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4874A - 耦合度调节电路、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耦合度调节电路、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4874A
CN103534874A CN201280022522.0A CN201280022522A CN103534874A CN 103534874 A CN103534874 A CN 103534874A CN 201280022522 A CN201280022522 A CN 201280022522A CN 103534874 A CN103534874 A CN 103534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nt element
coil part
degree
coupling
regulat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25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4874B (zh
Inventor
植木纪行
加藤登
石塚健一
西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34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4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0Radiating elements coated with or embedded in protective material
    • H01Q1/405Radome integrat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01Q5/385Two or more parasitic elemen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在长方体形状的电介质坯体(10)的第1面上形成有第1辐射元件(11),且电介质坯体(10)的第2面上形成有第2辐射元件(12)。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是从各自的第1端延伸至第2端(开放端)的L字形的线状导体。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在从各自的第1端向第2端(开方端)的方向上并排设置。第1辐射元件(11)的第1端与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第1端口(P1)相连接,第2辐射元件(12)的第1端与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第2端口(P2)相连接。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主要通过耦合度调节电路(21)进行耦合。

Description

耦合度调节电路、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频带用的天线装置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扩展可适用的频带,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将辐射元件与辐射元件耦合起来的多谐振天线。这些多谐振天线通过将供电元件与不供电元件并排设置在磁场分量较高的区域中来使它们相互磁场耦合,从而使各元件作为辐射元件发挥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69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8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2所示的现有的多谐振天线的典型结构如图1(A)所示,包括作为供电元件的第1辐射元件RE1和作为不供电元件的第2辐射元件RE2,通过使第1辐射元件RE1的供电部附近与第2辐射元件RE2的接地端附近相互靠近并且并排设置,从而相互磁场耦合。
第1辐射元件RE1的谐振频率设为f1,第2辐射元件RE2的谐振频率设为f2,则通过第1辐射元件RE1与第2辐射元件RE2的耦合,如图1(B)所示,第2辐射元件RE2将在频率f2处发生谐振。该多谐振天线整体的反射损耗特性由第1辐射元件RE1的谐振特性与第2辐射元件RE2的谐振特性合成得到,为图1(B)中实线所示的特性。
而第1辐射元件RE1与第2辐射元件RE2之间的耦合强度取决于两者之间的距离,但这是以第1辐射元件RE1的供电部附近与第2辐射元件RE2的接地端附近相互靠近并且并排设置为条件的。因此,第1辐射元件RE1与第2辐射元件RE2的图案的自由度很低。另外,若第1辐射元件RE1与第2辐射元件RE2过近,则会导致供电电路与多谐振天线无法匹配,进而在并排设置部分(磁耦合的部分)附近存在其它元器件(尤其是金属物)时,会导致第1辐射元件RE1与第2辐射元件RE2的耦合度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辐射元件图案在设计上自由度较高,且无论两个辐射元件是否接近,都能够设定两者之间的耦合度的天线装置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耦合度调节电路的特征在于,具有初级侧电路和次级侧电路,该初级侧电路与第1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第1线圈元件,该次级侧电路与第2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与所述第1线圈元件进行电磁耦合的第2线圈元件。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辐射元件、第2辐射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1辐射元件及所述第2辐射元件与供电电路之间的耦合度调节电路,
所述耦合度调节电路具有初级侧电路和次级侧电路,该初级侧电路与所述第1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第1线圈元件,该次级侧电路与所述第2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与所述第1线圈元件进行电磁耦合的第2线圈元件。
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有第1辐射元件、第2辐射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1辐射元件及所述第2辐射元件与供电电路之间的耦合度调节电路,
所述耦合度调节电路具有初级侧电路和次级侧电路,该初级侧电路与所述第1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第1线圈元件,该次级侧电路与所述第2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与所述第1线圈元件进行电磁耦合的第2线圈元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无需使第1辐射元件与第2辐射元件并排设置,因此它们的图案在设计上的自由度得到提高。而且,即使第1辐射元件与第2辐射元件进一步靠近,也能设定在规定的耦合度,从而容易实现供电电路与多谐振天线之间的匹配。
附图说明
