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3040B - 熔断体安装结构和电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熔断体安装结构和电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3040B
CN103563040B CN201280025648.3A CN201280025648A CN103563040B CN 103563040 B CN103563040 B CN 103563040B CN 201280025648 A CN201280025648 A CN 201280025648A CN 103563040 B CN103563040 B CN 103563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
link
cavity
po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56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3040A (zh
Inventor
齐本哲朗
户田隆文
滨口雄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63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3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2Intermediate or auxiliary parts for carrying, holding, or retaining fuse, co-operating with base or fixed holder, and removable therefrom for renewing the f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85/203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for fuses with blade type terminals
    • H01H85/2035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for fuses with blade type terminals for miniature fuses with parallel sid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2085/2065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with base contacts adapted or adaptable to fuses of different lenghts; bases with self-aligning contacts; intermediate adaptation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2085/2075Junction box, having holders integrated with several other holders in a particular wiring layout
    • H01H2085/208Junction box, having holders integrated with several other holders in a particular wiring layout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85/2045Mounting means or insulating parts of the base, e.g. covers, casing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一种熔断体安装结构,包括:三串联熔断体(21),通过在单个公共壳体内串联设置三个熔断元件,形成该三串联熔断体(21);腔体(27),该腔体(27)具有根据三串联熔断体(21)的公共壳体(37)的尺寸形成的安装空间(51);多个接头(34),该多个接头(34)从腔体(27)的底部凸入到安装空间(51)内;以及单极熔断体,通过在单个单极壳体中设置一个熔断元件,形成该单极熔断体;其中,将安装空间(51)的总长度设定得比三个单极壳体的长度之和短;并且多个接头(34)对应于设置于三串联熔断体(21)中的多个熔断元件的位置布置,并且当将单极熔断体安装于腔体(27)中时,还布置于多个端子不与单极壳体(43)干涉的位置。

Description

熔断体安装结构和电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腔体中安装熔断体的结构。而且,本发明涉及采用该结构的电接线盒。
背景技术
作为要安装在诸如汽车的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例如,例示出了电接线盒。通常将电接线盒称为继电器盒、熔断器盒、接线块、电子控制单元盒等等。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涉及电接线盒的技术。根据该公开技术,能够在布置熔断体的方向上减小电接线盒的尺寸。下面将简要描述该现有技术。
