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0164B - 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0164B
CN103550164B CN201310491688.3A CN201310491688A CN103550164B CN 103550164 B CN103550164 B CN 103550164B CN 201310491688 A CN201310491688 A CN 201310491688A CN 103550164 B CN103550164 B CN 103550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micropill
powder
radix
spl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16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0164A (zh
Inventor
刘忠良
林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COME MEDICINE L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COME MEDICINE L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COME MEDICINE L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916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0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0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0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0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0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丸制剂,具体讲,涉及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该归脾丸(微丸)的组成为:党参66重量份,白术(炒)131重量份,黄芪(蜜炙)66重量份,甘草(蜜炙)33重量份,茯苓131重量份,远志(制)131重量份,酸枣仁(炒)66重量份,龙眼肉131重量份,当归131重量份,木香33重量份,去核大枣33重量份;所述的归脾丸(微丸)中含有药用辅料10~500重量份,优选20~100重量份。本发明还涉及该归脾丸(微丸)的制备方法,将传统的归脾丸制成丸径为3.5~4mm的归脾丸(微丸),从而使归脾丸(微丸)质量稳定、药效显著,并且具有极好的流动性和溶出度,非常适合临床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丸制剂,具体讲,涉及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归脾丸是中药良药。有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及其颗粒剂等几种成药形态。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多种疾病。其功效为: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可用于体质亏虚、病后失调、严重贫血、气虚崩漏、脾虚腹泻、心脾两虚等症。其临床疗效确切,引用范围广,为临床常用药。含有以下11味药:
(1)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pilosula 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 Vliv.的干燥根;
(2)白术(炒):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
(3)炙黄芪:本品豆科植物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
(4)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的炮制加工品;
(5)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
(6)远志(制):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ricaL.的干燥根;
(7)酸枣仁(炒):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e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
(8)龙眼肉: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假种皮;
(9)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10)木香: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
(11)大枣(去核):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现有技术中,该药的制备工艺均为生药粉直接加工,存在口服量大,崩解慢等缺陷。微丸具有生产工艺简洁、载药量大、流动性好、脆碎度小、稳定性强等工艺学优点。我国古代就有中药微丸制剂,如“六神丸”“喉炎丸”“牛黄消炎丸”等,但这些微丸剂型多限于处方剂量小、治疗喉部炎症药物的应用,且制备工艺落后,存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缺点。随着近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微丸制剂与其他口服制剂相比,自身有许多优点,如一个剂量由多个分散单元组成,口服后可大面积、均匀地分散在胃肠道,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胃肠道的转运不受胃排空的影响,吸收重现性好;且肠道刺激性小;在胃内滞留时间长,粒径小,转运受食物输送节律的影响小;不同释药速率小丸的组合,容易实现预期的释药速率,达到理想的血药浓度;具有改良的灵活性,可进一步装囊、压制成片剂或包裹特定的衣膜等。
