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6105B -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6105B
CN105636105B CN201410589393.4A CN201410589393A CN105636105B CN 105636105 B CN105636105 B CN 105636105B CN 201410589393 A CN201410589393 A CN 201410589393A CN 105636105 B CN105636105 B CN 105636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information
pilot tone
pilot
measurement pi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93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6105A (zh
Inventor
陈艺戬
李儒岳
鲁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893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610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5571 priority patent/WO20160658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6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6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6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6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配置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给终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N套导频参数,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0的整数;发送与选择的N套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测量导频,通过本发明,解决相关技术中,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大,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下行频谱效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有效减少物理层控制信令,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端经常会采取使用多根天线以获取更高的传输速率。多根天线能够带来信噪比的提升以及支持更多的空间复用层数,相对于发送端不使用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为CSI)信息的开环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使用CSI信息的MIMO技术(闭环MIMO预编码(Precoding)会有更高的容量,是目前主流的4G标准广泛使用的一种传输技术闭环MIMO预编码技术的核心思想是接收端反馈信道信息给发送端,发送端根据获得的信道信息使用一些发射预编码技术,极大的提高传输性能。对于单用户MIMO中,可以直接使用与信道特征矢量信息比较匹配的预编码矢量进行发送预编码;对于多用户MIMO中,也需要比较准确的信道信息进行干扰消除。因此发送端信道信息的获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4G的一些技术如LTE/LTE-A,802.16m标准规范中,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为FDD)系统下行信道信息的获取的一般流程如下:
S1:发送端(基站)发送下行信道测量导频(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s,简称为CSI-RS)给接收端,一般来说每根天线发送一份信道测量导频信号。不同天线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信号在时频域或码域上位置是错开的,能够保持正交性不受到互相的干扰,每根天线分别对应一个CSI-RS端口(port)。该信道测量导频用于测量信道信息。在LTE-A中支持基站侧最大8天线端口的CSI-RS发送。基站还发送(Radio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信令配置CSI-RS的相关位置信息和发送周期信息给终端。基站侧导频信号的发送内容由预先约定的一些规则确定,终端能准确的获知基站侧每个端口在每个时频位置的导频信号发送内容。
S2:终端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道信息测量导频CSI-RS的配置信息,在信令通知的各导频端口发送时频资位置进行CSI-RS导频信号接收与检测,在终端侧每根接收天线上均获得接收的CSIRS导频信号,由于终端与基站进行了各发送端口各时频资源位置上导频发送信号内容的约定,因此终端能够准确的获知下行导频发送信号,进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就可以进行下行信道估计获得终端侧接收天线与基站侧发送天线端口间的下行信道响应信息。在下行信道估计时需要考虑实际的导频信号接收时掺杂了噪声及干扰的影响,可以采用LS,MMSE,IRC等算法进行信道估计,最终得到各时频资源位置上域发送端口数匹配的下行信道矩阵。
S3:终端根据各导频端口的发送导频信号内容与各接收天线上的接收导频信号,可以估计接收天线与多个发射天线端口之间的信道响应,即可得到各个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信道矩阵,进而可以根据信道矩阵计算最优的CSI信息。CSI一般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简称为PMI)/信道质量挂满(channel qualityindicator,简称为CQI)/随机指示(Rank Indicator,简称为RI)信息三种类型。分别向基站反馈推荐了预编码矩阵,信道质量信息和传输层数。终端通过上行物理层的控制信道或者上行物理层的数据信道将计算得到的CQI/PMI/RI信息反馈给基站。基站基于终端的反馈信息进行传输层数的确定,编码调制方式确定及发送预编码的确定。
可以看到其中下行信道信息测量导频CSI-RS在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影响到预编码信息,信道质量信息和传输层数信息的准确性,进而对MIMO的传输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
4G标准中采用的下行CSI-RS导频均为周期CSI-RS导频,在时域上,考虑到信道的变化并不是突然变化的,具有一定的时域相关性,相关时间大于一个子帧的持续时间1ms,因此不必要所有子帧都进行发送,为了节约开销,CSI-RS一般周期发送。所谓周期导频,其概念是基站按照某个周期间隔进行CSI-RS发送,发送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子帧位置偏置,例如LTE-A中的CSI-RS周期及子帧偏置定义如下:
在LTE的标准36.211中的规定如下表1所示,即CSI-RS子帧构造(CSI referencesign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表1:CSI reference sign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表1中,ICSI-RS是CSI-RS的配置参数,取值0-154,不同的取值会对应不同的CSI-RS的周期和子帧偏置。图1是相关技术中为部分CSI-RS配置示例对应的子帧位置发送示意图,如图1所示,分别对应ICSI-RS=0,ICSI-RS=2,ICSI-RS=5的配置。
在频域位置上,每个PRB pair内都存在CSI-RS,相同的port在不同的PRB pair内的发送图样相同。图2是相关技术中LTE中CSI-RS Pattern示意图,CSI-RS的式样(pattern)如图2所示。PRB pair可以参考LTE协议36.211中的规定,典型的情况包括12个频域的子载波和14个时域OFDM符号。
LTE系统中定义了一个PRB对(pair)内有40个RE可以被用做CSI-RS,被分为了5个pattern,每个pattern包含8个RE,如上图所示。CSI-RS导频平均每个Port在一个PRB pair内占用1个RE,属于一份CSI-RS资源(resource)的所有port需要限制在一个图2所示的图样#i内。目前一套CSI-RS支持的port数最大为8,因此在Port为8时,有5个种位置候选,在Port数为4时,有10种位置可配置。Port数为2时,有20种配置。
除了上面介绍的周期CSI-RS导频,再介绍一下近期新提出非周期CSI-RS导频。非周期CSI-RS是一种由基站即时触发的导频,该导频一般动态的、针对特定UE或UE组的信道测量进行发送,不会持续发送,只存在于一个或较少的几个子帧中。相对于周期导频,非周期导频有着更加灵活,导频开销更小的优势终端通过PDCCH或ePDCCH中传输的控制信息后可获知非周期CSI-RS的发送位置后可以在对应位置上进行导频检测,与周期CSI-RS一样,非周期CSI-RS的导频发送信号可以是由终端预先与基站约定好,非常容易获取的,因此可以估计出终端接收天线与基站发送天线之间的下行信道响应,从而获取信道矩阵。通常存在两种典型的非周期导频发送方式,一种是在需要使用非周期CSI-RS进行测量的用户的PDSCH中进行传输。另外一种是在小区内分配所有用户的非周期CSI-RS竞争资源池,再基于该资源池配置给不同用户资源。非周期CSI-RS竞争资源池可以是一套周期CSI-RS的发送资源位置。
注意到非周期CSI-RS一般是面向特定用户(组)的,而不是小区内所有用户,因此非周期CSI-RS是可以支持预编码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Port数目,可以进一步降低CSI反馈的计算量。因此,非周期CSI-RS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以预编码的波束导频形式发送还是以非预编码的非波束导频形式发送。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非周期CSI-RS的灵活性需要动态的信令来保障,以使得非周期CSI-RS的预编码类型,时频域位置及发送密度,端口数等能够动态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终端和传输场景,因此现有技术一般考虑在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PDCCH(ePDCCH)中携带非周期导频触发信息。非周期导频灵活性要求较高,这意味着在触发时需要通知大量的导频发送参数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性能,因此非周期导频的物理控制信令开销则比周期导频的开销要大很多。在终端数目较多的情况下,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会占用大量的下行传输资源,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了下行频谱效率。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大,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下行频谱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发送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大,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下行频谱效率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发送方法,包括:配置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给终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N套导频参数,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0的整数;发送与选择的所述N套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测量导频。
优选地,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
优选地,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中至少一套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其中,所述X种类型的参数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所述X种类型的参数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优选地,在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所述N套导频参数之后,还包括: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选择信息。
