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8409A - 能量管理装置、能量管理系统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能量管理装置、能量管理系统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8409A
CN103718409A CN201280037082.6A CN201280037082A CN103718409A CN 103718409 A CN103718409 A CN 103718409A CN 201280037082 A CN201280037082 A CN 201280037082A CN 103718409 A CN103718409 A CN 103718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management
management apparatus
subsidiary conditions
electric power
auxiliary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70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8409B (zh
Inventor
竹原清隆
马场朗
日比谷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18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8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4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4/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ain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not specified as ac or d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12The local stationary network supplying a household or a buil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12The local stationary network supplying a household or a building
    • H02J2310/14The load or loads being home appli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电力获取部获取负载的需用电力。如果在许可向着负载的电力的供给的时间带内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则辅助控制部判断为辅助条件成立。在辅助控制部判断为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辅助控制部使用通知控制部使询问是否启动从蓄电装置供给电力的辅助操作的选择通知呈现在操作显示装置上。如果来自操作显示装置的针对选择通知的应答是需要启动辅助操作,则开始辅助操作。利用条件设置部将该辅助条件设置在存储部中。

Description

能量管理装置、能量管理系统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管理装置,用于在负载处的电力的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从蓄电池向负载供给电力来抑制要从电源供给至负载的电力的峰值;能量管理系统,其包括该能量管理装置;以及程序,用于实现该能量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向用电方供给电力,电力供应商针对各用电方设置与合约相对应的电费。例如,存在如下合约:将用电方要使用的每单位时间(例如,30分钟)的电力量的月最大值设置为最大需用电力,并且基于该最大需用电力来确定电费的单价。此外,根据电力供应商,存在针对各用电方设置合约电力、并且在各用电方要使用的电力超过合约电力的情况下切断断路器(电流断路器)的合约。
另一方面,近年来,针对节能化和需用电力的峰值抑制等的社会要求不断提高。特别地,关于减少在电力的需求增加的时间带内要从电力供应商购买或接收到的电力这一点,由于可以缩减高输出的发电站的数量,因此被认为是有望减少环境负荷的措施。
为了防止伴随着需用电力的增加所引起的电费的单价增加或断路器的切断、并且为了满足上述社会要求,提出了利用蓄电池。换句话说,提出了用于通过允许用电方使用蓄电池并且在需用电力增加的情况下从蓄电池供给电力来减少受电得到的电力的技术。用于在负载所请求的需用电力增加的情况下从蓄电池供给电力的技术已知为“峰值辅助”。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109621(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通过控制安装在电力用电方处的电力储蓄系统的充电和放电来调节受电电力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用于降低合约电力的峰值削减(peak-cut)或用于减少单价高的日间电力的使用量的峰值移位(peak-shift)的目的,进行受电电力的调节。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基于针对控制器所设置的模式来自动调节受电电力。
顺便提及,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峰值辅助的技术中,在负载处的需用电力增加的情况下,只要蓄电池的电力(剩余量)富余,就始终供给电力。这是因为用电方的主要目的在于峰值削减或峰值移位。
另一方面,从实现减少环境负荷的观点,代替每当需用电力增加时从蓄电池供给电力,期望抑制用电方的需用电力的峰值自身。换句话说,通过逐渐形成用电方关于抑制需用电力的峰值的意识来降低峰值辅助的频率是有效的。在抑制了需用电力的峰值的情况下,从蓄电池能够供给电力的时间段延长,并且由于蓄电池的充放电的次数的减少,因而蓄电池的寿命也延长。
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没有被配置成使得用电方能够识别是否进行了峰值辅助,因此存在不允许用电方识别需用电力何时且使用哪个负载达到峰值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用于进行峰值辅助的条件是固定的。因此,无法将用于进行峰值辅助的条件设置成适合用电方。换句话说,存在无法使得用电方关注需用电力的峰值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使得用电方能够通过使用蓄电得到的电力来关注需用电力的能量管理装置、使用该能量管理装置的能量管理系统、以及用于实现该能量管理装置的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能量管理装置,包括:电力获取部,用于获取负载的需用电力;辅助控制部,用于在针对所述需用电力所规定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用于从与电源分开设置的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之间进行选择;通知控制部,用于将表示所述辅助条件成立的信息呈现在通知装置上;输入获取部,用于获取来自操作装置的输入;以及条件设置部,用于经由所述输入获取部来设置所述辅助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所述第一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所述辅助条件至少包括:用于许可从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时间带;以及用于开始从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针对所述需用电力的切换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所述第二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所述通知控制部将表示所述辅助条件成立的信息以询问是否需要启动所述辅助操作的选择通知的形式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所述输入获取部响应于所述选择通知来从所述操作装置获取是否需要启动所述辅助操作,以及在所述输入获取部从所述操作装置获取到用于请求启动所述辅助操作的应答的情况下,所述辅助控制部启动所述辅助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所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所述能量管理装置还包括历史存储部,所述历史存储部用于存储所述辅助条件成立时的历史,其中,所述条件设置部包括时间校正部,所述时间校正部用于自动调节所述时间带,以使得所述时间带包括所述历史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历史中从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时间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所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所述能量管理装置还包括历史存储部,所述历史存储部用于存储所述辅助条件成立时的历史,其中,所述条件设置部包括阈值调节部,所述阈值调节部用于通过使用所述历史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历史来自动调节所述切换阈值,以使得在预定时间段内从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次数变得更接近所规定的次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所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所述能量管理装置还包括:历史存储部,用于存储所述辅助条件成立时的历史;以及剩余量获取部,用于从所述蓄电装置获取电力的剩余量,其中,所述辅助条件包括与启动所述辅助操作所需的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量有关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条件设置部包括基准值调节部,所述基准值调节部用于通过使用所述历史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历史来自动调节所述基准值,以使得在预定时间段内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量的最小值变得更接近规定值。