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1630B - 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1630B
CN103561630B CN201280026186.7A CN201280026186A CN103561630B CN 103561630 B CN103561630 B CN 103561630B CN 201280026186 A CN201280026186 A CN 201280026186A CN 103561630 B CN103561630 B CN 103561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mera head
recording unit
contro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61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1630A (zh
Inventor
斋藤纱依里
小西纯
宇佐美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61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1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1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1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data sto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57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testing or calib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5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the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5Control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76Non-opt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mountings, supports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设定摄像元件固有的校正信息的内窥镜系统。内窥镜系统(1)具备:摄像装置(244),其将光电变换后的电信号作为图像信息从多个像素输出到外部;以及设定装置(3),其以能够与摄像装置(244)进行双向通信的方式与该摄像装置进行连接,其中,摄像装置(244)具备记录部(244c),该记录部(244c)记录对摄像装置(244)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设定装置(3)从管理服务器(4)的数据库(42)获取与从摄像装置(244)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而发送至摄像装置(244)并记录到记录部(244c)。

Description

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系统具备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能够从摄像用的多个像素中作为读取对象而任意地指定的像素输出光电变换后的电信号作为图像信息输出。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领域中,在观察患者等被检体的脏器时使用内窥镜系统。内窥镜系统具有:插入部,其例如呈具有挠性的细长形状,被插入到被检体的体腔内;摄像装置,其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而拍摄体内图像;以及显示部,其能够显示摄像装置拍摄的体内图像。在使用内窥镜系统获取体内图像时,在将插入部插入到被检体的体腔内之后,从该插入部的前端对体腔内的生物体组织照射照明光,摄像装置拍摄体内图像。医师等用户根据由显示部显示的体内图像来对被检体的脏器进行观察。
在对内窥镜系统的摄像装置组装摄像元件而出厂的情况下,为了校正摄像元件固有的偏差,需要对摄像元件的像素缺陷、特性进行校正而出厂。校正时进行的内容的校正信息与摄像元件的识别信息对应地被记录到管理服务器等。
作为对摄像元件进行校正的技术,已知一种集成有记录了校正信息的记录元件的芯片以及集成有摄像元件的芯片设置于一个封装内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技术中,在一个封装内设置集成有记录了校正信息的记录元件的芯片,在校正摄像元件时从记录元件获取校正信息,由此进行摄像元件的校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89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内窥镜中,摄像元件固有的缺陷、特性信息在组装内窥镜时进行调整。这是由于,根据由搭载的内窥镜的种类导致的光学系统、配置位置不同,而摄像区域的使用区域、缺陷校正阈值、灵敏度、颜色再现性等不同。以往,在该作业中,通过手动作业实施了以下作业:确认固体摄像元件的序列号,获取与修正摄像元件固有的缺陷、特性信息,并写入到内窥镜内的存储器。因此,有可能错误获取或者修正摄像元件固有的缺陷、特性信息。
另外,如专利文献1那样存在由于与摄像元件形成为一体而具有摄像元件固有的缺陷、特性信息的部件,在组装内窥镜时为了进行调整,必须读取一次摄像元件固有的缺陷、特性信息,很麻烦。
另外,当进行修理而更换摄像元件时,需要再次设定适合于内窥镜的摄像元件固有的缺陷、特性信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设定搭载于内窥镜的摄像元件固有的校正信息的内窥镜系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设定搭载于内窥镜的摄像元件固有的校正信息的内窥镜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具备:摄像装置,其将光电变换后的电信号作为图像信息从多个像素输出到外部;以及处理装置,其以能够与上述摄像装置进行双向通信的方式与该摄像装置连接,该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具备第一记录部,该第一记录部记录用于对该摄像装置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上述处理装置具备:第二记录部,其将用于校正上述摄像装置的特性的校正信息与上述识别信息对应地记录;以及控制部,其从上述第二记录部获取与从上述摄像装置接收到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上述校正信息并发送至上述摄像装置,上述第一记录部对从上述控制部接收到的上述校正信息进行记录。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控制部获取上述第一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在获取到的上述校正信息与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发送至上述摄像装置而使上述第一记录部进行记录。