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2246A - 螺纹紧固装置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螺纹紧固装置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2246A
CN103522246A CN201310238950.3A CN201310238950A CN103522246A CN 103522246 A CN103522246 A CN 103522246A CN 201310238950 A CN201310238950 A CN 201310238950A CN 103522246 A CN103522246 A CN 103522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piece
external thread
fastening device
target component
suppl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89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栃堀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22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22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23P19/006Holding or positioning the article in front of the applying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02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 B25B23/04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for feeding screws or nu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47Assembling or join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fastener
    • Y10T29/49948Multipart cooperating fastener [e.g., bolt and n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纹紧固装置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该螺纹紧固装置包括:供给目标部件,其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外螺纹件将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第一磁体,其通过磁力定位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外螺纹件使得所述外螺纹件沿着所述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使所述外螺纹件的头部面朝一侧;保持部件,其可沿所述一个方向相对于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移动,包括如文中所限定的第二磁体,并且如文中所限定保持所述外螺纹件;以及施力部件,其对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外螺纹件施加扭矩。

Description

螺纹紧固装置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纹紧固装置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JP-A-2010-142900中披露的连续螺旋驱动机包括:螺钉保持部件收容槽,其收容螺钉保持部件以允许螺钉保持部件沿着与将要被拧紧的螺钉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并且螺钉保持部件收容槽以规则的间隔形成在螺钉的周围;以及螺旋弹簧,其朝向螺钉偏压收容于螺钉保持部件收容槽中的螺钉保持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待被供给至螺纹紧固装置中的外螺纹件的位置稳定。
本发明第(1)方面的螺纹紧固装置,包括:
供给目标部件,其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外螺纹件(例如螺钉、螺栓等)将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
第一磁体,其通过磁力定位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外螺纹件以使该外螺纹件沿着所述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使该外螺纹件的头部面朝一侧;
保持部件,其能够沿所述一个方向相对于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移动,所述保持部件包括第二磁体,当所述保持部件沿所述一个方向相对于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移动以接近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并且被设置为沿所述一个方向延伸的外螺纹件时所述第二磁体对该外螺纹件施加比所述第一磁体对该外螺纹件施加的磁力大的磁力,并且所述保持部件在相对于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移动的同时通过与被所述第二磁体的磁力吸引的外螺纹件的头部接触来保持该外螺纹件;以及
施力部件,其对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外螺纹件施加扭矩。
本发明第(2)方面的螺纹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根据第(1)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还包括:
手柄部分,其支撑所述保持部件并且将由工作者把持;以及
操作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施力部件的基端部并且通过被操作而使所述供给目标部件沿所述一个方向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移动。
本发明第(3)方面的螺纹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1)或(2)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中,
所述操作部件由把持所述手柄部分的手来操作。
本发明第(4)方面的螺纹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1)至(3)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中,
所述供给目标部件设置有接收沿倾斜于所述一个方向的方向供给的外螺纹件的接收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面向所述接收部分的壁部中。
本发明第(5)方面的螺纹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根据第(4)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还包括:
引导部件,其朝向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所述接收部分引导外螺纹件并且形成为朝向所述接收部分倾斜地延伸,
其中,所述引导部件的引导通道的与所述引导部件的纵向正交的横截面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比所述引导通道的所述横截面的竖直方向上的上部窄。
本发明第(6)方面的螺纹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5)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中,
所述引导部件设置有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通过交替地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而将外螺纹件依次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阻止通过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移动而由所述引导部件引导的外螺纹件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由所述引导部件引导的外螺纹件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
本发明第(7)方面的螺纹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1)至(6)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中,
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外螺纹件的头部形成有沿所述外螺纹件的径向突伸的凸缘,并且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圆筒形形状,并且圆筒形的所述保持部件的环形端面与所述凸缘彼此接触。
本发明第(8)方面的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包括:
对设置有内螺纹件的板状第一部件和形成有贯通孔的板状第二部件进行定位以使所述第二部件的贯通孔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内螺纹件重合;以及
通过利用根据第(1)至(7)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将外螺纹件穿过所述贯通孔拧进所述内螺纹件而将所述第一部件紧固到所述第二部件上。
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与未设置施加磁力以将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的外螺纹件设置为沿一个方面延伸并且使外螺纹件的头部面朝一侧的第一磁体的情况相比,可以使待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的外螺纹件的位置(姿势)稳定。
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与未设置使供给目标部件沿一个方向移动的操作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使供给目标部件沿一个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第(3)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与只能用未把持手柄部分的手来操作操作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使供给目标部件沿一个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第(4)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与第一磁体未设置在供给目标部件的面向接收部分的壁部中的情况相比,可以有效地对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的外螺纹件施加第一磁体的磁力。
根据本发明第(5)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与引导部件的引导通道的正交于引导部件纵向的横截面形成为矩形形状的情况相比,即使引导部件摇晃,也可以使由引导部件支撑的外螺纹件的位置稳定。
根据本发明第(6)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与引导部件未设置有将外螺纹件依次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的移动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将外螺纹件依次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7)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与圆筒形的保持部件的端面不与外螺纹件的凸缘接触的情况相比,可以使与保持部件接触的外螺纹件的位置稳定。
根据本发明第(8)方面所述的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与未使用根据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制造螺纹紧固物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目标部件的截面图。
