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3866A - 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3866A
CN103563866A CN201310312964.5A CN201310312964A CN103563866A CN 103563866 A CN103563866 A CN 103563866A CN 201310312964 A CN201310312964 A CN 201310312964A CN 103563866 A CN103563866 A CN 103563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andle
cartridge
handle assembly
handl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29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3866B (zh
Inventor
高松卓司
平冈宏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63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3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06Hand crank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04Alternate right or left side dr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05G1/085Crank handles

Abstract

在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中得到高刚性感的旋转绕线轴(100)的手柄组装体(1),具备金属制的轴部件(7)、金属制的手柄臂(8)、手柄把手、金属制的第1筒状部件(30)。轴部件具有设置在一端且与驱动齿轮轴(10)旋合的安装螺纹部(7a)、设置在另一端的连结部(7b)。手柄臂具有被连结部(8a),绕轴部件的径方向的轴摆动自如地与连结部连结。手柄把手绕与轴部件平行的轴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手柄臂。第1筒状部件具有:第1筒部(30a),配置在轴部件的外周侧而能与手柄臂抵接;第2筒部(30b),与第1筒部一体形成且比第1筒部直径小,能够与驱动齿轮轴抵接。

Description

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柄组装体,特别地涉及一种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可旋入固定于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旋转绕线轴的绕线轴本体上的驱动齿轮轴。
背景技术
在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中,公知一种手柄组装体,具有旋入式的手柄轴,该手柄轴具有与设置于旋转绕线轴的驱动齿轮轴的阴螺纹部旋合的螺纹部。在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中,手柄臂的基端摆动自如地与手柄轴连结,由此,若将手柄轴向螺纹松开的方向旋转,则能够将手柄臂折叠。在现有的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中,以往公知具有配置在手柄轴的周围的按压部件、及配置在按压部件的外周侧的轴套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按压部件例如是不锈钢合金制,轴套例如是铝合金制。按压部件能够与驱动齿轮轴的端面接触。轴套与手柄臂的基端部接触。在按压部件和轴套之间,安装有弹簧部件。若将手柄轴向驱动齿轮轴旋入,则与驱动齿轮轴接触的按压部件使弹簧部件收缩,弹簧部件按压轴套。由此,不易产生轴套及手柄轴的晃动,并防止手柄轴松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83531号公报的图3。
在以往的手柄组装体中,若旋转手柄轴而将手柄组装体向驱动齿轮轴旋入,则铝合金制的轴套的端面被向手柄臂的基端部侧有力地按压。若轴套被按压,则有时轴套变形。若轴套变形,则手柄组装体整体挠曲,因此难以得到手柄组装体的高刚性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中得到高刚性感。
技术方案1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可旋入固定于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旋转绕线轴的绕线轴本体上的驱动齿轮轴。手柄组装体具备金属制的轴部件、金属制的手柄臂、手柄把手、及金属制的第1筒状部件。轴部件具有设置在一端并与驱动齿轮轴旋合的螺纹部、及设置在另一端的连结部。手柄臂具有被连结部,绕轴部件的径方向的轴摆动自如地与连结部连结。手柄把手绕与轴部件平行的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手柄臂上。第1筒状部件具有:第1筒部,配置在轴部件的外周侧,能够与手柄臂抵接;以及第2筒部,与第1筒部一体形成,比第1筒部直径小,能够与驱动齿轮轴抵接。
在该手柄组装体中,若将轴部件向驱动齿轮轴旋入,则第1筒状部件的第2筒部与驱动齿轮轴抵接,且第1筒部与手柄臂抵接。该第1筒状部件与手柄臂和驱动齿轮轴抵接,从而手柄组装体没有晃动地与驱动齿轮轴连结。在此,第1筒状部件由硬质的金属制成,从而即使第1筒状部件的第1筒部与手柄臂抵接而受到压缩载荷,第1筒部也不易变形,手柄组装体不易挠曲。因此,在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中,能够得到高刚性感。
