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5809A -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5809A
CN103685809A CN201310378998.4A CN201310378998A CN103685809A CN 103685809 A CN103685809 A CN 103685809A CN 201310378998 A CN201310378998 A CN 201310378998A CN 103685809 A CN103685809 A CN 103685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system
image reading
treatment media
contro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789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5809B (zh
Inventor
竹花贵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85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5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5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58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多个处理部执行使用了不同的命令体系的处理的电子设备,即使在以切换命令体系的方式使用该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也不会降低作业效率。电子设备具有:输送部,其沿着输送路输送处理介质;打印部,其对处理介质进行打印;图像读取部,其从处理介质读取图像;以及控制部,其根据接收到的命令切换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和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从而控制打印部和图像读取部,并且控制输送部进行排出处理介质的排出处理。控制部在将命令体系从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切换为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时进行处理介质的排出处理,在将命令体系从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切换为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时省略处理介质的排出处理。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多个处理部执行使用了不同的命令体系的处理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连接到个人计算机等主机的打印机等电子设备种类繁多,但是通常情况下,用于通过主机控制这些电子设备的控制命令根据机种而不同。而且,作为这类电子设备,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公知有能够在打印部、光学读取部等各个不同的处理部中执行通常动作用的命令体系和模拟其他装置的命令体系的命令体系的电子设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9165号公报
通常,在不同的命令体系中,输送记录介质时的相对于输送路的相对位置管理也各自不同。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电子设备中,在利用模拟其他装置的命令的模拟用命令对记录介质进行打印处理后,利用通常动作用的命令体系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图像扫描处理的情况下,为了将相对位置管理初始化,在切换命令时排出记录介质成为条件。即,在专利文献1的电子设备中,利用模拟用命令进行打印处理后,如果不排出一次记录介质就不能进行图像扫描处理。因此,在打印处理与图像扫描处理之间插入了由操作者进行的再供纸作业,从而降低了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能够通过多个处理部执行使用了不同的命令体系的处理的电子设备在以切换命令体系的方式被使用的情况下也不会降低作业效率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能够实现为以下的应用例。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部,其沿着输送路输送处理介质;
打印部,其对沿着上述输送路输送的上述处理介质进行打印;
图像读取部,其从沿着上述输送路输送的上述处理介质读取图像;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接收的命令切换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和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从而控制上述打印部和上述图像读取部,并且控制上述输送部进行排出上述处理介质的排出处理,
上述控制部在将命令体系从上述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切换为上述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时进行上述排出处理,在将命令体系从上述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切换为上述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时省略上述排出处理。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通过切换命令体系来进行处理介质相对于输送路的相对位置的管理不重要的图像读取处理时,不会进行处理介质的排出处理。
这时,上述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和上述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的至少一方可以是模拟其他命令体系的模拟用命令体系。
此外,优选上述排出处理包含检测上述输送路上有无上述处理介质的第一处理、和当判断为在上述输送路上存在上述处理介质时控制上述输送部来将上述处理介质从上述输送路排出的第二处理。
根据这种结构,在已经从输送路排出处理介质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处理介质的排出处理。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步骤,基于第一命令体系对沿着电子设备的输送路输送的处理介质进行打印处理和图像读取处理中的一方;