图1中,图1(A)是表示现有的多谐振天线的典型结构的图。图1(B)是表示该多谐振天线的反射损耗特性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101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中,图4(A)是实施方式2的天线装置102的结构图。图4(B)是从供电电路看到的天线装置102的反射损耗特性。
图5是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103A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103B的结构图。
图7是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103C的结构图。
图8是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103D的结构图。
图9是实施方式4的具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4的天线装置104的电路图。
图10是表示在多层基板上构成实施方式4的耦合度调节电路24的情况下各层的导体图案的例子的图。
图11是实施方式5的具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5的天线装置105的电路图。
图12是实施方式5的耦合度调节电路25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06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天线装置106的电路图。
图15是从供电电路看到的天线装置106的反射损耗特性。
图16是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07的电路图。
图17是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08的电路图。
图18是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09的电路图。
图19是结构与图18所示的耦合元件不相同的耦合元件22A的电路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2(A)、图2(B)是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101的电路图。图2(A)中简化了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部分进行表示。图2(B)中,对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结构作了更为具体的表示。该天线装置101包括耦合度调节电路21、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第1辐射元件11与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第1端口(供电端口)P1相连接。第2辐射元件12与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第2端口P2相连接。
耦合度调节电路21具有由第1线圈元件L1构成的初级侧电路、和由第2线圈元件L2构成的次级侧电路。第1线圈元件L1与第1辐射元件11相连接,第2线圈元件L2与第2辐射元件12相连接。
耦合度调节电路21包括相互进行电磁耦合的第1线圈元件L1和第2线圈元件L2并由它们所构成。因此,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通过耦合度调节电路21而进行耦合。从而,可以利用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耦合度来确定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耦合度可以由例如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之间的线圈间隔来确定。其中,各线圈元件的电磁耦合主要通过磁场来进行耦合,但也可以包含一部分电场耦合。
此处,参照图2(B),对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作用进行特别说明。
如图2(B)所示,第1线圈元件L1由线圈元件L1a、L1b构成,第2线圈元件L2由线圈元件L2a、L2b构成。当从供电电路30沿图中箭头a的方向提供电流时,电流沿着图中箭头b的方向流过线圈元件L1a,并沿着图中箭头c的方向流过线圈元件L1b。这些电流形成通过闭合磁路的磁通,如图中箭头A所示。
由于线圈元件L1a和线圈元件L2a共用线圈卷绕轴,且在俯视状态下(沿线圈卷绕轴方向看的状态下),这两个线圈元件的导体图案相互并排,所以,线圈元件L1a中流过电流b而产生的磁场与线圈元件L2a耦合,从而在线圈元件L2a中反方向地流过感应电流d。同样地,由于线圈元件L1b与线圈元件L2b共用线圈卷绕轴,并且相互并排,因此,线圈元件L1b中流过电流c而产生的磁场与线圈元件L2b耦合,从而在线圈元件L2b中反方向地流过感应电流e。这些电流形成通过闭合磁路的磁通,如图中箭头B所示。
线圈元件L1a、L1b所形成的闭合磁路中通过的磁通与线圈元件L2a、L2b所形成的闭合磁路中通过的磁通为相互排斥的关系,因此,在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之间产生等价的磁壁MW。
另外,线圈元件L1a和线圈元件L2a还通过电场来耦合。同样,线圈元件L1b和线圈元件L2b还通过电场来耦合。因此,当线圈元件L1a及线圈元件L1b中流过交流信号时,线圈元件L2a及线圈元件L2b中会因电场耦合而激励产生电流。图2(B)中的电容器Ca、Cb是象征性地表示所述电场耦合用的耦合电容的标记。
当第1线圈元件L1中流过交流电流时,通过所述磁场进行耦合而流过第2线圈元件L2的电流的方向,与通过所述电场进行耦合而流过第2线圈元件L2的电流的方向相同。因此,第1线圈元件L1和第2线圈元件L2通过磁场和电场这两者而实现强耦合。即,能够抑制损耗,传输高频能量。
图3示出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的更为具体的结构例。本例中,在长方体形状的电介质坯体10的第1面PS上形成有第1辐射元件11,且电介质坯体10的第2面SS上形成有第2辐射元件12。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是从各自的第1端延伸至第2端(开放端)的L字形的线状导体。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在从各自的第1端向第2端(开放端)的方向上并排设置。设第1辐射元件11的谐振频率为f1,第2辐射元件12的谐振频率为f2时,由于满足f1<f2的关系,因此,第2辐射元件12比第2辐射元件11要短。
第1辐射元件11的第1端与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第1端口P1相连接,第2辐射元件12的第1端与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第2端口P2相连接。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未设置耦合度调节电路21时)的耦合度为0.2~0.3,而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耦合度在0.5以上(优选在0.7以上)。这样,初级侧电路与次级侧电路之间的耦合度要高于第1辐射元件与第2辐射元件之间未设置耦合度调节电路时的耦合度,从而使得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主要通过耦合度调节电路21来进行耦合。