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控制部获取上述第一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在获取到的上述校正信息与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内窥镜系统的搭载有上述摄像装置的内窥镜的种类信息来修正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控制部获取上述第一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在获取到的上述校正信息与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不同的情况下,获取上述内窥镜系统的搭载有上述摄像装置的内窥镜的固有信息,根据获取到的上述固有信息,确定搭载于上述内窥镜系统的上述摄像装置,根据对所确定的上述摄像装置的特性进行校正的上述校正信息,修正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控制部从第二记录部获取与从摄像装置接收到的识别摄像装置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的校正信息来发送至摄像装置并在摄像装置的第一记录部记录校正信息。其结果是,起到能够可靠地设定搭载于内窥镜的摄像元件固有的校正信息这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设定控制部所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所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所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所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说明对患者等被检体的体腔内的图像进行拍摄并显示的医疗用内窥镜系统。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并且,在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概要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内窥镜系统1具有:内窥镜2(电子观测器),其通过将前端部插入到被检体的体腔内来拍摄被检体的体内图像;设定装置3,其在内窥镜2出厂前进行内窥镜2的各种设定;以及管理服务器4,其记录与内窥镜2有关的信息。设定装置3和管理服务器4以能够经由网络N相互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方式进行连接。
内窥镜2具备:插入部21,其呈具有挠性的细长形状;操作部22,其与插入部21的基端侧相连接,接收各种操作信号的输入;以及通用线缆23,其从操作部22向与插入部21所延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内置有与设定装置3相连接的各种线缆。
插入部21具有:前端部24,其内置了后述的摄像装置;弯曲自如的弯曲部25,其由多个弯曲块构成;以及长条状的挠性管部26,其与弯曲部25的基端侧相连接,具有挠性。
前端部24具有:光导件241,其使用玻璃纤维等构成,形成由光源装置(未图示)发出的光的导光路径;照明透镜242,其设置于光导件241的前端;聚光用的光学系统243;以及摄像装置244,其设置于光学系统243的成像位置,接收由光学系统243聚集的光而光电变换为电信号并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而输出到外部。
光学系统243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透镜构成,具有使视角发生变化的光学变焦功能和使焦点发生变化的调焦功能。
摄像装置244具有:传感器部244a,其对来自光学系统243的光进行光电变换而输出电信号;模拟前端244b(以下称为“AFE部244b”),其对由传感器部244a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噪声去除、A/D变换等信号处理;记录部244c,其记录摄像装置244的各种信息;定时产生器244d,其产生传感器部244a的驱动定时和AFE部244b中的各种信号处理的脉冲;以及摄像控制部244e,其控制摄像装置244的动作。摄像装置244是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摄像元件)。
AFE部244b具有:噪声降低部244h,其使电信号(模拟)所包含的噪声成分降低;AGC(AutoGain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部244i,其对电信号的放大率(增益)进行调整而维持固定的输出电平;以及A/D变换部244j,其对经由AGC部244i输出的作为图像信息(图像信号)的电信号进行A/D变换。噪声降低部244h例如使用相关双采样(CorrelatedDoubleSampling)法进行噪声的降低。AFE部244b将进行了信号处理的电信号(图像信号)输出到后述的连接器部27。
记录部244c使用ROM、Flash存储器等构成,对内窥镜2的各种信息以及摄像控制部244e所执行的各种程序进行记录。记录部244c具有:识别信息记录部244k,其存储识别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序列号、ID);以及校正信息记录部244l,其记录与受光部244f有关的校正信息。在此,校正信息是指摄像装置244的像素缺陷地址信息、颜色的特性信息、灵敏度偏差信息(还包含读取晶体管的增益偏差)、明暗信息和列(竖线)变化信息、像素缺陷的种类(例如白色缺陷、黑色缺陷)、像素的校正方法(例如适当地使用两种校正等)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记录部244c和/或记录部272作为第一记录部而发挥功能。
摄像控制部244e按照从处理装置(未图示)接收到的设定数据,对前端部24的各种动作进行控制。摄像控制部244e使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等构成。
操作部22具有:弯曲旋钮221,其使弯曲部25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弯曲;处置器具插入部222,其对体腔内插入生物体钳子、激光手术刀以及检查探针等处置器具;以及作为操作输入部的多个开关223,其除了处理装置、光源装置以外,还输入送气单元、送水单元、送燃气单元等外围设备的操作指示信号。从处置器具插入部222插入的处置器具经由前端部24的处置器具通道(未图示)从开口部(未图示)露出。
通用线缆23至少内置有光导件241以及集中一个或者多个光纤得到的集合线缆247。通用线缆23具有针对设定装置3拆装自如的连接器部27。连接器部27的螺旋状的螺旋线缆27a延伸设置,在螺旋线缆27a的延伸端具有与处理装置拆装自如地连接的连接器部28
连接器部27具有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可现场编程门阵列)271、记录部272以及P/S变换部273。
FPGA271接收从摄像装置244输入的电信号,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输出到P/S变换部273。
