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35A - 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 - Google Patents

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35A
CN1035535A CN 88101070 CN88101070A CN1035535A CN 1035535 A CN1035535 A CN 1035535A CN 88101070 CN88101070 CN 88101070 CN 88101070 A CN88101070 A CN 88101070A CN 1035535 A CN1035535 A CN 1035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heavy
dyeing
copolymer
kilogr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881010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亚历山得拉·费德罗夫娜·达维多娃
亚历山大·费拉季莫维奇·拉得诺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sesojuzny Nauchno-Issledovatelsky I Experimentalny Institut Po Pererabotke Khim
Original Assignee
Vsesojuzny Nauchno-Issledovatelsky I Experimentalny Institut Po Pererabotke Khi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SU8438359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SU1463828A1/ru
Application filed by Vsesojuzny Nauchno-Issledovatelsky I Experimentalny Institut Po Pererabotke Khim filed Critical Vsesojuzny Nauchno-Issledovatelsky I Experimentalny Institut Po Pererabotke Khim
Priority to CN 881010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纤维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它是由染料,丙烯酸烷酯共聚物,尿素,碳酸氢钠或硫酸铵及水所组成,其组份比如下,%(重):染料 7.0-10.0丙烯酸烷酯、甲基丙烯酸烷酯及丙烯酸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 3.0-12.0尿素 5.0-10.0碳酸氢钠或硫酸铵 0.02-1.5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 0.01-0.05水 余量至100

Description

本发明与轻工业领域有关,更确切地说,与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纤维纺织材料,例如,织物、针织亚麻布、无纺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有关。
所指的泡沫组成是以空气起泡的形式(也就是呈泡沫的形式)被利用的。
已知有加工纺织材料用的泡沫组成,其中包括印染聚酯纤维和聚酯/棉花(65/35)的混纺织物用的泡沫组成,该泡沫组成是由染料Latyl    Orang    2GFS、碳原子数为11-15的羟乙基线型仲醇、硅氧烷和醋酸组成的,或者是由染料Latyl    Orang    2GFS、碳原子数为11-15的羟乙基线型仲醇、醋酸和1,3-二甲基醇-4,5-羟基-2-咪唑啉酮(GB,B,1585873)组成的。
已知有加工纤维材料用的另一种泡沫组成。这些纤维材料是由天然和合成纤维材料制成的纺条,纱、无毛绒和拉绒织物、针织物、地毯和无纺材料。该泡沫组成是由各类(分散的、活性的、酸性的、碱性的、含金属的、颜料)染料、抗静力、疏水物质、旋光漂白剂、耐火物质、乙氧基脂肪醇和(强)碱或脂肪酸胺盐、烷基芳(基)磺酸,以及烷基磺酸,或乙二醇硫酸醚,或烷基硫酸脂,或脂肪酸羟基酰胺,(DE,A,2929954)所组成。
已知有泡沫状聚酰胺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该泡沫组成是由活性染料、羟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或者与碳原子数为10到16的脂肪酸单乙醇酰胺成混合物的聚乙烯醇和在烷基链中含有12到16个碳原子数的线型结构的表面活性物质(“Textil”,35,№ 11,1980,CSSR,Praha,Nesmelov N.A.,Kaznadii V.I.,Minina N.I.,Charcharov A.A.,Kirova S.M.,“Barveni”Polyamidov
Figure 881010707_IMG2
ch v
Figure 881010707_IMG3
robkuv pene”,427-428)。
由于在泡沫组成中存在大量的各种组成(起泡剂,泡沫稳定剂、增稠剂),由它们形成泡沫时的不稳定性是已知的泡沫组成的缺点。由于,列举的组成系具有良好湿润特性的表面活性物质,所以已知的泡沫组成,不能保证在印染时,甚至在6~20的高倍泡沫条件下的图案轮廓清晰度(把所说的泡沫倍数理解为泡沫体积与原始泡沫组成体积之比)。此外,在采用已知泡沫组成时,不可能得到均匀的(平滑的)纺织材料染料层。
已知印染地毯用的另一种泡沫组成(假定为“组成Ⅰ”),它是由以下组分组成,%(重):
起泡剂
(Matexil    PA-S,英国
ICI公司)
羟乙基硫代醇    0.1-0.5
天然基增稠剂
“Kelzan”(美国“Kelco”公司)
同时又是泡沫稳定剂    0.05~0.30
染料    0.3~1.0
醋酸    1.5
水    余量至    100
(“Textil    praxis    international”,36,№    10,№    11,1981,BRD,Stuttgart,T.L.Dawson”Schaumfaerben    und-drueken    von    Teppichen”,1137-1141、1249-1252)。
已知的泡沫组成的湿润能力过分高,粘度低,不可能得到高质量的印染,也就是说,图案轮廓不可能清晰以及纺织材料的染料涂层不可能均匀,所以应用范围是有限的。
此外,已知印染纺织材料用的另一种泡沫组成(假定为“组成Ⅱ”),含下列组分,%(重):
分散染料    1.9~2.0
丙烯酸增稠剂(丙烯酸乳胶体    9.0~15.0
Acrysol    ASE    -60,Rohm和
Hass公司)
28%氨水溶液    0.5~0.7
硬脂酸钾    3.0
硬脂酸胺    5.0
水    余量至    100
(US,A,4118526)
该泡沫组成的缺点是,它的应用范围有限(只能用于分散染料印染)。此外,该泡沫组成在分散组成中形成不均匀泡沫(气泡尺寸为30到200微米),这就不能保证印染时需要的泡沫稳定性、均匀的湿润特性、染色强度和均匀性。