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第三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在所述辅助控制部通知了在自所规定的时刻开始的一天内最初满足所述辅助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通知控制部将所述选择通知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所述第七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在响应于所述选择通知从所述操作装置获得无需启动所述辅助操作的应答的情况下,即使所述辅助控制部通知了在所述一天内下一次满足所述辅助条件,所述通知控制部也将所述选择通知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所述第三方面、第七方面和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在响应于所述选择通知从所述操作装置获得用于请求启动所述辅助操作的应答的次数的累积值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禁止所述辅助控制部进行向着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选择通知,并且所述辅助控制部将如下的内容经由所述通知控制部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其中该内容是正进行所述辅助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所述第一方面~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所述能量管理装置还包括通信所用的接口,其中,所述条件设置部经由所述接口来设置所述辅助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在所述第一方面~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能量管理装置中,所述电力获取部按预定的时间间隔对电力进行采样,以使用通过进行多次采样所获得的电力的代表值作为所述需用电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包括:蓄电装置,其能够进行辅助操作,所述辅助操作用于经由从电力系统向负载供给电力的供电线路来进行向着所述负载的电力供给;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负载的需用电力;能量管理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测量装置所测量到的所述需用电力来控制所述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通知装置,用于进行从所述能量管理装置所指示的通知;以及操作装置,用于向所述能量管理装置给予指示,其中,所述能量管理装置包括:电力获取部,用于从所述测量装置获取所述需用电力;辅助控制部,用于在针对所述需用电力所规定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所述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之间进行选择;通知控制部,用于将表示所述辅助条件成立的信息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输入获取部,用于获取来自所述操作装置的输入;以及条件设置部,用于经由所述输入获取部来设置所述辅助条件。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能量管理系统包括: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模式~第十一示例模式中任一示例模式的能量管理装置;蓄电装置,其能够进行辅助操作,所述辅助操作用于经由从电力系统向负载供给电力的供电线路来进行向着所述负载的电力供给;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负载的需用电力;通知装置,用于进行从所述能量管理装置所指示的通知;以及操作装置,用于向所述能量管理装置给予指示。所述能量管理装置的电力获取部用于从所述测量装置获取所述需用电力,并且所述能量管理装置基于所述测量装置所测量到的所述需用电力来控制所述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能量管理装置进行工作,所述能量管理装置包括:电力获取部,用于获取负载的需用电力;辅助控制部,用于在针对所述需用电力所规定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用于从与电源分开设置的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之间进行选择;通知控制部,用于将表示所述辅助条件成立的信息呈现在通知装置上;输入获取部,用于获取来自操作装置的输入;以及条件设置部,用于经由所述输入获取部来设置所述辅助条件。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模式~第十一示例模式中任一示例模式的能量管理装置进行工作的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诸如DVD或其它类型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可以使得用电方能够通过使用蓄电得到的电力来关注需用电力,并且使得用电方能够设置作为用于在负载处使用蓄电得到的电力的条件的辅助条件。因此,用电方能够通过用于设置辅助条件的工作来意识到电力的适当使用。
附图说明
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与以下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相关地,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示例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配电板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蓄电装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操作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操作显示装置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操作显示装置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操作显示装置的显示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假定住宅内的配电网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技术以用于诸如办公室或商店等的住宅以外的用途。如图2所示,配电网包括配电板20,其中该配电板20用于从商用电源的电力系统接收电力。如图3所示,配电板20内置有主干断路器21和多个分支断路器22、22、…。连接有主干断路器21的主干电路23经由分支断路器22、22、…分支为多个系统的分支电路24、24、…,并且负载连接至各分支电路24。在分支断路器22和负载之间根据需要设置有插座。
测量装置30连接至配电板20。测量装置30包括电流传感器31,其中该电流传感器31用于在主干断路器21的电源侧上测量经由主干电路23供给至负载的电流(换句话说,供给至负载的电力)。测量装置30还包括:电流检测单元32,用于根据来自电流传感器31的输出来检测通过主干电路23的电流;运算单元33,用于通过使用电流检测单元32所检测到的电流值来计算需用电力(负载的需用电力);以及通信单元34,其作为通信所用的接口。
运算单元33包括根据程序进行工作的微计算机等。运算单元33按(从包括10秒、1分钟和30分钟等的组中所选择的)固定时间间隔对通过主干电路23的电流进行采样,并且通过使用采样得到的电流来获得电力。在本实施例中,假定主干电路23的电压恒定,但测量装置30不仅可以测量电流而且还可以测量电压。利用该结构,测量装置30测量由于住宅整体内的负载所引起的需用电力。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测量装置30与配电板20分开设置,但测量装置30也可以内置于配电板20内。
在电流传感器31的电源侧(电力系统侧)上,蓄电装置40连接至主干电路23。如图4所示,蓄电装置40包括:电池块41,其内置有诸如锂离子电池等的蓄电池;充电电路42,用于对电池块41进行充电;以及放电电路43,用于对电池块41进行放电。充电电路42包括AC/DC转换器,其中该AC/DC转换器用于将主干电路23的交流转换成直流以对电池块41进行充电。放电电路43包括DC/AC转换器,其中该DC/AC转换器用于将电池块41的直流转换成交流以将该交流供给至主干电路23。注意,使用蓄电装置40来防止放电期间进行向着电源系统的逆流。
蓄电装置40还包括:控制单元44,其具有用于监视电池块41所设置的蓄电池的剩余量(能够放电的电池的容量)的功能、以及用于控制充电电路42和放电电路43的工作的功能;以及通信单元45,其用作通信所用的接口。另外,蓄电装置40还包括阈值设置单元46,其中该阈值设置单元46设置后面所述的切换阈值。使用根据程序进行工作的微计算机作为控制单元44。使用内置于微计算机的存储器或与微计算机分开设置的存储器作为阈值设置单元46。
蓄电装置40所设置的控制单元44使充电电路42和放电电路43以交替方式进行工作。具体地,控制单元44从充电电路42处于工作中的状态、放电电路43处于工作中的状态、以及充电电路42和放电电路43这两者均停止的状态的三个状态中进行选择。控制单元44通过经由通信单元45从外部进行指示或者通过使用阈值设置单元46中所设置的切换阈值来从上述三个状态中进行选择。
根据上述结构,蓄电装置40从主干电路23接收电力以将该电力储蓄在电池块41中,并且使电池块41放电以将该电力供给至主干电路23。换句话说,通过设置蓄电装置40以按适当定时进行蓄电和放电,可以针对(利用配电板20)从电力系统接收电力的各时间带来调节电力。
上述的蓄电装置40的主要用途是使从电力系统受电得到的电力均等化。例如,在需用电力低的时间带内进行向着蓄电装置40的蓄电,并且在需用电力高的时间带内进行从蓄电装置40的放电,由此相对于需用电力的波动来抑制从电力系统受电得到的电力的波动。具体地,在选择放电电路43处于工作中的状态的情况下,不仅从商用电源的电力系统向负载供给电力而且还从蓄电装置40向负载供给电力,这样可以减少需用电力中所占的来自商用电源的受电电力。
