率的变动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应于各作业者。在具有将板状工件沿轴向送出的旋转轴(14)和使旋转轴旋转的旋转机构(16)的工件送出装置(10)中,旋转轴包括:第一杆(18),其一端与旋转机构连接;第二杆(20),其一端(20a)能够旋转地与第一杆的另一端嵌合,在轴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部,且在另一端具有前端弯曲的工件卡挂固定部,其中,第二杆构成为当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时,其相对于第一杆停止旋转。

Description

工件送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送出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具备旋转轴的工件送出装置,该旋转轴通过旋转使多张重叠并悬吊的板状工件沿着在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一张一张地分离并送出。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在产品的组装时,将安置成整齐排列状态的多张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分离而送出(向下一工序供给)的工件送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将用于使整齐排列着的板状工件整齐排列送出的槽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方式进行支持,并将与在槽的端面配置的限动件抵接的板状工件向与工件的流动正交的方向一张一张地取出并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12880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将整齐排列着的多个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而需要复杂的结构,因此存在装置大型化且成本增加的不良情况。另外,在作业中的作业者的作业效率急剧降低的情况下,为了调整板状工件的送出速度,需要每次操作电源、电动机的转速,从而操作变得繁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通用设计思想的工件送出装置,该工件送出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将整齐排列而重叠的多张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并且能够与作业者的作业步调对应而简单地设定板状工件的送出时刻,从而即使在各作业者的作业效率的变动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应于各作业者。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工件送出装置,其具备:旋转轴,其通过旋转使多张重叠并悬吊的板状工件沿着在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一张一张地分离,并将所述板状工件沿轴向送出而使其从前端部落下;旋转机构,其使所述旋转轴旋转,其中,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杆,其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第二杆,其一端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嵌合,在该第二杆的所述一端与相当于所述前端部的另一端之间的轴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螺旋部,并且在该第二杆的所述另一端具有向与所述轴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前端弯曲的工件卡挂固定部,并且,所述第二杆构成为当所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时,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杆停止旋转。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的间距随着从所述第二杆的中间部朝向所述第二杆的所述另一端而增加。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形成为球状。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由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卷绕成螺旋状的金属丝构成。
在本发明第五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与所述金属丝一体地形成。
在本发明第六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由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直接形成的螺旋凸部和螺旋槽构成。
在本发明第七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所述第一杆为中空的筒状构件,并且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二杆的外周面嵌合。
在本发明第八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所述第二杆为中空的筒状构件,并且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杆的外周面嵌合。
在本发明第九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直到所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为止,所述第一杆通过与所述第二杆的外周面的摩擦阻力而与所述第二杆一体地旋转。
在本发明第十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直到所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为止,所述第二杆通过与所述第一杆的外周面的摩擦阻力而与所述第一杆一体地旋转。
在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在所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时,所述板状工件的重量作为克服所述摩擦阻力的力而作用于所述第二杆,由此所述第二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杆停止旋转。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通过旋转使多张重叠并悬吊的板状工件沿着在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一张一张地分离,并将所述板状工件沿轴向送出而使其从前端部落下的旋转轴包括:第一杆,其一端与使旋转轴旋转的旋转机构连接;第二杆,其一端能够旋转地与第一杆的另一端嵌合,在该第二杆的一端与相当于前端部的另一端之间的轴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部,并且在该第二杆的另一端具有向与轴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前端弯曲的工件卡挂固定部,并且,第二杆构成为当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时,其相对于第一杆停止旋转,因此为不会导致成本提高的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并且送出的板状工件从旋转轴的前端部落下而卡挂固定在工件卡挂固定部上,因此容易能够将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取出。