在图11A和11B中,参考标号101代表具有单极结构的熔断体,而参考标号102代表四个熔断体101能够安装在其中的熔断器盒。熔断器盒102具有用于安装四个熔断体101的四个腔体103。以连续无分隔壁的方式形成四个腔体103。接头形状的一对端子104从每个腔体103的底部凸出,使得当安装熔断体101时,可以建立电连接。如上所述,因为在熔断器盒102内未设置分隔壁,所以在熔断体101的布置方向上的间距P1等于熔断体101的熔断器壳体的宽度H1。
在图12A和12B中,熔断器盒105形成为使得四个熔断体101能够安装在其中。利用分隔壁107分隔腔体106。接头形状的一对端子104从每个腔体106的底部凸出,使得当安装熔断体101时,可以建立电连接。因为熔断器盒105具有分隔壁107,所以在熔断体101的布置方向上的间距P2等于熔断器壳体的宽度H1和分隔壁107的厚度H2之和。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采用如图11A和11B所示的布置,有利的是,能够在熔断体101的布置方向上实现尺寸的减小。而且,尺寸的减小产生能够使熔断器盒小型化的优点。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JP-A-2010-3380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省略厚度分别为H2的三个分隔壁107,能够实现减小尺寸的这种结构。为了实现尺寸的进一步减小,本申请的发明人注意到下面的问题。特别是,本发明人注意到在平行布置具有单极结构的四个熔断体101的情况下,在两个熔断体101并置的区域中,熔断器壳体的两个壁互相对置。本申请的发明人认为,通过将两个熔断体101并置的区域中的壁由两个减少到一个,能够进一步减小尺寸。作为特定措施,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形成四串联熔断体(在此,仅与图11A、11B、12A和12B一致地选择串联数量,但是也可以选择三串联熔断体等。)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担心,在例如形成四串联熔断体的情况下,腔体仅局限于专门用于四串联熔断体,并且具有单极结构的熔断体101不能安装在同一个腔体中。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减小尺寸的同时能够增强通用性的熔断体安装结构以及一种采用该结构的电接线盒。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熔断体安装结构,包括:
n串联熔断体(n是3或者大于3的整数),通过在单个公共壳体内串联设置n个熔断元件,形成该n串联熔断体;
单极熔断体,通过在单个单极壳体中设置一个熔断元件,形成该单极熔断体;
腔体,该腔体具有安装空间,以将所述公共壳体或者所述单极壳体安装在其中,根据所述公共壳体的尺寸形成该腔体;以及
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从所述腔体的底部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内,或者通过贯穿所述腔体的底部而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内,当将所述公共壳体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时,所述端子与所述n串联熔断体的所述熔断元件电连接,并且当将所述单极壳体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时,所述端子中的一个端子与所述单极熔断体的所述熔断元件电连接;其中
将所述安装空间的总长度设定为比n个所述单极壳体的长度之和短;并且
对应于设置在所述n串联熔断体中的多个熔断元件的位置来布置多个所述端子,并且当将所述单极熔断体安装于所述腔体中时,还将多个所述端子布置在使得多个所述端子不与所述单极壳体干涉的位置。
所述熔断体安装结构可以构造成使得:当将所述单极熔断体安装于所述腔体中时,以在所述单极壳体的一侧或者两侧处产生非安装空间这样的布置来布置多个所述端子。
熔断体安装结构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腔体设置有在所述熔断体的安装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引导部。
熔断体安装结构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腔体设置有通过使所述腔体的开口缘凹陷而形成的至少一对切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接线盒,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熔断体安装结构中的至少一个。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使用n串联熔断体,能够实现尺寸的减小。而且,根据本发明,不仅能够安装n串联熔断体,而且能够安装单极熔断体。因此,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强了通用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最优布置作为n串联熔断体和单极熔断体的电连接部的多个端子。
