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8342B - 二次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8342B
CN103718342B CN201280038444.3A CN201280038444A CN103718342B CN 103718342 B CN103718342 B CN 103718342B CN 201280038444 A CN201280038444 A CN 201280038444A CN 103718342 B CN103718342 B CN 103718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part
circuit board
cathode terminal
pcm
batter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84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8342A (zh
Inventor
崔钟运
尹锡珍
崔渼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18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8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1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batteries; for 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119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01M50/557Plate-shape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8Electric battery cell making
    • Y10T29/4911Electric battery cell making including sea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的包括密封余留部的一个表面上具有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PCM),该保护电路模块经由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电连接到电池单元,其中PCM包括:基板,该基板上形成有保护电路,并且具有位于其中的连接到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的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阳极端子连接部分;PCM壳体,该PCM壳体被构造使得通过其一个敞开侧接纳和包围基板;以及电绝缘盖,其密封PCM壳体的敞开侧,其中通过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基板连接到电池单元的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并且PCM壳体接纳与电池单元平行放置的基板,并且被安装在电池单元的密封余留部上。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日益发展,以及对这种移动设备的需求的增加,对二次电池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这种二次电池中,锂二次电池呈现高能量密度和工作电压以及优秀的保存和使用寿命特征,其已经被广泛地用作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以及各种移动设备的能量源。
取决于使用二次电池的各种设备,二次电池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可拆卸型的结构,在该可拆卸型结构中二次电池能够被容易地插入到外部设备中或者从外部设备移除,或者被构造成具有嵌入型的结构,在该嵌入型结构中二次电池被嵌入在设备中。例如,在常规移动设备中使用的二次电池被构造成具有可拆卸型的结构,在该可拆卸型的结构中对于用户来说能够将电池插入到每个设备中或者从每个设备移除电池。另一方面,在设备诸如一些移动电话、平板PC、以及智能平板中使用的二次电池,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嵌入型的结构。
锂二次电池被广泛地用作这种二次电池。二次电池中的每个包括: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该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到其中安装有二次电池的设备;和安全元件,该安全元件有效地控制二次电池的异常状态诸如过充电或者过电流。安全元件的示例可以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元件、保护电路模块(PCM)、熔断器、以及热熔断路(TCO)元件。
通常,安全元件诸如PCM通过焊接或者软焊经由导电镍板,连接到包括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的电池单元。例如,在PCB紧密接触电池单元的状态下,镍板通过焊接或者软焊连接到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保护电路板(PCB)附接到双面胶带的一侧,保护带附接到双面胶带的另一侧,并且PCB的电极突片和镍板通过焊接彼此连接。以此方式,PCB连接到电池单元以制造电池组。
要求PCB被保持在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的电连接中,并且同时,与电池单元的其它部件电绝缘。为此,绝缘带附接到各个构件,包括PCM。另外,电池壳体的密封部被部分地弯曲,并且绝缘带附接在密封部上或者条形码被印制在密封部上。即,该过程非常复杂。
因为要求多个绝缘带或者部件来实现在如上所述的安全元件和电池单元之间的安全连接,所以电池组的组装过程复杂,并且制造成本增加。而且,当外部冲击被施加到电池组时,由于使用绝缘带呈现机械强度低的PCM可能被损坏或者尺寸稳定性可能被大大地降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组,该二次电池组能够使用电绝缘壳体来覆盖二次电池单元的保护电路,由此保护保护电路板免受外部冲击,绝缘保护电路板,并且防止二次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被暴露在外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组,该二次电池组能够减少对于构成电池组所必需的部件的数目,由此简化组装过程并且呈现优秀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组,该二次电池组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包括电路板和壳体的保护电路模块被安装在电池单元的外周上,该保护电路板被布置在该壳体中,由此提供相同标准的最大容量。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电路模块,该保护电路模块能够是能够保护安全元件免受外部冲击、呈现尺寸稳定性、并且防止在电池组的外面处形成皱褶的保护电路模块。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的具有密封余留部的一面处形成有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PCM),该保护电路模块(PCM)经由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到电池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PCM可以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形成有保护电路,该电路板设置有分别连接到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和PCM壳体,该PCM壳体被构造成通过其敞开面接纳板使得PCM壳体包围该电路板。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可以经由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联接到电池单元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在电路板与电池单元平行的状态下电路板可以被布置在PCM壳体中,并且在其中布置有该电路板的PCM壳体可以被安装到电池单元的密封余留部。
在本实施例中,PCM可以进一步包括电绝缘盖以关闭PCM壳体的敞开面。