优选地,向所述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所述选择信息:采用位图的方式通知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信息以第一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预定义组合包括:先向所述终端通知N的取值,再配置N的取值对应的候选组合;将所述选择信息以第二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二预定义组合将N的取值和索引信息联合编码。
优选地,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获取基站配置的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的选择信息,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当N>0时,依据获取的所述选择信息从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中确定对应的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当N>0时,依据确定的所述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检测N套测量导频。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配置的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依据盲检测结果确定基站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的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优选地,根据配置的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包括:在导频发送位置上,依据预定序列进行盲检。
优选地,根据配置的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包括:根据部分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盲检测确定所述N套测量参数中部分不确定参数的取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发送方法,包括: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从Q类参数对应的取值范围内选择一种或多种参数;依据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发送所述测量导频。
优选地,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所述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优选地,所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优选地,所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所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Pattern;所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所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优选地,在Q大于1的情况下,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
优选地,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基站配置的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集合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Q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进行盲检测,确定所述Q类参数的取值信息;根据确定的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优选地,所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所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Pattern;所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所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优选地,在Q大于1的情况下,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发送装置,包括:第一配置模块,用于配置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给终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N套导频参数,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0的整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与选择的所述N套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测量导频。
优选地,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
优选地,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中至少一套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其中,所述X种类型的参数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所述X种类型的参数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优选地,在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所述N套导频参数之后,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选择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向所述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所述选择信息:采用位图的方式通知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信息以第一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预定义组合包括:先向所述终端通知N的取值,再配置N的取值对应的候选组合;将所述选择信息以第二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二预定义组合将N的取值和索引信息联合编码。
优选地,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获取基站配置的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的选择信息,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N>0时,依据获取的所述选择信息从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中确定对应的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当N>0时,依据确定的所述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检测N套测量导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检测装置,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依据盲检测结果确定基站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的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在导频发送位置上,依据预定序列进行盲检。
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根据部分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盲检测确定所述N套测量参数中部分不确定参数的取值。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发送装置,包括:第二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二选择模块,用于从Q类参数对应的取值范围内选择一种或多种参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依据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发送所述测量导频。
优选地,所述第二配置模块,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所述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所述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优选地,所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优选地,所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所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Pattern;所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所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优选地,在Q大于1的情况下,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
优选地,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检测装置,包括: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配置的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集合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Q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进行盲检测,确定所述Q类参数的取值信息;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优选地,所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所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Pattern;所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所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优选地,在Q大于1的情况下,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测量导频发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测量导频检测装置。
