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9067B - 一种w/o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w/o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9067B
CN103599067B CN201310525101.6A CN201310525101A CN103599067B CN 103599067 B CN103599067 B CN 103599067B CN 201310525101 A CN201310525101 A CN 201310525101A CN 103599067 B CN103599067 B CN 103599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emulsion
aqueous phase
tea polyphenols
weight
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51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9067A (zh
Inventor
颜秀花
许伟
邵荣
唐兰勤
陈立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5251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9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9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9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9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90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性质稳定、粒径小于100nm的W/O微乳。以所述W/O微乳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10%-42%复配乳化剂,2%-40%水相溶液,余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其中,所述复配乳化剂由Span80和Tween80组成,重量比为Span80:Tween80=1.02~1.27:1;所述水相溶液由水和乙醇组成,重量比为水:乙醇=1~3:1。本发明还提供所述W/O微乳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W/O微乳制备方法简单,是以茶多酚为代表的稳定性、脂溶性差的活性物质或功能物质的优良载体,从而提高所述活性物质或功能物质的在食品、药物制剂中的稳定性,改善其缓释行为。

Description

一种W/O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剂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级的W/O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载体在食品和制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它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显著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VE的6-7倍,VC的5-10倍,是新型天然的抗氧化剂。但茶多酚脂溶性差,阻碍了其在亲脂性体系的应用,特别是在食品油脂行业的应用。另外,茶多酚稳定性较差,在潮湿、光照、高温等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聚合、缩合等反应。因此,寻找避免茶多酚自动氧化的方法,以提高其活性一直是医学界和食品营养界关注的课题。另外,由于茶多酚自身存在异味,也影响了其应用。除茶多酚外,其它脂溶性差、不稳定的活性物质,如维生素C,核黄素、胰岛素等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将水溶性茶多酚改性成油溶性或以微胶囊作为茶多酚载体以克服茶多酚易被氧化及不溶于油等问题。还有如梁进以羧甲基壳聚糖和壳聚糖盐酸盐为载体,用分子自组装技术,通过离子凝胶法在溶液中制备粒径200~400nm的纳米茶多酚(梁进;纳米茶多酚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1-107.)。但这些方法的制备过程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载体,从而提高以茶多酚为代表的活性物质的油溶解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W/O微乳。所述W/O微乳作为载体,将茶多酚为代表的油溶性小且不稳定的活性物质包结在所述W/O微乳的水核内,提高了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在油相中的溶解度,同时还提高了该类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及缓释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W/O微乳,以所述W/O微乳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10%~42%复配表面活性剂,2%~40%水相溶液,余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其中,所述复配活性剂剂由Span80和Tween80组成,重量比为Span80:Tween80=1.02~1.27:1;所述水相溶液由水和乙醇组成,重量比为水:乙醇=1~3:1。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W/O微乳中,所述的复配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20%~35%;更优选为30%。
优选的,所述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中,Span80:Tween80=1.04~1.17:1;更优选为Span80:Tween80=1.13:1。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W/O微乳中,所述水相溶液的重量百分比为20%~40%;更优选为32%。
