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8247A - 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 - Google Patents

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8247A
CN103548247A CN201180070938.5A CN201180070938A CN103548247A CN 103548247 A CN103548247 A CN 103548247A CN 201180070938 A CN201180070938 A CN 201180070938A CN 103548247 A CN103548247 A CN 103548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jumper portion
mould
row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09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8247B (zh
Inventor
棚桥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48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8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2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9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around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02K15/0435Wound windings
    • H02K15/0442Loop windings
    • H02K15/045Form wound co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Abstract

本申请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卷缠为两层的线圈矫正成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卷缠为两层的线圈的矫正方法,其中,在线圈中,形成有将导体从外层朝向内层卷缠的第一列,形成有将导体从内层朝向外层卷缠的第二列,形成有将导体从外层朝向内层卷缠的第三列,并且形成有在相邻的列之间连接导体的跨接线部,从线圈矫正模具经由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对跨接线部施加载荷,由此以使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着相邻的列,并使跨接线部的中间部向相邻的列移动的方式进行矫正。

Description

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马达所使用的定子卷绕的线圈的成形技术,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将扁平导体卷缠成内层和外层这两层的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
背景技术
车载用的马达中的使用于车的驱动的马达被要求小型化和高输出化。因此,正在研究将有利于填充系数的提高的扁平导体使用于线圈的情况。但是,在使用扁平导体作为线圈时,由于扁平导体的截面积宽,因此难以卷绕成线圈形状。而且,虽然通过扩宽扁平导体的截面积而能够提高电流密度,但是会产生涡电流的问题。因此,在卷缠扁平导体而形成线圈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方形利兹线以按照外层、内层、内层、外层的次序卷缠成两层并沿着轴向进行纵向层叠的方式卷缠而成的利兹线线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855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利兹线线圈存在以下的课题。在此,图21示出表示专利文献1的利兹线线圈的第一列的形成次序的示意图,图22示出表示专利文献1的利兹线线圈的第二列的形成次序的示意图。
在专利文献1的利兹线线圈200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当按照卷缠方形利兹线202的次序而设为A侧、B侧、C侧、D侧时,从第二层(外侧)的A侧开始卷缠方形利兹线202,卷缠出第二层的B侧、C侧、D侧之后,向第一层(内侧)的A侧移动。接着,卷缠出第一层(内侧)的B侧、C侧,而向D侧移动。然后,在第一层的D侧形成从第一列跨到第二列的跨接线部。
然后,从第二列的第一层的A侧开始卷缠,在卷缠出第一层的B侧、C侧、第二层的D侧之后,向第二层的A侧移动。接着,卷缠出第二层的B侧、C侧之后成为问题。在第二列中,由于第二层的D侧已经被卷缠,因此为了将利兹线线圈200卷缠两层而需要在第二列的第二层的C侧形成跨到第三列的跨接线部。然而,在A侧和C侧配置的方形利兹线202需要收纳在定子(未图示)的槽(未图示)内,因此当在C侧形成跨接线部时,成为使槽内的填充系数恶化的结果。即,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方法中,可以说是即便将方形利兹线202卷缠两层而形成利兹线线圈200,也难以有助于定子的填充系数提高。
因此,如图23所示,考虑了卷缠扁平导体10而成形线圈20的情况。该线圈20是将扁平导体10卷缠成内层和外层这两层的两层卷缠的扁立线圈,第一列将扁平导体10从外层朝内层卷缠,第二列将扁平导体10从内层朝外层卷缠,第三列将扁平导体10从外层朝内层卷缠,第四列将扁平导体10从内层朝外层卷缠。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3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五列以后省略,但第五列以后也同样地卷缠扁平导体10。
线圈20形成在存在于两侧的线圈末端22和线圈末端24中的一个线圈末端22侧将作为相邻的列的第一列与第二列之间连接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跨接线部),形成将作为相邻的列的第二列与第三列之间连接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跨接线部),形成将作为相邻的列的第三列与第四列连接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根据这种线圈20,内侧阶层变位线26和外侧阶层变位线28未位于定子的收纳于槽内的部分,因此定子的填充系数提高。需要说明的是,线圈末端22和线圈末端24是在将线圈20安装于马达的定子(未图示)时,位于该定子的轴向的端面上的部分。
在此,在成形这种线圈20时,将扁平导体10绕着支点构件在同一平面内弯曲加工成90°。然而,仅仅是这样进行弯曲加工的话,如图24或图25所示,内侧阶层变位线26或外侧阶层变位线28呈弹簧状地鼓出,线圈的层叠厚度增大而定子的填充系数可能不会提高。
因此,为了矫正这种线圈20的形状,以往,从线圈20中的上述的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的排列方向(图23的左右方向,以下简称为“排列方向”)施加载荷,以使排列方向的厚度(以下,称为“层叠厚度”)减小的方式进行矫正。然而,从上下夹入线圈20并沿着层叠厚度方向施加载荷来简单地进行矫正的话,由于在内侧阶层变位线26或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上下没有扁平导体10,因此内侧阶层变位线26或外侧阶层变位线28产生起伏而形状不稳定。因此,内侧阶层变位线26或外侧阶层变位线28无法进行弯曲成形,所以线圈20残留有斜度,线圈20的层叠厚度可能会增大。
