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5035B - 门打开装置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门打开装置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5035B
CN103575035B CN201310345100.3A CN201310345100A CN103575035B CN 103575035 B CN103575035 B CN 103575035B CN 201310345100 A CN201310345100 A CN 201310345100A CN 103575035 B CN103575035 B CN 103575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tor
sliding surface
door opening
ope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51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5035A (zh
Inventor
山下太一郎
芦田诚
笹村和文
中山明姫
荒川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776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14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000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05570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75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5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5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5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打开装置,其通过实现驱动机构的薄型化,在设置时省空间。该门打开装置(24)具备具有马达(37)的驱动机构(27)、收纳驱动机构(27)的收纳部件即上壳体(59)及下壳体(60)、通过马达(37)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部件(36)、将旋转部件(3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连结部件(29),收纳部件的第一面(94)和与第一面(94)相对的第二面的间隔比马达(37)的外形小,具备覆盖从第一面(94)突出的马达(37)的马达收纳部(38),旋转部件(36)从第一面(94)向外侧突出,马达收纳部(38)与旋转部件(36)相比,从第一面(94)的突出长度相等或小。

Description

门打开装置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打开装置及冰箱。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具备利用马达的正转使门在打开的方向上移动的门打开部件、利用马达的反转使门在关闭方向上移动的门关闭部件、限制驱动转矩的转矩限制单元的门开闭装置中,通过构成为使用蜗轮将旋转轴的方向从水平方向变换为垂直方向,使开闭机构薄型,并且能够应用于冷冻室门等那样的拉出门。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具备对马达的旋转减速的减速装置的旋转驱动单元中,具备,具有具备多个台阶的台阶部的旋转部件、将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连结部件,利用旋转部件的台阶部将动力传递到连结部件并对门进行开闭的结构,并且记载了使用蜗轮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具备对马达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装置的旋转驱动单元中,设置设有多个动力传递部的旋转部件、将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连结部件,动力传递部具有朝向旋转中心方向的平面部,连结部件具有多个台阶状的台阶部,在平面部与台阶部面接触的状态下传递动力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435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173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86192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中,只记载了蜗轮为水平的结构。另外,未记载在蜗轮进行旋转驱动时,在蜗轮上产生的轴向的推力负荷。
另外,未记载门开闭装置与冰箱主体的绝热材料、真空绝热材料的配置的关系。
接着,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结构中,未记载使用蜗轮的场合的马达或驱动齿轮的配置结构、用于使驱动机构薄型化的结构、或被绝热分隔的真空绝热材料的配置的关系。
接着,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结构中,未记载使驱动机构薄型化的结构、被绝热分隔的真空绝热材料的配置关系。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实现驱动机构的薄型化,在设置时省空间的门打开装置。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具备门打开装置时,抑制绝热壁厚的减少的冰箱。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例如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结构。本申请包括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单元,列举其一个例子,则提供一种门打开装置,其具备具有马达的驱动机构、收纳该驱动机构的收纳部件、通过上述马达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部件、将该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连结部件,上述收纳部件的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间隔比上述马达的外形小,具备覆盖从上述第一面突出的上述马达的马达收纳部,上述旋转部件从上述第一面向外侧突出,上述马达收纳部与上述旋转部件相比,从上述第一面的突出长度相等或小。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通过实现驱动机构的薄型化,能够提供在设置时省空间的门打开装置。另外,能够提供在具备门打开装置时,抑制了绝热壁厚度的减少的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主体的图。
图2是图1的E-E线剖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冻室门与蔬菜室门的结构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图5的A方向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旋转部件与连结部件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打开动作的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关闭动作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上表面的图5的A方向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下表面的图5的B方向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5的A方向透视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与绝热分隔件的结构的图5的C-C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与绝热分隔件的结构的图14的D-D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蜗轮的结构的图14的F-F剖视图。
图17是图14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矩限制单元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矩限制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打开动作时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打开装置的关闭动作时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及马达支撑单元的立体图。
图2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组装在壳体上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矩限制单元的放大剖视图,是说明与图17不同的例子的图。
