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0507A - 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0507A
CN103690507A CN201210375849.8A CN201210375849A CN103690507A CN 103690507 A CN103690507 A CN 103690507A CN 201210375849 A CN201210375849 A CN 201210375849A CN 103690507 A CN103690507 A CN 103690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lease
sustained
slow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58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0507B (zh
Inventor
金方
王晓维
闻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hina State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hina State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hina State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2103758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0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0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0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0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05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包括缓释药物片芯和时滞衣层;所述缓释药物片芯包括缓释药物微丸和片芯辅料;所述的缓释药物微丸包括:空白丸心,50~80%;膨胀层,2~10%;主药层,3~20%和缓释衣层,10~30%。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膨胀层、主药层和缓释衣层在搅拌下分别加入包括水和/或C1~C4的醇的良性溶剂中,然后依次包裹到空白丸心上,再收集形成的缓释药物微丸;(2)将缓释药物微丸与片芯辅料混合,直接压片制成缓释药物片芯;(3)在缓释药物片芯外包裹时滞衣层,即得。本发明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由同一种微丸快速释放和缓慢释放药物,且吸收稳定、安全性高,个体差异小,毒副作用低。

Description

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哮喘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哮喘患者约3亿,中国的哮喘患者约为3000万。哮喘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容易造成气道狭窄,从而威胁生命,导致死亡。据预计,今后10年内哮喘死亡率将增加几乎20%。
随着近几年时辰生物学和时辰药理学的发展,科研人员发现人的多种生理指标和某些疾病显示出节律性的特点,特别是哮喘患者,其呼吸困难的发作呈现白天-夜晚变化,常会在凌晨开始发病,并一直持续到8点左右,显示出节律性和暂时性状态。因而,支气管解痉药的理想给药模式为凌晨12点给药并维持到清晨8点。
沙丁胺醇为β2选择性受体激动剂,口服有效,半衰期为4~6小时,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现有的缓释制剂能在一定时间内以恒定或基本恒定的速度释放药物,这种释药模式使得血药浓度稳定,能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然而,由于哮喘患者的呼吸困难发作呈白天-夜晚变化,最佳给药时间为凌晨12点,如果睡前服用缓释制剂就会造成药物的不必要浪费,增加毒副作用,且易产生耐受性。
国内外已有若干制备时控脉冲口服制剂的方法。如CN1259040C描述了一种在一定的预定时滞后脉冲释放活性物质再缓慢释药的制剂。在该脉冲控释制剂由含有主药的缓释性微球、含有主药的速释部分、以及包裹在缓释性微球和速释部分外的时滞衣层构成。其脉冲和缓控释部分分别由2部分组成,骨架型缓释微球药物释放不完全,制备工艺复杂,不易大生产。而且当制备或存储过程中时滞衣层有所破裂时,速释部分活性成分容易在未达到设定的时间前引起药物的突释。CN1358088A描述了一种口服制剂可以定时脉冲释放活性物质。该制剂在包衣液中加入了有机酸和表面活性剂,有机酸会对机体产生刺激性,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也会对机体造成毒害。CN1305371A虽然描述了一种无刺激性的延迟释放制剂,然而该制剂释放时间长达12小时,只是达到了控制释放的目的,并没有快速的脉冲释放,不能在短时间内提供一个有效的治疗浓度。而CN1261533A使用了pH依赖性的材料进行时滞包衣,此类制剂受胃肠道pH值的影响比较大,制剂需要达到小肠以后才能释放活性物质,受患者体内环境、胃肠道蠕动、食物的影响大,个体差异比较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依赖性释放。CN1488332A结合了溶胀层膨胀作用和渗透泵推动的原理,在压制片芯或者制备“分步”脉冲释放胶囊时加入大量的渗透压调节剂如氯化钠、乳糖等,很好的解决了脉冲和缓释的问题。然而,此发明受胃肠道因素(如胃肠道动力、排空速率、食物、胃肠道pH、患者年龄等)等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如果单个制剂在制备工艺上有缺陷,会对整个制剂的释药行为产生影响,在给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存在较明显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时滞性脉冲缓释制剂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申请人根据哮喘等节律性较强的病症的易发时间设计了一个智能给药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脉冲与缓释的双重功效,能够在给药过程中减少用药剂量、改善疗效、降低药物给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包括缓释药物片芯和包被所述缓释药物片芯的时滞衣层,所述时滞衣层与所述缓释药物片芯的重量比为1︰10~3︰10;
所述的缓释药物片芯包括缓释药物微丸和片芯辅料,所述的缓释药物微丸和所述的片芯辅料的重量比为1︰4~1︰1;
所述的缓释药物微丸包括空白丸心、包被在所述空白丸心外面的膨胀层、包被在所述膨胀层外面的主药层和包被在所述主药层外面的缓释衣层;其中,空白丸心,50~80%;膨胀层,2~10%;主药层,3~20%;缓释衣层,10~30%;所述百分比为各组分占微丸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所述的膨胀层包括膨胀剂和膨胀层黏合剂;所述的主药层包括主药和辅料,所述的辅料包括黏合剂和润滑剂;所述缓释衣层的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RS、丙烯酸树脂NE和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片芯辅料包括膨胀性赋形剂和黏合剂;