把研制印染天然和化学合成纤维纺织材料用的泡沫组成的任务作为本发明的基础,这种泡沫组成的特点是,在用空气鼓泡状态下(也就是呈泡沫形式),它具有高稳定性、均匀的湿润特性,可用各种染料印染纺织材料,能改善印染质重,就是改善图案轮廓的清晰度、纺织材料的染料涂层均匀性,提高染料固定率和染色强度。
该任务用下列办法得到解决,推荐一种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纤维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材料,它含有染料、丙烯酸共聚物、尿素、碳酸氢钠或硫酸铵和水。同时,按照本发明,作为丙烯酸共聚物,它是由烷基中有2~10个碳原子的丙烯酸烷酯和烷基中有1~10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以及丙烯酸(其克分子比相应等于40.0-62.5∶12.0-34.2∶22.0-27.5)组成的并用氨中和了,其分子量为30000~60000。补充提供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如下:
其组分比,%(重)如下:
染料    7.0~10.0
用氨中和的丙烯酸烷脂和
甲基丙烯酸烷脂以及丙烯
酸的共聚物    3.0~12.0
尿素    5.0~10.0
碳酸氢钠或硫酸铵    0.02~1.5
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    0.01~0.05
水    余量至    100
推荐的泡沫组成可用于用各种染料(就是分散的,酸性的,活性的染料)即染纺织材料。这种泡沫组成是在空气鼓泡情况下形成泡沫,可很容易地在3倍到20倍或更高范围内,调节泡沫的倍数,这取决于纺织材料的化学性质及其结构,即种类(织物,针织亚麻布,无纺材料)和图案类型(平面的或有立体感的)的条件要求。该泡沫特点是,在有电解添加剂(尿素、碳酸氢钠、硫酸铵、各种化学性质的染料)的条件下,能保持其均匀的分散度(气泡尺寸为50到85微米)、高稳定性(半分解期为10到30分钟),均匀的湿润特性、耐剪力作用(用样板在纺织材料上印图案时所受的力)。
按照所推荐的发明,该泡沫组成能改进印染质量,也就是能改善图案轮廓的清晰度,纺织材料染料涂层的均匀性,提高染料的固定率和染色强度。这样,在使用推荐的泡沫组成条件下,印染固定率提高6-8%,染色强度提高9.5~10.5%。染料固定率和染色强度的提高能大大地减少染料耗量和减少排污水(即经印染过的纺织材料洗涤后的工艺水)的污染。
在推荐的泡沫组成中,作为起泡剂,泡沫稳定剂和增稠剂,仅含一种产物-用氨中和了的丙烯酸烷酯和甲基丙烯酸烷酯以及丙烯酸的共聚物,它能避免如在过去已知事故中发生过的排污水被起泡剂、泡沫稳定剂和增稠剂所污染。这样,使用推荐的泡沫组成能减少排污水净化费用。
通过引入有机硅添加剂-上述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使推荐的泡沫组成的湿润特性得到调节。
由于在推荐的泡沫组成中使用了用氨中和的丙烯酸烷酯和甲基丙烯酸烷酯以及丙烯酸的共聚物,作为起泡剂、泡沫稳定剂、和增稠剂,以及使用有机硅添加剂,推荐的泡沫组成可用于分散的、活性的、和酸性染料的印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减少了纺织材料湿润率和印或染过的纺织材料洗涤水耗量,水耗量减少30~40%。化学试剂和染料节约15~20%,节约能量为30~40%,在使用推荐的泡沫组成条件下,印染设备的生产能力可提高20~25%。
由于采用有机硅添加剂作为湿润调节剂,推荐的泡沫组成可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印染机。
如上所述,推荐的泡沫组成含7.0~10.0%(重)的染料。不推荐使用含染料量低于7.0%(重)的泡沫组成,因为,这是保证纺织材料染料印染面完整所必须的接近于理论量的最低用量。若使用含染料量大于10.0%(重)的泡沫组成亦是不适宜的,因为,达到这一极限值之后,过剩染料不能固定在纺织材料上,这就造成染料损失,排污水被其污染和增加排污水净化费用。
在推荐的泡沫组成中,用氨中和的丙烯酸烷脂和甲基丙烯酸烷酯以及丙烯酸的共聚物的含量为3.0-12.0%(重)。不推荐使用含所指的共聚物量低于3.0%的泡沫组成,因为在用空气鼓泡原始成分时所形成的泡沫,在分散组成中是不均匀的(气泡尺寸为50-400微米),不太稳定(半分解期少于5分钟)、纺织材料湿润不均匀、形成“斑点”和图案轮廓流散。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泡沫组成不能保证所要求的印染质量。不推荐使用含共聚物量大于12.0%(重)的泡沫组成,因为它形成对纺织材料湿润不佳的小倍数(不大于3倍)细分散泡沫(气泡尺寸小于30微米),不能保证均匀地将泡沫组成施加到纺织材料上。
如上所述,推荐的泡沫组成含5.0-10.0%(重)尿素。不推荐使用含尿素量低于5.0%(重)的泡沫组成,因为染料在纤维上固定不充分。(出现明显的“斑点”或者在用水洗涤纺织材料时,由于染料被洗掉,纺织材料染色强度降低)。而使用含尿素量大于10.0%(重)的泡沫组成亦是不适宜的,因为在蒸化机中,使纺织材料上的染料热固定时,过剩的尿素被升华,污染设备,以及在上述染料热固定阶段致使印染过了的图案轮廓出现不希望有的流散。
除了上述列举的组分外,推荐的泡沫组成还含0.02-1.5%(重)的碳酸氢钠或者硫酸铵(所指定的物质对分散的,活性的,和酸性染料固定、对缓冲剂形成起助剂作用)。不推荐使用含碳酸氢钠或者硫酸铵量低于0.02%(重)的泡沫组成,因为染色耐摩擦的牢度和染色强度大大降低。而使用含碳酸氢钠或硫酸铵量大于1.5%(重)的泡沫组成亦是不适宜的,因为缓冲环境改变,也就是形成使染料固定减到最低的pH环境值,使染料固定率大大降低。
如上所述,推荐的泡沫组成含0.01-0.05%(重)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作为泡沫组成湿润特性调节剂。不推荐使用含添加剂量低于0.01%(重)的泡沫组成,因为,该组成容易湿润纺织材料,湿润直渗透到织物的背面,并且不均匀,因此,不能保证施加在纺织材料上的泡沫组成的均匀性,从而不能保证染色的均匀性,导致印染质量变坏。使用含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量大于0.05%(重)的泡沫组成是不适宜的,因为用空气鼓泡时,这种组成会生成硬度提高、耐剪力作用的泡沫(将其施加到纺织材料上时,它要经受这种作用),这同样致使湿润差,并在纺织材料上形成“斑点”。
推荐用来印染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纤维纺织材料的泡沫组成按下列方法制备。
把规定量的尿素在40-70℃温度下,溶解在水中。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加入染料和碳酸氢钠和硫酸铵,搅拌直至溶解,引入用氨中和的丙烯酸烷脂和甲基丙烯酸烷脂以及丙烯酸的共聚物,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并冷却到室温。然后,用高速搅拌机(速度为~2000~4000转/分),最好是在补充空气鼓泡条件下,对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进行鼓泡,以形成所要求的倍数-3-20倍泡沫(所说的倍数,应理解为泡沫体积与原始泡沫组成体积之比),最理想的是4-8,以及要求的分散度,这就是,气泡尺寸为50-85微米。
推荐的泡沫组成可用于印染像织物、针织亚麻布、天然和化学合成纤维的无纺材料的纺织材料。
可采用各种化学性质的染料作为推荐的泡沫组成中的染料,例如,分散的,活性的,酸性的,其中包括一磺染料和含金属染料。