为了调节电介质坯体10上形成的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的耦合度,现有技术需要调节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的间隔(电介质坯体10的厚度),但根据本发明,能利用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之间的耦合度来确定。因此,电介质坯体10上第1辐射元件11与第12辐射元件12的图案、电介质坯体10在设计上的自由度较高。
《实施方式2》
图4(A)是实施方式2的天线装置102的结构图。该天线装置102包括耦合度调节电路21、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耦合度调节电路21具有包括第1线圈元件L1的初级侧电路、和包括第2线圈元件L2的次级侧电路,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相互电磁耦合。
在长方体形状的电介质坯体10的第1面PS上形成有第1辐射元件11和第3辐射元件13,且电介质坯体10的第2面SS上形成有第2辐射元件12。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是分别呈矩形漩涡状的导体。该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在从各自的第1端向第2端(开放端)的方向上并排设置。第3辐射元件13也是呈矩形漩涡状的导体。第3辐射元件13的第1端设置在与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的第1端相互远离的一侧。第3辐射元件13与第1辐射元件11通过电磁场进行耦合。
第1辐射元件11与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第1端口(供电端口)P1相连接。第2辐射元件12与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第2端口P2相连接。因此,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通过耦合度调节电路21而耦合。从而,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的耦合度取决于耦合度调节电路21的耦合度。另外,第1辐射元件11与第3辐射元件13因局部相互靠近而进行电磁耦合。从而,第1辐射元件11与第3辐射元件13之间的耦合度在它们各自的图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彼此靠近的距离。
设第1辐射元件11的谐振频率为f1,第2辐射元件12的谐振频率为f2,第3辐射元件13的谐振频率为f3时,在本例中满足f3<f1<f2的关系。
图4(B)是从供电电路看到的天线装置102的反射损耗特性。该天线装置的反射损耗特性由图4(B)中用虚线所示的第1辐射元件RE1的谐振特性、第2辐射元件RE2的谐振特性、以及第3辐射元件RE3的谐振特性合成得到,为图4(B)中实线所示的宽频带的频率特性。
《实施方式3》
图5是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103A的结构图。该天线装置103包括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耦合度调节电路23A具有包括第1线圈元件L1的初级侧电路、和包括第2线圈元件L2的次级侧电路,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相互电磁耦合。第1辐射元件11形成在长方体形状的电介质坯体10的第1面PS上,第2辐射元件12形成在电介质坯体10的第2面SS上。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是从各自的第1端延伸至第2端(开放端)的L字形的线状导体。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在从各自的第1端向第2端(开放端)的方向上并排设置。
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与供电电路30之间连接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3A。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的第1线圈元件L1与第1辐射元件11之间连接有第1匹配电路91。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的第2线圈元件L2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连接有第2匹配电路92。第1匹配电路91使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的第1线圈元件L1的阻抗与第1辐射元件11的阻抗进行匹配。第2匹配电路92使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的第2线圈元件L2的阻抗与第2辐射元件12的阻抗进行匹配。
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通过耦合度调节电路23A进行耦合。从而,第1辐射元件11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的耦合度取决于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的耦合度。
这样,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的第1线圈元件L1与第1辐射元件11之间具有第1匹配电路91,从而能够根据第1辐射元件11的特性,使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的第1线圈元件L1的阻抗与第1辐射元件11的阻抗进行匹配。同样,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的第2线圈元件L2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具有第2匹配电路92,从而能够根据第2辐射元件12的特性,使耦合度调节电路23A的第2线圈元件L2的阻抗与第2辐射元件12的阻抗进行匹配。这些匹配电路可以由电感器或电容器这样的单独元件构成,也可以由LC谐振电路(π型、T型、串联型、并联型等)构成。这在之后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一样。
图6是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103B的结构图。该天线装置103B包括耦合度调节电路23B、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耦合度调节电路23B具有包括第1线圈元件L1的初级侧电路、和包括第2线圈元件L2的次级侧电路,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相互电磁耦合。
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与供电电路30之间连接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3B。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B的第1线圈元件L1与第1辐射元件11之间连接有第1匹配电路91。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B的第2线圈元件L2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连接有第2匹配电路92。此外,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B的第1线圈元件L1与供电电路30之间还连接有第3匹配电路93。该第3匹配电路93使耦合度调节电路23B的第1线圈元件L1的阻抗与供电电路30的阻抗进行匹配。其他结构及作用与天线装置103A相同。
