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1312B - 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1312B
CN103621312B CN201310615551.4A CN201310615551A CN103621312B CN 103621312 B CN103621312 B CN 103621312B CN 201310615551 A CN201310615551 A CN 201310615551A CN 103621312 B CN103621312 B CN 103621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bblestone
matrix
bacterium rod
glossy ganoder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155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21312A (zh
Inventor
熊家明
许玲
姚卫国
张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155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21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21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1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21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13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中灵芝木质化后菌丝体与鹅卵石牢固的结合在一起,鹅卵石即成灵芝盆景的底座,不需再上底座,简化了灵芝盆景的制作步骤;采用本发明的基质和制作方法生产的灵芝盆景,其菌丝体与鹅卵石基座结合牢固;本发明中的基质营养成分丰富,各组分联合使用可促进灵芝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促进其生长,从而减少基质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自古以来就有“仙草”之称,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强身。药食没有任何副作用,久食轻身,延年益寿,是人类最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具有保肝解毒,抗衰老,抗肿瘤,抗过敏,抗神经衰弱;另外对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都有一定的防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灵芝盆景更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盆景工艺技术进行处理,干灵芝便可成为造型优美的灵芝盆景。干灵芝盆景的制作有近十个操作环节,包括灵芝处理、树根的处理、上底座、防腐防水处理等环节,所有环节都关系到灵芝的观赏价值。其步骤相当繁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木质化后灵芝菌丝体与鹅卵石结合牢固形成基座,菌丝体与鹅卵石结合强度高;基质消耗量少。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其制作方法为:
1)采用聚乙烯袋栽培,装袋采用两次分装,菌袋下半部分填装基质,上半部分先填装鹅卵石,再加入基质,基质填满鹅卵石的空隙即可,压实后进行扎口;装有基质的下半部分和装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为一个菌棒,菌棒中鹅卵石基质混合物部分占菌棒总重量的三分之一;
2)菌棒在温度100℃时保持8-10小时灭菌,冷却后接种灵芝菌种并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保持24-27℃的生长温度和60%-70%的空气相对湿度,25-30天后,灵芝菌丝长满全袋;
3)进入栽培阶段,将菌棒含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一端扎口打开,保持25-30℃的生长温度,空气相对湿度85-95%,每天早晚各通风一小时,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生长10-20天后菌丝体扭结,原基形成,再经20-50天培养,菌盖边缘不再生长,灵芝木质化;
4)菌棒暴晒2天后,将鹅卵石部分裁下,对基座部分稍作修整;
5)防腐处理,盆景在南方潮湿天气极易霉变,因此待盆景完全干燥后应刷上一层油漆做防腐处理。
成品灵芝盆景木质化菌丝体与鹅卵石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基座,灵芝直接在基座上长出。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栽培阶段中的各种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制作出我们需要的各种造型。
所述的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棉籽壳48-54份、玉米芯10-15份、米糠11-19份、红糖1-3份、石膏粉2-6份、黄豆粉12-17份、樟树木屑18-26份、杨树木屑7-12份、栲树木屑20-35份、谷氨酰胺1-4份、核黄素0.8-2.1份、L-半胱氨酸0.5-1.8份、木糖醇0.3-1.1份、甜菊糖3-9份、氯化钠1-5份、碳酸钙0.2-0.9份。
灵芝木质化后菌丝体与鹅卵石牢固的结合在一起,鹅卵石即成灵芝盆景的底座,不需再上底座,简化了灵芝盆景的制作步骤;采用本发明的基质和制作方法生产的灵芝盆景,其菌丝体与鹅卵石基座结合牢固;本发明中的基质营养成分丰富,各组分联合使用可促进灵芝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促进其生长,从而减少基质的消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简化了灵芝盆景的制作步骤,木质化后灵芝菌丝体与鹅卵石结合牢固形成基座,菌丝体与鹅卵石结合强度高。
2)仿天然效果明显,灵芝直接从鹅卵石基座上长出,观赏性佳。
