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3634B - 电梯用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23634B CN103523634B CN201310268112.0A CN201310268112A CN103523634B CN 103523634 B CN103523634 B CN 103523634B CN 201310268112 A CN201310268112 A CN 201310268112A CN 103523634 B CN103523634 B CN 1035236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nger
- cylinder body
- liquid chamber
- substrate cylinder
- buf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了电梯用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该电梯用缓冲器能够在不损失必要的减速性能的情况下对应多个额定速度。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备:基底缸体,其具有充满工作液的液室;柱塞部,其在无载荷时伸长,在施加有载荷时缩短,该柱塞部由至少一个柱塞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柱塞具有与基底缸体的液室依次连通的液室,且所述至少一个柱塞以套匣状态从基底缸体依次进行连结,并能够相对于基底缸体或相邻的柱塞随着工作液而依次滑动;恢复机构部,其与基底缸体的液室连接,并产生力以使柱塞部恢复到始终伸长的状态;以及恢复力调整部,其用于调整恢复机构部所产生的力,在基底缸体设置有节流孔,在柱塞部的一个柱塞牢固地固定有控制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用缓冲器等,其设置于井道底部,用于防止电梯的轿厢或对重对井道底部的碰撞。
背景技术
电梯用缓冲器依照各电梯的额定速度规定有缓冲行程,需要确保用于使轿厢或对重在该缓冲行程中安全停止的减速性能。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在柱塞和缸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节流孔,借助进行动作的柱塞来减少开口的节流孔的数量,由此确保必要的减速性能。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5-9842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根据各缓冲行程而对节流孔进行不同的配置,因此存在无法实现部件的通用化、增加成本等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电梯用缓冲器等,该电梯用缓冲器能够在不损失必要的减速性能的情况下对应多个额定速度。
本发明为电梯用缓冲器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备:基底缸体,其具有充满工作液的液室;柱塞部,其在无载荷时伸长,在施加有载荷时缩短,该柱塞部由至少一个柱塞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柱塞具有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依次连通的液室,且所述至少一个柱塞以套匣状态从所述基底缸体依次进行连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底缸体或相邻的柱塞随着所述工作液而依次滑动;恢复机构部,其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连接,并产生力以使所述柱塞部恢复到始终伸长的状态;以及恢复力调整部,其用于调整所述恢复机构部所产生的力。
在本发明中,能够实现在不损失必要的减速性能的情况下能够对应多个额定速度的电梯用缓冲器的标准设计,并能实现部件的通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电梯用缓冲器的电梯井道内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井道;20:轿厢;21、31:碰撞部材;30:对重;40:牵引绳索;50:曳引机;100:缓冲器;110、120、130、140:柱塞(柱塞部);111:抵接面;112、122、132:止挡件(底板);117、147:控制杆(销杆);118、128、138:柱塞间隔环(间隔部材);121、131、141、151、161、171:液室;125、135:柱塞通液孔;126:柱塞上部液室;136: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7:控制杆(销杆);150:基底缸体;152:基底缸体基部;153、157:通液孔(节流孔);160:恢复机构部缸体;162、172:活塞;163、173:压缩气体室;164、174:压力调整阀;170: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5:通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总的说来,本发明是借助相对于电梯用缓冲器的基底缸体能够滑动的柱塞部内的工作液来确保缓冲行程的结构,并借助恢复力调整部来调整柱塞部内的工作液的液量。此外,在柱塞部为最大收缩时,为了确保减速性能而设置于柱塞部的控制杆插入到设置于基底缸体的节流孔中。
以下,使用附图,根据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电梯用缓冲器等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电梯用缓冲器的电梯井道内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中,标号10为在建筑物等中供电梯升降的井道。标号20为搬运乘客或货物的轿厢,标号30为对重,标号40为牵引绳索,标号50为包括电动机和制动器的曳引机。轿厢20和对重30为吊桶式的构造,它们被牵引绳索40经由曳引机50相连结,并被曳引机50驱动或制动。标号21、31为分别设置于轿厢20、对重30的下部的碰撞部材。标号100为设置于井道10的底部的缓冲器。在万一轿厢20或对重30通过最下位置而将要与井道10的底部碰撞时,利用缓冲器100来防止其向井道10底部的碰撞,并缓和其冲击。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缓冲器100具有:基底缸体150,其固定在井道10的最下部的底坑部;以及多个(在本例中为3个)柱塞110、120、130,它们从基底缸体150依次连结。将这些柱塞由上至下称为第1柱塞、第2柱塞和第3柱塞。在这里,对第1柱塞设定标号110,对第2柱塞设定标号120,对第3柱塞设定标号130。