技术方案2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还具备金属制的第2筒状部件,距绕线轴本体远的第1端在第1筒部和第2筒部之间由第1筒状部件支承,从第1端朝向接近绕线轴本体的第2端延伸,配置在第2筒部的外周侧,比第1筒状部件刚性低。在这种情况下,借组第2筒状部件,能够提高手柄轴的外周侧的设计,并且异物不易附着于连结部分。
技术方案3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第2筒状部件从第1端朝向第2端渐渐扩径而形成,且能够将为了支承驱动齿轮轴而形成于绕线轴本体的凸台部在第2端侧配置在与第1筒状部件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由第2筒状部件的第2端侧将凸台部覆盖,因此能够减少从凸台部的异物的侵入。
技术方案4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第2筒状部件在第1端的内周面具有阴螺纹部。第1筒状部件在外周面具有与阴螺纹部旋合的阳螺纹部。在这种情况下,第1筒状部件和第2筒状部件借助螺纹结合而连结,因此第1筒状部件和第2筒状部件的组装操作容易。
技术方案5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第1筒状部件为不锈钢合金制。手柄臂及第2筒状部件为铝合金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第1筒状部件与手柄臂及驱动齿轮轴抵接而被夹持,由于第1筒状部件为硬质的不锈钢合金制,因此第1筒状部件不易变形。
技术方案6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手柄臂具有第1环状面,在连结部的径方向外侧与轴部件垂直地形成。第1筒部具有与第1环状面抵接的第2环状面。连结部及被连结部配置在第1环状面及第2环状面的径方向内方。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1筒部的第2环状面与手柄臂的第1环状面抵接,且连结部及被连结部配置在第1环状面及第2环状面的径方向内方,因此第1筒部与手柄臂的第1环状面整周地接触,连结部及被连结部由第1筒部覆盖而从外部看不见。由此,从手柄臂的基端部至第1筒状部件的手柄臂的连结部分的设计提高,并且异物不易附着于连结部分。
并且,第1环状面和第2环状面抵接而手柄臂被固定,所以在手柄臂和第1筒部之间均匀地作用力。因此,即使与手柄臂抵接而第1筒部受到压缩载荷,第1筒部也不易进一步变形,手柄组装体不易进一步挠曲。因此,在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中,能够进一步得到高刚性感。
技术方案7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连结部具有一个高起部的第1叉卡部。被连结部具有第1叉卡部能够进入且由底部形成为圆弧状的狭缝形成的两个高起部的第2叉卡部。在这种情况下,截面小的轴部件是一个高起部的第1叉卡部,因此轴部件和手柄臂的摆动连结构造简单。并且,由于包含狭缝的第1叉卡部及第2叉卡部由第1筒部覆盖,因此异物不易附着于它们。
技术方案8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还具备能够插入第1叉卡部及第2叉卡部的连结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连结轴插入第1叉卡部及第2叉卡部,能够将手柄臂和轴部件摆动自如地连结。
技术方案9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连结轴是与第2叉卡部的一个的高起部旋合的螺杆轴。在这种情况下,连结轴能够拆装,因此能够根据手柄组装体的左右任意一个的安装位置来变更轴部件的螺纹的方向。由此,轴部件不易松脱。
技术方案10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第1筒部的第2环状面具有与第1环状面实质上相同的外径,第1筒部的外周面形成为与手柄臂的外周面平滑地连续。在这种情况下,第1筒部与第1环状面抵接时的手柄组装体的设计提高,并且手柄臂的外周面和第1筒部的外周面平滑地连续,因此饵等不易附着于外周面。
技术方案11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2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被连结部设置在手柄臂的基端。手柄把手设置在手柄臂的顶端。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柄把手为一个的单手柄型的手柄组装体中,起到上述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2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在技术方案2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柄组装体中,被连结部设置在手柄臂的中央部。手柄把手设置在手柄臂的两端。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柄把手具有两个的双手柄型的手柄组装体中,起到上述作用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1筒状部件由硬质的金属制成,从而即使第1筒状部件的第1筒部与手柄臂抵接而受到压缩载荷,第1筒部也不易变形,手柄组装体不易挠曲。因此,在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中,能够得到高刚性感。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绕线轴的侧视图。