另外,为了提高定子的填充系数而成形出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20,当向线圈20施加的载荷过大时,无法维持扁平导体10的绝缘膜而绝缘可能发生劣化。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卷缠为两层的线圈矫正成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线圈的矫正方法,所述线圈是将导体卷缠成内层和外层这两层的线圈,所述矫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中,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外层朝向所述内层卷缠的第一列,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内层朝向所述外层卷缠的第二列,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外层朝向所述内层卷缠的第三列,并且形成有在相邻的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跨接线部,在通过从所述第一列、所述第二列以及所述第三列的排列方向对所述线圈施加载荷的线圈矫正模具来矫正所述线圈时,通过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而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的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跨接线部,从所述线圈矫正模具经由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对所述跨接线部施加所述载荷,由此以使所述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着所述相邻的列,并使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向所述相邻的列移动的方式进行矫正。
根据该方式,在矫正了线圈之后,跨接线部的形状稳定,因此能够减少在线圈的从第一列向第二列的跨接线部及从第二列向第三列的跨接线部产生的倾斜。因此,能够减少线圈的层叠厚度,从而能够形成实现了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
另外,由于能够利用从线圈矫正模具施加的载荷从跨接线部矫正模具集中地向跨接线部施加载荷,因此能够大幅减少从线圈矫正模具施加的载荷。因此,在矫正了线圈之后,覆盖于导体的绝缘层被维持,从而在线圈中能够确保绝缘性。
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与所述线圈矫正模具施加所述载荷的动作同步地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被配置到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的位置。
根据该方式,能够利用线圈矫正模具施加载荷的动作,因此在线圈的矫正时能够实现省力。
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包括厚壁部和薄壁部,所述薄壁部的厚度与施加了所述载荷时的所述跨接线部中施加所述载荷的部分的厚度相等,所述厚壁部的厚度为所述薄壁部的厚度的2倍。
根据该方式,预估向线圈施加了载荷时的导体的弯曲量来设定跨接线部矫正模具的厚度,因此通过跨接线部矫正模具能够可靠地对跨接线部施加载荷。
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搭载在能够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前进及后退的可动部上,通过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跨接线部前进,而将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配置到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
根据该方式,能够一并将跨接线部矫正模具相对于跨接线部配置在排列方向的两侧。而且,与线圈矫正模具施加载荷的动作同步地使可动部相对于跨接线部前进,由此能够在使多个跨接线部矫正模具移动时实现省力。
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形成在所述第二列与所述第三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外侧跨接线部作为所述跨接线部,通过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外侧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根据该方式,在矫正了线圈之后,外侧跨接线部的形状稳定。因此,能够减少线圈的层叠厚度,能够形成实现了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
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形成在所述第一列与所述第二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内侧跨接线部作为所述跨接线部,通过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内侧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
根据该方式,在矫正了线圈之后,内侧跨接线部的形状稳定。因此,能够减少线圈的层叠厚度,能够形成实现了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
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形成在所述第一列与所述第二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内侧跨接线部和在所述第二列与所述第三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外侧跨接线部作为所述跨接线部,通过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内侧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并且夹入所述外侧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根据该方式,在矫正了线圈之后,内侧跨接线部及外侧跨接线部的形状稳定。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线圈的层叠厚度,能够更可靠地形成实现了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线圈的矫正机构,所述线圈是将导体卷缠成内层和外层这两层的线圈,所述矫正机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中,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外层朝向所述内层卷缠的第一列,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内层朝向所述外层卷缠的第二列,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外层朝向所述内层卷缠的第三列,并且形成有在相邻的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跨接线部,所述矫正机构具有:线圈矫正模具,从所述第一列、所述第二列以及所述第三列的排列方向对所述线圈施加载荷;以及跨接线部矫正模具,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而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在通过所述线圈矫正模具来矫正所述线圈时,通过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跨接线部,从所述线圈矫正模具经由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对所述跨接线部施加所述载荷,由此以使所述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着所述相邻的列,并使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向所述相邻的列移动的方式进行矫正。