第二步骤,将命令体系从上述第一命令体系切换为第二命令体系,并且根据规定的条件将上述处理介质相对于上述输送路的相对位置初始化;以及
第三步骤,基于上述第二命令体系对上述处理介质进行上述打印处理和图像读取处理中的另一方,
在基于上述第二命令体系进行上述打印处理的情况下,执行上述第二步骤中的上述相对位置的初始化,在基于上述第二命令体系进行图像读取处理的情况下省略上述第二步骤中的上述相对位置的初始化。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切换第一命令体系和第二命令体系的情况下,当基于第二命令体系进行图像读取处理时,由于省略了处理介质相对于输送路的相对位置的初始化,因此能够在打印处理后连续进行图像读取处理而不需要处理介质的排出处理和再对齐处理。
此外,在基于第二命令体系进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优选进行处理介质的排出处理或者对齐处理,由此,能够防止处理介质的相对位置的管理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主体的侧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和主机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命令体系的切换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10(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的正面立体图。图2是表示复合机10的主体11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复合机10的侧剖面图。
图1所示的复合机10是具有通过SIDM(Serial Impact Dot Matrix:序列点阵式)方式的记录头18(参照图3)在处理介质S的记录面上打印的打印机功能、和通过图像读取部110(参照图3)光学扫描处理介质S的两面的扫描仪功能的装置。
作为能够用于复合机10的处理介质S,列举出以规定长度被切断的切割介质和多张连接而成的连续纸。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金融机构等发行的存折作为处理介质S。存折为多张记录纸张被钉在一起的册子方式,打开该册子后的内侧的面为记录面。在相当于存折的封底的面(背面)的后部设置有磁条。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矩形处理介质S的四条边中的朝向复合机10插入的一侧的边设为前端,将与前端对置的一侧的边设为后端。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具有上部盖12、上部壳13以及下部壳14。在上部壳13以及下部壳14的前表面开口有用于插入及排出处理介质S的手动插入口15。另一方面,在上部壳13以及下部壳14的背面开口有用于排出处理介质S的排出口20(参照图3)。将手动插入口15开口的一侧、即图3中的左侧设为前(front)侧,将排出口20开口的一侧、即图3中的右侧设为后(rear)侧。
如图2及图3所示,复合机10具有被上部盖12、上部壳13以及下部壳14覆盖的主体11。主体11具有基架16、和固定于该基架16的两端的一对右侧架17A及左侧架17B。在两侧架17A、17B的外侧具有上主体部的两侧架(图示省略),在上主体部的两侧架之间架设有滑架导向轴31,并且在两侧架17A、17B之间固定设置有平坦面形状的前方介质引导部24及后方介质引导部25。在这些前方介质引导部24与后方介质引导部25之间,配置有平面形状的压印板21。
滑架19以可在滑架导向轴31上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滑架导向轴31穿过。滑架19被驱动该滑架19的滑架驱动电动机56(参照图4)所驱动,并被滑架导向轴31引导而往返移动。
滑架19沿着图1中的符号X所表示的方向、即与滑架导向轴31的轴向及压印板21的长边方向一致的主扫描方向在上主体部的两侧架之间往返扫描。其中,将与滑架19的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方向、即图1中的符号Y所表示的方向设为副扫描方向。
如图3所示,主体11具有:输送部100,其输送处理介质S;对齐部28,其通过与由该输送部100输送的处理介质S的前端抵接来使该处理介质S对齐;记录头18,其对处理介质S进行打印;以及图像读取部110,其读取显示在处理介质S表面上的文字、符号或者图像等。
如图2、图3所示,输送部100由压印板21、第一驱动辊22A、第一从动辊22B、第二驱动辊23A、第二从动辊23B、第三驱动辊124A、第三从动辊124B、前方介质引导部24、后方介质引导部25、介质输送电动机26以及驱动轮系部27构成。输送部100在前方介质引导部24和后方介质引导部25上构成经由各辊输送处理介质S的输送路P,前方介质引导部24和后方介质引导部25的上表面成为输送路P的输送面PA。
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以及第三驱动辊124A朝同一方向旋转,从而能够将处理介质S输送到主体11内。即,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以及第三驱动辊124A在介质输送电动机26正转时,如图3中的符号A所表示的那样将处理介质S沿着副扫描方向输送到主体11内,在介质输送电动机26反转时,如图3中的符号B所表示的那样将处理介质S朝从主体11内排出的方向输送。
对齐部28沿主扫描方向并排设置在第一驱动辊22A、第一从动辊22B与记录头18、压印板21之间,其具有多个突出到输送路P内的对齐板38、和驱动对齐板38的对齐电动机58(图4)。对齐部28能够通过使处理介质S的前端部与这些对齐板38抵接来将处理介质S的朝向初始化,并使处理介质S对齐。
如图2所示,在输送路P中的对齐板38的上游侧附近,设置有多个检测有无与这些对齐板38抵接的处理介质S的对齐传感器39。对齐传感器39是具有分别隔着输送路P对置的发光部(LED等)和受光部(光电晶体管等)的光透过型传感器,沿主扫描方向并排配设。根据多个对齐传感器39中的检测到处理介质S前端的传感器的个数和配置,能够判定由对齐部28对齐后的处理介质S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是否在容许的范围内。
在主体11中的第一驱动辊22A的前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检测处理介质S向输送路P的插入的介质端传感器47。这些介质端传感器47是具有面向输送路P发光的发光部、和检测其反射光的受光部的光反射型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手动插入口15插入的处理介质S。
在压印板21的上方配置有以与压印板21对置的方式安装在滑架19上的记录头18(打印部的一个例子)。记录头18在与滑架19一起移动的期间,使记录线从在记录头18的前端面与压印板21对置的线突出部(图示省略)中突出而敲打墨带,使墨带的墨水附着在被输送至压印板21与记录头18之间的处理介质S上,从而在处理介质S上记录包含文字的图像。