图2是其侧视剖面图。
图3是旋转绕线轴的后视图。
图4是图1的剖面线IV-IV的剖面图。
图5是手柄组装体的连结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与图5垂直的手柄组装体的连结部分的剖面图。
图7是图6的剖面线VII-VII 的剖面图。
图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手柄组装体
2  绕线轴本体
2e  凸台部
2f  凸台部
7  轴部件
7a  安装螺纹部
7b  连结部
7d  第1叉卡部
7e  第1连结孔
8  手柄臂
8a  被连结部
8b  第1环状面
8c  第2叉卡部
8d  狭缝
8e  底部
9  手柄把手
10  驱动齿轮轴
20  连结轴
30  第1筒状部件
30a  第1筒部
30b  第2筒部
30c  第2环状面
30d  连结阳螺纹部
32  第2筒状部件
32a  第1端
32b  第2端
32c  连结阴螺纹部
100  旋转绕线轴
101  手柄组装体
108  手柄臂
108a  被连结部
108d  狭缝
109  手柄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绕线轴100具备手柄组装体1、旋转自如地支承手柄组装体1的绕线轴本体2、转子3、及卷线筒4。转子3是将钓线卷绕在卷线筒4上的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绕线轴本体2的前部。卷线筒4是将钓线卷收在外周面的部件,前后移动自如地配置在转子3的前部。此外,手柄组装体1能够安装在绕线轴本体2的右侧(参照图1、图2)及左侧(参照图3、图4)的任意一方,在未安装手柄组装体1的一侧(图3、图4中绕线轴本体2的右侧),安装有帽部件19。
<手柄组装体的结构>
如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手柄组装体1是单手柄型的。手柄组装体1具备轴部件7、手柄臂8、手柄把手9、第1筒状部件30、第2筒状部件32及连结轴20。轴部件7相对不能旋转地旋入安装在后述的驱动齿轮轴10的内周部。轴部件7为,顶端部比驱动齿轮轴10的顶端部向轴方向外方突出地配置。手柄臂8从轴部件7的基端部向径方向延伸,安装为能够相对于轴部件7摆动。手柄把手9安装在手柄臂8的顶端。第1筒状部件30与驱动齿轮轴10的顶端部和手柄臂8的基端部抵接。第1筒状部件30由驱动齿轮轴10的顶端部和手柄臂8的基端部夹持。第2筒状部件32配置在第1筒状部件30的外周侧。
如图4所示,轴部件7具有安装螺纹部7a、连结部7b、及防脱阳螺纹部7c。安装螺纹部7a设置在轴部件7的一端(图4右侧端部),与驱动齿轮轴10的图4左侧的第1螺纹孔10a旋合。连结部7b设置在轴部件7的另一端(图4左侧端部),绕轴部件7的径方向的轴能够摆动地连结手柄臂8。防脱阳螺纹部7c设置在轴部件7的中间部,为了令第1筒状部件30不从轴部件7脱离而设置。如图4所示的轴部件7中,安装螺纹部7a为左旋螺纹(若逆时针旋转则拧紧的螺纹)的阳螺纹。因而,驱动齿轮轴10的第1螺纹孔10a也是左旋螺纹的阴螺纹。在该旋转绕线轴100上,也附装有安装螺纹部7a为右旋螺纹的轴部件。右旋螺纹的轴部件与驱动齿轮轴10的图4右侧的第2螺纹孔10b旋合。由此,不论手柄组装体1安装于驱动齿轮轴10的左侧及右侧中的任意一方,若使手柄组装体1向线卷收方向旋转,则都为螺纹拧紧的方向,手柄组装体1不易松脱。
如图5、图6及图7所示,连结部7b形成为比安装螺纹部7a直径大。连结部7b具有一个高起部的第1叉卡部7d。第1叉卡部7d是将轴部件7的大径部分切除为相互平行的两面的形状。第1叉卡部7d具有第1连结孔7e,能够插入用于连结手柄臂8的连结轴20。
如图3所示,手柄臂8是例如铝合金制的棒状部件。手柄臂8形成为,从一端(图3下侧端部)朝向从绕线轴本体2离开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之后与绕线轴本体2大致平行地配置地在中途弯折。手柄臂8的一端形成为大致球形。如图4所示,手柄臂8在一端具有被连结部8a,所述被连结部8a与轴部件7的连结部7b(图3左侧端部)借助连结轴20能够沿向绕线轴本体2接近离开的方向摆动地连结。并且,手柄臂8在被连结部8a的基端侧的径方向外方具有第1环状面8b。第1环状面8b形成为与轴部件7垂直。
如图5、图6及图7所示,被连结部8a具有两个高起部的第2叉卡部8c,由第1叉卡部7d能够进入且底部8e形成为圆弧状的狭缝8d形成。狭缝8d具有比第1叉卡部7d的厚度稍大的宽度。狭缝8d沿着手柄臂8延伸的方向形成。
在第2叉卡部8c的一方的高起部上,形成有能够插入连结轴20的第2连结孔8f。在第2叉卡部8c的另一方的高起部上,形成有连结轴20旋合的阴螺纹孔8g。阴螺纹孔8g比第2连结孔8f直径小。第2连结孔8f及阴螺纹孔8g与第1连结孔7e同心地配置。第2叉卡部8c的外侧面8h(参照图7)形成为大致圆形。
在手柄臂8的另一端(图3上侧端部)安装有手柄把手9。手柄把手9具有:轴部9b,绕与轴部件7大致平行的轴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手柄臂8;以及把手部9a,固定在轴部9b的顶端,用于钓鱼者把持。把手部9a由例如合成树脂、橡胶、或软木等形成,轴部9b是例如金属制的筒状部件。
连结轴20是在顶端具有与第2叉卡部8c的阴螺纹孔8g旋合的螺纹部20a的螺杆轴。螺纹部20a比其他的部分直径小。在连结轴20的基端面,形成有例如六边形的工具卡止部20b。由此,能够借助内六角扳手将连结轴20相对于被连结部8a拆装,能够将轴部件7更换为其他轴部件。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第1筒状部件30配置在轴部件7的外周侧。第1筒状部件由例如硬质的不锈钢合金制成。第1筒状部件30具有第1筒部30a、及与第1筒部30a一体形成的第2筒部30b。第1筒部30a具有与手柄臂8的第1环状面8b抵接的第2环状面30c。第2环状面30c的外径与第1环状面8b的外径实质上相同。在第1环状面8b及第2环状面30c的径方向内方配置连结部7b及被连结部8a。因此,连结部7b、被连结部8a及连结轴20由第1筒部30a覆盖而从外部看不见。由此,从手柄臂8的基端部附近至第1筒状部件30的手柄臂8的连结部分的设计提高,并且异物不易附着于连结部分。