优选的,所述水相溶液中,水:乙醇=2:1。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一种W/O微乳,以所述W/O微乳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30%复配表面活性剂,32%水相溶液,余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其中,所述复配表面活性剂由Span80和Tween80组成,重量比为Span80:Tween80=1.13:1;所述水相溶液由水和乙醇组成,重量比为水:乙醇=2: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W/O微乳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在持续搅拌条件下,按重量百分比,往混合釜中加入所述复配表面活性剂,然后加入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液体澄清透明;
优选的,搅拌的速率为250rpm–600rpm。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W/O微乳作为载体在制备食品、药物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食品或药物制剂,包括上述的W/O微乳。
优选的,所述食品或药物制剂,还包括茶多酚、维生素C、核黄素、胰岛素,所述茶多酚、维生素C、核黄素、胰岛素包结在所述W/O微乳的水相中。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茶多酚W/O微乳液,以所述茶多酚W/O微乳液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茶多酚>0~1%,上述W/O微乳99%~<100%;
其中茶多酚包结在所述W/O微乳的水相中。
没有特殊说明,本发明所述乙醇指的是无水乙醇。
本发明所述的W/O微乳作为载体在制备食品、药物制剂中的用途,指的是上述W/O微乳包裹亲水性的活性物质或功能物质,与其它原辅料一起制备成一种食品或药物制剂。一方面,所述活性物质或功能物质在油或亲脂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使所述活性物质或功能物质更稳定、释放更匀速和缓慢。
上述活性物质或功能物质,除茶多酚外,还可以选自维生素C、核黄素、胰岛素。
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之间的比值(Km),及温度都会影响微乳的形成能力。以高载水量、低表面活性剂含量以及良好粒径均一性为原则,以微乳相区面积为指标,筛选本发明所述W/O微乳的最佳配方。
1.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本发明所述W/O微乳,作为载体应用于食品和/或药物制剂中,因此要求表面活性剂必须无毒;而且表面活性剂要具有合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Span80和Tween80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虽然安全无毒,但是Span80水溶性较差,Tween80的水溶性虽好,HLB值过大。因此实验中以亲脂性乳化剂Span80和亲水性乳化剂Tween80进行复配。相同试验条件下,考察了Span80和Tween80不同重量配比组成的1g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最大增水量。最大增水量通过如下方法测定:
取Span80/Tween80不同配比的表面活性剂1g,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4g,磁力搅拌器搅拌下往其中滴加水,测量各时刻电导率并记录电导率突变时的加水量,即是该W/O微乳液的最大增水量。然后以Span80/Tween80(重量比)和最大增水量作图来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Span80:Tween80=1.02~1.27:1时,1g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最大增水量≥0.8g,;Span80:Tween80=1.04~1.17:1时,1g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最大增水量≥0.85g;Span80:Tween80=1.13:1时,最大增水量达到峰值(0.91g)。
因此,复配表面活性剂中,Span80和Tween80的重量比优选为Span80:Tween80=1.02~1.27:1,更优选为Span80:Tween80=1.04~1.17:1,最优选为Span80:Tween80=1.13:1。
2.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一是降低界面张力,二是增加界面的流动性,三是调节HLB值。以乙醇、聚乙二醇400(PEG400)、丙三醇、异丙醇、乙二醇为本发明的助表面活性剂的候选对象。异丙醇有毒,丙三醇含有羟基较多,亲水性较强,较难形成油包水微乳液。因此,二者都不适合作为本发明所述W/O微乳的助表面活性剂。
将水和醇或水和PEG400看成微乳体系的水相溶液,以优选的Span80:Tween80=1.13:1作为复配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和水相溶液的重量比为1:1,以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按照前述方法测定不同水/醇或水/PEG400的重量比下微乳体系的最大增水量。测定方法同前述,只是滴加的不是水,
而是水和醇或水和PEG400构成的水相溶液。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水-PEG400形成的微乳体系的最大增水量
表2水-乙醇的形成的微乳体系的最大增水量
结果分析:表1和2的数据显示,以聚乙二醇400为助表面活性剂的W/O微乳体系的最大增水量值在0.07~0.23,水和聚乙二醇400的重量比为1:3时的值最大。以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的W/O微乳体系的最大增水量值在0.15~0.51,水和乙醇的重量比为2:1时的值最大。对比表1和表2,发现以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的W/O微乳体系的最大增水量峰值明显大于以聚乙二醇400为助表面活性剂的W/O微乳。因此,初步优选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
另外,分别按照水:聚乙二醇400=1:3、水:乙醇=2:1的比例配制水相溶液,在磁力搅拌器搅拌下将重量比分别为9:1、8:2、7:3、6:4、5:5、4:6、3:7、2:8、1:9的复配表面活性剂和水相溶液混合均匀,滴加油相,直至溶液由澄清变浑浊,或由澄清变为透明,澄清说明微乳的形成,浑浊说明微乳的消失。记录下加入的油相的质量,分别计算复配表面活性剂、水相溶液、油相在临界点的质量分数,用软件绘出微乳的拟三元相图,结果见图2-1和2-2,图中E代表浑浊区,I代表澄清区,图2-1是PEG400为助表面活性剂的W/O微乳拟三元相图,图2-2是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的W/O微乳拟三元相图。