所述的时滞衣层包括30~70%的水不溶且低渗透性材料,8~60%的水不溶但高渗透性材料,5~13%的增塑剂和3~5%的润滑剂,所述的百分比为各组分占时滞衣层的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水不溶且低渗透性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RS、丙烯酸树脂NE、聚醋酸乙烯酯和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水不溶但高渗透性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RL、醋酸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空白丸心较佳地是市售的粒径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
本发明中,在所述的膨胀层中,所述的膨胀剂和膨胀层黏合剂的重量比较佳地为2︰1~6︰1,更佳地为2︰1~3︰1。所述的膨胀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种膨胀剂,较佳地,所述的膨胀剂选自氯化钠、氯化钾、乳糖和甘露糖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膨胀层黏合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种黏合剂,较佳地,所述的膨胀层黏合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在所述的主药层中,所述的主药和辅料的重量比较佳地为1︰5~1︰1,更佳地为1︰3~1︰1;所述的主药可以为配合节律性病症进行时滞性给药的药物,较佳地,所述的主药包括沙丁胺醇及其盐类,更佳地,所述的主药为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在所述的辅料中,所述的黏合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种黏合剂,较佳地,所述的黏合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润滑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种润滑剂,较佳地,所述的润滑剂选自滑石粉、微粉硅胶和硬脂酸镁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滑石粉和/或硬脂酸镁。
本发明中,在所述的主药层中,所述的辅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种表面活性剂,优选聚山梨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缓释衣层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水不溶但高渗透性材料、增塑剂和润滑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水不溶但高渗透性材料较佳地选自丙烯酸树脂RL、醋酸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增塑剂较佳的选自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丁酯、甘油三乙酸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蓖麻油、葵二酸二丁酯、乙酰化单酸甘油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润滑剂较佳地选自微粉硅胶、滑石粉和硬脂酸镁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较佳地,所述的缓释药物微丸包括:空白丸心,60~75%;膨胀层,2.5~5%;主药层,5~15%;缓释衣层,10~25%;所述百分比为各组分占微丸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更佳地,所述的缓释药物微丸包括:空白丸心,60~70%;膨胀层,2.5~5%;主药层,5~15%;缓释衣层,10~20%;所述百分比为各组分占微丸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在所述的片芯辅料中,所述的膨胀性赋形剂可以是本领域各种常规的膨胀性赋形剂,较佳地选自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黏合剂可以是本领域各种常规的黏合剂,较佳地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预胶化淀粉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片芯辅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填充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填充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填充剂,较佳地,所述的填充剂选自可压性淀粉、糊精和糖粉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润滑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种润滑剂,较佳地,所述的润滑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例中,所述的缓释药物片芯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缓释药物微丸,20~50%;膨胀性赋形剂,40~74%;黏合剂,5~12%。
本发明中,在所述的时滞衣层中,所述的水不溶且低渗透性材料与水不溶但高渗透性材料混合使用,以控制所述时滞衣层中水分的渗透,两者的用量以及所述时滞衣层的增重是控制所述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在给药后时滞长短的关键;较佳地,所述的水不溶且低渗透性材料与水不溶但高渗透性材料的重量比为1︰2~10︰1。
本发明中,在所述的时滞衣层中,所述的增塑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包衣材料的成膜温度,并增加时滞衣层的韧性;所述的增塑剂优选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丁酯、甘油三乙酸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蓖麻油、葵二酸二丁酯、乙酰化单酸甘油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柠檬酸三乙酯、甘油三乙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乙酰化单酸甘油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在所述的时滞衣层中,所述的润滑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包衣液的粘性,防止在包衣过程中的粘连,保证包衣过程的顺利进行;所述的润滑剂优选滑石粉、硬脂酸镁、硬脂酸甘油酯和微粉硅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滑石粉、硬脂酸镁和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时滞衣层与所述缓释药物片芯的重量比优选为1︰10~2︰10,更优选为1︰10~1.5︰10。