第1筒部30a的外周面形成为与手柄臂的一端侧的外周面平滑地连续。从第1筒部30a至第2筒部30b,第1筒状部件30两级地缩径。在第1筒状部件30的第一级的缩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连结第2筒状部件32的连结阳螺纹部30d。
第2筒部30b比第1筒部30a直径小,与轴部件7的外周面接近地配置。第2筒部30b的一端面(图4的右端面)能够与驱动齿轮轴10的端面(图4的左侧的端面)抵接。在第2筒部的接近缩径部分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轴部件7的防脱用的防脱阴螺纹部30e。防脱阴螺纹部30e与轴部件7的防脱阳螺纹部7c旋合。令第1筒状部件30从轴部件7脱离时,使手柄臂8一边相对于第1筒状部件30离开一边向螺纹松开的方向旋转,从而能够令第1筒状部件30从轴部件7脱离。但是,只要不进行该操作,即使令手柄组装体1从驱动齿轮轴10脱离,第1筒状部件30也不从轴部件7脱离。通常,仅在安装附属的其他的轴部件的情况下令第1筒状部件30从轴部件7脱离。在第2筒部30b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密封第1筒部30a和绕线轴本体2的间隙的密封部件34。
第2筒状部件32配置在第2筒部30b的外周侧。第2筒状部件32是比第1筒状部件30刚性低的金属制的筒状部件。第2筒状部件32为,距绕线轴本体2远的第1端32a在第1筒部30a和第2筒部30b之间由第1筒状部件30支承。第2筒状部件32从第1端32a朝向接近绕线轴本体2的第2端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筒状部件32为铝合金制。在第2筒状部件32的第1端32a侧的内周面形成有与第1筒状部件30的连结阳螺纹部30d旋合的连结阴螺纹部32c。
第2筒状部件32形成为从第1端32a朝向第2端32b渐渐扩径,且能够将后述的凸台部2e、2f的突出部分在第2端32b侧配置在与第1筒状部件30的第2筒部30b之间,所述凸台部2e、2f为了支承驱动齿轮轴10而形成于绕线轴本体。第2筒状部件32的第1端32a侧的外周面形成为与第1筒部30a的外周面实质地连续。由此,第1筒部30a的外周面与手柄臂8的基端部的外周面和第2筒状部件32的第1端32a侧的外周面平滑地连接。
为了折叠这样的手柄臂8,用与操作手柄臂8的手相反的手握住并固定转子3,使手柄臂8朝向与线卷收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轴部件7相对于驱动齿轮轴10的第1螺纹孔10a(或第2螺纹孔10b)拧松,手柄臂8朝向从绕线轴本体2离开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在手柄臂8的第1环状面8b和第1筒状部件30的第2环状面30c之间产生间隙,手柄臂8能够向绕线轴本体2侧摆动,能够将手柄臂8折叠。
在将手柄臂8返回原处时,用与操作手柄臂8的手相反的手握住并固定转子3,使手柄臂8朝向线卷收方向旋转。由此,轴部件7相对于驱动齿轮轴10的旋合变紧,手柄臂8朝向接近绕线轴本体2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在第1筒状部件30的第2环状面30c和手柄臂8的第1环状面8b之间消除间隙。由此,第2环状面30c与第1环状面8b抵接,且第2筒部30b的端面与驱动齿轮轴10的端面抵接,手柄臂8被固定在轴部件7上。此时,若以过大的力旋转手柄臂8,则在不锈钢合金制的第1筒状部件30的第2环状面30c和手柄臂8的第1环状面8b之间作用压缩力。但是,由于第1筒状部件30刚性高,因此第2环状面30c不易变形。因此,在操作手柄臂8时能够得到高的刚性感。
如图1至图4所示,绕线轴本体2具有:绕线轴体2a,具有开口;盖部件2b,以封闭开口的方式拆装自如地安装于绕线轴体2a;大致T字状的竿安装脚2c,从绕线轴体2a向斜前上方延伸;以及防护部件2d,从绕线轴体2a及盖部件2b的后部跨过下部地安装。绕线轴体2a在内部具有空间。在该空间内,设置与手柄组装体1的旋转连动而使转子3旋转的转子驱动机构5、及使卷线筒4前后移动而用于均匀地卷收钓线的摆动机构6。
如图2及图4所示,转子驱动机构5具有:驱动齿轮轴10,不能旋转地安装有手柄组装体1的轴部件7;驱动齿轮11,与驱动齿轮轴10一起旋转;以及小齿轮12,与该驱动齿轮11啮合。图4如所示,驱动齿轮轴10是与驱动齿轮11一体或单独地设置的筒状部件。如前所述,驱动齿轮轴10具有形成在图4左端的左旋螺纹的第1螺纹孔10a、及形成在图4右端的右旋螺纹的第2螺纹孔10b。如图4所示,驱动齿轮轴10借助安装于绕线轴本体2的向内方突出的凸台部2e、2f的内周部的轴承16、17,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绕线轴本体2。轴承16、17例如是滚珠轴承等滚动轴承。
驱动齿轮11是与小齿轮12啮合的平面齿轮。如图2所示,小齿轮12形成为筒状,贯通转子3的中心部。小齿轮12的前部12a借助螺母13固定于转子3。并且,小齿轮12的中间部和后端部分别经由轴承14a、14b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绕线轴本体2。
如图2及图4所示,摆动机构6是下述机构:令贯通卷线筒4的中心部而与牵引机构60连结的卷线筒轴15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使卷线筒4与牵引机构60一起前后移动。摆动机构6具有:横动凸轮轴21,平行地配置在卷线筒轴15的下方;滑块22,沿着横动凸轮轴21在前后方向移动;以及中间齿轮23,固定在横动凸轮轴21的顶端。滑块22不能旋转地固定在卷线筒轴15的后端。中间齿轮23经由未图示的减速机构与小齿轮12啮合。