图13A和图13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引导部件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目标部件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目标部件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目标部件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目标部件的附近和螺纹紧固物的截面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和外螺纹件供给装置的透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3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安装单元的附近的侧视图。
图3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安装单元的附近的侧视图。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和外螺纹件供给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3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3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3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3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3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单元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4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4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4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4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4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4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操作单元的截面图。
图46A和图46B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操作单元的截面图。
图47A和图47B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操作单元的截面图。
图48A、图48B和图48C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目标部件和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供给目标部件的截面图。
图4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5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3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6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6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6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63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64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6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透视图。
图6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变型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1到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的实例。同时,图中箭头“上”表示竖直方向上的上侧。
整体结构
螺纹紧固装置10是用于沿水平方向将外螺纹件(例如阳螺钉)N拧进目标体的装置。如图3所示,螺纹紧固装置10包括:装置主体12,电源线16的端部固定在该装置主体12上;以及移动部分14,其被支撑为可沿水平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12移动。同时,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外螺纹件N的头部包括凸缘F并且形成为六边形。在该形成为六边形的头部上形成有供所谓的十字螺丝起子的末端部插入的十字槽。
装置主体部分
装置主体12包括:柱状手柄20,其一个端部固定于电源线16的端部并且柱状手柄20由工作者把持;操作单元22,其包括作为施力部件的实例的起子头28,起子头28突出为从手柄20的另一端部沿一个方向(在此实例中为水平方向,即图中箭头A的方向)延伸并且向外螺纹件N施加扭矩;以及连接单元24,其一端固定于手柄20并且另一端设置有与移动部分14的L形部件72(将在下文描述)接触的接触销24A。
操作单元
如图1和图2所示,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起子头28的末端部形成为十字形并可以插入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十字槽。
另外,在起子头28的末端部处设置有形成为环绕起子头28的作为保持部件的实例的圆筒形起子头导向件26。起子头导向件26设置为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被起子头28支撑为可以沿一个方向相对于起子头28移动。
在起子头28和起子头导向件26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30,螺旋弹簧30朝起子头导向件26的从起子头28的末端部突伸的一侧(以下称为“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偏压起子头导向件26。螺旋弹簧30的基端与固定于起子头28外周表面的环形部件32接触。此外,螺旋弹簧30的末端与突伸部分26A接触,突伸部分26A一体地形成在起子头导向件26的内周表面上并且沿起子头导向件26的径向向内突伸。此外,环形止动件26B固定于起子头导向件26的基端部(起子头导向件26的靠近手柄20(见图3)的部分)。被螺旋弹簧30朝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偏压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止动件26B与固定于起子头28的环形部件32接触,从而使起子头导向件26相对于起子头28定位。
此外,作为第二磁体的实例的圆筒形磁体34沿着起子头导向件26的内周表面设置在起子头导向件26的突伸部分26A的面向末端的一侧,并且磁体34设置为不从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突伸出。
如图14所示,当通过磁体34的磁力朝向磁体34吸引外螺纹件N时,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凸缘F与起子头导向件26的环形端面接触,从而使外螺纹件N面朝一个方向。此外,外螺纹件N的头部、起子头28以及磁体34在此状态下彼此分离。
同时,内螺纹件(例如螺母)M焊接至板状第一部件36以使第一部件36的预制孔36A与内螺纹件M的螺纹孔彼此重合。此外,第一部件的预制孔36A与第二部件38的贯通孔38A设置为彼此重合。
在此结构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工作者在抓握手柄20(见图3)的同时使通过磁体34的磁力而与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的端面相接触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抵压内螺纹件M。因此,起子头导向件26克服螺旋弹簧30的偏压力而朝向起子头28的基端侧(在下文中,称为“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移动。此外,形成为十字形的起子头28的末端部插入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十字槽,使得起子头28夹设在手柄20和外螺纹件N之间。由于起子头28夹设在手柄20和外螺纹件N之间,当对起子头28施加压缩载荷时,通过设置在手柄20中的电机(没有示出)的操作使起子头28旋转。因此,将外螺纹件N拧进内螺纹件M的螺纹孔。
连接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一端固定于手柄20并且另一端设置有与移动部分14的L形部件72(将在下文描述)接触的接触销24A的连接单元24。
如图3所示,连接单元24包括倒U形部件24B,该倒U形部件24B固定于大直径部分20A且该倒U形部件24B的下部敞开,大直径部分20A形成于手柄20的一个方向上的末端部并具有比手柄20的普通部分的直径大的直径。此外,矩形的板状基板24C的基端部通过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件24D固定在U形部件24B的下端。此外,基板24C的末端部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延伸,并且,向上延伸的支撑板24E的基端部通过连接部件24D固定于基板24C的末端部。
此外,沿与一个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图中箭头B的方向,以下简称为“正交方向”)延伸的接触销24A的基端部固定于支撑板24E的上端部。
移动部分
接下来,将描述被支撑为可相对于装置主体12移动的移动部分14。
移动部分14包括:供给单元42,其可沿一个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12移动,并且待由起子头28拧进内螺纹件M的外螺纹件N(见图15)被供给至该供给单元42;引导单元44,其将外螺纹件N引导至供给单元42;以及旋转移动单元46,其在旋转移动的同时将由引导单元44所引导的外螺纹件N依次供给至供给单元42。
供给单元
如图6和图7所示,供给单元42包括:供给目标部件48,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并且供给目标部件48沿一个方向延伸;支撑部件50,其与供给目标部件48一体形成并且被基板24C支撑为可以沿着基板24C和连接部件24D的表面沿一个方向移动;以及一对板部件52,其安装在支撑部件50的一对侧表面50C上。
在此结构中,供给单元42的移动范围由止动件(没有示出)限制。因此,供给单元42被连接单元24支撑为可以在供给单元42已相对于装置主体12朝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移动的基端位置(见图2和图3)与供给单元42已相对于装置主体12朝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的末端位置(见图6和图7)之间移动。
此外,供给目标部件48包括:作为壁部实例的基部48A,该基部48A形成为引导相对于移动部分14移动的起子头导向件26;以及盖部48B,其通过折弯板部件而形成并且设置为从上方遮盖基部48A的末端部。
此外,在基部48A和盖部48B之间形成有空腔部分54,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空腔部分54从而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起子头导向件26穿过该空腔部分54。另外,在盖部48B的一个方向上的基端部形成有半圆形接收部分56,该接收部分56接收从旋转移动单元46供给至空腔部分54的外螺纹件N。
另外,如图6和图12所示,在面向接收部分56的基部48A中设置有作为第一磁体的实例的磁体58,磁体58通过磁力将供给至空腔部分54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使得外螺纹件N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使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朝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一侧)。此外,如图12所示,磁体58设置在外螺纹件N的螺纹部分的下方且设置在基部48A的一个方向上的末端部中,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
此外,磁体58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54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相对于供给单元42移动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磁体34(见图1)所施加的磁力小的磁力。换言之,相对于供给单元42移动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磁体34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54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磁体58的磁力大的磁力。
引导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将外螺纹件N引导至供给单元42的引导单元44。
如图3和图18所示,引导单元44包括引导部件60,引导部件60从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倾斜向下延伸至该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另外,引导部件60的一个方向上的末端部朝向形成在供给目标部件48处的接收部分56敞开。此外,引导部件60沿B方向夹设在安装于支撑部件50的侧表面50C上的一对板部件52之间并且安装在板部件52上。