通过本发明,采用配置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给终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N套导频参数,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0的整数;发送与选择的所述N套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测量导频。解决相关技术中,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大,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下行频谱效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有效减少物理层控制信令,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为部分CSI-RS配置示例对应的子帧位置发送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LTE中CSI-RS Pattern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方法一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方法一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方法二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方法二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方法三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装置一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装置一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装置一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装置二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装置二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装置三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方案1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方案2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方案3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发送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方法一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配置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给终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导频参数信息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步骤S304,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N套导频参数,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0的整数;
步骤S306,发送与选择的N套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测量导频。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选择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的N套导频参数发送测量导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大,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下行频谱效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有效减少物理层控制信令,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其中,上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
另外,上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中至少一套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其中,X种类型的参数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终端;X种类型的参数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优选地,在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N套导频参数之后,还可以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选择信息。
向终端发送该选择信息的方式可以多种,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向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选择信息:采用位图的方式通知终端;将选择信息以第一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终端,其中,第一预定义组合包括:先向终端通知N的取值,再配置N的取值对应的候选组合;将选择信息以第二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终端,其中,第二预定义组合将N的取值和索引信息联合编码。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方法一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步骤S404,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获取基站配置的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的选择信息,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步骤S406,当N>0时,依据获取的选择信息从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中确定对应的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
步骤S408,当N>0时,依据确定的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检测N套测量导频。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依据基站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的N套导频参数来检测测量导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大,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下行频谱效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有效减少物理层控制信令,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方法二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步骤S504,根据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
步骤S506,依据盲检测结果确定基站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对基站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进行盲检测,确定用于检测测量导频的N套导频参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大,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下行频谱效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有效减少物理层控制信令,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其中,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的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优选地,根据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在导频发送位置上,依据预定序列进行盲检;也可以根据部分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盲检测确定N套测量参数中部分不确定参数的取值。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方法二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其中,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步骤S604,从Q类参数对应的取值范围内选择一种或多种参数;
步骤S606,依据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发送测量导频。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导频参数信息包括L类参数,其中,L类参数包括类型为取值参数范围的Q类参数和取值确定的其它参数,依据从上述L类参数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发送测量导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大,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下行频谱效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有效减少物理层控制信令,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优选地,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至少之一: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终端;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其中,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优选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Pattern;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其中,在Q大于1的情况下,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
其中,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方法三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2,获取基站配置的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集合信息,其中,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步骤S704,根据Q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进行盲检测,确定Q类参数的取值信息;
步骤S706,根据确定的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检测。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基站配置的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导频参数信息包括L类参数,其中,L类参数包括类型为取值参数范围的Q类参数和取值确定的其它参数,依据对Q类参数进行盲检测确定的取值,对测量导频进行检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大,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下行频谱效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有效减少物理层控制信令,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其中,上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优选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Pattern;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优选地,在Q大于1的情况下,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
优选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测量导频发送、检测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装置一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配置模块82、第一选择模块84和第一发送模块8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配置模块82,用于配置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给终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一选择模块84,连接至上述第一配置模块82,用于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N套导频参数,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0的整数;第一发送模块86,连接至上述第一选择模块84,用于发送与选择的N套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测量导频。
优选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