基底缸体150被基础螺栓等(省略图示)固定并立起设置于井道10的底部。第1柱塞110在顶部具有与轿厢20或对重30碰撞的抵接面111,并在底部具有销杆,该销杆沿铅直下方向不经由弹性体等而直接地、即牢固地固定。作为具体的固定方法,可以列举出螺栓紧固或焊接等。在这里,将该销杆称为控制杆,并设定标号117。第2柱塞120具有液室121,当缓冲器100进行压缩动作时,第1柱塞110能够向液室121内滑动。在第2柱塞120和第1柱塞11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12。第3柱塞130具有液室131,当缓冲器100进行压缩动作时,第2柱塞120能够向液室131内滑动。在第3柱塞130和第2柱塞12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22。
基底缸体150具有液室151,当缓冲器100进行压缩动作时,第3柱塞130能够向液室151内滑动。在基底缸体150和第3柱塞13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32。此外,在基底缸体150的外侧(外周)配置有(外周)恢复机构部缸体160,来作为用于恢复缓冲器100的机构。在该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内部具备液室161、活塞162和压缩气体室(包括压缩气体)163。液室161和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通过设于基底缸体基部152的通液孔153被连结。
在压缩气体室163以高压封入有气体(例如氮气),从而始终产生将活塞162向下方向按下的力。第2柱塞120的液室121、第3柱塞的液室131、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液室161始终充满工作液。此外,在恢复机构部缸体160具备压力调整阀164,其用于调整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例如若将压力调整阀164与压缩气体压力调整装置(省略图示)连接,并经由压力调整阀164来增加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则各柱塞110、120、130被向上顶起,若降低压力,则能够使各柱塞向下下降。即,能够借助压力的调整来调整各柱塞的位置。此外,为了使各柱塞的位置的确认变得容易,期望在各柱塞侧面实施测量或标记。此外,第1柱塞110、第2柱塞120、第3柱塞130、基底缸体150优选为圆筒形,以便均匀地施加工作液的液压。
此外,第1柱塞110、第2柱塞120、第3柱塞130构成柱塞部,该柱塞部在无载荷时伸长,在施加有载荷时缩短,且该柱塞部由至少一个柱塞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柱塞具有与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依次连通的液室121、131,且所述至少一个柱塞以套匣(入れ子)状态从基底缸体150依次连结,并能够相对于基底缸体150或相邻的柱塞随着工作液而依次滑动。恢复机构部缸体160构成了恢复机构部(由于设置于基底缸体外周,因此特别构成了外周恢复机构部缸体),其与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连接,并产生力以使柱塞部恢复到始终伸长的状态。压力调整阀164构成了恢复力调整部,其用于调整恢复机构部所产生的力。此外,压缩气体室(包括压缩气体)163、压力调整阀164构成了按压构件,其将由于向液室161内导入工作液而滑动的活塞162向使柱塞部成为伸长的状态的方向按压。
此外,在各柱塞110、120、130下端(柱塞110的情况为设置有控制杆117的底板)设置有向外周延伸的止挡件112、122、132,在各柱塞120、130和基底缸体150的上端设置有向内周延伸的止挡件112、122、132。
接着,对缓冲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平时(无载荷时)充,满各液室121、131、151的工作液被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活塞162施加压力,由此,将各柱塞顶起到被压力调整阀164调整后的位置。由此来维持缓冲器100的姿势。在压缩动作时(施加有载荷时),即,当被轿厢20的碰撞部材21或对重30的碰撞部材31按下时,第1柱塞110向第2柱塞120的液室121内滑动,由此,液室121内的工作液向第3柱塞130的液室131移动。进而,第2柱塞120滑动到第3柱塞130的液室131内,由此,液室131内的工作液向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移动。进而,第3柱塞130滑动到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由此,液室151内的工作液通过通液孔153而向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液室161移动。
移动到液室161的工作液将活塞162顶起,从而积存在液室161内。即,贮存在各柱塞和基底缸体的液室中的工作液通过缓冲器100的压缩动作而向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液室161移动。此外,当第1柱塞110收纳在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时,设置于第1柱塞110的控制杆117插入到通液孔153中,使通液孔153的面积缩小,因此产生节流效果,对第1柱塞110的下降产生了较强的制动力。即,可以将通液孔153看作节流孔。由于控制杆117为截面积从末端部向根部增加的形状,因此,随着第1柱塞110的下降,通液孔153的面积逐渐缩小,增加了节流效果,产生了较强的制动力。
接着,对在缓冲器100进行了压缩动作后、将落座于缓冲器100的状态下的轿厢20或对重30向上方拉起时的缓冲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落座于缓冲器100的状态下的轿厢20或对重30被向上方拉起、从而去除了对缓冲器100的负担载荷时,借助位于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活塞162将工作液从液室161压出。被压出的工作液通过通液孔153,而流入到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中。当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的压力增高时,工作液逐渐将各柱塞顶起到初始位置,从而各柱塞能够恢复到平常时的状态。