图7是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103C的结构图。该天线装置103C包括耦合度调节电路23C、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耦合度调节电路23C具有包括第1线圈元件L1的初级侧电路、和包括第2线圈元件L2的次级侧电路,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相互电磁耦合。
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与供电电路30之间连接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3C。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C的第1线圈元件L1与第1辐射元件11之间连接有第1匹配电路91。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C的第2线圈元件L2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连接有第2匹配电路92。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C的第1线圈元件L1与供电电路30之间还连接有第3匹配电路93。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C的第1线圈元件L1与接地之间还连接有第4匹配电路94。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3C的第2线圈元件L1与接地之间还连接有第5匹配电路95。第1匹配电路91、第3匹配电路93、第4匹配电路94负责耦合度调节电路23C的第1线圈元件L1与供电电路30之间的阻抗匹配、以及第1线圈元件L1与第1辐射元件11之间的阻抗匹配。第2匹配电路92及第5匹配电路95负责耦合度调节电路23C的第2线圈元件L2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的阻抗匹配。其他结构及作用与天线装置103A、103B相同。
图8是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103D的结构图。该天线装置103D包括耦合度调节电路23D、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耦合度调节电路23D具有包括第1线圈元件L1的初级侧电路、和包括第2线圈元件L2的次级侧电路,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相互电磁耦合。
在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之间连接有第6匹配电路96。在第1线圈元件L1与供电电路30之间的分路上还连接有第7匹配电路97。在第2线圈元件L2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的分路上连接有第8匹配电路98。
第6匹配电路96对第1线圈元件L1与第2线圈元件L2进行匹配。第7匹配电路97与匹配电路91、93、94一起负责供电电路30与第1线圈元件L1之间的匹配。第8匹配电路98与匹配电路92、95一起负责第2线圈元件L2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的匹配。
《实施方式4》
图9是实施方式4的具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4的天线装置104的电路图。
实施方式4中,耦合度调节电路24的初级侧线圈与次级侧线圈分别由2个线圈元件构成。此外,在供电电路30与第1辐射元件11之间串联连接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4的初级侧电路,耦合度调节电路24的次级侧电路与第2辐射元件12相连接。
本例中,初级侧线圈与次级侧线圈以高耦合度进行耦合(紧密耦合)。即,初级侧线圈由线圈元件L1a和线圈元件L1b构成,这些线圈元件相互串联连接,且通过卷绕而构成闭合磁路。次级侧线圈由线圈元件L2a和线圈元件L2b构成,这些线圈元件相互串联连接,且通过卷绕而构成闭合磁路。换言之,线圈元件L1a和线圈元件L1b反相耦合(加极性耦合),线圈元件L2a和线圈元件L2b反相耦合(加极性耦合)。
此外,优选使线圈元件L1a与线圈元件L2a同相耦合(减极性耦合),并且线圈元件L1b与线圈元件L2b同相耦合(减极性耦合)。
图10是表示在多个电介质层或磁性体层的层叠体即多层基板上构成实施方式4的耦合度调节电路24的情况下各层的导体图案的例子的图。各层由电介质片材或磁性体片材构成,在基材层51a~51f形成有导体图案。
在图10所示的范围内,在基材层51a上形成有导体图案74。基材层51b上形成有导体图案72,基材层51c上形成有导体图案71、73。在基材层51d上形成有导体图案61、63,在基材层51e上形成有导体图案62,在基材层51f的下表面分别形成有供电端子41、接地端子43、第1辐射元件的连接端口即天线端子42、以及第2辐射元件的连接端口即天线端子44。图10中纵向延伸的虚线是通孔电极,以在层间对导体图案与导体图案进行连接。
图10中,导体图案72的右半部分与导体图案71构成线圈元件L1a。导体图案72的左半部分与导体图案73构成线圈元件L1b。导体图案61和导体图案62的右半部分构成线圈元件L2a。导体图案62的左半部分与导体图案63构成线圈元件L2b。
在图10中,椭圆形虚线表示闭合磁路。闭合磁路CM12与线圈元件L1a和L1b交链。闭合磁路CM34与线圈元件L2a和L2b交链。
图10中,闭合磁路CM12与CM34满足磁通相互排斥的关系,因此,在闭合磁路CM12与CM34之间形成磁壁。该磁壁可以提高闭合磁路CM12、CM34的磁通的密封性。因此,能起到作为耦合系数非常大的变压器的作用。
另外,线圈元件L1a和线圈元件L2a还通过电场来耦合。同样,线圈元件L1b和线圈元件L2b还通过电场来耦合。因此,当线圈元件L1a及线圈元件L1b中流过交流信号时,线圈元件L2a及线圈元件L2b中会因电场耦合而激励产生电流。
当L1中流过交流电流时,通过所述磁场进行耦合而流过L2的电流的方向,与通过所述电场进行耦合而流过L2的电流的方向相同。因此,L1和L2通过磁场和电场这两者而实现强耦合。
《实施方式5》
图11是实施方式5的具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5的天线装置105的电路图。
实施方式5中,耦合度调节电路25的初级侧线圈由4个线圈元件L1a、L1b、L1c、L1d构成,次级侧线圈由2个线圈元件L2a、L2b构成。在供电电路30与第1辐射元件11之间串联连接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5的初级侧电路,耦合度调节电路25的次级侧电路与第2辐射元件12相连接。
线圈元件L1a、L1b反相电磁耦合。线圈元件L1c、L1d也反相电磁耦合。线圈元件L2a、L2b亦是反相电磁耦合。线圈元件L2a、L1a同相电磁耦合,线圈元件L2a、L1c也同相电磁耦合。线圈元件L2b、L1b同相电磁耦合,线圈元件L2b、L1d也同相电磁耦合。