图25是图24的转矩限制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中:1—冰箱主体,5—下级冷冻室,6—蔬菜室,12、12a、12b—绝热隔壁,18—真空绝热材料,23—开门开关,24—门打开装置,25—发泡绝热材料,26—支撑框,27—驱动机构,28—连结加固单元,29—连结板(连结部件),30—第二门检测单元,31—控制基板,32—驱动轴,36—旋转板(旋转部件),37—马达,38—马达收纳部(突出部),48—台阶(按压部),49—台阶(被按压部),50—第一磁铁,51—第二磁铁,52—引入位置,53—打开量,57—前端部,58—抵接部,59—上壳体(收纳部件),60—下壳体(收纳部件),61—蜗杆,62—蜗轮(第一齿轮),63—小齿轮(第二齿轮),64—蜗轮轴,65—空转齿轮(第三齿轮),66—空转轴,67—输出齿轮(第四齿轮),68—转矩限制单元,69—配线空间,70—连接器,71—配线电缆,72—检测基板,73—旋转检测单元,74—第一门检测单元,75—马达端子,76—啮合部,77—连接器插座,78—密封材料,79—蜗轮收纳部,80—旋转中心,81—齿轮齿筋,82—平面部,83—第一滑动面,84—第二滑动面,85—槽,86—限制器,87—狭缝,88—片状部,89—弹簧环,90—O字状环,91—螺钉(连结单元),92—冰箱底壁,93—减速单元,94—上表面(第一面),95—底面(第二面),96—第一侧面,97—第二侧面,98—第三侧面,99—第四侧面,100—电源,101—操作面板,102—操作单元,103—显示单元,104—报告单元,105—马达支撑部件,106—连结孔,107—连结单元(螺钉),108—圆筒部,109—圆筒部,110—蜗轮轴部,111—连结单元(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冰箱主体1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面外形图。图2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结构的图1的E-E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是表示冷气通道、吹出口的配置等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主体1从上方依次具有冷藏室2、制冰室3及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以及蔬菜室6。作为一个例子,冷藏室2及蔬菜室6是大约3~5℃的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另外,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及下级冷冻室5作为一个例子,是大约-18℃的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
冷藏室2在前方侧具备被左右分割的对开(所谓的法国式)冷藏室门2a、2b。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蔬菜室6分别具备拉出式的制冰室门3a、上级冷冻室门4a、下级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以下,存在将冷藏室门2a、2b、制冰室门3a、上级冷冻室门4a、下级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简称为门2a、2b、3a、4a、5a、6ta的场合。
另外,冰箱主体1具备分别检测门2a、2b、3a、4a、5a、6a的开闭状态的门传感器(未图示)、在判断为各门敞开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一分钟以上的场合报告给用户的警报器(未图示)、进行冷藏室2的温度设定、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的温度设定的操作面板101。
另外,在门5a及门6a上设有开门开关23,输入使后述的门打开装置24进行动作的信号。
另外,各贮藏室及门的配置未限定于本实施方式,能够采用在国内及国外公知的多种样式的设计。另外,开门开关23未限定于设在门5a、门6a上的结构,例如,可以是设在门5a、门6a的把手部(未图示)上的结构、设在后述的操作面板101上的结构。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开门开关23,利用冰箱主体1接收来自与冰箱主体1不同的操作单元的输入信号。
如图2所示,冰箱主体1的箱外与箱内由通过在内箱10a与外箱10b之间填充发泡绝热材料25(发泡聚氨酯)而形成的绝热箱体10隔断。另外,冰箱主体1的绝热箱体10安装多个真空绝热材料18。
箱内由绝热隔壁12a分割为冷藏室2、上级冷冻室4及制冰室3(参照图1,在图2中,未图示制冰室3),由绝热隔壁12b分隔下级冷冻室5与蔬菜室6。
在门2a、2b的箱内具备多个门兜14(参照图1、图2)。另外,冷藏室2由多个棚13在纵向上被划分为多个贮藏空间。
如图2所示,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及蔬菜室6在位于各个贮藏室的前方的门4a、5a、6a的后方分别设有收纳容器4b、5b、6b。并且,通过将手钩在门4a、5a、6a的未图示的把手部上并向跟前侧拉,收纳容器4b、5b、6b被拉出。图1所示的制冰室3也相同,与门3a一体地设有收纳容器(在图2中以3b表示),通过将手钩在门3a的未图示的把手部上并向跟前侧拉,拉出收纳容器3b。
如图2所示(适当参照图3),冷却器7设在位于下级冷冻室5的大致背部的冷却器收纳室8内。在冷却器7的上方设有送风机9。在冷却器7中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的空气(以下将在冷却器7中进行热交换而得的低温空气称为“冷气”)利用送风机9通过冷藏室送风通道11、蔬菜室送风通道17、制冰室送风通道40、下级冷冻室送风通道41及未图示的上级冷冻室送风通道向冷藏室2、蔬菜室6、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制冰室3的各贮藏室运送。向各贮藏室的送风由冷藏室冷却挡板20与冷冻室冷却挡板21的开闭控制。
在此,冷藏室冷却挡板20是具备两个开口部的所谓成对挡板,第一开口20a控制向冷藏室送风通道11的送风,第二开口20b控制向蔬菜室送风通道17的送风。
并且,如图3虚线所示,向冷藏室2、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及蔬菜室6的各送风通道设在冰箱主体1的各贮藏室的背面侧。
具体地说,在冷藏室冷却挡板20的第一开口20a为打开状态,冷冻室冷却挡板21为关闭状态时,冷气经过冷藏室送风通道11从多级设置的吹出口2c送到冷藏室2。在冷藏室冷却挡板20的第二开口20b为打开状态,冷冻室冷却挡板21为关闭状态时,冷气经过蔬菜室送风通道17从吹出口6c送到蔬菜室6。
另外,冷却了冷藏室2的冷气例如从设在冷藏室2的下表面的返回口2d经过冷藏室返回通道16,从冷却器收纳室8的正面观察,返回到右侧下部。另外,来自蔬菜室6的返回空气经过返回口6d返回到冷却器收纳室8的下部。
在冷冻室冷却挡板21为打开状态时,在冷却器7中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利用箱内送风机9经过制冰室送风通道40、未图示的上级冷冻室送风通道从吹出口3c、4c分别向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送风。另外,经过下级冷冻室送风通道41从吹出口5c向下级冷冻室5送风。因此,冷冻室冷却挡板21安装在后述的送风机罩56的上方,从而使向制冰室3的送风容易。
另外,冷却了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制冰室3的冷气通过设在下级冷冻室5的里侧下方的冷冻室返回口42返回到冷却器收纳室8。
在图4中,形成有吹出口3c、4c、5c的是分隔件54。该分隔件54对上级冷冻室4、制冰室3及下级冷冻室5和冷却器收纳室8之间进行划分。
送风机9安装在送风机安装部55上。送风机安装部55对冷却器收纳室8与分隔件54之间进行划分。
56是送风机罩,覆盖送风机9的前面。在送风机罩56与分隔件54之间形成下级冷冻室送风通道41。另外,在送风机罩56的上部设有冷冻室冷却挡板21,形成吹出口56a。
另外,送风机罩56在送风机9的前面具备整流部56b。由此,对吹出的冷气引起的乱流进行整流,防止产生噪音等。
另外,送风机罩56在与分隔件54之间形成用于将由送风机9送来的冷气导向吹出口3c、4c、5c等的、上级冷冻室送风通道40、未图示的制冰室送风通道以及下级冷冻室送风通道41。
另外,送风机罩56起到将由送风机9送来的冷气向冷藏室冷却挡板20侧送风的作用。即,未流向设在送风机罩56上的冷冻室冷却挡板21侧的冷气如图4所示,经过冷藏室通道15导向冷藏室冷气挡板20侧。
并且,在向冷冻温度带室(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及制冰室3)和冷藏温度带室(冷藏室2及蔬菜室6)双方不同的温度带的贮藏室输送经过冷却器7后的冷气时,大部分被送到冷冻室冷却挡板21侧,剩下的其他冷气导向该冷藏室冷却挡板20侧。
另外,导向冷藏室通道15的冷气只在冷藏室冷却挡板20的第一开口20a开口的场合,被导向冷藏室送风通道11,在只有第二开口20b开口的场合,被导向蔬菜室送风通道17,在第一开口20a与第二开口20b双方都开口的场合,导向冷藏室送风通道11与蔬菜室送风通道17双方。
另外,上述冷藏室冷却挡板20如图4所示那样安装在冷藏室2的后方。
另外,在冷却器7的下方设有作为除霜单元的除霜加热器46,在除霜加热器46的上方设有上部罩47,防止除霜水滴下到除霜加热器46。
由附着在冷却器7及其周围的冷却器收纳室8的壁上的霜的除霜(融解)产生的除霜水在流入位于冷却器收纳室8的下部的桶43后,通过排水管27到达配置在后述的机械室19的蒸发皿44,利用后述的压缩机45、冷凝器(未图示)的热量而蒸发。
另外,在从冷却器7的正面观察的右上部具有安装在冷却器上冷却器温度传感器35,在冷藏室2上具有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3,在下级冷冻室5上具有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4,在制冰室3上具有未图示的制冰室温度传感器,分别能够检测冷却器7的温度(以下称为“冷却器温度”)、冷藏室2的温度(以下称为“冷藏室温度”)、下级冷冻室5的温度(以下称为“冷冻室温度”)、未图示的制冰皿附近的温度(以下称为“制冰温度”)。