3)基质消耗量少。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其制作方法为:
1)采用聚乙烯袋栽培,装袋采用两次分装,菌袋下半部分填装基质,上半部分先填装鹅卵石,再加入基质,基质填满鹅卵石的空隙即可,压实后进行扎口;装有基质的下半部分和装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为一个菌棒,菌棒中鹅卵石基质混合物部分占菌棒总重量的三分之一;
2)菌棒在温度100℃时保持9小时灭菌,冷却后接种灵芝菌种并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保持25℃的生长温度和65%的空气相对湿度,28天后,灵芝菌丝长满全袋;
3)进入栽培阶段,将菌棒含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一端扎口打开,保持27℃的生长温度,空气相对湿度90%,每天早晚各通风一小时,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生长15天后菌丝体扭结,原基形成,再经35天培养,菌盖边缘不再生长,灵芝木质化;
4)菌棒暴晒2天后,将鹅卵石部分裁下,对基座部分稍作修整;
5)防腐处理,盆景在南方潮湿天气极易霉变,因此待盆景完全干燥后应刷上一层油漆做防腐处理。
成品灵芝盆景木质化菌丝体与鹅卵石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基座,灵芝直接在基座上长出。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栽培阶段中的各种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制作出我们需要的各种造型。
所述的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棉籽壳51份、玉米芯12份、米糠15份、红糖2份、石膏粉4份、黄豆粉14份、樟树木屑22份、杨树木屑9份、栲树木屑28份、谷氨酰胺3份、核黄素1.5份、L-半胱氨酸1.1份、木糖醇0.7份、甜菊糖6份、氯化钠3份、碳酸钙0.6份。
实施例2: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其制作方法为:
1)采用聚乙烯袋栽培,装袋采用两次分装,菌袋下半部分填装基质,上半部分先填装鹅卵石,再加入基质,基质填满鹅卵石的空隙即可,压实后进行扎口;装有基质的下半部分和装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为一个菌棒,菌棒中鹅卵石基质混合物部分占菌棒总重量的三分之一;
2)菌棒在温度100℃时保持8小时灭菌,冷却后接种灵芝菌种并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保持24℃的生长温度和60%的空气相对湿度,25天后,灵芝菌丝长满全袋;
3)进入栽培阶段,将菌棒含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一端扎口打开,保持25℃的生长温度,空气相对湿度85%,每天早晚各通风一小时,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生长10天后菌丝体扭结,原基形成,再经20天培养,菌盖边缘不再生长,灵芝木质化;
4)菌棒暴晒2天后,将鹅卵石部分裁下,对基座部分稍作修整;
5)防腐处理,盆景在南方潮湿天气极易霉变,因此待盆景完全干燥后应刷上一层油漆做防腐处理。
所述的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棉籽壳48份、玉米芯10份、米糠11份、红糖1份、石膏粉2份、黄豆粉12份、樟树木屑18份、杨树木屑7份、栲树木屑20份、谷氨酰胺1份、核黄素0.8份、L-半胱氨酸0.5份、木糖醇0.3份、甜菊糖3份、氯化钠1份、碳酸钙0.2份。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其制作方法为:
1)采用聚乙烯袋栽培,装袋采用两次分装,菌袋下半部分填装基质,上半部分先填装鹅卵石,再加入基质,基质填满鹅卵石的空隙即可,压实后进行扎口;装有基质的下半部分和装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为一个菌棒,菌棒中鹅卵石基质混合物部分占菌棒总重量的三分之一;
2)菌棒在温度100℃时保持10小时灭菌,冷却后接种灵芝菌种并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保持27℃的生长温度和70%的空气相对湿度,30天后,灵芝菌丝长满全袋;
3)进入栽培阶段,将菌棒含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一端扎口打开,保持30℃的生长温度,空气相对湿度95%,每天早晚各通风一小时,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生长20天后菌丝体扭结,原基形成,再经50天培养,菌盖边缘不再生长,灵芝木质化;
4)菌棒暴晒2天后,将鹅卵石部分裁下,对基座部分稍作修整;
5)防腐处理,盆景在南方潮湿天气极易霉变,因此待盆景完全干燥后应刷上一层油漆做防腐处理。
所述的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棉籽壳54份、玉米芯15份、米糠19份、红糖3份、石膏粉6份、黄豆粉17份、樟树木屑26份、杨树木屑12份、栲树木屑35份、谷氨酰胺4份、核黄素2.1份、L-半胱氨酸1.8份、木糖醇1.1份、甜菊糖9份、氯化钠5份、碳酸钙0.9份。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其制作方法为:
1)采用聚乙烯袋栽培,装袋采用两次分装,菌袋下半部分填装基质,上半部分先填装鹅卵石,再加入基质,基质填满鹅卵石的空隙即可,压实后进行扎口;装有基质的下半部分和装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为一个菌棒,菌棒中鹅卵石基质混合物部分占菌棒总重量的三分之一;
2)菌棒在温度100℃时保持7小时灭菌,冷却后接种灵芝菌种并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保持30℃的生长温度和55%的空气相对湿度,33天后,灵芝菌丝长满全袋;
3)进入栽培阶段,将菌棒含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一端扎口打开,保持20℃的生长温度,空气相对湿度80%,每天早晚各通风一小时,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生长25天后菌丝体扭结,原基形成,再经60天培养,菌盖边缘不再生长,灵芝木质化;