在预先设置诸如合约电力等的限制值的情况下,在需用电力超过限制值之前使蓄电装置40放电,由此使得能够进行用于抑制受电得到的电力的峰值的峰值辅助。以下将从蓄电装置40向负载(即,主干断路器21)供给电力称为蓄电装置40的“辅助操作”。在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时间段内进行该辅助操作。因此,蓄电装置40在辅助操作的时间段内将与需用电力和切换阈值之间的差相对应的电力供给至负载。
蓄电装置40的蓄电和放电由能量管理装置10来控制。兼具有操作装置和通知装置的功能的操作显示装置50连接至能量管理装置10。此外,附图所例示的能量管理装置10包括用作接口的通信单元(第一通信单元)17,其中该通信单元17用于经由内置于住宅的通信网络或诸如广域网等的通信网络来连接至服务器60。
可以假定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显示装置50是触摸面板。因此,如图5所示,操作显示装置50包括:使用根据程序进行工作的微计算机的处理单元51;显示装置(通知装置)52,其由液晶显示器构成;以及操作装置(输入装置)53,其是通过叠加在显示装置52的画面上来配置的。此外,操作显示装置50还包括:通信单元54,其是用于与能量管理装置10进行通信的接口;以及画面数据存储单元55,用于存储显示在显示装置52的画面上的画面数据。画面数据存储单元55包括用于按类型存储多个类型的画面数据的画面存储区域551~553。
操作显示装置50并非必须是触摸面板,并且也可以是显示装置52和配备有机械触点的开关(例如,键区)的组合。此外,显示装置52和操作装置53可以彼此分开设置。另外,除了用于从视觉上发出通知的显示装置52以外,通知装置还可被配置为从听觉上发出通知。
如图1所示,能量管理装置10还包括:管理处理单元11,其包括用于执行程序的处理器作为主要组件;以及存储单元12,其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其中该半导体存储器用于存储诸如管理处理单元11所使用的(后面所述的)辅助条件等的数据。此外,将如下部件安装至管理处理单元11: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13,用于与测量装置30进行通信;通信单元(第三通信单元)14,用于与蓄电装置40进行通信;以及通信单元(第四通信单元)15,用于与操作显示装置50进行通信。另外,能量管理装置10还包括用于对当前日期/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单元16。可以使用实时时钟作为计时单元16。
管理处理单元11包括:电力获取部111,用于经由通信单元13从测量装置30获取负载的需用电力;以及辅助控制部112,用于经由通信单元14发出用于使蓄电装置40的充电电路42和放电电路43进行工作的指示。蓄电装置40的控制单元44参考从辅助控制部112所接收到的指示来控制充电电路42和放电电路43的工作。此外,管理处理单元11包括剩余量获取部113,其中该剩余量获取部113用于经由通信单元14从蓄电装置40获取电池块41的电力的剩余量。辅助控制部112具有用于判断辅助条件是否成立的功能。
管理处理单元11还包括:通知控制部114,用于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呈现信息;以及输入获取部115,用于获取来自操作显示装置50的输入。根据向着操作显示装置50的输入来将辅助条件的参数等输入至输入获取部115。经由管理处理单元11中所设置的条件设置部116来将辅助条件设置在存储单元12中。另外,管理处理单元11还包括充电指示部117,其中该充电指示部117用于向蓄电装置40通知充电的定时和充电量。利用充电量估计部118来估计充电指示部117所通知的充电量。后面说明充电指示部117和充电量估计部118的工作。
辅助条件是用于启动辅助操作的条件,并且至少包括:用于许可从蓄电装置40向负载供给电力的时间带(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以及用于开始从蓄电装置40向负载供给电力的针对需用电力的切换阈值。此外,辅助条件还可以包括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实际为电池块41的剩余量)的基准值。存储单元12包括用于按类型存储多个类型的辅助条件的条件存储区域121~123。条件设置部116针对存储单元12的条件存储区域121~123各自设置辅助条件。此外,存储单元12还包括用于存储选择能量管理装置10的工作所用的参数的工作选择区域124和125。
在所有的辅助条件均成立的情况下可以启动辅助操作。换句话说,辅助控制部112被配置为在所有的辅助条件均成立的情况下,(通过还参考来自外部的输入)判断是否执行辅助操作。在将时间带和切换阈值设置为辅助条件的情况下,当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时刻包括在辅助条件的时间带内时,可以启动辅助操作。此外,在将时间带、切换阈值和针对剩余量的基准值设置为辅助条件的情况下,当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时刻包括在辅助条件的时间带内时并且当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为基准值以上时,可以启动辅助操作。另一方面,当辅助操作启动之后、需用电力降至切换阈值以下时,停止辅助操作。
辅助控制部112具有经由通信单元14向蓄电装置40指示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的功能。此外,辅助控制部112具有在用于启动辅助操作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经由通知控制部114将辅助条件成立这一事实呈现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的功能。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的辅助控制部112具有判断辅助条件是否成立的功能。辅助控制部112通过使用电力获取部111所获取到的电力、剩余量获取部113所获取到的电池块41的剩余量、计时单元16所计时的当前日期/时间和存储单元12中所设置的辅助条件等,来判断辅助条件是否成立。
辅助控制部112可以从以下中进行选择:通过经由操作显示装置50的操作来选择是否需要辅助操作的工作模式(以下称为“半自动模式”)以及在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自动启动辅助操作的工作模式(以下称为“自动模式”)。此外,辅助控制部112可以选择不进行辅助操作的工作模式(以下称为“停止模式”),但该停止模式是蓄电装置40不起作用的操作,因而在本实施例中没有特别说明该停止模式。
利用存储单元12的工作选择区域124中所存储的信息来选择辅助控制部112的工作模式。在选择自动模式的情况下,辅助控制部112经由通知控制部114将辅助操作的开始呈现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并且指示蓄电装置40放电。在选择半自动模式的情况下,辅助控制部112经由通知控制部114向操作显示装置50进行选择通知,并且基于操作显示装置50向着输入获取部115的应答来判断是否需要蓄电装置40的放电。如这里所使用的,“选择通知”是指向用电方询问是否要启动辅助操作的通知。
为了使用具有图2所示的结构的能量管理系统,需要针对存储单元12的各条件存储区域121~123设置辅助条件。此外,需要将用于选择能量管理装置10的工作的参数设置在工作选择区域124和125中。因此,能量管理装置10可以选择用于设置辅助条件的工作模式(以下称为“设置模式”)。在电源接通时或来自操作显示装置50的指示时等,选择该设置模式。
在选择设置模式的情况下,将具有如图6所示的内容的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可以设置时间带(许可从蓄电装置40向负载供给电力的时间带;在图6中为“峰值辅助时间带”)、切换阈值(在图6中为“峰值辅助阈值”)和电池块41的剩余量的基准值(在图6中为“峰值辅助用电池剩余量”)作为辅助条件。在图6所示的画面中,针对各辅助条件设置输入所用的字段F1~F4。将字段F1和F2中所输入的信息存储在条件存储区域(第一条件存储区域)121中,将字段F3中所输入的信息存储在条件存储区域(第二条件存储区域)122中,并且将字段F4中所输入的信息存储在条件存储区域(第三条件存储区域)123中。
此外,在图6所示的画面中,作为能量管理装置10的工作(在图6中为“峰值辅助执行模式”),可以从自动模式、半自动模式和停止模式中进行选择。在图6中,“1:自动”、“2:半自动”和“0:不执行”分别是自动模式、半自动模式和停止模式的选项,并且该画面还包括用于输入这些选项的编号作为参数的字段F5。将字段F5中所输入的参数存储在工作选择区域(第一工作选择区域)124中。因此,基于工作选择区域124中所设置的参数来从自动模式、半自动模式和停止模式中选择能量管理装置10的工作模式。
此外,在图6所示的画面中,作为能量管理装置10的工作,可以选择是否能够经由服务器60从远处设置辅助条件(在图6中为“峰值辅助执行的远程设置”)。在图6中,“1:容许”和“2:不容许”分别是许可和禁止的选项,并且该画面还包括用于输入选项的编号作为参数的字段F6。将字段F6中所输入的参数存储在工作选择区域(第二工作选择区域)125中。换句话说,在能量管理装置10中,基于工作选择区域125中所设置的参数来选择是否可以经由服务器60从远处设置辅助条件。
在选择设置模式的情况下,将从画面存储区域(第一画面存储区域)551所读取的图6所示的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在各字段F1~F6中输入所需信息的情况下,能量管理装置10如下进行工作。
具体地,在字段F6中选择“0:不容许”的情况下,能量管理装置10基于字段F1~F5中所输入的参数进行工作。
在字段F6中选择“1:容许”的情况下,能量管理装置10基本上基于字段F1~F5中所输入的参数进行工作。在(经由通信单元17)从服务器60输入用以改变字段F1~F5的任一个内的参数的指示的情况下,条件设置部116更新所指定的字段内的参数。然后,能量管理装置10基于字段F1~F5内的更新后的参数进行工作。
另外,在字段F5中选择“1:自动”的情况下,当利用字段F1~F4中输入的参数所设置的辅助条件成立时,辅助控制部112将用于开始辅助操作的开始信号(经由通信单元14)自动输出至蓄电装置40。
在字段F5中选择“2:半自动”的情况下,当利用字段F1~F4中输入的参数所设置的辅助条件成立时,辅助控制部112将用于进行选择通知的选择通知信号(经由通知控制部114和通信单元15)输出至操作显示装置50。在(经由通信单元15和输入获取部115)从操作显示装置50获得无需启动辅助操作的应答的情况下,辅助控制部112禁止蓄电装置40进行该辅助操作。另一方面,在从操作显示装置50获得用于请求启动辅助操作的应答的情况下,辅助控制部112将用于开始辅助操作的开始信号(经由通信单元14)输出至蓄电装置40。
在字段F5中选择“0:不执行”的情况下,即使在利用字段F1~F4所设置的辅助条件成立时,辅助控制部112也禁止蓄电装置40进行辅助操作。注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能量管理装置10也可以使用操作显示装置50来通知辅助条件成立。