另外,当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时,只要操作者不将卡挂固定的板状工件从工件卡挂固定部取下,则第二杆就成为保持停止旋转的状态,因此能够与作业者的作业步调对应而简单地设定板状工件的送出及取出的时刻,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各作业者的作业效率的变动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应于各作业者的通用设计思想的工件送出装置。并且,能够提高从事配设工件送出装置的工序的作业者的兼容性(可替代性)。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在轴部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的间距随着从第二杆的中间部朝向另一端而增加,因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将多张重叠并悬吊的板状工件可靠地分离而送出,因此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板状工件的送出及取出作业。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形成为球状,因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能够防止送出的板状工件从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落下的情况,并且在作业者取出板状工件时,若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为球状,则板状工件难以卡挂在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上,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作业。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在轴部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由在轴部的外周面卷绕成螺旋状的金属丝构成,因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
在本发明第五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工件卡挂固定部与金属丝一体地形成,因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
在本发明第六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在轴部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由在轴部的外周面直接形成的螺旋凸部和螺旋槽构成,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还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
在本发明第七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第一杆为中空的筒状构件,并且能够旋转地与第二杆的外周面嵌合,因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
在本发明第八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第二杆为中空的筒状构件,并且能够旋转地与第一杆的外周面嵌合,因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
在本发明第九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直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为止,第一杆通过与第二杆的外周面的摩擦阻力而与第二杆一体地旋转,因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将直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为止而悬吊的多张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
在本发明第十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直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为止,第二杆通过与所述第一杆的外周面的摩擦阻力而与第一杆一体地旋转,因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将直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为止而悬吊的多张工件一张一张地送出。
在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中,在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时,板状工件的重量作为克服摩擦阻力的力而作用于第二杆,由此第二杆相对于第一杆停止旋转,因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当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时,第二杆停止旋转,板状工件维持在规定的位置,因此作业者容易取出板状工件。另外,直到取下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的板状工件为止,板状工件的送出作业停止,因此作业者能够以自己的步调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型化的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的模型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工件送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3(a)、图3(b)、图3(c)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工件送出装置中使用的板状工件的说明图。
图4(a)、图4(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安装结构的说明图。
图5(a)、图5(b)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安装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例涉及的螺旋部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工件送出装置
12螺旋部
14旋转轴
16电动机
18第一杆
18a第一杆的一端
18b第一杆的另一端
20第二杆
20a第二杆的一端
20b第二杆的另一端
20c第二杆的轴部
20d第二杆的中间部
22工件卡挂固定部
22a工件卡挂固定部的长轴
22b工件卡挂固定部的短轴
22c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模型化的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工件送出装置的模型图,图2是工件送出装置的立体图。另外,图3(a)、图3(b)、图3(c)是用于说明工件送出装置中使用的板状工件的说明图,图4(a)、图4(b)、是用于说明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安装结构的说明图。