根据该方式,在矫正了线圈之后,跨接线部的形状稳定,因此能够减少在线圈的从第一列向第二列的跨接线部及从第二列向第三列的跨接线部产生的倾斜。因此,能够减少线圈的层叠厚度,从而能够形成实现了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
另外,由于能够利用从线圈矫正模具施加的载荷从跨接线部矫正模具集中地向跨接线部施加载荷,因此能够大幅减少从线圈矫正模具施加的载荷。因此,在矫正了线圈之后,覆盖于导体的绝缘层被维持,从而能够在线圈中确保绝缘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能够将卷缠成两层的线圈矫正成理想的层叠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俯视图(局部透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弯曲模具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使滑动基体的移动与上模具下降的动作同步的机构的一例的图。
图7是弯曲成形完成时的实施例1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主视图。
图8是外侧阶层变位线的高度的说明图。
图9是矫正后的线圈的俯视图。
图10是矫正后的线圈的主视图。
图11是矫正后的线圈的侧视图。
图12是图9的B-B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效果的图。
图14是实施例2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俯视图(局部透视图)。
图15是图14的C-C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2的弯曲模具的图。
图17是从图16的右侧观察实施例2的弯曲模具时的图。
图18是表示弯曲成形完成时的弯曲模具和内侧阶层变位线的图。
图19是表示矫正后的线圈的内侧阶层变位线的图。
图20是实施例3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俯视图(局部透视图)。
图21是表示卷绕专利文献1的线圈的第一列的次序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卷绕专利文献1的线圈的第二列的次序的示意图。
图23是线圈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说明线圈的层叠厚度增大的情况的图。
图25是说明线圈的层叠厚度增大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矫正机构的构造〕
首先,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构造。在此,图1是实施例1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侧视图,图3是实施例1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俯视图(局部透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矫正机构1具有上模具30、下模具32、轴34、滑动基体36、弯曲模具38、弹簧40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和后述的图7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线圈20中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
上模具30如图1所示配置在矫正机构1的最上方的位置,如图2所示具备形成为厚壁的第一部位42和形成为薄壁的第二部位44。该上模具30在从上方观察时如图3所示形成为长方形,第一部位42设置在上模具30的长度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的大半部分,第二部位44设置在上模具30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
另外,上模具30在第一部位42的宽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的截面的中央部分,如图4所示具备凹部46,所述凹部46的外形以宽度朝向附图的上侧而逐渐减少的方式形成为梯形形状。并且,通过向该凹部46的内部插入上述的线圈20(参照图24),而对线圈20的形状进行矫正并以使线圈20的层叠厚度减少的方式成形。而且,如图3所示,在第二部位44设有以朝着上模具30的宽度方向而纵长地开口的方式形成的孔48。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下模具32如图1和图2所示在附图的上下方向上与上模具30成对设置,该下模具32在从下方观察时形成为长方形。而且,下模具32在宽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的截面的中央部分,如图4所示,具备镶件50和凹部52。镶件50以从凹部52的底面朝向配置上模具30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以宽度朝向配置上模具30的方向而逐渐减少的方式将外形形成为梯形形状。这样将镶件50的外形形成为梯形形状是因为,安装成形后的线圈20的定子(未图示)的齿(未图示)的外形形成为了梯形形状的缘故。
而且,凹部52设置在与上述的上模具30的凹部46对置的位置,从而能够向由上模具30的凹部46和下模具32的凹部52形成的空间内封入线圈20。由此,能够以使线圈20的层叠厚度减少的方式对线圈20的形状进行矫正。需要说明的是,这样成对的上模具30和下模具32是本发明的“线圈矫正模具”的一例。
滑动基体36如图2所示设置在上模具30的第二部位44的下方的位置,在从正面观察矫正机构1时如图1所示形成为L字形状。该滑动基体36如图1所示在左右各设置一个。而且,滑动基体36通过后述的同步机构,与上模具30的移动同步而以相对于上模具30或下模具32前进或后退的方式移动(沿着图1的左右方向移动)。由此,相对于如后述那样配置于镶件50的线圈20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能够使弯曲模具38前进或后退。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基体36是本发明的“可动部”的一例。
轴34与滑动基体36一体化地形成,其上模具30侧的端部向设置在上模具30的第二部位44上的孔48插入。该轴34如图1所示左右各设置一个。
弯曲模具38以如图2所示在上模具30的第二部位44与下模具32之间如图1所示那样搭载于滑动基体36的方式设置多个,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左右各设置4个。而且,弯曲模具38如图5所示具备板厚小的薄壁部54和板厚大的厚壁部56,且如图1或图2所示轴34贯穿其中。该弯曲模具38以沿着图1或图2的上下方向(配置上模具30和下模具32的方向)能够移动的状态,与轴34或滑动基体36一体化。而且,在各个弯曲模具38之间设有沿着图1或图2的上下方向施力的弹簧40。需要说明的是,弯曲模具38是本发明的“跨接线部矫正模具”的一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模具30与最上方的(最接近上模具30配置的)弯曲模具38之间设有隔离件58和隔离件60。而且,在下模具32与图1的左侧的最下方的(最接近下模具32配置的)弯曲模具38之间设有隔离件62。隔离件58、隔离件60、隔离件62根据成形的线圈20的规格而调整其厚度。由此,能够调整向线圈20施加的载荷的大小,因此能够通过矫正机构1对各种规格的线圈20进行矫正并成形。
