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用座椅的背靠部中用作缓冲材料的背垫包括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发泡树脂的模具成形品,将其组装进金属制框架中,并且将表皮材料套在垫表面等而构成车辆用座椅的背靠部。所述座椅用背垫是将包括从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和与垫本体的背面隔有间隔而从连结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的内向突出部设置成一体,形成背面开口的袋状,在垫本体与突出部之间保持所述框架。
在将所述背垫发泡成形时,使用包括以下构件的3部分型成形模具:下模具,其将相当于背垫的表面侧的垫本体及连结部的外表面成形;中间模具,其将垫本体及突出部的内表面成形;上模具,其可通过将中间模具设置为一体并且以铰链为中间旋转而对于下模具闭合。并且,在发泡成形时,在下模具中注入发泡树脂原液,将上模具与中间模具一起模具闭合至下模具,从而发泡成形。此时,在由连结部与凸缘部形成的角部的外表面容易产生空气滞留,因此在所述角部配置下模具与上模具的分模线,将所滞留的空气从分模线排出至外部。并且,在成形后,如果以铰链为中间相对于下模具旋转上模具,则中间模具和所成形的背垫即与上模具成为一体而旋转,从而打开模具。
然而,在背垫中,为了安装包括另外构件的头枕,要形成将连结部上下贯通的贯通孔,同时为了隐藏安装于贯通孔中的头枕的安装配件,要在贯通孔的周边部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
然而,于将在连结部形成环状突部的背垫成形的成形模具中,如果在连结部与凸缘部的角部配置分模线,则设置于背垫的环状突部在打开模具时会位于比上模具的旋转轨迹更外方,从而无法打开模具,因此必须在环状突部的脊部配置分模线。这样,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将滞留于连结部与凸缘部的角部的空气排气,而在所成形的背垫的连结部与凸缘部的角部的外表面容易产生填充不足等成形不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203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方面而成,目的是提供座椅用背垫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座椅用背垫可以在从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上,在确保成形性的同时,设置贯通孔和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座椅用背垫的特征在于,在通过成形模具将包括软质泡沫的垫本体、从所述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与所述垫本体的背面隔有间隔而从所述连结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将所述连结部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以及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发泡成形为一体的座椅用背垫中,在所述连结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凸缘部的内表面的边界具备向外方陷没的凹部。
另外,本发明的座椅用背垫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通过成形模具将具备包括软质泡沫的垫本体、从所述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与所述垫本体的背面隔有间隔而从所述连结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将所述连结部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以及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的座椅用背垫发泡成形的座椅用背垫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成形模具具备:下模具,其将所述垫本体及所述连结部的外表面成形;上模具,其将所述凸缘部的外表面成形;中间模具,其将所述连结部及所述凸缘部的内表面成形;柱状部,其将所述贯通孔成形,所述贯通孔设置于所述下模具的将所述连结部的外表面成形的模具面与所述中间模具的将所述连结部的内表面成形的模具面之间;环状凹部,其形成所述环状突部,所述环状突部设置于所述下模具的模具面及所述上模具的模具面的所述柱状部的周围;凸部,其在所述中间模具的将所述连结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凸缘部的内表面的边界成形的模具面上向外方突出;在所述下模具中注入发泡树脂原液,将所述上模具对于所述下模具进行模具闭合,从而将座椅用背垫成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从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上,在确保成形性同时,设置贯通孔以及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背垫10是在例如汽车的后座椅中的背靠部中用作缓冲材料的垫。所述背垫10具备:包括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具有弹性的发泡体的垫本体12、以及在其背面侧层叠一体化的强化布14。背垫10由将编织物或皮革等缝合而成的未图示的表皮材料被覆表面,并组装进框架4(参照图4),由此构成背靠部。
在垫本体12的背面侧中的上边部,将包括连结部18与凸缘部20的内向凸缘状突出部16设置成为一体。在垫本体12与突出部16之间,配设有框架4。