如图13A所示,引导通道60C的与引导部件60的纵向正交的横截面是包括盖板60A的封闭横截面并且形成为使得引导通道60C的横截面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比竖直方向上的上部窄。因此,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在引导通道60C中排成一列的外螺纹件N的头部与引导通道60C的两个壁表面接触,使得外螺纹件N的头部设置成沿着竖直方向位于螺纹部分的上方。
同时,如图18所示,弯曲成接近水平方向的引导基端部60B设置在引导部件60的一个方向上的基端部。由于引导基端部60B没有设置盖板60A,因此引导基端部60B的上部敞开。
此外,从外螺纹件供给装置64供给的外螺纹件N从引导基端部60B的上方被供给至引导部件60。
此外,在引导部件60的盖板60A的一个方向上的末端部形成有矩形贯通孔62,并且将在下文描述的移动部件66的一部分从外部穿过贯通孔62而插入引导部件60。
旋转移动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在旋转移动的同时将由引导单元44引导的外螺纹件N依次供给至供给单元42的旋转移动单元46。
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移动单元46包括沿正交方向延伸并且可旋转地由一对板部件52支撑的轴70。L形部件72的端面与上述接触销24A接触并具有L形形状,L形部件72的一个端部固定于轴70的一个端部并且长形杆部件74的一个端部固定于轴70的另一端部。此外,弹簧部件(没有示出)的端部固定于杆部件74的另一端部,该弹簧部件通过杆部件74和轴70偏压L形部件72以使L形部件72从下方接触接触销24A。此外,在L形部件72和杆部件74之间设置有固定于轴70的移动部件66。
移动部件66形成为近似半圆形形状,且移动部件66的一部分穿过上述贯通孔62插入引导部件60。
当轴70沿轴70的周向旋转时,移动部件66旋转移动。因此,移动部件66可以在抑制位置(见图2:第一位置)与供给位置(见图4: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抑制位置处,移动部件66的与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相对应的末端部与存在于引导部件60中的外螺纹件N接触以抑制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在供给位置处,移动部件66旋转地移动以便将已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并且移动部件66的后端部与下一个外螺纹件N接触以阻止该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
在上述结构中,如图2和图3所示,当供给单元42位于基端位置时,移动部件66位于抑制位置。相反,如图6和图7所示,当供给单元42沿一个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12移动并位于末端位置时,与接触销24A接触的L形部件72绕着轴70旋转并且轴70沿周向旋转。因此,移动部件66移动到供给位置。
动作
接下来,将描述使用上述螺纹紧固装置10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如图18所示,供给单元42位于基端位置,并且在此状态下外螺纹件N从外螺纹件供给装置64被供给至引导部件60。如图13B所示,供给的外螺纹件N在引导部件60中沿引导部件60的纵向排成一列并且外螺纹件N的头部设置成沿着竖直方向位于螺纹部分的上方。由于在此状态下移动部件66位于抑制位置,因此被供给至引导部件60的外螺纹件N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接触并且不会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此状态下,工作者在用一只手把持手柄20而用另一只手抓握供给单元42的支撑部件50的同时使支撑部件50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支撑部件50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因此供给单元42向末端位置移动。因此,与接触销24A接触的L形部件72绕着轴70旋转,从而使轴70旋转。使移动部件66从抑制位置移动至供给位置。
由于移动部件66移动至供给位置,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且移动部件66的后端部接触下一个外螺纹件N以阻止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
将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的外螺纹件N从接收部分56(见图2)供给至空腔部分54。具体地,接收部分56暂时钩挂外螺纹件N的头部(见图4),且外螺纹件N绕着作为支点的接收部分56旋转。
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磁体58的磁力将正在旋转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沿一个方向延伸。因此,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此外,在此状态下,工作者使支撑部件50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移动。
如图8和图9所示,当支撑部件50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移动时,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并且头部面向该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的外螺纹件N接近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
此外,在供给单元42到达基端位置之前,外螺纹件N的头部被磁体34(见图1)的磁力吸引。因此,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凸缘F与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的端面接触,以便使被起子头导向件26保持的外螺纹件N的位置变得稳定。
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工作者朝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继续移动支撑部件50时,供给目标部件48向基端位置移动,并且与起子头导向件26接触且位置稳定的外螺纹件N从供给目标部件48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突伸。
这里,由于如上所述,磁体34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54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磁体58所施加的磁力大的磁力,因此外螺纹件N不会与起子头导向件26分离。
此外,由于供给单元42从末端位置向基端位置移动,因此与接触销24A接触的L形部件72绕着轴70沿反转方向(相反方向)旋转。因此,轴70也沿反转方向旋转。此外,移动部件66从供给位置向抑制位置移动。
由于移动部件66向抑制位置移动,因此已被移动部件66的后端部阻止了移动的下一个外螺纹件N与移动部件66的后端部分离并且朝向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移动。已经朝向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移动的外螺纹件N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接触而不会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
同时,如图14所示,工作者通过将形成有贯通孔38A的板状第二部件38的贯通孔38A设置成使得贯通孔38A与板状第一部件36的设置在预制孔36A中的内螺纹件M重合来定位第一部件36和第二部件38(定位步骤)。
此外,如图14和图15所示,工作者在抓握手柄20(见图3)的同时使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穿过贯通孔38A和预制孔36A而抵压内螺纹件M。由于外螺纹件N抵压内螺纹件M,因此起子头导向件26克服螺旋弹簧30的偏压力而相对于起子头28朝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移动。因此,形成为十字形的起子头28的末端部插入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十字槽,从而使起子头28夹设在手柄20和外螺纹件N之间。
当起子头28夹设在手柄20和外螺纹件N之间且压缩载荷施加在起子头28上时,设置在手柄20中的电机(没有示出)运转并且使起子头28旋转。因此,如图16所示,将外螺纹件N拧进内螺纹件M(外螺纹件拧紧步骤)。
如图17所示,当螺纹紧固装置10朝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移动时,起子头28的旋转停止且螺纹紧固装置10与外螺纹件N分离。结果,制造出使用外螺纹件N的螺纹紧固物80。
再次执行上述步骤以进一步将另一个外螺纹件N拧进另一个内螺纹件M,从而将外螺纹件N依次拧进内螺纹件M。
由于如上所述地在螺纹紧固装置10中设置有磁体58,磁体58将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使得外螺纹件N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向该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因此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的外螺纹件N的位置与未设置磁体58的情况相比是稳定的。
此外,由于磁体58设置在面向接收部分56的基部48A中,因此磁体58的磁力有效地施加于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的外螺纹件N。
此外,由于引导通道60C的与引导部件60的纵向正交的横截面形成为使得引导通道的横截面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比竖直方向上的上部窄,因此外螺纹件N的头部与引导通道60C的两个壁表面接触。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存在于引导部件60中的外螺纹件N的头部设置成沿着竖直方向位于螺纹部分的上方。因此,即使引导部件60晃动,存在于引导部件60中的外螺纹件N的位置也是稳定的。
此外,由于提供了可在抑制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的抑制位置与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的供给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部件66,因此可将外螺纹件N依次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
此外,由于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的端面与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凸缘F彼此接触,因此与起子头导向件26接触的外螺纹件N的位置是稳定的。
此外,由于使用螺纹紧固装置10制造螺纹紧固物80,因此提高了制造螺纹紧固物80的工作效率。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9到图3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实例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同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可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可省略其描述。
整体结构
如图33所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100不是用于沿水平方向将外螺纹件N拧进目标体的装置,而是用于从竖直方向上的上方将外螺纹件N拧进目标体的装置。
螺纹紧固装置100包括:装置主体102,电源线16的端部固定到该装置主体102上;以及移动部分104,其支撑装置主体102从而允许装置主体102沿竖直方向移动。
装置主体
装置主体102包括:柱状手柄20,其一个端部固定于电源线16的端部并且柱状手柄20由工作者把持;操作单元22,其包括起子头28(见图21),起子头28突出为从手柄20的另一端部沿一个方向(在此实例中为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向外螺纹件N施加扭矩;以及连接单元106,其固定于手柄20并且被支撑部分104支撑为可沿竖直方向移动。
操作单元
如图21和图29所示,包括在操作单元22中并且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起子头28的末端部形成为十字形并可以插入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十字槽。
另外,在起子头28的末端部处设置有形成为环绕起子头28的圆筒形起子头导向件26。起子头导向件26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并且被起子头28支撑为可以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起子头28移动。