〔线圈的矫正方法〕
接下来,说明使用了这种结构的矫正机构1的线圈20的矫正方法。因此,首先,向线圈20的内侧插入下模具32的镶件50而将线圈20配置于下模具32之后,使上模具30下降并朝向下模具32移动。并且,此时与上模具30下降的动作同步地使左右的滑动基体36朝向线圈20移动。由此,如上述的图1所示,左右的4个弯曲模具38分别相对于线圈20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而一并插入到层叠厚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内侧阶层变位线26是本发明中的“跨接线部”或“内侧跨接线部”的一例,外侧阶层变位线28是本发明中的“跨接线部”或“外侧跨接线部”的一例。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使滑动基体36的移动与上模具30下降的动作同步的机构,可考虑如图6所示一并使用楔形形状的第一构件64及第二构件66和复位用的弹簧68(或气压施加机构)的机构。如图6所示,第一构件64与第二构件66相互以斜面部分抵接,第二构件66与滑动基体36一体化。并且,在上模具30下降的作用下,第一构件64被上模具30按压而下降,因此第二构件66被第一构件64按压而向图6的右方移动。由此,滑动基体36克服弹簧68的作用力而朝向线圈20移动。如此,根据图6所示的机构,不需要动力,但也可以取代图6所示的机构而使用利用伺服机构等的动力的机构。
接着,使上模具30进一步下降,由此利用从上模具30施加的载荷,使弹簧40收缩而使弯曲模具38下降。由此,如图7所示,线圈20的矫正完成。具体而言,通过使上模具30下降,而线圈20从上模具30接受向下方的载荷。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省略了弹簧40的图示。与此同时,通过相对于外侧阶层变位线28而配置在层叠厚度方向(排列方向)的两侧的位置的2个弯曲模具38夹入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长度方向(图7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即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并保持。然后,通过使上模具30进一步下降,而线圈20从上模具30进一步接受向下方的载荷,由此线圈20以层叠厚度减小的方式被矫正。与此同时,上模具30施加的载荷经由弯曲模具38向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施加,同时弯曲模具38和外侧阶层变位线28下降。
然后,如图7所示,使各个右侧的弯曲模具38下降至比各个左侧的弯曲模具38靠下侧的位置。这样,以将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一端部70与第二端部72沿着相邻的列形成,同时以将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路线变换部74跨相邻的列形成的方式,对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形状进行矫正。即,如后述的图10所示,使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一端部70沿着第二列,使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二端部72沿着第三列,同时利用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路线变换部74使扁平导体10从第二列移至第三列(路线变换),从而对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形状进行矫正。需要说明的是,将线圈20的第四列与第五列连接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或者将线圈20的第六列和第七列连接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也同样地进行矫正。而且,路线变换部74是本发明中的“中间部”的一例。
这样,外侧阶层变位线28如图8所示以层叠厚度方向的高度H成为两个扁平导体10的厚度的方式进行矫正。在此,弯曲模具38的厚度预先设为足够的大小,以便于在预估了从上模具30施加了载荷时的扁平导体10的弯曲量的基础上,能够对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沿着层叠厚度方向施加载荷。具体而言,将薄壁部54的厚度a1(参照图5)设为与从上模具30施加载荷而扁平导体10弯曲时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的厚度相等,将厚壁部56的厚度b1(参照图5)设为薄壁部54的厚度a1的2倍(预先设为(b1)=2×(a1)的式子成立那样的尺寸)。
并且,在这样完成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形状的矫正之后,使上模具30上升。此时,弯曲模具38在弹簧40的力的作用下,与上模具30上升的动作同步地上升。而且,滑动基体36与上模具30上升的动作同步地从线圈20后退,左右的4个弯曲模具38一并从线圈20后退。如以上那样,线圈20的矫正完成。
在此,图9示出矫正后的线圈20的俯视图,图10示出矫正后的线圈20的主视图,图11示出矫正后的线圈20的侧视图。通过如上述那样对线圈20进行矫正,如图9~图11所示,线圈20的层叠厚度减少而成形为理想的层叠厚度。
如图9或图10所示,矫正后的线圈20从外层朝内层卷绕扁平导体10而形成第一列、第三列、第五列、第七列,从内层朝外层卷绕扁平导体10而形成第二列、第四列、第六列、第八列。并且,当着眼于第二列和第三列的部分时,外侧阶层变位线28将第二列与第三列之间连接。并且,矫正后的线圈20沿着第二列形成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一端部70,沿着第三列形成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二端部72,而且,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路线变换部74在第二列与第三列之间变换路线。此外,关于第四列和第五列的部分、第六列和第七列的部分也同样。
另外,图12示出图9的B-B剖视图。如图12所示,外侧阶层变位线28在线圈20的引线侧的线圈末端22的外侧即在第三层形成,内侧阶层变位线26在线圈20的引线侧的线圈末端22的内侧即在第一层同样地形成。另一方面,线圈20的引线相反侧的线圈末端24如图12所示与线圈20的另两边同样地仅形成两层,也不具有阶层变位线。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施例的线圈20的矫正方法,能够得到图13所示那样的评价结果。在图13中,不使用弯曲模具38而在上模具30与下模具32之间简单地矫正线圈20时的评价结果如比较例1所示。另外,在图13中,不使用弯曲模具38而仅在上模具30与下模具32之间简单地矫正线圈20并将推力增大为2倍时的评价结果如比较例2所示。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20的矫正方法,矫正后的线圈20的层叠厚度与比较例1或比较例2相比减少,能够将线圈20的层叠厚度收在规格范围内。相对于此,在比较例1的方法中,无法将线圈20的层叠厚度收在规格范围内。而且,在比较例2中,在线圈20残留有两侧的线圈末端方向的斜度,无法将线圈20的层叠厚度收在规格范围内。尤其是在比较例2中,由于推力增大,因此认为无法维持扁平导体10的绝缘层而绝缘性发生劣化的可能性升高。
