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5100A - 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5100A
CN103585100A CN201310520536.1A CN201310520536A CN103585100A CN 103585100 A CN103585100 A CN 103585100A CN 201310520536 A CN201310520536 A CN 201310520536A CN 103585100 A CN103585100 A CN 103585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preparation
juice
soft extract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05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UJI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3105205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5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5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5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浸胶:将胶类置入酒中24小时以上,直至其完全融化;浸药:将中药饮片倒入凉水中,水面高于中药饮片药面10-20cm,浸泡8~12小时;煎汁:将浸好的中药饮片置于一容器中,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的药汁,静置8~12小时,倾出上清药液,去除沉淀物,得清汁;浓缩:将清汁置于容器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至用筷子挑起成线或滴于毛边纸上不渗开即可,此为清膏;收膏:将所得清膏与泡好的胶类混合,再投糖,用文火收膏,待气泡成黄豆大小时,说明膏滋已熬好。本发明制备出的膏滋无砂粒感、不易“出花”,煎煮过程不会焦化,并且膏滋长时间放置不会产生糖与药汁分离或有颗粒状析出的现象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膏方(亦称膏滋方),是以复方中药煎熬,去渣滤清,取汁浓缩后,以胶或蜜等赋形剂调制而成的膏状内服制剂。膏滋方不仅是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最佳制剂,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单味或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膏滋方,顾名思义具有润泽、滋补的作用。它与人参、鹿茸之类补药只顾一面不同,膏滋方通过辨别病人体质,详察其阴阳虚实,同时兼顾其原有的旧疾,通过辩证,制定最适合每个个体的滋补膏方,以期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出的膏滋无砂粒感、不易“出花”,煎煮过程不会焦化,并且膏滋长时间放置不会产生糖与药汁分离或有颗粒状析出的现象产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0、浸胶:将胶类置入酒中24小时以上,直至其完全融化,待用;
步骤20、浸药:将中药饮片倒入凉水中,水面高于中药饮片药面10-20cm,浸泡8~12小时;
步骤30、煎汁:将浸好的中药饮片置于一容器中,第一次加水时,水面高出中药饮片药面5±0.3cm,煮沸60±5min,煎至水面与药面相平,倾出头汁;再加热水煎汁,水面高出药面3±0.3cm,煮沸45±5min,倾出药汁,第三次加水的水面与药面相平,煮沸30±5min,再倾出药汁;合并三次的药汁,用100目筛子过滤,静置8~12小时,倾出上清药液,去除沉淀物,得清汁;
步骤40、浓缩:将清汁置于容器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每捞1次,随即将筛子在清水桶中漂净,待清汁转稠,至用筷子挑起成线或滴于毛边纸上不渗开即可,此为清膏;
步骤50、收膏:将所得清膏与泡好的胶类混合,再投糖,然后用筛子把此浓膏再过滤一遍,收膏用文火,并用竹片括清锅边并不断搅动铲底以防焦化,待锅内膏液向上涌动时,吹散锅面的热气,可防止沸溢且加快收膏时间;待膏液只在容器内沸腾,不再上涌,预示膏滋即将熬好,待气泡成黄豆大小时,说明膏滋已熬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中的胶类为阿胶、鹿角胶、龟板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中的酒为黄酒。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为陶器、瓷器、锈钢或铝制成的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0中的糖为冰糖、砂糖、饴糖、蜜糖、木糖醇或女贞糖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收膏标准:用竹片从步骤50的容器内提起,见膏滋向下滴成三角形,即“挂旗”,要是旗下有滴珠,则说明水分尚多,仍须再熬;而“挂旗”大,则说明膏滋熬得偏老,适于在暖冬服用;“挂旗”小,说明膏滋熬得偏嫩,适于寒冬服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贮藏:膏滋熬成后盛放在陶瓷或搪瓷容器中,该容器应事先洗净消毒并烘干,膏滋冷却8~12小时后,加盖。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膏滋无砂粒感、不易“出花”,煎煮过程不会焦化,并且膏滋长时间放置不会产生糖与药汁分离或有颗粒状析出的现象产生。
本发明膏滋熬成后盛放在陶瓷或搪瓷容器中,该容器应事先洗净消毒并烘干,膏滋冷却8~12小时后,加盖,以免水蒸气冷凝回流于煎膏中,使膏面稀释,含水量高易产生霉变现象,因此保存时间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0、浸胶:将胶类置入酒中24小时以上,直至其完全融化,待用;
步骤20、浸药:将中药饮片倒入凉水中,水面高于中药饮片药面10-20cm,浸泡8~12小时;
步骤30、煎汁:将浸好的中药饮片置于一容器中,第一次加水时,水面高出中药饮片药面5±0.3cm,煮沸60±5min,煎至水面与药面相平,倾出头汁;再加热水煎汁,水面高出药面3±0.3cm,煮沸45±5min,倾出药汁,第三次加水的水面与药面相平,煮沸30±5min,再倾出药汁;合并三次的药汁,用100目筛子过滤,静置8~12小时,倾出上清药液,去除沉淀物,得清汁;
步骤40、浓缩:将清汁置于容器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每捞1次,随即将筛子在清水桶中漂净,待清汁转稠,至用筷子挑起成线或滴于毛边纸上不渗开即可,此为清膏;
步骤50、收膏:将所得清膏与泡好的胶类混合,再投糖,然后用筛子把此浓膏再过滤一遍,收膏用文火,并用竹片括清锅边并不断搅动铲底以防焦化,待锅内膏液向上涌动时,吹散锅面的热气,可防止沸溢且加快收膏时间;待膏液只在容器内沸腾,不再上涌,预示膏滋即将熬好,待气泡成黄豆大小时,说明膏滋已熬好。
所述步骤10中的胶类为阿胶、鹿角胶、龟板胶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10中的酒为黄酒。
所述容器为陶器、瓷器、锈钢或铝制成的容器。
所述步骤50中的糖为冰糖、砂糖、饴糖、蜜糖、木糖醇或女贞糖中的一种。
所述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收膏标准:用竹片从步骤50的容器内提起,见膏滋向下滴成三角形,即“挂旗”,要是旗下有滴珠,则说明水分尚多,仍须再熬;而“挂旗”大,则说明膏滋熬得偏老,适于在暖冬服用;“挂旗”小,说明膏滋熬得偏嫩,适于寒冬服用。
步骤70、贮藏:膏滋熬成后盛放在陶瓷或搪瓷容器中,该容器应事先洗净消毒并烘干,膏滋冷却8~12小时后,加盖。