如图21所示,在起子头28和起子头导向件26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30,螺旋弹簧30朝起子头导向件26从起子头28的末端部突伸的一侧(竖直方向上的下侧)偏压起子头导向件26。螺旋弹簧30的基端与固定于起子头28的外周表面的环形部件32接触。此外,螺旋弹簧30的末端与突伸部分26A接触,突伸部分26A一体地形成在起子头导向件26的内周表面上并且沿起子头导向件26的径向向内突伸。此外,环形止动件26B固定于起子头导向件26的基端部(起子头导向件26的靠近手柄20(见图29)的部分)。止动件26B与固定于起子头28的环形部件32接触,从而使起子头导向件26相对于起子头28定位。
此外,圆筒形磁体34沿着起子头导向件26的内周表面设置在起子头导向件26的突伸部分26A的面向末端的一侧并且磁体34设置为不从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突伸出。
如图23所示,当通过磁体34的磁力朝向磁体34吸引外螺纹件N时,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凸缘F与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的端面接触,从而使外螺纹件N面朝一个方向。此外,外螺纹件N的头部、起子头28以及磁体34在此状态下彼此分离。
连接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固定于手柄20并被支撑部分104支撑为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连接单元106。
如图33所示,连接单元106包括板状固定部件106B,固定部件106B固定于手柄20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并且固定部件106B的表面面朝竖直方向,手柄20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的直径小于手柄20的普通部分的直径。固定部件106B设置有圆形贯通孔并且手柄20的上述小直径部分20B配合在贯通孔内,从而使固定部件106B固定于手柄20。
此外,矩形板状滑动部件106C固定于固定部件106B的端面,滑动部件106C被支撑为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立柱118移动,立柱118设置在将在下文描述的支撑部分104中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此外,按压部件106D的上端部固定于滑动部件106C的端部,按压部件106D沿竖直方向延伸并按压将在下文描述的摆动部件132B的末端部。
此外,在按压部件106D的上端部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向外突伸的销106E。此外,朝竖直方向上的上侧偏压连接单元106的螺旋弹簧110的一个端部固定于销106E并且螺旋弹簧110的另一端部固定于销112,销112设置在销106E上方并且固定于立柱118。
在此结构中,装置主体102的移动范围被止动件(没有示出)所限制。因此,装置主体102可以在装置主体102已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的下端位置(见图20)和装置主体102已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支撑部分104向上移动的上端位置(见图28)之间移动。
支撑部分
接下来,将描述支撑装置主体102以允许装置主体10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支撑部分104。
如图33所示,支撑部分104包括:支撑主体部分116,其支撑装置主体102以允许装置主体102沿竖直方向移动;供给单元124,其由支撑主体部分116支撑并且待由起子头28拧进内螺纹件M(见图23)的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单元124;引导单元128,其将外螺纹件N引导至供给单元124;以及旋转移动单元132,其在旋转移动的同时将由引导单元128所引导的外螺纹件N依次供给至供给单元124。
此外,支撑部分104包括用于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见图34)上安装螺纹紧固装置100的安装单元120。
供给单元
如图28和图33所示,供给单元124包括供给目标部件126,供给目标部件126包括柱形空腔部分126A,该空腔部分126A沿竖直方向延伸并沿竖直方向贯穿供给目标部件126,并且起子头导向件26可穿过空腔部分126A。
将空腔部分126A内周表面敞开的阶梯表面126B形成在供给目标部件126上,并且半圆形接收部分126C形成在供给目标部件126的在竖直方向上位置较低的上表面126E上,半圆形接收部分126C由形成在空腔部分126A与该上表面126E之间的脊线环绕并且接收被供给至空腔部分126A的外螺纹件N。
如图21所示,在供给目标部件126的面向接收部分126C的壁部126D中设置有作为第一磁体的实例的磁体136,磁体136通过磁力将供给至空腔部分126A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使得外螺纹件N沿竖直方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使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朝竖直方向上的上侧(一侧)。
此外,磁体136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126A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相对于供给单元124移动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磁体34(见图21和图25)所施加的磁力小的磁力。换言之,相对于供给单元124移动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磁体34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126A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磁体136所施加的磁力大的磁力。
引导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将外螺纹件N引导至供给单元124的引导单元128。
如图33和图34所示,引导单元128包括引导部件140,引导部件140的末端部延伸成朝向空腔部分126A的接收部分126C(见图28)向下倾斜。另外,引导部件140的末端部朝向形成在供给目标部件126中的接收部分126C敞开。此外,引导部件140安装在立柱118的侧表面118A上。
也就是说,从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朝向引导部件140的末端部,引导部件140在竖直方向上从上侧向下延伸并且在水平方向上朝向第一方向(图中箭头D的方向)延伸。
此外,引导部件140的引导通道的与引导部件140的纵向正交的横截面是包括盖板140A的封闭横截面并且形成为使得引导通道的横截面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比竖直方向上的上部窄。因此,外螺纹件N的头部与引导通道的两个壁表面接触,使得外螺纹件N的头部设置成沿着竖直方向位于螺纹部分的上方。
同时,由于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敞开,因此从将在下文描述的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供给的外螺纹件N是从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供给的。
此外,如图28所示,在引导部件140的盖板140A的末端部形成有矩形贯通孔142,并且将在下文描述的移动部件132C的一部分从外部穿过贯通孔142而插入引导部件140。
此外,如图33所示,沿引导部件140的纵向延伸的加强板154安装在引导部件140的侧表面上,并且插入板156固定于加强板154的基端部,插入板156的一部分插入将在下文描述的限制板164的凹槽164A(见图34)。
旋转移动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在旋转移动的同时将由引导单元128引导的外螺纹件N依次供给至供给单元124的旋转移动单元132。
如图20和图28所示,旋转移动单元132包括轴132A,轴132A在水平方向上沿正交于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图中箭头E的方向)延伸并且可旋转地由固定于立柱118的支撑部件144支撑。
摆动部件132B的末端部被上述按压部件106D的下端部按压,摆动部件132B的基端部固定于轴132A的一个端部,并且移动部件132C固定于轴132A的另一端部。
另外,旋转移动单元132包括偏压摆动部件132B以使摆动部件132B的末端部与按压部件106D的下端部接触的弹簧部件(没有示出)。因此,当按压部件106D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时,摆动部件132B绕着轴132A旋转。结果,使轴132A沿周向旋转。
此外,移动部件132C形成为近似半圆形形状,并且如上所述移动部件132C的一部分穿过贯通孔142插入引导部件140。
当轴132A沿轴132A的周向旋转时,移动部件132C旋转移动。因此,移动部件132C可以在抑制位置(见图20:第一位置)与供给位置(见图28: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抑制位置处,移动部件132C的末端部与存在于引导部件140中的外螺纹件N接触以抑制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在供给位置处,移动部件132C旋转地移动以便将已与移动部件132C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并且移动部件132C的后端部与下一个外螺纹件N接触以阻止该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如图20所示,当装置主体102位于下端位置时,移动部件132C位于抑制位置。相反,如图28所示,当装置主体102移动至上端位置时,被按压部件106D按压的摆动部件132B绕着轴132A旋转并且轴132A沿周向旋转。因此,移动部件132C移动到供给位置。
支撑主体部分
接下来,将描述支撑装置主体102以允许装置主体10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支撑主体部分116。
如图33所示,支撑主体部分116包括立柱118,立柱118支撑装置主体102的连接单元106的滑动部件106C以允许滑动部件106C利用导轨部件(没有示出)沿竖直方向移动。
另外,支撑主体部分116包括板状支撑板148,在立柱118的下端部固定于支撑板148的上表面的同时,支撑板148支撑立柱118,并且供给目标部件126的基端侧配合在形成在支撑板148上的凹槽148A中,从而将供给目标部件126固定于支撑板148。
此外,板部件150固定于立柱118的竖直方向上的中间部分,板部件150的表面面朝竖直方向,并且一对连杆部件152的一端固定于板部件150,连杆部件152允许螺纹紧固装置100沿水平方向移动。
安装单元和外螺纹件供给装置
接下来,将描述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螺纹紧固装置100的引导部件140的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和用于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上安装螺纹紧固装置100的安装单元120。
如图34所示,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包括限制安装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上的螺纹紧固装置100的支撑板148的位置的限制板162。在限制板162上形成有凹槽162A,当从上方看去时,凹槽162A的与引导部件140的第一方向上的末端侧(以下简称为“第一方向上的末端侧”)对应的部分敞开,并且凹槽162A在三个方向上限制支撑板148。当螺纹紧固装置100向引导部件140的第一方向上的基端侧(以下简称为“第一方向上的基端侧”)移动以将支撑板148插入凹槽162A时,支撑板148的位置被限制板162所限制。
此外,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包括限制安装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上的螺纹紧固装置100的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的位置的限制板164。在限制板164上形成有凹槽164A,凹槽164A的一个方向上的末端部敞开,并且设置在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的插入板156的一部分插入该凹槽164A,从而引导部件140基端部的位置被限制板164所限制。
另外,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包括供给部件166,供给部件166连接至安装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上的螺纹紧固装置100的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并且外螺纹件N穿过供给部件166被供给至引导部件140。此外,供给部件166形成为通过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的延伸而延伸。此外,供给部件166的供给通道的与供给部件166的纵向相交的横截面形成为与引导部件140的引导通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并且供给部件166的末端部和基端部是敞开的。将被供给至引导部件140的外螺纹件N从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的供给主体180被送到供给部件166的敞开的基端部。此外,被送入供给部件166的外螺纹件N通过供给部件166的内部被供给至引导部件140。