图2-1和图2-2比较,乙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区域明显大于聚乙二醇400的。说明,乙醇的乳化质量较聚乙二醇400稳定,故选择乙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
分析原因,可能是聚乙二醇碳链太长、分子体积大,导致其嵌入膜的阻力增大。而乙醇的碳链很短,在界面膜上容易形成弯曲。
表2的数据显示,水-乙醇的重量比优选为水:乙醇=1~3:1,更优选为水:乙醇=2:1。
另外,从图2-2中可以看出,任一重量比的本发明所述优选的复配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都可以形成W/O微乳。
3.油相的选择
将助表面活性剂——乙醇按照重量比水:乙醇=2:1配成水相溶液,重量比为Span80:Tween80=1.13:1的Span80和Tween80为复配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分别按照重量比为9:1、8:2、7:3、6:4、5:5、4:6、3:7、2:8、1:9的9种不同比例混合,按照前述方法绘制不同油相微乳的拟三元相图。结果见图3-1~图3-5。不同油相选自肉豆蔻酸异丙酯、油酸乙酯、乙酸乙酯、玉米油、橄榄油。
由图3-1~图3-5可以看出,用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做油相所得微乳区域较油酸乙酯、乙酸乙酯、玉米油、橄榄油都大。而且肉豆蔻酸异丙酯无毒无副作用。因此,优选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本发明所述W/O微乳的油相。
通过上述研究,优选出本发明所述W/O微乳剂的组成是:以Span80和Tween80为复配表面活性剂,以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乙醇溶于水中构成水相溶液,以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
以所述W/O微乳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10%~42%复配表面活性剂,2%~40%水相溶液,余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更优选的,以所述W/O微乳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20%~35%复配表面活性剂,20%~40%水相溶液,余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最优选的,以所述W/O微乳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30%复配表面活性剂,32%水相溶液,余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上述W/O微乳中,Span80和Tween80的重量比为Span80:Tween80=1.02~1.27:1;优选Span80:Tween80=1.04~1.17:1,更优选Span80:Tween80=1.13:1。
水和乙醇的重量比为水:乙醇=1~3:1,优选为水:乙醇=2:1。
本发明提供一种最优选的W/O微乳,以所述W/O微乳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30%复配表面活性剂,32%水相溶液,余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其中,所述复配表面活性剂由Span80和Tween80组成,重量比为Span80:Tween80=1.13:1;所述水相溶液由水和乙醇组成,重量比为水:乙醇=2:1。
4.空白微乳稳定性研究
4.1.温度对相图的影响
按照最优选的所述W/O微乳的原料配比,在20℃、30℃和40℃下制备Tween80-Span80/乙醇/IPM/水微乳,绘制不同温度下的拟三元相图。结果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下,微乳体系差异不大。说明本发明所述W/O微乳对热稳定。
4.2.pH对相图的影响
按照重量比水:乙醇=2:1制备水相溶液,以HCl调pH值分别为1、3、6,其它按照最优选的所述W/O微乳的原料配比,制备不同pH值时的Tween80-Span80/乙醇/IPM/水微乳,分别绘制微乳的拟三元相图。结果见图5。
从图5可以得出,乳微在酸度增加过程中,相图大致保持不变。说明本发明所述W/O微乳具有很好的耐酸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1、本发明所述W/O微乳性质稳定,适应较宽的温度和pH值条件。
2、本发明所述W/O微乳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只需要按照比例加入各组分混匀即可。
3、本发明所述W/O微乳的粒子,粒径小(<100nm)且分布均匀,微乳体系稳定性好。
3、本发明所述W/O微乳可以作为载体,包裹脂溶性差或者性质不稳定的水溶性活性物质,如茶多酚,从而提高所述活性物质的脂溶性和稳定性。例如,用本发明所述的W/O微乳来包裹茶多酚,能使茶多酚在油中溶解的质量分数高达1%。25℃下,包裹在本发明所述W/O微乳中茶多酚在室外光条件下,经过2、3、4天后,茶多酚的残存率分别为99%、98%、95%,110天时残存率仍然达到30%。而溶解于水中的茶多酚在同等条件下,4天就殆失完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显示了Span80和Tween80的重量配比与复配表面活性剂的增水量的关系曲线。
图2显示了不同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的拟三元相图,图中E代表浑浊区,I代表澄清区;其中,图2-1是PEG400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时,不同水-PEG400配比的拟三元相图;图2-2是乙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时,不同水-乙醇配比的拟三元相图。
图3显示了不同油相的微乳的拟三元相图,图中E代表浑浊区,I代表澄清区;其中图3-1~图3-5分别是油相为肉豆蔻酸异丙酯、油酸乙酯、乙酸乙酯、玉米油、橄榄油的微乳的拟三元相图。
图4显示了20℃、40℃和40℃下Tween80-Span80/乙醇/IPM/水微乳的拟三元相图,图中E代表浑浊区,I代表澄清区。
图5显示了pH=1、pH=3和pH=6下Tween80-Span80/乙醇/IPM/水微乳的拟三元相图,图中E代表浑浊区,I代表澄清区。
图6显示了实施例制备的微乳的电镜照片,其中图6-1是实施例1制备的W/O微乳,图6-2是实施例4制备的1%茶多酚W/O微乳,图6-3是实施例5制备的0.3%茶多酚W/O微乳。
图7显示了试验例2中,不同样品的茶多酚残留率-光照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8显示试验例3中,不同样品的茶多酚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药材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实施例1一种W/O微乳
