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8474B -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8474B
CN103688474B CN201380001714.8A CN201380001714A CN103688474B CN 103688474 B CN103688474 B CN 103688474B CN 201380001714 A CN201380001714 A CN 201380001714A CN 103688474 B CN103688474 B CN 1036884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beam
pilot signal
base station
group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17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8474A (zh
Inventor
杨晶
张劲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88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8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8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8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m个波束,m为大于1的正整数;根据用户设备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n为正整数,且n<m;通过n个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并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而非通过所有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并且能够降低UE对导频信号的测量复杂度。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理论分析表明,天线数目增多,信道容量也会随之增大,同时增加发送端天线数目也能获得更好的波束赋形效果,所以采用更多天线发送和接收的无线传输技术,即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一直是移动通信领域研究的主流技术之一。
参考信号,也就是导频信号,是由基站提供给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由UE用于信道估计或信道测量的一种已知信号。目前导频信号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每个端口对应一个导频信号,对于这种一对一的映射方式来说,就是每个天线全向发射一个导频信号。
在MIMO技术中,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多,端口数目也会随之增多,如果按照现有的导频信号设计方案,基站需要通过所有端口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从而造成基站在为UE配置导频信号时灵活性较差,而且UE也需要针对于所有端口测量导频信号,增加了测量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并且能够降低UE对导频信号的测量复杂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m个波束,m为大于1的正整数;根据用户设备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n为正整数,且n<m;通过所述n个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包括: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最优波束,其中在所述m个波束中所述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所述通过所述n个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包括: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UE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所述导频信号之后,还包括:从所述UE接收第一测量信息,所述第一测量信息是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测量得到;通过所述最优波束,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向所述UE发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或者,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所述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包括: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q组波束中每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其中所述q组波束是对所述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从所述q组波束中选择一组波束,使得在所述q组波束中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频信号配置分别用于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通过所述n个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包括: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向所述UE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还包括:从所述UE接收第二测量信息,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包括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测量得到的n个测量结果;根据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所述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波束,向所述UE发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所述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包括:确定所述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根据所述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在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最优的测量结果,其中在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所述最优的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最大;根据所述最优的测量结果和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波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的每个测量结果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或者,所述每个测量结果包括所述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频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所述n个波束是基站根据所形成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m;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包括: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其中在所述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所述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一测量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息;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并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发送的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或者,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所述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所述一组波束是所述基站从由所述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q组波束中选择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在所述q组波束中所述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所述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n个测量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测量信息,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包括所述n个测量结果;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波束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的每个测量结果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或者,所述每个测量结果包括所述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频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加权单元,用于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m个波束,m为大于1的正整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备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n为正整数,且n<m;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n个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最优波束,其中在所述m个波束中所述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向所述UE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所述导频信号之后,从所述UE接收第一测量信息,所述第一测量信息是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测量得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最优波束,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向所述UE发送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q组波束中每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其中所述q组波束是对所述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从所述q组波束中选择一组波束,使得在所述q组波束中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频信号配置分别用于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向所述UE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从所述UE接收第二测量信息,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包括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测量得到的n个测量结果;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所述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波束,向所述UE发送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根据所述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在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最优的测量结果,其中在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所述最优的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最大;根据所述最优的测量结果和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波束。