同时,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包括阻止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引导部件140的供给阻止单元168。
如图31和图34所示,供给阻止单元168包括:磁体168A,其一端部与供给部件166的盖板166A的末端部接触;板簧168B,其一端部固定于磁体168A并且偏压磁体168A以使磁体168A接触盖板166A;线状件(例如金属丝)168C,其一端部固定于磁体168A的另一端部;以及摆动部件168D,其末端部固定于线状件168C的另一端部。
摆动部件168D的基端部可旋转地由轴部件168E支撑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的供给装置主体160A上。
下面,将描述用于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上安装螺纹紧固装置100的安装单元120。
安装单元120包括:杠杆部件172,当从上述第二方向看去时,杠杆部件172具有L形形状;以及轴部件174,其在固定于立柱118的侧表面118A的板部件170上支撑杠杆部件172的转角部以允许转角部旋转。
此外,在杠杆部件172的末端部形成有凹槽172A,当杠杆部件172绕着轴部件174旋转移动时,设置在供给装置主体160A上的圆柱销176配合在凹槽172A中。此外,在摆动部件168D的末端部设置有按压部件168F,当销176配合到凹槽172A中时,按压部件168F被杠杆部件172的端面按压。
此外,螺旋弹簧178的一端固定于杠杆部件172而螺旋弹簧178的另一端固定于板部件170,螺旋弹簧178偏压杠杆部件172以使凹槽172A与销176分离。
根据此结构,如图31所示,当螺纹紧固装置100未安装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上时,通过螺旋弹簧178的偏压力来定位移动范围被止动件(没有示出)限制的杠杆部件172。因此,杠杆部件172设置在凹槽172A与销176分离的分离位置。
由于在此状态下磁体168A与供给部件166的盖板166A接触,因此存在于供给部件166中的外螺纹件N被磁体168A的磁力吸向磁体168A。因此,阻止了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引导部件140。
同时,如图32所示,当工作者抓握杠杆部件172的基端部并沿图32的箭头F的方向旋转杠杆部件172时,杠杆部件172移动至销176配合到凹槽172A中的配合位置。因而,将螺纹紧固装置100安装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上。
因此,杠杆部件172的末端部按压按压部件168F,以使摆动部件168D摆动。因此,线状件168C被拉拽,从而通过线状件168C使磁体168A与供给部件166的盖板166A分离。由于磁体168A与供给部件166的盖板166A分离,因此对存在于供给部件166中的外螺纹件N施加的磁力减弱,从而允许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引导部件140。
动作
接下来,将描述使用上述螺纹紧固装置100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如图34所示,为了将螺纹紧固装置100安装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上,工作者使由连杆部件152支撑的螺纹紧固装置100朝向第一方向上的基端侧移动以将螺纹紧固装置100安装在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上。此外,工作者通过将螺纹紧固装置100的支撑板148插入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的限制板162的凹槽162A来使设置在螺纹紧固装置100的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的插入板156的一部分插入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的限制板164的凹槽164A。
因此,支撑板148的位置被限制板162所限制。此外,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的位置被限制板164所限制,从而使引导部件140的基端部与供给部件166的末端部彼此连续地连接起来。
在此状态下,如图31和图32所示,工作者旋转地移动杠杆部件172以将设置在分离位置(见图31)的杠杆部件172移动至销176配合到凹槽172A中的配合位置(见图32)。
如图32所示,当杠杆部件172移动至配合位置时,设置在摆动部件168D的末端部的按压部件168F被杠杆部件172的末端部按压并且摆动部件168D绕着轴部件168E摆动。
当摆动部件168D摆动时,已经与盖板166A接触且已经阻止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引导部件140的磁体168A沿着磁体168A与盖板166A分离的方向被线状件168C拉拽。相应地,磁体168A与盖板166A分离。由于磁体168A与供给部件166的盖板166A分离,对存在于供给部件166中的外螺纹件N施加的磁力减弱,因此允许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引导部件140。结果,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引导部件140。
如图21实线所示,当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引导部件140时,装置主体102由于螺旋弹簧110(见图33)的偏压力而位于上端位置且移动部件132C位于供给位置。相应地,被供给至引导部件140的外螺纹件N与位于供给位置的移动部件132C的后端部接触,从而外螺纹件N的移动被阻止。
在此状态下,装置主体102从上端位置移动至下端位置,从而移动部件132C从供给位置移动至抑制位置(图21的双点划线)。由于移动部件132C移动至抑制位置,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132C的后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朝向供给目标部件126移动并且与移动部件132C末端部接触。相应地,抑制了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
接下来,如图21和图22所示,已移至下端位置的装置主体102移动至上端位置,从而移动部件132C从抑制位置移动至供给位置。由于移动部件132C移动至供给位置,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132C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且移动部件132C的后端部与下一个外螺纹件N接触。相应地,阻止了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
如图22和图28所示,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的外螺纹件N从接收部分126C供给至空腔部分126A。此外,通过磁体136的磁力将供给至空腔部分126A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延伸,从而使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朝竖直方向上的上侧。此外,外螺纹件N保持在该位置。
在此状态下,如图31和图32所示,工作者旋转地移动位于配合位置的杠杆部件172以将杠杆部件172移动至杠杆部件172与销176分离的分离位置。相应地,螺纹紧固装置100可打开并从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移动(见图34)。由于在此状态下磁体168A与供给部件166的盖板166A接触,因此存在于供给部件166中的外螺纹件N被磁体168A的磁力吸向磁体168A。因此,阻止了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引导部件140。
同时,如图23所示,工作者通过将形成有贯通孔186A的板状第二部件186的贯通孔186A设置成使得贯通孔186A与板状第一部件184的设置在预制孔184A中的内螺纹件M重合来定位第一部件184和第二部件186(定位步骤)。
相反,如图34所示,工作者使可通过连杆部件152而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螺纹紧固装置100向第一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以使螺纹紧固装置100与外螺纹件供给装置160分离。相应地,螺纹紧固装置100的支撑板148与限制板162的凹槽162A分离并且引导部件140与供给部件166分离。
此外,工作者沿竖直方向将螺纹紧固装置100移动至形成在上述第二部件186中的贯通孔186A(见图23)的上侧。
接下来,如图19、图23和图30所示,当工作者将位于上端位置的装置主体102朝向下端位置移动时,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且头部面朝竖直方向上的上侧的外螺纹件N接近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
此外,在装置主体102移动至下端位置之前,外螺纹件N的头部被磁体34的磁力吸住。相应地,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凸缘F与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的端面接触,使得被起子头导向件26保持的外螺纹件N的位置变得稳定。此外,工作者朝向下端位置继续移动装置主体102。
如图20和图24所示,当工作者朝向下端位置继续移动装置主体102时,与起子头导向件26接触且位置稳定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从供给目标部件126的下部向外露出。
这里,由于如上所述,磁体34对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磁体136所施加的磁力大的磁力,因此外螺纹件N不会与起子头导向件26分离。
此外,如图21所示,由于装置主体102从上端位置朝向下端位置移动,因此移动部件132C从供给位置(图21中的实线)移动至抑制位置(图21中的双点划线)。
由于移动部件132C移动至抑制位置,因此已被移动部件132C的后端部阻止了移动的下一个外螺纹件N与移动部件132C的后端部分离并且朝向移动部件132C的末端部移动。朝向移动部件132C的末端部移动的外螺纹件N与移动部件132C的末端部接触而不会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
同时,如图25所示,工作者使与起子头导向件26接触且位置稳定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穿过贯通孔186A和预制孔184A而抵压内螺纹件M。由于外螺纹件N抵压内螺纹件M,因此起子头导向件26克服螺旋弹簧30的偏压力而相对于起子头28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因此,形成为十字形的起子头28的末端部插入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十字槽,从而使起子头28夹设在手柄20(见图33)和外螺纹件N之间。
当起子头28夹设在手柄20和外螺纹件N之间并且压缩载荷施加在起子头28上时,设置在手柄20中的电机(没有示出)运转并使起子头28旋转。结果,如图26所示,将外螺纹件N拧进内螺纹件M(外螺纹件拧紧步骤)。
如图27所示,当螺纹紧固装置100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时,外螺纹件N与螺纹紧固装置100分离。结果,制造出使用外螺纹件N的螺纹紧固物188。
再次执行上述步骤以进一步将另一个外螺纹件N拧进另一个内螺纹件M,从而将外螺纹件N依次拧进内螺纹件M。
装置主体102如上所述地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制造出螺纹紧固物188。其他动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35到图47A和47B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实例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同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可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可省略其描述。
整体结构
如图40和图41所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200不是用于沿水平方向将外螺纹件N拧进目标体的装置,而是用于从竖直方向上的上方将外螺纹件N拧进目标体的装置。
螺纹紧固装置200包括:装置主体202,电源线16的端部固定在该装置主体202上;以及移动部分204,其被支撑为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202移动。
装置主体部分
装置主体202包括:柱状手柄20,其一个端部固定于电源线16的端部并且柱状手柄20由工作者把持;操作单元22,其包括起子头28(见图35),起子头28突出为从手柄20的另一端部沿一个方向(在此实例中为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向外螺纹件N施加扭矩;连接单元210,其固定于手柄20并且支撑可移动部分204;引导单元220,其将外螺纹件N引导至将在下文描述的供给单元212;以及旋转移动单元216,其在旋转地移动的同时将由引导单元220所引导的外螺纹件N依次供给至供给单元212。