由此,能够通过调整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来调整能够应用于各种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对缓冲器100的减速性能有较大影响的控制杆的效果在压缩动作的最后显现出来,由此,即使在应用于额定速度不同的电梯时,也能够使轿厢20或对重30安全地停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缩气体作为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恢复力,即,作为将活塞162向使柱塞部成为伸长的状态的方向按压的按压构件,但即使为通过压缩弹簧或砝码(均省略图示,以下相同)来按下活塞162的结构,也可以使各柱塞恢复到最上部。
实施方式2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与实施方式1一样,在第2柱塞120和第1柱塞11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12,在第3柱塞130和第2柱塞12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22,在基底缸体150和第3柱塞13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3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1柱塞间隔环11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1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1柱塞11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同样地,具备第2柱塞间隔环12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2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2柱塞12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此外,同样地,具备第3柱塞间隔环13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3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3柱塞13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以能够确保各柱塞的必要的动作距离的方式来决定构成间隔部材的各间隔环118、128、138的厚度。此外,各间隔环118、128、138的厚度(大小)可以被确定成:使被限制的柱塞部的可动范围为由应用缓冲器100的电梯的速度所决定的最小的可动距离。
由此,不需要借助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调整来进行能够应用于各种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的微调。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恢复力采用了压缩气体,但即使为借助压缩弹簧或砝码来压下活塞162的方法,也可以使各柱塞恢复至能够移动到的最上部。
实施方式3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相对于实施方式1示出的缓冲器,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0在将恢复机构部缸体配置在与基底缸体150即缓冲器100分离的位置这一点不同。由于配置在与该缓冲器100分离的位置的恢复机构部设置在基底缸体外部,因此特别称为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并标注有标号170。此外,基底缸体150中的标号155为基底缸体基部节流孔(通液孔),标号156为基底缸体基部液室。
在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中,标号171为借助通液管175与缓冲器100的基底缸体150连接的液室。此外,标号172为活塞,其由于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而始终被作用有向下方向的力。借助于缓冲器100的压缩动作,贮存在各柱塞和基底缸体的液室中的工作液通过通液管175向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的液室171移动。在缓冲器100被压缩的过程中,活塞172通过流入到液室171的工作液而被顶起。但是,当向缓冲器100作用的负担载荷被解除时,通过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而将活塞172压下,工作液流入缓冲器100,缓冲器100恢复到平常时的姿势。此外,在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具备压力调整阀174,其用于调整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若经由压力调整阀174来增加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则各柱塞被向上顶起,若降低压力,则能够使各柱塞向下下降。即,能够借助压力的调整来调整各柱塞的位置。
此外,压力调整阀174构成恢复力调整部,压缩气体室(包括压缩气体)173和压力调整阀174构成按压构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的恢复力采用了压缩气体,但即使为借助压缩弹簧或砝码来压下活塞172的方法,也可以使各柱塞恢复到最上部。此外,还能够通过蓄能器来实现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此时,能够通过蓄能器的压力设定来调整柱塞的位置。
此外,还可以设置多个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由此,能够使各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小型化,增加井道底部的设计自由度,能够有效活用井道底部的空间。