图12是实施方式5的耦合度调节电路25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2所示,基材层51a~51k由磁性体片材构成,在基材层51b~51k上形成有导体图案。基材层51b上形成有导体图案73,基材层51c上形成有导体图案72、74,基材层51d上形成有导体图案71、75,基材层51e上形成有导体图案83,基材层51f上形成有导体图案82、84,基材层51g上形成有导体图案81、85,基材层51h上形成有导体图案61、65,基材层51i上形成有导体图案62、64,基材层51j上形成有导体图案63。在基材层51k的下表面形成有供电端子41、接地端子43、第1辐射元件的连接端口即天线端子42、以及第2辐射元件的连接端口即天线端子44等。图12中纵向延伸的线是通孔电极,以在层间对导体图案与导体图案进行连接。
在图12中,导体图案61~65构成线圈元件L1a、L1b,导体图案71~75构成线圈元件L1c、L1d。导体图案81~85构成线圈元件L2a、L2b。
在该实施方式5中,通过将次级侧线圈(L2a、L2b)夹在初级侧线圈(L1a、L1b)与(L1c、L1d)之间,从而使初级侧线圈(L1a、L1b、L1c、L1d)与次级侧线圈(L2a、L2b)更加紧密地耦合,即,减少磁场泄漏,从而减少初级侧线圈与次级侧线圈之间的高频信号能量传输损耗。
《实施方式6》
图13是实施方式6的天线装置106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4是天线装置106的电路图。
在实施方式6中,包括第1辐射元件11、第2辐射元件12、和第3辐射元件13。这些辐射元件11、12、13的供电部与供电电路30之间连接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6A。
耦合度调节电路26A包括匹配电路93、耦合元件20、线圈元件L1、L3。耦合元件20具有包括线圈元件L2的初级侧电路、和包括线圈元件L4的次级侧电路,线圈元件L2与线圈元件L4相互电磁耦合。在线圈元件L2与第2辐射元件12之间插入了电抗元件15。同样,在线圈元件L4与第3辐射元件13之间插入了电抗元件16。
第1辐射元件11与匹配电路93之间连接有线圈元件L1与L3的串联电路,在其连接点与接地之间连接有耦合元件20。
利用图14所示的电路,能够根据耦合元件20的线圈元件L2、L4之间的互感M24来确定第2辐射元件12与第3辐射元件13之间的耦合度。
图15是从供电电路看到的所述天线装置106的反射损耗特性。图15中,“低频带”是第1辐射元件11的反射损耗特性,“高频带”是第2辐射元件12和第3辐射元件13的反射损耗特性。即,第1辐射元件11覆盖低频带,第2辐射元件及第3辐射元件13覆盖高频带。高频带的带宽能够由第2辐射元件12的长度、第3辐射元件13的长度、电抗元件15、16的电抗值、以及耦合元件20的耦合度来确定。
这样,也可以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6A)的初级侧电路上连接多个辐射元件。还可以在耦合度调节电路的次级侧电路上连接多个辐射元件。
《实施方式7》
图16是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07的电路图。在实施方式7中,包括3个辐射元件11、12、13。这些辐射元件11、12、13的供电部与供电电路30之间连接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6B。
耦合度调节电路26B包括匹配电路93、耦合元件19、线圈元件L1、L2。耦合元件19具有包括线圈元件L3的初级侧电路、和包括线圈元件L4的次级侧电路,线圈元件L3与线圈元件L4相互电磁耦合。在线圈元件L4与第3辐射元件13之间插入了电抗元件16。
第1辐射元件11与耦合元件19之间连接有线圈元件L1,第2辐射元件12与耦合元件19之间连接有线圈元件L2。
第1辐射元件11、第2辐射元件12及第3辐射元件13分别覆盖规定的频带。例如,第1辐射元件11覆盖低频带,第2辐射元件及第3辐射元件13覆盖高频带。高频带的带宽能够由第2辐射元件12的长度、第3辐射元件13的长度、电抗元件16的电抗值、线圈元件L2的电感值、以及耦合元件19的耦合度来确定。
在这样的结构中,也可以在耦合度调节电路的初级侧电路或次级侧电路上连接2个以上的多个辐射元件。
《实施方式8》
图17是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08的电路图。在实施方式8中,包括3个辐射元件11、12、13。这些辐射元件11、12、13的供电部与供电电路30之间连接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6C。
耦合度调节电路26C包括耦合元件19、线圈元件L1、L2、L3。耦合元件19具有包括线圈元件L5的初级侧电路、和包括线圈元件L4的次级侧电路,线圈元件L5与线圈元件L4相互电磁耦合。在线圈元件L4与第3辐射元件13之间插入了电抗元件16。
第1辐射元件11与耦合元件19之间连接有线圈元件L1、L3,第2辐射元件12与耦合元件19之间连接有线圈元件L2、L3。线圈元件L1、L2、L3兼作为分支电路和匹配电路。
第1辐射元件11、第2辐射元件12及第3辐射元件13分别覆盖规定的频带。例如,第1辐射元件11覆盖低频带,第2辐射元件及第3辐射元件13覆盖高频带。高频带的带宽能够由第2辐射元件12的长度、第3辐射元件13的长度、电抗元件16的电抗值、线圈元件L2、L3的电感值、以及耦合元件19的耦合度来确定。
这样,也可以在耦合度调节电路的初级侧电路的辐射元件一侧设置匹配电路。
《实施方式9》
图18是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09A的电路图。在实施方式9中,包括3个辐射元件11、12、13。这些辐射元件11、12、13的供电部与供电电路30之间连接有耦合度调节电路26D。
耦合度调节电路26D包括耦合元件22A、线圈元件L1、L2、L3。耦合元件22A具有包括线圈元件L5、L6的初级侧电路、和包括线圈元件L4的次级侧电路,线圈元件L6与线圈元件L4相互电磁耦合。在线圈元件L4与第3辐射元件13之间插入了电抗元件16。
第1辐射元件11与耦合元件22A之间连接有线圈元件L1、L3,第2辐射元件12与耦合元件22A之间连接有线圈元件L2、L3。线圈元件L1、L2、L3兼作为分支电路和匹配电路。
在构成耦合元件22A的3个线圈元件L4、L5、L6中,线圈元件L6-L4之间产生互感M46,线圈元件L6-L5之间产生互感M56,线圈元件L5-L4之间产生互感M45。利用所述3个线圈元件L4、L5、L6及它们的互感M46、M56、M45,能够确定初级侧电路的阻抗、次级侧电路的阻抗、以及耦合度。
第1辐射元件11、第2辐射元件12及第3辐射元件13分别覆盖规定的频带。例如,第1辐射元件11覆盖低频带,第2辐射元件及第3辐射元件13覆盖高频带。高频带的带宽能够由第2辐射元件12的长度、第3辐射元件13的长度、电抗元件16的电抗值、线圈元件L2、L3的电感值、以及耦合元件22A的耦合度来确定。
这样,也可以用3个以上的线圈元件构成耦合元件。
图19是具有结构与所述耦合元件22A不相同的耦合元件22B的天线装置109B的电路图。在初级侧电路中设有线圈元件L6a、L6b、L5。即,将图18所示的线圈元件L6分割成线圈元件L6a、L6b,线圈元件L6a与线圈元件L5进行耦合,线圈元件L6b与线圈元件L4进行耦合。这样,也可以分开地设定耦合量及电感值。
《实施方式10》
图20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10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该通信终端装置例如是移动电话终端,包括天线装置101、高频模块7、发送电路6、接收电路8及基带电路5。天线装置101包括耦合度调节电路21、第1辐射元件11、及第2辐射元件12。高频模块7包括高频开关和复用/解复用电路,该高频开关切换低频带和高频带的发送信号,并切换低频带和高频带的接收信号。发送电路6由低频带用的发送电路和高频带用的发送电路构成。接收电路8由低频带用的接收电路和高频带用的接收电路构成。