操作单元
如图45所示,包括在操作单元22中并且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起子头28的末端部形成为十字形并可以插入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十字槽。
另外,圆筒形起子头导向件206设置为环绕起子头28。起子头导向件206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被起子头28支撑为可以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起子头28移动。
在起子头28和起子头导向件206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30,螺旋弹簧30朝起子头导向件26从起子头28的末端部突伸的一侧(竖直方向上的下侧)偏压起子头导向件206。螺旋弹簧30的基端与固定于起子头28外周表面的环形部件32接触,并且螺旋弹簧30的末端与环形突伸部分208接触,突伸部分208一体地形成在起子头导向件206的内周表面上并且沿起子头导向件206的径向向内突伸。
此外,与环形部件32接触的阶梯部分206A形成在起子头导向件206的基端部(起子头导向件206的靠近手柄20(见图40)的部分)。被螺旋弹簧30沿竖直方向向下偏压的起子头导向件206的阶梯部分206A从竖直方向上的上方与固定于起子头28的环形部件32接触,从而使起子头导向件206相对于起子头28定位。
此外,圆筒形磁体34沿着起子头导向件206的内周表面设置在起子头导向件206的突伸部分208的面向末端的一侧并且该磁体34设置为不从起子头导向件206的末端部突伸出。
如图46A所示,当通过磁体34的磁力朝向磁体34吸引外螺纹件N时,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凸缘F与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的端面接触,从而使外螺纹件N面朝一个方向(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竖直方向)。此外,外螺纹件N的头部、起子头28以及磁体34在此状态下设置为彼此分离。
引导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将外螺纹件N引导至将在下文描述的供给单元212的引导单元220。
如图42所示,引导单元220包括引导部件222,引导部件222的末端部延伸为向下倾斜。引导部件222通过板状支架218固定于将在下文描述的支撑板210B的一个表面(支撑板210B面对手柄20的表面)并且引导部件222的末端部敞开。
此外,引导部件222的引导通道的与引导部件222的纵向正交的横截面是包括盖板222A的封闭横截面并且形成为使得引导通道的横截面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比竖直方向上的上部窄。因此,外螺纹件N的头部与引导通道的两个壁表面接触,使得外螺纹件N的头部设置沿着竖直方向位于螺纹部分的上方。
同时,由于引导部件222的基端部敞开,因此从引导部件222的基端部供给从外螺纹件供给装置226供给的外螺纹件N。
此外,如图41所示,在引导部件222的盖板222A的末端部形成有凹进的凹口224,并且将在下文描述的移动部件216B的一部分从外部通过该凹口224插入引导部件222。
此外,当螺纹紧固装置200安装在设定夹具(没有示出)上时,引导部件222的后端部和外螺纹件供给装置226的外螺纹件供给引导件226A的端部彼此面对。
旋转移动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在旋转地移动的同时将由引导单元220所引导的外螺纹件N依次供给至将在下文描述的供给单元212的旋转移动单元216。
如图35和图41所示,旋转移动单元216包括轴216A,轴216A的一个端部可旋转地由将在下文描述的支撑板210B支撑并且轴216A沿垂直于支撑板210B的表面的方向(在此实例中为水平方向)延伸。
此外,移动部件216B固定于轴216A的另一端部。移动部件216B形成为近似半圆形,并且如上所述移动部件216B的一部分穿过凹口224而插入引导部件222。
当轴216A沿轴216A的周向旋转时,移动部件216B旋转地移动。因此,移动部件216B可以在抑制位置(见图35中的双点划线:第一位置)与供给位置(见图35中的实线: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抑制位置处,移动部件216B的末端部与存在于引导部件222中的外螺纹件N接触以抑制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单元212,在供给位置处,移动部件216B旋转地移动以便将已与移动部件216B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单元212并且移动部件216B的后端部与下一个外螺纹件N接触以阻止该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
此外,旋转移动单元216包括弹簧部件(没有示出),弹簧部件偏压移动部件216B以便将移动部件216B设置在供给位置。
另外,如图40所示,长摆动部件216C的基端部固定于穿过支撑板210B的轴216A的一端。
连接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固定于手柄20并且支撑可移动部分204的连接单元210。
如图40和图41所示,连接单元210包括固定于手柄20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的矩形板状固定部件210A,固定部件210A的表面面朝竖直方向。固定部件210A设置有圆形贯通孔且手柄20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配合在该贯通孔中,从而固定部件210A固定于手柄20。此外,表面面朝水平方向且支撑可移动部分204的矩形板状支撑板210B安装在固定部件210A的端面上。
可移动部分
接下来,将描述被支撑为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202移动的可移动部分204。
如图40和图41所示,可移动部分204包括:供给单元212,其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202移动,并且待由起子头28拧进内螺纹件M(见图39)的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单元212;以及致动器214,其使供给单元212相对于装置主体202而移动。
供给单元
如图35和图41所示,供给单元212包括圆筒形供给目标部件230,其沿竖直方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包括空腔部分230A,起子头导向件206设置在空腔部分230A内。
在供给目标部件230的侧表面形成接收部分230B,空腔部分230A通过接收部分230B向外敞开并且接收部分230B接收将供给至空腔部分230A的外螺纹件N。此外,从接收部分230B朝向引导部件222的末端部延伸的中间部件234与供给目标部件230一体形成。
中间部件234的供给通道的与中间部件234纵向正交的横截面形成为使得供给通道的该横截面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比竖直方向上的上部窄。因此,存在于中间部件234中的外螺纹件N的头部设置成沿着竖直方向位于螺纹部分的上方。此外,由于中间部件234未设置盖板,因此中间部件234的竖直方向上的上部是敞开的。然而,中间部件234的供给通道的横截面的基本形状与引导部件222的引导通道的横截面的基本形状相同。
此外,接收部分230B设置有将空腔部分230A与外部隔开的隔门232。隔门232设置有沿着轴216A延伸的枢轴销232A,并且隔门232是当从枢轴销232A的轴向看去时包括位于隔门232的中间部分处的弯曲部分的板状部件。此外,枢轴销232A设置在隔门232的弯曲部分上。
当起子头导向件206穿过形成在供给目标部件230中的空腔部分230A时,隔门232和起子头导向件206彼此接触且隔门232封闭空腔部分230A(见图35)。同时,供给目标部件230可相对于起子头导向件206移动以使供给目标部件230从起子头导向件206向下突伸。在此情况下,隔门232由于其自身重量而绕着枢轴销232A旋转,从而隔门232的一部分进入空腔部分230A。因此,空腔部分230A敞开(见图36)。
此外,在供给目标部件230的面向接收部分230B的壁部230C中设置有作为第一磁体的实例的磁体136,磁体136使被供给至空腔部分230A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沿着竖直方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使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朝竖直方向上的上侧(一侧)。
此外,磁体136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230A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相对于供给单元212移动的磁体34所施加的磁力小的磁力。换言之,相对于供给单元212移动的磁体34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230A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磁体136所施加的磁力大的磁力。
致动器
接下来,将描述使供给单元212相对于装置主体202移动的致动器214。
如图40和图41所示,致动器214包括:手柄部件240,工作者在把持手柄部件240时对手柄部件240输入载荷;连杆单元242,其传递输入到手柄部件240的载荷;以及伸缩单元244,其由于从连杆单元242传递的载荷而伸缩并通过伸缩使供给单元沿起子头导向件206移动。
手柄部件240形成为L形并且包括设置在手柄部件240的弯曲部分上的沿着轴216A延伸的枢轴销240A。枢轴销240A可旋转地由从手柄20突伸的支撑部件248支撑。
根据此结构,当工作者连同手柄20一起把持手柄部件240的一侧时,手柄部件240绕着枢轴销240A旋转地移动。
连杆单元242包括第一连杆件250,第一连杆件250沿竖直方向延伸且第一连杆件250的上端部通过沿着枢轴销240A延伸的轴部件246可旋转地安装在手柄部件240的另一侧的端部。
此外,第一连杆件250的下端部通过轴部件250A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连杆件252的一个端部上,第二连杆件252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板210B上。第二连杆件252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棒形状,并且第二连杆件252的形成在第二连杆件252的一个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通过轴部件252A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板210B上。
此外,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突伸部分252B与第二连杆件252的位于轴部件250A和轴部件252A之间的部分一体地形成。此外,突伸部分252B的末端部(下端部)与上述摆动部件216C的末端部接触。
同时,如图40和图42所示,伸缩单元244安装在第二连杆件252的另一端部上。
伸缩单元244包括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伸缩部件256。伸缩部件256具有所谓的机械手(magic hand)结构,并且包括多对臂部件,多对臂部件彼此连接,使得臂部件在彼此交叉成大致X形的交叉位置处可相对于彼此而旋转。
伸缩部件256的上端部通过一对线状件258与设置在第二连杆件252的另一端部的突起252C连接。另一方面,伸缩部件256的下端部安装在从供给目标部件230的外周表面突伸的突伸部分230D的末端部。当伸缩部件256收缩时,供给单元212位于中间部件234面对引导部件222的上端位置(见图35和40)。相反,当伸缩部件256伸展时,供给单元212位于供给目标部件230的一部分从起子头导向件206沿竖直方向向下突伸的下端位置(见图36和图42)。
同时,在供给目标部件230和固定部件210A之间设置有朝上端位置偏压供给单元212的弹簧部件260。
根据此结构,如图35和图40所示,当工作者未把持手柄部件240时,供给单元212由于弹簧部件260的偏压力而位于上端位置并且伸缩部件256收缩。同时,移动部件216B由于弹簧部件(没有示出)的偏压力而位于供给位置(见图35中的实线),并且摆动部件216C的末端部与突伸部分252B的末端部彼此接触。此外,中间部件234与引导部件222的末端部彼此面对。
相反,如图36和图42所示,当工作者把持手柄部件240时,载荷通过第一连杆件250传递至第二连杆件252,从而包括突伸部分252B的第二连杆件252绕着轴部件252A旋转。由于突伸部分252B旋转,因此已经与突伸部分252B接触的摆动部件216C绕着轴216A摆动。相应地,轴216A旋转,以使移动部件216B从供给位置移动至抑制位置(见图36中的实线)。此外,由于第二连杆件252旋转,因此第二连杆件252的另一端部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当第二连杆件252的另一端部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时,载荷通过线状件258传递至伸缩部件256,从而使已经收缩的伸缩部件256伸展。因此,供给单元212移动至下端位置。
动作
接下来,将描述使用上述螺纹紧固装置200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如图40和图41所示,当螺纹紧固装置200安装在设定夹具(没有示出)上时,引导部件222的后端部和外螺纹件供给装置226的外螺纹件供给引导件226A的端部彼此面对。此外,外螺纹件N从外螺纹件供给装置226被供给至引导部件222。