另外,可以在蔬菜室6上也配置蔬菜室温度传感器33a,能够精细地控制各贮藏室的温度。
在绝热箱体10的下部背面侧设有机械室19,在机械室19中收纳压缩机45及未图示的冷凝器,利用未图示的箱外送风机对冷凝器的热进行除热。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剂使用异丁烷,制冷剂封入量大约为80g,比较少量。
在冰箱主体1的顶壁上面侧作为控制单元配置有CPU、ROM、RAM等存储器、安装了接口电路等的控制基板31。控制基板31与上述的冷却器温度传感器35、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3、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4、分别检测门2a、2b、3a、4a、5a、6a的开闭状态的门传感器、设在冷藏室2内壁的未图示的温度设定器、设在下级冷冻室5内壁的未图示的温度设定器等连接。并且,利用预先存储在上述ROM中的程序,进行压缩机45的接通/断开、转数的控制、分别驱动冷藏室冷却挡板20及冷冻室冷却挡板21的各个的驱动马达的控制、箱内送风机9的接通/断开、转数速度的控制、上述箱外送风机的接通/断开、旋转速度等的控制、报告上述的门打开状态的蜂鸣器的接通/断开的等控制。
接着,在冷藏室冷却挡板20为关闭状态,并且冷冻室冷却挡板21为打开状态,只进行冷冻温度带室(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及下级冷冻室5)的冷却的场合,通过未图示的制冰室送风通道送到制冰室3的冷气及通过上级冷冻室送风通道40送到上级冷冻室4的冷气下降到下级冷冻室5。并且,与通过下级冷冻带室送风通道41(参照图2)送到下级冷冻室5的冷气一起如图4中箭头C所示的冷冻室返回空气那样流动。即,经过配置在下级冷冻室5的背面下部的冷冻室返回口42从冷却器收纳室8的下部前方流入冷却器收纳室8,与在冷却器配管7a上安装多个风扇而构成的冷却器7进行热交换。
并且,冷冻室返回口42的横宽尺寸是与冷却器7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的横宽。
另一方面,在冷藏室冷却挡板20为打开状态,并且冷冻室冷却挡板21为关闭状态下,只进行冷藏室温度带(冷藏室或蔬菜室6)的冷却的场合,来自冷藏室2的返回空气如图3中箭头D表示的冷藏室返回空气那样,通过冷藏室返回通道16从冷却器收纳室8的侧方下部流入冷却器收纳室8,并与冷却器7进行热交换。
另外,经过冷藏室冷却挡板20的第二开口20b对蔬菜室6进行冷却的冷气如图4所示,通过蔬菜室返回口6流入冷却器收纳室8的下部,但风量比在冷冻温度带室中循环的风量、在冷藏室2中循环的风量少。
如上所述,是向冰箱主体1的各贮藏室送风的冷气的切换通过分别适当地对冷藏室冷却挡板20及冷冻室冷却挡板21进行开闭而进行的结构。
(开闭机构的安装)
接着,使用图5说明门打开装置。图5是表示图1的E-E剖视图中、下级冷冻室5与蔬菜室6的概略结构的局部纵剖视图。下面,以下级冷冻室5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蔬菜室6也是相同的结构。
在下级冷冻室5的门5a的贮藏室侧的壁面朝向后方连接有支撑框26。支撑框26悬架有收纳食品的容器5b,当拉出门5a时,支撑框26沿设在下级冷冻室5的左右两侧壁的轨道(未图示)移动,与容器5b一起被拉出。
在下级冷冻室5的内部底面设有门打开装置24。门打开装置24固定在冰箱主体1侧而设置。具备马达、具备对马达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单元的驱动机构27。在容器5b的下表面具备连结左右的支撑框26的连结加固单元28、
在连结加固单元28的底面作为连结部件的连结板29,是从驱动机构27相对于连结板29在支撑框26的移动方向上加力并对下级冷冻室5进行开闭的结构。
驱动机构27与连结板29的详细结构与功能将于后述。在下级冷冻室5的正面侧设有第二门检测单元30,检测下级冷冻室5是否是未完全关闭而稍微打开的半开门(半门)的状态,向后述的控制电路输送该信号。
驱动下级冷冻室门5a的驱动机构27配置在绝热隔壁12b的凹部,驱动蔬菜室门6a的驱动机构27埋入构成冰箱的底面的冰箱底壁92中而配置。绝热隔壁12b及冰箱底面92为了扩大内容积,而期望为尽量薄。另一方面,为了减少从冰箱外部向内部的热泄露且提高节能性,需要提高绝热性。因此,期望为通过填充发泡聚氨酯等发泡绝热材料25,并为了减少热泄漏而设置真空绝热材料18,从而薄壁化且提高绝热性能的结构。
(加速杆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6至图9详细地说明具备驱动机构27与连结板29的门打开装置24的结构与动作。在此,门打开装置24说明冷冻室5的例子,但蔬菜室6也是相同的结构。
图6是连结板29与设在作为驱动机构27的旋转输出轴的驱动轴32上的旋转板36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使驱动机构27进行动作,使旋转板36在打开方向上旋转,并作用在连结板29上而打开门5a的一连串的动作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使驱动机构27进行动作而使旋转板36在关闭方向上旋转,作用在连结板29上而关闭门5a的动作的说明图。
在图6与图7中,箭头G方向表示冰箱主体1的正面侧,冷冻室门5a在箭头G方向上打开。在驱动机构27的上表面上旋转的驱动轴32突出,在驱动轴32上固定有在外周设有多个台阶48a~48g的旋转板36,是当驱动轴32旋转时,旋转板36一起旋转的结构。在连结板29的形成有台阶48a~48g的一侧配置旋转板36,在与台阶48a~48g相反侧设有收放作为驱动机构27的驱动源的马达37的突出部38(马达收纳部)。
连结板29固定在连结在支撑框26上的连结加固单元28上。当使旋转板32旋转时,在旋转板36的外周的台阶48a~48g与设在连结板29上的台阶49a~49g啮合的状态下,连结板29沿支撑框26在箭头G方向上移动,门5a打开。换言之,伴随旋转板36的旋转,旋转板36的按压部(台阶48a~48g)按压连结板29的被按压部(台阶49a~49g),在打开门5a的方向上移动。另外,连结板29被夹在旋转板36与马达收纳部38之间而配置。
在图7中,若详细地说明旋转板36与连结板29的结构,则设在旋转板36上的台阶48a设在从驱动轴32的旋转中心到半径R1的范围,第二台阶48b设在从半径R1到半径R2的范围。并且,从半径R3的范围的第三台阶48c到半径R7的范围的第七台阶48g,在半径依次变大的位置设有台阶。在此,为R1<R2<R3<R4<R5<R6<R7。是从第一台阶49a与旋转板36的第一台阶48a啮合,直到第七台阶49g与旋转板36的第七台阶48g啮合,随着旋转板36旋转,分别对应的台阶彼此依次啮合的结构。在此,按压部48a~48g与被按压部49a~49g以标注了相同的罗马字母的符号的台阶彼此啮合的方式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板36在打开下级冷冻室5时,在图7中的箭头表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连结板29如上所述,由于通过支撑框26及连结加固单元28与门5a连接,因此与支撑框26一起在箭头G方向上自如移动。在图7中,图示左方向为冰箱1的正面侧,通过连结板29在左方向上移动,冷冻室5打开。
(旋转板的原点位置)
在此,在图7所示的旋转板36的位置,旋转板36的台阶48与连结板29的台阶49均不会互相抵接。并且,即使用手打开门5a且连结板29在箭头G方向上移动,也能够连结板29不会与旋转板36接触地打开门5a。因此,以图7所示的旋转板36的位置为原点位置,在旋转板36旋转且门打开动作结束后,恢复到该原点位置。
如果旋转板36位于原点位置,则即使用手关闭门5a,旋转板36与连结板29也不会抵接,因此能够顺畅地关闭冷冻室门5a。
在旋转板36的一部分设有第一磁铁50,详细后述,其检测原点位置。
另外,在连结板29的一部分设有第二磁铁51,详细后述,其检测门5a的关闭。
(门的打开动作)
接着,利用图8说明连结板29利用旋转板36的旋转动作而移动,冷冻室门5a打开的动作。
图8(a)与图7相同,旋转板36位于原点位置,当按下开门开关23时,对驱动机构27通电,旋转板36开始在图示箭头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图8(b)表示旋转板36的第二台阶48b与连结板29的第二台阶49b抵接,连结板29在箭头G方向上移动,门5a开始打开的状态。
图8(c)表示旋转板36继续旋转,第六台阶48f与连结板29的第六台阶49f抵接,连结板29在箭头G方向上继续移动。
图8(d)表示旋转板36继续旋转,连结板29进一步移动,第七台阶48g从与连结板29的第七台阶49g的抵接状态离开不久之后。包括连结板29的门5a直到从图8(a)的状态到达图8(d)的状态,在图示左方的箭头G方向上加速,在图8(d)的状态下,在箭头G方向上成为最大速度而打开。
图8(e)表示门5a结束打开,旋转板36结束向图示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恢复到与图7及图8(a)相同的原点位置的状态。
(门的关闭动作)
在关闭了下级冷冻室5时,有时由于某种原因,存在冷冻室5未完全关闭到磁铁衬垫22被吸附,能够在磁铁衬垫22与冰箱主体1之间形成间隙,成为所谓的半开门(半门)状态。这样,使用图9说明成为半开门状态时的门打开装置24的动作。
图9是表示门打开装置24关闭下级冷冻室5时的动作的图。图9(a)表示未完全关闭冷冻室5,连结板29的图示左端比引入位置52多打开量53地移动到图示左方(门打开方向)的状态。
在此,当使旋转板36绕驱动轴32在图示箭头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如图9(b)所示,前端部57与连结板29的抵接部58抵接,施加图示右方向、即关闭门5a的方向的力。并且,如图9(c)所示,完全关闭门5a。之后,使旋转板36在图示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如图9(d)所示恢复到原点位置。
