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0058A - 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0058A
CN103570058A CN201210256121.3A CN201210256121A CN103570058A CN 103570058 A CN103570058 A CN 103570058A CN 201210256121 A CN201210256121 A CN 201210256121A CN 103570058 A CN103570058 A CN 103570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chloride
solid
lead
sodium hydroxide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61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0058B (zh
Inventor
王德全
李淑梅
刘凯华
丛自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Nonferrous Met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S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S
Priority to CN2012102561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0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0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0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0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0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 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 的方法 ,其特点是由以下步骤构成:(1)首先将固体氯化铅和氧化钙按液固比=4~7:1置入带有搅拌的转化罐中,进行第一步转化;(2)将第一步转化生成的 碱式氯化铅 PbOHCl 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进行第二步转化,生成固体氧化铅和二次转化后液。 本发明采 用湿法冶金工艺将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经过提纯的氧化铅可以作为化工产品,也可以用于制作铅酸蓄电池,还可以进一步被加工成金属铅。

Description

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水溶液中将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属于铅的湿法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火法冶炼技术从硫化铅精矿中提取金属铅。近年来,随着现代氧气炼铅技术的广泛应用,火法炼铅过程在冶炼效率,能量消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这些火法冶炼技术还无法彻底根除环境的污染,特别是铅污染问题。正因为如此,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开始限制火法炼铅生产。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开发湿法炼铅清洁生产工艺是铅冶炼行业的发展趋势。
近几十年来,湿法炼铅工艺研究的普遍作法是首先通过氯化浸出将硫化铅精矿中的铅转化成固体氯化铅作为中间产品,然后,从氯化铅中提取和回收铅。从氯化铅中提取和回收铅的早期研究方案主要有。
(1)氯化铅熔盐电解。
(2)无隔膜氯化铅水溶液电解。
(3)使用阴离子膜的氯化铅水溶液电解。
(4)使用阳离子膜的氯化铅水溶液电解。
在上述方案中,(1)和(2)两种方法在阳极上析出氯气,极易造成氯气逸出和泄漏,恶化作业条件,造成环境污染;(3)和(4)两种方法存在离子膜性能差,寿命短,生产成本高,过程不好控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针对上述从氯化铅中提取铅工艺存在的问题,而开发出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该方法用湿法冶金工艺将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经过提纯,氧化铅可以作为化工产品,可以用于制作铅酸蓄电池,也可以进一步被加工成金属铅。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这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1)首先将固体氯化铅和氧化钙按液固比=4~7:1置入带有搅拌的转化罐中,进行第一步转化,反应方程式为。
2PbCl2+CaO+H2O→2PbOHCl↓+CaCl2
其中固体氯化铅与氧化钙的质量比=8~10.5:1,反应温度20~80℃,反应时间不小于60min。
(2)将第一步转化生成的碱式氯化铅(PbOHCl)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进行第二步转化,生成固体氧化铅和二次转化后液,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PbOHCl+NaOH→PbO↓+NaCl+H2O。
在第二次转化过程中,碱式氯化铅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3.85~5: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控制在15~22.5%,反应温度60~85℃,反应时间不小于3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目的有益效果是。
1.避免了氯气逸出和泄漏,作业环境友好。
2.生产设备简单,占地面积较小,投资省。
3.生产成本低,过程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详细介绍。
试验用的固体氯化铅为硫化铅精矿经氯化浸出得到的中间产品,氯化铅中铅含量为73.5%。
实施例1。
将固体氯化铅、氧化钙与水按一定的液固比进行第一步转化,氯化铅第一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氯化铅与氧化钙的质量比=9:1,液固比4:1,转化温度60℃,反应时间90min;反应完毕后,进行液固分离;将第一步转化渣PbOHCl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第二步转化,反应完成后进行液固分离,得到转化渣PbO和二次转化后液,第二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碱式氯化铅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5: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5%,转化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75min。
结果:第一步转化率:98.41%。
第二步转化率:97.65%。
氧化铅纯度:97.75%。
实施例2。
将固体氯化铅、氧化钙与水按一定的液固比进行第一步转化,氯化铅第一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氯化铅与氧化钙的质量比=9:1,液固比5:1,转化温度70℃,反应时间120min;反应完毕后,进行液固分离;将第一步转化渣PbOHCl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第二步转化,反应完成后进行液固分离,得到转化渣PbO和二次转化后液,第二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碱式氯化铅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4: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5%,转化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0min。
结果:第一步转化率:98.42%。
第二步转化率:97.59%。
氧化铅纯度:97.77%。
实施例3。
将固体氯化铅、氧化钙与水按一定的液固比进行第一步转化,氯化铅第一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氯化铅与氧化钙的质量比=10:1,液固比4:1,转化温度:60℃,反应时间120min;反应完毕后,进行液固分离;将第一步转化渣PbOHCl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第二步转化,反应完成后进行液固分离,得到转化渣PbO和二次转化后液,第二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碱式氯化铅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4.5: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7.5%,转化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75min。
结果:第一步转化率:98.45%。
第二步转化率:97.96%。
氧化铅纯度:97.8%。