原料配方:(单位:g)
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不间断搅拌的情况下,转速为600rpm,往混合釜中加入Span80和Tween80,然后加入所述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混合体系澄清透明,即得。
实施例2一种W/O微乳
原料配方:(单位:kg)
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不间断搅拌的情况下,转速为400rpm,往混合釜中加入Span80和Tween80,然后加入所述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混合体系澄清透明,即得。
实施例3一种W/O微乳
原料配方:(单位:g)
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溶液;在磁力搅拌不间断搅拌的情况下,转速为250rpm,往混合釜中加入Span80和Tween80,然后加入所述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混合体系澄清透明,即得。
实施例4一种茶多酚W/O微乳
原料:(单位:g)
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溶液,然后加入茶多酚,搅拌使溶解,得到茶多酚水相溶液;在磁力搅拌不间断搅拌的情况下,转速为600rpm,往混合釜中加入Span80和Tween80,然后加入茶多酚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混合体系澄清透明,即得。
实施例5一种茶多酚W/O微乳
原料配方:(单位:g)
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溶液,然后加入茶多酚,搅拌使溶解,得到茶多酚水相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不间断搅拌的情况下,转速为400rpm,往混合釜中加入Span80和Tween80,然后加入茶多酚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混合体系澄清透明,即得。
实施例6一种茶多酚W/O微乳
原料配方:(单位:g)
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溶液,然后加入茶多酚,搅拌使溶解;在磁力搅拌器不间断搅拌的情况下,转速为250rpm,往混合釜中加入Span80和Tween80,然后加入茶多酚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混合体系澄清透明,即得。
实施例7一种维生素CW/O微乳
原料配方:(单位:g)
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溶液,然后加入维生素C,搅拌使溶解,得到维生素C水相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不间断搅拌的情况下,转速为600rpm,往混合釜中加入Span80和Tween80,然后加入维生素C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混合体系澄清透明,即得。
实施例8一种核黄素W/O微乳
原料配方:(单位:g)
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溶液,然后加入核黄素,搅拌使溶解,得到核黄素水相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不间断搅拌的情况下,转速为600rpm,往混合釜中加入Span80和Tween80,然后加入核黄素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混合体系澄清透明,即得。
实施例9一种胰岛素W/O微乳
原料配方:(单位:g)
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溶液,然后加入胰岛素,搅拌使溶解,得到胰岛素水相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不间断搅拌的情况下,转速为600rpm,往混合釜中加入Span80和Tween80,然后加入胰岛素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混合体系澄清透明,即得。
试验例1微乳性能的考察
1、微乳粒径的测定
在25℃下,用Nano-Zs90马尔文激光散射仪测定实施例1-6制备的微乳样品的粒径大小,计算微乳的平均粒径大小。结果见表3。
表3微乳粒径测定结果
表3结果显示,实施例1-6制备的W/O微乳,粒径都小于100nm。而且与相应的空白微乳相比(实施例1-3制备的微乳),茶多酚W/O微乳的粒径、分散度的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
2、微乳液电镜照片
采用负染色法,用JEM-2100F型高分辨电镜拍摄表征。具体方法为:将微乳液样品滴于铜网上,用滤纸吸干溶液,再滴入2%磷钨酸乙醇溶液进行负染色,待铜网中溶液干燥后,置于透射电镜下观察。
实施例1、4和5制备的微乳电镜照片见图6-1~6-3。
由图6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否含有茶多酚,所有的微乳体系粒子呈规则的球形,粒径小于100nm。同相应的空白微乳相比,0.3%茶多酚微乳体系,部分粒子呈现核壳结构,而在1%体系中所有粒子都呈核壳结构。
3、结论
1)本发明所述W/O微乳,体系粒子形态好,粒径小且均匀。而且茶多酚的加入对本发明所述W/O空白微乳的粒径大小影响较小。
2)电镜照片显示茶多酚被包裹在微乳液的水相中,即核壳结构的核中,从而有利于茶多酚的稳定,不易被氧化。而且实施例4制备的茶多酚W/O微乳,茶多酚含量最高,说明实施例4的W/O微乳对茶多酚的包裹效果更好。因此,本发明最优选该实施例所述的茶多酚W/O微乳原料配比。
试验例2本发明所述茶多酚W/O微乳的稳定性考察
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
茶多酚含量用酒石酸铁比色法(GB8313一2002)测定[GB/T8313一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茶多酚测定[s])。
25℃下,实施例4-6制备的茶多酚W/O微乳和茶多酚0.3%水溶液分别置于无色敞口玻璃容器中,同时放置于室外日光下110天,分别在第1、2、3和110天,采用上述方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以第0天的茶多酚含量为100%,计算其它各测定点的茶多酚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图7和表4。
表4茶多酚W/O乳液稳定性考察结果
从图7和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茶多酚W/O微乳,能够显著提高茶多酚的稳定性。另外,实施例4制备的茶多酚W/O微乳液中茶多酚的相对含量始终高于在实施例5和6制备的茶多酚W/O微乳;说明实施例4的W/O微乳对茶多酚的包裹效果更好。
