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0958B -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0958B
CN103570958B CN201310492147.2A CN201310492147A CN103570958B CN 103570958 B CN103570958 B CN 103570958B CN 201310492147 A CN201310492147 A CN 201310492147A CN 103570958 B CN103570958 B CN 103570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tosan
collagen
film
preparation
antibacterial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21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0958A (zh
Inventor
肖乃玉
郑万里
陈慧玲
陈少君
白卫东
卢曼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3104921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0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0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0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0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0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胶原蛋白加入水中,在热处理温度为60℃~70℃条件下搅拌溶解,依次加入甘油、双醛淀粉和壳聚糖,控制溶液的PH值为5~6;在60℃~70℃条件下热处理10-20min,置于搅拌脱泡机中脱去气泡,再在有机玻璃板上流延,待成膜液冷却、烘干,常温下冷却、揭膜,制得壳聚糖—胶原蛋白膜。本发明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机械性能特别优异,厚度为0.21毫米时,拉伸强度达到2-4.11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30.12-172.48%,并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能将冷鲜肉的货架期延长6天。

Description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食性抗菌保鲜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绿色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食品内包装的包装材料主要是以塑料和纸张为代表的惰性包装材料,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隔绝被包装食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来保持食品品质,而本身不具备任何生物活性。塑料虽具有阻隔性好、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但所产生的包装废弃物污染也成为当前世界性环保难题,此外,塑料中有害成分往食品当中的迁移,也为食品带来安全隐患;纸张虽无环保问题,但强度低、阻隔性弱、遇水塌陷等弊端。因此,研制具有生物相容性、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阻隔性能的抗菌活性包装膜是当代食品包装工业的趋势。
胶原蛋白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高分子物质,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等,特别是其螺旋结构,能使胶原蛋白材料具备良好的成膜性和力学性能。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310017557.1公开了一种纳米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胶原蛋白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得80-120mg/ml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2)取步骤(1)的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电压为15-19KV,接收距离12.5-15cm,推进速度为0.5-1.2ml/h,挥去六氟异丙醇,即得纳米胶原蛋白膜。制得的胶原蛋白膜力学性能优良,无细胞毒性,溶血性和抗原性低,生物活性高。但是该胶原蛋白膜制备成本高,不具有抗菌性能。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210118934.6公开了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胶原蛋白活性膜及制备方法,属于可食性膜共混改性领域。该发明的抗氧化活性膜组分中含有植物提取物,胶原蛋白,甘油;制备时,先将胶原蛋白与甘油按比例溶于蒸馏水制成胶原蛋白水溶液,再将植物提取物加入蒸馏水制成溶液,然后添加一定量于胶原蛋白液中,搅拌均匀,超声脱气,移取铺展于有机玻璃板上干燥成膜。本发明制备的活性蛋白膜与单纯的胶原蛋白膜相比,由于提取物的加入,抗氧化性明显提高,且具有了良好的紫外线阻隔性能及一定的抗菌性,此外该蛋白膜还具有阻湿,阻气性能,可降解,从而达到保护食品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但是该胶原蛋白膜的机械性能有待提高,抗菌性也不强。
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都用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壳聚糖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药品(降血脂、降血糖),保鲜剂,抗菌剂,絮凝剂等,其成膜特性尚未见应用。纯壳聚糖都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或粉状固体,无味、无臭、无毒性,纯壳聚糖略带珍珠光泽。壳聚糖能发生水解、烷基化、酰基化、羧甲基化、磺化、硝化、卤化、氧化、还原、缩合和络合等化学反应。