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所述n个波束是基站根据所形成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m;测量单元,用于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其中在所述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所述导频信号之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测量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一测量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息;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并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发送的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所述一组波束是所述基站从由所述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q组波束中选择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在所述q组波束中所述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所述测量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n个测量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测量信息,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包括所述n个测量结果;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波束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并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而非通过所有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并且能够降低UE对导频信号的测量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UE的示意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UE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等。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可称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的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本发明并不限定。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的方法由基站执行。
110,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m个波束,m为大于1的正整数。
例如,在有源天线系统(Active Antenna System,AAS)中,基站可以通过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m个不同指向的波束。
每个波束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端口。比如,在天线为单极化天线的情况下,每个波束可以对应1个端口,那么m个波束可以对应于m个端口。在天线为交叉极化天线的情况下,每个波束可以对应2个端口,那么m个波束可以对应于m×2个端口。
120,根据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
例如,基站可以通过每个波束对应的端口接收UE的上行探测(Sounding)信号,根据每个波束对应的端口接收的上行探测信号来确定该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
130,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n为正整数,且n<m。
例如,基站可以通过比较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的大小,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
140,通过n个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
具体地,基站可以通过n个波束分别对应的端口,向UE发送导频信号。
如果采用现有的导频信号设计方案,即每个端口映射一个导频信号,那么基站需要通过m个波束对应的所有端口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造成基站为UE配置导频信号时灵活性较差。相应地,对于UE而言,需要测量通过m个波束的所有端口发送的导频信号,测量复杂度也较大。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通过根据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各自的上行接收功率,根据m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选择m个波束中的n个波束分别对应的端口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充分提高基站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而且由于n小于m,因此对于UE而言,无需测量所有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从而能够降低测量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并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而非通过所有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并且能够降低UE对导频信号的测量复杂度。
此外,对于大规模天线系统,例如,m个波束对应的端口数目大于8时,那么现有的导频信号设计方案无法支持这么多端口,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并通过n个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而非通过所有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实现大规模天线系统中导频信号的传输。
上述导频信号可以为仅用于信道测量的导频信号。对于这样的导频信号,基站无需全向发送,因此可以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波束来发送。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导频信号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120中,基站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得到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例如,基站可以设置一个时域计数器,在时域滤波的窗长内统计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具体地,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可以用每个波束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来代替。
具体地,基站可以按照下述步骤确定每个波束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
A)基站可以通过m个波束对应的所有端口接收UE的上行探测信号。基站可以在每个端口基于上行探测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每个端口在子载波上对应的信道系数。例如,对于m个波束中的第i个波束所对应的第j个端口,在子载波k上所估计得到的信道系数可以为hi,j,k
B)基站可以计算每个波束的信道系数在所有端口、所有子载波上的平均功率。
例如,第i个波束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
其中,Nport可以表示m个波束对应的所有端口数目;Nsubcarr可以表示所有子载波。
C)基站可以在时域上将每个波束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进行滤波。相应地,时域计数器加1。
D)基站可以判断时域计数器是否达到时域滤波的窗长。如果时域计数器未达到时域滤波的窗长,则基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A)。
如果时域计数器达到时域滤波的窗长,则可以将该段时间内m个波束各自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作为m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然后用于步骤130的处理。
基站可以基于m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波束,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下面将详细描述基站从m个波束中选择一个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的过程。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130中,基站从m个波束中选择最优波束,其中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相应地,在步骤140中,基站可以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
具体地,基站可以从m个波束中选择一个上行接收功率最大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例如,基站可以比较m个波束各自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从而选择平均上行接收功率最大的最优波束。然后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可见,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m个波束中的一个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而非通过所有波束来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减少导频信号的开销。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基站可以向UE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为了使得基站所服务的各个UE能够对各个波束进行区分,基站可以在各个波束上分别采用不同的导频信号配置来发送导频信号。导频信号配置指示导频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因此,基站通过各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
但是,每个子帧所支持的导频信号配置的数目是有限的,当m大于每个子帧所支持的导频信号配置的数目时,为了保证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互不相同,就需要通过不同的子帧来区分。例如,在目前标准中,对于每个波束对应2端口的情况,每个子帧最多支持20种CSI-RS配置,当m大于20时,比如m为24,基站可以分别在2个子帧上通过24个波束发送CSI-RS。比如,假设导频信号的发送周期为10ms,通常1个子帧为1ms,也就是导频信号的发送周期为10个子帧。如上所述,每个周期中可以通过2个子帧来发送导频信号,那么发送导频信号的子帧可以分别是子帧1、2、11、12、21和22等,以此类推。具体来说,在第一个周期中,基站可以在子帧1上通过20个波束发送CSI-RS,在子帧2上通过其余4个波束发送CSI-RS。在下一个周期中,基站可以在子帧11上通过20个波束发送CSI-RS,在子帧12上通过4个波束发送CSI-RS。以此类推。