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膏滋无砂粒感、不易“出花”,煎煮过程不会焦化,并且膏滋长时间放置不会产生糖与药汁分离或有颗粒状析出的现象产生。
本发明膏滋熬成后盛放在陶瓷或搪瓷容器中,该容器应事先洗净消毒并烘干,膏滋冷却8~12小时后,加盖,以免水蒸气冷凝回流于煎膏中,使膏面稀释,含水量高易产生霉变现象,因此保存时间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0、浸胶:将胶类置入酒中24小时以上,直至其完全融化,待用;
步骤20、浸药:将中药饮片倒入凉水中,水面高于中药饮片药面10-20cm,浸泡8~12小时;
步骤30、煎汁:将浸好的中药饮片置于一容器中,第一次加水时,水面高出中药饮片药面5±0.3cm,煮沸60±5min,煎至水面与药面相平,倾出头汁;再加热水煎汁,水面高出药面3±0.3cm,煮沸45±5min,倾出药汁,第三次加水的水面与药面相平,煮沸30±5min,再倾出药汁;合并三次的药汁,用100目筛子过滤,静置8~12小时,倾出上清药液,去除沉淀物,得清汁;
步骤40、浓缩:将清汁置于容器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每捞1次,随即将筛子在清水桶中漂净,待清汁转稠,至用筷子挑起成线或滴于毛边纸上不渗开即可,此为清膏;
步骤50、收膏:将所得清膏与泡好的胶类混合,再投糖,然后用筛子把此浓膏再过滤一遍,收膏用文火,并用竹片括清锅边并不断搅动铲底以防焦化,待锅内膏液向上涌动时,吹散锅面的热气,可防止沸溢且加快收膏时间;待膏液只在容器内沸腾,不再上涌,预示膏滋即将熬好,待气泡成黄豆大小时,说明膏滋已熬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的胶类为阿胶、鹿角胶、龟板胶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的酒为黄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陶器、瓷器、锈钢或铝制成的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0中的糖为冰糖、砂糖、饴糖、蜜糖、木糖醇或女贞糖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收膏标准:用竹片从步骤50的容器内提起,见膏滋向下滴成三角形,即“挂旗”,要是旗下有滴珠,则说明水分尚多,仍须再熬;而“挂旗”大,则说明膏滋熬得偏老,适于在暖冬服用;“挂旗”小,说明膏滋熬得偏嫩,适于寒冬服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贮藏:膏滋熬成后盛放在陶瓷或搪瓷容器中,该容器应事先洗净消毒并烘干,膏滋冷却8~12小时后,加盖。
CN201310520536.1A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585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0536.1A CN103585100A (zh)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0536.1A CN103585100A (zh)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5100A true CN103585100A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7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0536.1A Pending CN103585100A (zh)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8510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4005A (zh) * 2018-02-13 2018-06-05 四川固正保和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草本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8184A (zh) * 2019-12-02 2020-03-24 遵义市中医院 一种利用中药膏方制作成棒棒糖的加工方法
CN111991234A (zh) * 2020-08-12 2020-11-27 浙江桐君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膏方制作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八恺: "中药膏滋的制作", 《中医药研究》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4005A (zh) * 2018-02-13 2018-06-05 四川固正保和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草本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8184A (zh) * 2019-12-02 2020-03-24 遵义市中医院 一种利用中药膏方制作成棒棒糖的加工方法
CN111991234A (zh) * 2020-08-12 2020-11-27 浙江桐君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膏方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0072B (zh) 一种清肺润肝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5374B (zh) 丹参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3180A (zh) 一种相思藤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753A (zh) 药酒制备过程中药材处理方法、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3535735A (zh) 灵芝解酒组合物、膏剂及其制作方法和用途
CN103585100A (zh) 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CN103393958A (zh) 一种降血压中药制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5462750A (zh) 一种委陵菜风味椰枣果酒的酿制方法
CN106962549A (zh) 一种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839A (zh) 一种灵芝万寿果茶
CN104082783A (zh) 一种桂花香卤鸡蛋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3897B (zh) 一种保健酒的制备方法
CN105194318A (zh) 复方中药健脑汤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583A (zh) 一种中药解暑茶
CN104474079A (zh) 活血化瘀养生中药酒及制备方法
CN108570387A (zh) 一种糯米酒的制作方法
CN104186765A (zh) 一种甘草养生沫茶
CN104621292A (zh) 竹叶茶的制作工艺
CN106954718A (zh) 茉莉赶黄草茶的制备方法
CN103060147B (zh) 高粱米酒的制备方法
CN104824249A (zh) 一种柠檬瘦身桔梗花茶
CN104920771A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老鹰茶口香糖及其生产方法
CN104399016A (zh) 润肺平喘中药酒及制备方法
CN103564115A (zh) 一种咖啡味的金银花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604A (zh) 润肺化痰养生药酒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