此外,根据本发明,腔体、三串联熔断体、以及单极熔断体分别设置有多个引导部。因此,优点是,增强了安装性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腔体设置有一对切口。因此,优点是,当使用工具卸下时,容易取下熔断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特性相比,能够提供具有更好特性的电接线盒。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接线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电接线盒的主体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盒式块的透视图。
图4A是三串联熔断体的透视图。
图4B是单极熔断体的透视图。
图4C是示出三串联熔断体和单极熔断体的总长度之间的不同的原理图。
图5A是腔体的平面图。
图5B是腔体的侧视图。
图5C是腔体的透视图。
图6A是当安装三串联熔断体时腔体的平面图。
图6B是当安装三串联熔断体时腔体的侧视图。
图6C是当安装三串联熔断体时腔体的透视图。
图7A是当安装两个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平面图。
图7B是当安装两个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侧视图。
图7C是当安装两个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透视图。
图8A是当安装一个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平面图。
图8B是当安装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侧视图。
图8C是当安装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透视图。
图9A是腔体的透视图。
图9B是当安装三串联熔断体时腔体的透视图。
图10A是当安装两个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透视图。
图10B是当安装一个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透视图。
图11A是传统情况的熔断体和熔断器盒(未设置分隔壁)的透视图。
图11B是传统情况的熔断体和熔断器盒的平面图。
图12A是另一种传统情况的熔断体和熔断器盒(设置了分隔壁)的透视图。
图12B是传统情况的熔断体和熔断器盒的平面图。
参考标记列表
1:电接线盒
2:电接线盒的主体
3:上盖
4:下盖
5:侧盖
10:盒式块组件
19:盒式块
20:熔断体
21:三串联熔断体
22:单极熔断体
23:块壳体
24、25:汇流条
27:腔体
34:接头(端子)
37:公共壳体
38:熔断本体盖
39、40:侧壁
41:上框架
42:引导部
43:单极壳体
44:熔断本体盖
45、46:侧壁
47:上框架
48:引导部
49、50:侧壁
51:安装空间
52:底壁(底部)
53:引导部
54:切口
55:接头插入孔
56:锁定部
57:非安装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n串联熔断体的结构,并且还涉及以如下方式布置从腔体底部凸出的多个端子或者比腔体底部设置得向后位置的多个端子的结构。具体地说,根据该结构,根据设置于n串联熔断体上的多个端子的位置布置多个端子,并且在安装单极熔断体时,该多个端子布置成不与单极壳体干涉。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接线盒的分解透视图。而且,图2是电接线盒的主体的放大透视图,图3是盒式块的透视图,图4A至4C是示出熔断体的视图,图5A至5C是示出腔体的视图,图6A至6C是示出当安装三串联熔断体时腔体的示意图,图7A至7C是示出当安装两个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示意图,图8A至8C是示出当安装一个单极熔断体时腔体的示意图。图9A、9B、10A和10B是腔体的透视图。
在下面的描述中,特定形状、材料、数值、方向等仅是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实例,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用途、目的、技术规范等,可以对其适当修改。
在图1和2中,箭头标记P代表垂直方向,箭头标记Q代表横向,并且箭头标记R代表纵向。
在图1和2中,作为要安装在诸如汽车的车辆(未示出)上的电气设备的电接线盒1包括:电接线盒的主体2、上盖3、下盖4、以及侧盖5。设置于电线6的端子端上的端子金具7、未示出的线束等等连接到具有这种上述结构的电接线盒1。
电线6连接到未示出的发电机。端子金具7连接到电接线盒的主体2的端子装配部(下面描述)。端子装配部由侧盖5覆盖,使得能够保护连接部等。端子装配部布置在当卸下侧盖5时能够容易地露出的位置。
作为端子装配部,采用可拆卸FL螺栓模块8。该FL螺栓模块8具有作为主熔断体的熔断体的功能。FL螺栓模块8安置于由侧盖5覆盖的位置,如上所述。这样导致RF螺栓模块8安置于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的位置。
未示出的线束的一端通过连接器等连接到电接线盒的主体2的下部。当该一端从下盖4抽出时,该一端沿着预定通路布置。未示出的线束的另一端连接到例如接线块等。
电接线盒1固定于车辆的预定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利用适当手段,将电接线盒1固定于发动机中的预定位置。
电接线盒的主体2包括:壳体9,该壳体9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盒式块组件10,该盒式块组件10与壳体9的内部接合。电接线盒1的功能部集中在盒式块组件10中。