如图2所示,转子3具有筒部3a、和在筒部3a的侧方相互对置地设置的第1转子臂3b及第2转子臂3c。筒部3a和第1转子臂3b及第2转子臂3c一体地成形。在筒部3a的前部形成有前壁3d,小齿轮12的前部12a及卷线筒轴15贯通该前壁3d的中央部。在前壁3d的前部配置有螺母13,小齿轮12的前部12a借助该螺母13固定于转子3。
在第1转子臂3b及第2转子臂3c的顶端能够摆动地设置有用于将钓线卷绕在卷线筒4上的弯型座(bail arm)44。弯型座44在如图2所示的线引导姿态和从其反转的线放开姿态之间摆动自如。
在转子3的筒部3a的内部配置有用于禁止/解除转子3的反转的反转防止机构50。反转防止机构50具有:滚柱式单向离合器51,内圈空转;以及切换操作杆52,将单向离合器51在动作状态(反转禁止状态)和非动作状态(反转允许状态)中切换。
如图2所示,卷线筒4配置在转子3的第1转子臂3b和第2转子臂3c之间,经由牵引机构60安装在卷线筒轴15的顶端。
在这样地构成的旋转绕线轴100的手柄组装体1中,令第1筒状部件30为硬质的金属制,从而即使第1筒状部件30的第1筒部30a与手柄臂8抵接而受到压缩载荷,第1筒部30a也不易变形,手柄组装体1不易挠曲。因此,在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1中,能够得到高刚性感。
并且,由于第1筒部30a的第2环状面30c与手柄臂8的第1环状面8b抵接,且连结部7b及被连结部8a配置在第1环状面8b及第2环状面30c的径方向内方,因此第1筒部30a与手柄臂8的第1环状面8b整周地接触,连结部、被连结部及连结轴由第1筒部覆盖而从外部看不见。由此,从手柄臂8的基端部至第1筒状部件30的手柄臂8的连结部分的设计提高,并且异物不易附着于连结部分。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特别地,能够将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多个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根据需要而任意组合。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单手柄的手柄组装体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如图8所示,旋转绕线轴200的手柄组装体101是双手柄型,手柄臂108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手柄臂108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被连结部108a。被连结部108a的形成第2叉卡部的狭缝108d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形成在与手柄臂108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且,连结轴20也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其他的轴部件、第1筒状部件30及第2筒状部件32实质地相同。
<特征>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所述地表现。
(A)旋转绕线轴100的手柄组装体1可旋入固定于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旋转绕线轴100的绕线轴本体2中的驱动齿轮轴10。手柄组装体1具备金属制的轴部件7、金属制的手柄臂8、手柄把手9、及金属制的第1筒状部件30。轴部件7具有:安装螺纹部7a,设置在一端且与驱动齿轮轴10旋合;以及连结部7b,设置在另一端。手柄臂8具有被连结部8a,绕轴部件7的径方向的轴摆动自如地与连结部7b连结。手柄把手9绕与轴部件7平行的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手柄臂8上。第1筒状部件30具有:第1筒部30a,配置在轴部件7的外周侧,能够与手柄臂8抵接;以及第2筒部30b,与第1筒部30a一体形成,比第1筒部30a直径小,能够与驱动齿轮轴10抵接。
在该手柄组装体1中,若将轴部件7向驱动齿轮轴10旋入,则第1筒状部件30的第2筒部30b与驱动齿轮轴10抵接,且第1筒部30a与手柄臂8抵接。该第1筒状部件30与手柄臂8和驱动齿轮轴10抵接,从而手柄组装体1没有晃动地与驱动齿轮轴10连结。在此,令第1筒状部件30为硬质的金属制,从而即使第1筒状部件30的第1筒部30a与手柄臂8抵接而受到压缩载荷,第1筒部30a也不易变形,手柄组装体1不易挠曲。因此,在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1中,能够得到高刚性感。
(B)在手柄组装体1中,还具备金属制的第2筒状部件32,距绕线轴本体2远的第1端32a在第1筒部30a和第2筒部30b之间由第1筒状部件30支承,从第1端32a朝向接近绕线轴本体2的第2端32b延伸,配置在第2筒部30b的外周侧,比第1筒状部件30刚性低。在这种情况下,借助第2筒状部件32,能够提高手柄轴的外周侧的设计,并且异物不易附着于连结部分。
(C)在手柄组装体1中,第2筒状部件32从第1端32a朝向第2端32b渐渐扩径而形成,且能够将为了支承驱动齿轮轴10而形成于绕线轴本体2的凸台部2e在第2端32b侧配置在与第1筒状部件3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由第2筒状部件32的第2端32b侧覆盖凸台部2e,因此能够减少从凸台部2e的异物的侵入。
(D)在手柄组装体1中,第2筒状部件32在第1端32a的内周面具有连结阴螺纹部32c。第1筒状部件30在外周面具有与连结阴螺纹部32c旋合的连结阳螺纹部30d。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1筒状部件30和第2筒状部件32借助螺纹结合而连结,因此第1筒状部件30和第2筒状部件32的组装操作容易。