在基站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基站需要通知UE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具体来说,基站可以通过第一信令向UE指示该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第一信令可以是高层信令。这样,UE可以在该导频信号配置指示的时频资源上,从上述起始时刻开始按照发送周期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基站还可以从UE接收第一测量信息,第一测量信息是UE根据第一信令对导频信号测量得到。然后基站可以通过最优波束,根据第一测量信息向UE发送数据。
基站可以将最优波束作为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通过该最优波束,基于第一测量信息向UE发送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ion,CQI)。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rank),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例如,UE可以根据传输模式,确定是否使得测量信息中包含秩或PMI。
在上述描述中,基站从m个波束中选择了一个波束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此外,基站还可以从m个波束中选择多个波束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下面将详细描述该过程。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130中,基站可以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q组波束中每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其中q组波束是对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基站可以从q组波束中选择一组波束,使得在q组波束中选择的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具体地,基站可以对m个波束进行分组,将它们分为q组波束,其中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基站可以根据波束的指向来进行分组,使得各组之间的空间间隔足够远。各组之间的空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例如可以根据传输性能和导频信号的开销来确定。
基站可以计算q组波束中每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例如,基站可以将每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求和,得到每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基站可以比较各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从中选择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的一组波束。可见,基站从各组波束中选择一组波束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而非通过所有波束来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节省导频信号的开销。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所选择的一组波束中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n种导频信号配置分别用于指示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在步骤140中,基站可以分别通过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导频信号。
具体地,基站可以通过这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分别在n种导频信号配置所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向UE发送n种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站可以在分别通过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向UE发送第二信令,第二信令可以用于指示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为了使得基站所服务的各个UE能够对各个波束进行区分,基站可以在各个波束上分别采用不同的导频信号配置来发送导频信号。导频信号配置指示导频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因此,基站通过各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
但是,每个子帧所支持的导频信号配置的数目是有限的,当m大于每个子帧所支持的导频信号配置的数目时,为了保证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互不相同,就需要通过不同的子帧来区分。例如,在目前标准中,对于每个波束对应2端口的情况,每个子帧最多支持20种CSI-RS配置,当m大于20时,比如m为24,假设将24个波束分为4组,基站可以分别在2个子帧上通过4组波束来发送CSI-RS。比如,假设发送导频信号的周期为10ms,也就是10个子帧。每个周期中可以通过2个子帧来发送导频信号。那么发送导频信号的子帧可以分别是子帧1、2、11、12、21和22等,以此类推。具体来说,在第一个周期中,基站可以在子帧1上通过第1组和第2组波束来发送CSI-RS,在子帧2上通过第3组和第4组波束来发送CSI-RS。在下一个周期中,基站可以在子帧11上通过第1组和第2组波束来发送CSI-RS,在子帧12上通过第3组和第4组波束来发送CSI-RS。以此类推。
基站在发送导频信号之前,需要通知UE各种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以及发送周期。具体来说,基站可以通过第二信令向UE指示n种导频信号配置、起始时刻以及发送周期。这样,UE可以在n种导频信号配置分别指示的时频资源上,从起始时刻开始按照发送周期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第二信令可以是高层信令。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站在通过所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可以从UE接收第二测量信息,第二测量信息包括UE在n种导频信号配置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对导频信号测量得到的n个测量结果。基站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一组波束和第二测量信息,确定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然后基站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向UE发送数据。
n种导频信号配置分别指示的时频资源是相互错开的,因此UE可以在n种导频信号配置分别指示的时频资源上进行测量,相应地得到n个测量结果。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站可以确定由该UE上报的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基站可以根据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在n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最优的测量结果,其中在n个测量结果中最优的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最大。然后基站可以根据最优的测量结果和所选择的一组波束,确定数据传输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n个测量结果中的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或者,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具体地,基站可以根据由该UE上报的n个测量结果中的CQI和秩,计算它们各自对应的谱效率。如果测量结果中不包括秩,那么基站可以将秩默认为rank1,从而得到各个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基站可以从n个测量结果中选择对应的谱效率最大的一个最优的测量结果。由于每个测量结果对应于一种导频信号配置,而导频信号配置与波束也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每个测量结果对应于一个波束。当确定了最优的测量结果,就可以在上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确定最优的测量结果所对应的波束作为数据传输波束来向UE发送数据。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的方法由UE执行。
210,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n个波束是基站根据所形成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m。
220,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测量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而n个波束是从m个波束选择的,从而能够降低测量复杂度。而且,基站通过m个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导频信号,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导频信号可以为CSI-RS。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10中,UE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其中在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UE可以在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在步骤220中,UE可以根据第一信令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一测量信息。
具体地,UE可以在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所指示的时频资源上,从上述起始时刻开始按照发送周期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相应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20之后,UE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测量信息,并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并根据第一测量信息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或者,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上面描述了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的过程,并描述了相应的测量以及接收数据的过程。下面将描述UE接收基站通过多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的过程,并描述相应的测量以及接收数据的过程。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10中,UE可以接收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上述一组波束是基站从由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q组波束中选择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在q组波束中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导频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UE可以接收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