中药复方是指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以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具有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特点。对中药复方剂型的改进则尤为复杂,如若处理不当,则会影响中药复方的药性,临床应用效果不佳。发明人经药效学、制剂学和毒理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之后,对中药复方—归脾丸进行了剂型的改进,不仅用药量小,质量稳定、药效显著,并且具有极好的流动性和溶出度,非常适合临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了该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归脾微丸,所述归脾微丸的原料药为:党参66~77重量份,白术(炒)131~151重量份,黄芪(蜜炙)66~77重量份,甘草(蜜炙)33~39重量份,茯苓131~151重量份,远志(制)131~151重量份,酸枣仁(炒)66~77重量份,龙眼肉131~151重量份,当归131~151重量份,木香33~38重量份,去核大枣33~38重量份,所述的归脾微丸中含有药用辅料1~100重量份;优选归脾微丸的原料药为:党参66重量份,白术(炒)131重量份,黄芪(蜜炙)66重量份,甘草(蜜炙)33重量份,茯苓131重量份,远志(制)131重量份,酸枣仁(炒)66重量份,龙眼肉131重量份,当归131重量份,木香33重量份,去核大枣33重量份;所述的归脾微丸中含有药用辅料10~500重量份,优选20~100重量份。
其中,所述的药用辅料选自淀粉、羟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壳聚糖、微粉硅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淀粉。
归脾微丸的直径为3.0~4.0mm,优选3.5~4.0mm。
本发明还涉及该归脾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药洗净、切制、干燥,干燥的条件为60~70℃烘干,水分控制为不超过5%;
(2)将党参、黄芪(蜜炙)、甘草(蜜炙)、远志(制)、当归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粹成50~200μm的粉末I;
(3)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冷冻至-30~-25℃,在-10~-5℃条件下,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粉粹至750~1500μm的粉末II,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
(4)将白术(炒)和木香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碎成500~1000μm的粉末III;
(5)将酸枣仁与茯苓混合,然后粉碎成500~1500μm的粉末IV;
(6)将粉末II、粉末III和粉末IV混合均匀,然后继续粉碎成150~250μm的粉末V;
(7)将粉末I与粉末V混合,加入药物辅料,水泛成微丸,干燥,包薄膜衣,即得。
其中:在步骤(2)中,粉末I的粒径为50~150μm,优选100~150μm;
在步骤(3)中,粉末II的粒径为750~1200μm,优选750~1000μm;
在步骤(4)中,粉末III的粒径为750~1000μm;
在步骤(5)中,粉末IV的粒径为750~1500μm,优选950~1200μm;
在步骤(7)中,水泛成微丸的步骤为:将药物粉末与药物辅料混合;取一半混好辅料的药粉进行制粒,将制好的颗粒用20目筛整粒,置包衣锅内滚转,依次喷入水,撒入剩余的药粉与辅料的混合物,吹干,重复操作,采用过筛法筛选直径为3.0~4.0mm微丸;然后进行干燥;
在步骤(7)中,包薄膜衣中使用的薄膜包衣液含有羟丙基甲纤维素3~5wt%、乙醇60~80wt%、甘油0.1~2wt%,余量为水;优选含有羟丙基甲纤维素3wt%、乙醇70wt%、甘油1wt%,余量为水;
在步骤(7)中,薄膜包衣的工艺参数为:流量0.15~0.2kg/min;压力0.4Mpa;干燥温度60~70℃。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归脾丸由黄芪、当归、白术、茯苓、酸枣仁等十多味中药配制而成,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养心的功效,适用于食少体倦、健忘失眠、心悸等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该药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抗衰老、升白细胞、提高血象水平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等症。
归脾丸是中药良方,本发明对该中药复方的剂型做了改进,制备出一种归脾微丸,归脾微丸的原料药为:党参66重量份,白术131重量份,黄芪66重量份,甘草33重量份,茯苓131重量份,远志131重量份,酸枣仁66重量份,龙眼肉131重量份,当归131重量份,木香33重量份,大枣33重量份,所述的归脾微丸中含有药用辅料1~20重量份。并对制备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目前,关于中药的超微粉碎研究很广,但超微粉碎也不适合所有的中药复方。例如有些药物挥发油含量高,在超微粉碎过程中药物有效成分有所损失。有些药物的粘度很大,很难粉碎,要制备成超微颗粒更是困难,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很难实施。为此,针对本发明药物中药性的特点,本发明对其制备工艺做了深入、精细的研究,最终确定了一条制备工艺,该工艺不仅利于实施,对设备要求低,并且最大限度保护了药物的有效成分,使其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其药效高于超微粉碎组。因其成产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无需配置昂贵的超微粉碎机,从而是一种适于市场化的制备工艺,不仅能为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并且临床效果好,适于临床应用。
