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3830B - 一种茯苓菌种扩大培养基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茯苓菌种扩大培养基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3830B
CN103553830B CN201310575122.9A CN201310575122A CN103553830B CN 103553830 B CN103553830 B CN 103553830B CN 201310575122 A CN201310575122 A CN 201310575122A CN 103553830 B CN103553830 B CN 103553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poria cocos
starch
pin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51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3830A (zh
Inventor
陈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5751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3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3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3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3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3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茯苓扩大菌种培养基及其应用,扩大菌种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淀粉30-50重量份,麦麸15-20重量份,木薯渣20-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5-18重量份,硫酸镁1-3重量份,硫酸亚铁1-3重量份,松木锯末150-20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即可接种茯苓菌种。用本发明茯苓扩大菌种培养基种植方法得到的茯苓纯天然,质量上乘,产量高。

Description

一种茯苓菌种扩大培养基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茯苓菌种扩大培养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别名云苓、松茯苓,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神农本草经》,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药理功效:传统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最新发现的功效,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能使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并有镇静的作用。
茯苓多寄生于马尾松或段木上,其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白色丝状物)阶段和菌核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木材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分泌酶来分解和转化木材中的有机质(纤维素),使菌丝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长。第二阶段是菌丝至中后期聚结成团,逐渐形成菌核(亦称结等)。结苓大小与菌种的优劣、营养条件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不同品种的菌种,结苓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有的品种栽后3-4个月开始结苓,有些则较慢,需6-7个月。早熟种栽后9-10个月即可收获,晚熟的品种则需12-14个月。
茯苓的菌种培养基一般使用马铃薯培养基,目前无论是制种或扩大培养也都使用这种培养基,但是该培养基使用马铃薯的同时,还需要葡萄糖、琼脂等成本较高的原料,这就造成了生产茯苓的综合成本偏高,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茯苓的扩大培养及其应用,为了在培育过程利用较低成本生产出产量高、质量好的茯苓,满足市场上的需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茯苓的扩大培养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
淀粉30-50重量份,麦麸15-20重量份,木薯渣20-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 5-18重量份,硫酸镁1-3重量份,硫酸亚铁1-3重量份,松木锯末150-20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即可接种茯苓菌种。
所述的淀粉是玉米淀粉、大米淀粉、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或木薯淀粉,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淀粉的混合物。
所述的糖厂废糖蜜可以用红糖或白砂糖替换。
所述的麦麸可以用花生麸替换。
以上所述的茯苓扩大培养基的应用,是将松木切成大小0.5-3厘米的碎片,与茯苓扩大培养基混合,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摆放在平板上,冷却后将茯苓菌丝接入扩大培养基和松木碎片混合物中培养,在20-28℃的恒温室内培养5-15天,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即可接种到松木中。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采用自己经过多年研究的培养基,淀粉30-50重量份,麦麸15-20重量份,木薯渣20-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 5-18重量份,硫酸镁1-3重量份,硫酸亚铁1-3重量份,松木锯末150-200重量份,保证扩大菌种的培养。特别是糖厂废糖蜜和木薯渣,是淀粉厂的副产品和废料,含有少量淀粉,可以废物利用,以较低成本生产出产量高、质量好的茯苓,满足市场上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玉米淀粉30重量份,麦麸15重量份,木薯渣2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 5重量份,硫酸镁1重量份,硫酸亚铁1重量份,松木锯末16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与目前文献上公布的马铃薯琼脂的培养基对比的出菌率相同。
实施例2
马铃薯淀粉40重量份,麦麸15-20重量份,木薯渣20-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 5-18重量份,硫酸镁1-3重量份,硫酸亚铁1-3重量份,松木锯末150-20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与目前文献善公布的马铃薯琼脂的培养基对比的出菌率相同。
实施例3
红薯淀粉20重量份,大米淀粉20重量份,花生麸18重量份,木薯渣30重量份,红糖15重量份,磷酸二氢钾 12重量份,硫酸镁2重量份,硫酸亚铁2重量份,松木锯末18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与目前文献上公布的马铃薯琼脂的培养基对比的出菌率相同。
实施例4
木薯淀粉45重量份,麦麸20重量份,木薯渣35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 17重量份,硫酸镁1重量份,硫酸亚铁3重量份,松木锯末19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与目前文献上公布的马铃薯琼脂的培养基对比的出菌率相同。
实施例5
小麦淀粉20重量份,大米淀粉20重量份,豆粕10份,花生麸10重量份,木薯渣40重量份,红糖11重量份,磷酸二氢钾9重量份,硫酸镁2.5重量份,硫酸亚铁2.5重量份,松木锯末16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与目前文献上公布的马铃薯琼脂的培养基对比的出菌率相同,
实施例6
小麦淀粉10重量份,马铃薯淀粉10份,大米淀粉20重量份,豆粕花生麸15-20重量份,木薯渣20-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 13重量份,硫酸镁2重量份,硫酸亚铁1.5重量份,松木锯末17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与目前文献上公布的马铃薯琼脂的培养基对比的出菌率相同。
应用实例
1、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油松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小枝条,直径10厘米以上的松树劈开成6-8片,直径6厘米以下的劈开成2-4片,劈开去除部分树皮而不是全部树皮,经10-20天晒干,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段木垛上盖草料和塑料薄膜防雨。
2、接种,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沟,沟里的泥土拌好防治白蚁药,摆上松树段,松树段锯开或削开小口,将扩大培养的长满茯苓菌丝的小木片植入在松树段上,植入菌丝的松树段间隔为5-10厘米,木段上方盖上干净的松树碎片或松树干薄片,然后覆土10-15cm,上面搭盖凉棚,保持土壤的温度20-30℃,含水量20-40%。与目前文献善公布的马铃薯琼脂的培养基出菌率相同,接种后8-10个月成熟。得到的茯苓产品菌体近球形,外皮较薄,颜色淡黄色或棕红色。生长旺盛,外表有明显的裂纹。内部苓肉白,浆汁较多-茯苓气味浓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无化肥农药,无重金属,无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目前已经在国内市场上有销售,得到市场上的欢迎。