4)菌棒暴晒3天后,将鹅卵石部分裁下,对基座部分稍作修整;
5)防腐处理,盆景在南方潮湿天气极易霉变,因此待盆景完全干燥后应刷上一层油漆做防腐处理。
所述的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棉籽壳45份、玉米芯8份、米糠20份、红糖4份、石膏粉8份、黄豆粉10份、樟树木屑15份、杨树木屑5份、栲树木屑40份、谷氨酰胺5份、核黄素0.5份、L-半胱氨酸2.0份、木糖醇0.1份、甜菊糖1份、氯化钠6份、碳酸钙1.0份。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所采用的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棉籽壳55份、玉米芯20份、米糠10份、红糖4份、石膏粉1份、黄豆粉10份、樟树木屑30份、杨树木屑15份、栲树木屑15份、谷氨酰胺6份、核黄素2.3份、L-半胱氨酸0.4份、木糖醇0.2份、甜菊糖10份、氯化钠0.5份、碳酸钙0.1份。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其制作方法为:
1)采用聚乙烯袋栽培,装袋采用两次分装,菌袋下半部分填装基质,上半部分先填装鹅卵石,再加入基质,基质填满鹅卵石的空隙即可,压实后进行扎口;装有基质的下半部分和装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为一个菌棒,菌棒中鹅卵石基质混合物部分占菌棒总重量的三分之一;
2)菌棒在温度100℃时保持11小时灭菌,冷却后接种灵芝菌种并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保持30℃的生长温度和75%的空气相对湿度,20天后,灵芝菌丝长满全袋;
3)进入栽培阶段,将菌棒含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一端扎口打开,保持32℃的生长温度,空气相对湿度96%,每天早晚各通风二小时,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生长25天后菌丝体扭结,原基形成,再经55天培养,菌盖边缘不再生长,灵芝木质化;
4)菌棒暴晒1天后,将鹅卵石部分裁下,对基座部分稍作修整;
5)防腐处理,盆景在南方潮湿天气极易霉变,因此待盆景完全干燥后应刷上一层油漆做防腐处理。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公告号为CN102197763B的中国专利了公开了一种造型灵芝的生产方法,其生产配方为:枫树木屑50%,栎树木屑22%,鼓皮15%、米糠7%、黄豆粉3%,磷肥1%、蔗糖1%、石膏粉1%、复合维生素片每百斤混合料用8片。所述的造型灵芝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枫树木屑50%,栎树木屑22%,鼓皮15%、米糠7%、黄豆粉3%,磷肥1%、蔗糖1%、石膏粉1%、复合维生素片每百斤混合料用8片;
(2)装袋:将配料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直至配料含水量达到65%。再用扁长70cm×扁宽36cm的特制菌袋装料;
(3)灭菌:装好料的菌包随机堆放于灭菌灶上,用蒸汽锅炉加热至料温100℃,并维持8-10小时即可;
(4)接种:将灭菌过的菌包转运至无菌室冷却。当包温降至25℃左右时,便可在菌包周围采用打眼接种方法给菌包接种。具体方法是:用一个长约20cm,直径约3cm的木锥,在菌包圆面上打上四排等距眼洞,每排四个。每打一个洞眼,随即用一块稍大于眼洞直径的菌块用力填于洞内;
(5)发菌:将接种后的菌包放于无菌室内发菌;
(6)码放:将发菌好的菌包,转运至出芝场所,在场内高于地面约30cm的地方固定横杆。菌包与地面成60度倾角靠于横杆上;
(7)盖膜:在码放菌包的上方,按横杆方向搭建一拱棚,拱棚上覆盖农膜与遮阳网;
(8)造型:根据灵芝的生物特性,随意的调节农膜与遮阳网,获得定向培育的造型灵芝。
实施例8:公布号为CN102318505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灵芝盆景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质的配制:基质以棉子壳作为培养基,按重量份比包括棉子壳85份、石膏粉2份、玉米粉和小麦粉共12.5份;或者,按重量份比包括棉子壳85份、石膏粉2份、黄豆粉和小麦粉共12.5份;或者,按重量份比包括棉子壳85份、石膏粉2份、玉米粉和黄豆粉共12.5份;在配制好的基质中加放水后充分拌匀,保证基质内含水量(重量比)为55%一65%,以手握基质有1滴-3滴水滴下为宜;
2)基质的装袋灭菌以及接种和发菌:将拌匀后的基质装入栽培袋即得到菌筒,打接种穴、封口后将菌筒放入锅炉内进行蒸汽灭菌操作,其中锅炉内温度123℃、保温60分钟,蒸汽灭菌后将菌筒从锅炉内取出;灭菌后当菌筒温度降到29℃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灵芝原种,然后将所述菌筒搬入发菌室培养,发菌室温度控制在25℃;当菌丝发到培养料的二分之一时将菌筒搬入栽培室进行子实体培养管理,栽培室内温度控制在32℃、空气湿度为87.5%、光照控制为七分阴三分阳为好。
试验例1:取实施例1-6制得的灵芝盆景进行离心试验,每个实施例作为一个试验组,每组10颗,投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试验,设定离心机转速为20000-25000r/min,离心10min,然后统计每个试验组的灵芝菌丝体与鹅卵石底座的分离数量和分离率,试验结果见表2。
表1灵芝菌丝体与鹅卵石底座结合牢固度情况
实施例1-3(各工艺参数均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应的试验组中均为出现灵芝菌丝体与鹅卵石底座的分离的情况,说明本发明中灵芝菌丝体与鹅卵石底座结合牢固,完全可以满足盆景制作的需要;而实施例4-6对应的试验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灵芝菌丝体与鹅卵石底座的分离现象,尤其是实施例6(各工艺参数均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外)对应的试验组分离率达到了30%。
试验例2:分别采用实施例1-8中的方法进行灵芝盆景的栽培,统计栽培过程中培养基的消耗量和得到的灵芝的重量,再计算出每kg灵芝需消耗的培养基的量,结果见表2;
表2每kg灵芝消耗的培养基的量
实施例1-3(各工艺参数均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应的试验组的每kg灵芝消耗的培养基的量最少,都在2kg以下,明显低于其他的实施例对应的试验组,尤以实施例1对应的试验组的消耗量最少。