本发明归脾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药洗净、切制、干燥,干燥的条件为60~70℃烘干,水分控制为不超过5%;
(2)将党参、黄芪(蜜炙)、甘草(蜜炙)、远志(制)、当归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粹成50~200μm的粉末I;优选为50~150μm,更优选100~150μm;本发明直接将党参、黄芪、甘草、远志、当归混合,并进行粉碎,是由于这五味药为根茎类,易于粉碎,并且经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这五味药不会因为粉碎而降低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3)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冷冻至-30~-25℃,在-10~-5℃条件下,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粉粹至750~1500μm的粉末II,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粉末II的粒径为500~750μm,优选550~750μm;由于龙眼肉和大枣的粘度大、成型性差,很难直接粉碎,所以本发明采用了先冷冻再粉碎的工艺,从而将龙眼肉和大枣这两味不易粉碎的药物粉碎成较小的颗粒,并且经冷冻干燥,进一步降低了粘性,使其利于后续加工和制备;
(4)将白术(炒)和木香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碎成500~1000μm的粉末III;优选粒径为750~1000μm;本发明将挥发油含量较高的药物粉碎成粒度较大的药粉,避免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损失;
(5)将酸枣仁与茯苓混合,然后粉碎成500~1500μm的粉末IV,优选粒径为750~1500μm,更优选为950~1200μm;本发明将油脂含量较高的酸枣仁与茯苓一起粉碎,茯苓的纤维能起到支撑和吸附的效果;酸枣仁油脂含量高,不易粉碎,故将酸枣仁和茯苓混合成粒度较大的药粉;
(6)将粉末II、粉末III和粉末IV混合均匀,然后继续粉碎成150~250μm的粉末V;本发明将粉末II、粉末III和粉末IV混合均匀后,进一步粉碎,利用粉末II和粉末IV具有一定的粘度,从而使其与粉末III混合,从而利用药材本身的包裹作用,将挥发油含量较高的粉末III包裹,从而避免了药材在混合过程中有限成分的挥发,同时利用粉末III药物的纤维的支撑作用,从而可比较容易的将三种粉末混合并进一步粉碎;
(7)将粉末I与粉末V混合,加入药物辅料,水泛成微丸,干燥,包薄膜衣,即得。
本发明整个工艺以生药粉入药,结合微丸的特殊工艺特点,采用泛制法进行成型,需进行制得基本母粒,作为成型时的球形模子。药物辅料通常选用淀粉、PVP、微晶纤维素等,试验中分别以水进行制粒,以其制粒的粘合性考察指标,经筛选实验证实,发现淀粉的效果最佳,并且安全性高、成本低,因此优选淀粉作为药物辅料。
由于本发明为生药粉入药,外观较差,为改善微丸质量,故采用取包衣。薄膜包衣与糖衣相比较具有生产周期短、用量少、片重增加小、衣层机械强度好、对药物崩解影响小等优点,故采用薄膜包衣。通过药物辅料的筛选试验,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最佳。由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衣后,衣层硬而脆,缺乏柔韧性,容易破裂。故需加入增塑剂,使衣层在室温时保持较好的韧性,经筛选试验以1%量加入包衣液中进行包衣最佳。通过药物筛选试验,发现甘油的增韧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微丸临界相对湿度图。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内容构成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归脾微丸
配方为:党参66重量份,白术(炒)131重量份,黄芪(蜜炙)66重量份,甘草(蜜炙)33重量份,茯苓131重量份,远志(制)131重量份,酸枣仁(炒)66重量份,龙眼肉131重量份,当归131重量份,木香33重量份,去核大枣33重量份,淀粉50重量份;
实施例2:归脾微丸
配方为:党参77重量份,白术(炒)151重量份,黄芪(蜜炙)77重量份,甘草(蜜炙)39重量份,茯苓151重量份,远志(制)151重量份,酸枣仁(炒)77重量份,龙眼肉151重量份,当归151重量份,木香38重量份,去核大枣38重量份,淀粉100重量份。
实施例3:归脾微丸的制备工艺
1.按实施例1的配方称取原料,将原料药洗净、切制、干燥,干燥的条件为60~70℃烘干,水分控制为不超过5%;
2.将党参、黄芪(蜜炙)、甘草(蜜炙)、远志(制)、当归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粹成200μm的粉末I;
3.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冷冻至-30℃,在-10℃条件下,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粉粹至1500μm的粉末II,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
4.将白术(炒)和木香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碎成1000μm的粉末III;
5.将酸枣仁与茯苓混合,然后粉碎成1500μm的粉末IV;
6.将粉末II、粉末III和粉末IV混合均匀,然后继续粉碎成200μm的粉末V;
7.将粉末I与粉末V混合,加入药物辅料,混合均匀;取一半混好辅料的药粉进行制粒,将制好的颗粒用20目筛整粒,置包衣锅内滚转,依次喷入水,撒入剩余的药粉与辅料的混合物,吹干,如上反复操作;包衣锅的转速为:45转/分钟;采用过筛法筛选直径为4.0mm微丸。然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包薄膜衣,即得;