如图35和图40所示,由于在此状态下工作者未把持手柄部件240,因此供给单元212由于弹簧部件260的偏压力而位于上端位置并且伸缩部件256收缩。同时,移动部件216B由于弹簧部件(没有示出)的偏压力而位于供给位置(见图35中的实线)并且摆动部件216C的末端部和突伸部分252B的末端部彼此接触。当移动部件216B位于供给位置时,被供给至引导部件222的外螺纹件N接触位于供给位置的移动部件216B的后端部。因此,停止外螺纹件N的移动。此外,中间部件234和引导部件222的末端部彼此面对。
接下来,如图42和图43所示,工作者在将螺纹紧固装置200与设定夹具分离后把持手柄部件240。
当工作者把持手柄部件240时,载荷通过第一连杆件250传递至第二连杆件252且包括突伸部分252B的第二连杆件252绕着轴部件252A旋转。由于突伸部分252B旋转,因此已经与突伸部分252B接触的摆动部件216C绕着轴216A摆动。
因此,如图35和图36所示,位于供给位置的移动部件216B移动至抑制位置。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216B的后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朝向供给目标部件230移动并与移动部件216B的末端部接触,从而抑制了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
此外,如图42和图43所示,当第二连杆件252旋转时,第二连杆件252的另一端部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且载荷通过线状件258传递至伸缩部件256。因此,已收缩的伸缩部件256伸展,以使供给单元212移动至下端位置。
接下来,如图37和图40所示,当工作者释放手柄部件240时,供给单元212由于弹簧部件260的偏压力而移动至上端位置。因此,伸缩部件256收缩,使得第二连杆件252沿反转方向旋转。此外,由于供给单元212移动至上端位置,因此中间部件234与引导部件222的末端部彼此面对。
由于第二连杆件252沿反转方向旋转,因此摆动部件216C和轴216A沿反转方向旋转并且位于抑制位置的移动部件216B移动至供给位置。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216B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单元212并且移动部件216B的后端部与下一个外螺纹件N彼此接触,从而阻止了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
如图37所示,被供给至供给单元212的外螺纹件N与通过接触起子头导向件206而封闭空腔部分230A的隔门232接触并且停止于接收部分230B的前方。
接下来,如图38所示,当工作者把持手柄部件240时,供给单元212如上所述地移动至下端位置并且移动部件216B移动至抑制位置。
由于供给单元212移动至下端位置,因此供给目标部件230的一部分沿竖直方向从起子头导向件206向下突伸。因此,隔门232敞开空腔部分230A。由于隔门232敞开空腔部分230A,因此已经停止在接收部分230B前方的外螺纹件N从接收部分230B被供给至空腔部分230A。另外,通过磁体136的磁力将供给至空腔部分230A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沿竖直方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朝竖直方向上的上侧(一侧)。
此外,由于移动部件216B移动至抑制位置,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216B后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朝向供给目标部件230移动并且与移动部件216B的末端部接触。因此,抑制了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126。
接下来,如图39和图44所示,当工作者释放手柄部件240时,如上所述,供给单元212从下端位置移动至上端位置且移动部件216B移动至供给位置。
这里,当位于下端位置的供给单元212向上端位置移动时,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230且头部面朝竖直方向上的上侧的外螺纹件N接近起子头导向件206的末端部。
在供给单元212移动至上端位置之前,外螺纹件N的头部被磁体34的磁力吸引。因此,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凸缘F与起子头导向件206的末端部的端面接触,以使外螺纹件N的位置变得稳定。此外,与起子头导向件206接触且位置稳定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从供给目标部件230的下部向外露出。
这里,由于如上所述,磁体34对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230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磁体136所施加的磁力大的磁力,因此外螺纹件N不会与起子头导向件206分离。
此外,隔门232通过与起子头导向件206接触而封闭空腔部分230A。
另外,由于移动部件216B移动至供给位置,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216B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单元212且移动部件216B的后端部与下一个外螺纹件N彼此接触。因此,阻止了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
同时,如图39所示,工作者通过将形成有贯通孔272A的板状第二部件272的贯通孔272A设置成使得贯通孔272A与板状第一部件270的设置在预制孔270A中的内螺纹件M重合来定位第一部件270和第二部件272(定位步骤)。
接下来,如图39以及图46A和图46B所示,工作者使与起子头导向件206接触且位置稳定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穿过贯通孔272A和预制孔270A而抵压内螺纹件M。由于外螺纹件N抵压内螺纹件M,因此起子头导向件206克服螺旋弹簧30的偏压力而相对于起子头28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因此,形成为十字形的起子头28的末端部插入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十字槽,从而使起子头28夹设在手柄20(见图40)和外螺纹件N之间。
当起子头28夹设在手柄20和外螺纹件N之间且压缩载荷施加在起子头28上时,设置在手柄20(见图40)中的电机(没有示出)运转并且使起子头28旋转。如图47A所示,当起子头28旋转时,外螺纹件N被拧进内螺纹件M(外螺纹件拧紧步骤)。
如图47B所示,当螺纹紧固装置200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时,螺纹紧固装置200与外螺纹件N分离。结果,制造出使用外螺纹件N的螺纹紧固物274。
再次执行上述步骤以进一步将另一个外螺纹件N拧进另一个内螺纹件M,从而将外螺纹件N依次拧进内螺纹件M。
当如上所述地用把持手柄20的手操作手柄部件240时,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单元212。其他动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49到图6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实例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同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可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可省略其描述。
整体结构
如图49所示,螺纹紧固装置300是用于沿水平方向将外螺纹件N拧进目标体的装置。螺纹紧固装置300包括:装置主体12,电源线16的端部固定在该装置主体12上;移动部分302,其被支撑为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12移动;引导单元44,其固定于装置主体12并且将外螺纹件N引导至移动部分302;旋转移动单元304,其在旋转地移动的同时将由引导单元44所引导的外螺纹件N依次供给至移动部分302;以及作为操作部件的实例的操作单元306,其使移动部分302相对于装置主体12移动。
装置主体
装置主体12包括:作为柱状手柄部分的实例的手柄20,其一个端部固定于电源线16的端部并且柱状手柄20由工作者把持;操作单元22,其包括起子头28,起子头28从手柄20的另一端部沿一个方向(箭头A的方向)延伸;以及连接单元308,其一个端部固定于手柄20并且另一端部支撑包括在移动部分302中的将在下文描述的基座324以允许基座324移动。
连接单元
连接单元308包括基座部件312,基座部件312的一个方向上的基端部固定于手柄20的下表面并且基座部件312从手柄20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突出并延伸。
沿一个方向延伸且具有凹状横截面的导轨部312A形成在从手柄20突伸的基座部件312的一部分的上表面上,将在下文描述的基座324可移动地由导轨部312A支撑。
移动部分
接下来,将描述被支撑为可相对于装置主体12移动的移动部分302。
移动部分302包括供给单元316,供给单元316被支撑为可沿一个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12移动且待由起子头28拧进内螺纹件M(见图15)的外螺纹件N从引导单元44被供给至供给单元316。
供给单元
如图59所示,供给单元316包括:供给目标部件318,其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矩形横截面;以及中间部件320,其与供给目标部件318一体地形成,接收来自引导单元44的外螺纹件N,并且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318。
另外,供给单元316包括:一对板部件322,供给目标部件318沿正交方向(箭头B的方向)夹设在该对板部件322之间并且该对板部件322固定于供给目标部件318;基座324,其固定于供给目标部件318的下表面并且可移动地由上述导轨部312A支撑。
板部件322的一部分从供给目标部件318向上突伸,并且在一对板部件322之间延伸的杆326安装在板部件322的突伸部分上。此外,沿正交方向延伸的杆328安装在手柄20的一个方向上的末端部。
此外,移动部分302包括:螺旋弹簧330,其一端安装在杆326上且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杆328上,并且螺旋弹簧330沿一个方向延伸;以及供给单元316,其通过螺旋弹簧330的偏压力偏压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
此外,供给单元316的移动范围由止动件(没有示出)限制,并且供给单元316被连接单元308支撑为可在供给单元316已相对于装置主体12朝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移动的基端位置(见图50和图51)与供给单元316已相对于装置主体12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的末端位置(见图58和图59)之间移动。
此外,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空腔部分334形成在供给目标部件318中,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空腔部分334并且起子头导向件26可穿过空腔部分334。此外,作为矩形接收部分的实例的接收开口318A形成在供给目标部件318的上表面,接收开口318A接收从中间部件320供给至空腔部分334的外螺纹件N。
此外,在供给目标部件318的壁部318B的面向接收开口318A的部分中设置有作为第一磁体的实例的磁体332,磁体332通过磁力将供给至空腔部分230A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使得外螺纹件N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使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朝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一侧)。磁体332设置在外螺纹件N的螺纹部分的下方,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朝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
此外,磁体332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334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相对于供给单元316移动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磁体34(见图50)所施加的磁力小的磁力。换言之,相对于供给单元316移动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磁体34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334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磁体332所施加的磁力大的磁力。
同时,移动部件66旋转地移动,从而将外螺纹件N从引导单元44供给至中间部件320,中间部件320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318。
中间部件320包括:供给口320A,外螺纹件N从引导单元44被供给至供给口320A;以及中空的保持部分320B,其首先保持从供给口320A供给的外螺纹件N并且与供给目标部件318的接收开口318A连通。