注意,优选能量管理装置10使辅助条件的默认值存储在存储单元12中。在辅助条件的默认值存储在存储单元12中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将来自条件设置部116的辅助条件设置在条件存储区域121~123中,则采用默认值的辅助条件。另一方面,在利用条件设置部116将辅助条件设置在条件存储区域121~123中的情况下,以比默认值高的优先级使用条件设置部116所设置的辅助条件。注意,并非必须将辅助条件的默认值设置在存储单元12中。
将说明上述结构的示例使用。以下呈现使用能量管理装置10的用电方的一个模型。该模型是在假定一般的用电方成长为通过使用能量管理装置10而意识到社会贡献的用电方的情况下呈现的。该模型具有由初期导入阶段、辅助条件改变的成长阶段、辅助条件收敛的成熟阶段、以及根据来自外部的要求调节辅助条件的社会基础设施维护阶段构成的四阶段处理。
在导入阶段中,将能量管理装置10的工作模式默认设置为半自动模式。此外,将辅助条件设置成容易启动辅助操作。也就是说,将时间带设置得宽,将切换阈值设置得小,并且将剩余量的基准值设置得小。例如,将时间带设置为7:00~22:00,将切换阈值设置为3kW,并且将剩余量的基准值设置为1kWh。这些辅助条件例如可以通过用电方根据能量管理装置10的说明书使用条件设置部116来设置,但也可以设置为默认值以省去用电方使用上述辅助条件的时间和精力。
在启动的情况下,能量管理装置10将作为辅助条件的切换阈值发送至蓄电装置40,并且将该切换阈值设置在蓄电装置40的阈值设置单元46中。此外,优选将作为辅助条件的剩余量的基准值发送至蓄电装置40以存储在蓄电装置40中。在电池块41的剩余量小于设置在蓄电装置40中的基准值的情况下,蓄电装置40开始蓄电。
测量装置30通过使用配电板20所设置的电流传感器31按固定时间间隔对通过主干电路23的电流进行采样,并且将采样得到的电流值定期地发送至能量管理装置10和蓄电装置40。
在从测量装置30接收到的电流值(每单位时间的电力量)大于切换阈值的情况下、并且在获取到该电流值的时刻落在被设置为辅助条件的时间带内的情况下,能量管理装置10将图7所示的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换句话说,在运算单元33所计算出的需用电力满足辅助条件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114读取存储在画面存储区域(第二画面存储区域)552中的画面,并且将是否需要启动辅助操作作为选择通知呈现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该画面是用于询问是否开始辅助操作的画面,并且包括使得用电方能够选择是否需要辅助操作的按钮B1和B2。
在这种情况下,在基于通过一次采样所获得的需用电力来判断需用电力是否满足辅助条件的情况下,频繁地切换辅助条件的成立和不成立,因而蓄电装置40需要在放电和放电停止之间快速地切换。此外,为了使来自蓄电装置40的输出跟随需用电力的瞬时变化,蓄电装置40所设置的DC/AC转换器(放电电路43)需要被配置为应对在负载的启动或其它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突入电力,这使具有大容量的放电电路43成为必要。换句话说,产生需要昂贵的蓄电装置40的问题。
因此,在针对需用电力判断辅助条件是否成立时,优选使用需用电力的移动平均(例如,简单移动平均)。例如,在一些实现中,电力获取部111获得通过进行多次(例如,约5~10次)采样所获得的需用电力的平均值作为需用电力的代表值,以通过使用该平均值作为需用电力来判断辅助条件是否成立。在通过使用按适当时间段采样得到的需用电力的移动平均作为需用电力的代表值来判断辅助条件是否成立的情况下,不会受到突入电流的影响,因而不需要大容量的DC/AC转换器,结果抑制了成本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使用移动平均作为需用电力的代表值以外,电力获取部111还可以使用多个采样值的众数值或从多个采样值中排除离群值所得的平均值等作为代表值。
在图7所示的画面上,在选择用于进行辅助操作的按钮B1(“是”按钮)的情况下,能量管理装置10指示蓄电装置40启动辅助操作。在进行了指示的情况下,蓄电装置40使放电电路43进行工作以开始放电,并且将电池块41的剩余量连同辅助操作的开始一起通知给能量管理装置10。
在从蓄电装置40通知了辅助操作的开始的情况下,能量管理装置10将图8所示的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具体地,在从蓄电装置40通知了辅助操作的开始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114读取存储在画面存储区域(第三画面存储区域)553中的画面,并且将表示辅助操作已开始的画面呈现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在该画面上,显示有辅助操作已开始这一事实、电池块41的剩余量和结束辅助操作的时刻。此外,图8所示的画面包括用于选择是否需要继续辅助操作的按钮B3和B4。除非在该画面上选择按钮B4(“否”按钮),否则能量管理装置10继续辅助操作。
在图7和8所示的画面上,在选择用于禁止辅助操作的按钮B2和B4(“否”按钮)的情况下,不进行辅助操作或停止辅助操作,因而除非需用电力减少,否则从电力系统受电得到的电力增加。辅助操作原本是为了使从电力系统受电得到的电力均等化而进行的,因而在用于进行辅助操作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并不期望受电得到的电力增加。因此,在用电方选择禁止辅助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允许用电方自身调节负载的工作以减少需用电力,使得用电方能够意识到抑制了需用电力。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的能量管理装置10向用电方通知在有必要进行辅助操作的情况下(在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辅助操作,从而使得用电方能够意识到抑制了需用电力。
在将是否需要启动辅助操作作为选择通知呈现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并且响应于该呈现对操作显示装置50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利用输入获取部115来获取该操作的结果。在输入获取部115从操作显示装置50获取到请求辅助操作的启动的结果的情况下,辅助控制部112启动辅助操作。
在以上述方式启动辅助操作之后,在进行辅助操作期间设置为辅助条件的时间带结束的情况下,能量管理装置10向蓄电装置40通知辅助操作结束。换句话说,使蓄电装置40的放电电路43停止。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在图7所示的画面上输入用以开始辅助操作的指示的情况下,在能量管理装置10向蓄电装置40通知辅助操作结束之前,每当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时,自动重复辅助操作。换句话说,一旦辅助操作开始,则自动重复辅助操作,直到在图8所示的画面上选择了按钮B4或者设置为辅助条件的时间带结束为止。
这里,将辅助条件的时间带设置在一天的范围内,并且用于开始辅助操作的条件在次日成立的情况下,将图7所示的画面再次显示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在上述操作中,在用于开始辅助操作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显示图7所示的画面,由此使得用电方能够选择是否需要辅助操作,但仅通知辅助操作的开始条件成立就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用电方不能选择是否需要辅助操作,并且除非调节负载的工作以减少需用电力,否则自动重复辅助操作。
利用用电方自身使导入阶段转变为成长阶段。在导入阶段中,能量管理装置10经由操作显示装置50通知辅助操作的开始条件成立,因而用电方识别出辅助条件成立时的负载的工作状态。
设置辅助条件,以使得在导入阶段中容易启动辅助操作,而在成长阶段中,辅助条件基于用电方的经验而改变,由此与导入阶段相比更难以启动辅助操作。换句话说,用电方通过对条件设置部116进行操作来改变辅助条件。在成长阶段中,能量管理装置10继续半自动模式,从而判断所设置的辅助条件是否适合。
可想到的是,如上所述在成长阶段中用电方重复设置辅助条件之后,辅助条件收敛于适合用电方的范围。在辅助条件收敛的情况下,用电方习惯于每当能量管理装置10向用电方通知辅助操作的开始时启动辅助操作。相反,每天仅重复相同的操作,因而用电方对选择是否需要辅助操作感到厌烦。将这种阶段称为成熟阶段。在达到成熟阶段的情况下,用电方使能量管理装置10的工作模式从半自动模式改变为自动模式。在成熟阶段中,可想到的是,用电方对进行辅助操作的抵抗感变少。
在自动模式中,在存储单元12中所设置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自动开始辅助操作。换句话说,没有将图7所示的用于选择是否需要辅助操作的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并且在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自动进行辅助操作。
上述的成熟阶段是用电方认为需用电力适当的状态,并且在意味着通过减少需用电力来减少供给至社会整体(输电网整体)的电力的情况下是贡献不足的状态。在成熟阶段中,用电方认为适当进行了辅助操作,因此并没有意识到需用电力的进一步减少,并且无法向用电方提示进一步减少需用电力。此外,在从输电网供给的电力变得不足的情况下,电力供应商可能想要通过提示用电方在需用电力的峰值时积极地进行辅助操作来实现供给电力的均等化。
因此,作为第四阶段,设置辅助操作收敛之后的社会基础设施维护阶段。在社会基础设施维护阶段中,在图6所示的画面上的字段F6中输入用于许可经由服务器60来设置辅助条件的选项,由此使得除用电方以外的第三方能够从远处设置辅助条件。换句话说,可以通过使用安装至服务器60的输入装置或与服务器60进行通信的输入装置来从外部设置辅助条件。
利用使得能够从远处设置辅助条件的这种结构,可以改变辅助条件以提示已达到成熟阶段的用电方进一步减少需用电力。此外,在预测到供给电力可能变得不足的情况下,电力供应商请求用电方的许可以改变辅助条件,并且从远处改变辅助条件以匹配供给电力,由此防止由于供给电力不足而导致大规模停电。
如上所述,在导入阶段中,将辅助条件设置成容易启动辅助操作,并且使辅助操作以半自动模式进行工作。因此,用电方识别出电力的使用如何与辅助操作相关联,从而逐渐形成关于电力使用的意识。此外,在用电方根据电力供应商所供给的电力量的剩余程度来调节用于进行辅助操作的时间带的情况下,用电方可以掌握电力供应商所供给的电力量的变化。
在导入阶段中,用电方识别出用电方正如何使用负载的状态和电力供应商所供给的电力量的剩余程度,由此基于导入阶段的经验而在成长阶段设置适当的辅助条件。在成长阶段中,继续半自动模式,并且在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经由操作显示装置50来进行通知。
在用电方习惯于在半自动模式下启动辅助操作而达到成熟阶段之后,在自动模式下启动辅助操作。另外,在已达到成熟阶段的用电方给予许可的情况下,成熟阶段转变为社会基础设施维护阶段以使得能够经由服务器60从远处改变辅助条件。用电方过去已体验了启动辅助操作的情形,因此即使如电力供应商所要求的从远处改变辅助条件,用电方也容易接受辅助条件的改变。结果,用电方进行了与电力状况相对应的积极社会贡献。