〔本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从上模具30经由弯曲模具38对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施加载荷,由此矫正成使第一端部70沿着线圈20的第二列,使第二端部72沿着线圈20的第三列,使路线变换部74从线圈20的第二列向第三列移动。因此,在对线圈20进行了矫正之后,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形状稳定,因此能够减少在线圈20的从第一列向第二列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及从第二列向第三列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产生的斜度。因此,能够减少线圈20的层叠厚度,能够形成实现了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20。
另外,利用从上模具30施加的载荷而能够从弯曲模具38集中地向外侧阶层变位线28施加载荷,因此能够大幅减少从上模具30施加的载荷。因此,在矫正了线圈20之后,覆盖于扁平导体10的绝缘层被维持,在线圈20中能够确保绝缘性。
另外,弯曲模具38与上模具30施加载荷的动作同步地相对于外侧阶层变位线28被配置到排列方向的两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上模具30施加载荷的动作来进行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局部的矫正。因此,在对线圈20进行矫正时,能够实现省力。
另外,弯曲模具38的薄壁部54的厚度与施加了载荷时的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的厚度相等,弯曲模具38的厚壁部56的厚度设为薄壁部54的厚度的2倍。这样,弯曲模具38的薄壁部54和厚壁部56的厚度设为预估了向线圈20施加载荷时的扁平导体10的弯曲量的厚度。由此,通过弯曲模具38能够可靠地对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施加载荷。
另外,通过使滑动基体36向线圈20前进,而能够将4个弯曲模具38相对于线圈20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一并配置在层叠厚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
<实施例2>
接下来,说明实施例2。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实施例1同等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叙述。
〔矫正机构的构造〕
首先,说明在实施例2中使用的线圈的矫正机构的构造。在此,图14是线圈的矫正机构的俯视图(局部透视图),图15是图14的C-C剖视图。如图15所示,矫正机构2具有上模具80、下模具32、轴82、滑动基体84、弯曲模具86、弹簧40等。
如图15所示,上模具80配置在矫正机构2的最上方的位置。该上模具80在从上方观察时如图14所示形成为长方形。该上模具80在宽度方向的截面的中央部分具备凹部46(参照图4)。而且,如图14所示,在上模具80设有以朝着上模具80的长度方向而纵长地开口的方式形成的孔88。需要说明的是,成对的上模具80和下模具32是本发明中的“线圈矫正模具”的一例。
滑动基体84如图15所示设置在上模具80的下方的位置,在从侧面方向观察矫正机构2时如图15所示形成为L字形状。而且,滑动基体84通过后述的同步机构,与上模具80的移动同步地以相对于线圈20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前进或后退的方式移动(沿着图15的左右方向移动)。由此,如后述那样能够使弯曲模具86相对于配置在镶件50上的线圈20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前进或后退。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基体84是本发明中的“可动部”的一例。
轴82与滑动基体84一体化地形成,其上模具80侧的端部插入到孔88内。
弯曲模具86以在上模具80与下模具32之间如图15所示搭载于滑动基体84的方式设置多个,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设置4个。而且,弯曲模具86如图16或图17所示具备板厚小的薄壁部90和板厚大的厚壁部92,且如图15所示轴82贯穿其中。该弯曲模具86以沿着图15的上下方向(配置上模具80和下模具32的方向)能够移动的状态,与轴82或滑动基体84一体化。而且,在各个弯曲模具86之间设有沿着图15的上下方向施力的弹簧40。而且,如图17所示,弯曲模具86在薄壁部90中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形成方向的端部具备圆周形状的圆角形状部94。需要说明的是,弯曲模具86是本发明中的“跨接线部矫正模具”的一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模具80与最上方的(最接近上模具80配置的)弯曲模具86之间设有隔离件96。隔离件96根据成形的线圈20的规格而调整其厚度。由此,能够调整向线圈20施加的载荷的大小,因此通过矫正机构2能够对各种规格的线圈20进行矫正并成形。
〔线圈的矫正方法〕
接下来,说明使用了这种结构的矫正机构2的线圈20的矫正方法。因此,首先,向线圈20的内侧插入下模具32的镶件50而将线圈20配置于下模具32之后,使上模具80下降并朝向下模具32移动。并且,此时与上模具80下降的动作同步地使滑动基体84朝向线圈20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移动。由此,如上述的图15所示,4个弯曲模具86分别相对于线圈20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而一并插入到层叠厚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使滑动基体84的移动与上模具80下降的动作同步的机构,可考虑如上述的图6所示一并使用楔形形状的第一构件64及第二构件66和复位用的弹簧68(或气压施加机构)的机构。而且,也可以取代图6所示的机构而使用利用了伺服机构等的动力的机构。
接着,使上模具80进一步下降,由此利用从上模具80施加的载荷,使弹簧40收缩,同时使弯曲模具86下降。由此,如图18所示,线圈20的矫正完成。具体而言,通过使上模具80下降,而线圈20从上模具80接受向下方的载荷。与此同时,通过相对于内侧阶层变位线26而配置在层叠厚度方向(排列方向)的两侧的位置的2个弯曲模具86夹入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长度方向(图18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即第一端部98和第二端部100之间的路线变换部102并保持。
然后,通过进一步使上模具80下降,而线圈20从上模具80进一步接受向下方的载荷,由此将线圈20以层叠厚度减小的方式矫正。与此同时,上模具80施加的载荷经由弯曲模具86向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施加。并且,在弯曲模具86的圆角形状部94的作用下,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的形状被矫正成圆角形状,同时弯曲模具86和内侧阶层变位线26下降。需要说明的是,路线变换部102是本发明中的“中间部”的一例。