采用用氨中和的丙烯酸烷脂和甲基丙烯酸烷脂以及丙烯酸的共聚物作为推荐的泡沫组成中的起泡剂,泡沫稳定剂和增稠剂。这种共聚物在上述规定浓度的水溶液中能形成在一定时间内(半分解期为10~30分钟)对剪力作用(当通过样板压破泡沫组成时)和对电解添加剂(碳酸氢钠或硫酸铵、染料)作用有足够稳定性的泡沫。还必须注意,如所有的丙烯酸酯,这类共聚物起着强化剂的作用,也就是,有助于提高染色强度,得到更清晰而鲜明的色调。
推荐的泡沫组成可用于在平印染机械上或带有RSF系统的印染机RD-IY(荷兰Stork公司)上印染纺织材料。采用推荐的泡沫组成,由于能减少纺织材料湿润率和洗涤水耗量,所以能减少30-40%的水耗量,以及减少排污水净化费用;化学试剂和染料节约15~20%,能量-30~40%,在采用推荐的泡沫组成时,印染设备生产率提高20-25%。
我们通过下列实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
实例1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12.2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的分散兰3.61505染料CI和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2.7公斤(按干料计,10%(重)),23.6%的用氨中和的并含50000分子量的丙烯酸乙酯(
Figure 881010707_IMG5
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以及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其克分子比
Figure 881010707_IMG6
A:MMA:AK相应等于45∶32∶23)和0.003公斤(0.01%(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1,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到室温。
用高速搅拌机(速度为3000转/分)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尺寸为50-85微米。
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在带有平的或转动样板的印染机上印染二醋酸酯或三醋酸酯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102-104℃温度下,固定染料30分钟。
用反射系数表示的印染好了的二醋酸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28.6%(0.8912) ,染料固定率-95.7%。
在该实例中,括号内表示的染色强度值是用Kyδeлkuм-yhka函数表示的,其函数是由下面公式确定的。
Figure 881010707_IMG8
式中    K-染色的纺织材料对一定波长光的吸收系数。
S-染色的纺织材料对同一波长光的散射系数。
R-染色的纺织材料对同一波长光的反射系数。
Re-未染色的纺织材料对同一波长光的反射系数。
实例2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中,在40℃温度下,溶解在13.5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分散兰3,61505染料CI和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1.4公斤(按干料计为9%(重))23.6%的用氨中和的并含有45000分子量的丙烯酸乙酯(
Figure 881010707_IMG9
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以及丙烯酸(AK)的共聚物(克分子比 A∶MMA∶AK相应等于50∶25∶25)和0.003公斤(0.01%(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5,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到室温。
用高速搅拌机(速度为3000转/分)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的尺寸为50~85微米。
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在带有平的或转动样板的印染机上,印染聚酯纤维织物、聚酯和三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聚酯和粘胶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内,用过热蒸汽于165~175℃温度下,固定染料5~8分钟。
印染好的聚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30.1%(0.8116),染料固定率-93.2%。
实例3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21.19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分散兰3.61505染料Cl和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3.81公斤(按干料计,3%(重))23.6%的丙烯酸乙酯(
Figure 881010707_IMG11
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K)共聚物的水溶液(其克分子比A∶MMA∶AK相应等于58∶17∶25),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40000,和0.01公斤(0.03%(重))的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3。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到室温。
用高速搅拌机(速度为3000转/分)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以及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酯与二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用过热蒸汽,在温度为155-165℃下,使染料固定6-7分钟。
印染好的织物的染色强度为29.8%(0.8268),染料固定率为94.5%。
实例4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70℃下,溶解在9.55立升的水中,加入3公斤(10%(重))的Lansol blau 3g(瑞士,Ciba-Geigy公司)活性染料,以及0.45公斤(1.5%(重))的碳酸氢钠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4.0公斤(按干料计,11%(重))23.6%的丙烯酸乙酯(
Figure 881010707_IMG12
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
Figure 881010707_IMG13