中国发明专利200910248823.5公开了一种壳聚糖胶原蛋白凝胶及应用,该凝胶包括壳聚糖1-15%,胶原蛋白1-20%,凝胶基质0.1-1%,其余为水;所述壳聚糖为水溶性壳聚糖,其分子量为1500道尔顿~40万道尔顿;胶原蛋白的分子量为5000道尔顿~300万道尔顿;凝胶基质为卡波姆、聚乙烯类、纤维素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但该专利的壳聚糖胶原蛋白凝胶是应用于急慢性创面的止血,吸收渗液,自溶性清创,保护暴露神经末梢,减轻疼痛,同时保持伤口的湿润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抑制疤痕生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食品包装材料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环保、抗菌保鲜能力强、机械性能强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胶原蛋白和壳聚糖作为基本的成膜材料,添甘油、双醛淀粉,在严格控制温度和溶液的pH值条件,制备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将胶原蛋白加入水中,在热处理温度为60℃~70℃条件下搅拌溶解,依次加入甘油、双醛淀粉和壳聚糖,控制溶液的pH值为5~6;在60℃~70℃条件下热处理10-20min,置于搅拌脱泡机中脱去气泡,再在有机玻璃板上流延,待成膜液冷却、烘干,常温下冷却、揭膜,制得壳聚糖—胶原蛋白膜;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胶原蛋白-壳聚糖浓度为3-7%,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5-7:4;甘油为0.15-1.05%,双醛淀粉为0.18-0.70%。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目的,所述控制溶液的pH值为加入乙酸控制。所述烘干为置于60℃的烘箱中烘烤4-6h。以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胶原蛋白-壳聚糖浓度为5-6%;所述甘油为0.50-0.65%;所述双醛淀粉为0.40-0.54%。所述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6:4。所述脱去气泡的时间为15-20min。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由上述方法制备。
本发明发现壳聚糖与胶原蛋白以质量比5-7:4混配时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和双醛淀粉制得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机械性能特别优异,厚度为0.21mm时,拉伸强度达到2.01-4.11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30.12-172.48%,充分发挥壳聚糖溶液中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胶原蛋白的紧密的螺旋结构的协同配合作用,避免了单一材料所成膜的脆性和强度低的问题;壳聚糖还赋予膜以抗菌性能,牛津杯法测得所得膜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8-32mm,表现出很强的抑菌能力,将该膜涂覆于冷鲜肉保鲜中,可将冷鲜肉货架期延长6天。此外,双醛淀粉可与壳聚糖和胶原蛋白中氨基和亚氨基起交联反应,提高了膜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避免了一般可食性膜使用戊二醛和环氧氯丙烷等成分的添加,真正做到可食。
由响应面分析软件优化可知:壳聚糖-胶原蛋白、甘油和双醛淀粉的浓度对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机械性能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本发明中双醛淀粉浓度0.30-0.60%条件下,甘油浓度与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对拉伸强度的交互作用。随着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和甘油浓度的增加,拉伸强度先增后减。当壳聚糖-胶原蛋白质量浓度为3%时,拉伸强度随着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升高,当壳聚糖-胶原蛋白质量浓度高于6%时,拉伸强度随着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的增加而缓慢下降;随着甘油浓度的增加,拉伸强度的变化不大。相同条件下,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更为明显。
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本发明中甘油浓度为0.25-0.90%条件下,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和双醛淀粉浓度对拉伸强度的交互作用。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和双醛淀粉浓度的交互作用在图形中反映出适宜的条件会使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但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壳聚糖-胶原蛋膜的机械性能降低。在两者浓度的取值范围内,随着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的变化,拉伸强度的变化范围在1.95~3.74Mpa;而随着双醛淀粉浓度的变化,拉伸强度的变化范围仅在1.95~2.26Mpa。显然,相同条件下,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的变化对拉伸强度的影响高于双醛淀粉浓度对膜的影响。