壳体9是树脂模制产品,并且在其上端形成作为与上盖3接合的接合部的开口部。在上端处,多个锁定部11形成在该接合部中。形成位于壳体9的下端的开口部,作为与下盖4接合的接合部。在下端处,多个锁定部12形成在该接合部中。此外,位于壳体9的一侧处的开口部形成为与侧盖5接合的接合部。在一侧处,多个锁定部13形成在该接合部中。
位于一侧处的开口部形成为开口部能够与盒式块组件10的FL螺栓模块8对置,并且能够可拆卸地安装FL螺栓模块8的形状。
在该一侧处的开口部中,参考标号14代表端子引导部,而参考标号15代表桥部。端子引导部14形成为当其连接到RL螺栓模块8时能够引导端子金具7,并且能够调节端子金具7的布置的形状。桥部15形成为横跨开口部。
要与盒式块组件10接合的接合部16形成于壳体9的内部。以能够将盒式块组件10从壳体9的下端处的开口部朝着上端处的接合部插入,并且盒式块组件10能够与壳体9的内部接合的方式,形成接合部16。接合部16如此形成,使得能够根据盒式块组件10的尺寸形成空间。多个锁定部17形成在接合部16中。
参考标号18代表要与未示出的另一个盒式块组件接合的接合部。
盒式块组件10包括:盒式块19,安装于盒式块19的预定位置的熔断体20、三串联熔断体21和单极熔断体22,安装于盒式块19的预定位置的熔断器(未示出)和继电器(未示出),以及上面描述的FL螺栓模块8。FL螺栓模块8具有主熔断体的功能,如上所述。
在图2和3中,盒式块19包括:具有绝缘性的块壳体23和组装到该块壳体23的导电汇流条24、25。
在该实施例中,块壳体23是树脂模制产品,并且形成为在箭头标记R的方向上细长的形状(该形状仅是一个实例)。在块壳体23中形成多个腔体。参考标号26、27和28分别代表熔断体20、三串联熔断体21和单极熔断体22的腔体。而且,参考标号29和30代表未示出的熔断器和继电器的腔体。
根据熔断体20的尺寸形成腔体26的形状。根据三串联熔断体21和单极熔断体22的尺寸形成腔体27的形状。而且,根据单极熔断体22的尺寸形成腔体28的形状。分别根据未示出的熔断器和继电器的技术规范的形成腔体29和30的形状。
块壳体23在其下侧具有作为要连接到未示出的线束的连接部的多个连接器壳体31。而且,在块壳体23的侧部中形成多个锁定部32。锁定部32形成为要与形成于壳体9的内部的接合部16(参见图1)的锁定部17接合的部分。
块壳体23在其在箭头标记R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有FL螺栓模块的安装部33。换句话说,FL螺栓模块的安装部33形成于块壳体23中,以在壳体9的一侧(电接线盒的主体2的侧部)处与开口部对置。FL螺栓模块的该安装部33形成为使FL螺栓模块8沿着箭头标记R的方向安装或者卸下的部分,并且此外,还作为对应于在电线6的端子端的端子金具7的连接位置的部。
通过冲压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形成汇流条24、25。汇流条24、25是电路部件,并且形成为具有相应的要求通路。汇流条24、25用作发电机的汇流条,并且用作电池的汇流条。
多个接头34形成于汇流条24与汇流条25之间,作为电连接部。对应于前述腔体26至30的位置布置接头34,使接头34从腔体26至30的相应底部凸出。具体地,对应于腔体27的接头34从腔体27的底部凸出到安装空间51内。汇流条24、25在箭头标记R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多个接头34在该方向上从那里凸出。
对应于腔体27的接头34也被称为“所述端子”。
汇流条24具有作为FL螺栓模块8的连接配合件的第一连接配合件35(参见图1和2)。而且,汇流条25还具有作为FL螺栓模块8的连接配合件的第二连接配合件36。第一连接配合件35和第二连接配合件36形成为位于箭头标记R的方向上的一端。而且,第一连接配合件35和第二连接配合件36形成为凸入到LF螺栓模块的安装部33的内部空间内。第一连接配合件35和第二连接配合件36适于连接到未示出的用于构成FL螺栓模块8的主熔断体。
然后,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三串联熔断体21、单极熔断体22、腔体27、以及接头34。
在图4A中,三串联熔断体21包括:三个熔断元件(未示出)、单个公共壳体37、以及单个熔断本体盖38。三个熔断元件是以预定间隔串联布置的已知的熔断元件。每个熔断元件都具有熔断本体和与熔断本体的两端接续的熔断器端子。因为三个熔断元件串联布置,所以将该熔断体21称为“三串联”熔断体(虽然在该实施例中描述了三串联熔断体,但是熔断元件可以布置成四串联、五串联、或者六串联,将它们称为n串联熔断体(n是三或者大于三的整数))。
公共壳体37是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模制产品,并且形成为盒式形状(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盒状),如图所示,包括:互相对置的一对侧壁39、同样互相对置的一对侧壁40、上框架41、和未示出的下端开口。以能够将未示出的三个熔断元件容纳并且保持于其中的方式形成公共壳体37。在此之所以将公共壳体37称为“公共”,是因为它同时用于三个熔断元件。用于容纳并且保持熔断元件的结构与传统结构大致相同。
熔断元件的熔断器端子布置于能够从公共壳体37的下端开口接入的位置。此外,熔断元件的熔断本体布置于能够从上框架41接入的位置。熔断本体由与要保护的上框架41接合的熔断本体盖38覆盖。熔断本体盖38由透明树脂材料模制,从而能够可视观察熔断本体的状况。将熔断本体盖38模制为预定形状。如上所述的熔断本体盖38设置有多个锁定部(省略其参考标号)。将锁定部形成为与上框架41接合的接合部。