具体地,基站可以分别通过n个波束,在n种导频信号配置所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向UE发送n种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UE可以在接收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信令,第二信令用于指示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在步骤220中,UE可以根据第二信令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n个测量结果。
具体地,UE可以在n种导频信号配置所分别指示的时频资源上,从上述起始时刻开始按照发送周期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UE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二测量信息,第二测量信息包括n个测量结果,并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发送的数据,数据传输波束是基站根据一组波束和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
下面将结合具体例子详细本发明实施例。应注意,下面的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图3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在图3中,假设有32根交叉极化天线,每个极化方向上有16根天线。基站可以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16个波束,如图3所示,这16个波束可以表示为波束0至波束15。其中,每个波束可以对应于2个端口,那么16个波束对应于32个端口。
基站可以通过32个端口分别接收UE的上行探测信号,根据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波束0至波束15各自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具体过程可以参照图1的实施例的过程。
然后基站可以比较波束0至波束15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从而选择平均上行接收功率最大的一个波束作为发送导频信号的波束,
例如,假设是波束2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最大,下面将以波束2为例进行说明。
基站在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可以向UE发送高层信令,向UE指示波束2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以及发送周期。这样,UE可以在波束2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指示的时频资源上,根据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得到测量信息,并将测量信息上报给基站。
基站可以将波束2作为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通过波束2,并根据测量信息向UE发送数据。
按照现有的导频设计方案,基站需要通过32个端口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不仅造成基站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差,而且造成UE测量导频信号的复杂度高。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从16个波束中选择一个波束来发送导频信号,也就是从32个端口中选择2个端口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并且能够降低UE对导频信号的测量复杂度。
此外,现有的导频设计方案并不支持32端口,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从16个波束中选择一个波束来发送导频信号,也就是从32个端口中选择2个端口发送导频信号,这样仍可以沿用协议支持的导频图样和码本,能够实现大规模天线系统中导频信号的传输。
图4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
在图4中,仍假设有32根交叉极化天线,每个极化方向上有16根天线。基站可以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16个波束,如图4所示,这16个波束可以表示为波束0至波束15。其中,每个波束可以对应于2个端口,那么16个波束对应于32个端口。
基站可以将16个波束分为4组,每4个相邻的波束为一组。如图4所示,这4个组可以分别表示为组0、组1、组2和组3。
基站可以通过32个端口分别接收UE的上行探测信号,根据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波束0至波束15各自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具体过程可以参照图1的实施例的过程。
然后,基站可以分别计算各组的波束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之和。例如,将波束0至波束3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相加得到组0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之和。
基站可以比较组0至组3各自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之和,选择平均上行接收功率之后最大的一组,然后通过这组中的各个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
假设组2的平均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下面将以组2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区分各个波束,每个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是不同的。也就是,组内的各个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是不同的,组与组之间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也是不同的,即16个波束对应的16种导频信号配置。因此,波束4至波束7分别对应于4种导频信号配置。也就是,基站可以通过波束4至波束7,采用4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4种导频信号。还可以理解为,基站通过组2中的8个端口向UE发送4种导频信号,每个波束对应的2个端口与一种导频信号配置相对应。
基站在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可以向UE发送高层信令,向UE指示波束4至波束7分别对应的4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以及发送周期。
UE可以在4种导频信号配置分别指示的时频资源上,根据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测量导频信号。假设将4种导频信号配置分别指示的时频资源称为4个测量点,即测量点0、测量点1、测量点2和测量点3。测量点0对应于波束4,测量点1对应于波束5,测量点2对应于波束6,测量点4对应于波束7。此处,各个测量点对应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也是相同的。
UE分别在4个测量点上对波束4至7发送的4种导频信号进行测量,得到4个测量结果,并上报给基站。
基站可以根据4个测量结果,得到4个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对4个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进行比较,选择对应的谱效率最大的一个测量结果。并可以确定所选择的这个测量结果对应的波束。例如,假设在测量点1得到的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最大,那么该测量结果对应的波束为波束5。那么,基站可以利用波束5,向UE发送数据。
按照现有的导频设计方案,基站需要通过32个端口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不仅造成基站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差,而且造成UE测量导频信号的复杂度高。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从16个波束中选择部分波束来发送导频信号,也就是从32个端口中选择部分端口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并且能够降低UE对导频信号的测量复杂度。
此外,现有的导频设计方案并不支持32端口,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从16个波束中选择一个波束来发送导频信号,也就是从32个端口中选择2个端口发送导频信号,这样仍可以沿用协议支持的导频图样和码本,能够实现大规模天线系统中导频信号的传输。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图5的基站500包括加权单元510、第一确定单元520、选择单元530和发送单元540。
加权单元510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m个波束,m为大于1的正整数。第一确定单元520根据用户设备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选择单元530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n为正整数,且n<m。发送单元540通过n个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并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而非通过所有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并且能够降低UE对导频信号的测量复杂度。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选择单元530可以从m个波束中选择最优波束,其中在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发送单元540可以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发送单元540还可以在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向UE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站500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50。第一接收单元550在发送单元540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从UE接收第一测量信息,第一测量信息是UE根据第一信令对导频信号测量得到。发送单元540还可以通过最优波束,根据第一测量信息向UE发送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或者,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选择单元530可以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q组波束中每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其中q组波束是对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然后可以从q组波束中选择一组波束,使得在q组波束中选择的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选择的一组波束中n个波束可以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导频信号配置分别用于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发送单元540可以分别通过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发送单元540还可以在分别通过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向UE发送第二信令,第二信令用于指示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站500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560和第二确定单元570。第二接收单元560可以在发送单元540分别通过所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从UE接收第二测量信息,第二测量信息包括UE根据第二信令对导频信号测量得到的n个测量结果。第二确定单元570还可以根据选择的一组波束和第二测量信息,确定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发送单元540还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向UE发送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二确定单元570可以确定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并可以根据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在n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最优的测量结果,其中在n个测量结果中最优的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最大。然后第二确定单元570可以根据最优的测量结果和选择的一组波束,确定数据传输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n个测量结果中的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或者,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导频信号可以为CSI-RS。