薄膜包衣工艺操作如下:
(1)薄膜包衣液的配方为:羟丙基甲纤维素3wt%、乙醇70wt%、甘油2wt%,余量为水。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准确称取一定量,置容器内,按比例加入乙醇,搅拌使完全溶解,过滤,滤液中按比例加入甘油,搅匀,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备用。
(2)先预热包衣锅至40℃左右,将符合要求的素丸置于包衣锅内。启动包衣锅,启动排风及吸尘装置,使素片受热均匀。启动压缩泵,压力控制在0.4Mpa,将配制好的包衣液用喷枪喷雾于转动的素片表面,流量0.15~0.2kg/min,以60~70℃热风干燥,连续喷雾30分钟左右,至片面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停止喷液。用热风继续吹8分钟后,再用冷风吹干,即得。实施例4:归脾微丸的制备工艺
1.按实施例1的配方称取原料,将原料药洗净、切制、干燥,干燥的条件为60~70℃烘干,水分控制为不超过5%;
2.将党参、黄芪(蜜炙)、甘草(蜜炙)、远志(制)、当归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粹成150μm的粉末I;
3.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冷冻至-25℃,在-5℃条件下,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粉粹至750μm的粉末II,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
4.将白术(炒)和木香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碎成750μm的粉末III;
5.将酸枣仁与茯苓混合,然后粉碎成1000μm的粉末IV;
6.将粉末II、粉末III和粉末IV混合均匀,然后继续粉碎成150μm的粉末V;
7.将粉末I与粉末V混合,加入药物辅料,混合均匀;取一半混好辅料的药粉进行制粒,将制好的颗粒用20目筛整粒,置包衣锅内滚转,依次喷入水,撒入剩余的药粉与辅料的混合物,吹干,如上反复操作;包衣锅的转速为:45转/分钟。采用过筛法筛选直径为4.0mm微丸。然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包薄膜衣,即得;
薄膜包衣工艺操作如下:
(1)薄膜包衣液的配方为:羟丙基甲纤维素3wt%、乙醇70wt%、甘油2wt%,余量为水。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准确称取一定量,置容器内,按比例加入乙醇,搅拌使完全溶解,过滤,滤液中按比例加入甘油,搅匀,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备用。
(2)先预热包衣锅至40℃左右,将符合要求的素丸置于包衣锅内。启动包衣锅,启动排风及吸尘装置,使素片受热均匀。启动压缩泵,压力控制在0.4Mpa,将配制好的包衣液用喷枪喷雾于转动的素片表面,流量0.15~0.2kg/min,以60~70℃热风干燥,连续喷雾30分钟左右,至片面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停止喷液。用热风继续吹8分钟后,再用冷风吹干,即得。实验例1:辅料种类筛选
按照实施例1的配方制备归脾微丸,将实施例1中的药物辅料换成表1中的种类,以其制粒的粘合性考察指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辅料筛选
结论:由试验可知,选用淀粉即可。
实验例2:辅料用量筛选
按照实施例1的配方制备归脾微丸,试验中对其淀粉的用量加以筛选,其结果见表2。
表:2辅料用量筛选结果
结论:由试验可知,淀粉以添加50重量份,即5%较好。
实验例3:制粒润湿剂的筛选
按照实施例1的配方制备归脾微丸,试验中采用水、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润湿剂,对药粉进行润湿,以制粒的难易程度进行筛选。
表3:润湿剂筛选表
结论:由试验可知,以水为润湿能很好的制粒。
实验例4:成膜材料的筛选
按照实施例3的条件制备微丸,并对包衣液中包衣材料进行筛选;实验中分别以3%浓度的薄膜衣物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Ⅳ号聚丙烯酸树脂)、70%的乙醇、1.0%的甘油,余量为水的包衣液进行包衣(压力0.4mpa、热风干燥温度70℃),考察包衣情况。结果见表4。
表4:成膜材料的筛选表
由结果可知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Ⅳ号聚丙烯酸树脂较好,由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成本低、安全性高,因此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包衣物料。
实施例5:增塑剂的筛选
按照实施例3的条件制备微丸,并对包衣液中增塑剂进行筛选;实验中以1%量加入包衣液中进行包衣,考察衣层的柔韧性。增塑剂的选择见表5;
表5:增塑剂的筛选表
由表可知选择甘油相对较好,其用量筛选见表12-6。
表6:甘油用量筛选表
因此,确立甘油用量为1.0%较好。
实验例6:包衣工艺的确定
对薄膜包衣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筛选,具体结果见表7。
表7:薄膜包衣主要技术参数考察
羟丙基甲纤维素浓度(%) 5 4 3 2
乙醇浓度(%) 70 70 70 70
流量(kg/min) 0.1~0.15 0.13~0.18 0.15~0.2 0.18~0.23
压力(Mpa) 0.4 0.4 0.4 0.4
干燥温度(℃) 60~70 60~70 60~70 60~70
包衣合格率(%) 83.5 93.6 97.8 82.1
由实验结果可知薄膜包衣的主要技术参数为:羟丙基甲纤维素浓度3%;乙醇浓度70%;流量0.15~0.2kg/min;压力0.4Mpa;干燥温度60~70℃。
实验例7:微丸物理性质研究
取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微丸,对其物理性质进行研究:
1、性状:为薄膜衣微丸,除去薄膜衣后显灰黄色;味甘、微苦。