实施方式4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0是将实施方式2和3的特征组合得到的。在第2柱塞120和第1柱塞11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12,在第3柱塞130和第2柱塞12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22,在基底缸体150和第3柱塞13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3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1柱塞间隔环11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1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1柱塞11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同样地,具备第2柱塞间隔环12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2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2柱塞12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此外,同样地,具备第3柱塞间隔环13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3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3柱塞13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以能够确保各柱塞的必要的动作距离的方式来决定各间隔环118、128、138的厚度。
由此,不需要借助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调整来进行能够应用于各种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的微调。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的恢复力也采用了压缩气体,但即使为借助压缩弹簧或砝码来压下活塞172的方法,也可以使各柱塞恢复至能够移动到的最上部。
以下的实施方式5~8分别对应实施方式1~4,它们在下面这一点不同:各柱塞具有底板和设置在比底板靠上方的柱塞通液孔,所述底板设置在各柱塞下端且在外周具有止挡件。
实施方式5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该缓冲器100也具有:基底缸体150,其固定在井道的底坑部;以及多个(在本例中为3个)柱塞,它们从基底缸体150依次连结。将这些柱塞由上至下称为第1柱塞110、第2柱塞120和第3柱塞130。
基底缸体150被基础螺栓等固定并立起设置于井道10的底部。第1柱塞110在顶部具有与轿厢20或对重30碰撞的抵接面111。第2柱塞120具有液室121,当缓冲器100进行压缩动作时,第1柱塞110能够向液室121内滑动。第3柱塞130具有液室131,当缓冲器100进行压缩动作时,第2柱塞120能够向液室131内滑动。基底缸体150具有液室151,当缓冲器100进行压缩动作时,第3柱塞130能够向液室151内滑动。
在第1柱塞110的外周具备止挡件112的底板(以下共用标号122,其它也一样)在第2柱塞120的液室121内起到了活塞的作用。在第2柱塞120的外周具备止挡件122的底板在第3柱塞130的液室131内起到了活塞的作用。在第3柱塞130的外周具备止挡件132的底板在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内起到了活塞的作用。
此外,通过将第3柱塞130的液室131利用第2柱塞120的底板(122)分隔(沿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分隔)而形成的上部的液室被称为第3柱塞上部液室,并设定为标号126。第3柱塞上部液室126和第2柱塞液室121被第2柱塞通液孔125连通。第3柱塞130的底板(132)在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内起到了活塞的作用。此外,通过将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利用第3柱塞130的底板(132)分隔而形成的上部的液室被称为基底缸体上部液室,并设定为标号136。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6和第3柱塞液室131被第3柱塞通液孔135连通。此外,在第3柱塞130的底板(132)设置有控制杆(销杆)137,该控制杆137沿铅直下方向不经由弹性体等而直接地、即牢固地固定。作为具体的固定方法,可以列举出螺栓紧固或焊接等。
此外,在基底缸体150的外侧(外周)配置有(外周)恢复机构部缸体160,来作为用于恢复缓冲器100的机构。在该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内部具备液室161、活塞162和压缩气体室(包括压缩气体)163。液室161和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通过设于基底缸体基部152的通液孔(节流孔)153被连结。在压缩气体室163以高压封入有气体(例如氮气),从而始终产生将活塞162向下方向按下的力。第2柱塞120的液室121、第3柱塞上部液室126、第3柱塞的液室131、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6、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液室161始终充满工作液。此外,在恢复机构部缸体160具备压力调整阀164,其用于调整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若经由压力调整阀164来增加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则将各柱塞被向上顶起,若降低压力,则能够使各柱塞向下下降。即,能够借助压力的调整来调整各柱塞的位置。
此外,为了使各柱塞的位置的确认变得容易,期望在各柱塞侧面实施测量或标记。此外,第1柱塞110、第2柱塞120、第3柱塞130、基底缸体150优选为圆筒形,以便均匀地施加工作液的液压。此外,通过使第2柱塞通液孔125、第3柱塞通液孔135的有效面积比通液孔153大,从而第3柱塞130在最后进行压缩动作,控制杆137的效果在轿厢20或对重30将要停止时显现出来。
此外,期望使第2柱塞液室121和第3柱塞上部液室126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统一(相同),使第3柱塞液室131和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6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统一(相同),并且,使第1柱塞110相对于第2柱塞120的滑动距离、第2柱塞120相对于第3柱塞130的滑动距离、以及第3柱塞130相对于基底缸体150的滑动距离统一(相同)。由此,能够将实施方式5示出的电梯用缓冲器的整体高度抑制得较低,并使其相对于井道底部的安装变得容易。