如图3所示,在记录头18的后方侧,以使其位于压印板21的上方的方式配设介质宽度传感器55。介质宽度传感器55安装在滑架19上并与滑架19一起在压印板21上扫描,其用于求出处理介质S的侧端的位置、处理介质S的宽度。
图像读取部110具有:第一扫描仪模块111,其读取通过打印等而显示在处理介质S的上表面侧的信息;和第二扫描仪模块112,其与该第一扫描仪模块111对置配置,并读取通过打印等而显示在该处理介质S的下表面侧的信息。
第一扫描仪模块111和第二扫描仪模块112被配置在第二驱动辊23A与第三驱动辊124A之间,是连续读取正在输送路P中输送的处理介质S的信息的光学图像传感器。
另外,图像读取部110与对齐传感器39和介质端传感器47独立地,具有用于管理处理介质S沿着输送路P的位置(以下称为垂直位置)的位置管理单元(图示省略)。图像读取部110构成为,能够通过该位置管理单元来管理该处理介质S的垂直位置,使处理介质S适当地向图像读取开始时的图像读取开始位置移动。
图4是表示复合机10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该图4所示的各部通过安装在控制基板(图示省略)上的硬件与软件协同动作来实现。
复合机10具有:CPU40(控制部的一个例子),其根据控制程序来控制复合机10的整体;RAM41,其暂时存储由CPU40从FLASH-ROM42中读出的控制程序、数据等;FLASH-ROM42,其存储有由CPU40执行的控制程序、处理的数据等;串行接口(I/F)43和USB接口44,其转换在与控制复合机10的主机200之间收发信息时的数据形式;门阵列(G/A)45,其与各种传感器类连接;电动机驱动器46,其驱动各种电动机;以及记录头驱动器48,其驱动记录头。上述各部经由总线49连接。RAM41作为暂时存储从主机200发送的各种命令的接收缓冲区、暂时存储图像读取部110读取到的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缓冲区等缓冲存储器而发挥作用。
在门阵列45连接有对齐传感器39、介质端传感器47、介质宽度传感器55、第一扫描仪模块111、以及第二扫描仪模块112。门阵列45将从对齐传感器39、介质端传感器47以及介质宽度传感器55输入的模拟电压量化使之成为数字数据,并将其输出到CPU40。
电动机驱动器46与介质输送电动机26、滑架驱动电动机56、以及对齐电动机58连接,并向上述各电动机供给驱动电流、驱动脉冲而使这些电动机动作。CPU40基于来自介质输送电动机26等的输送部100的输出和来自介质端传感器47的输出,将处理介质S相对于输送路P的相对位置作为运算值而保持在内部,从而能够掌握处理介质S在输送路P上的位置。
记录头驱动器48与记录头18连接,通过对记录头18供给驱动电流来使记录线突出。
CPU40根据储存在FLASH-ROM42中的控制程序,经由门阵列45、电动机驱动器46以及记录头驱动器48取得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状态,并且驱动各电动机输送处理介质S,通过控制记录头18来对处理介质S执行打印。此外,CPU40通过输送部100输送处理介质S,经由门阵列45控制第一扫描仪模块111和第二扫描仪模块112,读取处理介质S的表面。
图5是表示复合机10和主机2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主机200通过CPU(图示省略)执行各种程序,由此实现图5所示的各部。即,主机200具有:应用程序201、对应用程序201提供用于控制复合机10的功能模块的扫描仪驱动程序211和打印机驱动程序217、以及对扫描仪驱动程序211和打印机驱动程序217分配主机200具有的输入输出端口的端口处理程序221。主机200通过端口处理程序221的控制而经由USB端口231、串行端口233以及并行端口235在与复合机10之间输入输出各种数据、控制信号。
复合机10具有接收缓冲区66,其暂时存储从主机200经由串行接口43和USB接口44发送的命令、数据。复合机10具有控制部70,该控制部70执行存储在接收缓冲区66中的命令。该控制部70通过利用CPU40(图4)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
控制部70能够切换并执行打印机控制模式71、打印机控制模式72、以及扫描仪控制模式75各动作模式。
打印机控制模式71和打印机控制模式72是通过记录头18在作为处理介质S的存折上进行打印的动作模式。打印机控制模式71、72根据需要进行处理介质S的输送与对齐,并在处理介质S上打印文字、符号等。此外,扫描仪控制模式75是通过图像读取部110执行处理介质S的光学图像读取的动作模式。
从主机200向复合机10发送的命令是由规定的命令体系定义的命令。扫描仪驱动程序211和打印机驱动程序217分别对应于特定的命令体系,主机200将由特定的命令体系定义的命令发送到复合机10。
控制部70具有的各动作模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命令体系(命令组)。打印机控制模式71是用于按照面向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所提供的命令体系V的命令来动作的通常动作模式。
打印机控制模式72是用于按照面向复合机10以外的其他装置(这里设为打印机W)所提供的命令体系即命令体系W的命令来动作的动作模式。即,打印机控制模式72是用于模拟打印机W的动作并使复合机10按照与打印机W相同的命令来动作的模拟用动作模式。
此外,扫描仪控制模式75是用于按照面向复合机10所提供的命令体系即命令体系L的命令来动作的通常动作模式。
在将打印机W连接到主机200来使用的系统中,在将打印机W更换为复合机10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将主机200的打印机驱动程序217更换为适合复合机10的设备驱动程序。但是,复合机10具有模拟用动作模式即打印机控制模式72,因此通过执行该打印机控制模式72,主机200能够继续使用面向打印机W的打印机驱动程序217,能够避免设备驱动程序的更换所带来的作业负担。并且能够避免由设备驱动程序的更换引起的主机200的系统故障。
打印机控制模式72的命令体系W相当于模拟用的命令体系,打印机控制模式71的命令体系V等相当于通常动作用的命令体系。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能够模拟更多的机种,因此也可以在复合机10中设置多个模拟用打印机控制模式。
打印机控制模式71对应的命令体系V和打印机控制模式72对应的命令体系W中包含指示切换为其他动作模式的命令。例如,接收了该命令的控制部70能够从打印机控制模式71或者打印机控制模式72转移到扫描仪控制模式7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控制模式71对应的命令体系V或者打印机控制模式72对应的命令体系W中包含扫描仪控制所需要的读取开始命令。因此,复合机10在通过与面向其他装置的命令体系W相应的打印机控制模式72而作为打印机动作后接收到图像读取部110中的读取开始命令的情况下,从打印机控制模式72转移到扫描仪控制模式75并开始图像读取部110的读取。