本发明中,所述的时滞衣层的增重程度影响着所述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在给药后的时滞长短;较佳地,所述时滞衣层的增重为10~30%,即相应地,所述时滞衣层与所述缓释药物片芯的重量比为1︰10~3︰10;更佳地,所述时滞衣层的增重为10~20%,即相应地,所述时滞衣层与所述缓释药物片芯的重量比为1︰10~2︰10;最佳地,所述时滞衣层的增重为10~15%,即相应地,所述时滞衣层与所述缓释药物片芯的重量比为1︰10~1.5︰10。
本发明中,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在给药的过程中,脉冲崩解快速释放药物与缓慢释放药物功能的实现均由相同的缓释药物微丸完成。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如上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膨胀层、主药层和缓释衣层在搅拌下分别加入对应的良性溶剂中,然后依次包裹到空白丸心上,再收集形成的包有缓释衣层的缓释药物微丸,所述的良性溶剂包括水和/或C1~C4的醇;
(2)将步骤(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与前述的片芯辅料混合,采用直接压片的方法制成缓释药物片芯;
(3)在步骤(2)制得的缓释药物片芯外包裹时滞衣层,即得。
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的C1~C4的醇也可以替换为C1~C4的酮或醚。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将脉冲给药与缓释给药的双释药机制相结合,可用于哮喘等节律性症状较明显的病症的预防和治疗,其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病情决定,一般为0.05~0.2g/kg体重。本发明中,当所述的缓释药物微丸受到一定的压力时,其缓释衣层会部分破裂,可以在预设的时间内快速地释放出治疗剂量的药物,接着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缓慢释放一定量的药物以维持治疗所需的浓度。因此,本发明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能在预订的时滞后脉冲释放一定剂量的药物,接着再缓慢释放剩余的药物。这种由同一种含药微丸完成快速释放和缓慢释放药物的特点,是本发明的突出优势之一。同时,本发明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所使用的材料对人体胃肠道环境的依赖型小,吸收稳定、安全性高,个体差异小,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极低。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有益效果。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缓释微丸在用于压制缓释片芯前后释放度的比较结果;
图2为实施例6所制备的脉冲缓释片的释放度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均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市售途径获得。
实施例1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500g;
膨胀层:氯化钠12g,聚乙烯吡咯烷酮6g;溶剂为水,5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32.4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g,滑石粉2g;溶剂为水,500ml;
缓释衣层: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330g(固含物110g),单硬脂酸甘油酯15g,微粉硅胶3.6g;溶剂为水,330ml。
将处方量膨胀层、主药层和缓释衣层在搅拌下分别加入对应的良性溶剂中,采用流化床进行包衣工艺,依次将膨胀层、主药层和缓释衣层包裹到空白丸心上,再收集形成的包有缓释衣层的缓释药物微丸。将所得微丸置于60℃烘箱固化12h,放冷备用。
其中,流化床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进风温度,30~50℃;雾化压力,1.5~1.8bar;空气流量,70~80m3/h;物料温度,24~35℃;蠕动泵转速,4~6rpm。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600g,微晶纤维素1280g,聚乙烯吡咯烷酮120g。
将缓释药物微丸、微晶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按处方量混合,采用直接压片的方法压制成片,获得片芯,硬度6~8kg。
(3)药物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XC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装置(浆法)进行,转速50rpm,介质为水,温度为37℃;于0.5、1、2、3、4、5、6、7、8、9h分别取样6ml,同时补充同体积同温度的空白介质,所取样品经0.22um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于276nm处测定吸光度,外标法计算各时间点的释放度。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2222900700081
同时,对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在用于压制缓释片芯前后的释放度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缓释片芯可在1分钟内迅速崩解。从表1片芯的释放度以及图1微丸在压片前后的释放度对比结果可以看出,缓释微丸与适宜辅料混合,经压制后,外层衣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使得释药速率加快,药物在第一个小时内释放迅速,累积释放达42.9%,并能维持释放6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实施例2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350g;
膨胀层:氯化钠20g,氯化钾10g,聚乙烯吡咯烷酮5g;溶剂为水,10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17.5g,羟丙基纤维素85g,硬脂酸镁2.5g;溶剂为甲醇,500ml;
缓释衣层: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540g(固含物180g),单硬脂酸甘油酯25g,微粉硅胶5g;溶剂为水,600ml。
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700g,羧甲基淀粉钠560g,预胶化淀粉14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