在本实施例中,PCM壳体和盖可以通过组装型紧固结构彼此联接。PCM壳体可以设置有用于与盖联接的至少一个紧固凹槽,并且盖可以设置有与PCM壳体的至少一个紧固凹槽对应的至少一个紧固突起。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单元可以是板状电池单元,并且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可以是板状导电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可以经由互连部分联接到形成有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的电路板处。
而且,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可以被形成在形成有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的电路板处。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可以被形成在电路板的与形成有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处。
在本实施例中,PCM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与PCM壳体的敞开面相邻的一面处的开口,通过该开口引出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开口的示例可以是狭缝型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电池组可以进一步包括绝缘带,该绝缘带附加地附接到密封余留部的电极端子暴露区域。例如,绝缘带可以是双面带。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电池组可以进一步包括绝缘带,该绝缘带另外地附接到PCM壳体的外面中的至少一面。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包括阴极、阳极和分别被布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分隔物的电极组件以密封状态被布置在由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的电池壳体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板与电池单元在与密封余留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延伸方向上平行的状态下,板可以被布置在PCM壳体中。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电池组可以进一步包括镍板,通过超声波焊接,该镍板被附加地安装到阴极端子的一个面,板的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联接到该阴极端子的一个面。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电池组可以进一步包括标签以覆盖电池单元。该标签可以被构造成具有覆盖电池单元的密封外周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保护电路模块包括:保护电路板,该保护电路板具有分别连接到电池单元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和PCM壳体,该PCM壳体被构造成通过其敞开面接纳保护电路板。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模块中,保护电路板可以经由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联接到电池单元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在电路板与电池单元平行的状态下电路板可以被布置在PCM壳体中,并且在其中布置有所述电路板的PCM壳体可以被安装到电池单元的密封余留部。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模块中,电绝缘盖可以被安装到PCM壳体以关闭PCM壳体的敞开面。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模块中,PCM壳体和盖可以通过组装型紧固结构彼此联接。PCM壳体可以设置有用于与盖联接的至少一个紧固凹槽,并且盖可以设置有与PCM壳体的至少一个紧固凹槽对应的至少一个紧固突起。可替代地,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PCM壳体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紧固突起(例如,钩),并且盖可以设置有与PCM壳体的至少一个紧固突起对应的至少一个紧固凹槽,或者紧固突起和紧固凹槽可以被替换地形成在PCM壳体和盖处。即,联接PCM壳体和盖的紧固结构没有被特别地限制,只要PCM壳体和盖可以彼此联接。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模块中,PCM壳体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其一面敞开的中空盒结构。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模块中,保护电路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该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经由互连部分联接到板,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被形成在该板处。PCM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开口,该开口被形成在与PCM壳体的敞开面相邻的一面处,互连部分延伸通过该开口。而且,PCM壳体可以包括狭缝型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造二次电池组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形成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包括阴极、阳极、以及分别被布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分隔物的电极组件以密封状态被布置在电池壳体中,电池单元的密封外周边中的一边具有余留部;在电路板与电池单元平行的状态下,在与密封余留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延伸方向上,将电路板接纳到在其一面敞开的壳体中;将PCM壳体安装到电池单元的密封余留部;以及将电绝缘盖安装到PCM壳体以关闭PCM壳体的敞开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的具有密封余留部的一面处形成有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PCM),该保护电路模块(PCM)经由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到电池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PCM可以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形成有保护电路,电路板设置有分别连接到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和PCM壳体,该PCM壳体被构造成通过其敞开面接纳电路板使得PCM壳体包围板。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可以经由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联接到电池单元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在电路板与电池单元垂直的状态下电路板可以被布置在PCM壳体中,并且在其中布置有该电路板的PCM壳体可以被安装到电池单元的密封余留部,并且PCM可以进一步包括电绝缘盖以关闭PCM壳体的敞开面。
