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5696A -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5696A
CN103635696A CN201280032083.1A CN201280032083A CN103635696A CN 103635696 A CN103635696 A CN 103635696A CN 201280032083 A CN201280032083 A CN 201280032083A CN 103635696 A CN103635696 A CN 103635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compression
compression mechanical
mechanical part
cylinder
close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20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5696B (zh
Inventor
平山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35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5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5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5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007General arrangements of parts; Frames and suppor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1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6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8/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8/02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veral pump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在密闭壳体(9)内收容有电动机部(10)、位于电动机部(10)下方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和位于电动机部(10)上方的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具有中压配管(40),该中压配管(40)将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排出到密闭壳体(9)内的中压的工作流体朝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吸入侧引导。用于连通中压配管(40)与密闭壳体(9)的连通部(41)位于电动机部(10)的上方。

Description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及使用该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在制冷循环装置内循环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多级压缩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中,已知有将电动机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和高级侧压缩机构部收容在密闭壳体内的结构(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10-90820号公报)。
在上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中,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配置有电动机部。另外,以该电动机部为中心在电动机部的下方配置有高级侧压缩机构部,在电动机部的上方配置有低级侧压缩机构部。密闭壳体内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所在的上部侧形成为对由低级侧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收容的中压空间。另一方面,密闭壳体内的、高级侧压缩机构部所在的下部侧及电动机部的位置则形成为对由高级侧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收容的高压空间。
在上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中,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低级侧压缩机构部,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中被压缩而成为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该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到中压空间内。排出到中压空间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配管内而被吸入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内,在高级侧压缩机构部中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到高压空间内。排出到高压空间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与高压空间连接的排出配管被排出到密闭壳体外。
这样,电动机部位于高压空间内,电动机部便暴露在高压空间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08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排出到高压空间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处于高压且高温。因此,即使电动机部在高压空间内暴露在气体制冷剂中,也无法期待利用上述气体制冷剂对电动机部进行冷却。因此,很有可能导致电动机部因过热而使性能下降、可靠性下降。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及使用该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在上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密闭壳体内收容有电动机部以及高级侧压缩机构部和低级侧压缩机构部,上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和低级侧压缩机构部夹着上述电动机部上下配置,上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能够利用由低级侧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中压的工作流体对电动机部进行冷却。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其包括:密闭壳体;电动机部,该电动机部被收容在密闭壳体内;低级侧压缩机构部,该低级侧压缩机构部位于电动机部的下方且收容在密闭壳体内,利用电动机部对上述低级侧压缩机构部进行驱动,将低压的工作流体压缩成中压,并将压缩后的中压的工作流体排出到密闭壳体内;高级侧压缩机构部,该高级侧压缩机构部位于电动机部的上方且收容在密闭壳体内,利用电动机部对上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进行驱动,将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排出的中压的工作流体压缩成高压的工作流体;中压配管,该中压配管设置在密闭壳体的外侧,将密闭壳体内的中压的工作流体朝高级侧压缩机构部的吸入侧引导;分支配管,该分支配管将中压配管与密闭壳体内连通,用于连通中压配管与密闭壳体的连通部位于电动机部的上方,用于连通分支配管与密闭壳体的连通部的位置位于电动机部的转子的下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制冷循环装置的实施方式中的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示意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C-C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制冷循环装置的实施方式中的空调机1的制冷循环的示意图。