优选地,M套候选测量导频中至少一套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其中,X种类型的参数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终端;X种类型的参数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装置一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8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92,下面对该第二发送模块92进行说明。
第二发送模块92,用于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选择信息。
优选地,第二发送模块92,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向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选择信息:采用位图的方式通知终端;将选择信息以第一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终端,其中,第一预定义组合包括:先向终端通知N的取值,再配置N的取值对应的候选组合;将选择信息以第二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终端,其中,第二预定义组合将N的取值和索引信息联合编码。
优选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装置一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2、第二获取模块104、第一确定模块106和第一检测模块108,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获取模块104,连接至上述第一获取模块102,用于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获取基站配置的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的选择信息,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第一确定模块106,连接至上述第二获取模块104,用于当N>0时,依据获取的选择信息从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中确定对应的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第一检测模块108,连接至上述第一确定模块106,用于当N>0时,依据确定的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检测N套测量导频。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装置二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三获取模块112、第二检测模块114和第二确定模块11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三获取模块112,用于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检测模块114,连接至上述第三获取模块112,用于根据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第二确定模块116,连接至上述第二检测模块114,用于依据盲检测结果确定基站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优选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的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优选地,第二检测模块114,还用于在导频发送位置上,依据预定序列进行盲检。
优选地,第二检测模块114,还用于根据部分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盲检测确定N套测量参数中部分不确定参数的取值。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发送装置二的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二配置模块122、第二选择模块124和第三发送模块12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二配置模块122,用于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其中,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二选择模块124,连接至上述第二配置模块122,用于从Q类参数对应的取值范围内选择一种或多种参数;第三发送模块126,连接至上述第二选择模块124,用于依据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发送测量导频。
优选地,第二配置模块122,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终端;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优选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优选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Pattern;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优选地,在Q大于1的情况下,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
优选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导频检测装置三的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四获取模块132、第三检测模块134和第三确定模块13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四获取模块132,用于获取基站配置的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集合信息,其中,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三检测模块134,连接至上述第四获取模块132,用于根据Q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进行盲检测,确定Q类参数的取值信息;第三确定模块136,连接至上述第三检测模块134,用于根据确定的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检测。
优选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优选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Pattern;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优选地,在Q大于1的情况下,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
优选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如图14所示,该基站140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测量导频发送装置142。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5所示,该终端150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测量导频检测装置152。
针对本发明的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下面分别说明。
方案1a,提供了一种导频信息的发送及检测方法。
方案1a发送方法:
基站通过信令配置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给终端,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M套候选测量导频的候选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
较优地,M套导频中至少一套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X种参数类型的参数信息可以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部分参数信息由基站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基站从M套导频发送参数中选择N套参数,发送与选择的导频参数对应的信道测量导频,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基站在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发送指示M套导频中选出N套导频的选择信息。
其中,该选择信息可以采用Bitmap的方式进行通知,该选择信息也可以采用预定义的几种组合方式:例如先告知N的取值,再配置N的取值对应的几种候选组合或者将N的取值和Index信息联合编码进行预定义。
方案1b检测方法:
终端获取基站配置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终端在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检测控制信令,获取基站配置的当前触发的N套信道测量导频选择信息,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当N>0时终端根据导频选择信息从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中找到对应的当前触发的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
当N>0时终端根据当前触发的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检测N套信道测量导频,进行信道估计。
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基站能够有效的减少物理层信令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能较好的发挥动态导频触发的优势。
方案2:为了更进一步的减少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本发明引入了终端盲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频信息的发送及检测方法,
方案2a发送方法: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给终端,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上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的候选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发送持续时间,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
优选地,上述M套导频中至少一套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X种参数类型的参数信息可以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部分参数信息由基站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可以为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基站从M套导频发送参数中选择N套参数,发送与选择的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信道测量导频,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方案2b检测方法:
终端获取基站配置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终端根据配置的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对信道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确定基站当前触发的N套信道测量导频,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其中,对测量导频进行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相关检测法,导频发送位置上根据约定的序列进行相关检测;终端还可以通过盲检确定N套信道测量导频中的部分不确定参数的取值(预先约定的取值范围或信令配置通知的取值范围)。
当N>0时,终端对触发的N套信道测量导频进行信道估计;
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基站能够有效的节省大量物理层信令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能很好的发挥动态导频触发的优势。
方案3:为了更进一步的减少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本发明引入了终端盲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频信息的发送及检测方法