记录部272使用ROM、Flash存储器等构成,对内窥镜2的各种信息、FPGA271所执行的各种程序进行记录。记录部272具有记录与摄像装置244有关的校正信息的校正信息记录部272a。校正信息记录部272a通过后述的设定装置3,记录(存储)与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
P/S变换部273对与从FPGA271输入的图像信息对应的电信号进行并行/串行变换而输出到外部处理装置(未图示)。
接着,说明设定装置3的结构。设定装置3使用个人计算机来实现,在内窥镜2出厂前或者修理内窥镜2时进行内窥镜2的初始设定。在此,初始设定是指对出厂前或者修理时的内窥镜2进行的记录校正信息的记录处理以及校正各种数据的校准处理等。设定装置3具有输入部31、输出部32、记录部33、第一通信部34、第二通信部35以及设定控制部3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设定装置3作为处理装置而发挥功能。
输入部31使用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构成,接收各种操作的输入。
输出部32使用液晶或者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构成。输出部32输出与设定装置3有关的信息以及与连接的内窥镜2有关的信息。
记录部33使用ROM、Flash存储器等构成,对设定装置3的各种信息以及设定装置3所执行的各种程序进行记录。
第一通信部34是用于与连接于设定装置3的内窥镜2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第一通信部34通过连接内窥镜2的连接器部27,进行双向通信。第一通信部34将从内窥镜2发送的信息输出到设定控制部36,另一方面,将从设定控制部36发送的信息输出到内窥镜2。
第二通信部35是经由网络N与管理服务器4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
设定控制部36使用CPU等构成。设定控制部36对构成设定装置3的各部进行控制信号、各种数据的发送,由此统一控制设定装置3的动作。设定控制部36获取内窥镜2的识别信息,在经由网络N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与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之后,记录到内窥镜2的记录部244c和/或记录部27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设定控制部36作为控制部而发挥功能。
接着,说明管理服务器4的结构。管理服务器4具备输入部41、数据库42、输出部43、发送接收部44以及管理控制部45。
输入部41使用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构成,接收各种操作的输入。
数据库42具有对与各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进行记录的校正信息记录部42a。校正信息记录部42a记录对摄像装置244的特性进行校正的校正信息,该校正信息是在各摄像装置244出厂前作业人员对各摄像装置244进行校正处理的摄像装置244固有的校正信息。另外,校正信息记录部42a也可以记录在组装内窥镜时进行与搭载的内窥镜的光学系统、配置位置对应的修正的校正信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数据库42作为第二记录部而发挥功能。
发送接收部44是经由网络N与设定装置3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
管理控制部45使用CPU等构成。管理控制部45对构成管理服务器4的各部进行控制信号、各种数据的发送,由此统一控制管理服务器4的动作。
说明具有这种结构的内窥镜系统1所进行的处理。图3是表示设定控制部36所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设定控制部36判断内窥镜2是否连接(步骤S101)。在内窥镜2没有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继续进行该判断。与此相对,在内窥镜2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设定控制部36过渡到步骤S102。
接着,设定控制部36从所连接的内窥镜2获取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步骤S102)。具体地说,设定控制部36经由第一通信部34和连接器部27从记录部244c的识别信息记录部244k获取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
之后,设定控制部36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与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步骤S103)。具体地说,设定控制部36经由第二通信部35和网络N与管理服务器4进行通信,从数据库42的校正信息记录部42a获取与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
接着,设定控制部36将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到的校正信息记录到内窥镜2的记录部(步骤S104)。具体地说,设定控制部36将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到的校正信息分别记录到摄像装置244的记录部244c和连接器部27的记录部272。此外,设定控制部36也可以根据校正信息的种类,对摄像装置244的记录部244c仅存储校正信息例如像素缺陷地址。之后,设定控制部36结束本处理。
根据上述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设定控制部36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与从摄像装置244的记录部244c获取到的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将获取到的校正信息记录到摄像装置244的记录部244c或者记录部272。由此,在内窥镜2出厂时或者修理时能够可靠地记录与摄像装置244对应的校正信息。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摄像装置244内(摄像元件内)的记录部244c中记录了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丢失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序列号、ID信息)这一情况。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1,能够通过管理服务器4来集中管理与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并且,还能够进行摄像装置244的来历管理等。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修理内窥镜2时能够可靠地记录与摄像装置244对应的校正信息,因此作业人员不会记录错误的校正信息。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摄像装置244内的记录部244c或者记录部272中记录了受光部244f的校正所需的校正信息,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使用弄错的其它摄像装置的受光部244f的校正信息来进行校正这一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设定装置3经由网络N与管理服务器4相连接,但是也可以在设定装置3中设置数据库42。