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PCM被安装到电池单元的密封余留部,在该PCM中PCB被布置在PCM壳体中。因此,与常规的内部型的二次电池组相比较,能够有效地保护PCM并且大大地减少构成二次电池组的部件的数目,由此大大地提高制造效率。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PCB被以插入的方式安装在该PCM壳体中。因此,与使用带来绝缘PCM的常规的内部型的二电池组相比较,能够大大地减少构成二次电池组的部件的数目,由此大大地提高制造效率,由此容易地制造二次电池组,相对地减少缺陷率,并且将二次电池组构造使得二次电池不具有被形成在其外面处的皱褶,即,具有整洁和干净的外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在PCB垂直于电池单元直立的状态下,在面向电池单元的主体的上端的方向上,PCB被安装到电池单元的密封余留部。因此,与PCB被平行地安装到密封余留部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减少密封余留部的长度并且增加每单位体积的二次电池的容量。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2至图9是示出了图1的二次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图8的“A”区域的放大透视图;以及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注意的是,将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描述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图示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具有四个密封外周;和安全元件,该安全元件被安装到是外周中的一个的具有余留部的密封外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元件可以包括第一安全元件和第二安全元件。第一安全元件可以是保护电路,并且第二安全元件可以是正温度系数(PTC)元件、熔断器、或者热熔断路(TCO)元件。而且,第二安全元件可以以部件的形式被安装在保护电路模块(PCM)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元件可以是PCM。PCM可以包括保护电路板和壳体,该保护电路板被布置在该壳体中。另外,PCM还可以包括电绝缘盖以关闭壳体的敞开面。为了便于描述,PCM将被描述为作为安全元件采用,并且在本说明书中PCM将被描述为包括保护电路板(PCB),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元件不限于此。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图1典型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二次电池组700可以包括阳极端子120、阴极端子110、电池单元100、PCM500、以及标签4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是袋状电池单元,该袋状电池单元被构造使得,阴极/分隔物/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以密封状态被布置在由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的电池壳体中,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单元不限于此。
参考图1,电池单元100包括:密封余留部130,该密封余留部130被形成在电池单元100的一个面处;以及阳极端子120和阴极端子110,该阳极端子120和阴极端子110被暴露于密封余留部130。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面(face)”指示在带有四个面的四面体中的任意面,并且被理解为包括侧面、部分、以及端部。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具有如下结构的密封部被称为密封余留部130,其中该密封部具有余留空间,该余留空间被形成在当在密封状态下电极组件被布置在由层压片制成的电池壳体中时形成的密封外周中的一个处。然而,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密封余留部可以由术语诸如热焊接余留部和密封平台替换,只要所指定的术语具有与密封余留部相同的意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绝缘盖600被构造成具有关闭PCM壳体300的敞开面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绝缘盖600设置有与PCM壳体300的紧固凹槽320对应的钩610,并且PCM壳体300设置有与电绝缘盖600的钩610对应的紧固凹槽320。因此,通过组装型紧固结构PCM壳体300和电绝缘盖600可以彼此联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阳极端子120和阴极端子110是板状导电构件。阳极端子120和阴极端子110电连接到PCM500的PCB200,这将在下文中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CM500可以包括:PCB200,该PCB200具有保护电路;电绝缘PCM壳体300,PCB200被布置在该电绝缘PCM壳体300中;以及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
参考图1,PCB200是包括保护电路的电路板。PCB可以被称为保护电路板或者被简单地称为电路板。除了控制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以及过电流的保护电路之外,PCB200可以进一步包括: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该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连接到电池单元100的阳极端子120;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该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连接到板上的电池单元100的阴极端子110。除了保护电路和两个连接部分220和230之外,PCB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该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经由连接到电路板的一端的互连部分211连接到电路板,如图1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没有被特别地限制,只要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能够电连接到PCB200以从外部设备诸如充电器供应电流到电池单元100,或者从电池单元100供应电流到外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MP3播放器等。例如,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可以被构造成具有板结构,该板结构具有被安装到其一端的连接器212。
而且,不同于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可以形成在形成有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的电路板上,而不是经由互连部分连接到PCB200。在图11中示出了具有上述结构的二次电池组。在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被形成在PCB上的情况下,开口被形成在PCM壳体420的区域处(参见图11),PCB被布置在该PCM壳体420的区域中,对应于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430(参见图11)。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可以通过开口电连接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可以包括:联接到PCB200的部件;和延伸部,当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00连接到电池单元100的阳极端子120时该延伸部能够被弯曲。以相同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可以包括:联接到PCB200的部件;和延伸部,当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连接到电池单元100的阴极端子110时该延伸部能够被弯曲。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被构造成具有板结构,该板结构具有被安装到其一端的连接器212,然而,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不限于此。而且,如图1所示,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被构造成面向与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面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然而,这仅是示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可以被构造成面向与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面向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而且,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可以位于阴极端子连接部分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CM壳体300被构造成具有在其一面敞开的中空盒结构,使得PCB200能够通过该敞开面被安装在PCM壳体300中。因此,PCM壳体300的尺寸稳定性高,并且能够大大地减少安装时间和过程。此处,安装时间指的是对于将PCB200放置在PCM壳体300中并且组装PCB200和PCM壳体300的组装过程所要求的时间。安装时间的减少指的是对于组装过程所要求的时间的减少,并且因此,能够大大地简化该过程。