方案3a发送方法: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候选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其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1;
其中,上述L种类型参数的参数信息可以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部分参数信息由基站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可选取值参数集合的形式)信息,Q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Q类参数类型包含以下参数类型中的2种或更多种:
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符号位置或Slot位置和/或子帧位置;
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导频发送的RB位置和/或RB内的发送RE位置Pattern;
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例如,可以是时域密度和/或频域密度,其中,频域密度可以是RB密度和/或RB内RE密度;
测量导频端口参数;例如,可以是端口数目和/或端口ID;
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当Q大于1时,Q类参数中至少有2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是联合编码的方式通知的,下面举例说明。
e.g: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
e.g: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
e.g: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
e.g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
e.g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
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
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
密度与时域位置
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
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这里联合通知可以利用多重绑定关系多重保障盲检正确性。
当Q大于1时,Q类参数中至少有3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是联合编码的方式通知的。
基站从可选取值范围内选择一种或多种参数,进行导频发送。
方案3b检测方法:
终端通过高层配置信令获取候选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集合信息,其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可选取值参数集合的形式)信息,Q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终端根据Q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进行盲检测确定Q类参数的取值信息;
终端根据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基站能够有效的节省大量物理层信令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能很好的发挥导频灵活配置的优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方案1实施例(基站+终端):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方案1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
基站侧步骤101:基站通过信令配置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给终端,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这里M套候选测量导频的候选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导频持续时间,预编码权值信息。
较佳的M套导频中至少一套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X种参数类型的参数信息可以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部分参数信息由基站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子实施例1-1:基站配置M套导频参数
表2 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配置实例1
在上表中,非周期导频是无需配置周期参数的,也不需要配置导频持续时间。周期导频无需配置重复次数参数,这里的重复次数是指针对某次非周期导频在邻近的多个子帧内重复发送。非预编码导频是无需配置预编码权值的。
注意到这里,包含了多种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信息,这些参数信息可以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部分由高层信令通知部分由物理层信令通知。物理层通知虽然会增加一些开销,但会有更好的灵活性,适合部分参数的特点。
例如,对于表2:高层信令通知的可以有:预编码权值,导频RB内位置,发送功率,导频类型1,导频类型2,加扰序列初始化参数,导频端口数目,导频ID。
物理层信令通知的可以有:导频持续时间,导频频域RB位置,导频频域RB密度,重复次数。
这里仅列举了一种参数配置情况,实际配置时也可以取其他的参数配置,这里列举了15种类型的参数,实际配置时可以只包括其中的部分类型参数,其他类型的参数预先约定参数取值。实际配置中也不一定限于上述举例的15类参数。例如:
表3 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配置实例2
注意到这里,包含了多种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信息,这些参数信息可以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部分由高层信令通知部分由物理层信令通知。物理层通知虽然会增加一些开销,但会有更好的灵活性,适合部分参数的特点。例如对于表2:高层信令通知的可以有:预编码权值,导频类型导频端口数目,导频ID,周期物理层信令通知的可以有:导频位置,导频密度,Offset。
上面仅列举了4套信道测量导频的情况,实际配置时也可以取其他的信道测量导频数目。如
表4 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配置实例3
注意到这里,包含了多种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信息,这些参数信息可以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部分由高层信令通知部分由物理层信令通知。物理层通知虽然会增加一些开销,但会有更好的灵活性,适合部分参数的特点。例如对于表2:高层信令通知的可以有:预编码权值,导频类型导频端口数目,导频ID,周期物理层信令通知的可以有:导频位置,导频密度,Offset。
基站侧步骤102:基站从M套导频发送参数中选择N套参数,发送与选择的导频参数对应的信道测量导频,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1的整数。
子实施例1-2:基站从M套导频中选择N套导频进行发送。
以表3为例,基站可以从M套导频中任意选择N套导频参数发送对应的N套导频。
例如选择N=1套导频参数发送,可以选择1,2,3,4中任意的一套。例如选择N=2套导频参数进行发送,例如可以选择1,2这2套导频进行发送,也可以选择1,3这2套导频进行发送,也可以选择2,4这2套导频进行发送等等。例如选择N=3套导频参数进行发送,例如可以选择1,2,3这3套导频进行发送,也可以选择1,3,4这3套导频进行发送,也可以选择2,3,4这3套导频进行发送等等。还可以选择N=4,全部发送这4套导频。
N的取值可以预先约定,也可以灵活的选择。例如预先约定N=1,预先约定N=1或2.或者不限定N的取值,可以取值1,2,3,4。
除了上面的例子以外,基站实际有很多时候是选择不触发任何导频的,因此可以认为是N=0。
基站侧步骤103:基站在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发送指示M套导频中选出N套导频的选择信息。
子实施例1-3:基站配置导频选择信息给终端。
基站触发了M套中的N套导频之后,需要告知终端触发了哪N套导频以便终端可以正确的按照相应的参数检测导频。该通知信令需要灵活性较高,需要在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上发送,可以随时通知,延迟很小。
如果N的取值不限定,可以采用Bitmap的方式。
例如对于M=4时,用4bit的信息的0和1状态分别表示M=4套导频的未触发与触发标识。
如果对M套中的N套导频选取有限定,也可以采用预定义的几种组合方式:例如,限定N=1。
信息比特状态 触发的导频
00 第1套导频
01 第2套导频
10 第3套导频
11 第4套导频
表5 导频选择信息通知实例1
限定N=1,或2,可将N的取值和Index信息联合编码进行预定义。
信息比特状态 触发的导频
00 第2套导频
01 第4套导频
10 第1,2套导频
11 第3,4套导频
表6 导频选择信息通知实例2
注意到有很多情况基站是不触发导频的,N=0,此时也可以采用下表中的信令设计。
信息比特状态 触发的导频
00 不触发导频
01 第2套导频
10 第4套导频
11 第1,3套导频
表7 导频选择信息通知实例3
终端侧步骤111:终端获取基站配置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前面在步骤101中阐述了基站如何配置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这里终端仅仅需要接收基站的配置信令,获得上述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即可。这里配置信令可以是高层信令,也可以是物理层控制信令。
终端侧步骤112:终端在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检测控制信令,获取基站配置的当前触发的N套信道测量导频选择信息,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终端接收的物理层控制信令,即可确定基站发送了哪N套测量导频。该物理层信令的发送已经在步骤103中给出了相关实施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N=0的情况,终端是无需再进行获取导频参数和信道估计的步骤的。
终端侧步骤113:终端根据导频选择信息从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中找到对应的当前触发的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
终端确定基站发送了哪N套导频后,根据步骤111中的各套导频的配置参数信令,可获取这N套导频的具体配置参数。
终端侧步骤114:终端根据当前触发的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检测N套信道测量导频,进行信道估计。信道估计的方法属于现有的较成熟技术,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2实施例(基站+终端):图1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方案2的流程图,如图17所示。
基站侧步骤201:基站通过信令配置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给终端,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M套候选测量导频的候选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发送持续时间,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
较佳的M套导频中至少一套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X种参数类型的参数信息可以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部分参数信息由基站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由于方案1的子实施例1-1中对其已经进行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可以参考前面的实施例。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不限于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结合物理层信令通知多种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信息。
M套候选测量导频的候选参数信息可以是参数的取值范围,如下面的子实施例2-1和2-2所示。
方案2子实施例2-1
例如M套候选测量导频的候选参数信息配置如下表7所示,这里假设M=2。
导频1 导频2
导频端口数目 [2or 4] 16
导频ID [1,8or 1278] 17-32