通过如上那样进行动作,即使为下级冷冻室5未完全关闭、所谓半开门状态,通过使旋转板36在与打开下级冷冻室5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也能够相对于连结板29施加关闭下级冷冻室5的方向的力,因此能防止半开门状态,是优选的。
(驱动机构)
接着,利用图10至图16说明驱动机构27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10是从图5的箭头A方向观察表示驱动机构27的上表面的立体图,图11是从图5的箭头B方向观察驱动机构27的与图10相反侧的下表面的立体图。图12是与图10相同的表示驱动机构27的上表面的立体图,是透视成为驱动机构27的上表面的上壳体59而表示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图13是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的C-C剖视图,表示安装在绝热隔壁12b上的状态。图15是图14的D-D剖视图,图16是从相反侧观察图15的F-F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从图6除去连结板29的状态,明示旋转板36与设在上壳体59的一部分的马达收纳部38的配置关系。当与图11一起说明概略结构时,马达37配置在设在上壳体59的马达收纳部38与下壳体60之间,在马达37的旋转输出轴上设有蜗杆61,是通过马达37旋转,蜗杆61旋转的结构。上壳体59的马达收纳部38为马达37能够不从下壳体60向下侧突出地安装的尺寸。
当使用图12至图14详细地说明结构时,作为第一齿轮的蜗轮62和与蜗轮62一体地旋转的小齿轮63(第二齿轮)绕蜗轮轴64旋转自如地被轴支承。作为第三齿轮的空转齿轮65绕空转轴66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作为直径最大的第四齿轮的输出齿轮67绕驱动轴32旋转自如地被轴支承,并由螺钉91等连结单元将旋转板36固定在驱动轴32上。另外,驱动轴32例如由作为橡胶制的密封材料的O字状环90在与上壳体59之间水密地封闭,防止水侵入。是当输出齿轮67旋转时,旋转板36旋转,门5a进行开闭动作的结构。
是蜗杆61与蜗轮62(第一齿轮)啮合,与蜗轮62一体地旋转的小齿轮63(第二齿轮)与空转齿轮65(第三齿轮)啮合,空转齿轮65与输出齿轮67(第四齿轮)啮合的结构。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如果使蜗轮62的减速比为1/40,使小齿轮63的齿数与输出齿轮67的齿数的比为1/3,则从螺杆61到输出齿轮67的减速比为1/120。在输出齿轮67与驱动轴3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传递到旋转板36的旋转力矩,防止齿轮破损的转矩限制单元68,其详细结构后述。蜗杆61、蜗轮62、小齿轮63、空转齿轮65、输出齿轮67构成对来自马达37的输出进行减速的减速单元93。
在下壳体60的一部分形成作为靠近上壳体59侧的凹部的配线空间69,作为连接器70、配线电缆71的安装空间而使用。
在检测基板72上设有作为检测磁力的例如霍尔IC或GMR(GiantMagnetoresistive;巨大磁阻效果)元件的旋转检测单元73、第一门检测单元74。旋转检测单元73通过设在旋转板36上的第一磁铁50的位置检测旋转板36位于原点位置。第一门检测单元74检测设在连结板29上的第二磁铁51的位置,检测门5a是否关闭。旋转检测单元73为了检测旋转板36的原点位置,设在驱动轴32附近。第一门检测单元74为了检测连结板29的位置,设在配置在驱动轴32与马达37之间的连结板29的移动路径的范围内。
(基本配置)
接着,对马达37、检测基板72、连接器70、齿轮的配置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形成驱动机构24的外形的下壳体60与上壳体59从上方观察大致为正方形状,图示下侧是门5a的一侧、即冰箱主体1的正面侧,图示上方为里侧。在驱动机构24的图示右下侧配置具备驱动轴32的输出齿轮67,通过使旋转板36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而使连结板29向图示下方移动,从而打开门5a。
驱动机构24形成由作为构成收纳部件的上壳体59的第一面94(上表面)、作为下壳体60的第二面95(下表面)、连接第一面94与第二面95的第一侧面96、与第一侧面96相对的第二侧面97、连接第一侧面96与第二侧面97的第三侧面98、与第三侧面98相对的第四侧面99包围的空间。
沿下壳体60的第四侧壁99配置马达37,将蜗杆61配置在正面侧(第一侧面96侧),将连接了配线电缆的马达端子75配置在背面侧(第二侧面97侧)。
输出齿轮67配置在靠第一侧面96且靠第三侧面98。
在输出齿轮67与蜗杆61之间配置蜗轮62与空转齿轮65,将马达37的旋转转矩通过蜗杆61、蜗轮62、空转齿轮65传递到输出齿轮67。蜗轮62、空转齿轮65的旋转中心配置在连结蜗杆61与蜗轮62的啮合部76和输出齿轮67的驱动轴32的直线附近,构成减速单元93。
在驱动机构24的背面侧(第二侧面97侧)为插入与控制基板31连接的连接器插座77、连接在连接器插座77上的电缆的配线空间69。在配线空间69与输出齿轮67之间沿配线空间69在横长上大致与输出齿轮67重合的位置配置检测基板72,检测基板72的一端在接近马达37的方向上延伸,在接近马达37的一侧连接配线电缆71。
旋转检测单元73设在相对于驱动轴32与马达37相反侧(靠第三侧面98)。检测基板72呈大字L字形,在离开马达37的一侧、即在第三侧面98侧离开配线空间69的方向(第一侧面96侧)弯曲,在靠近第一侧面96处设有旋转检测单元73。
在靠第二侧面97且靠第四侧面99处配置连接器70,朝向配线空间69的一侧为插入连接器插座77中的端子侧,配线空间69的相反侧连接在与马达端子75连接的配线电缆71及与检测基板72连接的配线电缆71上。
在此,根据图13,从马达37的马达端子75到连接器70的配线电缆71、从检测基板72到连接器70的配线电缆71都离开减速单元93而配置,因此配线电缆71不会卷入构成减速单元93的齿轮等,可靠性高。另外,由于马达37的马达端子75、检测基板72中连接有配线电缆71的一端与连接器70邻接地配置,因此配线电缆71可以短,具有配线容易,可靠性高之类的效果。
即,在收纳驱动机构24的收纳部件(上壳体59、下壳体60)内如下那样配置结构部件。具备检测旋转部件36的位置的旋转检测单元73、使马达37及旋转检测单元73与驱动机构24的外部电连接的连接器70,减速单元93具备连接与旋转部件36连结的输出齿轮67与蜗杆61的齿轮列,输出齿轮67配置在靠第一侧面96且靠第三侧面98,马达37及蜗杆61配置在靠近第四侧面99且蜗杆接近第一侧面96的方向,齿轮列配置在靠第一侧面96,连接器配置在靠第二侧面97。
(旋转方向)
利用图13说明蜗杆61与各齿轮的旋转方向。
旋转板36在图示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而打开门5a。此时,输出齿轮67与旋转板36一起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与输出齿轮67啮合的空转齿轮65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与空转齿轮65啮合的小齿轮63和蜗轮62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蜗杆61从马达37侧向前端侧送齿。
驱动时的反作用力为与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因此从蜗轮62施加在蜗杆61上的轴向的反作用力朝向将蜗杆61向马达37推压的方向。在该场合,轴向的反作用力能够由马达37自身所具备的未图示的推入轴承承受,因此蜗杆61难以相对于马达37的旋转轴产生晃动(松动),旋转稳定,因此蜗杆61与蜗轮62的啮合稳定,抑制产生振动或噪音,是优选的。
(马达突出量)
利用图14、图15说明将驱动机构27埋入绝热隔壁12b而配置的状态。
驱动机构27在上壳体59的整周隔着密封材料78,以防止水侵入的结构,安装在绝热隔壁12b上。
并且,为了扩大下级冷冻室5的内容积,需要减小容器5b的底面与绝热隔壁12b的间隙H7(参照图14),期望在能够确保旋转板36与连结板29的啮合驱动的范围内减小间隙H7。
在此,由于旋转板36以从驱动机构27突出高度H1的方式配置,因此只相对于容器5b的底面(H7-H1)确保间隙。另一方面,连结板29与门5a一起打开,因此可以接近容器5b的底面,为了确保与旋转板36的啮合,期望接近驱动机构27地配置。
因此,为了减小间隙H7,将驱动机构27配置在绝热隔壁12b的凹部而减小高度H1是有效的。
绝热隔壁12b分隔下级冷冻室与蔬菜室6,冷冻室5为-18℃左右,蔬菜室6为+3~5℃左右,具有温度差。另外,为了扩大内容积,可以减小绝热隔壁12b厚度H3。因此,需要在绝热隔壁12b变薄的状态下提高绝热性能。
另外,填充发泡聚氨酯等发泡绝热材料25,并且在整个面上配设真空绝热材料18是有效的,尤其配置了驱动机构27的部分,绝热隔壁12b局部薄,因此当在该部分配设真空绝热材料时,绝热效果好。
因此,只要在减小绝热隔壁12b的厚度H3的状态下增加真空绝热材料18的厚度Hv,则提高绝热性能,因此期望减小驱动机构27的下面侧、即绝热隔壁12b的凹部厚度H4。另外,真空绝热材料18为密封内置了玻璃纤维的气密袋并使内部为真空的结构,因此优选不会由于尖的结构物刺破而使袋的气密性消失的结构。由此,使驱动机构27的厚度变薄,并且作为下壳体60的下表面的驱动机构27的底面95没有突起,为平坦的形状,对配置真空绝热材料18并提高绝热隔壁12b的绝热性方向是有效的。
需要减小驱动机构27的厚度,且马达37需要只打开门5a的输出转矩,因此与驱动机构27的厚度相比,马达37的直径变大。随此,马达37的外形的一部分从上壳体59的上表面94或下壳体60的底面95突出。即,上表面94与底面95的间隔比马达37的直径小,只在马达37配置部突出。在此,期望为未在下壳体60的底面95设置突起的结构,因此如果以在上表面94使马达收纳部38以H2突出,并使突出量与旋转板36部分的厚度H1相比,相等或小的方式,构成为H2≤H1,则下壳体60的底面95为平坦的形状,并且能够使用外形比壳体厚度大的马达37。另外,马达收纳部38比旋转板36的高度H1小,因此容器5b的底面不需要设置用于避开马达收纳部38的凹凸等特别的形状。由此,能够提高绝热性能,不会降低容器5b的容积,是优选的。