PCM壳体300可以具有足以接纳和包围被安装在电池单元100的密封余留部130上的PCB200的尺寸。另外,在PCB200包括经由互连部分211连接到其上的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开口可以被形成在PCM壳体300的与敞开的面相邻的面处,通过该开口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被暴露。例如,狭缝型开口310可以被形成在PCM壳体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可以被构造使得,安全元件被进一步安装在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即阳极端子和/或阴极端子)与PCB之间。在该情况下,例如,安全元件可以被布置在电池的阳极端子和PCB之间。安全元件与PCB一起被安装在PCB壳体中,使得确保了安全元件的结构稳定性。
因此,在没有附加构件的形状变形或者进一步使用的情况下,在阴极端子连接到安全元件的一侧的状态下,能够将电池单元的阴极端子连接到PCB的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并且将安全元件的另一侧连接到被布置在PCB的相同面上的安全元件连接部分,并且因此,能够将结构强度低的安全元件稳定地安装到PCB,由此减少制造过程中的缺陷率并且提高制造效率。
安全元件是当电池单元的温度增加时中断电流以确保安全性的构件。例如,安全元件可以是PCB元件,随着电池单元的温度增加该PCB元件的电阻增加;或者可以是熔断器,当电池单元的温度增加时该熔断器断开。然而,安全元件不限于PTC元件和熔断器。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至图10描述在图1中示出的二次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图2至图10是图示了二次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二次电池组的各种透视图。
首先参考图2,余留部,即密封余留部130,被形成在电池单元100的密封面中的一个处,并且电池单元100的阳极端子120和阴极端子110被布置在密封余留部130上。密封余留部130具有足以接纳PCM500的尺寸,在该PCM500中PCB200与PCM壳体300联接,并且PCM壳体300的尺寸可以大于或者小于密封余留部130的尺寸。本发明所示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基于电池单元的容量和形状可以适当地调节PCM壳体300的尺寸。
随后,如图2所示,例如,通过超声波焊接,镍板140可以联接到阴极端子110的一部分。在镍板140被安装到阴极端子110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电池单元的由铝制成的阴极端子与由镍制成的PCB阴极端子连接部分之间的焊接性由于不同的性能而退化。
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前所述,附加的安全元件诸如PTC元件可以被有选择地安装在阳极端子120和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之间以确保稳定性。
随后,如图3所示,例如,通过点焊,被形成在PCB200处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分别被焊接到电池单元100的阳极端子120和阴极端子110。在如图2所示镍板140被焊接到阴极端子110的情况下,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被焊接到镍板140。
因为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每个包括如上所述的联接到PCB200的部件和可弯曲的延伸部,所以PCB200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可以通过焊接分别联接到电池单元100的阳极端子120和阴极端子110,使得PCB200与电池单元100的一个面相对,其中密封余留部130被形成在电池单元100的所述一个面处,如从图3能够看到的。
一起参考图4和图1,在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被弯曲之后,用作绝缘带的粘合带160可以附接到电池单元100的主体的密封余留部130的电极端子暴露区域。在如上所述的绝缘带进一步附接到密封余留部130的电极端子暴露区域的情况下,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电极端子暴露区域的绝缘性。而且,在绝缘带是双面胶带的情况下,当PCB壳体被安装到PCB时双面胶带在PCM壳体和密封余留部之间提供联接力,由此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PCB200经由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连接到电池单元100,在PCB200与电池单元100平行的状态下PCB200可以被布置在PCM壳体中,并且PCB200可以被安装到电池单元100的密封余留部。此处,PCB200与电池单元100平行的状态可以是,例如,如图4所示的连接到电池单元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被布置使得面向上方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PCB200可以与电池单元的形成有密封余留部的端部以在阳极端子和阳极端子连接部分之间的连接长度以及在阴极端子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之间的连接长度在纵向上间隔开,使得PCB200与密封余留部平行。
换言之,在PCB200被布置成与电池单元平行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PCB200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220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230所在的面面向上方,因此构成PCB200的外观的四个面中的两个最宽的面面向上方和下方。而且,因为构成PCB200的外观的四个面中的两个最宽的面面向上方和下方,所以PCB200的两个最宽的面和电池单元100的两个最宽的面被布置使得面向相同的方向。因此,PCB200被布置成与电池单元100平行可以被理解为包括上述的位置关系。
参考图5,在电路板与电池单元在与密封余留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延伸方向上平行的状态下,电路板可以被布置在PCB壳体中。如先前结合图1所述,PCB壳体300在其一面处敞开,使得通过该敞开面PCM壳体300接纳PCB200。而且,在如在图1中所示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经由互连部分连接到PCB200的连接部分的情况下,开口,即狭缝型开口310,可以形成在PCM壳体300的与PCB200的互连部分211对应的一个面处,使得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被暴露在外部。因为PCB200的互连部分211通过狭缝型开口310延伸,所以连接到互连部分211的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被暴露在外部。
在开口如图1所示面向上方或者如图5所示面向箭头方向的状态下,PCM壳体可以被安装到电池单元。而且,在电路板与电池单元垂直的状态下以及在电路板与电池单元平行的状态下,PCM壳体可以被安装到电池单元,如前所述。
一起参考图6、图1和图8,朝向电池单元的形成有密封余留部130的一面弯曲阳极端子120和阴极端子110,使得PCM壳体300被安装到电池单元100的密封预览部130。
当如上所述PCB200被安装到形成在电池单元100的一个面处的密封余留部130时,PCB200被垂直地安装到密封余留部130。因此,在对于密封余留部130来说难以具有足够的尺寸的情况下,PCB200的尺寸可以减少。