顺便提及,原则上以天为单位来设置辅助操作所使用的辅助条件。一天并非必须从0:00am开始,并且可以从适当定义的时刻开始。在这种情况下,一天的范围与从定义时刻起的24个小时相对应。例如,将一天开始的时刻设置在从就寝时间到起床时间的时间带内。
假定能量管理装置10当前正以半自动模式进行工作(换句话说,处于导入阶段或成长阶段),并且以天为单位发出用以启动辅助操作的指示。换句话说,在辅助条件在一天的时间段内最初成立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114将选择通知呈现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在一天内辅助条件可以多次成立,但从一天开始起辅助条件最初成立的情况下进行选择通知。选择通知意味着以可选择的方式向用电方通知是否需要启动辅助操作。
在用电方响应于选择通知请求启动辅助操作之后,即使在一天结束之前辅助条件成立,也禁止通知控制部114进行选择通知。然而,优选地,每当辅助条件成立时,通知控制部114提供与辅助条件成立有关的通知。在辅助条件成立期间,通知控制部114可以保持始终通知辅助条件成立。用电方响应于选择通知进行选择的结果在一天的时间段内有效,并且在请求启动辅助操作的情况下,在一天的时间段内,每当辅助条件成立时,启动辅助操作。
另一方面,在从一天开始起辅助条件最初成立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114将选择通知呈现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之后,如果获得无需启动辅助操作的应答,则优选地,在一天的时间段内辅助条件下次成立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114再次呈现选择通知。在该操作中,除非在一天的时间段内启动辅助操作,否则每当辅助条件成立时呈现选择通知。
注意,在从一天开始起辅助条件最初成立时、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呈现选择通知之后,如果用电方选择无需启动辅助操作,则自此之后在一天的时间段内可以不进行选择通知。具体地,仅在从一天开始起辅助条件最初成立的时间点处进行选择通知,并且与在该时间点处用电方进行关于是否需要启动辅助操作的选择无关地,自此之后在一天的时间段内不进行选择通知。换句话说,仅在从一天开始起辅助条件最初成立的情况下才可选择是否需要启动辅助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电方响应于选择通知判断为无需启动辅助操作,则自此之后在一天的时间段内不进行辅助操作。
这里,在选择半自动模式的状态下(在导入阶段和成长阶段中),可想到的是,即使在将选择通知呈现在操作显示装置50上的情况下,用电方也可以不对操作显示装置50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蓄电装置40内的电池组41的剩余量满足辅助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进行辅助操作。换句话说,优选能量管理装置10优先进行辅助操作。
此外,优选地,在即使其它辅助条件成立、电池组41的剩余量也不满足辅助条件的情况下,禁止能量管理装置10进行选择通知。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通知连同电池块41的剩余量不足的通知一起经由操作显示装置50发出。
如上所述,利用用于即使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也仅在电池组41的剩余量不足的情况下才进行通知的操作,可以使没有对选择操作进行应答的用电方意识到辅助操作。换句话说,如果电池块41的剩余量不足,则在需要辅助操作的情况下并没有进行辅助操作,因而由于电力不足而无法使用负载、或者需用电力超过合约电力而使电费大幅增加。这样使得用电方意识到需用电力,结果,期望例如通过避免负载的不必要使用或改变使用负载的时间带来逐渐形成用电方对于负载的适当使用的意识。
从成长阶段向着成熟阶段的转变在上述示例中通过用电方对操作显示装置50进行操作来进行,但也可以基于成长阶段中的操作次数来自动进行。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存储操作次数,能量管理装置10在存储单元12中配置操作次数存储区域126。操作次数存储区域126响应于经由操作显示装置50的选择通知来存储获得请求启动辅助操作用的应答的操作次数。
这里,如上所述,辅助控制部112配备有半自动模式和自动模式,其中在该半自动模式中,基于向着输入获取部115的输入(从操作显示装置50接收到的输入)来选择是否需要辅助操作,以及在该自动模式中,在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自动启动辅助操作。在存储在操作次数存储区域126中的操作次数的累积值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辅助控制部112从半自动模式自动转变为自动模式。
存储在操作次数存储区域126中的操作次数是操作次数的简单累积值就足够了,但优选可以针对累计操作次数的天数设置上限。换句话说,在上限天数内操作次数的累积值没有达到规定次数(例如,10次)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通过排除来自所累积的操作的最初操作所得的累积值。操作次数的累积值可以是连续操作的操作次数。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次数与天数一致。在任一情况下,当操作次数的累积值达到规定次数时,辅助控制部112从半自动模式自动转变为自动模式。注意,假定并没有每天进行两次以上的用于请求启动辅助操作的操作。
基于操作次数的累积值来自动进行从半自动模式向着自动模式的转变,从而使得与用电方手动实行从成长阶段向着成熟阶段的转变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使用客观评价来按更加适当的定时进行转变。
顺便提及,在上述操作中,能量管理装置10可以选择设置模式,并且在该设置模式中,用电方使用操作显示装置50以输入辅助条件。作为对比,可以在条件设置部116中自动设置辅助条件。然而,并非必须设置所有的辅助条件,并且可以自动设置辅助条件的一部分就足够了。应当理解,能量管理装置10可以包括以下所述的时间校正部1161、阈值调节部1162和基准值调节部1163中的全部(或两个)。能量管理装置10还可被配置为自动设置时间带、切换阈值和蓄电池剩余量的基准值的全部(或两个)的辅助条件。
基本地,使用过去的需用电力和辅助条件之间的关系来自动确定辅助条件。因此,为了存储需用电力超过作为辅助条件的切换阈值的历史和是否从蓄电装置40向负载供给电力的历史等,能量管理装置10在存储单元12中配备历史存储部127。每当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时,历史存储部127存储辅助操作的启动的有无、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时间段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通过辅助操作所供给的电力量、以及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等。此外,优选历史存储部127每天存储半自动模式下在一天内进行辅助操作的次数。简言之,历史存储部127存储辅助条件成立时的历史。
使用条件设置部116中所包括的时间校正部1161来自动设置辅助条件中的时间带。时间校正部1161使用存储在历史存储部127中的历史以自动调节时间带,以使得该时间带包括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时间段。换句话说,如果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时间段存在于预先设置的时间带的范围外,则以辅助条件来校正启动辅助操作所用的时间带以使得该时间带包括上述时间段。
顺便提及,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每小时为单位设置辅助条件的时间带。因此,历史存储部127被配置为能够以天为单位来记录如下内容:针对每小时,需用电力是否超过切换阈值。换句话说,为了自动调节时间带,从历史存储部127内所存储的每小时的历史中提取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时间带,并且确定一天内进行辅助操作所用的时间带,以使得该时间带包括所提取的所有时间带。
注意,在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时间带延续几日的情况下,时间带的连续性优先。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辅助条件,设置延续两天的时间带。此外,可以改变一天开始的时刻以使得辅助条件的时间带落在一天的范围内,由此设置辅助条件的时间带。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实际结果来自动校正用于进行辅助操作的时间带。因此,即使用电方误设置了用于进行辅助操作的时间带,也将辅助条件的时间带自动调节得变为适当的时间带,这样使得不必进行与时间带有关的手动输入。
此外,使用条件设置部116中所设置的阈值调节部1162来自动设置辅助条件中的切换阈值。阈值调节部1162使用存储在历史存储部127中的历史来估计切换阈值,以使得一天内进行辅助操作的次数变为规定的次数值。具体地,考虑到需用电力的变化和蓄电装置40中可储存的电力量,阈值调节部1162估计切换阈值,以使得一天内可储存的电力量相对于需用电力适当地分布。另外,阈值调节部1162通过将所估计出的切换阈值存储在条件存储区域122中来自动调节切换阈值。不仅基于进行辅助操作的次数来规定次数值,而且还可以基于向用电方发出通知的次数来规定次数值。简言之,可以将次数值规定成以防止用电方变得厌烦的频率进行通知。
阈值调节部1162使用存储在历史存储部127中的过去需用电力来在条件存储区域122中设置切换阈值,以使得进行辅助操作的次数变得更接近所规定的次数值,因而适当地设置了切换阈值。换句话说,在切换阈值小的情况下启动辅助操作的频率高,而在切换阈值大的情况下几乎不启动辅助操作,但通过设置切换阈值以使得进行辅助操作的次数变得更接近所规定的次数值,进行了适当次数的辅助操作的启动。例如,如果针对每天按10次指定启动辅助操作的次数,则调节切换阈值以使得针对每天大致进行10次辅助操作。例如,经由输入获取部115从操作显示装置50输入该次数值,并将该次数值存储在条件存储区域122中。可以将次数值的默认值存储在条件存储区域122中。
如上所述,辅助条件可以包括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的基准值。具体地,即使需用电力超过切换阈值的时刻包括在辅助条件的时间带中,在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为基准值以下的情况下也不启动辅助操作。因此,需要适当地设置剩余量的基准值。