导频类型 非周期导频 周期导频
周期 - 5ms or10ms
重复次数 2or 4 -
Offest 1 2
导频密度 1or2RE/port/RB 2RE/port/RB
导频位置 Pattern#1or Pattern3 Pattern#2or Pattern4
表8 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配置实例4
或M套候选测量导频的候选参数信息配置如下表8所示,这里M=2。
参数类型 导频1 导频2
导频端口数目 32 4
导频ID 1-32 1,2,7,8or 35911
导频类型 周期导频 非周期导频
周期 20ms or 40ms -
重复次数 - 1or 2or 4or 8
Offest 0 0or 2
导频密度 2RE/port/RB 1RE/port/RB
导频位置 Pattern#3 Pattern#4
表9 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配置实例5
上面表7及表8给出的配置方法中,有一些参数的类型对应的参数取值不是确定值而是取值范围,而其他一些参数是确定的取值配置。
基站侧步骤202:基站从M套导频发送参数中选择N套参数,发送与选择的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信道测量导频,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由于方案1的子实施例1-2中对其已经进行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可以参考前面的实施例。
终端侧步骤211:终端获取基站配置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由于方案1中对其已经进行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可以参考前面的实施例。终端只需要按照约定的信令格式获取相应的参数配置信息即可。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的候选参数信息除了可以是参数取值信息外,对于部分参数类型,也可以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终端侧步骤212:终端根据配置的M套候选信道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对信道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确定基站当前触发的N套信道测量导频,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终端在步骤211中已经确定了M的套导频参数,这里可以确定的是,M套导频参数必然是不完全相同的配置。尤其是导频位置,包括时域位置,频域RB位置,RB内的pattern,扰码序列,正交码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总是存在一些区别。
关于检测方法,实际上也是较成熟的现有技术,这里我们给出以下的子实施例进行一些说明。
方案2子实施例2-2
终端可以是采用相关检测法,在第一套导频的发送位置,根据导频的各端口发送序列,对个端口逐一盲检测。以表4中的基站配置导频参数信息为例:
终端首先检测导频1,根据导频Pattern信息和密度可以确定RB内的位置。该导频预先假设了在全带宽上的所有RB上均进行发送。根据导频的Offset信息,可以确定只需要在“子帧号Mod 10=1”的子帧上进行检测,确定时域位置,根据导频的端口数目及ID,以及约定的加扰方式和加扰初始化参数,终端可以获取导频ID对应的正交码和扰码信息。获取以上信息以后,终端既可以使用一个合适的序列与对应位置的导频接收信号进行相关检测。如果检测到相关峰,且超过了预设的门限,即可认为导频1是存在的。终端还可以进一步的根据重复次数为2的参数指示检测下一个子帧位置的导频,如果仍然能检测到相关峰,那么可以更加确信检测结果是正确的,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率。
终端继续检测导频2,根据导频Offset信息可以确定只需要在“子帧号Mod 10=1”的子帧上进行检测,根据Pattern参数和密度参数可以确定RB内的位置。该导频预先假设了在全带宽上的所有RB上均进行发送,根据导频的端口数目及ID,以及约定的加扰方式和加扰初始化参数,终端可以获取导频ID对应的正交码和扰码信息。获取以上信息以后,终端既可以使用一个合适的序列与对应位置的导频接收信号进行相关检测。如果检测到相关峰,且超过了预设的门限,即可认为导频2是存在的。如果连续在第n个和第n+10个子帧上均检测到了相关峰,那么可以更加确信检测结果是正确的,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率。
还有一些情况,终端除了需要检测导频是否存在以外,还要进一步的通过盲检测确定其中一些仅配置了取值范围的参数类型的具体取值,这里给出以下的子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说明。
方案2子实施例2-3
如表7中的参数配置情况,对于导频1,终端在检测时不但要确定导频1是否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的盲检测确定其中的具体的参数取值例如需要盲检测确定如下内容:
导频端口数目是2对应端口ID是1,8还导频端口数目是4对应导频端口数目是,1278。
导频的重复次数是2还是4。
导频密度是1RE/port/RB or2RE/port/RB
导频在RB内的Pattern是#1还是#3
对于导频2,终端在检测时不但要确定导频2是否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的盲检测确定其中的具体的参数取值例如需要盲检测确定如下内容:
导频周期是5ms还是10ms
导频在RB内的Pattern是#2还是#4
如表8中的参数配置情况,对于导频1,终端在检测时不但要确定导频1是否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的盲检测确定其中的具体的参数取值例如需要盲检测确定如下内容:
导频周期是20ms还是40ms
对于导频2,终端在检测时不但要确定导频1是否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的盲检测确定其中的具体的参数取值例如需要盲检测确定如下内容:
导频的重复次数是1or 2or 4or 8。
对于还有一部分参数的,是终端和基站约定好取值范围的,没有在配置信令中体现,也可能需要盲检测:
例如对于导频1或2终端盲检测其加扰序列的初始化参数,候选的取值范围为所配置的多个虚拟小区ID的取值。
例如对于导频1或2,基站也可以不通知其导频密度信息,约定取值范围就是1or2RE/Port/RB。
终端通过盲检测确定上述参数的具体取值。
如果终端盲检测确定了N不等于0,则根据对应的导频参数进行信道估计。信道估计技术是现有成熟技术,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方案3实施例(基站+终端):图1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方案3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
基站侧步骤301: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候选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其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
其中,上述L种类型参数的参数信息可以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部分参数信息由基站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具体的通知方式可以参考前面的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与方案2中的区别在于,方案2中,需要盲检测导频是否存在,同时检测仅给出参数取值范围的参数类型的当前时刻具体参数值。本方案中,导频的存在性是肯定的,仅需要检测不确定的参数。因此,本实施例对各类需要盲检测的参数有更具体的说明。
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可选取值参数集合的形式)信息,Q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子实施例3-1-1较佳的Q类参数类型之一可以是: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
时域位置参数可以是子帧偏置,该子帧偏置可以是在一个无线帧中的子帧偏置,对于非周期导频,可以是相对于当前物理层触发信令的偏置,对于周期导频也可以是相对于本周期起始子帧的偏置。
例如基站通过信令配置了时域位置参数中的子帧偏置可选参数范围如下:
表10
时域位置参数可以是Slot位置信息,导频发送位置可以是在一个子帧中的第一个Slot还是第二个Slot:
表11
较佳的参数类型可以是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
子实施例3-1-2
频域位置参数可以是RB位置参数,即发送导频的RB位置
表12
表13
表14
表15
频域位置参数可以是RB内位置参数,即发送导频的RB内的Pattern。
表16
子实施例3-1-3较佳的参数类型可以是发送密度参数。
发送密度参数可以是频域密度,包括RB密度和RB内的RE密度。
表17
表18
也可以是联合密度表示:
表19
发送密度参数可以是时域密度,包括导频周期还有导频重复发送次数
表20
比如:当移动速度较快时基站可以选择发送周期为5ms对应的配置信息给终端,当移动速度较快时基站可以选择发送周期为较长的如40ms对应的配置信息给终端。
表21
比如:当信噪比较高时基站可以选择重复发送次数为1对应的配置信息给终端,当信噪比较低时基站可以选择重复发送次数为8对应的配置信息给终端。
子实施例3-1-3较佳的参数类型可以是测量导频端口参数。
导频端口参数可以包括导频端口数目也可以包括导频端口ID。
表22
表23
较佳的参数类型可以是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子实施例3-1-4
表24
较佳的当Q大于1时,Q类参数中至少有2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是联合编码的方式通知的,较佳的Q类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两种或多种:
导频端口数,导频时域密度,导频频域密度,导频时域位置,导频频域位置,导频类型,导频周期/发送次数,导频持续时间。
子实施例3-1-5
e.g: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联合编码
表25
表26
表27
e.g:导频PRB密度和PRB内的RE密度联合编码
表28
e.g: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联合编码
表29
表30
e.g: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联合编码
表31
表32
表33
e.g:导频类型和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联合编码
表34
表35
e.g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等联合编码
表36
e.g导频端口数目与导频密度联合编码
表37
表38
表39
表40
表41
e.g导频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联合编码
表42
e.g导频端口数目与频域位置联合编码
表43
e.g导频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联合编码
表44
e.g导频时域密度和频域密度联合编码
表45
子实施例3-1-6
e.g导频时域密度和频域位置联合编码
表46
e.g导频频域密度和时域位置联合编码
表47
e.g导频时域位置和端口数目联合编码
表48
这里可以利用多重绑定关系多重保障盲检正确性。
除了上面子实施例3-1-5给出的2类参数联合编码,也可以是3类参数联合编码,例如:
子实施例3-1-6
e.g导频频域密度和时域位置端口数目联合编码
表49
e.g导频频域密度和时域密度端口数目联合编码
表50
表51
e.g导频频域密度和导频类型,端口数目联合编码
表52
由于具体实例较多,这里不在一一列举
除了上面子实施例3-1-5,上面子实施例3-1-6给出的2类参数联合编码,也可以是4类参数联合编码,例如:
子实施例3-1-6
导频类型,频域密度和时域位置,端口数目联合编码
表53
这里可以利用多重绑定关系多重保障盲检正确性。
基站侧步骤302:
基站从可选取值范围内选择一种或多种参数,进行导频发送。
比如导频周期有4种选择:5ms,10ms,20ms,40ms,基站可以任意的选择其中一种参数,按照该周期进行发送,但所选取值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
比如导频类型1有2种选择:非周期导频和周期导频,基站可以任意的选择其中一种参数,按照该类型进行发送。
比如导频类型2有2种选择:预编码导频和非预编码导频,基站可以任意的选择其中一种参数,按照该类型进行发送。
比如导频offset有4种选择:offset=1offset=2,offset=3,offset=4基站可以任意的选择其中一种参数,按照该类型进行发送。
比如导频的Pattern有8种选择:Pattern#1-#8,基站可以任意选择一个Pattern,基站也可以任意的选择2个Pattern进行发送。
终端侧步骤311:
终端通过高层配置信令获取候选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集合信息,其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可选取值参数集合的形式)信息,Q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终端根据Q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进行盲检测确定Q类参数的取值信息。