一起参考图7、图8和图10,PCM壳体300在其一个面处敞开,电路板被布置在该PCM壳体300中。如先前结合图1所述,PCM壳体300的敞开面可以通过电绝缘盖600关闭。而且,如图7所示,电绝缘盖600设置有与PCM壳体300的紧固凹槽320对应的钩610,并且PCM壳体300设置有与电绝缘盖600的钩610对应的紧固凹槽320。因此,PCM壳体300和电绝缘盖600可以通过组装型紧固结构彼此联接。
而且,紧固凹槽和紧固突起(例如,钩)的位置和形状没有被特别地限制,只要PCM壳体和盖通过紧固凹槽和紧固突起彼此联接。
图9是示出了,在被安装到电池单元100的密封余留部130的PCB200被布置在PCM壳体300中的状态下,标签400覆盖PCM壳体300和电池单元100的状态的视图。根据本发明的标签400可以被构造成覆盖PCM壳体300的外面和电池单元100的密封外周(参见图9中的箭头方向),使得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能够被暴露在外部。例如,如图9所示,标签400可以附接以覆盖PCM300的外面和电池单元100的、除了被暴露在外部的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10之外的密封外周。
在标签400附接到电池单元的情况下,能够将电池单元的密封外周稳固地固定到电池单元的主体,同时保持整体绝缘状态,由此更加稳定地确保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和PCB之间的电连接状态。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的透视图,该二次电池组被构造使得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被安装到PCB。参考图11,如前所述,二次电池组800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430被形成在PCB的一个面处(未示出),使得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430通过PCM壳体420被暴露在外部。
如从上面的描述显而易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被构造使得,PCM500被安装到被形成在电池单元的一个面处的密封余留部,在该PCM500中电连接到电池单元的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的保护电路板被布置在壳体中。因此,与常规的二次电池组相比较,能够有效地保护PCM并且大大地减少构成二次电池组的部件的数目,由此大大地提高制造效率。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被构造使得保护电路板被布置在电绝缘壳体中。因此,能够保护和绝缘包括保护电路板的PCM。而且,在没有通过使用附加的构件来绝缘电极端子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防止电极端子被暴露在外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被构造使得保护电路板被安装在壳体中。因此,与使用带来绝缘PCM的常规的二次电池组相比较,能够容易地制造二次电池组,从而相对地减少缺陷率,并且将二次电池组构造使得二次电池组不具有被形成在其外面处的皱褶,即具有整洁和干净的外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被构造使得,保护电路板被安装到被形成在电池单元的一个面处的密封余留部。因此,与常规的二次电池组相比较,能够减少密封余留部的长度并且增加每单位体积的电池组的容量。
同时,在组装二次电池组的一般过程中,联接连接构件和PCM,并且在每个步骤附接绝缘带,PCM组件被安装到电池单元,如前所述。即,PCM组件被通过使用多个部件安装到电池单元,因此要求有多个过程,并且结构稳定性以及机械强度低。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保护电路模块被构造成具有保护电路板被安装在壳体中的结构,并且因此,能够提高电池组的结构稳定性,以大大地简化制造电池组的过程,以确保优秀的绝缘性,并且以使在具有与常规的电池组相同的标准的电池组中的电池单元的容量最大化。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没有附加构件诸如标签或者绝缘带的情况下,使用壳体能够保护和绝缘PCM。而且,保护电路板电连接到电极端子,电极端子被弯曲,并且然后保护电路板被安装在壳体中,因此在弯曲过程期间没有形成暴露区域,并且因此,不要求附加的绝缘构件。
尽管为了说明性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

Claims (25)

1.一种二次电池组,包括:
电池单元,在所述电池单元的具有密封余留部的一面处形成有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和
保护电路模块(PCM),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经由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PCM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保护电路,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分别连接到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和
PCM壳体,所述PCM壳体被构造成通过其敞开面接纳所述电路板使得所述PCM壳体包围所述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经由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联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单元平行的状态下被布置在所述PCM壳体中,并且在其中布置有所述电路板的所述PCM壳体被安装在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密封余留部上,并且
所述PCM进一步包括电绝缘盖以关闭所述PCM壳体的所述敞开面,
其中,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分别包括:联接到所述电路板的部分;和延伸部,当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分别连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时所述延伸部能够被弯曲,并且
其中,所述密封部具有余留空间,所述余留空间被形成于在密封状态下的电池壳体的密封外周中的一个处,所述电池壳体由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PCM壳体和所述盖通过组装型紧固结构彼此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PCM壳体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盖联接的至少一个紧固凹槽,并且所述盖设置有与所述PCM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紧固凹槽对应的至少一个紧固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元是板状电池单元,并且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是板状导电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电路板进一步包括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经由互连部分联接到形成有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的所述电路板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被形成在形成有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的所述电路板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形成在所述电路板的与形成有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PCM壳体进一步包括形成在与所述PCM壳体的所述敞开面相邻的一面处的开口,通过所述开口引出所述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开口是狭缝型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进一步包括绝缘带,所述绝缘带另外地附接到所述密封余留部的电极端子暴露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绝缘