将蓄电装置40内的剩余量的基准值存储在存储单元12内所设置的条件存储区域123中。条件存储区域123中所存储的基准值越小,启动辅助操作的概率越高,而该基准值越大,启动辅助操作的概率越低。如果启动辅助操作的概率降低,则可以增加分配至除辅助操作以外的用途的电力相对于蓄电装置40中所存储的电力的比率。这里,除辅助操作以外的用途包括目的在于通过使电费低的夜间蓄电得到的电力在电费高的日间进行放电来减少电费的用途。
条件存储区域123中所设置的剩余量的基准值可以通过用电方使用操作显示装置50来手动改变,但剩余量的基准值还可以自动改变。使用存储在历史存储部127中的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的转变来自动改变基准值。历史存储部127针对每小时存储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并且以天为单位管理剩余量的转变。
在将剩余量的基准值设置得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启动辅助操作的概率降低,因而因辅助操作所引起的放电的电力量相对较小。结果,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的最小值相对较大。因此,基于存储在历史存储部127中的剩余量来获得最小值,并且在该最小值为规定值(例如,通过将固定值与后面所述的下限值相加所获得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剩余量的基准值可以自动减少固定量。利用条件设置部116中所设置的基准值调节部1163来调节剩余量的基准值。简言之,基准值调节部1163自动调节剩余量的基准值,以使得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为规定值以上并且变得更接近规定值。
例如,假定设置在条件存储区域123中的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的基准值是3kWh并且存储在历史存储部127中的剩余量的最小值是2kWh。在这种情况下,假定通过将固定值与剩余量的下限值相加所获得的规定值是0.5kWh,则基准值调节部1163使用剩余量的关系以通过使基准值减少2kW来将剩余量的基准值设置为1kWh,并且将条件存储区域123的存储内容更新为1kWh。这种处理使得能够自动调节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的基准值。
顺便提及,为了适当进行辅助操作,针对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实际为电池块41的剩余量)来规定下限值。换句话说,需要将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维持为下限值以上。为了将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维持为下限值以上,需要监视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并且适当地通知蓄电装置40的充电量。
由于该原因,管理处理单元11包括充电量估计部118,其中该充电量估计部118用于通过使用存储在历史存储部127中的历史来预测次日的辅助操作所需的电力量。充电量估计部118通过使用所预测出的电力量和剩余量获取部113所获取到的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来估计次日的辅助操作所需的蓄电装置40的充电量。此时,充电量估计部118获得充电量,以使得在次日的辅助操作之后,蓄电装置40的剩余量变为下限值以上(例如,以使得在用于许可从蓄电装置40向负载供给电力的时间带的结束时刻处,剩余量变为下限值以上)。
向充电指示部117通知充电量估计部118所估计出的充电量,并且充电指示部117向蓄电装置40指示充电的定时和充电量。也就是说,蓄电装置40以充电指示部117所指示的充电量进行蓄电,以使得即使在辅助操作之后剩余量也变为下限值以上。
尽管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即权利要求书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

Claims (13)

1.一种能量管理装置,包括:
电力获取部,用于获取负载的需用电力;
辅助控制部,用于在针对所述需用电力所规定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用于从与电源分开设置的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之间进行选择;
通知控制部,用于将表示所述辅助条件成立的信息呈现在通知装置上;
输入获取部,用于获取来自操作装置的输入;以及
条件设置部,用于经由所述输入获取部来设置所述辅助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所述辅助条件至少包括:用于许可从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时间带;以及用于开始从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针对所述需用电力的切换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控制部将表示所述辅助条件成立的信息以询问是否需要启动所述辅助操作的选择通知的形式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
所述输入获取部响应于所述选择通知来从所述操作装置获取是否需要启动所述辅助操作,以及
在所述输入获取部从所述操作装置获取到用于请求启动所述辅助操作的应答的情况下,所述辅助控制部启动所述辅助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还包括历史存储部,所述历史存储部用于存储所述辅助条件成立时的历史,
其中,所述条件设置部包括时间校正部,所述时间校正部用于自动调节所述时间带,以使得所述时间带包括所述历史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历史中从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时间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还包括历史存储部,所述历史存储部用于存储所述辅助条件成立时的历史,
其中,所述条件设置部包括阈值调节部,所述阈值调节部用于通过使用所述历史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历史来自动调节所述切换阈值,以使得在预定时间段内从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次数变得更接近所规定的次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还包括:
历史存储部,用于存储所述辅助条件成立时的历史;以及
剩余量获取部,用于从所述蓄电装置获取电力的剩余量,
其中,所述辅助条件包括与启动所述辅助操作所需的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量有关的基准值,以及
所述条件设置部包括基准值调节部,所述基准值调节部用于通过使用所述历史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历史来自动调节所述基准值,以使得在预定时间段内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量的最小值变得更接近规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在所述辅助控制部通知了在自所规定的时刻开始的一天内最初满足所述辅助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通知控制部将所述选择通知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在响应于所述选择通知从所述操作装置获得无需启动所述辅助操作的应答的情况下,即使所述辅助控制部通知了在所述一天内下一次满足所述辅助条件,所述通知控制部也将所述选择通知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在响应于所述选择通知从所述操作装置获得用于请求启动所述辅助操作的应答的次数的累积值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禁止所述辅助控制部进行向着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选择通知,并且所述辅助控制部将如下的内容经由所述通知控制部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其中该内容是正进行所述辅助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还包括通信所用的接口,
其中,所述条件设置部经由所述接口来设置所述辅助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获取部按预定的时间间隔对电力进行采样,以使用通过进行多次采样所获得的电力的代表值作为所述需用电力。
12.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包括:
蓄电装置,其能够进行辅助操作,所述辅助操作用于经由从电力系统向负载供给电力的供电线路来进行向着所述负载的电力供给;
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负载的需用电力;
能量管理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测量装置所测量到的所述需用电力来控制所述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
通知装置,用于进行从所述能量管理装置所指示的通知;以及
操作装置,用于向所述能量管理装置给予指示,
其中,所述能量管理装置包括:
电力获取部,用于从所述测量装置获取所述需用电力;
辅助控制部,用于在针对所述需用电力所规定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所述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之间进行选择;
通知控制部,用于将表示所述辅助条件成立的信息呈现在所述通知装置上;
输入获取部,用于获取来自所述操作装置的输入;以及
条件设置部,用于经由所述输入获取部来设置所述辅助条件。
13.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能量管理装置进行工作,所述能量管理装置包括:
电力获取部,用于获取负载的需用电力;
辅助控制部,用于在针对所述需用电力所规定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用于从与电源分开设置的蓄电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辅助操作的启动和停止之间进行选择;