图5的基站500的其它功能和操作可以参照上面图1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基站的过程,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UE的示意框图。图6的UE600包括接收单元610和测量单元620。
接收单元610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n个波束是基站根据所形成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m。测量单元620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测量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而n个波束是从m个波束选择的,从而能够降低测量复杂度。而且,基站通过m个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导频信号,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单元610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其中在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单元610还可以在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测量单元620可以根据第一信令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一测量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UE600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630。
发送单元630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测量信息。接收单元610还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并根据第一测量信息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或者,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单元610可以接收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一组波束是基站从由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q组波束中选择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在q组波束中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导频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接收单元610可以接收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单元610还可以在接收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信令,第二信令用于指示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测量单元620可以根据第二信令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n个测量结果。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发送单元630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二测量信息,第二测量信息包括n个测量结果。接收单元610还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发送的数据,数据传输波束是基站根据一组波束和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n个测量结果中的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或者,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导频信号可以为CSI-RS。
图6的UE600的其它功能和操作可以参照上面图1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中涉及UE的过程,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图7的基站700包括处理器710和发送器720。
处理器710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m个波束,m为大于1的正整数。处理器710还根据用户设备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处理器710还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n为正整数,且n<m。发送器720通过n个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并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来向UE发送导频信号,而非通过所有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从而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并且能够降低UE对导频信号的测量复杂度。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10可以从m个波束中选择最优波束,其中在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发送器720可以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发送器720还可以在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向UE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站700还可以包括接收器730。接收器730在发送器720通过最优波束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从UE接收第一测量信息,第一测量信息是UE根据第一信令对导频信号测量得到。发送器720还可以通过最优波束,根据第一测量信息向UE发送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或者,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710可以根据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q组波束中每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其中q组波束是对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然后可以从q组波束中选择一组波束,使得在q组波束中选择的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选择的一组波束中n个波束可以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导频信号配置分别用于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发送器720可以分别通过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发送器720还可以在分别通过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向UE发送第二信令,第二信令用于指示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器730可以在发送器720分别通过所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从UE接收第二测量信息,第二测量信息包括UE根据第二信令对导频信号测量得到的n个测量结果。处理器710还可以根据选择的一组波束和第二测量信息,确定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发送器720还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向UE发送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710可以确定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并可以根据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在n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最优的测量结果,其中在n个测量结果中最优的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最大。然后处理器710可以根据最优的测量结果和选择的一组波束,确定数据传输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n个测量结果中的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或者,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导频信号可以为CSI-RS。
图7的基站700的其它功能和操作可以参照上面图1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基站的过程,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UE的示意框图。图8的UE800包括接收器810和处理器820。
接收器810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n个波束是基站根据所形成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m个波束中选择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m。处理器820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测量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而n个波束是从m个波束选择的,从而能够降低测量复杂度。而且,基站通过m个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导频信号,能够提高为UE配置导频信号的灵活性。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810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其中在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器810还可以在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处理器820可以根据第一信令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一测量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UE800还可以包括发送器830。