通过将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在图1中表示为“CP”)、油分离器3、四通阀4、室外热交换器5、膨胀装置6、室内热交换器7及储罐8以呈循环状连续的方式连接,藉此,来形成作为制冷循环装置的空调机1。在此,室外热交换器5是在制冷运转时起到冷凝器的作用,且在制热运转时起到蒸发器的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另外,室内热交换器7是在制冷运转时起到蒸发器的作用,且在制热运转时起到冷凝器的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
在上述空调机1中,当进行制冷运转时,作为工作流体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排出,而如图1所示的实线箭头所示那样流动。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油分离器3和四通阀4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冷凝器)5内,在室外热交换器5内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由膨胀装置6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蒸发器)7内,在室内热交换器7内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将室内空气冷却。蒸发后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阀4和储罐8而吸入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内。
另一方面,当进行制热运转时,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排出,而如图1所示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流动。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油分离器3和四通阀4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冷凝器)7内,在室内热交换器7内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由膨胀装置6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蒸发器)5内,在室外热交换器5内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蒸发后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阀4和储罐8而吸入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内。
通过持续进行上述那样的制冷剂的循环,空调机1便持续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是以两个阶段对在制冷循环内循环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的装置。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的纵剖视图。如图2所示,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具有沿在上下方向上纵长的方向配置并形成为气密状态的圆筒形状的密闭壳体9。在该密闭壳体9内收容有电动机部10、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
另外,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配置在电动机部10的下方,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配置在电动机部10的上方。另外,在密闭壳体9内储存有对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和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滑动部及轴承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
电动机部10具有定子13和转子14。将定子13以粘接或施加压力来嵌入等方式固定在密闭壳体9的内周部,转子14以能旋转的方式插入到定子13的内侧。在转子14的中央部固定有驱动轴15、16。一方的驱动轴15朝下方延伸,在该驱动轴15的前端侧连接有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另一方的驱动轴16朝上方延伸,在该驱动轴16的前端侧连接有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在驱动轴15上形成有两个偏心部17、17,这两个偏心部17、17相对于驱动轴15的轴心偏心并伸出,且沿驱动轴15的旋转方向具有180°的相位。在驱动轴16上也同样地形成有两个偏心部18、18,这两个偏心部18、18相对于驱动轴16的轴心偏心并伸出,且沿驱动轴16的旋转方向具有180°的相位。
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是对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来使其成为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的机构,其具有两个压缩部19、20。两个压缩部19、20各自包括汽缸22、辊23、翼片24和弹簧25。汽缸22在内部具有缸室21。辊23以其外周面的一部分与缸室21的内周面接触且能偏心旋转的方式收容在缸室21内。翼片24设置成能从汽缸22内突出或没入汽缸22内,并且通过使翼片24的前端部与辊23的外周面接触,沿辊23的旋转方向将缸室21内分为两个部分。弹簧25将翼片24朝使翼片24的前端部与辊23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向施力。
驱动轴15配置成贯穿两个缸室21。另外,形成于驱动轴15的偏心部17、17位于缸室21内,辊23与这些偏心部17嵌合。通过使辊23与偏心部17、17嵌合,辊23便伴随着驱动轴15的旋转而在缸室21内进行偏心旋转。
在两个压缩部19、20之间配置有分隔板26,各汽缸22的一方的端面被分隔板26封闭。各汽缸22的另一方的端面被轴承27封闭,该轴承27将驱动轴15支承成能旋转。
两个压缩部19、20的各缸室21通过供给管28而与储罐8连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到储罐8内,在储罐8内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中的液态的制冷剂去除。然后,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供给管28内而被吸入到缸室21内,在缸室21内被压缩而成为中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的外表面部设置有排出消声器29。将在缸室21内压缩后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在排出消声器29与上方侧的轴承27之间形成有排出间隙30。从缸室21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进一步经由排出间隙30而被排出到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藉此,在内部空间9a内充满中压的气体制冷剂。