这样,以沿着相邻的列形成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第一端部98和第二端部100,且跨相邻的列形成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的方式,对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形状进行矫正。即,如图19所示,使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第一端部98沿着第一列,使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第二端部100沿着第二列,并利用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使扁平导体10从第一列向第二列移动(路线变换),从而对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形状进行矫正。需要说明的是,将线圈20的第三列和第四列连接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将线圈20的第五列和第六列连接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将线圈20的第七列和第八列连接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也同样地进行矫正。需要说明的是,图19是为了说明线圈20的矫正后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情况而从线圈20的内周面的内侧观察线圈20时的示意图。
这样,内侧阶层变位线26与上述的图8同样地以层叠厚度方向的高度H成为两个扁平导体10的厚度的方式进行矫正。在此,弯曲模具86的厚度预先设为足够的大小,以便于在预估了从上模具80施加了载荷时的扁平导体10的弯曲量的基础上,能够对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沿着层叠厚度方向施加载荷。具体而言,将薄壁部90的厚度a2(参照图16或图17)设为与从上模具80施加载荷而扁平导体10弯曲时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的厚度相等。并且,将厚壁部92的厚度b2(参照图16或图17)设为薄壁部90的厚度a2的2倍(预先设为(b2)=2×(a2)的式子成立那样的尺寸)。
并且,在这样完成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形状的矫正之后,使上模具80上升。此时,弯曲模具86在弹簧40的力的作用下,与上模具80上升的动作同步地上升。而且,滑动基体84与上模具80上升的动作同步地从线圈20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后退,4个弯曲模具86一并从线圈20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后退。如以上那样,线圈20的矫正完成。
通过这样对线圈20进行矫正,如上述的图9、图11及图19所示,线圈20的层叠厚度减少而成形为理想的层叠厚度。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矫正后的线圈20沿着第一列形成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第一端部98,并沿着第二列形成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第二端部100。而且,矫正后的线圈20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在第一列与第二列之间变换路线。此外,关于第三列和第四列的部分、第五列和第六列的部分、第七列和第八列的部分也同样。
〔本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从上模具80经由弯曲模具86对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施加载荷,由此矫正成使第一端部98沿着线圈20的第一列,使第二端部100沿着线圈20的第二列,并使路线变换部102从线圈20的第一列向第二列移动。因此,在矫正了线圈20之后,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形状稳定,因此能够减少在线圈20的从第一列向第二列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及从第二列向第三列的外侧阶层变位线28产生倾斜。因此,能够减少线圈20的层叠厚度,从而能够形成实现了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20。
另外,利用从上模具80施加的载荷而能够从弯曲模具86集中地向内侧阶层变位线26施加载荷,因此能够大幅减少从上模具80施加的载荷。因此,在矫正了线圈20之后,覆盖于扁平导体10的绝缘层被维持,在线圈20中能够确保绝缘性。
另外,弯曲模具86与上模具80施加载荷的动作同步地相对于内侧阶层变位线26配置在排列方向的两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上模具80施加载荷的动作来进行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局部的矫正。因此,在对线圈20进行矫正时,能够实现省力。
另外,弯曲模具86的薄壁部90的厚度与施加了载荷时的路线变换部102的厚度相等,弯曲模具86的厚壁部92的厚度是薄壁部90的厚度的2倍。这样,弯曲模具86的薄壁部90和厚壁部92的厚度设为预估了向线圈20施加了载荷时的扁平导体10的弯曲量的厚度。由此,通过弯曲模具86能够可靠地对路线变换部102施加载荷。
另外,通过使滑动基体84向线圈20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前进,而能够将4个弯曲模具86相对于线圈20的内侧阶层变位线26一并配置在层叠厚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
<实施例3>
接下来,说明实施例3。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同等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叙述。
如图20所示,实施例3的矫正机构3成为将实施例1的矫正机构1的构成与实施例2的矫正机构2的构成适当组合的构成。该矫正机构3通过弯曲模具86夹入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并通过弯曲模具38夹入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
并且,从上模具30经由弯曲模具86对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路线变换部102施加载荷,由此矫正成使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第一端部98沿着线圈20的第一列,使内侧阶层变位线26的第二端部100沿着线圈20的第二列,并使路线变换部102从线圈20的第一列向第二列移动。而且,从上模具30经由弯曲模具38对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施加载荷,由此矫正成使第一端部70沿着线圈20的第二列,使第二端部72沿着线圈20的第三列,并使路线变换部74从线圈20的第二列向第三列移动。
根据该矫正机构3,在矫正了线圈20之后,内侧阶层变位线26及外侧阶层变位线28的形状均稳定,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线圈20的层叠厚度,能够形成实现了更理想的层叠厚度的线圈2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没有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毋庸置疑,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良、变形。
符号说明
1 矫正机构
2 矫正机构
3 矫正机构
10 扁平导体
20 线圈
22 线圈末端
24 线圈末端
26 内侧阶层变位线
28 外侧阶层变位线
30 上模具
32 下模具
36 滑动基体
38 弯曲模具
54 薄壁部
56 厚壁部
70 第一端部
72 第二端部
74 路线变换部
80 上模具
84 滑动基体
86 弯曲模具
90 薄壁部
92 厚壁部
94 圆角形状部
98 第一端部
100 第二端部
102 路线变换部

Claims (8)