A∶MMA∶AK相应等于48∶30∶22),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45000,以及0.006公斤(0.02%(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10。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用高速搅拌机(速度为3000转/分)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使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天然纤维织物,人造纤维织物,粘胶与二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固定染料20-25分钟。
印染好的天然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17.7%(1.9134),染料固定率为73.4%。
实例5
把1.5公斤(5%(重))尿素,2.1公斤(7%(重))酸性兰45.63010染料Cl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并在温度为45-50℃下,在搅拌下溶解在10.85立升的水中。然后,引入15.25公斤(按干料计,12%(重))23.6%的丙烯酸乙酯(
Figure 881010707_IMG14
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0000,以及0.3公斤(1%(重))的硫酸铵和0.016公斤(0.05%(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8。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使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各种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酰胺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35-40分钟。
印染好的织物的染色强度为32.6%(0.6967),染料的固定率为73.1%。
实例6
把2.4公斤(8%(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12.34立升的水中,加入2.55公斤(8.5%(重))的分散兰3.61505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的硫酸铵并搅拌,直到溶解。然后,引入12.7公斤(按干料计,10%(重))23.6%的丙烯酸乙酯( 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
Figure 881010707_IMG16
A∶MMA∶AK相应等于40∶33∶27),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000,以及0.006公斤(0.02%(重))的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5。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使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二醋酸酯或三醋酸酯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30分钟。
已印染好的二醋酸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29.3%(0.8530),染料固定率为94.0%。
实例7
把2.7公斤(9%(重))尿素装入容积为350立升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10.58立升的水中,加入2.7公斤(9%(重))分散兰2.61505的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加入14.0公斤(按干料计,11%(重))23.6%的丙烯酸癸酯(Д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
Figure 881010707_IMG17
A∶MMA∶AK相应等于51∶26∶23),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60000,以及0.013公斤(0.04%(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8。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起8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使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酯纤维织物,聚酯与三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聚酯与粘胶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用过热蒸汽,在温度为165-175℃下,使染料固定5-8分钟。
印染好的聚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30.2%(0.8066),染料固定率为92.8%。
实例8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9.5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分散兰3.61505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5.4公斤(按干料计,12%(重))23.6%的丙烯酸丁酯(
Figure 881010707_IMG18
A),甲基丙烯酸庚酯(ГMA)和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 A:∶ГMA∶AK相应等于60∶16∶24),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分子量为53000,以及0.01公斤(0.03%(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1。连续混合,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二醋酸酯或三醋酸酯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30分钟。
印染好的二醋酸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30.3%(0.8017),染料固定率为95.4%。