通知控制部,用于将表示所述辅助条件成立的信息呈现在通知装置上;
输入获取部,用于获取来自操作装置的输入;以及
条件设置部,用于经由所述输入获取部来设置所述辅助条件。
CN201280037082.6A 2011-08-12 2012-08-02 能量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和能量管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8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6849A JP5828063B2 (ja) 2011-08-12 2011-08-12 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2011-176849 2011-08-12
PCT/JP2012/069694 WO2013024706A1 (ja) 2011-08-12 2012-08-02 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409A true CN103718409A (zh) 2014-04-09
CN103718409B CN103718409B (zh) 2016-05-11

Family

ID=47715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708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8409B (zh) 2011-08-12 2012-08-02 能量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和能量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54371B2 (zh)
EP (1) EP2744063B1 (zh)
JP (2) JP5828063B2 (zh)
CN (1) CN103718409B (zh)
WO (1) WO20130247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1376A (zh) * 2015-10-15 2017-12-01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系统以及该系统中的功率辅助开始点的再设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7516B2 (ja) * 2011-11-22 2016-08-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力分配システム
US20140049223A1 (en) * 2012-08-17 2014-02-20 Karl Hermann Berger Rechargeable programmable intelligent variable output battery module
JP6248396B2 (ja) * 2013-03-04 2017-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供給制御装置
JP6107746B2 (ja) * 2013-12-02 2017-04-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搬送装置
KR101555104B1 (ko) * 2013-12-30 2015-09-22 주식회사 포스코아이씨티 비상 발전 시스템 및 비상 발전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전력 관리 방법
JP6238023B2 (ja) * 2014-05-21 2017-11-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方法、電力制御装置、及び、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JP5882429B1 (ja) * 2014-09-12 2016-03-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KR101745554B1 (ko) * 2015-11-09 2017-06-12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양방향 무선 전력전송 장치 및 제어방법
US11214157B2 (en) * 2015-12-30 2022-01-04 Proterra Inc.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to reduce utility cost
JP7012265B2 (ja) * 2017-12-27 2022-0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蓄電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7165876B2 (ja) * 2018-06-12 2022-11-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
CN109657001B (zh) * 2018-10-31 2021-09-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源数据端管理平台
CN113363996A (zh) * 2020-07-11 2021-09-07 李瑶 安全装置负荷策略管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7439A (ja) * 2006-09-05 2008-03-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力供給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9189125A (ja) * 2008-02-05 2009-08-20 Power System:Kk 限定負荷補償型キャパシタ蓄電装置
US20090326729A1 (en) * 2006-11-09 2009-12-31 Hakim David B Energy arbitrage by load shifting
CN102148821A (zh) * 2010-01-25 2011-08-10 索尼公司 电力管理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注册电子设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3043A (en) * 1974-08-16 1977-05-10 Megatherm Corporation Computerized peak-shaving system for alleviating electric utility peak loads
JPH1172252A (ja) 1997-08-29 1999-03-16 Daikin Ind Ltd 蓄電式空気調和装置
JP3591300B2 (ja) * 1998-04-24 2004-1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
JP2000069673A (ja) 1998-08-25 2000-03-03 Hitachi Ltd 電力貯蔵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2001008385A (ja) 1999-06-22 2001-01-12 Sekisui Chem Co Ltd 電力貯蔵システム
WO2003085798A2 (en) * 2002-04-01 2003-10-16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6813897B1 (en) * 2003-07-29 2004-11-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upplying power to at least one cooling system component
US8234876B2 (en) * 2003-10-15 2012-08-07 Ice Energy, Inc. Utility managed virtual power plant utilizing aggregated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A2469768C (en) * 2004-06-22 2009-03-24 Brian R. Parisien A methodology for time-shifting electrical grid energy consumption to optimize cost rate and grid load level
JP2006042422A (ja) 2004-07-22 2006-02-09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電力貯蔵システム
JP4607533B2 (ja) * 2004-10-06 2011-01-0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電力貯蔵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JP2006320099A (ja) * 2005-05-12 2006-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力貯蔵システム
JP4760766B2 (ja) 2006-05-16 2011-08-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ピークシフト管理サーバおよび電力需要量ピークシフト方法
JP5063036B2 (ja) * 2006-06-09 2012-10-31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4716946B2 (ja) * 2006-07-20 2011-07-06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蓄電池共用システム及び蓄電池共用方法
JP4783246B2 (ja) * 2006-09-06 2011-09-28 関西電力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を用いた電力系統制御装置と方法、発電計画装置、リアルタイム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力系統制御システム
US7715951B2 (en) * 2007-08-28 2010-05-11 Conser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sumption of power supplied by an electric utility