(E)在手柄组装体1中,第1筒状部件30为不锈钢合金制。第2筒状部件32及手柄臂8为铝合金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第1筒状部件30与手柄臂8及驱动齿轮轴10抵接而被夹持,由于第1筒状部件30为硬质的不锈钢合金制,因此第1筒状部件30也不易变形。
(F)在手柄组装体1中,手柄臂8具有第1环状面8b,在连结部7b的径方向外侧与轴部件7垂直地形成。第1筒部30a具有与第1环状面8b抵接的第2环状面30c。连结部7b及被连结部8a配置在第1环状面8b及第2环状面30c的径方向内方。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1筒部30a的第2环状面30c与手柄臂8的第1环状面8b抵接,且连结部7b及被连结部8a配置在第1环状面8b及第2环状面30c的径方向内方,因此第1筒部30a与手柄臂8的第1环状面8b整周地接触,连结部7b及被连结部8a由第1筒部30a覆盖而从外部看不见。由此,从手柄臂8的基端部至第1筒状部件30的手柄臂8的连结部分的设计提高,并且异物不易附着于连结部分。
并且,由于第1环状面8b和第2环状面30c抵接而手柄臂8被固定,因此在手柄臂8和第1筒部30a之间均匀地作用力。因此,即使与手柄臂8抵接而第1筒部30a受到压缩载荷,第1筒部30a也不易进一步变形,手柄组装体1不易进一步挠曲。因此,在旋入式的手柄组装体1中,能够进一步得到高刚性感。
(G)在手柄组装体1中,连结部7b具有一个高起部的第1叉卡部7d。被连结部8a具有两个高起部的第2叉卡部8c,第1叉卡部7d能够进入且由底部8e形成为圆弧状的狭缝8d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截面小的轴部件7是一个高起部的第1叉卡部7d,因此轴部件7和手柄臂8的摆动连结构造简单。并且,包含狭缝8d的第1叉卡部7d及第2叉卡部8c由第1筒部30a覆盖,因此异物不易附着于它们。
(H)在手柄组装体1中,还具备连结轴20,能够插入第1叉卡部7d及第2叉卡部8c。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连结轴20插入第1叉卡部7d及第2叉卡部8c,能够摆动自如地连结手柄臂8和轴部件7。
(I)在手柄组装体1中,连结轴20是与第2叉卡部8c的一个的高起部旋合的螺杆轴。在这种情况下,连结轴20能够拆装,因此能够借助手柄组装体1的左右任意一个安装位置来变更轴部件7的螺纹的方向。由此,轴部件7不易变松。
(K)在手柄组装体1中,第1筒部30a的第2环状面30c具有与第1环状面8b实质地相同的外径,第1筒部30a的外周面形成为与手柄臂8的外周面平滑地连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1筒部30a与第1环状面8b抵接时的手柄组装体1的设计提高,并且手柄臂8的外周面和第1筒部30a的外周面平滑地连续,因此饵等不易附着于外周面。
(L)在手柄组装体1中,被连结部8a设置在手柄臂8的基端。手柄把手9设置在手柄臂8的顶端。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柄把手9为一个的单手柄型的手柄组装体1中,起到上述作用效果。
(M)在手柄组装体101中,被连结部108a设置在手柄臂108的中央部。手柄把手109设置在手柄臂108的两端。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柄把手109具有两个的双手柄型的手柄组装体101中,起到上述作用效果。

Claims (12)

1.一种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能够旋入固定于驱动齿轮轴,所述驱动齿轮轴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旋转绕线轴的绕线轴本体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金属制的轴部件,具有设置在一端并与上述驱动齿轮轴旋合的螺纹部、及设置在另一端的连结部;
金属制的手柄臂,具有被连结部,所述被连结部绕上述轴部件的径方向的轴摆动自如地与上述连结部连结;
手柄把手,绕与上述轴部件平行的轴转动自如地安装于上述手柄臂;
金属制的第1筒状部件,具有:第1筒部,配置在上述轴部件的外周侧且能够与上述手柄臂抵接;及第2筒部,与上述第1筒部一体形成且比上述第1筒部直径小,能够与上述驱动齿轮轴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金属制的第2筒状部件,所述第2筒状部件为,距上述绕线轴本体远的第1端在上述第1筒部和上述第2筒部之间由上述第1筒状部件支承,从上述第1端朝向接近上述绕线轴本体的第2端延伸,配置在上述第2筒部的外周侧,比上述第1筒状部件刚性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筒状部件从上述第1端朝向上述第2端渐渐扩径而形成,且能够将为了支承上述驱动齿轮轴而形成于上述绕线轴本体的凸台部在上述第2端侧配置在与上述第1筒状部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筒状部件在上述第1端的内周面具有阴螺纹部,
上述第1筒状部件在外周面具有与上述阴螺纹部旋合的阳螺纹部。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筒状部件为不锈钢合金制,上述第2筒状部件及手柄臂为铝合金制。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手柄臂具有第1环状面,在上述被连结部的径方向外方与上述轴部件垂直地形成,
上述第1筒部具有与上述第1环状面抵接的第2环状面,
上述连结部及上述被连结部配置在上述第1环状面及上述第2环状面的径方向内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部具有一个高起部的第1叉卡部,