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是对由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压缩后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进一步进行压缩来使其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机构,其具有两个压缩部31、32。两个压缩部31、32各自包括汽缸34、辊35和翼片36。汽缸34在内部具有缸室33。辊35以使其外周面的一部分与缸室33的内周面接触且能偏心旋转的方式收容在缸室33内。翼片36设置成能从汽缸34内突出或没入汽缸34内,并且通过使翼片36的前端部与辊35的外周面接触,沿辊35的旋转方向将缸室33内分为两个部分。在翼片36的背面侧设置有与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隔离的翼片背室37。由油分离器3分离出的高压的润滑油被供给到翼片背室37内,利用该润滑油的压力,将翼片36朝使翼片36的前端部与辊35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向施力。
驱动轴16配置成贯穿两个缸室33。另外,形成于驱动轴16的偏心部18、18位于缸室33内,辊35与这些偏心部18嵌合。通过使辊35与偏心部18嵌合,辊35便伴随着驱动轴16的旋转而在缸室33内进行偏心旋转。
在两个压缩部31、32之间配置有分隔板38,各汽缸34的一方的端面由分隔板38封闭。各汽缸34的另一方的端面由轴承39封闭,该轴承39将驱动轴16支承成能旋转。
在密闭壳体9的外侧设置有将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引导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吸入侧的中压配管40。用于连接上述中压配管40与密闭壳体9的连接部41的位置位于电动机部10的上方。
分支配管42的一端与中压配管40的中途连接,该分支配管42的另一端连接到密闭壳体9内。用于连接分支配管42与密闭壳体9的连接部43的位置位于电动机部10的转子14的下方。
在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排出侧设置有排出管44,该排出管44与油分离器3连接。油分离器3是将由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分离出来的机构。将由油分离器3分离出润滑油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供给到需要该气体制冷剂的部位、例如空调机1的室外热交换器5。润滑油供给通路46的一端与油分离器3的底部连接,润滑油供给通路46的另一端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润滑油供给口47连接。用于连接润滑油供给通路46与油分离器3的连接部48的位置位于在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中与润滑油供给通路46连接的润滑油供给口47的下方。
图3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其示出了密闭壳体9、储罐8和油分离器3的配置关系。如图3所示,供给管28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连接的连接位置和中压配管40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连接的连接位置设定在沿电动机部10的驱动轴16(及驱动轴15)的旋转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在此,由于供给管28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连接,因此,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内。供给管28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连接的连接位置为第一吸入位置49。另外,由于中压配管40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连接,因此,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内。中压配管40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连接的连接位置为第二吸入位置50。
在这种结构中,当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进行运转时,对电动机部10进行驱动来使驱动轴15、16旋转。同时,与驱动轴15、16的偏心部17、18嵌合的辊23、35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的缸室21内和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缸室33内进行偏心旋转,以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
以下,对通过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和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进行压缩的气体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由于辊23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的缸室21内偏心旋转,因此,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储罐8内经由供给管28吸入到缸室21内。被吸入到缸室21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在缸室21内被压缩,而成为中压的气体制冷剂。因在缸室21内被压缩而成为中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缸室21内被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间隙30而被排出到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藉此,在内部空间9a内充满中压的气体制冷剂。
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中压配管40被吸入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缸室33内。通过使辊35在缸室33内偏心旋转,被吸入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缸室33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因在缸室33内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管44而排出到密闭壳体9外,从而流入到油分离器3内。将流入到油分离器3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分离出来。将分离出润滑油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供给到需要该气体制冷剂的部位、例如空调机1的室外热交换器5。另外,由油分离器3分离出的润滑油经由润滑油供给通路46从润滑油供给口47被供给到翼片背室37、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滑动部等。
在此,用于连接中压配管40与密闭壳体9的连接部41位于电动机部10的上方。因此,从排出消声器29的排出间隙30排出到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会经由电动机部10到达位于该电动机部10上方的连接部41,并从连接部41流入到中压配管40内。
如上所述,将电动机部10、位于电动机部10下方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以及位于电动机部10上方的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收容在密闭壳体9内,用于连接中压配管40与密闭壳体9的连接部41的位置位于电动机部10的上方,其中,上述中压配管40将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排出到密闭壳体9内的中压的工作流体引导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吸入侧。因而,能够利用中压的工作流体对电动机部10进行冷却,并能够防止电动机部10过热。