在图1及图2中,符号10表示工件送出装置。工件送出装置10是将在多张重叠的状态下悬吊的板状工件a一张一张地分离而送出的装置,其具有:旋转轴14,其能够将板状工件a以多张重叠的状态悬吊,并且通过旋转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a沿着在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12一张一张地分离并向轴向送出;电动机16,其用于使旋转轴14旋转。
如图3(a)所示,板状工件a例如是在机动车等中使用的用于将电装系统部件安装到车身上的板状的零件。如图3(b)所示,板状工件a被形成为板状且曲轴状,在一方的端部附近具有能够悬吊于棒状的构件等的孔部a1。因此,在将板状工件a安置(悬吊)在工件送出装置10时,在该孔部a1穿过旋转轴14。图3(c)示出多张板状工件a重叠并整齐排列的状态,板状工件a保持这样的状态(多张重叠的状态)而安置在旋转轴14上。
返回到图1的说明,旋转轴14由第一杆18和第二杆20构成。第一杆18的一端18a与电动机16连接,另一端18b与第二杆20的一端20a嵌合。
在第二杆20上的一端20a到另一端20b之间的轴部20c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部12。另外,在第二杆20的另一端20b、即前端部设有向与轴部20c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前端弯曲成L字状的工件卡挂固定部22。
第二杆20是中空的筒状构件,如图4(a)和图4(b)所示(图4(a)是第一杆18和第二杆20的剖视图,图4(b)是立体图),该第二杆20与第一杆18嵌合。由于第二杆20被第一杆18大体没有间隙地嵌入,因此嵌合之后,只要不沿与第一杆18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对第二杆20作用规定以上的力,则该第二杆20就通过与第一杆18的摩擦阻力(第一杆18的外周面与第二杆20的内周面的摩擦阻力)而与第一杆18一体地旋转。
返回到图1的说明,在第二杆20的轴部20c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12是在轴部20c的外周面沿着轴向卷绕成螺旋状的金属丝状构件,该金属丝状构件构成螺旋部12的螺旋凸部。
螺旋部12的间距、即螺旋部12的相邻的螺旋凸部间的间距以从第二杆20的中间部20d(轴部20c的中间位置、即相当于第二杆20的从一端20a到另一端20b的距离的大致中间位置的位置)朝向另一端20b逐渐增加(变宽)的方式构成。这是为了随着通过第二杆20的旋转而将从第二杆20的一端20a朝向中间部20d重叠安置的多张板状工件a沿着螺旋部12送出,使多张板状工件a一张一张地分离,并且随着朝向第二杆20的另一端20b而使相邻的板状工件a的距离逐渐变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杆20的从一端20a到中间部20d的螺旋部12的间距而言,既可以设定为使其间隔扩宽,也可以设定为使其间隔变窄,当然也可以设定为等间隔。
在第二杆20的另一端20b设有向与轴部20c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前端弯曲成L字状的工件卡挂固定部22。工件卡挂固定部22包括:向与轴部20c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在图1中,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长轴22a;从长轴22a弯曲并向轴向延伸成L字状的短轴22b。
另外,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形成为球状。因此,送出的板状工件a与球状的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抵接,从而能够防止板状工件a从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落下的情况。并且,在作业者取出板状工件a时,若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为球状,则板状工件a难以卡挂于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作业。
工件卡挂固定部22由于固定在第二杆20的另一端20b上,因此随着第二杆2的旋转一起旋转。另外,当通过第二杆20的旋转而送出的板状工件a到达第二杆20的另一端20b、即前端部时,板状工件a沿着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长轴22a落下而卡挂固定在短轴22b上。
工件卡挂固定部22是构成螺旋部12的金属丝状构件的一部分,与该金属丝状构件一体地形成。即,在第二杆20的从一端20a到另一端20b的轴部20c上,构成螺旋部12的金属丝状构件的前端构成从第二杆20的另一端20b向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工件卡挂固定部22。换言之,金属丝状构件的一部分构成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长轴22a和短轴22b。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杆18和第二杆20大体上没有间隙地嵌合(参照图4(a)、图4(b)),因此第一杆18和第二杆20通过第一杆18的外周面与第二杆20的内周面的摩擦阻力而一体地旋转。但是,当通过第二杆20的旋转而送出的板状工件a从第二杆20的另一端20b沿着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长轴22a落下,并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短轴22b时,板状工件a的重量经由工件卡挂固定部22而作用于第二杆20,在第一杆18与第二杆20之间、即,第一杆18的外周面与第二杆20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滑动。因此,第一杆18相对于第二杆20空转,由此即使第一杆18旋转,第二杆20也停止旋转。
即,在这里所说的“通过板状工件a的重量经由工件卡挂固定部22而作用于第二杆20的力”相当于上述的“作用在第二杆20上的朝向与第一杆18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的规定以上的力”。这样,第二杆20构成为当作用有板状工件a的重量时,其克服与第一杆18的摩擦阻力而相对于第一杆18产生滑动,因此选择第二杆20的直径和材质等,使得在板状工件a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前端(短轴)22b时,在第二杆20与第一杆18之间产生滑动而使第二杆20相对于第一杆18停止旋转。
当第一杆18相对于第二杆20空转时,第二杆20变得不旋转,因此不进行板状工件a的送出,并且工件卡挂固定部22也停止旋转。因此,卡挂固定在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短轴22b上的板状工件a维持在规定的位置(通常为第二杆20的重力方向的下侧)。因此,作业者容易取出板状工件a。
当作业者取下卡挂固定在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短轴22b上的板状工件a时,摩擦力在第一杆18与第二杆20之间再次起作用,第二杆20与第一杆18一起再次开始旋转,并重新开始板状工件a的送出作业。
这样,直到作业者取下卡挂固定在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短轴22b上的板状工件a为止,板状工件a的送出作业被停止,因此作业者能以自己的步调进行作业。
电动机16是使第一杆18旋转的电动机,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向一个方向进行连续运转的异步电动机,该异步电动机为仅通过连接交流电而能够运转的恒速电动机。