一对侧壁39和一对侧壁40分别具有平面。作为一对侧壁39和一对侧壁40中的后者的一对侧壁40中的每个侧壁都设置有两个引导部42。引导部42是凸肋形状的,并且具体地,形成为从公共壳体37的下端位置直线延伸到上框架41。引导部42形成为在三串联熔断体21的安装方向上直线延伸。在该实施例中,上面描述的引导部42相对于侧壁39布置于连接部中。
从上面可以看出,上框架41形成为矩形框架形状。而且,上框架41形成为从一对侧壁39和一对侧壁40稍许向外凸出。当卸下三串联熔断体21,凸出部用作未示出的工具的拉出器或者钩子。
在图4B中,单极熔断体22包括:单个熔断元件(未示出)、单个单极壳体43、以及单个熔断本体盖44。单极熔断体22设置有设置于三串联熔断体21中的已知熔断元件中的一个熔断元件,并且认为该单极熔断体22与通常所称的“熔断体”相同。因为单极熔断体22具有单个熔断元件,所以将其称作“单极”熔断体,从而将其与上面描述的“三串联”熔断体21的“三串联”区别开。
单极壳体43是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模制产品,并且形成为盒式形状(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方形形状的盒状),包括:互相对置的一对侧壁45、同样互相对置的一对侧壁46、上框架47和未示出的下端开口。以能够将未示出的单个熔断元件容纳并且保持于其中的方式形成单极壳体43。用于容纳并且保持熔断元件的结构与传统结构大致相同。
一对侧壁45和一对侧壁46分别具有平面。作为一对侧壁45和一对侧壁46中的后者的一对侧壁46中的每个侧壁都设置有两个引导部48。引导部48是凸肋形状的,并且具体地,形成为从单极壳体43的下端位置直线延伸到上框架47。引导部48形成为在单极熔断体22的安装方向上直线延伸。在该实施例中,上面描述的引导部48布置在将侧壁46分成三个的位置。
从上面可以看出,上框架47形成为大致方形框架形状。而且,上框架47形成为从一对侧壁45和一对侧壁46稍许向外凸出。以与三串联熔断体21中相同的方式,凸出部用作未示出的工具的拉出器或者钩子。
在图4C中,图中的矩形示意性地示出了三串联熔断体21。该三串联熔断体21具有总长度L1,该总长度L1是纵向上的长度。另一方面,串联布置的三个方形示意性地示出三个单极熔断体22。三个矩形的总长度是L2。
从图4C可以明白,三串联熔断体21的总长度L1比三个单极熔断体22的总长度L2短(L1<L2)。这是因为图4B中的两侧壁45设置于单极熔断体22之间,用于使未示出的熔断元件分离,导致超过预期的分离。在三串联熔断体21中,仅一个侧壁45足够,并且这是要影响总长度的不同。
将三串联熔断体21与布置成三串联的单极熔断体22相比,发现三串联熔断体21具有减小的尺寸。
鉴于尺寸的减小,发现布置成三串联的单极熔断体22对应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如图11A和11B所示。换句话说,与现有技术相比,发现三串联熔断体21具有减小的尺寸。
在图5A、5B和5C中,为了便于解释,将在图中示出的腔体27从盒式块19(参见图3)抽出。腔体27形成为树脂模制部,用于安装熔断体。腔体27形成为图中所示的形状,腔体27包括:互相对置的一对侧壁49、同样互相对置的一对侧壁50、安装空间51、和底壁52。以一对侧壁49和一对侧壁50包围安装空间51的方式形成腔体27,并且在腔体的上端形成开口以与安装空间51接续。
互相对置的一对侧壁49和一对侧壁50形成为对应于三串联熔断体21的一对侧壁39和一对侧壁40(参见图4A)。
互相对置的一对侧壁49和一对侧壁50也形成为对应于单极熔断体22的一对侧壁45和一对侧壁46(参见图4B),使得不仅安装三串联熔断体21,而且安装单极熔断体22。
多个引导部53形成于一对侧壁50的内面上。引导部53形成为凹状(凹槽形状),使得其能够引导三串联熔断体21的引导部42(参见图4A)和单极熔断体22的引导部48(参见图4B)。而且,引导部53形成为在三串联熔断体21和单极熔断体22的安装方向上直线延伸。
一对侧壁50分别设置有从其上端处的开口缘凹陷形状的切口54。每个切口54都形成为未示出的前述工具的退出口,并且每个切口54都具有能够利用将被卸下的工具卡住三串联熔断体21和单极熔断体22(参见图4A和4B)的形状和宽度。在该实施例中,引导部53形成为接续切口54的边缘。
安装空间51是一对侧壁49和一对侧壁50包围的空间,如上所述,并且将其总长度设定得大致等于三串联熔断体21的总长度L1(参见图4C)。
因为安装空间51的总长度大致等于L1,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腔体27小型化。
多个接头插入孔55形成为贯穿作为腔体27的底部的底壁52。将接头插入孔55形成为接头34凸入的部。请注意,在该实施例中,接头34具有已知形状(参见图9A)。
对应于三串联熔断体21的未示出的多个熔断器端子的位置布置并且形成接头插入孔55(参见图4A)。而且,接头插入孔55不仅形成于这种位置,而且形成于如下位置。具体地,因为单极熔断体22(参见图4B)也能够安装于腔体27中,所以在当安装单极熔断体22时,接头插入孔55布置并且形成在其不与单极壳体43干涉的位置(参见图4B)。
靠近接头插入孔55的参考标号56代表汇流条的锁定部。在三串联熔断体21(参见图4A)安装于腔体27中的情况下,锁定部56用作锁定汇流条24、25(参见图3)的部分。另一方面,在单极熔断体22(参见图4B)安装于腔体27中的情况下,锁定部56用作锁定汇流条24和腔体汇流条的部,也可以用作锁定端子等的部。
当在上述结构中将三串联熔断体21安装于腔体27中时,以图6和9B所示的状态安装三串联熔断体21。
如图9B可知,将三串联熔断体21看作具有减小的尺寸的熔断体。这是因为在图9B中,在该图中在腔体27的前侧处,单极熔断体22的腔体28设置成三串联,并且发现与三个腔体28相比,三串联熔断体21的尺寸明显减小。