Claims (2)

1.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为:
1)采用聚乙烯袋栽培,装袋采用两次分装,菌袋下半部分填装基质,上半部分先填装鹅卵石,再加入基质,基质填满鹅卵石的空隙即可,压实后进行扎口;装有基质的下半部分和装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为一个菌棒,菌棒中鹅卵石基质混合物部分占菌棒总重量的三分之一;
2)菌棒在温度100℃时保持8-10小时灭菌,冷却后接种灵芝菌种并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保持24-27℃的生长温度和60%-70%的空气相对湿度,25-30天后,灵芝菌丝长满全袋;
3)进入栽培阶段,将菌棒含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一端扎口打开,保持25-30℃的生长温度,空气相对湿度85-95%,每天早晚各通风一小时,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生长10-20天后菌丝体扭结,原基形成,再经20-50天培养,菌盖边缘不再生长,灵芝木质化;
4)菌棒暴晒2天后,将鹅卵石部分裁下,对基座部分稍作修整;
5)防腐处理,盆景在南方潮湿天气极易霉变,因此待盆景完全干燥后应刷上一层油漆做防腐处理;
所述的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棉籽壳48-54份、玉米芯10-15份、米糠11-19份、红糖1-3份、石膏粉2-6份、黄豆粉12-17份、樟树木屑18-26份、杨树木屑7-12份、栲树木屑20-35份、谷氨酰胺1-4份、核黄素0.8-2.1份、L-半胱氨酸0.5-1.8份、木糖醇0.3-1.1份、甜菊糖3-9份、氯化钠1-5份、碳酸钙0.2-0.9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为:
1)采用聚乙烯袋栽培,装袋采用两次分装,菌袋下半部分填装基质,上半部分先填装鹅卵石,再加入基质,基质填满鹅卵石的空隙即可,压实后进行扎口;装有基质的下半部分和装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为一个菌棒,菌棒中鹅卵石基质混合物部分占菌棒总重量的三分之一;
2)菌棒在温度100℃时保持9小时灭菌,冷却后接种灵芝菌种并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保持25℃的生长温度和65%的空气相对湿度,28天后,灵芝菌丝长满全袋;
3)进入栽培阶段,将菌棒含有鹅卵石基质混合物的一端扎口打开,保持27℃的生长温度,空气相对湿度90%,每天早晚各通风一小时,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生长15天后菌丝体扭结,原基形成,再经35天培养,菌盖边缘不再生长,灵芝木质化;
4)菌棒暴晒2天后,将鹅卵石部分裁下,对基座部分稍作修整;
5)防腐处理,盆景在南方潮湿天气极易霉变,因此待盆景完全干燥后应刷上一层油漆做防腐处理;
所述的基质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棉籽壳51份、玉米芯12份、米糠15份、红糖2份、石膏粉4份、黄豆粉14份、樟树木屑22份、杨树木屑9份、栲树木屑28份、谷氨酰胺3份、核黄素1.5份、L-半胱氨酸1.1份、木糖醇0.7份、甜菊糖6份、氯化钠3份、碳酸钙0.6份。
CN201310615551.4A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21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15551.4A CN103621312B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15551.4A CN103621312B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1312A CN103621312A (zh) 2014-03-12
CN103621312B true CN103621312B (zh) 2015-12-09