(实施方式2)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即使在内窥镜出厂之后,也能够更新或者变更与摄像装置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具体地说,连接内窥镜的处理装置与管理服务器进行连接,由此获取校正信息而进行更新或者变更。因此,以下,在说明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之后,说明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所执行的处理。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10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100的主要部分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4和图5所示,内窥镜系统100具备:内窥镜2;处理装置5(外部处理器),其对内窥镜2拍摄得到的体内图像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并且统一控制内窥镜系统100整体的动作;光源装置6,其产生从内窥镜2的前端射出的照明光;显示装置7,其显示由处理装置5实施图像处理后的体内图像;以及管理服务器4,其经由网络N与处理装置5相连接。
接着,说明处理装置5的结构。处理装置5具备S/P变换部501、图像处理部502、明亮度检测部503、调光部504、读取地址设定部505、驱动信号生成部506、输入部507、记录部508、控制部509、基准时钟生成部510以及发送接收部511。
S/P变换部501对从连接器部27的P/S变换部273输入的电信号的图像信息(数字信号)进行串行/并行变换而输出到图像处理部502。
图像处理部502根据从S/P变换部501输入的并行方式的图像信息,生成由显示装置7显示的体内图像。图像处理部502具有同时化部502a、白平衡(WB)调整部502b、增益调整部502c、γ校正部502d、D/A变换部502e、格式变更部502f、采样用存储器502g以及静止图像用存储器502h。
同时化部502a将作为像素信息而输入的图像信息输入到按照每个像素设置的三个存储器(未图示),与读取部244g读取到的受光部244f的像素的地址对应地,对各存储器的值依次进行更新并保持,并且使这些三个存储器的图像信息同时化来作为RGB图像信息。同时化部502a将同时化的RGB图像信息依次输出到白平衡调整部502b,并且将一部分RGB图像信息作为明亮度检测等图像分析用的信息输出到采样用存储器502g。
白平衡调整部502b自动地调整RGB图像信息的白平衡。具体地说,白平衡调整部502b根据RGB图像信息所包含的色温,自动地调整RGB图像信息的白平衡。
增益调整部502c进行RGB图像信息的增益调整。增益调整部502c将进行了增益调整的RGB信号输出到γ校正部502d,并且将一部分RGB信号作为静止图像显示用、放大图像显示用或者强调图像显示用的信息而输出到静止图像用存储器502h。
γ校正部502d与显示装置7对应地进行RGB图像信息的色阶校正(γ校正)。
D/A变换部502e将由γ校正部502d输出的色阶校正后的RGB图像信息变换为模拟信号。
格式变更部502f将变换为模拟信号的图像信息变更为高清晰度方式等的运动图像用的文件格式而输出到显示装置7。
明亮度检测部503根据由采样用存储器502g保持的RGB图像信息,检测与各像素对应的明亮度电平,将检测出的明亮度电平记录到设置于内部的存储器,并且输出到控制部509。另外,明亮度检测部503根据检测出的明亮度电平来计算出增益调整值和光照射量,将增益调整值输出到增益调整部502c,另一方面,将光照射量输出到调光部504。
调光部504在控制部509的控制下,根据由明亮度检测部503计算出的光照射量来设定由光源装置6产生的光的种类、光量、发光定时等,将包含该设定的条件的光源同步信号发送到光源装置6。
读取地址设定部505具有对传感器部244a的受光面中的读取对象的像素和读取顺序进行设定的功能。即,读取地址设定部505具有对由AFE部244b读取的传感器部244a的像素的地址进行设定的功能。另外,读取地址设定部505将所设定的读取对象的像素的地址信息输出到同时化部502a。
驱动信号生成部506生成用于驱动摄像装置244的驱动用的定时信号,经由集合线缆247所包含的规定的信号线发送至定时产生器244d。该驱动用的定时信号包含读取对象的像素的地址信息。
输入部507接收对内窥镜系统1的动作进行指示的动作指示信号等各种信号的输入。
记录部508使用快闪存储器、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来实现。记录部508记录用于使内窥镜系统100进行动作的各种程序以及包含内窥镜系统100进行动作所需的各种参数等的数据。另外,记录部508具有:识别信息记录部508a,其记录对内窥镜2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以及校正信息记录部508b,其记录对摄像装置244进行校正的校正信息。在此,识别信息包含处理装置5的固有信息(ID)、年型、控制部509的规格信息、传送方式以及传送速率等。
控制部509使用CPU等构成,对包含前端部24和光源装置6的各结构部进行驱动控制以及对各结构部进行信息的输入输出控制等。控制部509将用于摄像控制的设定数据经由集合线缆247所包含的规定的信号线发送至摄像控制部244e。
基准时钟生成部510生成成为内窥镜系统100的各结构部的动作基准的基准时钟信号,对内窥镜系统100的各结构部提供所生成的基准时钟信号。
接着,说明光源装置6的结构。光源装置6具备光源61、光源驱动器62、旋转滤波器63、驱动部64、驱动器65以及光源控制部66。
光源61使用白色LED构成,在光源控制部66的控制下产生白色光。光源驱动器62在光源控制部66的控制下对光源61提供电流,由此使光源61产生白色光。由光源61产生的光经由旋转滤波器63、聚光透镜(未图示)以及光导件241从前端部24的前端照射。此外,光源61也可以使用氙气灯等构成。
旋转滤波器63配置在由光源61产生的白色光的光路上,通过进行旋转,来将由光源61产生的白色光仅使具有规定的波长频带的光透过。具体地说,旋转滤波器63具有使具有红色光(R)、绿色光(G)以及蓝色光(B)各自的波长频带的光透过的红色滤波器631、绿色滤波器632以及蓝色滤波器633。旋转滤波器63通过进行旋转来使具有红色、绿色以及蓝色波长频带(例如红色:600nm~700nm、绿色:500nm~600nm、蓝色:400nm~500nm)的光依次透过。由此,由光源61产生的白色光能够将窄频带化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蓝色光中的任一光依次射出到内窥镜2。
驱动部64使用步进电动机、DC电动机等构成,使旋转滤波器63进行旋转动作。驱动器65在光源控制部66的控制下对驱动部64提供规定的电流。
光源控制部66按照从调光部504发送的光源同步信号对提供给光源61的电流量进行控制。另外,光源控制部66在控制部509的控制下,经由驱动器65对驱动部64进行驱动,由此使旋转滤波器63旋转。
显示装置7具有从处理装置5经由映像线缆来接收由处理装置5生成的体内图像并进行显示的功能。显示装置7使用液晶或者有机EL构成。