另外,在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电动机部10时,该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附着在电动机部10上。即,在中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到中压配管40内时,该中压的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减少。因此,能够抑制润滑油朝与上述中压配管40连接的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缸室33内流入。
接着,当在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运转的过程中,从油分离器3经由润滑油供给通路46供给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中的润滑油返回到密闭壳体9内的情况下,密闭壳体9内的润滑油的油面会上升。
当密闭壳体9内的润滑油的油面上升而达到用于连接分支配管42与密闭壳体9的连接部43的位置时,润滑油经由分支配管42流入中压配管40。然后,该润滑油与在中压配管40内流动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一起被吸入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因此,密闭壳体9内的润滑油的油面不会上升到比连接部43的位置更高的位置。此外,由于该连接部43的位置位于电动机部10的转子14下方,因此,不会发生电动机部10的转子14浸泡在密闭壳体9内的润滑油中的情况。因而,能够防止因转子14浸泡在润滑油中而使旋转阻力增大来使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的性能下降这样的情况。
另外,分支配管42的连接部43的位置位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的缸室21上方。因此,在密闭壳体9内存在足够的润滑油的情况下,缸室21的周围始终处于充满润滑油的状态。因而,能够利用缸室21内外的差压,容易地将润滑油朝缸室21内的滑动部、缸室21的密封部供给。藉此,能够提高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的性能及可靠性。
接着,从油分离器3向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通路46中的、用于连接润滑油供给通路46与油分离器3的连接部48的位置位于用于连接润滑油供给通路46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润滑油供给口47的下方。因此,在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油分离器3内的所有润滑油因重力作用而经由润滑油供给通路46和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内而返回到密闭壳体9内。藉此,在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启动时,能够防止因润滑油不足而使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滑动部、轴承部受损的情况,并能够提高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的性能及可靠性。
如图3所示,供给管28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的连接位置和中压配管40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连接位置设定在沿电动机部10的驱动轴16(和驱动轴15)的旋转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因此,能彼此不干涉地进行中压配管40的设置和储罐8的设置,并能够获得制造性高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4和图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和以下说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先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A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相同。第2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A与第1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的不同之处在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的结构。第1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是旋转柱塞型,而第2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A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A是滑片型。
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A的纵剖视图。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A是对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来使其成为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的机构。如图4所示,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A包括在内部具有缸室51的汽缸52和在从缸室51内的中心偏心的位置处旋转的活塞53。在活塞53形成有一对叶片槽54。后述的叶片以能在与叶片槽54接触的状态下滑动的方式收容在上述叶片槽54。活塞53嵌合固定在电动机部10的驱动轴55的下端侧。利用将驱动轴55支承成能旋转的轴承56将汽缸52的两端封闭。缸室51形成为周围被汽缸52和一对轴承56包围。另外,缸室51通过供给管28与储罐8连接。另外,在驱动轴55的上端侧形成有一对偏心部18、18,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与该驱动轴55的上端侧连接。
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A的外表面部设置有排出消声器29。在缸室51内压缩后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在排出消声器29与上方侧的轴承56之间形成有排出间隙30。从缸室51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进一步经由排出间隙30而排出到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藉此,在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充满中压的气体制冷剂。
图5是图4中的B–B线剖视图,其示出了汽缸52内的结构。在汽缸52内设置有缸室51,活塞53以能旋转的状态收容在上述缸室51内。使用键57将驱动轴55固定在活塞53的中央部。因此,驱动轴55和活塞53一体旋转。在活塞53形成有一对叶片槽54,叶片58以能在与缸室51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滑动的方式收容在这些叶片槽54内。在驱动轴55的固定有活塞53的下端侧的中央部,形成有将润滑油供给到叶片58及轴承56的油孔55a。
在活塞53旋转时,利用离心力和作用于叶片槽54内的润滑油的压力,叶片58以使前端部与缸室51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而与活塞53一起在缸室51内旋转。通过使叶片58的前端部与缸室51的内周面接触,来将缸室51划分为两个空间,在各空间内将气体制冷剂压缩。在汽缸52中的缸室51的外周部处,设置有将在缸室51内压缩后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的排出阀59。从排出阀59排出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通路60被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活塞53设置有一对叶片58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设置于活塞53的叶片58的数量不受限制,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叶片58。