Family

ID=5020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1555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21312B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213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7183A (zh) * 2017-09-18 2019-01-22 贺州市金子山生态灵芝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灵芝盆景的栽培方法
CN108617400A (zh) * 2018-03-31 2018-10-09 广西陆川和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灵芝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8307931A (zh) * 2018-03-31 2018-07-24 广西陆川和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灵芝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2593A (zh) * 2002-06-05 2002-12-04 张兴范 树舌灵芝工艺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545839A (zh) * 2003-12-11 2004-11-17 湖南农大园林发展中心 活灵芝盆景的培育方法
CN101584284A (zh) * 2009-07-03 2009-11-2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活灵芝瓶景的培育方法
CN102318505A (zh) * 2011-08-18 2012-01-18 无锡飞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盆景的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2593A (zh) * 2002-06-05 2002-12-04 张兴范 树舌灵芝工艺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545839A (zh) * 2003-12-11 2004-11-17 湖南农大园林发展中心 活灵芝盆景的培育方法
CN101584284A (zh) * 2009-07-03 2009-11-2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活灵芝瓶景的培育方法
CN102318505A (zh) * 2011-08-18 2012-01-18 无锡飞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盆景的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干灵芝盆景的制作;沈瑞;《乡村科技》;20101115(第11期);第24页 *
灵芝的盆景制作;连保法;《中国林业》;20020210(第3期);第3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1312A (zh)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9669B (zh) 利用槐米提取芦丁后的残渣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06479901B (zh) 一种香菇菌株及其在香菇栽培方法中的应用
CN102318505B (zh) 一种灵芝盆景的栽培方法
CN101816256B (zh) 桑黄的菌种培养及桑黄的栽培方法
CN101889522B (zh) 一种利用香菇菌渣种植秀珍菇的方法
CN102835248B (zh) 一种利用桑枝条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4628469A (zh) 一种蓝莓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4565A (zh) 一种以山核桃蒲壳为主要培养基原料的香菇栽培方法
CN103416225A (zh) 一种优质灵芝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CN105309198A (zh) 一种香菇栽培料及香菇的种植方法
CN104885779A (zh) 一种香菇的种植方法
CN104303846A (zh) 用发酵料大袋栽培秀珍菇的方法
CN105009935A (zh) 一种羊肚菌工厂化后补营养料栽培方法
CN106358755A (zh) 一种香菇羊肚菌葛根的套种栽培方法
CN103650919A (zh) 一种黑木耳全日照栽培方法
CN104813841A (zh) 一种夏季香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03493686A (zh) 桑枝杆木薯杆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CN107360858A (zh) 一种香菇食用菌的培育方法
CN103539540A (zh) 桑枝杆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CN102893805A (zh) 一种使白灵菇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3621312B (zh) 一种以石头为基座的灵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CN101983551A (zh) 杏鲍菇的培植方法
CN103875457A (zh) 一种提高袋栽杏鲍菇出菇品质的生产方法
CN109511461A (zh) 一种黑木耳的高产袋料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ong Jiaming

Inventor after: Xu Ling

Inventor after: Yao Weiguo

Inventor after: Zhang Jin

Inventor before: Xiong Jiaming

Inventor before: Xu L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XIONG JIAMING XU LING TO: XIONG JIAMING XU LING YAO WEIGUO ZHANG JI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