在有意在腔体27的位置处减小尺寸的情况下,使用腔体27和三串联熔断体21是有利的,而不使用三个腔体28和三个单极熔断体22。
如上所述,腔体27不是三串联熔断体21的专用腔体,而且还可以用作单极熔断体22的腔体。
而且,应当理解,仅安装至多两个单极熔断体22就足够了。这是因为在需要安装三个单极熔断体22的情况下,安装三串联熔断体21能够满足需要。
现在,下面将描述在腔体27中安装单极熔断体22的各种情况。
在图7A、7B、7C和10A中,当在腔体27中安装两个单极熔断体22时,在这两个单极熔断体22之间形成非安装空间57。
之所以在这两个单极熔断体22之间形成非安装空间57的原因是因为:当安装单极熔断体22时,对应于三串联熔断体21的熔断器端子的位置布置接头34和接头插入孔55,并且在这样的位置,接头34和接头插入孔55不与单极壳体43干涉。
在图8A、8B、8C和10B中,当在腔体27中安装一个单极熔断体22时,在单极熔断体22的两侧分别形成两个非安装空间57。
在单极熔断体22的两侧处,以与安装两个单极熔断体的上面描述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分别产生两个非安装空间57。还可以选择图7A、7B、7C和10A中的两个安装位置中的任意一个安装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单极熔断体22的右侧或者左侧产生非安装空间57。
尽管在该实施例中未做特别说明,但是还可以形成两串联熔断体,并且将该两串联熔断体安装在腔体27中。
关于其它实施例,在形成例如四串联熔断体和对应于四串联熔断体的腔体的情况下,当然能够将四串联熔断体安装在腔体中,并且还能够安装包括非安装空间的一个或者两个单极熔断体。
而且,在形成例如五串联熔断体和对应于五串联熔断体的腔体的情况下,当然能够将五串联熔断体安装在腔体中,并且还能够安装包括非安装空间的一个、二个或者三个单极熔断体或者两串联熔断体。
如上参考图1至10B所述,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使用n串联熔断体(诸如四串联熔断体21),能够实现尺寸的减小。而且,根据本发明,不仅能够安装n串联熔断体(诸如三串联熔断体21),而且能够安装单极熔断体22。因此,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强了通用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腔体27、三串联熔断体21、以及单极熔断体22分别设置有多个引导部53、42、48。因此,优点是,增强了安装性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腔体27设置有一对切口54。因此,优点是,当使用工具卸下时,容易取下熔断体。
显而易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
本申请基于2011年5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117845,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有用地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减小尺寸的同时增强通用性的熔断体安装结构和一种采用该结构的电接线盒。

Claims (5)

1.一种熔断体安装结构,包括:
n串联熔断体,通过在单个公共壳体内串联设置n个熔断元件,形成该n串联熔断体,其中,n是3或者大于3的整数;
单极熔断体,通过在单个单极壳体中设置一个熔断元件,形成该单极熔断体;
腔体,该腔体具有安装空间,以将所述公共壳体或者所述单极壳体安装在该安装空间中,根据所述公共壳体的尺寸形成该腔体;以及
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从所述腔体的底部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内,或者通过贯穿所述腔体的底部而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内,当将所述公共壳体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时,所述多个端子与所述n串联熔断体的所述熔断元件电连接,并且当将所述单极壳体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时,所述多个端子中的一个端子与所述单极熔断体的所述熔断元件电连接;其中
将所述安装空间的总长度设定为比n个所述单极壳体的长度之和短;并且
对应于设置在所述n串联熔断体中的多个熔断元件的位置来布置多个所述端子,并且当将所述单极熔断体安装于所述腔体中时,还将多个所述端子布置在使得多个所述端子不与所述单极壳体干涉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体安装结构,其中,
当将所述单极熔断体安装于所述腔体中时,以在所述单极壳体的一侧或者两侧处产生非安装空间这样的布置来布置多个所述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断体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腔体设置有在所述熔断体的安装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引导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熔断体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腔体设置有通过使所述腔体的开口缘凹陷而形成的至少一对切口。