带是双面胶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进一步包括绝缘带,所述绝缘带另外地附接到所述PCM壳体的外面中的至少一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元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在所述结构中,电极组件以密封状态布置在由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的电池壳体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阴极、阳极和分别布置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的分隔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单元在与所述密封余留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延伸方向上平行的状态下,所述电路板被布置在所述PCM壳体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进一步包括镍板,所述镍板通过超声波焊接被另外地安装到所述阴极端子的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联接的一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进一步包括标签,所述标签覆盖所述电池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标签被构造成具有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密封外周的结构。
19.一种保护电路模块,包括:
保护电路板,所述保护电路板具有分别连接到电池单元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和
PCM壳体,所述PCM壳体被构造成通过其敞开面接纳所述保护电路板,其中:
所述保护电路板经由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联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单元平行的状态下被布置在所述PCM壳体中,并且在其中布置有所述电路板的所述PCM壳体被安装在所述电池单元的密封余留部上,并且
电绝缘盖被安装到所述PCM壳体以关闭所述PCM壳体的敞开面,
其中,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分别包括:联接到所述保护电路板的部分;和延伸部,当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分别连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时所述延伸部能够被弯曲,
其中,所述保护电路板进一步包括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所述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经由互连部分联接到形成有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的所述电路板处,所述互连部分连接到所述保护电路板的一端,并且
其中,所述PCM壳体进一步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被形成在与所述PCM壳体的所述敞开面相邻的一面处,所述互连部分延伸通过所述开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护电路模块,其中,所述PCM壳体和所述盖通过组装型紧固结构彼此联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护电路模块,其中,所述PCM壳体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盖联接的至少一个紧固凹槽,并且所述盖设置有与所述PCM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紧固凹槽对应的至少一个紧固突起。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护电路模块,其中,所述PCM壳体被构造成具有其一面敞开的中空盒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护电路模块,其中,所述PCM壳体包括狭缝型开口。
24.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形成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在所述结构中,包括阴极、阳极和分别布置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的分隔物的电极组件以密封状态被布置在电池壳体中,所述电池单元的密封外周边中的一边具有余留部;
通过以下方式将电路板焊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即:通过焊接分别将所述电路板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联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阴极端子和所述阳极端子,使得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单元的形成有密封余留部的一面相反;
在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单元平行的状态下,在与密封的余留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延伸方向上,通过弯曲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的可弯曲延伸部,将所述电路板接纳到在其一面敞开的PCM壳体中;
将所述PCM壳体安装在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密封的余留部上;以及
将电绝缘盖安装到所述PCM壳体以关闭所述PCM壳体的所述敞开面。
25.一种二次电池组,包括:
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的具有密封余留部的一面处形成有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和
保护电路模块(PCM),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经由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PCM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保护电路,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分别连接到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的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和
PCM壳体,所述PCM壳体被构造成通过其敞开面接纳所述电路板使得所述PCM壳体包围所述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经由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联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单元垂直的状态下被布置在所述PCM壳体中,并且在其中布置有所述电路板的所述PCM壳体被安装在所述电池单元的密封余留部上,并且
所述PCM进一步包括电绝缘盖以关闭所述PCM壳体的所述敞开面,
其中,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分别包括:联接到所述电路板的部分;和延伸部,当所述阳极端子连接部分和所述阴极端子连接部分分别连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时,所述延伸部能够被弯曲,并且
其中,所述密封部具有余留空间,所述余留空间被形成于在密封状态下的电池壳体的密封外周中的一个处,所述电池壳体由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
CN201280038444.3A 2011-08-09 2012-08-01 二次电池组 Active CN1037183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78989 2011-08-09
KR20110078989 2011-08-09