图6是表示复合机10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该图6中示例的动作在从手动插入口15插入作为处理介质S的存折的情况下是以下的(1)~(4)的一系列动作,即:(1)使复合机10按照面向其他装置的模拟用命令体系W来动作从而对该存折进行打印,(2)进行命令体系的切换,(3)按照面向复合机10的通常动作用命令体系L来读取存折中显示的信息,(4)将命令体系恢复成打印用的命令体系V或者命令体系W。
首先,在步骤S11中,复合机10的控制部70通过与面向其他装置的模拟用命令体系W对应的打印机控制模式72而启动,基于介质端传感器47的检测值检测出向手动插入口15插入了存折。接着,在步骤S12中,控制部70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而使对齐电动机58动作,使对齐板38进入输送路P,并且使介质输送电动机26动作来进行整理存折的朝向的对齐处理。
接着,在步骤S13中,控制部70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来驱动介质输送电动机26,将存折输送到记录头18的打印开始位置。之后,在步骤S14中,控制部70驱动介质输送电动机26和滑架驱动电动机56,控制记录头驱动器48来执行通过记录头18的打印处理,每结束一行的打印便输送存折并换行。该一系列的打印处理结束后,在步骤S15中,控制部70驱动介质输送电动机26而将存折输送到打印结束位置。
接着,在步骤S16中,控制部70将命令体系从打印用的命令体系W切换为图像读取用的命令体系L。关于切换该命令体系时的详细流程在后面进行说明。
命令体系的切换结束后,在步骤S17中,控制部70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而使介质输送电动机26动作,将存折输送到扫描开始位置。之后,在步骤S18中,控制部70使介质输送电动机26动作,经由门阵列取得第一扫描仪模块111、第二扫描仪模块112的输出数据,执行扫描。然后,在步骤S19中,控制部70对取得的第一扫描仪模块111、第二扫描仪模块112的输出数据进行解析而取得存折的两面的读取图像,并且进行OCR(Optical Character Reader:光符阅读器)识别。
最后,在步骤S20中,控制部70将命令体系从图像读取用的命令体系L切换为打印用的命令体系V或者命令体系W,并且在步骤S21中,将存折输送到记录头18的打印开始位置,结束本处理。
图7是表示图6中的步骤S16或者步骤S21的切换命令体系时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6或者步骤S21中切换命令体系时,首先,控制部70判断当前的命令体系是打印用的命令体系W还是扫描用的命令体系L(步骤S30)。
这里,在当前的命令体系是打印用的命令体系W的情况下,控制部70将命令体系从打印用命令体系W切换为扫描用命令体系L(步骤S33),结束命令体系的切换。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图像读取部110通过位置管理单元单独管理存折的垂直位置,该垂直位置是与由对齐传感器39和介质端传感器47得到的存折相对于输送路P的相对位置不同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将命令体系从其他装置用的命令体系W切换为自身装置用的命令体系L的情况下,也能够连续进行从打印处理到图像读取处理的转移而不需要排出存折来重置存折的垂直位置管理。
在当前的命令体系是扫描用的命令体系L的情况下,控制部70判断输送路P中是否有存折(步骤S31)。
在判断为输送路P中没有存折的情况下(步骤S31的否),即、在由于扫描用命令体系L中含有排纸命令等情况故存折已经被排出时,控制部70将命令体系从扫描用命令体系L切换为打印用命令体系W(步骤S33),结束命令体系的切换。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输送路P中有存折的情况下(步骤S31的是),控制部70驱动介质输送电动机26而使存折从手动插入口15或者排出口20中排出(步骤S32),根据规定的条件对与处理介质S相对于输送路P的相对位置进行初始化。之后,控制部70将命令体系从扫描用命令体系L切换为打印用命令体系W(步骤S33),结束命令体系的切换。在将命令体系从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L切换为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W的情况下,需要在开始打印处理前重置存折的垂直位置管理,因此需要将存折排出。
另外,在步骤S32中,控制部70使存折从手动插入口15或者排出口20中排出,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将存折输送到对齐位置,通过对齐部28进行对齐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控制部70将命令体系从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L切换为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W时,进行存折的排出处理、即处理介质S相对于输送路P的相对位置的初始化,当将命令体系从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W切换为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L时,省略存折的排出处理。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切换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W和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L的情况下,也能够连续进行图像读取处理而不需要在打印处理后通过排出处理介质S进行相对位置的初始化。
即,在图像读取处理中,与打印位置的控制重要的打印处理不同,输送路P与处理介质S的相对位置管理并不重要,只要掌握了读取的图像内的相对位置就没有问题。因此,不利用从介质端传感器47的输出等,就能够进行与打印处理不同的垂直位置管理。本实施方式使用了这种方式,即使在打印处理后继续进行图像读取处理,也不需要将处理介质S与CPU40中的保持值的偏差初始化,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将处理介质S暂时从输送路P排出的处理。因此,在连续进行打印处理和图像读取处理时,不需要由操作者进行处理介质S的再供纸作业,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并且,控制部70检测输送路P上有无处理介质S,当判断为输送路P上有处理介质S时,对输送部100进行控制而将处理介质S从输送路P中排出。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将命令体系从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L切换为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W的情况下,当输送路P上不存在处理介质S时也能省略处理介质S的排出处理,从而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此外,即使在图像读取处理后继续进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使处理介质S相对于输送路P的姿势和位置再对齐而无需将处理介质S从输送路P中排出。