(蜗轮高度与倾斜配置)
接着,使用图14~图16说明马达37、蜗杆61、以及蜗轮62的配置。图15是图14的D-D剖视图,图16是从反向观察与图15相同部分的F-F剖视图。
如上所述,连结板29配置在马达收纳部38与旋转板36之间,并且需要与旋转板36啮合,因此与驱动机构27邻接地配置。另一方面,优选从配置在马达收纳部38与旋转板36之间的蜗杆61到输出齿轮67的减速单元93不妨碍连结板29的配置。
蜗轮62与设在马达37的旋转轴上的蜗杆61啮合,因此与马达37邻接地配置在旋转板36侧,为与连结板29重合的位置(参照图14)。蜗轮62与蜗杆61啮合,因此马达37的直径越大,蜗杆62的位置越向图14中上壳体59侧移动,随此,蜗轮62比上壳体59的上表面突出,蜗轮收纳部79的突出量变大。例如,当为在图14中以单点划线表示的蜗杆收纳部79'的形状时,需要将连结板29的位置向上方移动到不与蜗轮收纳部79'干涉的位置,作为结果,容器5b的深度变浅,容积减少。
因此,期望将蜗轮62的高度位置接近驱动机构27的底面95侧。利用图15与图16详细地说明其结构。在图15中,当将马达37接近下壳体60的底面配置时,马达37的旋转中心80的高度Ha与马达37的半径、即马达37外形的1/2大致相等。
在此,如图16所示,当使马达37与蜗杆61在蜗杆61的前端接近驱动机构27的底面的方向上以角度θ倾斜时,马达37的蜗杆61侧的旋转中心80的高度Ha不会变化,但是,蜗杆61与蜗轮62的啮合部76的高度变化为Hb、即Ha>Hb。由此,能够将蜗轮62比接近马达37的半径、即马达37外形尺寸的1/2更靠近下壳体60侧(底面95侧)地配置,其结果,能够减少蜗轮收纳部79向上方的突出量,因此是优选的。
接着,利用图16说明尤其适合马达37的倾斜角度θ的值。
蜗杆61是以与螺钉相同的方式,在圆筒表面将齿轮的齿配置为螺旋状的结构,将其扭转角称为螺旋升角。因此,一般地,与蜗杆61啮合的蜗轮62为具有与蜗杆61的螺旋升角相等的扭转角的斜齿轮(斜齿轮:helicalcalgear)。
并且,在蜗杆61与蜗轮62的啮合部76,在减小蜗轮62的扭转角的方向使蜗杆61倾斜,尤其当使蜗杆61以与螺旋升角相等的方式倾斜时,螺旋升角被蜗杆61的倾斜抵消,与蜗轮62啮合的齿轮齿筋81未图示,朝向垂直方向(垂直地连结上壳体59(第一面94)与下壳体60(第二面95)的方向)。于是,蜗轮62的斜齿轮的扭转角为0度,能够使蜗轮62为正齿轮。正齿轮比斜齿轮容易加工,容易得到高精度,在为树脂成形品的齿轮的场合,不需要如斜齿轮那样一边使模具扭转一边成型。因此,具有模具也简单且便宜,容易成型之类的效果。
(推力负荷)
一般地,由于正齿轮配置为螺纹状,因此在传递转矩时,在齿轮上产生轴推力方向的分力。该推力方向的分力根据斜齿轮的旋转方向,正反旋转,齿轮移动到分别与斜齿轮的轴向两端的限制器抵接。因此,斜齿轮需要容易产生由晃动(松动)引起的位置偏离,并且,轴承的结构也能够容许推力负荷的结构。当产生推力负荷时,斜齿轮被轴向的限制器推压,因此产生多余的摩擦负荷转矩,旋转负荷转矩变大。
另外,如本实施例那样,在旋转轴垂直且使斜齿轮在水平面内旋转的结构中,根据蜗杆61的旋转方向,斜齿轮产生浮起方向的推力负荷,根据推力负荷、齿轮自重、以及啮合部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存在与旋转一起反复进行浮起或下降。其结果,斜齿轮上下振动,成为噪音的原因。
并且,当斜齿轮的位置上下变动时,齿扭转,因此与蜗杆61的啮合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移动。即,即使蜗杆61以一定角速度旋转,当作为斜齿轮的蜗轮62在轴向上移动时,蜗轮62的角速度变动,作为结果,蜗轮62的旋转动作不稳定,成为振动、噪音的原因。
并且,通过如本实施例那样使蜗杆61以螺旋升角量倾斜,能够使蜗轮62为正齿轮。其结果,不会在蜗轮62上产生推力负荷,因此摩擦负荷转矩少,并且,振动、噪音、旋转角速度的变动也少,具有能够实现稳定的齿轮的啮合之类的效果。
(转矩限制单元)
接着,利用图17、图18说明图14所示的转矩限制单元68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图17是包括具有转矩限制单元68的输出齿轮67的旋转轴的剖视图,图18是表示转矩限制单元68的各结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驱动轴32的一端具有在轴向上削除圆筒状的外周的平面部82,与旋转板36嵌合并旋转驱动。驱动轴32的另一端放大直径而使外周为第一滑动面83,在第一滑动面83的一端设有槽85。
输出齿轮67在外周设有齿轮的齿,在内周绕输出齿轮67的旋转中心竖立设有由多个狭缝87划分圆周而构成的片状部88,其内周形成第二滑动面84。第二滑动面84的一部分成为向内侧突出的圆周状的限制器86。在本实施例中,狭缝87或片状部88的数量分割为六个,但未限定于6分割,只要是保持驱动轴32的规定的压缩强度的形状、分割数量即可。
设在驱动轴32的外周的第一滑动面83嵌合在输出齿轮67的作为片状部88的内周的第二滑动面84,限制器86嵌合在槽85中而阻止轴向的移动。弹簧环89紧固片状部88的外周而嵌合。
在此,如果使第一滑动面83的直径为D1,使第二滑动面84的内周为D2,使片状部88的外周为D3,使弹簧环89的内周为D4,则作为D1>D2,在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之间施加面压力,作为D4<D3,通过推开弹簧环89而嵌合,施加将片状部88向内周侧推入的压缩力,是在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之间施加规定的压接力的结构。
在此,如果利用弹簧环89使施加在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之间的压缩力为F,使摩擦系数为μ,则在驱动轴32与输出齿轮67之间产生的摩擦转矩T为T=Fμ(D1/2)。当该T以上的转矩施加在驱动轴32与输出齿轮67之间时,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互相滑动,因此作为转矩限制单元68起作用。在此,通过调整由弹簧环89产生的压缩力F,能施加适当的摩擦转矩。
根据本实施例,为与输出齿轮67一体地设置片状部88,利用弹簧环89与驱动轴32嵌合而紧固的结构。由此,能够便宜地构成转矩限制单元68。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将螺旋弹簧作为弹簧环89使用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并未限定于螺旋弹簧,只要是紧固片状部88的结构即可,可以是在圆筒状的弹簧的一部分在轴向上插入狭缝的结构。
接着,根据在图17、图18中说明的例子,并利用图24、25进一步对在实现驱动机构的薄型化时提高可靠性的结构进行说明。本结构与图17、图18的不同点在于分别增大直径D1、D2、D3、D4方面、增多片状部88的数量方面、将粗棒材弯曲为环状方面。另外,对与图17、18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首先,对直径D1、D2、D3、D4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当使驱动轴32的与旋转板36相反侧的外周为第一滑动面83,使第一滑动面83的外周直径为D1,使第二滑动面84的内周直径为D2,利用弹簧环89施加在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之间的压缩力为F,使摩擦系数为μ时,在驱动轴32与输出齿轮67之间产生的摩擦转矩T为T=Fμ(D1/2)。在此,为了使摩擦转矩T为规定的大小,考虑增大压缩力F。但是,在分别利用树脂使输出齿轮67与驱动轴32一体成型的场合,在容许面压力上具有限度。在该场合,当增大压缩力F时,在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施加较大的面压力,有可能在由树脂构成的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间产生龟裂或断裂。
因此,在本结构中,为了较小地抑制压缩力F,并且增大摩擦转矩T,增大第一滑动面83的直径D1。具体地说,在从驱动轴32的旋转中心到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滑动的位置的距离为a、从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滑动的位置到齿尖的距离为b的场合,为a>b的关系。由此,能够抑制压缩力F,增大摩擦转矩T,即使在实现了驱动机构的薄型化的结构中,也能够提高可靠性。
接着,对片状部88进行说明。如图25所示,输出齿轮67的第二滑动面84由在圆周方向上由多个狭缝87划分的多个片状部87构成。在本结构中,片状部88由狭缝87十二分割。在此,当对片状部88的数量进行研究时,在片状部88的数量少的场合,每一个片状部88的面积变大,并且成为圆弧形状,因此刚性变高。于是,作为D1>D2,根据在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之间施加面压力的尺寸关系,在将驱动轴32组装到输出齿轮67上时,由于片状部88难以变形,因此组装性下降。另外,当片状部88难以变形时,使片状部88的外周直径为D3,使弹簧环89的内周直径为D4,根据D4<D3的关系,在片状部88的外周推开弹簧环89的内周的力难以作用,作为结果,利用弹簧环89将片状部88向内周侧推入的压缩力变小,无法充分发挥作为转矩限制单元68的功能。
因此,在本结构中,通过增多片状部88的数量(例如12分割),减小每一个片状部88的面积,并且为近似于平面的形状,容易弯曲。由此,能减少由弹簧环89产生的压缩力F的损失,能发挥作为转矩限制单元68的功能。
另外,通过调整驱动轴32的第一滑动面83的高度尺寸H1,能改变压缩力F所作用的大小。但是,在以减少门打开装置24的高度方向的厚度并薄型化为目的的场合,期望高度尺寸H1尽量小。
在此,成为第二滑动面84的片状部88的合计面积通过在圆周的长度(2πa)上乘以片状部88的高度H1而求出,以2πaH1表示。每一个片状部88的面积在使片状部88的数量为n的场合,能够以2πaH1/n(式1)求出。因此,能够以式1计算的片状部88当a越大时,则面积越大,并且能够增多片状部88的分割数。
