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6347A -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6347A
CN103656347A CN201310669654.9A CN201310669654A CN103656347A CN 103656347 A CN103656347 A CN 103656347A CN 201310669654 A CN201310669654 A CN 201310669654A CN 103656347 A CN103656347 A CN 103656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ecze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96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书同
段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696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563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56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6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连5-12、蛇床子5-15、马齿苋5-15、紫草5-15、益母草2-8、五味子3-10、防风2-10、白芍2-8、三七1-7、荆芥2-8、蒲公英1-10、元参1-6、连翘1-6、附子1-8、桂枝5-10、菟丝子2-8、薏苡仁1-6、柴胡2-8、白芷2-8、苍耳子2-8、黄柏1-6、通草1-6、茯苓2-8、甘草2-8。采用上述的配方及方法制备所得到的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药物,配制方法简便,原料药的来源广泛,而且成本低较。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采用水煎服用,经过临床难,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Description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因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特点,故用药因人而异。
湿疹分为以下几类:
(1)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因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特点,故用药因人而异。
1.一般防治原则
寻找可能诱因,如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思想情绪等,以及有无慢性病灶和内脏器官疾病。
2.内用疗法
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
3.外用疗法
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采用上述的方法,其复发率高,不能彻底的根治湿疹病症。因此,需从中药的角度去发明一种能够彻底治愈湿疹的药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且治愈率高的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优选的,本发明的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Figure BDA0000434098780000031
更优选的,本发明的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Figure BDA0000434098780000032
更优选的,本发明的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Figure BDA0000434098780000041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按下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5-12、蛇床子5-15、马齿苋5-15、紫草5-15、益母草2-8、五味子3-10、防风2-10、白芍2-8、三七1-7、荆芥2-8、蒲公英1-10、元参1-6、连翘1-6、附子1-8、桂枝5-10、菟丝子2-8、薏苡仁1-6、柴胡2-8、白芷2-8、苍耳子2-8、黄柏1-6、通草1-6、茯苓2-8、甘草2-8,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20-40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10-30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两次加水量为原料药量的3-4倍。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按下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5-12、蛇床子5-15、马齿苋5-15、紫草5-15、益母草2-8、五味子3-10、防风2-10、白芍2-8、三七1-7、荆芥2-8、蒲公英1-10、元参1-6、连翘1-6、附子1-8、桂枝5-10、菟丝子2-8、薏苡仁1-6、柴胡2-8、白芷2-8、苍耳子2-8、黄柏1-6、通草1-6、茯苓2-8、甘草2-8,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25-35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15-25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优选的,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按下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5-12、蛇床子5-15、马齿苋5-15、紫草5-15、益母草2-8、五味子3-10、防风2-10、白芍2-8、三七1-7、荆芥2-8、蒲公英1-10、元参1-6、连翘1-6、附子1-8、桂枝5-10、菟丝子2-8、薏苡仁1-6、柴胡2-8、白芷2-8、苍耳子2-8、黄柏1-6、通草1-6、茯苓2-8、甘草2-8,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20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檗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各省等地区,喜生长于山区、杂林之中,适应性强,适合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也能抗严寒。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等作用。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图,以及《本草纲目》的竹叶柴胡图,《救荒本草》的柴胡图,均为柴胡属植物。
莬丝子性甘,温。归肝、肾、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药理分析:本发明方药中的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白芍具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中敛汁的功效;防风具有袪风止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柴胡清虚热,以上的诸药具有清热解毒、通顺血脉、袪风止痒、滋养肝肾之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的配方及方法制备所得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配制方法简便,原料药的来源广泛,而且成本低较。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采用水煎服用,经过临床难,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到95%以上,治愈率达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Figure BDA0000434098780000061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按上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蛇床子、马齿苋、紫草、益母草、五味子、防风、白芍、三七、荆芥、蒲公英、元参、连翘、附子、桂枝、菟丝子、薏苡仁、柴胡、白芷、苍耳子、黄柏、通草、茯苓、甘草,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20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本发明中药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病例共100例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患者,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20-40岁30例,40-50岁30例,
50-60岁30例,60岁以上10例。
诊断标准
湿疹引起的后背皮肤瘙痒症:夜间为重,晚间不能入睡,皮肤干燥,抓痕明显。主症:1、皮肤瘙痒,入夜尤甚或/及此起彼伏;2、舌质红或偏红,苔干或花剥;3、肌肤灼热或/及干燥。次症:1、抓痕累累或呈苔癣样变;2、烦热;3、咽干口渴;4、大便艰难;5、脉弦细或弦细数。
方法
每日1剂,早晚各擦洗一次,每次擦洗十分钟,可以将上述的药物加热后直接擦洗皮肤,也可以将上述的药物兑热水后擦洗皮肤,15天为1疗程,2-3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瘙痒完全消失,其他临床病变症状消失。
显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继发皮肤明显改善。有效:瘙痒减轻,偶遇诱因有可忍受的痒感,病变区缩小,皮肤呈淡红或红色;继发皮损有所改善。无效:瘙痒及继发皮损改善不明显。
疗效结果痊愈75例占75%,显效95例占95%,总有效率达95%。
实施例2
Figure BDA0000434098780000071