由此,即使在需要重置处理介质S的垂直位置管理的情况下,也无需由操作者进行处理介质S的再供纸作业,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安装在搭载于复合机10的控制基板上(图示省略)的CPU40具有图4的功能模块图所示的功能并控制复合机10的各部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以为与复合机10外部连接的装置作为图4所示的各功能部的一部分乃至全部而发挥作用并控制复合机10的结构。另外,图4所示的各功能模块通过硬件和软件协同动作来实现,具体的硬件的安装方式、软件的规格等为任意,其他的详细结构也可以任意变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有SIDM方式的记录头18和图像读取部110的复合机1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喷墨式的打印机、或热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中设置了相当于图像读取部110的图像读取部的结构。并且,不限于单独使用的设备,当然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到组装于其他的设备(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自动取款机)、CD(Cash Dispenser:自动提款机)等)的装置上。

Claims (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部,其沿着输送路输送处理介质;
打印部,其对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的所述处理介质进行打印;
图像读取部,其从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的所述处理介质读取图像;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接收到的命令,切换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和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来控制所述打印部和所述图像读取部,并且控制所述输送部进行排出所述处理介质的排出处理,
所述控制部在将命令体系从所述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切换为所述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时进行所述排出处理,在将命令体系从所述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切换为所述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时省略所述排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用的命令体系和所述图像读取控制用的命令体系的至少一方是模拟其他命令体系的模拟用命令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处理包含检测所述输送路上有无所述处理介质的第一处理、和当判断为在所述输送路上存在所述处理介质时控制所述输送部来将所述处理介质从所述输送路排出的第二处理。
4.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步骤,基于第一命令体系对沿着电子设备的输送路输送的处理介质进行打印处理和图像读取处理中的一方;
第二步骤,将命令体系从所述第一命令体系切换为第二命令体系,并且根据规定的条件将所述处理介质相对于所述输送路的相对位置初始化;以及
第三步骤,基于所述第二命令体系对所述处理介质进行所述打印处理和图像读取处理中的另一方,
在基于所述第二命令体系进行所述打印处理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二步骤中的所述相对位置的初始化,在基于所述第二命令体系进行图像读取处理的情况下省略所述第二步骤中的所述相对位置的初始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骤包含将所述处理介质从所述输送路排出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骤包含不将所述处理介质从所述输送路排出而是使所述处理介质对齐的处理。
CN201310378998.4A 2012-08-29 2013-08-27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85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8402A JP2014049778A (ja) 2012-08-29 2012-08-29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2012-188402 2012-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5809A true CN103685809A (zh) 2014-03-26
CN103685809B CN103685809B (zh) 2016-05-25

Family

ID=50322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7899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85809B (zh) 2012-08-29 2013-08-27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49778A (zh)
CN (1) CN1036858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408A (zh) * 2017-01-19 2018-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11204139A (zh) * 2018-11-21 2020-05-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7945A (en) * 1983-08-31 1986-08-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011940A (en) * 1998-09-25 2000-01-04 Hewlett-Packard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nience copy collation during a current print job