KR1020120014792A KR20130018477A (ko) 2011-08-09 2012-02-14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10-2012-0014792 2012-02-14
PCT/KR2012/006128 WO2013022211A2 (ko) 2011-08-09 2012-08-01 이차전지 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342A CN103718342A (zh) 2014-04-09
CN103718342B true CN103718342B (zh) 2016-11-23

Family

ID=478972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8444.3A Active CN103718342B (zh) 2011-08-09 2012-08-01 二次电池组
CN20122039352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18397U (zh) 2011-08-09 2012-08-09 保护电路模块和包括该保护电路模块的二次电池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39352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18397U (zh) 2011-08-09 2012-08-09 保护电路模块和包括该保护电路模块的二次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793704B2 (zh)
EP (1) EP2744017B1 (zh)
JP (1) JP5947381B2 (zh)
KR (3) KR20130018477A (zh)
CN (2) CN103718342B (zh)
BR (1) BR112014003053B8 (zh)
TW (1) TWI482328B (zh)
WO (1) WO201302221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8478A (ko) 2011-08-09 2013-02-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20130018097A (ko) 2011-08-12 2013-02-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101619926B1 (ko) * 2013-09-27 2016-05-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보호회로모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101650027B1 (ko) * 2013-09-27 2016-08-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보호회로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팩
KR101619925B1 (ko) 2013-09-27 2016-05-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보호회로모듈 고정테이프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101684349B1 (ko) 2013-09-30 2016-12-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보호회로모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101699855B1 (ko) * 2013-09-30 2017-01-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기 절연성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101684358B1 (ko) * 2013-09-30 2016-12-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기 절연성 팩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150037040A (ko) * 2013-09-30 2015-04-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카트리지 프레임에 장착된 전지셀들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 팩
KR102152364B1 (ko) * 2013-12-05 2020-09-0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CN106165153B (zh) * 2014-04-29 2019-05-28 株式会社Lg 化学 具有保护电路模块固定部的电池组
KR102222111B1 (ko) * 2014-08-01 2021-03-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1678528B1 (ko) * 2014-08-07 2016-11-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팩
KR20160020284A (ko) * 2014-08-13 2016-02-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2324344B1 (ko) * 2015-01-27 2021-11-1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2168675B1 (ko) * 2017-09-28 2020-10-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보호회로모듈을 구비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팩
KR102384153B1 (ko) * 2018-01-09 2022-04-06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형지 커버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15133238A (zh) * 2018-01-23 2022-09-30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8142237U (zh) 2018-01-25 2018-11-2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JP7145624B2 (ja) * 2018-03-07 2022-10-03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型電池
KR102519555B1 (ko) * 2018-06-12 2023-04-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CN111403803B (zh) * 2020-04-30 2022-06-03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CN114976507A (zh) * 2022-06-30 2022-08-30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0715B1 (ko) * 2000-11-01 2009-03-27 소니 가부시끼 가이샤 전지,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용접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페데스탈
JP2003019569A (ja) * 2001-07-04 2003-01-21 At Battery:Kk 抵抗溶接方法、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電池パック
JP3762737B2 (ja) 2002-10-30 2006-04-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3922281B2 (ja) * 2003-11-14 2007-05-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電池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BRPI0507558B8 (pt) * 2004-02-13 2023-01-10 Lg Chemical Ltd Pacote de bateria