5.一种电接线盒,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熔断体安装结构。
CN201280025648.3A 2011-05-26 2012-05-25 熔断体安装结构和电接线盒 Active CN103563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7845 2011-05-26
JP2011117845A JP5695975B2 (ja) 2011-05-26 2011-05-26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装着構造及び電気接続箱
PCT/JP2012/064252 WO2012161353A1 (en) 2011-05-26 2012-05-25 Fusible link moun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040A CN103563040A (zh) 2014-02-05
CN103563040B true CN103563040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384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5648.3A Active CN103563040B (zh) 2011-05-26 2012-05-25 熔断体安装结构和电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89756B2 (zh)
EP (1) EP2715765B1 (zh)
JP (1) JP5695975B2 (zh)
CN (1) CN103563040B (zh)
WO (1) WO20121613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5154B2 (ja) * 2012-07-25 2016-03-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6349158B2 (ja) * 2014-06-06 2018-06-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2016015821A (ja) * 2014-07-02 2016-01-2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PL3269011T3 (pl) * 2015-03-12 2021-08-02 Aees Inc. Nisko profilowy zespół zaciskowy
US10357262B2 (en) 2016-11-14 2019-07-23 C. R. Bard,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modify intravascular lesions
US10361055B1 (en) * 2018-01-23 2019-07-23 Littelfuse, Inc. Modular single bolt fuse holder
JP7265461B2 (ja) * 2019-09-26 2023-04-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分岐コネクタ装置
US10916897B1 (en) 2020-02-13 2021-02-09 Aees Inc. Battery mounted fuse hol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96440A (ja) * 1989-12-26 1991-08-27 Yazaki Corp 端子固定用スペーサーを有するヒューズボックス
US5841338A (en) * 1996-04-17 1998-11-2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use combination,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fuse circuit including the same
US6007350A (en) 1996-09-12 1999-12-2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JPH10199396A (ja) * 1997-01-13 1998-07-31 Taiheiyo Seiko Kk 多極型ヒューズ素子およびこの素子を使用した多極型ヒューズ
US6089918A (en) * 1997-06-30 2000-07-18 Yazaki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electrical circuit components
US6815841B1 (en) * 1999-11-03 2004-11-09 Littelfuse, Inc. Fuse arrangements and fuse boxes for a vehicle