JP2006023412A (ja) * 2004-07-07 2006-01-2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69618A (zh) * 2006-10-24 2008-04-3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98510A (ja) * 2008-10-16 2010-04-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31031A (zh) * 2010-01-13 2011-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7945A (en) * 1983-08-31 1986-08-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011940A (en) * 1998-09-25 2000-01-04 Hewlett-Packard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nience copy collation during a current print job
JP2006023412A (ja) * 2004-07-07 2006-01-2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69618A (zh) * 2006-10-24 2008-04-3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98510A (ja) * 2008-10-16 2010-04-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31031A (zh) * 2010-01-13 2011-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408A (zh) * 2017-01-19 2018-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11204139A (zh) * 2018-11-21 2020-05-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204139B (zh) * 2018-11-21 2021-1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5809B (zh) 2016-05-25
JP2014049778A (ja) 2014-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1031B (zh)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US9473663B2 (en) Control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ultifunction device, and a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executed by a control unit that controls a recording device
JP201215806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3522754B (zh) 进行打印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37213B (zh)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060104689A1 (en)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writing data to multiple RF tags contained on print media
JP5691323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079425B2 (en) Print control method, printing method, and continuous sheet to be printed used in the method
US954579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on and cutting a continuous sheet
CN103685809A (zh)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JP2012166444A (ja)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98420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227399B2 (en) Control method, printing sheet used therefor,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5664047B2 (ja) 複合機、複合機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46459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5811745B2 (ja) 媒体処理装置、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21140B2 (ja)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157501A (ja)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3074478A (ja) 読取装置、および、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09185670A (ja) 媒体処理装置
JPH0911588A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
JP2012065145A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90170A (ja) 光学読取装置、光学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77520A (ja) カード発行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102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