1.一种线圈的矫正方法,所述线圈是将导体卷缠成内层和外层这两层的线圈,所述矫正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中,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外层朝向所述内层卷缠的第一列,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内层朝向所述外层卷缠的第二列,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外层朝向所述内层卷缠的第三列,并且形成有在相邻的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跨接线部,
在通过从所述第一列、所述第二列以及所述第三列的排列方向对所述线圈施加载荷的线圈矫正模具来矫正所述线圈时,通过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而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的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跨接线部,从所述线圈矫正模具经由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对所述跨接线部施加所述载荷,由此以使所述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着所述相邻的列,并使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向所述相邻的列移动的方式进行矫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与所述线圈矫正模具施加所述载荷的动作同步地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被配置到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包括厚壁部和薄壁部,
所述薄壁部的厚度与施加了所述载荷时的所述跨接线部中施加所述载荷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所述厚壁部的厚度为所述薄壁部的厚度的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搭载在能够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前进及后退的可动部上,
通过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跨接线部前进,而将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配置到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第二列与所述第三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外侧跨接线部作为所述跨接线部,
通过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外侧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第一列与所述第二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内侧跨接线部作为所述跨接线部,
通过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内侧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第一列与所述第二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内侧跨接线部和在所述第二列与所述第三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外侧跨接线部作为所述跨接线部,
通过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内侧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并且夹入所述外侧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8.一种线圈的矫正机构,所述线圈是将导体卷缠成内层和外层这两层的线圈,所述矫正机构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中,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外层朝向所述内层卷缠的第一列,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内层朝向所述外层卷缠的第二列,形成有将所述导体从所述外层朝向所述内层卷缠的第三列,并且形成有在相邻的列之间连接所述导体的跨接线部,
所述矫正机构具有:
线圈矫正模具,从所述第一列、所述第二列以及所述第三列的排列方向对所述线圈施加载荷;以及
跨接线部矫正模具,相对于所述跨接线部而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
在通过所述线圈矫正模具来矫正所述线圈时,通过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夹入所述跨接线部,从所述线圈矫正模具经由所述跨接线部矫正模具对所述跨接线部施加所述载荷,由此以使所述跨接线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着所述相邻的列,并使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向所述相邻的列移动的方式进行矫正。
CN201180070938.5A 2011-05-26 2011-05-26 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8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62068 WO2012160689A1 (ja) 2011-05-26 2011-05-26 コイルの矯正方法、コイルの矯正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8247A true CN103548247A (zh) 2014-01-29
CN103548247B CN103548247B (zh) 2015-12-16

Family

ID=47216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093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8247B (zh) 2011-05-26 2011-05-26 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71114B2 (zh)
EP (1) EP2717442A4 (zh)
JP (1) JP5278556B2 (zh)
KR (1) KR101392098B1 (zh)
CN (1) CN103548247B (zh)
WO (1) WO20121606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9873A (zh) * 2017-06-16 2019-01-04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线圈成型系统以及线圈成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92098B1 (ko) * 2011-05-26 2014-05-08 도요타지도샤가부시키가이샤 코일의 교정 방법, 코일의 교정 기구
JP5674693B2 (ja) * 2012-03-01 2015-02-2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巻線成形装置および巻線成形方法