实例9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13.5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分散兰3.61505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的硫酸铵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1.4公斤(按干料计,9%(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庚酯(ГMA)和丙烯酸(AK)共聚物的水溶液(克分子比БA∶ГMA∶AK相应等于48∶25∶27),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5000,以及0.016公斤(0.05%(重))的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8。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酯纤维织物,聚酯与三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聚酯与粘胶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用过热蒸汽,在温度为165-175℃下,使染料固定5-8分钟。
印染好的聚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29.7%(0.8320),染料固定率为91.9%。
实例10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12.2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分散兰3,61505的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2.7公斤(按干料计,10%(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庚酯(ГMA)和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БA∶ГMA∶AK相应等于61∶12∶27),该共聚物用氨中和3的,共聚物分子量为55000,以及0.013公斤(0.04%(重量))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5。连续进行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使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酯与二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用过热蒸汽,在温度为155-165℃下,使染料固定6-7分钟。
印染好的织物的染色强度为30.2%(0.8066),染料固定率为93%。
实例11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70℃下溶解在14.65立升的水中,加入3公斤(10%(重))Lansol    blau    3g活性染料(瑞士,Ciba-Geigy公司)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8.9公斤(按干料计,7%(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庚酯(ГMA)和丙烯酸(AK)共聚物的水溶液(克分子比
Figure 881010707_IMG20
A∶ГMA∶AK相应等于57∶18∶25),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60000,以及0.003公斤(0.01%(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3。在得到匀质后(在搅拌下)加入0.45公斤(1.5%(重))碳酸氢钠。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冷却到室温的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天然纤维织物,粘胶纤维织物以及粘胶与二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20-25分钟。
印染好的天然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17.2%(1.9930),染料固定率为72.5%。
实例12
把1.5公斤(5%(重))尿素,2.1公斤(7%(重))的酸性兰45,63010染料Cl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并在搅拌下,溶解在温度为45-50℃的10,85立升的水中。然后,引入15.25公斤(按干料计,12%(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庚酯(ГMA)和丙烯酸(AK)的共聚物的水溶液(克分子比БA∶ГMA∶AK相应等于42.8∶34.2∶23)该共聚物用氨中和3的,共聚物分子量为40000,以及0.3公斤硫酸铵(1%(重))和0.01公斤(0.03%(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6。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使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酰胺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35-40分钟。
印染好的织物染色强度为31.4%(0.7494),染料固定率为78.6%。
实例13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14.7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的分散兰3,61505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0.2公斤(按干料计,8%(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辛酯(OMA)与丙烯酸(AK)共聚物的水溶液(克分子比БA∶OMA∶AK相应等于56∶20∶24),该共聚物用氨中和3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0000,以及0.006公斤(0.02%(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10。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使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二醋酸酯或三醋酸酯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30分钟。
印染好的二醋酸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28.7%(0.8857),染料固定率为97.7%。