此外,尽管在图6中未示出,但期望在第2柱塞液室121的底面(内部的底面、即底板的上表面,以下相同)和第3柱塞液室131的底面设置橡胶部材等缓冲部材。由此,能够将在各柱塞相互碰撞时产生的冲击抑制得较低,能够减轻对关联的各设备的冲击载荷。
接着,对缓冲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平常时,通过借助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活塞162施加压力,来将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液室161的工作液压出到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此外,借助恢复机构部的活塞162来使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内的工作液承受压力,通过该力将第3柱塞130向上方顶起。在该状态下,无法确保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6的体积,因此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6内的工作液被压出到第3柱塞130的液室131,由此,将第2柱塞120向上方顶起。在该状态下,无法确保第3柱塞上部液室126的体积,因此第3柱塞上部液室126内的工作液被压出到第2柱塞120的液室121,由此,将第1柱塞110向上方顶起。由此来维持缓冲器100的姿势。
在压缩动作时,即,当被轿厢20的碰撞部材21或对重30的碰撞部材31按下时,第1柱塞110向第2柱塞120的液室121内滑动,由此,液室121内的工作液向第3柱塞上部液室126移动。与此相伴,第3柱塞上部液室126的体积扩大,第2柱塞120滑动到第3柱塞130的液室131内。由此,液室131内的工作液移动到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6。与此相伴,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6的体积扩大,第3柱塞130滑动到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内。由此,液室151内的工作液通过通液孔153移动到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液室161。移动到液室161的工作液将活塞162顶起,从而积存在液室161内。此外,当第3柱塞130收纳在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时,设置于第3柱塞130的控制杆137插入到通液孔153中,使通液孔153的面积缩小,因此产生节流效果,对第1柱塞110的下降产生了较强的制动力。即,可以将通液孔153看作节流孔。由于控制杆137为截面积从末端部向根部增加的形状,因此,随着第3柱塞130的下降,通液孔153的面积逐渐缩小,增加了节流效果,产生了较强的制动力。
接着,对在缓冲器100进行了压缩动作后、将落座于缓冲器100的状态下的轿厢20或对重30向上方拉起时的缓冲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落座于缓冲器100的状态下的轿厢20或对重30被向上方拉起、从而去除了对缓冲器100的负担载荷时,借助位于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活塞162将工作液从液室161压出。被压出的工作液通过通液孔153,而流入到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中。当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的压力增高时,第3柱塞130被顶起。当第3柱塞130被顶起时,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6内的工作液流入到第3柱塞的液室131。当第3柱塞的液室131的压力增高时,第2柱塞120被顶起。当第2柱塞120被顶起时,第3柱塞上部液室126内的工作液流入到第2柱塞的液室121。当第2柱塞的液室121的压力增高时,第1柱塞110被顶起。通过以上动作将缓冲器100顶起到初始位置,缓冲器100能够恢复到平常时的状态。
由此,能够通过调整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来调整能够应用于各种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对缓冲器100的减速性能有较大影响的控制杆的效果在压缩动作的最后显现出来,由此,即使在应用于额定速度不同的电梯时,也能够使轿厢20或对重30安全地停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恢复力采用了压缩气体,但即使为借助压缩弹簧或砝码来压下活塞162的方法,也可以使各柱塞恢复到最上部。
实施方式6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0是将实施方式5和2的特征组合得到的。在第2柱塞120和第1柱塞11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12,在第3柱塞130和第2柱塞12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22,在基底缸体150和第3柱塞130具备用于防止脱落的止挡件13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1柱塞间隔环11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1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1柱塞11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同样地,具备第2柱塞间隔环12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2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2柱塞12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此外,同样地,具备第3柱塞间隔环13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3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3柱塞13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以能够确保各柱塞的必要的动作距离的方式来决定各间隔环118、128、138的厚度。此外,各间隔环118、128、138的厚度(大小)可以以如下方式来决定:使被限制的柱塞部的可动范围为由应用有缓冲器100的电梯的速度所决定的最小的可动距离。