在本结构中,为了较小地抑制压缩力F,增大摩擦转矩T,增大第一滑动面83的直径D1。在该结构中,从驱动轴32的旋转中心到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滑动的位置的距离a变大。因此,在本结构中,片状部88比高度尺寸H1增大宽度尺寸。由此,即使是抑制了高度尺寸的片状部88,也能够利用由弹簧环89产生的压缩力F,成为进行规定的弯曲变形的面积及分割数,能够在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之间得到规定的面压力,能够作为转矩限制单元68起作用。
接着,对弹簧环89进行说明。如图24、图25所示,本结构的弹簧环89是以使圆棒沿片状部88的外周的方式弯曲为环状的结构。弹簧环89通过使直线状的圆棒的一端与另一端接近,形成为环状,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大致形成为间隙或接触。当在该结构的弹簧环89的内周组装驱动轴32与输出齿轮67时,
作为D1>D2,在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之间施加面压力,作为D4<D3,通过扩开弹簧环89并嵌合,施加将片状部88向内周侧推入的压缩力,在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之间施加规定的压接力。
弹簧环89通过使一根粗的金属制的棒材形成为环状,能够从弹簧环89相对于片状部88的外周均匀地施加压缩力。由此,在门打开装置24进行驱动的场合,驱动轴32与输出齿轮67在不空转的范围内一体地旋转。另一方面,在由于遮断电源供给等,门打开装置24的旋转板36在旋转中途停止的场合,通过施加规定以上的力,输出齿轮67相对于驱动轴32空转,能够移动到规定位置。因此,即使是门打开装置24在中途驱动停止的场合,也能将具备门打开装置24的门移动到关闭位置,并且能防止此时由在构成门打开装置24的各部件上施加较大的力引起的损伤。
另外,通过使润滑剂介于第一滑动面83与第二滑动面84之间,能够使滑动面的动作稳定化,从而能够使转矩稳定。
(方框图)
图19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打开装置的冰箱的结构的方框图。包括控制基板31而构成的控制电路与从商用电源产生规定的电压的直流等的电源100连接。另外,例如与具备进行温度调整的按钮开关等操作单元102、例如亮灯灭灯的LED等显示单元103的操作面板101连接。另外,与温度传感器33、34、35、冷藏室冷却挡板20与冷冻室冷却挡板21、压缩机45、门打开装置24等连接,是进行这些驱动与控制的结构。另外,操作面板101在图1中,配置在冰箱主体1的前面、作为一个例子配置在冷藏室门2a的前面,在用户改变诸功能或确认的场合,提高使用性。
(控制系统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19对用于控制门打开装置24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在用户按下开门开关23时,其信号输送到控制基板31。设在下级冷冻室5及蔬菜室6的驱动机构27的各个马达37、检测驱动轴32的旋转位置的旋转检测单元73、检测连结板29的位置的第一门检测单元74、以及检测门的开闭状态的第二门检测单元30连结在控制基板31上。另外,对门打开装置24及控制基板31的驱动必要的电力从电源100供给。
在操作面板101上具备用于告知用户门未关闭而为打开状态的报告单元104。该报告单元104的一个例子是使蜂鸣器响动或使灯点灯、灭灯。
(打开控制)
使用图20说明打开下级冷冻室5时的打开控制的顺序。图20是表示打开下级冷冻室5时的打开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
当开始打开动作(方框105)时,控制基板31监视旋转检测单元73的状态,检测驱动机构27的旋转板36是否位于开始动作的原点位置(方框106)。
并且,在旋转板36未位于原点的场合,对马达37通电(方框107),使旋转板38旋转并监视旋转检测单元73,最后成为原点。
当检测出旋转板36位于原点,并且控制基板31检测出由用户操作了开门开关23(方框108),则使马达37通电(方框109),使旋转板36旋转。此时的旋转板36的旋转方向如图8所示为逆时针方向,如果旋转板36旋转,则推压连结板29,从而打开冷冻室5。当继续使马达37旋转,利用旋转检测单元73确认旋转板36位于原点(方框110),则使马达停止(方框111),结束一连串的打开动作(方框112)。
(关闭控制)
使用图21,说明冷冻室5从未完全关闭,所谓半开门状态关闭冷冻室5时的控制顺序。图21是表示关闭冷冻室5时的关闭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从开始动作(方框113)后,直到检测原点(方框114)并对马达37进行通电(方框115)的动作,从图20的方框105与方框107相同。
如果第一门检测单元74检测到连结板29的第二磁铁51(方框116),则能够确认下级冷冻室5的门5a不是半开门(半门)状态而关闭,因此结束门关闭动作(方框117)。另一方面,在第二门检测单元30打开的场合(方框118),门5a打开,因此作为半开门,例如使报告单元104响动而告知用户为半开门的警报(方框119)。
如果第一门检测单元74未检测出门关闭,并且第二门检测单元30检测出关闭且检测出是半门的情况,则向马达37通电(方框120)。此时的旋转方向在图9中是顺时针方向。另外,此时,通过使施加在马达37上的电压例如较低为额定电压的1/2~1/3左右,降低旋转板36的旋转速度。于是,由于旋转板36以低速顺时针旋转,因此不会激烈地关闭门5a,提高了安全性,是优选的。
使马达37在顺时针方向上通电规定时间、例如3秒(方框121),则旋转板36到达图9(b)的状态,使连结板29在箭头方向上、即关闭门5a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关闭下级冷冻室5。经过规定时间后,马达37以在逆时针方向W上旋转的方式通电(方框122),如图9(d)所示,旋转板36旋转到原点位置,如果利用旋转检测单元73的信号检测出原点(方框123),则使马达37的旋转停止(方框124)。在此,第一门检测单元74如果检测出下级冷冻室5关闭(方框125),则能够确认下级冷冻室5完全关闭,因此结束处理(方框126)。并且,如果第一门检测单元74无法检测出下级冷冻室5关闭,则能够判断为持续半开门状态,因此反复多次进行从方框120到方框125的处理、即对马达37通电,使旋转板36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关闭下级冷冻室5的动作(方框127)。另外,在反复了规定的次数、例如三次该关闭动作后,如果第一门检测单元74还无法检测出关闭,则判断为无法关闭下级冷冻室5,从而使报告单元104响动,将为半开门状态的警报报告给用户(方框128)。
(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降低冰箱的拉出门的打开力,轻便地开门,并且从所谓的半开门状态(半开)自动地关闭门,能够提高节能之类的效果。另外,以下使结构与效果对应地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在具备具有马达37的驱动机构27、收纳驱动机构27的收纳部件(上壳体59、下壳体60)、利用马达31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部件(旋转板)、使旋转部件36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的连结部件29(连结板)的门打开装置24中,收纳部件的第一面94和与第一面94相对的第二面95之间的间隔比马达31的外形小,具备覆盖从第一面94突出的马达37的马达收纳部38(突出部),旋转部件36从第一面94向外侧突出,马达收纳部38与旋转部件36相比,从第一面94的突出长度相等或小。
由此,通过减小驱动机构27的厚度,并且作为下壳体60的下表面的底面95(第二面)为没有突起的平坦形状,对在驱动机构27的下表面配置真空绝热材料18而提高绝热隔壁12b的绝热性是有效的。
另外,通过构成为使马达收纳部38在上表面以H2突出,并使突出量与旋转板36部分的厚度H1相比相等或小(H2≤H1),下壳体60的底面95为平坦的形状,能够使用比收纳部件厚度直径大的马达37。另外,由于马达收纳部38比旋转板36的高度H1小,因此容器5b的底面不需要设置用于避开马达收纳部38的特别的形状,不会降低容器5b的容积,因此是优选的。
第二,具备对来自马达37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单元93,减速单元93具备利用马达37的旋转轴旋转的蜗杆61、与蜗杆61啮合并旋转的蜗轮62,马达37的旋转轴及蜗杆61的旋转轴以规定角度从第一面94倾斜地设置,蜗杆61与蜗轮62以蜗杆61与蜗轮62的啮合部76的切线沿垂直地连结第一面94与第二面97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即,通过将马达37与蜗杆61在蜗杆61的前端接近驱动机构27的底面的方向以角度θ倾斜,马达37的蜗杆61侧的旋转中心80的高度Ha不会改变,但蜗杆61与蜗轮62的啮合位置76的高度为Hb,为Ha>Hb的关系,因此能够进一步将蜗杆62接近底面95地配置,其结果,能够减少蜗轮收纳部79向上壳体60侧的突出量。
第三,蜗轮62是正齿轮。即,通过使蜗杆61以螺旋升角量倾斜,能够使蜗轮62为正齿轮,因此其结果,不会在蜗轮62上产生推力负荷,因此摩擦负荷转矩变小,并且振动、噪音、旋转角度的变动也少,能够实现稳定的齿轮啮合。
第四,从第一面94到蜗轮62与蜗杆61的啮合位置的距离、或从第二面95到蜗轮62与蜗杆61的啮合位置的距离的任一个都比马达37的外形的1/2小。由此,由于能够使蜗杆61与蜗轮62的啮合部76的高度位置比马达37外形尺寸的1/2更接近下壳体60侧(底面95侧)地配置,因此能够减少涡轮收纳部79向上方的突出量。