实例14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9.65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分散兰3,61505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5.25公斤(按干料计,12%(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辛酯(OMA)和丙烯酸(AK)的共聚物的水溶液(克分子比БA∶OMA∶AK相应等于43∶32∶25),该共聚物用氨中和3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40000,以及0.016公斤(0.05%(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5。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分散系统印染聚酯纤维织物,聚酯与三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以及聚酯与粘胶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用过热蒸汽,在温度为165-175℃下使染料固定5-8分钟。
印染好的聚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28.4%(0.9026),染料固定率为93.3%。
实例15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9.5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的分散兰3.61505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5.4公斤(按干料计,12%(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辛酯(OMA)和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БA∶OMA∶AK相应等于50∶28∶22),该共聚物用氨中和3的,共聚物分子量为55000,以及0.003公斤(0.01%(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3。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酯与二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用过热蒸汽,在温度为155-165℃下将染料固定6-7分钟。
印染好的织物的染色强度为30.4%(0.7967),染料固定率为95.4%。
实例16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70℃下,溶解在14.65立升的水中,加入3公斤(10%(重))Lanasol    blau    3g活性染料(瑞士,Ciba-Geigy公司)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8.9公斤(按干料计,7%(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辛酯(OMA)与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БA∶OMA∶AK相应等于53.5∶19∶27.5),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5000,以及0.013公斤(0.04%(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1。取得匀质后(在搅拌下),加入0.45公斤(1.5%(重))碳酸氢钠。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冷却到室温的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天然纤维织物,粘胶纤维织物以及粘胶与二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20-25分钟。
印染好的天然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16.9%(2.0430),染料固定率为72.4%。
实例17
把1.5公斤(5%(重))尿素,2.1公斤(7%(重))酸性兰45,63010染料Cl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5-50℃下,溶解在13.4立升的水中。然后,引入12.7公斤(按干料计,10%(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辛酯(OMA)与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БA∶OMA∶AK相应等于65.5∶14.5∶23),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分子量为60000,以及0.3公斤(1%(重)硫酸铵和0.013公斤(0.04%(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3。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酰胺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35-40分钟。
印染好的织物染色强度为32.0%(0.7225),染料固定率为77.8%。
下面表中列出的是,按照实例1-17,利用泡沫组成所得到的印染质量指标与利用列在表上部,用“组成1”和“组成11”表示的已知泡沫组成所得到的印染质量指标的比较。
序号Na 泡沫组成 染料种类
分散的(染料C1分散兰3,61505)
染料固定率,% 染色强度,%(K/S)
1 2 3 4
1.已知泡沫组成Ⅰ    48.1    50.5(0.2426)
2.已知泡沫组成Ⅱ    90.3    30.1(0.8116)
3.按照实例1    95.7    28.6(0.8912)
4.按照实例2    93.2    30.1(0.8116)
5.按照实例3    94.5    29.8(0.8268)
6.按照实例4
7.按照实例5
8.按照实例6    94.0    29.3(0.8530)
9.按照实例7    92.8    30.2(0.8066)
10.按照实例8    95.4    30.3(0.8017)
11.按照实例9    91.9    29.7(0.8320)
12.按照实例10    93.0    30.2(0.8066)
13.按照实例11
14.按照实例12
15.按照实例13    96.7    28.7(0.8857)
16.按照实例14    93.3    28.4(0.9026)
17.按照实例15    95.4    30.4(0.7967)
18.按照实例16
19.按照实例17
续表
序号Na 染料种类
活性的(瑞士,Ciba-Geigy公司)(Lanasol blau3g,) 酸性的(染料C1酸性兰45,63010)
染料固定率,% 染色强度%(K/S) 染料固定% 染色强度,%(K/S)
5 6 7 8
1.19.6    59.4    55.0    47.4
(0.13875)    (0.2918)
2.24.1    50.5    20.3    69.2
(0.2426)    (0.06857)
3.
4.
5.
6.73.4    17.7
(1.9134)
7.    78.1    32.6
(0.6967)
8.
9.
10.
11.
12.
13.72.5    17.2
(1.9930)
14.    78.6    31.4
(0.7494)
15.
16.
17.