在这种结构中,在第2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A中,通过使活塞53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A的缸室51内进行旋转,就可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供给管28吸入到缸室51内。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是在储罐8内去除了液态制冷剂后的制冷剂。吸入到缸室51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因活塞53在缸室51内旋转而被压缩,从而成为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该中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缸室51内被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由于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间隙30被排出到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因此,在内部空间9a内充满中压的气体制冷剂。
内部空间9a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经由中压配管40而被吸入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12的缸室33内,在缸室33内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
在此,在采用多级压缩的压缩机中,在低级侧,排除容积大,并且压缩比小,因此,气体制冷剂的吸入体积流量和排出体积流量有增大的趋势。因此,由气体制冷剂的吸入、排出而引起的脉动增大,容易导致振动及噪声增大、压缩性能下降。特别是,当排出脉动较大时,由于其与高级侧的吸入脉动发生干涉,而容易引起明显的振动及压缩性能的下降。
与此相对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A中,将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A形成为滑片型结构并设置有一对叶片58。藉此,与其它形式的容积式压缩机相比,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将缸室51划分为多个部分,因此,能够减少每个划分部分内的体积流量。因而,能够减小吸入脉动和排出脉动,从而能够获得脉动小且压缩性能高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A。
另外,在滑片型的压缩机构部中,与旋转柱塞型的压缩机构部相比,由于不需要在缸室51的内径的外侧设置翼片,因此,能使缸室51的内径尺寸比密闭壳体9的内径尺寸大。因而,能够获得容积效率高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11A。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6和图7,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B是以两个阶段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的装置。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B的纵剖视图。如图6所示,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B具有沿在上下方向上纵长的方向配置而形成为气密状态的圆筒形状的密闭壳体9。在该密闭壳体9内收容有电动机部61、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和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配置在最下侧,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的上方相邻配置有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在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上方配置有电动机部61。另外,在密闭壳体9内储存有对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及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滑动部及轴承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
电动机部61具有定子64和转子65。将定子64以粘接或施加压力来嵌入等方式固定在密闭壳体9的内周部,转子65以能旋转的方式插入在定子64的内侧。在转子65的中央部固定有驱动轴66。驱动轴66朝下延伸,将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和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连接。另外,在驱动轴66的中途形成有两个偏心部67、67,这两个偏心部67、67相对于驱动轴66的轴心偏心地伸出,且沿驱动轴66的旋转方向具有180°的相位。
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是对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来使其成为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的机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包括在内部具有缸室68的汽缸69和在从缸室68内的中心偏心的位置处旋转的活塞70。在活塞70形成有一对叶片槽71、71。后述的叶片以能在与这些叶片槽71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滑动的方式收容在这些叶片槽71中。活塞70嵌合固定在从电动机部61朝下延伸的驱动轴66的一端侧。利用将驱动轴66支承成能旋转的轴承72和中间轴承73,来将汽缸69的两端封闭。
另外,中间轴承73配置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之间,并通过点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密闭壳体9。缸室68形成为周围被汽缸69、轴承72和中间轴承73包围。另外,利用供给管28,将储罐8与缸室68连接。
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是对由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压缩后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进一步进行压缩来使其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机构。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具有两个压缩部74、75。两个压缩部74、75分别包括汽缸77、辊78和翼片79。汽缸77在内部具有缸室76。辊78以使外周面的一部分与缸室76的内周面接触且能偏心旋转的状态收容在缸室76内。翼片79设置成能从汽缸77内突出或没入到汽缸77内,并且通过使翼片79的前端部与辊78的外周面接触,来将缸室76内沿辊78的旋转方向分为两个部分。在翼片79的背面侧设置有与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隔离的翼片背室80。由油分离器3分离出的高压的润滑油供给到翼片背室80内,并利用该润滑油的压力将翼片79朝其前端部与辊78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向施力。