第五,驱动机构24具备连接第一面94(上表面)与第二面95(下表面)的第一侧面96、与第一侧面96相对的第二侧面97、连接第一侧面96与第二侧面97的第三侧面98、与第三侧面98相对的第四侧面99,具备检测旋转部件36的位置的旋转检测单元73、与驱动马达37及旋转检测单元73的驱动机构24的外部电连接的连接器70,减速单元93具备连接与旋转部件36连结的输出齿轮67与蜗杆61的齿轮列,输出齿轮67配置在靠第一侧面96且靠第三侧面98,马达37及蜗杆61配置在靠近第四侧面99且蜗杆61接近第一侧面96的方向,齿轮列配置在靠第一侧面96,连接器70配置在靠第二侧面97,连结马达37与连接器70的配线电缆71、连结旋转检测单元73与连接器70的配线电缆71离开减速单元93而配置。由此,配线电缆71不会被卷入构成减速单元93的各齿轮,可靠性高。另外,由于马达37的马达端子75、检测基板72中连接有配线电缆71的一端与连接器70邻接地配置,因此配线电缆71可以短,配线容易,可靠性高。
第七,与输出齿轮67的内周一体地设置由多个狭缝87划分圆周而构成的片状部88,与驱动轴32嵌合地利用弹簧环89紧固。由此,能够以便宜的结构构成转矩限制单元68。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将驱动机构27设在冷冻室5b与蔬菜室6之间的绝热隔壁12b上并对下级冷冻室5进行开闭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但未限定于下级冷冻室5。例如,驱动机构27作为开闭最下级的蔬菜室6的部件,即使配置在冰箱主体底壁92上的场合,也能够为相同的结构,得到相同的效果。
(马达与蜗杆的固定单元)
接着,使用图22与图23进一步说明马达37与壳体(上壳体59、下壳体60)的结构。图22是马达及马达支撑单元的立体图。图23是将马达组装在壳体上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马达37、连结在马达37的旋转轴上的蜗杆61以相对于马达支撑部件105为同心轴的方式配置,马达37利用马达连结用的连结单元107(作为一个例子为螺钉)连结在马达支撑部件105上。
另外,在马达支撑部件105的蜗杆61设置部的侧部设置蜗轮配置用的蜗轮轴部110,以蜗轮62绕蜗轮轴部110旋转的方式配置。
马达支撑部件105如从图23的单点划线向虚线方向的箭头所示,相对于下壳体60的水平方向(纸面上的左右方向),以马达37及蜗杆61以蜗杆60的螺旋升角量倾斜的方式支撑。并且,从将马达37及蜗杆61预先组装在马达支撑部件105上的状态后,紧紧地配置在壳体(上壳体59、下壳体60)上。另外,圆筒部蜗轮轴部110相对于下壳体60的水平方向在垂直方向上配置,蜗轮61使用正齿轮。
另外,从下壳体60的水平方向朝向垂直上方配置圆筒部108,从上壳体59的水平方向朝向垂直下方配置圆筒部109。圆筒部108与圆筒部109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互相相对的位置,马达支撑部件105的连结孔106位于圆筒部108与圆筒部109之间。在该状态下,上壳体59、下壳体60、马达支撑部件105这三部件利用连结单元111(作为一个例子为螺钉)连结。另外,连结孔106设在马达37的前方部、后方部及侧面部三处,抑制伴随马达37与蜗杆61的旋转动作的振动。
马达37的旋转轴(嵌入了蜗杆61的旋转轴)以旋转部件36按压连结部件29的方向侧低的方式倾斜配置,在马达37的与旋转轴的相反侧的端部相对的上壳体59上形成倾斜面。与此,实现门打开装置整体的高度方向的薄型化。另外,在马达37及蜗杆61旋转动作时,轴向的反作用力进行动作。该反作用力通过由上壳体59的倾斜面承受,即使在使门打开装置薄型化的场合,也能够保持刚性。并且,能够抑制由反作用力引起的振动。
另外,在倾斜面的下方配置有圆筒部108与圆筒部109,上壳体59、下壳体60、马达支撑部件105这三部件利用连结单元111(作为一个例子为螺钉)连结。在该结构中,由倾斜面、圆筒部108、圆筒部109及连结单元111承受相对于旋转部件36按压连结部件29的力的、马达37向与旋转轴相反方向移动的反作用力。由此,即使是使门打开装置的高度方向为薄型化的结构,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刚性。
另外,利用马达支撑部件105将马达37一体地支撑在壳体(上壳体59、下壳体60)上。由此,即使是使马达37与蜗杆61相对于下壳体60的水平方向倾斜的结构,位置精度也良好,组装也容易。
另外,在门开闭时,在配置在上壳体59上的马达突起部38的侧面设置控制连结部件29的位置的凸部,通过使旋转部件36与连结部件29接触,能够抑制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时的连结部件29的左右位置偏离。
(对其他设备的应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表示门打开装置24设置在下级冷冻室5或蔬菜室6的拉出门上的例子,但未限定于本实施例。例如,即使是设在冷藏室门2那样的、旋转式门上,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在冰箱上具备门打开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未限于冰箱。例如,也能够应用于保管图书类的文件架、向跟前拉出而使用的流动组合式的器皿清洗干燥机等公知的拉出式设备,在该场合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Claims (11)

1.一种门打开装置,其具备具有马达的驱动机构、收纳该驱动机构的收纳部件、通过上述马达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部件、将该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连结部件,该门打开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收纳部件的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间隔比上述马达的外形小,具备覆盖从上述第一面突出的上述马达的马达收纳部,上述旋转部件从上述第一面向外侧突出,上述马达收纳部与上述旋转部件相比,从上述第一面的突出长度相等或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来自上述马达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单元,
上述减速单元具备利用上述马达的旋转轴旋转的蜗杆、与该蜗杆啮合而旋转的蜗轮,
上述马达的旋转轴及上述蜗杆的旋转轴从上述第一面以规定角度倾斜地设置,
上述蜗杆与上述蜗轮以该蜗杆与该蜗轮的啮合部的切线沿连结上述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面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蜗轮是正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第一面到上述蜗轮与上述蜗杆的啮合位置的距离、或从上述第二面到上述蜗轮与上述蜗杆的啮合位置的距离的任一个比上述马达外形的1/2小。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门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机构具备连接上述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面的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连接上述第一侧面与上述第二侧面的第三侧面、以及与该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
具备检测上述旋转部件的位置的旋转检测单元、使上述马达及上述旋转检测单元与上述驱动机构的外部电连接的连接器,
上述减速单元具有连接与上述旋转部件连结的输出齿轮与上述蜗杆的齿轮列,
上述输出齿轮配置在靠上述第一侧面且靠上述第三侧面,
上述马达及上述蜗杆配置在靠上述第四侧面且上述蜗杆接近上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
上述齿轮列配置在靠上述第一侧面,
上述连接器配置在靠上述第二侧面,
连接上述马达与上述连接器的配线电缆、连接上述旋转检测单元与上述连接器的配线电缆配置为从上述减速单元离开。
6.一种冰箱,其具备能在前后方向上拉出的拉出门、及打开该拉出门的门打开装置,该冰箱的特征在于,
上述门打开装置具备:
设在冰箱主体上的具有马达的驱动机构;收纳该驱动机构的收纳部件;通过上述马达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部件;以及设在上述拉出门或该拉出门所载置的容器的下表面且将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连结部件,
上述门打开装置的上述收纳部件的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间隔比上述马达的外形小,具备从上述第一面突出且覆盖上述马达的马达收纳部,上述旋转部件从上述第一面向外侧突出,上述马达收纳部与上述旋转部件相比,从上述第一面的突出长度相等或小。
7.一种门打开装置,其具备马达、利用该马达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部件、连结上述旋转部件并旋转的驱动轴、以及将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连结部件,该门打开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上述驱动轴的与上述旋转部件相反侧的外周作为第一滑动面,
具备具有与该第一滑动面滑动的第二滑动面的输出齿轮,
在从上述驱动轴的旋转中心到上述第一滑动面与上述第二滑动面滑动的位置的距离为a,从上述第一滑动面与上述第二滑动面滑动的位置到上述输出齿轮的齿尖的距离为b的场合,为a>b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齿轮的上述第二滑动面由在圆周方向上利用多个狭缝划分而成的多个片状部构成,该片状部的宽度尺寸比高度尺寸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门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棒材料沿上述片状部的外周弯曲为环状而成的弹簧环,