由此,不需要借助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调整来进行能够应用于各种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的微调。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恢复机构部缸体160的恢复力采用了压缩气体,但即使为借助压缩弹簧或砝码来压下活塞162的方法,也可以使各柱塞恢复至能够移动到的最上部。
实施方式7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相对于实施方式5示出的缓冲器,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0在将恢复机构部缸体配置在与基底缸体150即缓冲器100分离的位置这一点不同。由于配置在与该缓冲器100分离的位置的恢复机构部设置在基底缸体外部,因此特别称为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并标注有标号170。此外,基底缸体150中的标号155为基底缸体基部节流孔(通液孔),标号156为基底缸体基部液室。
在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中,标号171为借助通液管175与缓冲器100的基底缸体150连接的液室。此外,标号172为活塞,其由于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而始终被作用有向下方向的力。借助于缓冲器100的压缩动作,贮存在各柱塞和基底缸体的液室中的工作液通过通液管175向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的液室171移动。在缓冲器100被压缩的过程中,活塞172通过流入到液室171的工作液而被顶起。但是,当向缓冲器100作用的负担载荷被解除时,通过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而将活塞172压下,工作液流入缓冲器100,缓冲器100恢复到平常时的姿势。此外,在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具备压力调整阀174,其用于调整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若经由压力调整阀174来增加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则各柱塞被向上顶起,若降低压力,则能够使各柱塞向下下降。即,能够借助压力的调整来调整各柱塞的位置。
此外,压力调整阀174构成恢复力调整部,压缩气体室(包括压缩气体)173和压力调整阀174构成按压构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的恢复力采用了压缩气体,但即使为借助压缩弹簧或砝码来压下活塞172的方法,也可以使各柱塞恢复到最上部。此外,还能够通过蓄能器来实现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此时,能够通过蓄能器的压力设定来调整柱塞的位置。
此外,还可以设置多个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由此,能够使各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小型化,增加井道底部的设计自由度,能够有效活用井道底部的空间。
此外,期望使第2柱塞液室121和第3柱塞上部液室126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统一(相同),使第3柱塞液室131和基底缸体上部液室136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统一(相同),并且,使第1柱塞110相对于第2柱塞120的滑动距离、第2柱塞120相对于第3柱塞130的滑动距离、以及第3柱塞130相对于基底缸体150的滑动距离统一(相同)。由此,能够将实施方式7示出的电梯用缓冲器的整体高度抑制得较低,并使其相对于井道底部的安装变得容易。
此外,尽管在图8中未示出,但期望在第2柱塞液室121的底面和第3柱塞液室131的底面设置橡胶部材等缓冲部材。由此,能够将在各柱塞相互碰撞时产生的冲击抑制得较低,能够减轻对关联的各设备的冲击载荷。
实施方式8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0是将实施方式6和7的特征组合得到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1柱塞间隔环11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1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1柱塞11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同样地,具备第2柱塞间隔环12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2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2柱塞12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此外,同样地,具备第3柱塞间隔环138,其用于填充止挡件132之间的空间。由此,降低了第3柱塞130的初始位置,缩短了可动距离。以能够确保各柱塞的必要的动作距离的方式来决定各间隔环118、128、138的厚度。
由此,不需要借助压缩气体室173的压力调整来进行能够应用于各种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的微调。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恢复机构部缸体170的恢复力采用了压缩气体,但即使为借助压缩弹簧或砝码来压下活塞172的方法,也可以使各柱塞恢复至能够移动到的最上部。
实施方式9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缓冲器100具有:基底缸体150,其固定在井道10的最下部的底坑部;以及柱塞140(其构成柱塞部),其与基底缸体150连结。柱塞140相对于基底缸体15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连结。此外,尽管没有图示,但设置有止挡件,以使柱塞140不会通过滑动而从基底缸体150脱离。基底缸体150被基础螺栓等固定并立起设置于井道10的底部。柱塞140的顶部为与轿厢20或对重30碰撞的抵接面111。柱塞140的内部为液室141。在液室141顶部的面具有销杆,该销杆沿铅直下方向不经由弹性体等而直接地、即牢固地固定。作为具体的固定方法,可以列举出螺栓紧固或焊接等。该销杆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杆,对其设定标号147。基底缸体150具有液室151、节流孔157、活塞162和压缩气体室(包括压缩气体)163。