试验例3本发明所述茶多酚W/O微乳的释放试验
试验方法:
以茶多酚1%水溶液作为参比。分别取实施例4制备的茶多酚微乳液和茶多酚1%水溶液两种溶液5mL于渗析袋中,将渗析袋分置于含有50mLPBS的两个三角瓶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于不同时间从三角瓶中取5mL渗析液,并用相同体积的PBS补足。
试验结果:见图8。
通过计算累计释放率,可知茶多酚水溶液在3h和15h释放率为分别为68.35%和99.21%,在20h基本释放完全。而实施例4制备的茶多酚W/O微乳在3h和15h时的释放率分别仅为38.42%和44.51%;以后释放速度越来越慢,在60h时才达到56.31%。由此可见,上述W/O微乳对茶多酚的缓释效果显著。
总之,本发明以Span80和Tween80复配作为表面活性剂,以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以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提供了一种性质稳定、粒径小于100nm的W/O微乳。本发明所述W/O微乳制备方法简单,是以茶多酚为代表的稳定性、脂溶性差的活性物质或功能物质的优良载体,从而提高所述活性物质或功能物质在食品、药物制剂中的稳定性,改善其缓释行为。
以上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或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W/O微乳,以所述W/O微乳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20%~35%复配表面活性剂,20%~40%水相溶液,余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其中,所述复配表面活性剂由Span80和Tween80组成,重量比为Span80:Tween80=1.04~1.17:1;所述水相溶液由水和乙醇组成,重量比为水:乙醇=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O微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W/O微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中,Span80:Tween80=1.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O微乳,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溶液的重量百分比为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O微乳,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溶液中,水:乙醇=2:1。
6.一种W/O微乳,以所述W/O微乳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30%复配表面活性剂,32%水相溶液,余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其中,所述复配表面活性剂由Span80和Tween80组成,重量比为Span80:Tween80=1.13:1;所述水相溶液由水和乙醇组成,重量比为水:乙醇=2:1。
7.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W/O微乳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在持续搅拌条件下,按重量百分比,往混合釜中加入所述复配表面活性剂,然后加入水相溶液,最后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至液体澄清透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的速率为250rpm–600rpm。
9.一种食品或药物制剂,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W/O微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品或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多酚、维生素C、核黄素和胰岛素中的一种,所述茶多酚、维生素C、核黄素和胰岛素包结在所述W/O微乳的水相中。
11.一种茶多酚W/O微乳液,以所述茶多酚W/O微乳液的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茶多酚>0且≤1%,余量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W/O微乳;
其中茶多酚包结在所述W/O微乳的水相中。
CN201310525101.6A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w/o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9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5101.6A CN103599067B (zh)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w/o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5101.6A CN103599067B (zh)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w/o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9067A CN103599067A (zh) 2014-02-26
CN103599067B true CN103599067B (zh) 2015-11-18

Family

ID=5011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510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9067B (zh)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w/o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90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7145B (zh) * 2014-09-18 2016-04-06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维生素e纳米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6717B (zh) * 2015-09-06 2017-05-3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壳聚糖包覆维生素c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9291A (zh) * 2016-06-08 2016-10-26 上海上药第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胸腺法新微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4440B (zh) * 2016-07-05 2019-05-24 南昌大学 一种多分子层可控营养物缓释纳米乳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6360717A (zh) * 2016-08-25 2017-02-01 海南大学 一种油包水型蓝莓花青素微乳的制作方法