在上述第一滑动面的外周直径为D1、上述第二滑动面的内周直径为D2、上述第二滑动面的外周直径为D3、上述弹簧环的内周直径为D4的场合,在满足D1>D2,D4<D3的条件下,在上述第一滑动面与上述第二滑动面之间施加压接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门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润滑剂介于上述第一滑动面与上述第二滑动面之间。
11.一种冰箱,其具备能在前后方向上拉出的门、及打开该门的门打开装置,该冰箱的特征在于,
上述门打开装置具备马达、利用该马达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部件、连结上述旋转部件并旋转的驱动轴、以及将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连结部件,
将上述驱动轴的与上述旋转部件相反侧的外周作为第一滑动面,
具备具有与该第一滑动面滑动的第二滑动面的输出齿轮,
在从上述驱动轴的旋转中心到上述第一滑动面与上述第二滑动面滑动的位置的距离为a,从上述第一滑动面与上述第二滑动面滑动的位置到上述输出齿轮的齿尖的距离为b的场合,为a>b的关系。
CN201310345100.3A 2012-08-10 2013-08-09 门打开装置及冰箱 Active CN103575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7693 2012-08-10
JP2012177693A JP5961480B2 (ja) 2012-08-10 2012-08-10 冷蔵庫
JP2012200063A JP2014055701A (ja) 2012-09-12 2012-09-12 扉開放装置及び冷蔵庫
JP2012-200063 2012-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5035A CN103575035A (zh) 2014-02-12
CN103575035B true CN103575035B (zh) 2015-11-11

Family

ID=5004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5100.3A Active CN103575035B (zh) 2012-08-10 2013-08-09 门打开装置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95521B1 (zh)
CN (1) CN103575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6330B2 (ja) * 2016-12-21 2021-11-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開扉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CN108612410B (zh) * 2018-04-20 2024-04-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渐进式防水型抗台风端子箱门把手
JP7261444B2 (ja) * 2018-12-10 2023-04-20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9750926B (zh) * 2019-02-19 2023-08-04 南京中竞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离合机构的自动开门装置的冰箱及控制方法
EP4202327A1 (de) * 2021-12-21 2023-06-28 Liebherr-Hausgeräte Ochsenhausen GmbH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6044A (ja) * 2004-05-12 2005-11-24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の扉開閉装置または扉閉鎖装置
JP4117337B1 (ja) * 2007-07-27 2008-07-1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扉開閉装置
CN101240970A (zh) * 2007-02-09 2008-08-1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01240969A (zh) * 2007-02-09 2008-08-1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JP2008196749A (ja) * 2007-02-09 2008-08-2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CN101358792A (zh) * 2007-08-02 2009-02-0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6506A (en) 1989-12-21 1990-09-11 Conoco Inc. Vapor-phase hydration of olefins to alcohols in series reactors with intermediate alcohol removal
JPH04143568A (ja) 1990-10-04 1992-05-18 Nippondenso Co Ltd 蓄冷式冷却装置
JP2001055863A (ja) 1999-08-19 2001-02-27 Toshiba Corp 貯蔵庫の扉開放装置
JP4374380B2 (ja) * 2007-02-07 2009-12-0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KR101639405B1 (ko) * 2009-09-03 2016-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얼음보관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6044A (ja) * 2004-05-12 2005-11-24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の扉開閉装置または扉閉鎖装置
CN101240970A (zh) * 2007-02-09 2008-08-1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01240969A (zh) * 2007-02-09 2008-08-1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JP2008196749A (ja) * 2007-02-09 2008-08-2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2008196743A (ja) * 2007-02-09 2008-08-2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4117337B1 (ja) * 2007-07-27 2008-07-1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扉開閉装置
CN101358792A (zh) * 2007-08-02 2009-02-0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20738A (ko) 2014-02-19
KR101595521B1 (ko) 2016-02-18
CN103575035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5035B (zh) 门打开装置及冰箱
CA2757470C (en) Refrigerator
US20140097733A1 (en) Refrigerator and filler thereof
CN101086407B (zh) 三门冰箱的循环风道
JP2010249491A (ja) 冷蔵庫
CN105546906A (zh) 冰箱
JP2011247440A (ja) 冷蔵庫
CN106679287A (zh) 冰箱的风量调节装置
JP2011247438A (ja) ダンパ装置及びダンパ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JP5798991B2 (ja) 扉開放装置及び冷蔵庫
JP5961480B2 (ja) 冷蔵庫
CN109990527A (zh) 一种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
JP2011058694A (ja) ダンパ装置及びダンパ装置を用いた冷蔵庫
KR20110072774A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 멀리언의 조립방법
JP5372666B2 (ja) ダンパ装置及びダンパ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JP2013024441A (ja) ダンパ装置及び冷蔵庫
CN113446778A (zh) 冰箱
JP2012122704A (ja) 冷蔵庫
JP7460205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CN220931448U (zh) 冰箱
JP2019082286A (ja) 冷蔵庫
WO2020238615A1 (zh)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JP2014055701A (ja) 扉開放装置及び冷蔵庫
CN219141202U (zh) 冰箱
CN112262289B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Global Living Progra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