所述耦合度调节电路21是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中所示的耦合度调节电路21,但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实施方式3~9所示的耦合度调节电路。
此外,也可以将所述高频模块7组合在耦合度调节电路21中,从而形成一个模块。
标号说明
CM12、CM34      闭合磁路
L1      第1线圈元件
L2      第2线圈元件
L1a、L1b、L1c、L1d      线圈元件
P1      第1端口
P2      第2端口
RE1     第1辐射元件
RE2     第2辐射元件
RE3     第3辐射元件
5       基带电路
6      发送电路
7      高频模块
8      接收电路
10     电介质坯体
11     第1辐射元件
12     第2辐射元件
13     第3辐射元件
15、16    电抗元件
19、20、22、22A    耦合元件
21、24、25   耦合度调节电路
23A~23D    耦合度调节电路
26A~26D    耦合度调节电路
30     供电电路
41     供电端子
42、44    天线端子
43     接地端子
51a~51k   基材层
61~65     导体图案
71~75     导体图案
81~85     导体图案
91、98     匹配电路
101、102、104~108、109A、109B     天线装置
103A、103B、103C、103D    天线装置

Claims (11)

1.一种耦合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级侧电路,该初级侧电路与第1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第1线圈元件;以及
次级侧电路,该次级侧电路与第2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与所述第1线圈元件进行电磁耦合的第2线圈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线圈元件和所述第2线圈元件在由多个电介质层或磁性体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中构成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线圈元件由串联连接且相邻配置而构成闭合磁路的多个线圈导体构成,所述第2线圈元件由串联连接且相邻配置而构成闭合磁路的多个线圈导体构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耦合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侧电路具有匹配电路,该匹配电路连接在所述第1线圈元件与所述第1辐射元件的连接端口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第2线圈元件与所述第2辐射元件的连接端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耦合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侧电路具有连接在与供电电路相连接的供电端口与所述第2辐射元件之间的匹配电路。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耦合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侧电路具有连接在所述第1线圈元件与接地之间的匹配电路。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耦合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级侧电路具有连接在所述第2线圈元件与接地之间的匹配电路。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耦合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在所述初级侧电路与所述次级侧电路之间的匹配电路。
9.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辐射元件;
第2辐射元件;以及
连接在所述第1辐射元件及所述第2辐射元件与供电电路之间的耦合度调节电路,
所述耦合度调节电路包括:
初级侧电路,该初级侧电路与所述第1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第1线圈元件;以及
次级侧电路,该次级侧电路与所述第2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与所述第1线圈元件进行电磁耦合的第2线圈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侧电路与所述次级侧电路之间的耦合度要高于所述第1辐射元件与所述第2辐射元件之间未设置所述耦合度调节电路时的耦合度。
11.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有第1辐射元件、第2辐射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1辐射元件及所述第2辐射元件与供电电路之间的耦合度调节电路,
所述耦合度调节电路包括:
初级侧电路,该初级侧电路与所述第1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第1线圈元件;以及
次级侧电路,该次级侧电路与所述第2辐射元件相连接,且包括与所述第1线圈元件进行电磁耦合的第2线圈元件。
CN201280022522.0A 2011-05-09 2012-05-02 耦合度调节电路、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Active CN103534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3969 2011-05-09
JP2011103969 2011-05-09
PCT/JP2012/061591 WO2012153690A1 (ja) 2011-05-09 2012-05-02 結合度調整回路、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4874A true CN103534874A (zh) 2014-01-22
CN103534874B CN103534874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139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2522.0A Active CN103534874B (zh) 2011-05-09 2012-05-02 耦合度调节电路、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12972B2 (zh)
JP (1) JP5505561B2 (zh)
CN (1) CN103534874B (zh)
WO (1) WO20121536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2430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设备及应用所述天线设备的电子装置
CN109716583A (zh) * 2016-11-29 2019-05-0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5419B (en) * 2010-06-18 2015-05-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antenna device