2、堆密度
称取一定重量合格微丸,装入10ml量筒中,以一定高度落下数次(尽可能控制条件一致),使松紧适度,以重量除以容积得堆密度,结果见表8。
表8:微丸堆密度测定结果
3、微丸临界相对湿度测定
取合格微丸7份,每份约2g,精密称定,将其置于表12-9所列的分别盛有7种不同浓度硫酸或不同盐的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打开),于25℃恒温培养箱中保持84小时后称量,计算吸湿百分率,其结果见表10。
以吸湿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对湿度为横坐标作图,结果见图1。
表9:不同浓度硫酸或不同盐的过饱和溶液在25℃时的相对湿度
表10:临界相对湿度测定数据
由吸湿曲线求得,临界相对湿度为65%,因此在整丸分装时,应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
实验例8:
取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归脾微丸的三个批次,进行质量检验,实验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三批样品检验
取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归脾微丸进行质量检测,获得相似的检测结果。
实施例9:动物实验
1.动物清洁级Wistar大鼠,体质量140~260g,雌雄各半,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试药与仪器
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归脾微丸以及对比药物a、b、c和d;环磷酰胺粉针剂0.2g/支;水合氯醛;GM-CSF试剂盒(Adlitteram Diagnotic Laboratories,Inc.);库尔特细胞全自动分析仪;Bio-rad550酶标仪。
3.方法
3.1对比药物的制备
3.1.1对比药物a的制备:
a1:按实施例1的配方称取原料,将原料药洗净、切制、干燥,干燥的条件为60~70℃烘干,水分控制为不超过5%;
a2:将原料药物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直接粉粹成800μm的粉末(由于有些药物的粘度大,直接混合很难粉碎成800μm以下,故本对比例采用800μm);
a3:加入药物辅料,水泛成微丸,干燥,包薄膜衣,即得(具体条件同实施例3)。
3.1.2对比药物b的制备:
b1:按实施例1的配方称取原料,将原料药洗净、切制、干燥,干燥的条件为60~70℃烘干,水分控制为不超过5%;
b2:将党参、黄芪(蜜炙)、甘草(蜜炙)、远志(制)、当归、白术(炒)、木香、酸枣仁与茯苓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粹成200μm的粉末Ib
b3: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粉粹得IIb,由于很难粉碎成粉末状态,故在制备过程中只尽可能的进行粉碎;
b4:将粉末Ib和IIb混合均匀,然后继续粉碎成300μm的粉末(由于很难继续粉碎成目标200μm,所以只能尽可能进行粉碎成300μm左右);加入药物辅料,水泛成微丸,干燥,包薄膜衣,
即得(具体条件同实施例3)。
3.1.3对比药物c的制备:
c1:按实施例1的配方称取原料,将原料药洗净、切制、干燥,干燥的条件为60~70℃烘干,水分控制为不超过5%;
c2:将党参、黄芪(蜜炙)、甘草(蜜炙)、远志(制)、当归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粹成200μm的粉末Ic
c3: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粉粹得IIc,由于很难粉碎成粉末状态,故在制备过程中只尽可能的进行粉碎;
c4:将白术(炒)、木香、酸枣仁与茯苓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碎成1500μm的粉末IIIc
c5:将IIc和IIIc混合均匀,然后继续粉碎成400μm的粉末IVc;(由于很难继续粉碎成目标200μm,所以只能尽可能进行粉碎成400μm左右)
c6:将粉末Ic与粉末IVc混合,然后继续粉碎成200μm的粉末;加入药物辅料,水泛成微丸,干燥,包薄膜衣,即得(具体条件同实施例3)。
3.1.4对比药物d的制备:
d1:按实施例1的配方称取原料,将原料药洗净、切制、干燥,干燥的条件为60~70℃烘干,水分控制为不超过5%;
d2:将党参、黄芪(蜜炙)、甘草(蜜炙)、远志(制)、当归、白术(炒)、木香、酸枣仁与茯苓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粹成200μm的粉末Id
d3: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冷冻至-30~-25℃,在-10~-5℃条件下,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粉粹至750~1500μm的粉末IId,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
d5:将Id和IId混合均匀,然后继续粉碎成200μm的粉末IIId,加入药物辅料,水泛成微丸,干燥,包薄膜衣,即得(具体条件同实施例3)。
3.2动物分组取大鼠85只,体质量140~250g,雌雄各半,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对比例a组、对比例b组、对比例c组及实施例3组,除空白对照组外,
其余5组均参照文献法制备气血双虚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于放血的第7天开始出现蜷缩少动、毛蓬竖少光泽、鼠尾苍白、闭目、体质量减轻等体征。
3.3模型制备
模型组及给药组大鼠于给药的第1日,每鼠尾部放血约1ml/200g,隔日放血1次,连续放血5次;模型组及给药组大鼠于给药第2日,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隔日注射1次(以后的剂量为20mg/kg),连续注射6次;空白对照组仅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
3.4给药方法