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2222900700091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缓释片芯可在1分钟内迅速崩解。从表2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在第一个小时内释放迅速,累积释放达32.7%,并能维持释放8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实施例3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525g;
膨胀层:氯化钾3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g;溶剂为水,10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18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g,滑石粉2g;溶剂为水,500ml;
缓释衣层:丙烯酸树脂RS155g,单硬脂酸甘油酯17g,微粉硅胶3g;溶剂为体积百分数为90%的乙醇,500ml。
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600g,微晶纤维素825g,聚乙烯吡咯烷酮75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
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02222900700101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缓释片芯可在1分钟内迅速崩解。从表3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在第一个小时内释放迅速,累积释放达38.2%,并能维持释放6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实施例4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455g;
膨胀层:乳糖6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g;溶剂为水,25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7g,聚乙烯吡咯烷酮13g,滑石粉1g;溶剂为水,100ml;
缓释衣层: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360g(固含物120g),单硬脂酸甘油酯18g,微粉硅胶2g;溶剂为水,360ml。
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700g,微晶纤维素252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8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
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02222900700111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缓释片芯可在1分钟内迅速崩解。从表3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在第一个小时内释放迅速,累积释放达40.2%,并能维持释放6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实施例5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560g;
膨胀层:甘露糖12g,羟丙基纤维素2g;溶剂为水,5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14g,羟丙基纤维素40g,滑石粉2g;溶剂为乙醇,600ml;
缓释衣层:乙基纤维素60g,柠檬酸三乙酯8g,硬脂酸镁2g;溶剂为90%乙醇,800ml。
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700g,羧甲基淀粉钠1938g,羟丙基纤维素3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
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02222900700121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缓释片芯可在1分钟内迅速崩解。从表3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在第一个小时内释放迅速,累积释放达45.3%,并能维持释放5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实施例6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500g;
膨胀层:氯化钠15g,聚乙烯吡咯烷酮5g;溶剂为水,5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32.4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g,滑石粉2g;溶剂为异丙醇,500ml;
缓释衣层: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330g(固含物110g),单硬脂酸甘油酯15g,微粉硅胶3.6g;溶剂为水,330ml。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600g,微晶纤维素1280g,聚乙烯吡咯烷酮12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时滞性脉冲缓释口服制剂的制备
时滞衣层:乙基纤维素250g,丙烯酸树脂RL250g,柠檬酸三丁酯80g,硬脂酸镁20g,90%乙醇6500ml。
包衣:称取处方量的乙基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RL,在高速磁力搅拌情况下加入到处方量的90%乙醇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柠檬酸三丁酯和硬脂酸镁,搅拌至分散均匀。采用高效包衣锅,将溶解完全的时滞衣层均匀地包裹在(2)制得的缓释药物片芯上。将所得的缓释片于40℃固化12小时,放冷即得。
包衣主要参数如下:供风温度,35~40℃;雾化压力,0.1bar;主机转速,6~11rpm;蠕动泵转速,15~25rpm。
(4)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测定方法:采用溶出度测定法第三法装置(浆法)进行测定,转速50rpm,前2个小时介质为0.1mol/L HCl150ml,温度为37℃;后7个小时介质为pH6.8磷酸盐缓冲液150ml,温度为37℃。于1、2、3、4、5、6、7、8、9h分别取样6ml,同时补充同体积同温度的空白介质,所取样品过0.22um滤膜过滤,取续滤液276nm处测定吸光度,外标法计算各时间点的释放度。
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6和图2所示:
表6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脉冲缓释片在约3小时左右时滞衣层破裂,片芯崩解,药物开始释放。从表6和图2的释放度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在时滞衣层破裂第一小时内释放快速,累积释放超过40%,并能维持释放6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实施例7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500g;
膨胀层:氯化钠15g,聚乙烯吡咯烷酮5g;溶剂为水,5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32.4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g,滑石粉2g;溶剂为正丁醇,500ml;
缓释衣层: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330g(固含物110g),单硬脂酸甘油酯15g,微粉硅胶3.6g;溶剂为水,330ml。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600g,微晶纤维素1280g,聚乙烯吡咯烷酮12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时滞性脉冲缓释口服制剂的制备
时滞衣层:丙烯酸树脂RS200g,丙烯酸树脂RL100g,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0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0g,滑石粉20g,90%乙醇6500ml。
包衣:称取处方量的丙烯酸树脂RS和RL,在高速磁力搅拌情况下加入到处方量的90%乙醇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滑石粉,搅拌至分散均匀。采用高效包衣锅,将溶解完全的时滞衣层均匀地包裹在(2)制得缓释药物片芯上。将所得的脉冲缓释片于40℃固化12小时,放冷即得。
包衣主要参数如下:供风温度,35~40℃;雾化压力,0.1bar;主机转速,6~11rpm;蠕动泵转速,15~25rpm。
(4)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测定方法同实施例6。
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BDA00002222900700141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脉冲缓释片在约4小时左右时滞衣层破裂,片芯崩解,药物开始释放。从表7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在时滞衣层破裂第一小时内释放快速,累积释放超过40%,并能维持释放5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实施例8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500g;
膨胀层:氯化钠12g,聚乙烯吡咯烷酮5g;溶剂为水,5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32.4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g,滑石粉2g;溶剂为乙醇,500ml;
缓释衣层: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510g(固含物170g),单硬脂酸甘油酯24g,微粉硅胶6g;溶剂为水,330ml。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600g,微晶纤维素1280g,聚乙烯吡咯烷酮12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时滞性脉冲缓释口服制剂的制备
时滞衣层:聚醋酸乙烯酯245g,醋酸纤维素24.5g,甘油三乙酸酯15.5g,乙酰化单酸甘油酯15g,丙酮5000ml。
包衣:称取处方量的聚醋酸乙烯酯和醋酸纤维素,在高速磁力搅拌情况下加入到处方量的丙酮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甘油三乙酸酯和乙酰化单酸甘油酯,搅拌至分散均匀。采用高效包衣锅,将溶解完全的时滞衣层均匀地包裹在(2)制得的缓释药物片芯上。将所得的脉冲缓释片于40℃固化12小时,放冷即得。
包衣主要参数如下:供风温度,35~40℃;雾化压力,0.1bar;主机转速,6~11rpm;蠕动泵转速,15~25rpm。
(4)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测定方法同实施例6,其中取样时间延长至12小时。
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脉冲缓释片在约6.5小时左右时滞衣层破裂,片芯崩解,药物开始释放。从表8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在时滞衣层破裂第一小时内释放快速,累积释放超过40%,并能维持释放5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实施例9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500g;
膨胀层:氯化钠12g,聚乙烯吡咯烷酮5g;溶剂为水,5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32.4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g,滑石粉2g;溶剂为水,50ml;
缓释衣层: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330g(固含物110g),单硬脂酸甘油酯15g,微粉硅胶3.6g;溶剂为水,330ml。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600g,微晶纤维素1280g,聚乙烯吡咯烷酮12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时滞性脉冲缓释口服制剂的制备
时滞衣层:乙基纤维素14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g,柠檬酸三乙酯15g,硬脂酸甘油酯10g,90%乙醇6500ml。
包衣:称取处方量的乙基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在高速磁力搅拌情况下加入到处方量的90%乙醇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柠檬酸三乙酯和硬脂酸甘油酯,搅拌至分散均匀。采用高效包衣锅,将溶解完全的时滞衣层均匀地包裹在(2)制得的缓释片芯上。将所得的脉冲缓释片于40℃C固化12小时,即得。
包衣主要参数如下:供风温度,35~40℃;雾化压力,0.1bar;主机转速,6~11rpm;蠕动泵转速,15~25rpm。
(4)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测定方法同实施例6,其中取样时间延长至10小时。
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Figure BDA00002222900700171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脉冲缓释片在约5小时左右时滞衣层破裂,片芯崩解,药物开始释放。从表9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在时滞衣层破裂第一小时内释放快速,累积释放超过40%,并能维持释放5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实施例10