WO2014034587A1 (ja) 2012-08-28 2014-03-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JP5994500B2 (ja) * 2012-09-07 2016-09-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結合度調整素子、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TWI566466B (zh) * 2012-10-08 2017-01-11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組件及具有該天線組件之無線通訊裝置
US9819395B2 (en) 2014-05-05 2017-11-14 Nxp B.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body communication
US10009069B2 (en) 2014-05-05 2018-06-26 Nxp B.V. Wireless power delivery and data link
US9812788B2 (en) 2014-11-24 2017-11-07 Nxp B.V.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duction for inter-body and transverse body communication
US10015604B2 (en) 2014-05-05 2018-07-03 Nxp B.V.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field communication
US9819075B2 (en) 2014-05-05 2017-11-14 Nxp B.V. Body communication antenna
US10014578B2 (en) * 2014-05-05 2018-07-03 Nxp B.V. Body antenna system
US9728852B2 (en) * 2014-07-31 2017-08-08 Mediatek Inc. Matching circuit for antenna and associated method
JP6440300B2 (ja) * 2014-10-09 2018-12-1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広帯域アンテナ
US9819097B2 (en) 2015-08-26 2017-11-14 Nxp B.V. Antenna system
US10320086B2 (en) 2016-05-04 2019-06-11 Nxp B.V. Near-field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NFEMI) antenna
CN109643837B (zh) 2016-11-29 2021-09-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磁场耦合元件、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19017098A1 (ja) * 2017-07-21 2019-01-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結合素子、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9208253A1 (ja) * 2018-04-25 2019-10-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WO2019208044A1 (ja) 2018-04-25 2019-10-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CN213184599U (zh) * 2018-04-25 2021-05-1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耦合元件、天线装置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218867387U (zh) * 2018-12-28 2023-04-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
CN214754159U (zh) * 2019-04-25 2021-11-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耦合电路、天线耦合元件及天线装置
KR102593888B1 (ko) * 2019-06-13 2023-10-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
CN216251107U (zh) * 2019-08-27 2022-04-0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054005A1 (ja) 2019-09-19 2021-03-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950852B1 (ja) 2020-01-28 2021-10-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230024957A (ko) * 2020-07-09 2023-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7836880A (zh) * 2021-08-30 2024-04-0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元件、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32510A1 (ja) * 2021-08-30 2023-03-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素子、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4273A (ja) * 1999-02-18 2000-09-08 Toko Inc ハイブリッド回路及びハイブリッド回路用トランス
CN1392631A (zh) * 2001-06-20 2003-01-2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表面安装型天线以及采用表面安装型天线的无线机
JP2003051705A (ja) * 2001-08-08 2003-02-21 Murata Mfg Co Ltd 表面実装型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機
JP2004304615A (ja) * 2003-03-31 2004-10-28 Tdk Corp 高周波複合部品
CN1661855A (zh) * 2004-02-26 2005-08-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装载天线的无线装置
CN101730957A (zh) * 2007-04-20 2010-06-09 斯凯克罗斯公司 多模天线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01665A (de) * 1936-12-07 1938-12-15 Lorenz C Ag Peilanordnung mit unterdrückter Horizontalpolarisation.