说明具有这种结构的内窥镜系统100所进行的处理。图6是表示内窥镜系统100所进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控制部509判断内窥镜2是否与处理装置5相连接(步骤S201)。在控制部509判断为内窥镜2没有与处理装置5相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201:“否”),继续进行该判断。与此相对,在控制部509判断为内窥镜2与处理装置5相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201:“是”),内窥镜系统100过渡到步骤S202。
接着,控制部509从摄像装置244的记录部244c中的校正信息记录部244l获取校正信息(步骤S202),从连接器部27的记录部272中的校正信息记录部272a获取校正信息(步骤S203)。
之后,判断部509a将记录部244c所记录的校正信息和记录部272所记录的校正信息与经由网络N从管理服务器4的数据库42的校正信息记录部42a获取到的校正信息进行比较来判断校正信息的数据是否一致(步骤S204)。另外,也可以判断从摄像装置244获取到的校正信息与从连接器部27获取到的校正信息是否一致。例如,判断部509a也可以判断从摄像装置244获取到的校正信息所包含的受光部244f的像素缺陷地址与从连接器部27获取到的校正信息所包含的受光部244f的像素缺陷地址是否一致。在判断部509a判断为从摄像装置244获取到的校正信息和从连接器部27获取到的校正信息与管理服务器4的数据库42所记录的校正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4:“是”),内窥镜系统100结束本处理。与此相对,在判断部509a判断为从摄像装置244获取到的校正信息和从连接器部27获取到的校正信息与管理服务器4的数据库42所记录的校正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4:“否”),内窥镜系统100过渡到步骤S205。
接着,控制部509从摄像装置244的记录部244c中的识别信息记录部244k获取识别信息(步骤S205),经由网络N从管理服务器4的数据库42的校正信息记录部42a获取与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步骤S206)。此时,控制部509在记录部508的校正信息记录部508b中记录了与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
之后,控制部509将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到的校正信息分别记录到内窥镜中的记录部244c和记录部272(步骤S207)。此时,控制部509也可以仅将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到的校正信息所包含的受光部244f的像素缺陷地址信息记录到记录部244c的校正信息记录部244l。由此,能够缩小记录部244c的容量,因此能够使前端部24细径化。另外,关于校正信息中的、出厂后特性不发生变化的信息,不需要变更记录部244c的校正信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也可以仅更新记录部272的信息。在步骤S207之后,内窥镜系统100结束本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控制部509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与从摄像装置244的记录部244c获取到的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将获取到的校正信息记录到摄像装置244的记录部244c。由此,在检查被检体时,能够不使用错误的校正信息而使用与摄像装置244对应的校正信息来可靠地进行被检体的检查。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2,在摄像装置244内的记录部244c中记录了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丢失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序列号、ID信息)这一情况。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2,控制部509在将由摄像装置244的记录部244c记录的校正信息和由连接器部27的记录部272记录的校正信息与管理服务器4的数据库42所记录的校正信息进行比较而校正信息的数据不同的情况下,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与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而分别记录到记录部244c和记录部272。由此,即使在内窥镜2通过修理更换为不同的摄像装置244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用错误的校正信息而进行被检体的检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控制部509将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到的与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分别记录到内窥镜2的摄像装置244中的记录部244c和连接器部27的记录部272,但是也可以记录到处理装置5的记录部508。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09也可以仅将由摄像装置244生成的图像信号所需的校正信息、例如颜色的特性信息和明暗信息记录到记录部508。当然,控制部509也可以将从管理服务器4获取到的与摄像装置244对应的校正信息全部记录到记录部50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摄像装置244在内窥镜系统100启动时也可以将记录部244c所记录的识别信息或者校正信息发送至处理装置5或者记录部272。并且,也可以将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和校正信息与图像信号叠加地定期地发送至处理装置5。此时,也可以在图像信号的消隐期间发送识别信息和校正信息。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所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说明。
步骤S301~步骤S305与图6的步骤S201~步骤S205分别对应。
在步骤S306中,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判断将与从控制部509发送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244组装到内窥镜2时调整后的校正信息是否被记录到校正信息记录部42a(步骤S306)。在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判断为将与识别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244组装到内窥镜2时调整后的校正信息被记录于校正信息记录部42a的情况下(步骤S306:“是”),内窥镜系统100过渡到后述的步骤S309。与此相对,在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判断为将与识别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244的校正信息组装到内窥镜2时调整后的校正信息没有被记录到校正信息记录部42a的情况下(步骤S306:“否”),内窥镜系统100过渡到后述的步骤S307。