【实施例2】
图5(a)、图5(b)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第一杆18和第二杆20的安装结构的说明图,图5(a)是第一杆18和第二杆20的剖视图,图5(b)是立体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a)、图4(b)所示,以将第二杆20从第一杆18的外侧套入的方式构成,但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a)、图5(b)所示,使第一杆18的另一端18b侧为中空,将第二杆20插入到第一杆18的中空部。
第二实施例也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第二杆20大体上没有间隙地嵌入第一杆18,因此当将第二杆20嵌合于第一杆18时,只要不对第二杆20作用规定的力,则第二杆20就通过与第一杆18的摩擦阻力(第一杆18的内周面与第二杆20的外周面的摩擦阻力)而与第一杆18一体地旋转。另外,当板状工件a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短轴22b时,通过板状工件a的重量而作用有上述的规定的力,从而在第一杆18与第二杆20之间产生滑动,第一杆18相对于第二杆20空转。由此,第一杆20停止。
另外,对于其余的结构而言,由于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例3]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例涉及的螺旋部的说明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杆20的轴部的外周面卷绕成螺旋状的金属丝状构件构成螺旋部12(参照图1),而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对第二杆20的轴部20c的外周面直接进行加工而形成螺旋凸部和螺旋槽。当然,螺旋部12的相邻的螺旋凸部间的间距以从第二杆20的中间部20d朝向另一端20b逐渐增加(变宽)的方式构成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另外,在第二杆20的另一端20b设有工件卡挂固定部22这一点也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
另外,对于其余的结构而言,由于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工件送出装置10,其具备:旋转轴14,其通过旋转使多张重叠并悬吊的板状工件a沿着在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12一张一张地分离,并将该板状工件a沿轴向送出而使其从前端部20b落下;旋转机构(电动机)16,其使所述旋转轴14旋转,其中,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杆18,其一端18a与所述旋转机构16连接;第二杆20,其一端20a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杆18的另一端18b嵌合,且在所述一端20a与相当于所述前端部的另一端20b之间的轴部20c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所述螺旋部12,并且在所述另一端20b具有向与所述轴部20c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前端弯曲的工件卡挂固定部22,并且,所述第二杆20构成为当所述板状工件a卡挂固定于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前端(短轴)时,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杆18停止旋转。
由此,为不会导致成本提高的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a一张一张地送出,并且送出的板状工件a从旋转轴14的前端部(另一端)20b落下而卡挂固定在工件卡挂固定部22上、更加具体而言,卡挂固定在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短轴22b上,因此能够容易将板状工件a一张一张地取出。
另外,当板状工件a卡挂固定于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前端(短轴)22b时,只要操作者不将卡挂固定的板状工件a从工件卡挂固定部22取下,则第二杆20就成为保持停止旋转的状态,因此能够与作业者的作业步调对应而简单地设定板状工件a的送出及取出的时刻,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各作业者的作业效率的变动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应于各作业者的通用设计思想的工件送出装置。并且,能够提高从事配设工件送出装置10的工序的作业者的兼容性。
另外,由于在所述轴部20c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12的间距以随着从所述第二杆20的中间部20d朝向所述另一端20b增加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将多张重叠并悬吊的板状工件a可靠地分离而送出,因而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板状工件a的送出及取出。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工件卡挂固定部22以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形成为球状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防止送出的板状工件a从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落下的情况,并且在作业者取出板状工件a时,若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为球状,则板状工件a难以卡挂在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上,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作业。
另外,在第一、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在所述轴部20c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12由在所述轴部20c的外周面卷绕成螺旋状的金属丝构成,因此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a一张一张地送出。
另外,在第一、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22与所述金属丝一体地形成,因此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a一张一张地送出。
另外,在所述轴部20c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12由在所述轴部20c的外周面直接形成的螺旋凸部和螺旋槽构成,因此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a一张一张地送出。
另外,所述第一杆18为中空的筒状构件,并且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二杆20的外周面嵌合,因此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a一张一张地送出。