EP1182680A1 (en) * 2000-08-25 2002-02-27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use and fuse-mounting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JP2004288518A (ja) * 2003-03-24 2004-10-14 Yazaki Corp 差込式ヒューズの取付構造
US20050237147A1 (en) * 2004-04-24 2005-10-27 Lear Corporation Fuse holder system
JP2005353465A (ja) * 2004-06-11 2005-12-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の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装着構造
US8077007B2 (en) * 2008-01-14 2011-12-13 Littlelfuse, Inc. Blade fuse
JP5258432B2 (ja) * 2008-07-28 2013-08-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ブロック
DE102009006134B4 (de) * 2009-01-26 2017-12-07 Lear Corp. Sicherungskasten und Sammelschiene für einen Sicherungskasten
JP5422355B2 (ja) 2009-12-03 2014-02-19 株式会社東芝 目標検出装置及び目標検出方法
JP2012090484A (ja) * 2010-10-22 2012-05-10 Asti Corp 電気接続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040A (zh) 2014-02-05
JP5695975B2 (ja) 2015-04-08
EP2715765A1 (en) 2014-04-09
WO2012161353A1 (en) 2012-11-29
JP2012248361A (ja) 2012-12-13
US20140022046A1 (en) 2014-01-23
US9589756B2 (en) 2017-03-07
EP2715765B1 (en)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3040B (zh) 熔断体安装结构和电接线盒
CN101183772B (zh) 电接线盒
US7663465B2 (en) Fusible link unit
US8723038B2 (en) Plate metal member, bus bar,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having the bus bar
US8821190B2 (en) Fuse unit
US805248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receptacle
JP5919081B2 (ja) 電気接続箱
EP2405729B1 (en) Connector cover and junction box unit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3378569A (zh) 电接线盒
KR102205733B1 (ko) 밀봉된 모듈형 전원 분배 장치
US7714693B2 (en) Slow blow fuse and electric junction box
US20140051270A1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having divisible block
EP2867914B1 (en) Fus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6166620A (ja) 電気接続箱
JP5156499B2 (ja) 電気接続箱
US9019716B2 (en) Plate member, bus bar and electric junction box having the bus bar
JP4096800B2 (ja) 自動車用リレーボックス
US20160285244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unit and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JP3994908B2 (ja)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
US20230069530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20210068287A1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JP2022190602A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3070131A (ja)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および該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のケース成形方法
JP5582642B2 (ja) バスバーおよびバスバー製造方法
CN102668268A (zh) 插头桥接件和用于制造插头桥接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