US2183562A (en) * 1938-04-01 1939-12-19 Rca Corp Radio relaying system
US2320124A (en) * 1941-01-18 1943-05-25 Colonial Radio Corp Radio receiver for horizontally polarized waves
JPH0334704A (ja) * 1989-06-30 1991-02-14 Harada Ind Co Ltd 自動車ラジオ用ガラス通過型アンテナ
JPH0669715A (ja) * 1992-08-17 1994-03-11 Nippon Mektron Ltd 広帯域線状アンテナ
US5808586A (en) * 1997-02-19 1998-09-15 Motorola, Inc. Side-by-side coil-fed antenna for a portable radio
JP5546805B2 (ja) * 2009-06-19 2014-07-09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ホイップアンテナ
JP2011259004A (ja) * 2010-06-04 2011-12-22 Panasonic Corp 通信端末装置
JP5505242B2 (ja) * 2010-10-07 2014-05-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2105125A (ja) * 2010-11-11 2012-05-31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携帯端末用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4273A (ja) * 1999-02-18 2000-09-08 Toko Inc ハイブリッド回路及びハイブリッド回路用トランス
CN1392631A (zh) * 2001-06-20 2003-01-2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表面安装型天线以及采用表面安装型天线的无线机
JP2003051705A (ja) * 2001-08-08 2003-02-21 Murata Mfg Co Ltd 表面実装型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機
JP2004304615A (ja) * 2003-03-31 2004-10-28 Tdk Corp 高周波複合部品
CN1661855A (zh) * 2004-02-26 2005-08-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装载天线的无线装置
CN101730957A (zh) * 2007-04-20 2010-06-09 斯凯克罗斯公司 多模天线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6583A (zh) * 2016-11-29 2019-05-0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716583B (zh) * 2016-11-29 2020-09-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002992A (zh) * 2016-11-29 2020-11-2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002993A (zh) * 2016-11-29 2020-11-2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002993B (zh) * 2016-11-29 2023-09-1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002992B (zh) * 2016-11-29 2024-03-0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8232430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设备及应用所述天线设备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4874B (zh) 2015-11-25
US8912972B2 (en) 2014-12-16
WO2012153690A1 (ja) 2012-11-15
JP5505561B2 (ja) 2014-05-28
JPWO2012153690A1 (ja) 2014-07-31
US20140049440A1 (en) 201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4874B (zh) 耦合度调节电路、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4685713B (zh) 阻抗转换电路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3518324B (zh) 阻抗变换电路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5552490B (zh)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6209009B (zh) 阻抗匹配切换电路、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2484497B (zh) 稳频电路、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
CN207800911U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620957B (zh)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3141031A (zh) 阻抗变换电路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3548261B (zh) 前端电路及通信终端装置
CN206472116U (zh) 层叠型线圈及通信终端装置
CN206506500U (zh) 变压器型移相器、移相电路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4953242A (zh)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
CN103636066A (zh) 线圈天线元件以及天线模块
CN205986794U (zh) 阻抗转换电路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207320329U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7691765U (zh) 移相器、阻抗匹配电路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205666116U (zh) 高频变压器、高频元器件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5745839B (zh) 阻抗转换比设定方法、阻抗转换电路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4521100B (zh)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供电装置以及受电装置
US9054428B2 (en)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CN109326424A (zh) 线圈、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接收器、近场通讯器及电子设备
CN207638003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443998B (zh) 通信终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8548760U (zh) 一种具有高品质因素的无线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