KR100601519B1 (ko) * 2004-06-22 2006-07-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리튬 폴리머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6066090A (ja) * 2004-08-24 2006-03-09 Sony Corp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44934B2 (ja) * 2005-01-21 2012-10-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5011678B2 (ja) * 2005-08-12 2012-08-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KR100932224B1 (ko) * 2005-09-02 2009-12-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무용접 접속방식의 이차전지
JP2008041621A (ja) * 2006-08-10 2008-02-21 Nec Tokin Corp 電池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JP2008159555A (ja) * 2006-12-20 2008-07-10 Alfact Co Ltd 電池用接続タブ
WO2009011470A1 (en) * 2007-07-19 2009-01-22 Lg Chem, Ltd. Battery pack of large capacity
KR101012728B1 (ko) 2007-12-14 2011-02-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pcm 어셈블리 및 절연성 장착부재를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 팩
KR101011802B1 (ko) * 2007-12-14 2011-02-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우수한 제조공정성의 이차전지 팩 및 ptc 소자
JP4980286B2 (ja) * 2008-04-01 2012-07-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電池パックの外装ケース
KR101134393B1 (ko) * 2009-01-09 2012-04-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전지팩
JP2011070906A (ja) * 2009-09-25 2011-04-07 Sony Corp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ホルダー
KR101075278B1 (ko) * 2009-10-09 2011-10-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1182135B1 (ko) * 2009-12-11 2012-09-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우수한 구조적 안정성의 내장형 이차전지 팩
EP2731958A1 (de) * 2011-07-13 2014-05-21 InstrAction GmbH Ionenaustauschermaterial mit hoher salztoleranz
KR20130016035A (ko) * 2011-08-04 2013-02-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20130016034A (ko) * 2011-08-04 2013-02-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팩
KR20130018478A (ko) 2011-08-09 2013-02-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20130018097A (ko) * 2011-08-12 2013-02-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20130018098A (ko) * 2011-08-12 2013-02-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20130065291A (ko) * 2011-12-09 2013-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US9385402B2 (en) * 2012-02-22 2016-07-05 Lg Chem, Ltd. Secondary battery pack of embedded type with novel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22211A3 (ko) 2013-04-04
US20140147707A1 (en) 2014-05-29
KR101293591B1 (ko) 2013-08-13
US9793704B2 (en) 2017-10-17
KR101259944B1 (ko) 2013-05-02
CN203218397U (zh) 2013-09-25
EP2744017A2 (en) 2014-06-18
CN103718342A (zh) 2014-04-09
TWI482328B (zh) 2015-04-21
BR112014003053B1 (pt) 2021-06-08
BR112014003053B8 (pt) 2023-01-17
BR112014003053A2 (pt) 2017-02-21
TW201336142A (zh) 2013-09-01
JP2014522089A (ja) 2014-08-28
KR20130018576A (ko) 2013-02-25
KR20130018477A (ko) 2013-02-25
EP2744017A4 (en) 2015-03-18
KR20130030285A (ko) 2013-03-26
WO2013022211A2 (ko) 2013-02-14
EP2744017B1 (en) 2017-06-21
JP5947381B2 (ja)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8342B (zh) 二次电池组
CN103858255B (zh) 二次电池组
CN103875095B (zh) 二次电池组
EP2725639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EP273117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US787538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CN103797617B (zh) 具有新型结构的顶盖组件
CN101478034A (zh) 保护电路板、电池包及其制造方法
EP2728649A2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JP5490027B2 (ja)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37697A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having excellent energy density and PCM assembly therefor
CN101459236A (zh) 保护电路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电池组
CN103490103A (zh) 可再充电电池
US20110250474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10129717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10008653A1 (en) Polymer battery pack
US8492012B2 (en)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discrete circuit modules
CN105765765A (zh) 具有保护电路模块外壳的电池组
KR100994954B1 (ko) 보호회로기판이 접속되는 이차전지
KR20130005117A (ko)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JP2022501770A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デバイス
US2011019528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230261278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4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