另外,驱动轴66配置成贯穿两个缸室76、76。形成于驱动轴66的偏心部67、67位于缸室76内,辊78与这些偏心部67嵌合。通过使辊78与偏心部67、67嵌合,辊78便随着驱动轴66的旋转而在缸室76内偏心旋转。
在两个压缩部74、75之间配置有分隔板81,各汽缸77的一方的端面被分隔板81封闭。上侧的压缩部74的汽缸77的另一方的端面被轴承82封闭,该轴承82将驱动轴66支承成能旋转。另一方面,下侧的压缩部75的汽缸77的另一方的端面被中间轴承73封闭,该中间轴承73将驱动轴66支承成能旋转。
在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外周部设置有排出消声器29。在缸室68内压缩后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在排出消声器29与轴承82之间形成有排出间隙30。从缸室68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进一步经由排出间隙30而排出到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藉此,在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充满中压的气体制冷剂。
在密闭壳体9的外侧设置有将密闭壳体9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朝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吸入侧引导的中压配管83。用于连接该中压配管83与密闭壳体9的连接部84位于电动机部61的上方。
在中压配管83的、与上侧的压缩部74连接的连接侧且进入到密闭壳体9的内侧的部分处,形成有油返回孔85,该油返回孔85将中压配管83与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连接。上述油返回孔85位于电动机部61的转子65的下方。
在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排出侧设置有排出管86,该排出管86与油分离器3连接。油分离器3是将由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分离出来的装置。将由油分离器3分离出润滑油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供给到需要该气体制冷剂的部位,例如空调机1的室外热交换器5。润滑油供给通路46的一端与油分离器3的底部连接,润滑油供给通路46的另一端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润滑油供给口47连接。
图7是图6中的C–C线剖视图,其示出了汽缸69内的结构。在汽缸69内设置有缸室68。活塞70以能旋转的方式收容在该缸室68内。使用键57将驱动轴66固定在活塞70的中央部。因此,驱动轴66和活塞70一体旋转。在活塞70形成有一对叶片槽71、71,叶片87以能在与缸室68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滑动的状态收容在这些叶片槽71内。在驱动轴66的固定有活塞70的下端侧的中央部形成有油孔66a。润滑油从油孔66a被供给到叶片87、轴承72及中间轴承73。
在活塞70旋转时,利用离心力和作用于叶片槽71内的润滑油的压力,叶片87以使其前端部与缸室68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而与活塞70一起在缸室68内进行旋转。通过使叶片87的前端部与缸室68的内周面接触,来将缸室68划分为两个空间,在各划分的空间内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在汽缸69中的缸室68的外周部设置有排出阀59。从排出阀59将在缸室68内压缩后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从排出阀59排出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通路60而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活塞70设置有一对叶片87、87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设置于活塞70的叶片87的数量不受限制,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叶片87。
在这种结构中,在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B运转时,对电动机部61进行驱动来使驱动轴66旋转。伴随着驱动轴66的旋转,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的活塞70在缸室68内旋转,以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另外,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辊78在缸室76内偏心旋转,以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
以下,对通过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和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通过使活塞70在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的缸室68内旋转,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便从储罐8内经由供给管28吸入到缸室68内。被吸入到缸室68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在缸室68内被压缩,而成为中压的气体制冷剂。成为中压后的气体制冷剂从缸室68内被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9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间隙30被排出到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从而在内部空间9a内充满中压的气体制冷剂。
内部空间9a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中压配管83而被吸入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缸室76内。被吸入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缸室76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因辊78在缸室76内偏心旋转而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成为高压后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管86被排出到密闭壳体9外,而流入到油分离器3内。
流入到油分离器3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润滑油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供给到需要该气体制冷剂的部位、例如空调机1的室外热交换器5。另一方面,由油分离器3分离出的润滑油经由润滑油供给通路46而从润滑油供给口47被供给到翼片背室80及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轴承部等。
在此,用于连接中压配管83与密闭壳体9的连接部84位于电动机部61的上方。因此,从排出消声器29的排出间隙30排出到密闭壳体9的内部空间9a内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电动机部61而到达位于电动机部61上方的连接部84。然后,上述中压的气体制冷剂从连接部84流入到中压配管83内。
如上所述,电动机部61、位于电动机部61下方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和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收容在密闭壳体9内,用于连接中压配管83与密闭壳体9的连接部84位于电动机部61的上方,其中,上述中压配管83将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排出到密闭壳体9内的中压的工作流体朝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吸入侧引导。因而,能够利用中压的工作流体对电动机部61进行冷却,并能够防止电动机部61过热。