Claims (4)

1.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构成:
(1)首先将固体氯化铅和氧化钙按液固比=4~7:1置入带有搅拌的转化罐中,进行第一步转化,,反应方程式为:
2PbCl2+CaO+H2O→2PbOHCl↓+CaCl2
其中固体氯化铅与氧化钙的质量比=8~10.5:1,反应温度20~80℃,反应时间不小于60min;
(2)将第一步转化生成的碱式氯化铅(PbOHCl)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进行第二步转化,生成固体氧化铅和二次转化后液,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PbOHCl+NaOH→PbO↓+NaCl+H2O
在第二次转化过程中,碱式氯化铅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3.85~5: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控制在15~22.5%,反应温度60~85℃,反应时间不小于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优选的氯化铅第一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
氯化铅与氧化钙的质量比=9:1,液固比4:1,转化温度60℃,
反应时间90min;
优选的第二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
碱式氯化铅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5: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5%,
转化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7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优选的氯化铅第一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
氯化铅与氧化钙的质量比=9:1,液固比5:1,转化温度70℃,
反应时间120min;
优选的第二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
碱式氯化铅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4: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5%,
转化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优选的氯化铅第一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
氯化铅与氧化钙的质量比=10:1,液固比4:1,转化温度:60℃,
反应时间120min;
优选的第二步转化的技术条件为:
碱式氯化铅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4.5: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7.5%,
转化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75min。
CN201210256121.3A 2012-07-24 2012-07-24 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 Active CN103570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6121.3A CN103570058B (zh) 2012-07-24 2012-07-24 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6121.3A CN103570058B (zh) 2012-07-24 2012-07-24 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0058A true CN103570058A (zh) 2014-02-12
CN103570058B CN103570058B (zh) 2015-09-16

Family

ID=5004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6121.3A Active CN103570058B (zh) 2012-07-24 2012-07-24 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00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2817A (zh) * 2018-07-27 2018-12-18 郴州雄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氯铅银渣脱氯的新工艺
CN113428892A (zh) * 2021-07-27 2021-09-24 王伟建 一种简单可控制备超长羟卤铅矿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765B (zh) * 2019-11-26 2022-04-29 中原工学院 一种碱式氯化铅材料的室温固相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励生: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应用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31 May 1994,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2817A (zh) * 2018-07-27 2018-12-18 郴州雄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氯铅银渣脱氯的新工艺
CN113428892A (zh) * 2021-07-27 2021-09-24 王伟建 一种简单可控制备超长羟卤铅矿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0058B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8895B (zh) 一种从含锂富锰渣中提取锂和锰的方法
CN102828025B (zh) 从石煤钒矿中提取v2o5的方法
JP2013528696A5 (zh)
CN102242268B (zh) 电解法处理黑铜渣的工艺
CN101994007B (zh) 用氯化镁从废铅酸蓄电池膏泥中脱硫的方法
CN108368564A (zh) 砷的固定方法及含砷玻璃固化体
CN106276820A (zh) 一种以粗碲粉为原料生产高纯碲的工艺
CN104131167A (zh) 一种利用微波回收锰阳极泥中硒和锰的方法
CN105200248B (zh) 一种利用电石渣一步中和钛白废酸制备高纯度钪的方法
CN101585553A (zh) 由含钒矿石和含钒中间物料生产五氧化二钒的方法
CN103570058B (zh) 一种固体氯化铅转化成氧化铅的方法
CN106395864A (zh) 一种锂辉石烧结碳化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工艺
CN110331284A (zh) 一种利用软锰矿制备电解锰的方法
CN108118149B (zh) 一种用硫化镍精矿制备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方法
CN104451202B (zh) 一种石煤钒矿的二段熟化提钒方法
CN104711637B (zh) 一种从固体氧化铅中回收金属铅的方法
CN106757147B (zh) 一种镍电解混酸体系中除砷的方法
CN101613806A (zh) 一种固体氯化铅直接低温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
CN104164568B (zh) 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方法
CN106282573B (zh) 一种从危险固体废物中回收金属资源的方法
CN103014782B (zh) 一种锌电解过程中的排镁方法
CN108677017A (zh) 一种铜铟镓硒废料的回收方法
CN105624423A (zh) 一种用锯末为还原剂的氯化铅低温熔炼方法
CN100526486C (zh) 在压力场下从石煤中氧化转化浸出钒的方法
CN107794372A (zh) 一种从铅阳极泥中选择性脱砷及废水处理零排放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0141 No. 7, No. 6, No. seven road,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enyang, Liaoning.

Patentee after: Shenyang Nonferrous Met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0141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enyang, Liaoning, No. seven, No. 7, Shenyang, No. 6, Shenyang Nonferrous Metal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