另外,所述第二杆20为中空的筒状构件,并且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杆18的外周面嵌合,因此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将悬吊的多张板状工件a一张一张地送出。
需要说明的是,板状工件a是在机动车等中使用的用于将电装系统部件安装到车身上的板状零件,但这仅为例示,只要是具有能够悬吊于第二杆20的孔部或卡挂部的工件即可,可以为任意工件。
另外,在第一、第二实施例中,将构成螺旋部12的金属丝状构件的一部分构成为工件卡挂固定部22,但未必限定于此,也可以准备与构成螺旋部12的金属丝构件不同体的工件卡挂固定部22,并将其另行安装在第二杆20的另一端20b。
对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前端(短轴22b)为L字形状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前端也可以是例如U字形状和J字形状的所谓钩型的结构,只要能够将沿着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长轴22a落下的板状工件a卡挂固定即可,工件卡挂固定部22的前端、即短轴22b的形状不限。
另外,对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为球状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能够防止送出的板状工件a从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落下的结构即可,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22c的形状未必一定限定为球状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为椭圆状或圆锥状的结构。
另外,电动机16以在一方向上进行连续运转的异步电动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能够进行正转、反转的切换的可逆电动机,另外,也可以是能够中途停止、保持停止位置的带电磁制动器的电动机。即,只要是能够向一方向进行连续运转的电动机即可,其他功能的有无不限。
另外,示出了电动机16作为使第一杆18旋转的构件,但未必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手动使第一杆18旋转。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将第二杆20套入第一杆18,因此第二杆20由中空的筒状体构成,但也可以使第二杆20的从一端20a朝向另一端20b的规定长度、即仅使第二杆20的轴部20c中的一部分形成为中空,或者也可以将第二杆20的从一端20a到另一端20b之间的轴部20c的全部形成为中空(即,也可以如所谓吸管或导管那样,在第二杆20的整个长度上形成为中空)。

Claims (10)

1.一种工件送出装置,其具备:旋转轴,其通过旋转使多张重叠并悬吊的板状工件沿着在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一张一张地分离,并将所述板状工件沿轴向送出而使其从前端部落下;旋转机构,其使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工件送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杆,其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第二杆,其一端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嵌合,在该第二杆的所述一端与相当于所述前端部的另一端之间的轴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螺旋部,并且在该第二杆的所述另一端具有向与所述轴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前端弯曲的工件卡挂固定部,
并且,所述第二杆构成为当所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时,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杆停止旋转,
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的间距随着从所述第二杆的中间部朝向所述第二杆的所述另一端而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工件卡挂固定前端部形成为球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由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卷绕成螺旋状的金属丝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与所述金属丝一体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形成的螺旋部由在所述轴部的外周面直接形成的螺旋凸部和螺旋槽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杆为中空的筒状构件,并且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二杆的外周面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杆为中空的筒状构件,并且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杆的外周面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直到所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为止,所述第一杆通过与所述第二杆的外周面的摩擦阻力而与所述第二杆一体地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直到所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为止,所述第二杆通过与所述第一杆的外周面的摩擦阻力而与所述第一杆一体地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工件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状工件卡挂固定于所述工件卡挂固定部的前端时,所述板状工件的重量作为克服所述摩擦阻力的力而作用于所述第二杆,由此所述第二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杆停止旋转。
CN201310079095.6A 2012-10-15 2013-03-13 工件送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35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7983A JP5822813B2 (ja) 2012-10-15 2012-10-15 ワーク送出装置
JP2012-227983 2012-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3506A CN103723506A (zh) 2014-04-16
CN103723506B true CN103723506B (zh) 2016-07-13

Family

ID=50447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909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3506B (zh) 2012-10-15 2013-03-13 工件送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63786B2 (zh)
JP (1) JP5822813B2 (zh)