(1)缓释药物微丸的制备
空白丸心:市售粒径范围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510g;
膨胀层:氯化钾3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g;溶剂为乙醇,50ml;
主药层:左旋沙丁胺醇32.4g,聚乙二醇162g,滑石粉5.6g;溶剂为水,500ml;
缓释衣层: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660g(固含物220),单硬脂酸甘油酯25g,微粉硅胶5g;溶剂为水,330ml。
(2)缓释药物片芯的制备
由(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600g,微晶纤维素1280g,聚乙烯吡咯烷酮12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时滞性脉冲缓释口服制剂的制备
时滞衣层: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540g(固含物18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60g,单硬脂酸甘油酯30g,滑石粉30g,水2000ml。
包衣:称取处方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高速磁力搅拌情况下加入到处方量热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并放冷后与处方量丙烯酸树脂NE30D水分散体混合均匀,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滑石粉,搅拌至分散均匀。采用高效包衣锅,将溶解完全的时滞衣层均匀地包裹在(2)制得缓释药物片芯上。将所得的脉冲缓释片于40℃固化12小时,放冷即得。包衣主要参数如下:供风温度,35~40℃;雾化压力,0.1bar;主机转速,6~11rpm;蠕动泵转速,15~25rpm。
(4)缓释药物片芯释放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测定方法同实施例6。
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Figure BDA00002222900700181
测定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制的脉冲缓释片在约2小时左右时滞衣层破裂,片芯崩解,药物开始释放。从表10释放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在时滞衣层破裂第一小时内释放快速,累积释放超过40%,并能维持释放5小时,总释放率超过95%。

Claims (10)

1.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缓释药物片芯和包被所述缓释药物片芯的时滞衣层,所述时滞衣层与所述缓释药物片芯的重量比为1︰10~3︰10;
所述的缓释药物片芯包括缓释药物微丸和片芯辅料,所述的缓释药物微丸和所述的片芯辅料的重量比为1︰4~1︰1;
所述的缓释药物微丸包括空白丸心、包被在所述空白丸心外面的膨胀层、包被在所述膨胀层外面的主药层和包被在所述主药层外面的缓释衣层;其中,空白丸心,50~80%;膨胀层,2~10%;主药层,3~20%;缓释衣层,10~30%;所述百分比为各组分占微丸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所述的膨胀层包括膨胀剂和膨胀层黏合剂;所述的主药层包括主药和辅料,所述的辅料包括黏合剂和润滑剂;所述缓释衣层的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RS、丙烯酸树脂NE和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片芯辅料包括膨胀性赋形剂和黏合剂;
所述的时滞衣层包括30~80%的水不溶且低渗透性材料,8~60%的水不溶但高渗透性材料,5~13%的增塑剂和3~5%的润滑剂,所述的百分比为各组分占时滞衣层的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水不溶且低渗透性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RS、丙烯酸树脂NE、聚醋酸乙烯酯和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水不溶但高渗透性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RL、醋酸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膨胀层中,所述的膨胀剂选自氯化钠、氯化钾、乳糖和甘露糖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膨胀层黏合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在所述的主药层中,所述的黏合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润滑剂选自滑石粉和/或硬脂酸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缓释药物微丸中,空白丸心,60~75%;膨胀层,2.5~5%;主药层,5~20%;缓释衣层,10~25%;所述百分比为各组分占微丸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白丸心是粒径为0.3~0.5mm的空白惰性微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膨胀层中,所述的膨胀剂和膨胀层黏合剂的重量比为2︰1~6︰1;在所述的主药层中,所述的主药和辅料的重量比为1︰5~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药为盐酸左旋沙丁胺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片芯辅料中,所述的膨胀性赋形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黏合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预胶化淀粉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滞衣层与所述缓释药物片芯的重量比为1︰10~2︰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时滞衣层中,所述的水不溶且低渗透性材料与水不溶但高渗透性材料的重量比为10︰1~1︰2;所述的增塑剂选自柠檬酸三乙酯、甘油三乙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乙酰化单酸甘油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润滑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和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脉冲缓释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膨胀层、主药层和缓释衣层在搅拌下分别加入对应的良性溶剂中,然后依次包裹到空白丸心上,再收集形成的包有缓释衣层的缓释药物微丸,所述的良性溶剂包括水和/或C1~C4的醇;