在步骤S307中,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经由控制部509从连接器部27的记录部272获取内窥镜2的种类信息。
接着,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根据内窥镜2的种类信息来对摄像装置244固有的校正信息进行修正(步骤S308)。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对控制部509发送修正过的校正信息,控制部509将在后述的步骤S309中修正的校正信息记录到内窥镜2的记录部244c或者记录部272。
步骤S309和步骤S310与图6的步骤S206和步骤S207分别对应。在步骤S310之后,内窥镜系统100结束本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即使通过修理更换摄像装置244(摄像元件),也能够获取与内窥镜2对应的校正信息。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内窥镜系统所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说明。
步骤S401~步骤S405与图6的步骤S201~步骤S205分别对应。
在步骤S406中,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判断将与从控制部509发送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244组装到内窥镜时调整后的校正信息是否被记录到校正信息记录部42a(步骤S406)。在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判断为将与识别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244组装到内窥镜时调整后的校正信息被记录到校正信息记录部42a的情况下(步骤S406:“是”),内窥镜系统100过渡到后述的步骤S407。与此相对,在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判断为将与识别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244的校正信息组装到内窥镜时调整后的校正信息没有被记录到校正信息记录部42a的情况下(步骤S406:“否”),内窥镜系统100过渡到后述的步骤S409。
步骤S407和步骤S408与图6的步骤S206和步骤S207分别对应。在步骤S408之后,内窥镜系统100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409中,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经由控制部509从记录部272获取内窥镜2的序列号。
接着,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经由控制部509,从记录部508的校正信息记录部508b或者管理服务器4的校正信息记录部42a获取基于内窥镜2的序列号所使用的摄像装置244固有(摄像元件固有)的校正信息以及在搭载内窥镜2时记录的校正信息(步骤S410)。
之后,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根据获取到的摄像装置244固有(摄像元件固有)的校正信息以及在搭载内窥镜2时记录的校正信息,计算从摄像装置244固有(摄像元件固有)的校正信息向在搭载内窥镜2时记录的校正信息的变换函数(步骤S411)。
接着,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根据记录在校正信息记录部42a中的、与由识别信息记录部244k记录的当前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244固有(摄像元件固有)的校正信息,利用变换函数计算校正信息(步骤S412)。之后,内窥镜系统100过渡到步骤S408,管理服务器4的管理控制部45向控制部509发送变换后的校正信息,控制部509将利用变换函数计算得到的校正信息记录到内窥镜2的记录部244c或者记录部272。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即使通过修理更换摄像装置244(摄像元件),也能够获取与内窥镜2对应的校正信息,并且,与内窥镜2的个体差对应的信息也能够包含在更换后的校正信息中。另外,也可以将所使用的摄像装置244(摄像元件)的信息事先记录到记录部272,使用该信息来获取摄像装置244固有(摄像元件固有)的校正信息。
(其它实施方式)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连接器部27的记录部272中记录了与摄像装置244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校正信息,但是也可以在操作部22中设置记录部,在该记录部中记录校正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中,摄像控制部244e也可以自动地校正传感器部244a的像素缺陷。在该情况下,摄像控制部244e针对传感器部244a的每个像素的数据,与周边八个像素以上的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将与值低于平均值的数据对应的像素检测为像素缺陷,将检测出的像素缺陷的地址记录到记录部244c。并且,周边像素也有可能产生像素缺陷,因此摄像控制部244e也可以按照每一个像素进行比较。由此,能够输出没有不协调感的图像。并且,即使在进行修理时更换摄像装置244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像素缺陷的地址设定。并且,摄像装置244本身校正缺陷像素,因此能够输出没有白色缺陷、黑色缺陷的图像信号。
附图标记说明
1、100:内窥镜系统;2:内窥镜;3:设定装置;4:管理服务器;5:处理装置;6:光源装置;24:前端部;27:连接器部;33、244c、272、508:记录部;36:设定控制部;42:数据库;42a:校正信息记录部;45:管理控制部;244:摄像装置;244a:传感器部;244b:AFE部;244d:定时产生器;244e:摄像控制部;244k、508a:识别信息记录部;244l、272a、508b:校正信息记录部;271:FPGA;273:P/S变换部;501:S/P变换部;509:控制部;509a:判断部。

Claims (3)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具备:摄像装置,其将光电变换后的电信号作为图像信息从多个像素输出到外部;以及处理装置,其以能够与上述摄像装置进行双向通信的方式与该摄像装置连接,该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备第一记录部,该第一记录部记录用于对该摄像装置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以及用于对该摄像装置的特性进行校正的第一校正信息,
上述处理装置具备:
第二记录部,其将用于校正上述摄像装置的特性的第二校正信息与上述识别信息对应地记录;以及
控制部,其从上述第二记录部获取与从上述摄像装置接收到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上述第二校正信息并发送至上述摄像装置,