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本发明中壳聚糖-胶原蛋白浓度在3-7%条件下,甘油浓度和双醛淀粉浓度对拉伸强度的交互作用。拉伸强度随着甘油浓度和双醛淀粉浓度的增加均出现先增后减现象,但是双醛淀粉对拉伸强度的影响不大,在实验范围内拉伸强度波动的范围很小,而甘油浓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大。甘油浓度过低,膜比较脆,易断裂;甘油浓度过高,膜表面黏软,拉伸强度较小。即甘油浓度过高或过低时,拉伸强度值均不能达到有最大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发现,纯壳聚糖膜的拉伸强度很大,但断裂伸长率很小,比较脆。壳聚糖浓度为1%时,拉伸强度为9.69MPa,断裂伸长率为20.980%;壳聚糖浓度为1.5%时,拉伸强度为15.66MPa,断裂伸长率为25.75%。而胶原蛋白膜的拉伸强度虽小,断裂伸长率却很高。胶原蛋白浓度为10%时,拉伸强度为0.42MPa,断裂伸长率为226.10%;壳聚糖浓度为12%时,拉伸强度为0.39MPa,断裂伸长率为264.28%。总体上比较韧。两者组合充分利用壳聚糖溶液中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胶原蛋白的紧密的螺旋结构,加上甘油的增塑性和双醛淀粉的交联作用,制备的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的食品抗菌包装膜,如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配比6:4,拉伸强度为4.11MPa,断裂伸长率为172.48%。
(2)本发明所采用的材料全部是天然可食性的,尤其是可食性双醛淀粉的添加,避免了传统可食性膜中环氧氯丙烷和戊二醛的加入,双醛淀粉作为多醛聚合物,能与壳聚糖和胶原的氨基和亚氨基起交联反应,对膜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有明显的提高。
(3)本发明减少了抗菌剂和增稠剂等物质的添加,大大提高了膜的安全性。壳聚糖作为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在本发明中不仅充当成膜基材、还起到增稠剂和抗菌剂的作用,避免了其余增稠剂如海藻酸钠的添加,以及苯甲酸等人工合成抗菌剂的添加,大大提高了膜的安全性。
(4)本发明所制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不仅具有较好的包装性能,而且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将所得膜液喷涂于肉制品如腊肉表面,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膜,从而改变了表面气体环境,有效地防止汁液流失,能维持正常的品质、品味、营养成分和外观,而且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以达到防腐保鲜目的,结果发现添加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冷鲜肉货架期与空白组冷鲜肉相比,延长了6天。
(5)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得膜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应用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时冷鲜肉在常温储藏期间pH的变化;
图2为实施例1应用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时冷鲜肉在常温储藏期间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变化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1应用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时冷鲜肉在常温储藏期间的菌落总数的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发明人对通过深入研究和试验,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实施例,下面列举四个具体的实施例,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将胶原蛋白加入水中,在热处理温度为60℃~70℃条件下搅拌溶解,依次加入甘油、双醛淀粉和壳聚糖,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胶原-壳聚浓度为6%,甘油为0.78%,双醛淀粉为0.48%;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6:4,然后加入乙酸控制溶液的pH值为5;在60℃条件下热处理15分钟,置于搅拌脱泡机中脱去气泡20min,再在玻璃板上流延,待成膜液冷却后置于60℃的烘箱中烘烤5小时,常温下冷却,再揭膜,制得壳聚糖—胶原蛋白膜。所成膜的厚度为0.21mm。成立5个人的评价小组,在无干扰环境下,所成的膜感官检测情况如表1所示。如表2所示,参照肖等南瓜-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可食性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5卷3期)中的方法测得膜的水分含量为91.10%,吸水率为3.09%,水滴渗漏时间为190min\mm,水蒸汽透过率为0.49g\(h·m)。参照GB13022-91,测得膜的拉伸强度为4.11MPa,断裂伸长率为172.48%。采用牛津杯法测得壳聚糖—胶原蛋白膜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为30mm(牛津杯的直径8mm)。以上数据表明由于壳聚糖溶液中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胶原蛋白的紧密的螺旋结构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和相容性,加上甘油的增塑性和双醛淀粉能与壳聚糖和胶原的氨基和亚氨基起交联反应,制备得具有透明高、阻隔性好、机械强度较好,并具有抗菌性能的可食性食品包装膜。与传统技术相比,所得膜的材料全部来源于天然产物,真正具有可食性;而且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表1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感观质量