18.72.4    16.9
(2.0430)
19.    77.8    32.0
(0.7225)
从表中可见,推荐用来印染纺织材料的泡沫组成可使固定率从19.6-55.0%(利用已知的泡沫组成1的情况下)和从20.3-90.3%(利用已知的泡沫组成Ⅱ的情况下)提高到72.4-96.7%并使染色强度从0.13875-0.2918(利用已知的泡沫组成1的情况下)和从0.06854-0.8116(利用已知的泡沫组成Ⅱ的情况下)提高到0.6967-2.0430。
下面再举出采用不同染料实现本发明的若干实例。
实例18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9.64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分散红15,60710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硫酸铵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5.25公斤(按干料计,12%(重))23.6%的丙烯酸乙酯(
Figure 881010707_IMG21
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AK)的共聚物的水溶液(克分子比
Figure 881010707_IMG22
A∶MMA∶AK相应等于58∶15∶27),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46000,以及0.006公斤(0.02%(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9。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二醋酸酯或三醋酸酯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30分钟。
印染好的二醋酸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36.4%(0.5556),染料固定率为92.0%。
实例19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0℃下,溶解在13.48立升的水中,加入2.1公斤(7%(重))的分散黄7.26090染料Cl,以及0.006公斤(0.02%(重量))硫酸铵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加入11.4公斤(按干料计,9%(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癸酯(
Figure 881010707_IMG23
MA)与丙烯酸(AK)共聚物的水溶液(克分子比БA∶ MA∶AK相应等于43.5∶32∶24.5),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分子量为40000,以及0.013公斤(0.04%(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10。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6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酯纤维织物,聚酯与三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聚酯与粘胶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用过热蒸汽,在温度为165-175℃下,使染料固定5-8分钟。
印染好的聚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23.1%(1.2800),染料固定率为91.8%。
实例20
把3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70℃下,溶解在14.63立升的水中,加入3公斤(10%(重))Lansol blau 3g活性染料(瑞士,Ciba-Geigy公司),以及0.45公斤(1.5%(重))碳酸氢钠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8.9公斤(按干料计,7%(重)23.6%的丙烯酸乙酯( 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AK)的共聚物的水溶液(克分子比
Figure 881010707_IMG26
A∶MMA∶AK相应等于48∶28∶24),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2000,以及0.016公斤(0.05%(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5。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天然纤维织物,粘胶纤维织物,粘胶与二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20-25分钟。
印染好的天然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33.1%(0.6761),染料固定率为84.7%。
实例21
把2公斤(10%(重))尿素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70℃下,溶解在13.35立升的水中,加入3公斤(10%(重))浅兰色乙烯磺酰活性染料,以及0.45公斤(1.5%(重))碳酸氢钠并进行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引入10.2公斤(按干料计,8%(重))的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庚酯(ГMA)及丙烯酸(AK)共聚物的水溶液(克分子比БA∶ГMA∶AK相应等于60∶16∶24),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5000,以及0.003公斤(0.01%(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1,连续搅拌,直至生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5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天然纤维织物,粘胶纤维织物,粘胶与二醋酸酯纤维混纺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20-25分钟。
印染好的天然纤维织物的染色强度为20.7%(1.5190),染料固定率为79.5%。
实例22
把1.5公斤(5%(重))尿素,2.1公斤(7%(重))酸性红81,68200染料Cl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5-50℃下,经搅拌溶解在10.68立升的水中。然后,引入15.4公斤(按干料计,12%(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辛酯(OMA)及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БA∶OMA∶AK相应等于49∶26∶25),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8000,以及0.3公斤(1%(重))硫酸铵和0.016公斤(0.05%(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1,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6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酰胺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35-40分钟。
印染好的织物染色强度为40.1%(0.4474),染料固定率为72.8%。
实例23
把1.5公斤(5%(重))尿素,2.1公斤(7%(重))酸性缘25.61570染料Cl装入容积为250立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45-50℃下,经搅拌溶解在17.2立升的水中。然后,引入8.9公斤(按干料计,7%(重))23.6%的丙烯酸丁酯(БA),甲基丙烯酸庚酯(ГMA)及丙烯酸(AK)的共聚物水溶液(克分子比БA∶ГMA∶AK相应等于46∶30∶24),该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5000,以及0.3公斤(1%(重))硫酸铵与0.003公斤(0.01%(重))指定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式中n=8。连续搅拌,直至形成匀质,将其冷却至室温。