上述控制部获取上述第一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第一校正信息,在获取到的上述第一校正信息与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第二校正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与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上述第二校正信息发送至上述摄像装置,使上述第一记录部将从上述控制部接收到的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第二校正信息作为上述第一校正信息进行记录。
2.一种内窥镜系统,具备:摄像装置,其将光电变换后的电信号作为图像信息从多个像素输出到外部;处理装置,其以能够与上述摄像装置进行双向通信的方式与该摄像装置连接;以及管理服务器,其以能够与上述处理装置进行双向通信的方式与该处理装置连接,该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备第一记录部,该第一记录部记录用于对该摄像装置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上述处理装置具备:
第二记录部,其将用于校正上述摄像装置的特性的校正信息与上述识别信息对应地记录;以及
控制部,其从上述第二记录部获取与从上述摄像装置接收到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上述校正信息并发送至上述摄像装置,
上述管理服务器具备:
数据库,其与摄像装置的识别信息对应地记录用于校正摄像装置的特性的校正信息;以及
管理控制部,其在上述数据库没有记录与从上述控制部发送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上述摄像装置组装到内窥镜时根据该内窥镜系统的搭载有上述摄像装置的内窥镜的种类信息来修正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所得的调整后的校正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调整后的校正信息发送至上述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第一记录部记录从上述管理控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整后的校正信息。
3.一种内窥镜系统,具备:摄像装置,其将光电变换后的电信号作为图像信息从多个像素输出到外部;处理装置,其以能够与上述摄像装置进行双向通信的方式与该摄像装置连接;以及管理服务器,其以能够与上述处理装置进行双向通信的方式与该处理装置连接,该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备第一记录部,该第一记录部记录用于对该摄像装置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上述处理装置具备:
第二记录部,其将用于校正上述摄像装置的特性的校正信息与上述识别信息对应地记录;以及
控制部,其从上述第二记录部获取与从上述摄像装置接收到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上述校正信息并发送至上述摄像装置,
上述管理服务器具备:
数据库,其与摄像装置的识别信息对应地记录用于校正摄像装置的特性的校正信息;以及
管理控制部,其在上述数据库没有记录与从上述控制部发送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上述摄像装置组装到内窥镜时根据该内窥镜系统的搭载有上述摄像装置的内窥镜的固有信息来修正上述第二记录部所记录的上述校正信息所得的调整后的校正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调整后的校正信息发送至上述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第一记录部记录从上述管理控制部接收到的上述调整后的校正信息。
CN201280026186.7A 2012-03-06 2012-12-21 内窥镜系统 Active CN1035616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9781 2012-03-06
JP2012-049781 2012-03-06
PCT/JP2012/083356 WO2013132725A1 (ja) 2012-03-06 2012-12-21 内視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1630A CN103561630A (zh) 2014-02-05
CN103561630B true CN103561630B (zh) 2016-02-10

Family

ID=4911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6186.7A Active CN103561630B (zh) 2012-03-06 2012-12-21 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60794B2 (zh)
EP (1) EP2698096A4 (zh)
JP (1) JP5379930B1 (zh)
CN (1) CN103561630B (zh)
WO (1) WO20131327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94166B2 (en) * 2014-09-26 2020-03-1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Planar immersion lens with metasurfaces
WO2017017972A1 (ja) * 2015-07-24 2017-02-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US20190082929A1 (en) * 2016-04-27 2019-03-21 Hoya Corporation Endoscope management system, endoscope device, management device for managing endoscop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ndoscope device
JP6833621B2 (ja) * 2017-05-31 2021-02-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制御装置、内視鏡の保守支援方法、内視鏡の保守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10913749B (zh) * 2017-07-03 2022-06-2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医疗图像处理装置、内窥镜装置、诊断支持装置、医疗业务支持装置及报告书制作支持装置
JP2021533941A (ja) * 2018-08-24 2021-12-09 インテュイティブ サージカル オペレーション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画像キャプチャ装置のためのオフカメラ較正パラメータ
JP6930955B2 (ja) * 2018-10-18 2021-09-01 Hoya株式会社 中継アダプタ、内視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アダプタにおける信号処理方法