连结部18以从垫本体12向后方Z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而构成背垫10的上部,在宽度方向W隔有间隔而设置多个(所述例中为4个部位)的贯通孔32。贯通孔32是用于插入设置在头枕28的安装配件28a的贯通孔,以使连结部18上下贯通的方式进行设置。另外,在贯通孔32的周边部,以环绕贯通孔32的方式设置从连结部18的上表面向上方X突出的环状突部34。
凸缘部20与垫本体12的背面隔有指定间隔而从连结部18的后端部向下方X2延伸设置,与垫本体12一起形成背面开口的袋形状。在连结部18的内表面与凸缘部20的内表面的边界、即连结部18与凸缘部20接合的角部19的内侧,在外方(向角部19的外侧)、更具体为以使连结部18变薄的方式,设置在上方X1陷没的凹部21。
强化布14缝制成袋状,以覆盖垫本体12的背面与突出部16的内侧面的方式,通过所述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发泡成形而一体化。强化布14如果是具有适度的通气性、且可以防止发泡成形时聚氨酯泡沫渗出的强化布,则可以无特别限定地使用,可以使用无纺布或编织物、或这些的层叠复合体等。
形成此种背垫10的发泡成形模具50如图5所示具备:下模具52,其将垫本体12及连结部18的外表面成形;上模具54,其将凸缘部20的外表面成形;以及中间模具56,其将连结部18及凸缘部20的内表面成形。
上模具54设置为可通过铰链58相对于下模具52旋转,从而以使下模具52的上表面开口开闭的方式构成,如果相对于下模具52而向上方p1旋转,则将下模具52的上表面开口开放,如果相对于下模具52而向下方p2旋转,则将下模具52的上表面开口关闭。
中间模具56配置于上模具54的下方,如果上模具54将下模具52的上表面开口关闭,则在下模具52及上模具54之间形成与成形对象的背垫10的形状相对应的空腔59。中间模具56利用设置于上模具54的驱动装置60,设置为可从上模具54上自由拆卸。
发泡成形模具50如图5~图7所示,在背垫10的连结部18设置用以将贯通孔32与环状突部34成形的柱状部62以及环状凹部64,并且在连结部18与凸缘部20的角部19的内侧设置用以将凹部21成形的凸部66。
详细而言,如图6及图7所示,柱状部62通过将第一突部68与第二突部70对接而构成,所述第一突部68是在下模具52中从将连结部18的外表面成形的模具面52a向与所述模具面52a相对的中间模具56突出,所述第二突部70是在中间模具56中从将连结部18的内表面成形的模具面56a向与所述模具面56a相对的下模具52的模具面52a突出。环状凹部64是以环绕第一突部68的周围的方式从下模具52的模具面52a向空腔59的外方陷没而形成。
在设置有此种环状凹部64的成形模具中,在以铰链58为中间将上模具54向上方p1旋转打开模具时,环状凹部64的底部通过图6中符号L表示的轨迹移动距铰链58最远的位置。因此,如图7所示,在设置有环状凹部64的位置,在环状凹部64的底部设置下模具52与上模具54的分模线PL,在其他位置,在将背垫10的连结部18与凸缘部20接合的角部19成形的部位设置分模线PL。
凸部66以如下方式进行设置:在中间模具56中在将连结部18的内表面成形的模具面56a与将凸缘部20的内表面成形的模具面56b接合的中间模具56的角落部56c向外方突出,更具体而言,朝着第二突部70从中间模具56的模具面56a突出的方向q突出。由此,中间模具56的模具面56a与其中和第二突部70的突出方向q相对的下模具52或上模具54的模具面的间隔狭窄。
在使用此种发泡成形模具50制造背垫10时,首先,将事先缝制成袋状的强化布14通过用未图示的销等固定而安装在中间模具56上。
接着,使用未图示的注入装置,在将发泡树脂原液80注入下模具52后,如图5所示,使上模具54和中间模具56对于下模具52模具闭合。由此,发泡树脂原液80一边发泡一边填充进发泡成形模具50的空腔59内。
具体而言,注入至下模具52中的发泡树脂原液80以如下方式流动:从形成于下模具52与中间模具56之间的垫本体12侧向上方p1流回中间模具56的前端(即中间模具56的模具面56a)。
此时,如图6所示,在中间模具56的角落部56c设置向第二突部70的突出方向q突出的凸部66,由此从垫本体12侧向上方p1流动的发泡树脂以碰撞到凸部66而向突出方向q挤出的方式,迂回流到角落部56c的周围,引导至凸缘部20的前端侧。
并且,流到下模具52与中间模具56之间的发泡树脂流进上模具54与中间模具56之间的凸缘部20侧,从而将背垫10成形。
如此将背垫10发泡成形后,打开上模具54,进一步利用驱动装置60使中间模具56与上模具54脱离后,将背垫10脱模,由此获得在连结部18与凸缘部20接合的角部19的内侧具备在上方X1陷没的凹部21的背垫10。
如果是如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则通过在中间模具56的角落部56c设置向第二突部70的突出方向q突出的凸部66,从垫本体12侧向上方p1流动的发泡树脂碰撞凸部66而向突出方向q挤出,从而改善背垫10的角部19附近的液体循环。因此,即便不在角部19配置下模具52与上模具54的分模线PL,也不容易在背垫10的角部19的外表面产生填充不足等成形不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背垫10的内侧设置凹部21,因此不会对座椅的最终外观造成影响,此外,以凹部21为起点凸缘部20容易向后方引出,容易进行将背垫10组装进框架4中的组装作业。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后座椅中的背靠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前座椅的背靠部中所用的背垫,也可以应用本发明。此外,虽然不一一列举,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10:背垫
12:垫本体
14:强化布
16:突出部
18:连结部
19:角部
20:凸缘部
21:凹部
28:头枕
28a:安装配件
32:贯通孔
34:环状突部
50:成形模具
52:下模具
54:上模具
56:中间模具
56c:角落部
58:铰链
59:空腔
60:驱动装置
62:柱状部
64:环状凹部
66:凸部
68:第一突部
70:第二突部
80:发泡树脂原液
PL:分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