将各组归脾丸均用蒸馏水溶解,配成相当于生药材1.0g/ml的药液。根据日服用剂量,给药剂量为:4.0g·kg-1·d-1,模型组给予中剂量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次/d,连续14d。
3.5指标测定
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h,将大鼠麻醉固定颈动脉取血液,采用库尔特细胞全自动分析仪测血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数(P LT)及血红蛋白(HGB)含量;用GM-CSF试剂盒测血清GM-CSF水平。
测量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各组大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GM-CSF含量测定结果:(x±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与模型组比较,ΔP<0.05,ΔΔP<0.01;
与对比例a比较,#P<0.05,##P<0.01;
与对比例b比较,P<0.05,▼▼P<0.01;
与对比例c比较,P<0.05,▽▽P<0.01;
与对比例d比较,P<0.05,⊕⊕P<0.01。
根据上述对比试验可知,本发明归脾丸的制备好于对比例a,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归脾微丸,其效果好于直接粉碎;
本发明归脾丸的好于对比例b和c,本发明采用将难于粉碎成微粒的药物进行冷冻干燥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将药物粉碎,便于药物的混合,从而改进了药物的疗效;
同时,对比例c略好于对比例b,可说明将挥发油含量高的药物分组粉碎,可提高药物中有效物质的含量,从而使药效略好;
本发明归脾丸的好于对比例d,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采用的分组粉碎、进一步合并粉碎方式可提高药物中有效物质的含量,从而改进了药物的疗效。
实验例9:动物实验
1.动物清洁级Wistar大鼠,体质量140~260g,雌雄各半,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试药与仪器
提取归脾丸、提取超微归脾丸;环磷酰胺粉针剂0.2g/支;水合氯醛;GM-CSF试剂盒(Adlitteram Diagnotic Laboratories,Inc.);库尔特细胞全自动分析仪;Bio-rad550酶标仪。
3.方法
3.1提取归脾丸、提取超微归脾丸的制备:
3.1.1提取归脾丸的制备:称取实施例1的10倍处方量各药材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30min,加热回流煎煮1.5h,离心过滤,滤渣加10倍量的水加热回流煎煮1.0h,离心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浓缩液,浓缩液置蒸发皿中蒸干,置真空烘箱内60℃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干浸膏粉碎成100目浸膏粉,泛制成丸,干燥得普通归脾丸。
3.1.2提取超微归脾丸的制备:称取实施例1的10倍处方量(除木香、白术、茯苓)各药材超微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30min,75℃下进行动态提取1.5h,离心过滤,滤渣加8倍量的水,再提取1.0h,离心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浓缩液,浓缩液置蒸发皿中蒸干,置真空烘箱内60℃真空干燥,得干浸膏;木香、白术经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得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得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干浸膏粉碎成100目浸膏粉,再与茯苓超微粉、挥发油包合物混匀泛制成丸,干燥得超微归脾丸。
3.2动物分组取大鼠50只,体质量140~250g,雌雄各半,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提取归脾丸剂组、提取超微归脾丸组、实施例3组。
3.3模型制备:同试验例8;
3.4给药方法:
将提取归脾丸、提取超微归脾丸、实施例3归脾丸均用蒸馏水溶解,配成相当于生药材1.0g/ml的药液,给药剂量为:4g·kg-1·d-1。给药1次/d,连续14d。
3.5指标测定
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h,将大鼠麻醉固定颈动脉取血液,采用库尔特细胞全自动分析仪测血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数(P LT)及血红蛋白(HGB)含量;用GM-CSF试剂盒测血清GM-CSF水平。
表13:各组大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GM-CSF含量测定结果:(x±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与模型组比较,ΔP<0.05,ΔΔP<0.01;
与提取组比较,#P<0.05,##P<0.01;
与提取超微组比较,P<0.05,▼▼P<0.01。
根据以上对比文件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归脾丸的药效好于采用提取法制备,并好于采用提取法制备的微丸。

Claims (16)

1.一种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归脾微丸的原料药为:党参66~77重量份,炒的白术131~151重量份,蜜炙黄芪66~77重量份,蜜炙甘草33~39重量份,茯苓131~151重量份,制的远志131~151重量份,炒的酸枣仁66~77重量份,龙眼肉131~151重量份,当归131~151重量份,木香33~38重量份,去核大枣33~38重量份,所述的归脾微丸中含有药用辅料1~100重量份;
所述归脾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药洗净、切制、干燥,干燥的条件为60~70℃烘干,水分控制为不超过5%;