另外,在中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电动机部61时,该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附着在电动机部61上。即,在中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到中压配管83内时,该中压的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减少。因此,能够抑制润滑油流入与中压配管83连接的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缸室76。
接着,当在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B运转的过程中,从油分离器3经由润滑油供给通路46供给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润滑油返回到密闭壳体9内的情况下,密闭壳体9内的润滑油的油面会上升。
当密闭壳体9内的润滑油的油面上升而达到油返回孔85的位置时,润滑油经由油返回孔85而被吸入到中压配管83内。此外,润滑油与在中压配管83内流动的中压的气体制冷剂一起被吸入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因此,密闭壳体9内的润滑油的油面不会上升到比油返回孔85的位置更高的位置。此外,由于该油返回孔85的位置位于电动机部61的转子65的下方,因此,不会发生使电动机部61的转子65浸泡在密闭壳体9内的润滑油中的情况。因而,能够防止发生因转子65浸泡在润滑油中而使旋转阻力增大,来使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B的性能下降这样的情况。
另外,由于油返回孔85的位置位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的缸室68上方,因此,在密闭壳体9内存在足够的润滑油的情况下,缸室68的周围始终处于充满润滑油的状态。因而,能够利用缸室68内外的差压,容易地向缸室68内的接触部分和缸室68的密封部供给润滑油。藉此,能够提高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B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相邻配置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之间设置有对驱动轴66进行支承的中间轴承73。该中间轴承73通过点焊接而固定于密闭壳体9。因此,即使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与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相邻配置,也能利用中间轴承73防止驱动轴66的挠曲,因而能够提高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2B的性能和可靠性。
如上所述,由于电动机部61、位于电动机部61下方的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和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收容在密闭壳体9内,且用于连接中压配管83与密闭壳体9的连接部84位于电动机部61上方,该中压配管83将从低级侧压缩机构部62排出到密闭壳体9内的中压的工作流体朝高级侧压缩机构部63的吸入侧引导,因此,能够利用中压的工作流体对电动机部61进行冷却。
以上,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提出,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种创新的实施方式能以其它各种形态来实施,可以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的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的说明及与其均等的范围内。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用在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中。

Claims (6)

1.一种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闭壳体;
电动机部,该电动机部被收容在所述密闭壳体内;
低级侧压缩机构部,该低级侧压缩机构部位于所述电动机部的下方且收容在所述密闭壳体内,利用所述电动机部对所述低级侧压缩机构部进行驱动,来将低压的工作流体压缩成中压,并将压缩后的中压的工作流体排出到所述密闭壳体内;
高级侧压缩机构部,该高级侧压缩机构部位于所述电动机部的上方且收容在所述密闭壳体内,利用所述电动机部对所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进行驱动,将从所述低级侧压缩机构部排出的中压的工作流体压缩成高压的工作流体;
中压配管,该中压配管设置在所述密闭壳体的外侧,将所述密闭壳体内的中压的工作流体朝所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的吸入侧引导;以及
分支配管,该分支配管将所述中压配管与所述密闭壳体内连通,
用于连通所述中压配管与所述密闭壳体的连通部位于所述电动机部的上方,
用于连通所述分支配管与所述密闭壳体的连通部位于所述电动机部的转子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用于连通所述分支配管与所述密闭壳体的所述连通部位于设置在所述低级侧压缩机构部的内部的缸室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设置有:
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将润滑油从所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排出的高压的工作流体中分离出来;以及
润滑油供给通路,该润滑油供给通路将由所述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润滑油供给到所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
用于连通所述润滑油供给通路与所述油分离器的连通部位于用于连通所述润滑油供给通路与所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的连通部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低级侧压缩机构部吸入低压的工作流体的第一吸入位置与向所述高级侧压缩机构部吸入中压的工作流体的第二吸入位置,位于沿所述电动机部的驱动轴的旋转方向不同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级侧压缩机构部包括:
汽缸,该汽缸在内部具有缸室;
活塞,该活塞在从所述缸室的中心偏心的位置处旋转;
多个叶片,这些叶片设置成能从所述活塞突出或者没入所述活塞,通过使这些叶片的前端部与所述缸室的内周面抵接来将所述缸室划分为多个空间。
6.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
冷凝器,该冷凝器与所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连接;
膨胀装置,该膨胀装置与所述冷凝器连接;
蒸发器,该蒸发器连接在所述膨胀装置与所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之间。
CN201280032083.1A 2011-07-01 2012-06-19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03635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7403 2011-07-01
JP2011-147403 2011-07-01
PCT/JP2012/065623 WO2013005568A1 (ja) 2011-07-01 2012-06-19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5696A true CN103635696A (zh) 2014-03-12
CN103635696B CN103635696B (zh) 2016-04-27