在类似实例1的条件下,使制备好的泡沫组成起4倍的泡沫(分散系统),气泡大小为50-85微米。
在带有平的或旋转样板的印染机上,利用所得到的分散系统印染聚酰胺纤维织物。
干燥后,在蒸化机中,在温度为102-104℃下,使染料固定35-40分钟。
印染好的织物的染色强度为35.4%(0.5894),染料固定率为74.2%。
由此可见,推荐的泡沫组成能有效地用来印染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纤维的纺织材料。同时,它能改善图案轮廓的清晰度,纺织材料染料印染面的均匀性,以及能提高染料的固定率和染色强度。

Claims (1)

  1. 天然和化学合成纤维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它包含染料,丙烯共聚物,尿素,碳酸氢钠或硫酸铵及水,其特征是,作为丙烯共聚物,它含有,在烷基中有2-10个碳原子的丙烯酸烷酯,在烷基中有1-10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和丙烯酸的共聚物,其克分子比相应为40·0-62·5∶12·0-34·2∶22·0-27·5,分子量为30000-60000,用氨中和了的,以及补充下列通式的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
    其组份比如下,%(重):
    染料                7·0-10·0
    丙烯酸烷酯、甲基丙
    烯酸烷酯及丙烯酸的
    共聚物,用氨中和了的  3·0-12·0
    尿素                 5·0-10·0
    碳酸氢钠或硫酸铵      0·02-1·5
    聚苯基乙氧基硅氧烷    0·01-0·05
    水                   余量到100
CN 88101070 1984-11-11 1988-03-01 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 Pending CN1035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8101070 CN1035535A (zh) 1984-11-11 1988-03-01 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U843835918A SU1463828A1 (ru) 1984-11-11 1984-11-11 Пенный состав дл колорировани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CN 88101070 CN1035535A (zh) 1984-11-11 1988-03-01 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35A true CN1035535A (zh) 1989-09-13

Family

ID=2574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8101070 Pending CN1035535A (zh) 1984-11-11 1988-03-01 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3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4848A (zh) * 2010-12-20 2011-08-17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泡沫染色纺织品的方法
CN102650096A (zh) * 2011-02-28 2012-08-29 上海辉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泡沫形式施加固色液的活性染料染色方法
CN102650097A (zh) * 2011-02-28 2012-08-29 上海辉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活性染料的喷沫染色方法
CN107700125A (zh) * 2017-12-05 2018-02-16 桐乡守敬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搭色面料染整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4848A (zh) * 2010-12-20 2011-08-17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泡沫染色纺织品的方法
CN102154848B (zh) * 2010-12-20 2012-10-17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泡沫染色纺织品的方法
CN102650096A (zh) * 2011-02-28 2012-08-29 上海辉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泡沫形式施加固色液的活性染料染色方法
CN102650097A (zh) * 2011-02-28 2012-08-29 上海辉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活性染料的喷沫染色方法
CN102650096B (zh) * 2011-02-28 2014-05-28 上海辉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泡沫形式施加固色液的活性染料染色方法
CN107700125A (zh) * 2017-12-05 2018-02-16 桐乡守敬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搭色面料染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3794C (zh) 三色染色法
CN1140666C (zh) 根据喷墨印花法对纺织纤维材料进行印花的方法
CN1066178C (zh) 阴离子酸性染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203831C (zh) 口红用组合物
CN1130484C (zh) 具有条纹外观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922276A (zh) 活性染料组合物和利用其的染色法
CN1745147A (zh) 活性染料混合物及其用途
CN87100820A (zh) 用与碘化物结合的5,6-二羟基吲哚对角蛋白纤维进行染色的方法及所采用的染色组合物
CN1207428A (zh) 改进的舒适性密胺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139C (zh) 对耐热及抗燃纤维进行染色的方法及耐热抗燃条纹织物
CN1575320A (zh) 硅基季铵官能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2021A (zh) 喷墨印染方法和印染制品
CN1039860A (zh) 用还原染料印染纤维素纤维材料
CN1781996A (zh) 染料组成物及其应用
CN1087694A (zh) 使用阴离子型纺织染料,用墨水喷射印花技术在改性纤维材料上制造染色物的方法
CN1768117A (zh) 应用于各种织物材料的印刷油墨、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油墨的印刷方法
CN1616756A (zh) 天然或合成聚酰胺纤维材料的单、二或三色染色或印花
CN1051346C (zh) 喷墨印刷布,喷墨印刷及其印品
CN1102842A (zh) 能与纤维反应的染料的混合物及其对纤维材料的染色
CN1035535A (zh) 纺织材料印染用的泡沫组成
CN1665981A (zh) 织物整理用硅软化剂配方
CN1271191C (zh) 织物柔软剂组合物
CN1103877A (zh) 染料组成物及使用该染料组成物的染色法
CN1106872A (zh) 水溶纺织助剂配方
CN1286922C (zh) 三色染色方法及所用的染料混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