发送器830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测量信息。接收器810还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并根据第一测量信息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或者,第一测量信息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器810可以接收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一组波束是基站从由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q组波束中选择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在q组波束中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导频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接收器810可以接收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器810还可以在接收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信令,第二信令用于指示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接收器810可以根据第二信令对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n个测量结果。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器810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二测量信息,第二测量信息包括n个测量结果。接收器810还可以接收基站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发送的数据,数据传输波束是基站根据一组波束和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n个测量结果中的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或者,每个测量结果可以包括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PMI。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导频信号可以为CSI-RS。
图8的UE800的其它功能和操作可以参照上面图1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中涉及UE的过程,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m个波束,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用户设备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
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n为正整数,且n<m;
通过所述n个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所述导频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包括:
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最优波束,其中在所述m个波束中所述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
所述通过所述n个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UE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所述导频信号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UE接收第一测量信息,所述第一测量信息是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测量得到;
通过所述最优波束,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向所述UE发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或者,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所述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包括:
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q组波束中每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其中所述q组波束是对所述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
从所述q组波束中选择一组波束,使得在所述q组波束中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频信号配置分别用于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通过所述n个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包括:
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UE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UE接收第二测量信息,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包括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测量得到的n个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所述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波束,向所述UE发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所述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包括:
确定所述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
根据所述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在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最优的测量结果,其中在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所述最优的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最大;
根据所述最优的测量结果和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波束。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的每个测量结果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或者,所述每个测量结果包括所述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所述n个波束是所述基站根据所形成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的,所述导频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m;
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其中在所述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所述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一测量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息;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并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发送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或者,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所述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所述一组波束是所述基站从由所述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q组波束中选择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在所述q组波束中所述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所述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n个测量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测量信息,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包括所述n个测量结果;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波束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的每个测量结果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或者,所述每个测量结果包括所述CQI,以及以下至少一种:秩,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2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权单元,用于利用天线加权的方式,形成m个波束,m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备UE的上行探测信号,确定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n个波束,n为正整数,且n<m;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n个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所述导频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最优波束,其中在所述m个波束中所述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向所述UE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向所述UE发送所述导频信号之后,从所述UE接收第一测量信息,所述第一测量信息是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测量得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最优波束,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向所述UE发送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q组波束中每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其中所述q组波束是对所述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从所述q组波束中选择一组波束,使得在所述q组波束中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频信号配置分别用于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前,向所述UE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分别通过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向所述UE发送导频信号之后,从所述UE接收第二测量信息,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包括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测量得到的n个测量结果;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所述UE对应的数据传输波束;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波束,向所述UE发送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根据所述n个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谱效率,在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最优的测量结果,其中在所述n个测量结果中所述最优的测量结果对应的谱效率最大;根据所述最优的测量结果和所述选择的一组波束,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波束。