柱塞140的液室141和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通过节流孔157而连通,并且它们都被工作液充满。在压缩气体室163以高压封入有气体(例如氮气),从而始终产生将活塞162向上方向顶起的力。控制杆147在末端部具备用于将活塞162按下的面,该面配置为其始终位于基底缸体的液室151中。此外,在基底缸体150具备压力调整阀164,其用于调整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若经由压力调整阀164来增加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则柱塞140被向上顶起,若降低压力,则能够使柱塞140向下下降。即,能够借助压力的调整来调整柱塞140的位置。此外,为了使各柱塞的位置的确认变得容易,期望在柱塞140侧面实施测量或标记。此外,柱塞140、基底缸体150优选为圆筒形,以便均匀地施加工作液的液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平时,充满各液室的工作液被恢复机构部的活塞162施加压力,由此,将柱塞140顶起到被压力调整阀164调整后的位置。由此来维持缓冲器100的姿势。在压缩动作时,即,当被轿厢20的碰撞部材21或对重30的碰撞部材31按下时,柱塞140相对于基底缸体150滑动,由此,液室141内的工作液向基底缸体150的液室151移动。此时,移动到液室151的工作液和控制杆147的末端部的面将活塞162按下。此外,由于控制杆147为截面积从末端部向根部增加的形状,因此,节流孔157的面积逐渐缩小,因此节流效果逐渐增加,对柱塞140的下降产生较强的制动力。由此,能够使轿厢20或对重30安全地停止。
接着,对在缓冲器100进行了压缩动作后、将落座于缓冲器100的状态下的轿厢20或对重30向上方拉起时的缓冲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落座于缓冲器100的状态下的轿厢20或对重30被向上方拉起、从而去除了对缓冲器100作用的负担载荷时,借助活塞162将工作液从液室151压出。被压出的工作液通过节流孔157,而流入到柱塞140的液室141中。当柱塞140的液室141的压力增高时,工作液逐渐将柱塞140顶起到初始位置,柱塞140能够恢复到平常时的状态。
由此,能够通过调整压缩气体室163的压力来调整能够应用于各种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对缓冲器的减速性能有较大影响的控制杆的效果在压缩动作的最后显现出来,由此,即使在应用于额定速度不同的电梯时,也能够使轿厢20或对重30安全地停止。
此外,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其也包括各实施方式之间全部可能的组合。
Claims (8)
1.一种能够对应多个额定速度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备:
基底缸体,其具有充满工作液的液室;
柱塞部,其在无载荷时伸长,在施加有载荷时缩短,该柱塞部由至少一个柱塞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柱塞具有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依次连通的液室,且所述至少一个柱塞以套匣状态从所述基底缸体依次进行连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底缸体或相邻的柱塞随着所述工作液而依次滑动;
恢复机构部,其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连接,并产生力以使所述柱塞部恢复到始终伸长的状态;以及
恢复力调整部,其用于调整所述恢复机构部所产生的力,将所述至少一个柱塞顶起到调整后的位置,以调整能够应用于各个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
在所述基底缸体设置有节流孔,
在所述柱塞部的一个柱塞沿铅直下方向不经由弹性体牢固地固定有控制杆,
所述控制杆为截面积从末端部向根部增加的形状,当所述一个柱塞收纳在所述基底缸体时,所述控制杆插入到所述节流孔中,
所述恢复机构部设置于所述基底缸体内,其由以下部件构成:活塞,其通过工作液向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内的导入而滑动;以及按压构件,其用于对所述活塞向使所述柱塞部成为伸长的状态的方向进行按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构件使用了压缩气体,
所述恢复力调整部由用于调整压缩气体的气压的压力调整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备间隔部材,所述间隔部材设置在柱塞之间以及柱塞和基底缸体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柱塞部的各柱塞向伸长方向的可动范围,
所述各间隔部材的大小被确定成:使被限制的所述柱塞部的可动范围为由应用缓冲器的电梯的速度所决定的最小的可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柱塞部,柱塞的液室之间直接连通,而且柱塞的液室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之间直接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塞部的柱塞在所述基底缸体侧的端部具有底板,所述底板沿着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分隔基底缸体侧的柱塞或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所述柱塞部的柱塞的液室与基底缸体侧的柱塞的液室之间、或所述柱塞部的柱塞的液室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之间通过通液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柱塞的液室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等于通过所述通液孔而与该柱塞的液室连通的所述基底缸体侧的柱塞的液室或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的水平截面的面积,使所述柱塞相对于所述基底缸体或相邻的柱塞滑动的距离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与相邻的所述柱塞部侧的柱塞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缓冲部材。