Claims (3)

1.一种茯苓扩大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松木切成大小0.5-3厘米的碎片,与茯苓扩大培养基混合,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摆放在平板上,冷却后将茯苓菌丝接入茯苓扩大培养基和松木碎片混合物中培养,在20-28℃的恒温室内培养5-15天,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即可接种到松木中;
所述的茯苓扩大培养基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
淀粉30-50重量份,麦麸15-20重量份,木薯渣20-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 5-18重量份,硫酸镁1-3重量份,硫酸亚铁1-3重量份,松木锯末150-20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蒸汽灭菌,20-30分钟,即可接种茯苓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扩大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是玉米淀粉、大米淀粉、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或木薯淀粉,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淀粉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扩大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麦麸用花生麸和豆粕替换。
CN201310575122.9A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茯苓菌种扩大培养基及其应用 Active CN103553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5122.9A CN103553830B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茯苓菌种扩大培养基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5122.9A CN103553830B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茯苓菌种扩大培养基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3830A CN103553830A (zh) 2014-02-05
CN103553830B true CN103553830B (zh) 2015-08-19

Family

ID=50008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5122.9A Active CN103553830B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茯苓菌种扩大培养基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3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9775A (zh) * 2015-07-29 2015-10-14 句容美华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
CN108834750A (zh) * 2018-07-31 2018-11-20 庐山市环绿时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
CN113812303B (zh) * 2021-10-21 2023-01-31 宁洱天瑞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茯苓用培养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8705C (zh) * 2005-07-29 2010-02-10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培育茯苓的方法
CN101491194A (zh) * 2009-02-27 2009-07-29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高效环保茯苓的栽培方法
CN101578945A (zh) * 2009-06-22 2009-11-18 贵州信邦中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的培育方法
CN101731100B (zh) * 2009-12-22 2014-03-19 王克勤 茯苓袋料栽培方法
CN103168611A (zh) * 2011-12-20 2013-06-26 罗振新 一种袋料栽培茯苓的方法
CN102919057A (zh) * 2012-11-23 2013-02-13 贵溪克勤百合茯苓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用松树蔸种植茯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3830A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8578B (zh) 茯苓的种植方法
CN110192493B (zh) 一种北方地区人工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及其应用
CN108401788B (zh) 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
CN105272623A (zh) 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1590A (zh) 一种生态化茯苓仿野生抚育技术及应用
CN102919057A (zh) 一种用松树蔸种植茯苓的方法
CN105248075A (zh) 木薯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8633625B (zh) 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
CN104871915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台湾番石榴的栽培方法
CN104956979A (zh) 涵养石漠化山地台湾番石榴的栽培方法
CN105613037A (zh) 一种赤芝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8633626B (zh) 以牛圈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
CN107624518A (zh) 增加生物碳储量和碳封存量的方法
CN104885745A (zh) 一种桔梗与豇豆的套种方法
CN113383674A (zh) 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
CN103553830B (zh) 一种茯苓菌种扩大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12898076A (zh) 一种利用中药废渣生产的中药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29589A (zh) 利用剑麻废渣生产猴头菇的方法
CN104969768A (zh) 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种植方法
CN105009934A (zh) 茯苓的种植和加工方法
CN105191668A (zh) 一种茯苓的栽培技术
CN109122036A (zh) 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
CN105254370A (zh) 一种铁皮石斛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07531A (zh) 一种利用食用菌渣栽培魔芋的方法
CN108191504B (zh) 一种魔芋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