JP2024017630A (ja) * 2022-07-28 2024-02-08 Hoya株式会社 電子内視鏡システムの画像補正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9105A (ja) * 2001-07-06 2003-01-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内視鏡装置
CN101014278A (zh) * 2004-09-16 2007-08-0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CN101247752A (zh) * 2005-08-25 2008-08-20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插入形状分析装置及内窥镜插入形状分析系统
CN101351140A (zh) * 2005-12-28 2009-01-2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及使用其的被检体内信息取得系统、信息登记方法
US7837618B2 (en) * 2004-11-24 2010-11-23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control system
CN102186400A (zh) * 2008-10-17 2011-09-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系统
WO2011161564A1 (en) * 2010-06-22 2011-12-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endoscope calib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8467A (ja) * 2001-07-04 2003-0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荷増倍型固体電子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175215A (ja) * 2004-11-24 2006-07-06 Olympus Corp 内視鏡制御システム
JP4786910B2 (ja) * 2005-02-07 2011-10-05 Hoya株式会社 電子内視鏡
JP2007208926A (ja) 2006-02-06 2007-08-16 Fujifilm Corp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機器
JP2007279238A (ja) * 2006-04-04 2007-10-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9105A (ja) * 2001-07-06 2003-01-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内視鏡装置
CN101014278A (zh) * 2004-09-16 2007-08-0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US7837618B2 (en) * 2004-11-24 2010-11-23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control system
CN101247752A (zh) * 2005-08-25 2008-08-20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插入形状分析装置及内窥镜插入形状分析系统
CN101351140A (zh) * 2005-12-28 2009-01-2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及使用其的被检体内信息取得系统、信息登记方法
CN102186400A (zh) * 2008-10-17 2011-09-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系统
WO2011161564A1 (en) * 2010-06-22 2011-12-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endoscope calib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79930B1 (ja) 2013-12-25
US8860794B2 (en) 2014-10-14
JPWO2013132725A1 (ja) 2015-07-30
US20140015947A1 (en) 2014-01-16
WO2013132725A1 (ja) 2013-09-12
CN103561630A (zh) 2014-02-05
EP2698096A4 (en) 2015-07-22
EP2698096A1 (en)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1630B (zh) 内窥镜系统
CN103841881B (zh) 摄像系统
CN103124515B (zh) 摄像装置
US828424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ndoscope apparatus and color balance adjusting method
CN103796570B (zh) 摄像系统
CN105163646B (zh) 内窥镜
CN105682534B (zh) 内窥镜系统以及像素校正方法
CN107072506B (zh) 摄像装置和处理装置
JP5948512B2 (ja) 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7113405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记录介质和内窥镜装置
WO2017221738A1 (ja) 画像処理装置
WO2013128764A1 (ja) 医療システム
WO2015114906A1 (ja) 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2788978A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信息处理装置、内窥镜系统、程序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2450997A (zh) 内窥镜装置
CN105473052A (zh) 摄像装置以及内窥镜装置
JP5810016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5926980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WO2016088628A1 (ja) 画像評価装置、内視鏡システム、画像評価装置の作動方法および画像評価装置の作動プログラム
CN107105991B (zh) 摄像系统
JP5815162B2 (ja) 撮像装置
JP2653647B2 (ja) 内視鏡装置
JP7089943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13172765A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WO2017022323A1 (ja) 画像信号処理方法、画像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