8.一种能够对应多个额定速度的电梯用缓冲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通过电梯用缓冲器的基底缸体内和柱塞部内的工作液来确保缓冲行程的构造,通过与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连接的恢复机构部产生力以使所述柱塞部恢复到始终伸长的状态,通过恢复力调整部来调整所述基底缸体和柱塞部内的工作液的液量,以调整能够应用于各个额定速度的电梯的柱塞位置,所述柱塞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底缸体滑动且与基底缸体连通,
在所述柱塞部收缩时,使设置于所述柱塞部的、用于确保减速性能而沿铅直下方向不经由弹性体牢固地固定的控制杆插入到设置于所述基底缸体的节流孔中,
所述恢复机构部设置于所述基底缸体内,由活塞和按压构件构成,其中,所述活塞通过工作液向所述基底缸体的液室内的导入而滑动,通过所述按压构件对所述活塞向使所述柱塞部成为伸长的状态的方向进行按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45176 | 2012-06-28 | ||
JP2012-145176 | 2012-06-28 | ||
JP2013105913A JP6153130B2 (ja) | 2012-06-28 | 2013-05-20 | エレベータ用緩衝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3-105913 | 2013-05-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23634A CN103523634A (zh) | 2014-01-22 |
CN103523634B true CN103523634B (zh) | 2016-11-23 |
Family
ID=4992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6811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23634B (zh) | 2012-06-28 | 2013-06-28 | 电梯用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23634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98470A (ja) * | 1993-04-13 | 1994-10-25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ー用油入緩衝器 |
JP2005098424A (ja) * | 2003-09-25 | 2005-04-1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油入式緩衝装置 |
DE112007003643B4 (de) * | 2007-08-31 | 2014-12-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Ölpuffer für Aufzüge |
JP5081066B2 (ja) * | 2008-06-04 | 2012-11-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用油圧緩衝器 |
CN202175486U (zh) * | 2011-06-28 | 2012-03-28 | 宁津三立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用气体复位节流孔液压缓冲器 |
-
2013
- 2013-06-28 CN CN201310268112.0A patent/CN10352363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23634A (zh) | 2014-0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32270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완충 장치 | |
JP5081066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用油圧緩衝器 | |
JP4325417B2 (ja) | 油圧緩衝器 | |
EP2088111A1 (en) | Buffer of elevator | |
US7281374B2 (en) | Hydraulic device for elevating/lowering chair | |
CN101776104A (zh) | 单作用柱塞式缓冲液压油缸 | |
JPWO2009028100A1 (ja) | エレベータの油圧緩衝器 | |
CN106348126A (zh) | 一种缓慢回弹的电梯用液压极限缓冲装置 | |
JP6153130B2 (ja) | エレベータ用緩衝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03523634B (zh) | 电梯用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1762296B1 (ko) | 개량된 쿠션구조를 갖는 복동형 유압 실린더 | |
CN107588149A (zh) | 一种车架式起落架稳定缓冲器 | |
JP2005098424A (ja) | 油入式緩衝装置 | |
CN201621130U (zh) | 单作用活塞式缓冲液压油缸 | |
CN116513911A (zh) | 缓冲等级可调节的缓冲器 | |
JP2007010160A (ja) | 油圧緩衝器 | |
CN110921458B (zh) | 一种点刹式液压缓冲器 | |
JPH04217577A (ja) | エレベータ用油入緩衝器 | |
JP3960507B2 (ja) | 緩衝装置 | |
CN106395550A (zh) | 电梯用液压油缸缓冲塞 | |
JP2007515606A (ja) | 駆動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または同システムに関する改良点 | |
CN106143524B (zh) | 液压式高度自动调整装置 | |
CN205442301U (zh) | 一种高强度缓冲器 | |
CN219906624U (zh) | 一种集成有电梯层门装置的电梯井架 | |
JP2002155908A (ja) | 油圧シリン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