表2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性能表征
上述制备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对冷鲜肉的保鲜效果的测试:
冷鲜肉安全卫生、肉嫩味美、便于切割等优点而备受消费者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认同,在我国冷鲜肉的市场占有率已达4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在其目前消费的生鲜肉中,冷鲜肉已占到90%左右。但经过多道严格工序,售价较高。因此,冷鲜肉的保鲜也是迫在眉睫,目前只是置放于冷柜保鲜,本发明将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涂覆于壹号土猪冷鲜猪肉在4℃进行保鲜,同样的储存条件下与空白组对照,对细菌总数、TVB-N值、pH这三个鲜度指标进行测定,并以贮藏期间冷鲜肉的感官评分为基础,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阿魏酸-胶原蛋白抗菌膜对冷鲜肉的货架期的影响。
1、保鲜期间冷鲜肉pH的变化
用pH计按照GB/T9692.5-1998《肉与肉制品pH值测定》进行测定。评定标准为:新鲜肉pH为5.8~6.2;次鲜肉和病肉pH为6.3~6.6,变质肉pH为6.7以上。
从图1可见,空白组冷鲜肉和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处理组冷鲜肉的pH值变化缓慢且不稳定。空白组冷鲜肉贮藏6d,pH值达到6.3,降低了一个鲜度,在第12d,pH达到6.7,冷鲜肉变腐;而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处理组冷鲜肉的pH在第18d才达到6.7,与对照组相比延长了6天变腐。
2、保鲜期间冷鲜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变化检测
挥发性盐基氮(TVBN)是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其含量是判断肉类新鲜程度的重要指标。按GB/5009.44-1996微量扩散法测定肉中TVB-N值。取冷鲜肉样品10g,研碎测定,每2天测一次,直至TVB-N值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为止。参考标准为:一级鲜度TVB-N值≤15.0mg/100g,二级鲜度TVB-N值≤20.0mg/100g,腐败肉TVB-N值>20.0mg/100g。
从图2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空白组冷鲜肉和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处理组冷鲜肉的TVB-N值均呈上升趋势,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处理组冷鲜肉的TVB-N值显著低于空白组冷鲜肉的。空白组冷鲜肉的TVB-N值在第6天超过15mg.100g-1,第10天已达到21.66mg.100g-1左右,超过鲜肉的TVB-N值水平。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处理组冷鲜肉的TVB-N值在第14天时仍小于20mg.100g-1,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可能是因为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在肉表面均匀致密,因此具有很好的阻氧阻湿作用,能比较好的抑制细菌生长,减缓蛋白质的分解速度,延缓了TVB-N值的升高。
3、保鲜期间冷鲜肉菌落总数的变化
按照GB4789.2-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测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用平皿计数法[46],取冷鲜肉样品10g,研碎测定,采用营养琼脂(PCA)培养基,36℃恒温培养48小时后测定。结果以对数表示Logcfu.g-1。评价标准:一级鲜度Logcfu.g-1≤5;二级鲜度5<Logcfu.g-1≤7;腐败肉Logcfu.g-1>8。
图3可看出,经过长时间的贮藏,空白组和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处理组冷鲜肉的菌落总数均呈上升趋势,而且空白组冷鲜肉的细菌总数的增加速度比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处理组的快。空白组冷鲜肉贮藏4天,Logcfu.g-1达到5.4;贮藏10d,Logcfu.g-1达到8.59,肉质已腐败变质。而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处理组冷鲜肉在第6天Logcfu.g-1仍然在5内,到第16天才超过8。故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能有效的抑制冷鲜肉细菌总数的生长,延长其保质期。
实施例2
一种壳聚糖-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将胶原蛋白加入水中,在热处理温度为70℃条件下搅拌溶解,依次加入甘油、双醛淀粉和壳聚糖,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胶原-壳聚浓度为3%,甘油为0.45%,双醛淀粉为0.15%;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5:4,然后加入乙酸控制溶液的pH值为6;在50℃条件下热处理20分钟,置于搅拌脱泡机中脱去气泡18min,再在玻璃板上流延,待成膜液冷却后置于60℃的烘箱中烘烤6小时,常温下冷却,再揭膜,制得壳聚糖—胶原蛋白膜。控制所成膜的厚度为0.21mm。参照肖等南瓜-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可食性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5卷3期)中的方法测得膜的水分含量为94.12%,吸水率为4.29%,水滴渗漏时间为180min\mm,水蒸汽透过率为0.53g\(h·m),参照GB13022-91,测得膜的拉伸强度为2.12MPa,断裂伸长率为175.68%。
实施例3:
一种壳聚糖-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将胶原蛋白加入水中,在热处理温度为60℃~70℃条件下搅拌溶解,依次加入甘油、双醛淀粉和壳聚糖,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胶原-壳聚浓度为7%,甘油为0.35%,双醛淀粉为0.70%;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6:4,然后加入乙酸控制溶液的pH值为5.5;在60℃条件下热处理15分钟,置于搅拌脱泡机中脱去气泡20min,再在玻璃板上流延,待成膜液冷却后置于70℃的烘箱中烘烤4小时,常温下冷却,再揭膜,制得壳聚糖—胶原蛋白膜。控制所成膜的厚度为0.21mm。参照肖等南瓜-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可食性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5卷3期)中的方法测得膜的水分含量为87.13%,吸水率为2.79%,水滴渗漏时间为198min\mm,水蒸汽透过率为0.48g\(h·m),参照GB13022-91,测得膜的拉伸强度为4.01MPa,断裂伸长率为182.78%。
实施例4:
一种壳聚糖—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将胶原蛋白加入水中,在热处理温度为60℃~70℃条件下搅拌溶解,依次加入甘油、双醛淀粉和壳聚糖,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胶原-壳聚浓度为6%,甘油为0.60%,双醛淀粉为0.54%;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6:4,然后加入乙酸控制溶液的pH值为6;在60℃条件下热处理15分钟,置于搅拌脱泡机中脱去气泡15min,再在玻璃板上流延,待成膜液冷却后置于60℃的烘箱中烘烤5.5小时,常温下冷却,再揭膜,制得壳聚糖—胶原蛋白膜。控制所成膜的厚度为0.21mm。参照肖等南瓜-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可食性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5卷3期)中的方法测得膜的水分含量为89.10%,吸水率为2.98%,水滴渗漏时间为187min\mm,水蒸汽透过率为0.47g\(h·m),参照GB13022-91,测得膜的拉伸强度为4.09MPa,断裂伸长率为171.18%。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发现壳聚糖与胶原蛋白以质量比5-7:4混配时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和双醛淀粉制得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机械性能特别优异,厚度为0.21毫米时,拉伸强度达到2-4.11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30.12-172.48%,充分发挥壳聚糖溶液中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胶原蛋白的紧密的螺旋结构的协同配合作用,避免了单一材料所成膜的脆性和强度低的问题;壳聚糖还赋予膜以抗菌性能,牛津杯法测得所得膜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8-32mm,表现出很强的抑菌能力,将该膜涂覆于冷鲜肉保鲜中,可将冷鲜肉货架期延长6天。此外,双醛淀粉可与壳聚糖和胶原蛋白中氨基和亚氨基起交联反应,提高了膜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避免了一般可食性膜使用戊二醛和环氧氯丙烷等成分的添加,真正做到可食。

Claims (9)

1.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胶原蛋白加入水中,在热处理温度为60℃~70℃条件下搅拌溶解,依次加入甘油、双醛淀粉和壳聚糖,控制溶液的pH值为5~6;在60℃~70℃条件下热处理10-20min,置于搅拌脱泡机中脱去气泡,再在有机玻璃板上流延,待成膜液冷却、烘干,常温下冷却、揭膜,制得壳聚糖—胶原蛋白膜;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胶原蛋白-壳聚糖浓度为3-6%,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5-7:4;甘油为0.25-0.90%,双醛淀粉为0.30-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溶液的pH值为加入乙酸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为置于60℃的烘箱中烘烤4‐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胶原蛋白‐壳聚糖浓度为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所述甘油为0.50‐0.7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计,所述双醛淀粉为0.40‐0.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6: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去气泡的时间为15-20min。
9.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
CN201310492147.2A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570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2147.2A CN103570958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2147.2A CN103570958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0958A CN103570958A (zh) 2014-02-12