上述被连结部具有两个高起部的第2叉卡部,所述第2叉卡部由上述第1叉卡部能够进入且底部形成为圆弧状的狭缝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能够插入上述第1叉卡部及上述第2叉卡部的连结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轴是与上述第2叉卡部的一个的高起部旋合的螺杆轴。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筒部的上述第2环状面具有与上述第1环状面实质地相同的外径,上述第1筒部的外周面形成为与上述手柄臂的外周面平滑地连续。
11.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连结部设置在上述手柄臂的基端,
上述手柄把手设置在上述手柄臂的顶端。
12.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连结部设置在上述手柄臂的中央部,
上述手柄把手设置在上述手柄臂的两端。
CN201310312964.5A 2012-07-24 2013-07-24 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 Active CN103563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3683 2012-07-24
JP2012163683A JP6027805B2 (ja) 2012-07-24 2012-07-24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866A true CN103563866A (zh) 2014-02-12
CN103563866B CN103563866B (zh) 2017-08-22

Family

ID=4846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2964.5A Active CN103563866B (zh) 2012-07-24 2013-07-24 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950697B2 (zh)
EP (1) EP2689661B1 (zh)
JP (1) JP6027805B2 (zh)
KR (1) KR102002854B1 (zh)
CN (1) CN103563866B (zh)
MY (1) MY166830A (zh)
TW (1) TWI6036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4103A (zh) * 2018-12-25 2020-07-07 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纺车式渔线轮的手柄组装体及纺车式渔线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5321B2 (ja) * 2013-02-28 2016-09-2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10045518B2 (en) * 2015-05-18 2018-08-14 Ninbo Zhongyuan Alljoy Fishing Tackle Co., Ltd. Fishing reel with single-handedly assembled and disassembled rocker arm assembly
JP6684115B2 (ja) 2016-03-10 2020-04-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688678B2 (ja) * 2016-05-18 2020-04-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回転伝達機構
WO2020257651A1 (en) 2019-06-21 2020-12-24 Biz Outdoors, Inc. Left handed fishing reel
TWI726419B (zh) * 2019-09-17 2021-05-01 寶熊漁具股份有限公司 紡車式漁輪之傳動機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868A (zh) * 2003-02-05 2004-08-11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安装构造
US7614577B2 (en) * 2004-10-06 2009-11-10 Shimano Inc. Handle knob and handle assembly for a fishing reel
JP2010158184A (ja) * 2009-01-07 2010-07-22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取付構造
CN10202789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手柄组装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6867A (en) * 1978-08-11 1980-04-08 Brunswick Corporation Crank shaft device for fishing reel
JP3854732B2 (ja) 1998-09-17 2006-12-06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マスターギア