(2)将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甘草、制的远志、当归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粹成50~200μm的粉末I;
(3)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冷冻至-30~-25℃,在-10~-5℃条件下,将龙眼肉和去核大枣粉粹至750~1500μm的粉末II,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
(4)将炒的白术和木香按重量比称取,混合,粉碎成500~1000μm的粉末III;
(5)将酸枣仁与茯苓混合,然后粉碎成500~1500μm的粉末IV;
(6)将粉末II、粉末III和粉末IV混合均匀,然后继续粉碎成150~250μm的粉末V;
(7)将粉末I与粉末V混合,加入药物辅料,水泛成3.0~4.0mm的微丸,干燥,包薄膜衣,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归脾微丸的原料药为:党参66重量份,炒的白术131重量份,蜜炙黄芪66重量份,蜜炙甘草33重量份,茯苓131重量份,制的远志131重量份,炒的酸枣仁66重量份,龙眼肉131重量份,当归131重量份,木香33重量份,去核大枣33重量份;所述的归脾微丸中含有药用辅料20~10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归脾微丸中含有药用辅料20~1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选自淀粉、羟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壳聚糖、微粉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选自淀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归脾微丸的直径为3.5~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粉末I的粒径为50~150μm;在步骤(3)中,粉末II的粒径为750~12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粉末I的粒径为100~150μ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粉末II的粒径为750~10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粉末III的粒径为750~10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粉末IV的粒径为750~150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粉末IV的粒径为950~120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水泛成微丸的步骤为:将药物粉末与药物辅料混合;取一半混好辅料的药粉进行制粒,将制好的颗粒用20目筛整粒,置包衣锅内滚转,依次喷入水,撒入剩余的药粉与辅料的混合物,吹干,重复操作,采用过筛法筛选直径为3.0~4.0mm微丸;然后进行干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包薄膜衣中使用的薄膜包衣液含有羟丙基甲纤维素3~5wt%、乙醇60~80wt%、甘油0.1~2wt%,余量为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包薄膜衣中使用的薄膜包衣液含有羟丙基甲纤维素3wt%、乙醇70wt%、甘油1wt%,余量为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脾微丸,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薄膜包衣的工艺参数为:流量0.15~0.2kg/min;压力0.4Mpa;干燥温度60~70℃。
CN201310491688.3A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Active CN103550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1688.3A CN103550164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1688.3A CN103550164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0164A CN103550164A (zh) 2014-02-05
CN103550164B true CN103550164B (zh) 2015-09-16

Family

ID=50004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1688.3A Active CN103550164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01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2228A (zh) * 2014-12-11 2015-04-2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养心茶
CN107802711A (zh) * 2017-11-10 2018-03-16 东莞市广易中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促眠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28224B (zh) * 2018-11-28 2022-05-20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首荟通便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8589A (zh) * 2018-12-25 2019-03-22 哈尔滨瀚钧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归脾丸微小丸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3832A (en) * 1998-11-17 2000-05-24 Lenrys Associates Limited Biscuits containing herbs for horses