CN103570958B true CN103570958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043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2147.2A Active CN103570958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0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1628B (zh) * 2014-08-18 2016-10-05 天津鼎富包装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2648B (zh) * 2016-10-07 2017-10-03 邯郸帝科胶原蛋白肠衣有限公司 一种可食性胶原蛋白肠衣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4556A (zh) * 2017-09-07 2017-12-15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可食性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187434B (zh) * 2020-02-24 2021-08-13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胶原蛋白可食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93309A (zh) * 2020-11-25 2021-03-16 山东海奥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胶原蛋白保鲜膜的制备方法
CN113968986B (zh) * 2021-11-09 2023-11-21 浙江工商大学 紫甘蓝花青素-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智能膜的制备法
CN114605714A (zh) * 2022-03-28 2022-06-10 吉林大学 一种可食性林蛙胶原蛋白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3722B (zh) * 2011-01-17 2012-07-11 四川大学 一种可食用胶原蛋白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07486B (zh) * 2012-09-29 2014-08-27 佛山市高明区德福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的胶原蛋白肠衣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0958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0958B (zh) 一种可食性壳聚糖-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Perdana et al.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tarch/chitosan film incorporated with lemongrass essential oil and its application
Campos et al. Development of edible films and coatings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CN103554532B (zh) 一种阿魏酸-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703093B (zh) 一种新型海洋溶菌酶抗菌保鲜涂膜的制备方法
CN103319735B (zh) 一种魔芋葡甘聚糖抗菌保鲜膜
CN106857786B (zh) 一种海产品保鲜组合物、保鲜剂和海产品保鲜方法
CN107094858A (zh) 一种腌腊肉天然涂膜液保鲜方法
CN103053670A (zh) 海藻酸钠复合抗菌膜及其在畜肉胴体保鲜中应用
CN102977414B (zh) 一种应用于超市生鲜猪肉保鲜的可食性复合保鲜膜
CN112048090B (zh) 一种吸水抑菌可降解的淡水鱼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119501A (ko) 식품 신선도 유지를 위한 항균성 하이드로겔
RU2682598C2 (ru) Пленоч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пищев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хитозан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10818956A (zh) 一种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0470B (zh) 一种肉类复合生物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8645B (zh) 一种含甜菜碱的抗菌保鲜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Preservation effect of meat product by natural antioxidant tea polyphenol
CN107955215A (zh) 基于壳聚糖美拉德反应的生鲜肉类复合保鲜膜
CN112831074A (zh) 一种天然离子液体保鲜膜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788095A (zh) 一种用于鸡蛋保鲜的复合涂膜液和鸡蛋保鲜方法
Maharsih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assava peels starch-based edible coating incorporated with chitosan on the shelf-life of fresh-cut pineapples (Ananas comosus)
Duan et al. Storability of antimicrobial chitosan‐lysozyme composite coating and film‐forming solutions
Badawy et al. Current applications in food preservation based on marine biopolymers
CN111838294A (zh) 一种含茶多酚保鲜羊肉的方法
CN111117125A (zh) 一种复合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