US20090113323A1 (en) * 2007-10-31 2009-04-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 center operation optimization
US7979250B2 (en) * 2007-12-05 2011-07-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laying out a data center using a plurality of thermal simulators
US8849630B2 (en) * 2008-06-26 2014-09-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predict three-dimensional thermal distributions in real-time
US8346398B2 (en) * 2008-08-08 2013-01-01 Siemens Industry, Inc. Data center therma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using distributed cooling systems
US9002761B2 (en) * 2008-10-08 2015-04-07 Rey Montalvo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dapting end user power usage
AU2010204729A1 (en) * 2009-01-14 2011-09-01 Integral Analytics, Inc. Optimization of microgrid energy use and distribution
JP5360888B2 (ja) * 2009-04-15 2013-12-04 Nec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直流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出力制御方法
US20100318233A1 (en) * 2009-04-22 2010-12-16 Yuki Yunes Remote energy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KR101353005B1 (ko) * 2009-05-07 2014-01-21 버지니아 일렉트릭 앤드 파워 컴퍼니 개선된 미터링 인프라구조 및 변전소 중앙 전압 제어를 이용한 전압 보존
WO2011008506A2 (en) * 2009-06-29 2011-01-20 Powergetics, Inc. High speed feedback for power load reduction using a variable generator
WO2011022390A2 (en) * 2009-08-17 2011-02-24 Premium Power Corporation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2011130649A (ja) 2009-12-21 2011-06-3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5645244B2 (ja) * 2010-02-05 2014-12-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需給制御システム
JP2012157160A (ja) * 2011-01-26 2012-08-16 Toshiba Corp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US9300138B2 (en) * 2011-06-07 2016-03-29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US8983673B2 (en) * 2011-07-29 2015-03-17 Green Charge Networks Llc Implementing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using peak demand factor
US20130123998A1 (en) * 2011-11-14 2013-05-16 Christopher Slaboszewicz King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smart electricity meter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local power conne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7439A (ja) * 2006-09-05 2008-03-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力供給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090326729A1 (en) * 2006-11-09 2009-12-31 Hakim David B Energy arbitrage by load shifting
JP2009189125A (ja) * 2008-02-05 2009-08-20 Power System:Kk 限定負荷補償型キャパシタ蓄電装置
CN102148821A (zh) * 2010-01-25 2011-08-10 索尼公司 电力管理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注册电子设备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1376A (zh) * 2015-10-15 2017-12-01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系统以及该系统中的功率辅助开始点的再设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4063B1 (en) 2017-10-04
EP2744063A4 (en) 2015-06-10
EP2744063A1 (en) 2014-06-18
JP5828063B2 (ja) 2015-12-02
WO2013024706A1 (ja) 2013-02-21
JP2013042586A (ja) 2013-02-28
US20140136010A1 (en) 2014-05-15
JP2015164396A (ja) 2015-09-10
CN103718409B (zh) 2016-05-11
JP6011951B2 (ja) 2016-10-25
US9954371B2 (en) 201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8409B (zh) 能量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和能量管理系统
JP5663645B2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5677161B2 (ja) 充放電判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27158B1 (ko) 마이크로그리드용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에 대한 운영 장치 및 방법
JP5695464B2 (ja) 充放電判定装置及び充放電判定プログラム
EP3389162A1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operation plan planning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31028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electric power consumption
EP2571130A2 (en) Electric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grid connection system having same
US10700524B2 (en)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6426922B2 (ja) 電力システム、御装置及び充放電制御方法
EP2983265B1 (en)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JP2011083084A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
EP2849302B1 (en) Energy management device,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2257365A (ja) 蓄電池の充放電方法
KR101918625B1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를 이용하여 복수의 수용가를 대상으로 전력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2133024A1 (ja)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充電制御システム
JP2017118715A (ja)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管理方法
JP6082586B2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
JP6762297B2 (ja)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KR101636085B1 (ko)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에너지 소비부
KR20190120670A (ko) 전력 운영 장치
KR101611623B1 (ko) 네트워크 시스템
KR101897816B1 (ko) 네트워크 시스템
WO2016047303A1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電力制御の方法
KR101760522B1 (ko) 전기제품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8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