KR101518906B1 (ko) 2013-11-08 2015-05-11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도어 프레임
JP6245158B2 (ja) * 2014-12-10 2017-1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2層巻コイルの積層厚調整方法
WO2019064712A1 (ja) * 2017-09-28 2019-04-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コイルの製造装置、コイルおよびモータ
KR102128713B1 (ko) * 2018-07-18 2020-07-03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프로그레시브 단조 방식을 이용한 코일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5560A (ja) * 2003-09-08 2005-03-31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リッツ線コイル
JP2009068891A (ja) * 2007-09-11 2009-04-02 Ricoh Co Ltd 反射光検出装置、画像特性計測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1055438A1 (ja) * 2009-11-05 2011-05-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6188B2 (ja) * 1990-03-27 1999-05-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荷電粒子装置用偏向電磁石
JP2529492B2 (ja) * 1990-08-31 1996-08-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荷電粒子偏向電磁石用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44896A (en) * 1996-05-21 1998-04-28 Visual Computing Systems Corp. Interlocking segmented coil array
JP4349292B2 (ja) 2004-05-31 2009-10-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集中巻き型ステータを有する車両用回転電機
CN102474145B (zh) * 2009-06-29 2014-02-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层绕组线圈、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199098A (ja) * 2010-03-23 2011-10-06 Yoshizumi Fukui 巻き線一体型モールドコイルの巻き線方法
KR101392098B1 (ko) * 2011-05-26 2014-05-08 도요타지도샤가부시키가이샤 코일의 교정 방법, 코일의 교정 기구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5560A (ja) * 2003-09-08 2005-03-31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リッツ線コイル
JP2009068891A (ja) * 2007-09-11 2009-04-02 Ricoh Co Ltd 反射光検出装置、画像特性計測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1055438A1 (ja) * 2009-11-05 2011-05-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9873A (zh) * 2017-06-16 2019-01-04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线圈成型系统以及线圈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35395A (ko) 2013-12-10
US20140208583A1 (en) 2014-07-31
EP2717442A1 (en) 2014-04-09
WO2012160689A1 (ja) 2012-11-29
JP5278556B2 (ja) 2013-09-04
CN103548247B (zh) 2015-12-16
US9071114B2 (en) 2015-06-30
JPWO2012160689A1 (ja) 2014-07-31
KR101392098B1 (ko) 2014-05-08
EP2717442A4 (en)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8247A (zh) 线圈的矫正方法、线圈的矫正机构
US2010025213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ping electric wire for stator coil of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9698658B2 (en)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10224134B2 (en) Rea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056215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tator coil formed in a corrugated shape
EP3921881B1 (en) Battery block moving assembly
CN101296760B (zh) 用于校正金属管的方法和校正用的压模具
US11018564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coil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il
CN102421553B (zh) 大致圆柱状的粉末成形体及粉末成形模具装置
CN111968987B (zh) 三维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041503B2 (en) Amorphous transformer
CN103460559A (zh) 定子、定子制造方法、以及绕组用扁平导体
CN107710557A (zh) 电动机的定子
CN202487343U (zh) 立体结构卷绕式非晶合金变压器铁心
CN101198405B (zh) 蜂窝体、用于制造蜂窝体的方法及其应用
US20160211067A1 (en) Rea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actor device
CA2094886C (en) Transformer winding
JP2009124833A (ja) 界磁コイル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US8286336B2 (en) Lead wire insertion device
JP6245158B2 (ja) 2層巻コイルの積層厚調整方法
US3309641A (en) Magnetic core structures for electrical inductive apparatus
JP2008041367A (ja) 燃料電池
CN103326524A (zh) 内外层塔形线圈绕线模具及线圈绕制方法
CN108291600A (zh) 冲击吸收体
JP2016163018A (ja) 角型磁心の製造方法及び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