检测方法可以参考前面实施例中介绍的相关检测方法。
终端侧步骤312:
终端根据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进行信道估计,信道估计属于现有成熟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基站能够有效的节省大量物理层信令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能很好的发挥导频灵活配置的优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2)

1.一种测量导频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给终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N套导频参数,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0的整数;
发送与选择的所述N套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测量导频;
其中,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中至少一套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其中,所述X种类型的参数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或者,所述X种类型的参数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所述N套导频参数之后,还包括:
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选择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向所述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所述选择信息:
采用位图的方式通知所述终端;
将所述选择信息以第一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预定义组合包括:先向所述终端通知N的取值,再配置N的取值对应的候选组合;
将所述选择信息以第二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二预定义组合将N的取值和索引信息联合编码。
6.一种测量导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获取基站配置的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的选择信息,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当N>0时,依据获取的所述选择信息从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中确定对应的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
当N>0时,依据确定的所述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检测N套测量导频;
其中,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7.一种测量导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根据配置的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
依据盲检测结果确定基站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其中,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包括:
在导频发送位置上,依据预定序列进行盲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包括:
根据部分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盲检测确定所述N套测量参数中部分不确定参数的取值。
10.一种测量导频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L类参数包括类型为取值参数范围的Q类参数;
从Q类参数对应的取值范围内选择一种或多种参数;
依据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发送所述测量导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
所述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
所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
所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
所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Q大于1的情况下,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类参数包括以下组合中至少之一:
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
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16.一种测量导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站配置的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集合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L类参数包括类型为取值参数范围的Q类参数;
根据所述Q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进行盲检测,确定所述Q类参数的取值信息;
根据确定的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检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
所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
所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
所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Q大于1的情况下,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类参数包括以下组合中至少之一:
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
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21.一种测量导频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配置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给终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N套导频参数,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0的整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与选择的所述N套导频参数对应的N套测量导频;
其中,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加扰序列信息、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功率信息、周期信息、导频类型信息、导频端口数目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中至少一套测量导频对应的参数信息包含X种类型的参数,X>1,其中,所述X种类型的参数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或者,所述X种类型的参数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配置的M套导频参数中选择所述N套导频参数之后,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选择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向所述终端发送M套导频参数中选出N套导频参数的所述选择信息:
采用位图的方式通知所述终端;
将所述选择信息以第一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预定义组合包括:先向所述终端通知N的取值,再配置N的取值对应的候选组合;
将所述选择信息以第二预定义组合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二预定义组合将N的取值和索引信息联合编码。
26.一种测量导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获取基站配置的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的选择信息,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N>0时,依据获取的所述选择信息从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中确定对应的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当N>0时,依据确定的所述当前触发的测量导频的参数信息检测N套测量导频;
其中,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27.一种测量导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配置的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M套候选测量导频对应的导频参数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盲检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依据盲检测结果确定基站当前触发的N套测量导频,其中,N为小于等于M,大于等于0的整数;
其中,所述导频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数取值信息、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在导频发送位置上,依据预定序列进行盲检。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根据部分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盲检测确定所述N套测量参数中部分不确定参数的取值。
30.一种测量导频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L类参数包括类型为取值参数范围的Q类参数;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从Q类参数对应的取值范围内选择一种或多种参数;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依据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发送所述测量导频。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模块,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配置候选测量导频的导频参数信息集合给终端:
所述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全部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
所述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中的部分类型参数信息由高层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部分类型参数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通知。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
所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
所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
所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Q大于1的情况下,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编码的方式发送。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类参数包括以下组合中至少之一:
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