CN1569050A (zh) * 2003-07-18 2005-01-26 毛友昌 归脾新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剂
CN1723946A (zh) * 2005-07-06 2006-01-25 王衡新 归脾新的口服剂型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095745A (zh) * 2007-08-13 2008-01-02 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归脾颗粒、口服液和浓缩丸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3832A (en) * 1998-11-17 2000-05-24 Lenrys Associates Limited Biscuits containing herbs for horses
CN1569050A (zh) * 2003-07-18 2005-01-26 毛友昌 归脾新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剂
CN1723946A (zh) * 2005-07-06 2006-01-25 王衡新 归脾新的口服剂型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095745A (zh) * 2007-08-13 2008-01-02 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归脾颗粒、口服液和浓缩丸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0164A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1377A (zh) 冬虫夏草冻干纳米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0164B (zh) 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CN106110143B (zh) 一种妇科再造制剂的制作工艺
CN102697944B (zh) 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3561A (zh) 一种具有补肾、活血、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5735B (zh) 一种具有化石、排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7770B (zh) 一种骨刺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1869644B (zh) 乌鸡白凤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2048991B (zh) 一种降糖舒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3515A (zh) 超微枳术丸的制备方法
CN102048841A (zh) 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4857087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65752B (zh) 一种祛风生发的斑秃微丸
CN100396308C (zh)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仙灵骨葆软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0411657C (zh) 一种青柏洁身泡藤颗粒制剂
CN100361650C (zh) 一种障眼明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695713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3494894A (zh) 一种具有降低血糖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15412C (zh) 一种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6013A (zh) 一种防治酒精性肝炎的中药提取工艺
CN113350300B (zh) 一种3d打印中药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9158B (zh) 一种治疗产后缺乳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1990A (zh) 一种中药材控释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8565A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415A (zh) 一种益气活血的药物在制备保护心肌细胞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3000 No. 2 Pine Road,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EI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3000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uige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Wecome Medicine lndust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