TWI643639B (zh) * 2017-04-21 2018-12-11 高雄醫學大學 用於經皮遞送藥物的醫藥載體及含其的醫藥組合物
CN112168743B (zh) * 2019-07-01 2023-08-04 浙江宝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衰老胶原蛋白肽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0251B (zh) * 2021-06-17 2022-08-30 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发酵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30303B (zh) * 2021-09-17 2024-04-05 欧诗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单一类型乳化剂制备多重乳液的方法以及晒后修复冰晶霜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油包水微乳的制备及特性研究;徐胜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20110815(第08期);摘要,第7页第3段-第8页第3段,第9页第4段,第39页第1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9067A (zh)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9067B (zh) 一种w/o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l et al. Colloidal complexation of a macromolecule with a small molecular weight natural polyphenol: implications in modulating polymer functionalities
KR100482390B1 (ko) 미셀나노입자
Oakenfull Aggregation of saponins and bile acids in aqueous solution
Iradhati et al. Formulation and physical stability test of griseofulvin microemulsion gel
Sun et al. A surfactant-free microemulsion consisting of water, ethanol, and dichloromethane and its template effect for silica synthesis
JPH021764A (ja) 水溶性ポリマー分散液
CN102551056A (zh) 一种o/w型碳链长&lt;15的脂溶性营养素的微乳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8779A (zh) 一种山苍子精油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charya et al.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harmaceutically useful microemulsion derived from isopropylmyristate, polyoxyethylene (4) lauryl ether (Brij-30), isopropyl alcohol and water
Parsi et al. Comparison of O/W and IL/W microemulsion systems as potential carriers of sparingly soluble celecoxib drug
Cheng et al. Novel microemulsions: ionic liquid-in-ionic liquid
CN103520103B (zh) 一种维生素e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Shah et al. Fluconazole topical microemulsion: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CN105029667A (zh) 一种烟用水溶性大茴香油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sende et al. Effect of cosurfactant on th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on-ionic biocompatible microemulsions
CN108113964B (zh) 基于Tween 80生物相容微乳液的构筑,载芹菜素的体外释放和抗氧化性能研究
Pygall et al. Solution interactions of diclofenac sodium and meclofenamic acid sodium with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HPMC)
JPWO2002043698A1 (ja) W/o/w型複合エマルション
CN102772389B (zh) 一种水溶性维生素e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161683A (ja) 乳化液体の製造方法
CN109662945A (zh) 一种含紫草素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4167A (zh) 蛋白包载方法
Abdullah et al. Stability studies of nano-scaled emulsions containing ibuprofen for topical delivery
CN112870161B (zh) 一种雪松醇纳米乳及其优化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