Figure BDA0000434098780000081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按上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蛇床子、马齿苋、紫草、益母草、五味子、防风、白芍、三七、荆芥、蒲公英、元参、连翘、附子、桂枝、菟丝子、薏苡仁、柴胡、白芷、苍耳子、黄柏、通草、茯苓、甘草,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20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实施例3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按上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蛇床子、马齿苋、紫草、益母草、五味子、防风、白芍、三七、荆芥、蒲公英、元参、连翘、附子、桂枝、菟丝子、薏苡仁、柴胡、白芷、苍耳子、黄柏、通草、茯苓、甘草,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10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实施例4
Figure BDA0000434098780000091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按上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蛇床子、马齿苋、紫草、益母草、五味子、防风、白芍、三七、荆芥、蒲公英、元参、连翘、附子、桂枝、菟丝子、薏苡仁、柴胡、白芷、苍耳子、黄柏、通草、茯苓、甘草,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40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10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Claims (8)

1.一种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Figure FDA00004340987700000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Figure FDA00004340987700000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Figure FDA00004340987700000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按下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5-12、蛇床子5-15、马齿苋5-15、紫草5-15、益母草2-8、五味子3-10、防风2-10、白芍2-8、三七1-7、荆芥2-8、蒲公英1-10、元参1-6、连翘1-6、附子1-8、桂枝5-10、菟丝子2-8、薏苡仁1-6、柴胡2-8、白芷2-8、苍耳子2-8、黄柏1-6、通草1-6、茯苓2-8、甘草2-8,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20-40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10-30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次加水量为原料药量的3-4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5-12、蛇床子5-15、马齿苋5-15、紫草5-15、益母草2-8、五味子3-10、防风2-10、白芍2-8、三七1-7、荆芥2-8、蒲公英1-10、元参1-6、连翘1-6、附子1-8、桂枝5-10、菟丝子2-8、薏苡仁1-6、柴胡2-8、白芷2-8、苍耳子2-8、黄柏1-6、通草1-6、茯苓2-8、甘草2-8,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25-35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15-25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的重量份数取黄连5-12、蛇床子5-15、马齿苋5-15、紫草5-15、益母草2-8、五味子3-10、防风2-10、白芍2-8、三七1-7、荆芥2-8、蒲公英1-10、元参1-6、连翘1-6、附子1-8、桂枝5-10、菟丝子2-8、薏苡仁1-6、柴胡2-8、白芷2-8、苍耳子2-8、黄柏1-6、通草1-6、茯苓2-8、甘草2-8,加水,煎煮,未沸前采用武水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渣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加水,水沸后煎煮20分钟,合并两次的滤液。
CN201310669654.9A 2013-12-10 2013-12-10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6563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9654.9A CN103656347A (zh) 2013-12-10 2013-12-10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9654.9A CN103656347A (zh) 2013-12-10 2013-12-10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6347A true CN103656347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29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9654.9A Pending CN103656347A (zh) 2013-12-10 2013-12-10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563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2955A (zh) * 2016-05-17 2016-08-31 李广臣 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皲裂的药膏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97A (zh) * 1997-07-09 1998-01-21 李竹岭 湿疹丸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97A (zh) * 1997-07-09 1998-01-21 李竹岭 湿疹丸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苏绪林等: "慢性湿疹中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vol. 18, no. 18, 30 September 2012 (2012-09-30), pages 335 - 33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2955A (zh) * 2016-05-17 2016-08-31 李广臣 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皲裂的药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8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99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420B (zh)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汤剂
CN103520694A (zh)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164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6826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94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950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3423B (zh)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
CN105213906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1065B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木鳖子花椒汤
CN101485867B (zh)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346A (zh) 治疗尿血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CN103656347A (zh) 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189190B (zh) 瘙痒性鹅掌风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112472776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3078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06395A (zh) 一种治疗经行发热的中药方剂
CN110478416A (zh) 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88518A (zh) 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623112B (zh)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853390A (zh) 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0010A (zh) 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
CN107137689A (zh)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