3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通过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所述n个波束是基站根据所形成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从所述m个波束中选择的,所述导频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m;
测量单元,用于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其中在所述m个波束中最优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大。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基站通过最优波束发送的所述导频信号之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最优波束对应的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测量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一测量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最优波束并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发送的数据。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所述一组波束是所述基站从由所述m个波束划分得到的q组波束中选择的,每组波束包括n个波束,在所述q组波束中所述一组波束的上行接收功率之和最大。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与n种导频信号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频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分别通过所述一组波束中的n个波束根据所述n种导频配置发送的导频信号之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n种导频信号配置、发送所述导频信号的起始时刻和发送周期;
所述测量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令对所述导频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n个测量结果。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测量信息,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包括所述n个测量结果;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数据传输波束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波束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一组波束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
CN201380001714.8A 2013-09-27 2013-09-27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3688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4423 WO2015042855A1 (zh) 2013-09-27 2013-09-27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8474A CN103688474A (zh) 2014-03-26
CN103688474B true CN103688474B (zh) 2018-06-05

Family

ID=50323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714.8A Active CN103688474B (zh) 2013-09-27 2013-09-27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9083B2 (zh)
EP (1) EP3046269B1 (zh)
JP (1) JP6306692B2 (zh)
CN (1) CN103688474B (zh)
WO (1) WO20150428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82724B2 (en) * 2013-04-30 2023-02-14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acces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2172442B1 (ko) * 2014-02-19 2020-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우선 순위를 갖는 송신 빔 인덱스 선택 및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69662B1 (ko) * 2014-03-10 2020-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결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4917554B (zh) * 2014-03-10 2019-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及形成波束的方法
WO2015192889A1 (en) 2014-06-17 2015-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rmination of beam configuration
CN105245265B (zh) * 2014-06-20 2021-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3d波束下的用户服务模式选择方法、导频信息发送及装置
PL3161988T3 (pl) * 2014-06-24 2023-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posób i aparaty do obsługiwania sieci komunikacji bezprzewodowej
CN105391513B (zh) * 2014-09-03 2018-10-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反馈信息形成预编码矩阵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15725B (zh) * 2014-09-26 202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导频发送方法、信道信息测量反馈方法、发送端及接收端
JP6454240B2 (ja) * 2015-08-07 2019-01-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端末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6470062B (zh) * 2015-08-14 202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JP2018537891A (ja) 2015-10-22 2018-12-2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信号の選択的な強化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7113395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191061B2 (en) 2016-04-19 2021-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reference signal based narrowband channel measurement and CQI reporting
CN114710189A (zh) 2016-05-11 2022-07-05 Idac控股公司 用于波束成形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7395332B (zh) * 2016-05-16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qi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7206100A1 (en) * 2016-06-01 2017-1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Cqi reporting for flexible transmission mode switching
US10904784B2 (en) * 2016-06-15 2021-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reporting and scheduling in multicarrier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s
CN107707493A (zh) * 2016-08-04 2018-02-16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10417450B (zh) * 2016-08-10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跟踪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BR112018076202A2 (pt) 2016-09-30 2019-03-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e aparelho de relato de informações
CN107888245B (zh) * 2016-09-30 2020-10-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CN107888263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7919926B (zh) * 2016-10-09 2022-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天线系统中实现信道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19897B (zh) * 2016-10-09 2022-05-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上行随机接入时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0736082B2 (en) 2016-10-31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a common control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CN112532283B (zh) * 2016-11-04 2023-1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测量的方法和终端
WO2018129690A1 (en) * 2017-01-12 2018-07-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Downlink configuration
CA3052874C (en) * 2017-02-13 2022-01-1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8223405A1 (zh) * 2017-06-09 2018-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820323B2 (en) * 2017-08-04 2020-10-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eam indication method for multibea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392123A (zh) 2017-08-10 2019-02-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波束选择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1052664A (zh) * 2017-09-29 2020-04-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863806B (zh) * 2017-09-30 2023-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661559B (zh) 2018-06-28 2021-09-1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的选择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242862A (zh) * 2019-07-18 2021-0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11515927B2 (en) * 2020-10-30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anagement with backtracking and dithering