(2)将步骤(1)制备的缓释药物微丸与片芯辅料混合,采用直接压片的方法制成缓释药物片芯;
(3)在步骤(2)制得的缓释药物片芯外包裹时滞衣层,即得。
CN201210375849.8A 2012-09-27 2012-09-27 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90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5849.8A CN103690507B (zh) 2012-09-27 2012-09-27 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5849.8A CN103690507B (zh) 2012-09-27 2012-09-27 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0507A true CN103690507A (zh) 2014-04-02
CN103690507B CN103690507B (zh) 2016-04-06

Family

ID=5035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584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90507B (zh) 2012-09-27 2012-09-27 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05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7407A (zh) * 2017-01-04 2017-05-31 北京汇诚瑞祥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甲双胍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332A (zh) * 2002-10-11 2004-04-14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脉冲释放的口服制剂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332A (zh) * 2002-10-11 2004-04-14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脉冲释放的口服制剂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奚泉等: "左旋沙丁胺醇时控脉冲缓释片制备工艺条件优化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7407A (zh) * 2017-01-04 2017-05-31 北京汇诚瑞祥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甲双胍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7407B (zh) * 2017-01-04 2018-01-19 北京汇诚瑞祥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甲双胍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0507B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7091B (zh)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微丸胶囊
CN104383123A (zh) 一种金花茶降脂降糖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862297A (zh) 一种非水溶性药物的缓释微丸、其缓释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6428B (zh)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渗透泵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129A (zh) 一种孟鲁斯特钠脉冲释放制剂
CN103690507B (zh) 一种脉冲缓释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46417B (zh) 一种曲美他嗪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2164B (zh) 苯扎贝特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5774A (zh) 一种格列吡嗪控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87397A (zh) 一种茶碱骨架型缓释芯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茶碱缓释片
CN101658507B (zh) 一种愈创木酚甘油醚和伪麻黄碱的复方缓释制剂
CN101836963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应用制剂
CN101385733B (zh)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缓释制剂
CN101773482B (zh) 一种三段式脉冲释药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7562A (zh) 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及制备方法
CN103169671A (zh) 一种难溶性药物缓释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309468B (zh) 一种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口服控释片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7761A (zh) 一种布洛芬缓释固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2418B (zh) 一种3d打印技术制备治疗低钾血症的口腔速崩片的方法
CN1985819A (zh) 一种含有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的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6062A (zh) 一种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缓释微丸制剂的组配方法
CN101756987A (zh) 一种愈创木酚甘油醚、伪麻黄碱和右美沙芬的复方缓释制剂
CN104906077A (zh) 一种具有双相释药特性的非诺贝特酸胆碱盐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7000A (zh) 单硝酸异山梨酯择时缓释微丸片释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6158B (zh) 一种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和右美沙芬的复方缓释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