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36.一种测量导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配置的候选测量导频的参数集合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包含L类参数对应的参数取值信息和/或参数取值范围信息,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参数信息集合中存在的Q类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取值参数范围,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L类参数包括类型为取值参数范围的Q类参数;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Q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进行盲检测,确定所述Q类参数的取值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L类参数的取值信息,对测量导频进行检测。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类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测量导频的加扰扰码序列参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导频时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符号位置、时隙位置、子帧位置;
所述测量导频频域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导频发送的资源块位置、资源块内的发送资源单元位置式样;
所述测量导频发送密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资源块密度、资源块内的资源单元密度;
所述测量导频端口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数据、端口标识。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Q大于1的情况下,所述Q类参数中至少有两类或三类参数的取值范围信息采用联合盲检测的方式。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类参数包括以下组合中至少之一:
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密度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端口数目;导频类型和导频密度;导频周期/发送次数与导频类型;
导频周期与持续时间;盲检测时端口数目与密度;端口数目与时域位置;密度与时域位置;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频域位置和端口数目。
4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1至25、30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4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6、27至29、36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CN201410589393.4A 2014-10-27 2014-10-27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Active CN105636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9393.4A CN105636105B (zh) 2014-10-27 2014-10-27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PCT/CN2015/075571 WO2016065838A1 (zh) 2014-10-27 2015-03-31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9393.4A CN105636105B (zh) 2014-10-27 2014-10-27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6105A CN105636105A (zh) 2016-06-01
CN105636105B true CN105636105B (zh) 2019-03-22

Family

ID=5585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9393.4A Active CN105636105B (zh) 2014-10-27 2014-10-27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6105B (zh)
WO (1) WO20160658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9001120A (es) * 2016-07-26 2019-06-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o para la transmision de informacion y aparato para la transmision de informacion.
CN107743058B (zh) 2016-08-11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导频配置和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33605B (zh) * 2016-08-12 2022-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反馈方法及装置、导频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733618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导频的发送方法、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1050469B2 (en) * 2016-08-12 2021-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ignaling in with antenna arrays
CN107734538B (zh) * 2016-08-12 2023-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CN108282255B (zh) * 2017-01-06 2022-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取值的确定、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8289019B (zh) * 2017-01-09 2022-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参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CN108696463B (zh) * 2017-04-06 2021-11-19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6232554A (zh) * 2017-05-05 2023-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329503B (zh) * 2017-11-17 2023-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83352A1 (en) * 2020-07-22 2023-09-0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Beam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292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导频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387528A (zh) * 2011-11-08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测量信息通知方法、干扰测量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3220794A (zh) * 2012-01-21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虚拟信令组的发送和选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292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导频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387528A (zh) * 2011-11-08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测量信息通知方法、干扰测量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3220794A (zh) * 2012-01-21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虚拟信令组的发送和选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65838A1 (zh) 2016-05-06
CN105636105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6105B (zh)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6559879B (zh) 信息发送及确定、关系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90787B (zh) 下行导频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终端
CN103688474B (zh)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300244B (zh) 一种干扰测量参考信息的通知方法、干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255053B (zh) 接收和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KR102480418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02338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3647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797834B (zh) 一种测量信号接收功率的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5991222A (zh) 配置信息通知方法、获取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8696891A (zh) 无线通信测量和csi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19559A (zh) 干扰测量指示方法和干扰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5812033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和系统
CN108024344A (zh)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023700A (zh) 一种导频参数的反馈、配置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基站
CN105227272B (zh) 一种大尺度mimo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289330A (zh) 上行参考信号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5577318B (zh) 一种fd-mimo传输中的csi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5745985B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88259A (zh) 一种天线波束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842470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6105328A (zh) 一种终端、网络设备和协作多点传输协作集选择方法
CN107733611A (zh) 准共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07A (zh)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干扰测量指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