JP4015957B2 (ja) * 2003-01-20 2007-11-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2006217848A (ja) * 2005-02-09 2006-08-24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4884113B2 (ja) * 2006-07-20 2012-02-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及びそ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5236883B2 (ja) * 2007-02-13 2013-07-17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5292152B2 (ja) * 2009-03-26 2013-09-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アーム取付構造
JP2010273629A (ja) * 2009-05-29 2010-12-09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5566870B2 (ja) 2010-12-15 2014-08-06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ハンドル組立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868A (zh) * 2003-02-05 2004-08-11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安装构造
US7614577B2 (en) * 2004-10-06 2009-11-10 Shimano Inc. Handle knob and handle assembly for a fishing reel
JP2010158184A (ja) * 2009-01-07 2010-07-22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取付構造
CN10202789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手柄组装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4103A (zh) * 2018-12-25 2020-07-07 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纺车式渔线轮的手柄组装体及纺车式渔线轮
CN111374103B (zh) * 2018-12-25 2023-02-17 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纺车式渔线轮的手柄组装体及纺车式渔线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3673B (zh) 2017-11-01
KR102002854B1 (ko) 2019-07-23
US8950697B2 (en) 2015-02-10
EP2689661A1 (en) 2014-01-29
JP2014023432A (ja) 2014-02-06
MY166830A (en) 2018-07-23
TW201404301A (zh) 2014-02-01
CN103563866B (zh) 2017-08-22
EP2689661B1 (en) 2016-05-25
KR20140013904A (ko) 2014-02-05
US20140027555A1 (en) 2014-01-30
JP6027805B2 (ja)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3866A (zh) 旋转绕线轴的手柄组装体
CN101243784B (zh) 纺车式渔线轮的手柄组件
CN1817122B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手柄组装体
CN100521931C (zh) 旋转绕线轮的摇把组件和旋转绕线轮
CN103651289B (zh) 旋压式绕线轮
EP3503723B1 (en) Reel with disengageable seal
JP2010273629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CN103238571A (zh) 纺车式渔线轮
JP2010273629A5 (zh)
CN100421557C (zh) 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
CN201862588U (zh) 球形摄像头清洗装置
JP2014023432A5 (zh)
US6626385B1 (en)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CN103907577A (zh) 双轴承绕线轮
CN100456928C (zh)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安装构造
CN109263780A (zh) 一种的轮毂电机平衡车的车轮固定结构和平衡车
CN100429973C (zh) 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
JP3999721B2 (ja) 魚釣用リ−ル
JP4024702B2 (ja) 魚釣用リ−ル
CN112489983B (zh) 变压器线盘紧固绕线装置
CN211414920U (zh) 一种四轮定位检测用于轮胎夹紧装置
CN207383331U (zh) 纺车式鱼线轮的齿轮传动机构
US20040211852A1 (en) Fishing line guide mechanism for spinnnig reel
CN210231031U (zh) 一种高温合金钢丝用粗拉机
CN202690163U (zh) 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