US20220368399A1 (en) * 2021-05-14 2022-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a beam pair using single layer measuremen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9425A (zh) * 2001-07-20 2003-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下行反馈多天线发射方法与装置
CN101729091A (zh) * 2008-10-27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信号的配置、通知以及信道估计方法及其装置
CN102308612A (zh) * 2009-02-13 2012-01-04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2484509A (zh) * 2009-04-28 2012-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协调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8549B2 (ja) * 1998-03-18 2006-07-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のマルチビーム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JP2001069054A (ja) * 1999-08-26 2001-03-16 Toshiba Tec Corp 指向性制御無線通信装置
JP4022810B2 (ja) * 2002-03-20 2007-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WO2005055466A1 (ja) * 2003-12-01 2005-06-16 Nec Corporation マルチビーム送受信装置および送受信方法
US7312750B2 (en) * 2004-03-19 2007-12-25 Comware, Inc. Adaptive beam-forming system using hierarchical weight banks for antenna arr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6030582A1 (ja) * 2004-09-17 2006-03-23 Nec Corporation 通信制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回線制御局
US7920646B2 (en) * 2004-12-21 2011-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selecting switched beam using pilot signal and system thereof
US8340018B2 (en) * 2006-04-06 2012-12-25 Hitachi,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terminal apparatus
EP2056505B1 (en) * 2006-07-07 2014-08-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56099B2 (en) * 2007-07-13 2010-07-13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ntennas adaptively in OFDMA networks
CN101505205A (zh) 2008-02-05 2009-08-12 夏普株式会社 基于波达方向的开环mimo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090225728A1 (en) 2008-03-10 2009-09-10 Zhifeng Tao Analogue Beamforming
JP2010068519A (ja) * 2008-09-15 2010-03-25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通信する方法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US8565193B2 (en) * 2008-10-16 2013-10-22 Elektrob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y Beam form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1800581A (zh) * 2009-02-09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频分双工系统的多用户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FR2959893B1 (fr) * 2010-05-07 2012-08-03 Centre Nat Etd Spatiales Systeme hybride terrestre-satellitaire de radiocommunication cellulaire a haute densite et capacite elevee.
JP5785389B2 (ja) * 2010-12-10 2015-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セッサ
CN102223170B (zh) * 2011-06-21 2014-01-08 东南大学 码分多径信道的序贯多天线选择发送方法
KR101800221B1 (ko) * 2011-08-11 2017-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추적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28836B1 (ko) * 2011-08-23 2018-0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 포밍 기반의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빔 스캐닝을 통한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IN2014KN00830A (zh) * 2011-09-16 2015-10-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9077415B2 (en) * 2011-12-19 2015-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ference symbol transmission in an OFDM system
WO2013117231A1 (en) * 2012-02-10 2013-08-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55924B1 (ko) * 2012-03-07 2016-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계층적 빔 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9425A (zh) * 2001-07-20 2003-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下行反馈多天线发射方法与装置
CN101729091A (zh) * 2008-10-27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信号的配置、通知以及信道估计方法及其装置
CN102308612A (zh) * 2009-02-13 2012-01-04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2484509A (zh) * 2009-04-28 2012-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协调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539525A (ja) 2016-12-15
EP3046269A4 (en) 2016-08-10
JP6306692B2 (ja) 2018-04-04
CN103688474A (zh) 2014-03-26
US20160211899A1 (en) 2016-07-21
EP3046269A1 (en) 2016-07-20
US10009083B2 (en) 2018-06-26
WO2015042855A1 (zh) 2015-04-02
EP3046269B1 (en) 2018-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8474B (zh)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6559879B (zh) 信息发送及确定、关系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70065B (zh) 发射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基站和设备
CN104735691B (zh) 信道状态信息汇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55053B (zh) 接收和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RU2618384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стоянии канала, абонентский терминал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CN110536456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5636105B (zh)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4917554B (zh) 基站及形成波束的方法
CN107888307B (zh)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干扰测量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6559182B (zh) 信道参数的配置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5980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3547341A (zh)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8631999A (zh) 信令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36601B (zh) 一种确定秩指示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36597A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842470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809374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603399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023717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8322244A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104782071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5406905B (zh) 用户配对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9803414A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4574B (zh)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