Family

ID=47436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2083.1A Active CN103635696B (zh) 2011-07-01 2012-06-19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05005B2 (zh)
CN (1) CN103635696B (zh)
WO (1) WO20130055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9788A (zh) * 2014-09-22 2015-03-0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和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CN114080505A (zh) * 2019-07-29 2022-02-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15584A1 (fr) * 2013-12-20 2015-06-26 Willy Delbarba Compresseur a palettes multi etages
CN103953544B (zh) 2014-04-10 2016-01-2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和空调器
JP6680594B2 (ja) * 2016-03-30 2020-04-15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密閉型二段圧縮機、及び圧縮機システム
JP2018004129A (ja) * 2016-06-29 2018-01-1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密閉型圧縮機
WO2019111392A1 (ja) * 2017-12-07 2019-06-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7618A (zh) * 2005-03-24 2006-09-27 株式会社日立空调系统 封闭型涡旋压缩机以及冷冻空调装置
JP2007218550A (ja) * 2006-02-20 2007-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1680300A (zh) * 2007-05-16 2010-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及使用于其的流体机械
US20100143172A1 (en) * 2006-12-28 2010-06-10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ultistage Compressor
JP2010156497A (ja) * 2008-12-26 2010-07-15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EP2339180A1 (en) * 2008-10-24 2011-06-2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ultiple-stage compres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9136488A1 (ja) * 2008-05-08 2011-09-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流体機械
JP5217876B2 (ja) * 2008-10-08 2013-06-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二段圧縮機
JP5228905B2 (ja) * 2008-12-26 2013-07-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7618A (zh) * 2005-03-24 2006-09-27 株式会社日立空调系统 封闭型涡旋压缩机以及冷冻空调装置
JP2007218550A (ja) * 2006-02-20 2007-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100143172A1 (en) * 2006-12-28 2010-06-10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ultistage Compressor
CN101680300A (zh) * 2007-05-16 2010-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及使用于其的流体机械
EP2339180A1 (en) * 2008-10-24 2011-06-2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ultiple-stage compressor
JP2010156497A (ja) * 2008-12-26 2010-07-15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9788A (zh) * 2014-09-22 2015-03-0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和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CN114080505A (zh) * 2019-07-29 2022-02-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14080505B (zh) * 2019-07-29 2024-04-1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5696B (zh) 2016-04-27
JP5905005B2 (ja) 2016-04-20
WO2013005568A1 (ja) 2013-01-10
JPWO2013005568A1 (ja) 201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5696B (zh)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CN100494639C (zh) 流体机械
JP4837049B2 (ja) 流体機械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156697B2 (ja) 2つのシリンダを持ったロータリ圧縮機
US8419395B2 (en)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6349417B2 (ja) 二段回転式コンプレッサーおよび冷却サイクル装置
CN103827500A (zh) 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EP2123996B1 (en) Refrigerating device
CN102102668B (zh) 回转压缩机
CN104632617A (zh) 涡旋式压缩机以及包括涡旋式压缩机的空调
JP4696530B2 (ja) 流体機械
CN103582762A (zh) 密闭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CN102312816A (zh) 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JP2008008165A (ja) 圧縮機
US20210190072A1 (en)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4626635B2 (ja) 流体機械
KR101528646B1 (ko) 로터리식 2단 압축기
JP4492284B2 (ja) 流体機械
CN103711694A (zh) 涡旋式压缩机
JP5738036B2 (ja) ロータリ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3238191A (ja) 圧縮機
JP2010156499A (ja) 冷凍装置
JP2005264829A (ja) 流体機械
JP2010084954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0382915Y1 (ko) 압축기용 어큐뮬레이터의 연결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