CN (1) CN1037235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202014001709Y1 (pt) * 2014-01-24 2020-06-02 João Augusto Streit Rosca transportadora helicoidal produzida em aço ligado e temperada por indução eletromagnética ou chama
EP3436720B1 (en) * 2016-03-28 2024-08-07 Fange Innova An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a solid material which is entrained in a fluid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0626720A (zh) * 2019-09-29 2019-12-31 六壹八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螺丝铆钉输送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402A (en) * 1991-01-22 1993-12-14 White Conveyors, Inc.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CN1575254A (zh) * 2001-10-26 2005-02-02 Wf逻辑学有限公司 输送挂在挂架上的输送物料的螺旋输送机
CN101218610A (zh) * 2005-06-02 2008-07-09 硬币接收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售货机的分配托盘
CN202321535U (zh) * 2011-11-07 2012-07-11 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送输液瓶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6695A (en) * 1980-11-10 1983-06-07 A. O. Smith Harvestore Products, Inc. Sweep auger construction for a bottom unloading mechanism
JPS59112880A (ja) 1982-12-17 1984-06-29 ニチデン機械株式会社 薄片ワ−ク供給装置
JPH0246736U (zh) * 1988-09-21 1990-03-30
US4995531A (en) * 1989-06-14 1991-02-26 Bridgestone/Firestone, Inc. Ring dispenser
US5154275A (en) * 1991-01-22 1992-10-13 White Conveyors, Inc.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US5117654A (en) * 1991-06-24 1992-06-02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conveyor system for refrigerator
US5101961A (en) * 1991-08-16 1992-04-07 Jenike & Johanson, Inc. Feeding screw
JPH06171747A (ja) * 1992-12-10 1994-06-21 Sekisui Chem Co Ltd Oリング供給装置
CA2124492C (en) * 1994-05-27 2005-12-06 Vittorio De Zen Housing system with structural cored hollow members
DE19615773C2 (de) * 1996-04-20 1998-06-04 Duerkopp Adler Ag Verfahren zum Vereinzeln von Förderträgern
JPH1149328A (ja) * 1997-07-31 1999-02-23 Tsubakimoto Chain Co ハンガー商品分離装置
JP2000187313A (ja) * 1998-12-22 2000-07-04 Noritsu Koki Co Ltd 感光材料仕分け装置及び写真処理装置
JP3588280B2 (ja) * 1999-09-06 2004-11-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払い出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402A (en) * 1991-01-22 1993-12-14 White Conveyors, Inc.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CN1575254A (zh) * 2001-10-26 2005-02-02 Wf逻辑学有限公司 输送挂在挂架上的输送物料的螺旋输送机
CN101218610A (zh) * 2005-06-02 2008-07-09 硬币接收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售货机的分配托盘
CN202321535U (zh) * 2011-11-07 2012-07-11 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送输液瓶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63786B2 (en) 2014-07-01
CN103723506A (zh) 2014-04-16
JP5822813B2 (ja) 2015-11-24
JP2014080258A (ja) 2014-05-08
US20140102861A1 (en) 201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3506B (zh) 工件送出装置
CN107208922B (zh) 旋转式热交换器装置
FR2919586B1 (fr) Dispositif de conditionnement et d'application comportant un organe d'essorage pourvu d'au moins une fente non radiale.
CN204111077U (zh) 一种收线机
KR20160038818A (ko) 로봇
EP2801452A3 (en) Articulated mechanical arm
EP2366651A3 (en) Yarn winding device
CN105819028A (zh) 用于颗粒物料灌装的可变形漏斗
EP2366650A3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4428559B (zh) 齿轮装置
WO2011015161A3 (en) Rotary spinning electrode
EP2511671A1 (en) Digital liquid flow rate meter
CN103402402B (zh) 日照遮蔽装置
CN204061784U (zh) 定长限位的滚珠丝杆传动装置
CN204470315U (zh) 一种微拉机收线同步排线装置
CN202670640U (zh) 一种dc头零件振动盘
CN104121343A (zh) 定长限位的滚珠丝杆传动装置
CN205802716U (zh) 可移动式轿顶轮
CN105024316A (zh) 摩托车导线的保护装置
CN104220241B (zh) 纤维束处理装置
CN209340340U (zh) 一种磁轴承组件、磁悬浮电机
CN104925587B (zh)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CN202466103U (zh) 一种独立送纱器
CN204400322U (zh) 绕线机构
CN206545127U (zh) 钢帘线并捻机断丝感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