另外,在保持部分320B的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设置有使由接收开口318A所形成的开口扩宽或收窄的扩宽-收窄部件314。扩宽-收窄部件314可旋转地由沿正交方向延伸的轴部件314A支撑。此外,扩宽-收窄部件314绕着轴部件314A旋转地移动,从而扩宽-收窄部件314的自由端部移动以扩宽或收窄由接收开口318A所形成的开口。
此外,在面对扩宽-收窄部件314且夹设有保持部分320B的壁表面上形成有钩挂部分321(见图50),钩挂部分321朝向保持部分320B突伸,通过钩挂部分321暂时钩挂穿过保持部分320B以及供给目标部件318的接收开口318A的外螺纹件N的头部。
在此结构中,当移动部分302位于基端位置时,如图50和图51所示,扩宽-收窄部件314的自由端部与起子头导向件26接触。在此状态下,由接收开口318A所形成的开口被扩宽-收窄部件314收窄。因此,被保持部分320B保持的外螺纹件N不会穿过接收开口318A。此外,中间部件320的供给口320A面对引导部件60的下端部,从而外螺纹件N可以从引导部件60穿过供给口320A被供给至保持部分320B。
同时,当移动部分302从基端位置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且扩宽-收窄部件314的自由端部与起子头导向件26彼此分离时,如图58和图59所示,扩宽-收窄部件314绕着轴部件314A旋转。因此,由接收开口318A所形成的开口被扩宽。在此状态下,被保持部分320B保持的外螺纹件N穿过接收开口318A。
此处,当在扩宽-收窄部件314绕着轴部件314A旋转以使接收开口318A所形成的开口扩宽的同时外螺纹件N穿过接收开口318A时,如图56和图57所示,钩挂部分321暂时钩挂外螺纹件N的头部。此外,在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绕着外螺纹件N的头部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旋转地移动的同时,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318的空腔部分334。
旋转移动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在旋转地移动的同时将由引导单元44所引导的外螺纹件N依次供给至移动部分302的旋转移动单元304。
如图50和图51所示,旋转移动单元304包括轴70,轴70沿正交方向延伸并且可旋转地由一对板部件338(见图49)支撑。同时,将在图中适当地省略板部件338的各个部分以便能够容易地理解其他部件的结构。
如图51所示,杆部件340的一个端部固定于轴70的一个端部。突起340A形成在杆部件340的一端。另外,螺旋弹簧344设置为一端安装在从引导单元44的引导部件60的一侧突伸的突起60D上且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突起340A上。此外,由于螺旋弹簧344的偏压力,杆部件340的另一端部与将在下文描述的杆部件346的一个端部接触。
杆部件346的在杆部件346的纵向上的中间部分可旋转地由固定于一个板部件338(在图51中省略)的轴部件348支撑。此外,杆部件346的另一端部与固定于基座部件312的凸轮部件350的阶梯状凸轮面352接触。
凸轮面352包括:上表面352A,其面朝上并且沿一个方向延伸;以及侧表面352B,其与上表面352A的一个方向上的末端部连接并且通过向下弯曲上表面352A而形成为面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
在此结构中,如图51所示,当移动部分302位于基端位置时,杆部件346的另一端部与凸轮部件350的侧表面352B接触。此外,由于螺旋弹簧344的偏压力,杆部件340的另一端部与杆部件346的一个端部接触。在此状态下,通过轴70而与杆部件340相连接的移动部件66将已经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供给至中间部件320并且移动部件66的后端部与下一个外螺纹件N接触。因此,移动部件66位于阻止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的供给位置。
同时,如图59所示,当移动部分302设置在末端位置时,杆部件346的另一端部与凸轮部件350的上表面352A接触。因此,与杆部件346的一个端部接触的杆部件340与轴70一同旋转。由于轴70旋转,因此移动部件66位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与存在于引导部件60中的外螺纹件N接触以抑制将该外螺纹件N供给至中间部件320的抑制位置。
操作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使供给单元316(移动部分302)相对于装置主体12移动的操作单元306。
如图49和图50所示,操作单元306包括:L形杠杆356,其设置在基座部件312的下方并且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杠杆356的一个方向上的基端部向下弯曲;以及L形连杆358,其设置在供给单元316的与杆部件346相对的一侧。
杠杆
操作单元306包括板部件360,板部件360的上端部安装在基座部件312上,并且杠杆356的一个方向上的末端部可旋转地由固定于板部件360的轴部件362支撑。因此,当用把持手柄20的手操作杠杆356的一个方向上的基端部时,杠杆356绕着轴部件362旋转。
同时,连杆358设置在板部件360的与杠杆356相对的一侧,并且连杆358的弯曲部分可旋转地由固定于板部件360的轴部件364支撑。
此外,L形连杆358包括从弯曲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部分358A和从弯曲部分朝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延伸的水平部分358B。沿正交方向延伸的销368固定于水平部分358B的一个方向上的基端部。
如图51所示,销368的末端部由形成在杠杆356中并且沿一个方向延伸的长孔356A可移动地接收。
同时,如图50所示,连杆358的竖直部分358A的上部与沿正交方向延伸且基端部固定于板部件322的销370的外周表面接触。
当在此结构中不操作杠杆356(不对杠杆356施加力)时,连杆358的竖直部分358A抵压由于螺旋弹簧330的偏压力而位于基端位置的移动部分302的销370。因此,确定了连杆358的位置,并且通过销368和长孔356A(见图51)确定了杠杆356的位置。在此状态下,如图50和图51所示,杠杆356位于其初始位置。
同时,当工作者通过用把持手柄20的手抓握杠杆356来使杠杆356旋转时,如图58所示,杠杆356移动至其操作位置。此外,连杆358通过销368和长孔356A(见图51)绕着轴部件364旋转。因此,连杆358的竖直部分358A的上部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按压销370,以使移动部分302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结果,将移动部分302设置在末端位置。
动作
接下来,将描述使用上述螺纹紧固装置300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首先,工作者把持螺纹紧固装置300的手柄20。在此状态下,工作者不抓握杠杆356。
此外,如图49所示,外螺纹件N在引导部件60中沿着引导部件60的纵向排成一列并且外螺纹件N的头部设置成沿着竖直方向位于螺纹部分的上方。
由于在此状态下移动部件66位于如图50和图51所示的供给位置,因此被供给至引导部件60的外螺纹件N与移动部件66的后端部接触并且停止在此位置。
接下来,当工作者在把持手柄20的同时抓握杠杆356时,移动部分302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
当移动部分302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时,凸轮部件350如图53所示地移动。因此,杆部件346的已经与凸轮部件350的侧表面352B接触的另一端部与凸轮部件350的上表面352A接触。此外,当杆部件346和杆部件340旋转地移动时,位于供给位置的移动部件66向抑制位置移动。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66的后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向引导部件60的末端部移动,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接触并且停止在此位置(见图52)。
接下来,当工作者释放杠杆356时,移动部分302移动至位于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的基端位置(移动部分302返回到基端位置)。
如图55所示,当移动部分302移动至基端位置时,凸轮部件350也移动。因此,杆部件346的已经与凸轮部件350的上表面352A接触的另一端部与凸轮部件350的侧表面352B接触。因此,杆部件346和杆部件340旋转地移动,以使位于抑制位置的移动部件66移动至供给位置。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中间部件320的保持部分320B,并且移动部件66的后端部与下一个外螺纹件N接触以阻止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见图54)。
同时,当移动部分302位于基端位置时,扩宽-收窄部件314的自由端部与起子头导向件26的外周表面接触并且由接收开口318A所形成的开口被收窄。因此,被供给至保持部分320B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通过接收开口318A与设置在空腔部分334内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外周表面接触,并且外螺纹件N保持在保持部分320B内。
接下来,当工作者在把持手柄20的同时抓握杠杆356时,销370通过连杆358被压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因此,移动部分302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
如图57所示,当移动部分302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移动时,凸轮部件350也移动。因此,杆部件346的已经与凸轮部件350的侧表面352B接触的另一端部与凸轮部件350的上表面352A接触。因此,杆部件346和杆部件340旋转地移动,以使位于供给位置的移动部件66移动至抑制位置。
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66后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移动至引导部件60的末端部,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接触,并且停止在此位置(见图56)。
另外,当工作者在把持手柄20的同时抓握杠杆356时,销370通过连杆358被压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因此,移动部分302移动至位于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的末端位置。
如图58和图59所示,当移动部分302移动至末端位置时,接收开口318A设置为比设置在空腔部分334内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更接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因此,扩宽-收窄部件314的自由端部与设置在空腔部分334内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外周表面分离,从而扩宽-收窄部件314旋转。因此,由接收开口318A所形成的开口被扩宽。
因此,保持在保持部分320B中的外螺纹件N穿过接收开口318A。这里,当外螺纹件N穿过接收开口318A时,外螺纹件N头部在被钩挂部分321暂时钩挂(见图56和57)之后穿过接收开口318A。因此,在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绕着外螺纹件N头部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旋转地移动的同时,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318的空腔部分334。通过磁体332的磁力将正在旋转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因此,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
接下来,当工作者在把持手柄20的同时释放杠杆356时,移动部分302由于螺旋弹簧330的偏压力而移动至位于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的基端位置(移动部分302返回到基端位置)。
当移动部分302移动至基端位置时,如图60和图61所示,连杆358通过销370被压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并且连杆358旋转。因此,杠杆356返回到初始位置。
此外,当移动部分302向基端位置移动时,凸轮部件350也移动。因此,杆部件346的已经与凸轮部件350的上表面352A接触的另一端部与凸轮部件350的侧表面352B接触。因此,杆部件346和杆部件340旋转地移动,以便使位于抑制位置的移动部件66移动至供给位置。因此,已经与移动部件66的末端部接触的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中间部件320的保持部分320B,并且移动部件66的后端部与下一个外螺纹件N接触以阻止下一个外螺纹件N的移动。
同时,扩宽-收窄部件314的自由端部与设置在空腔部分334内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外周表面接触并且使接收开口318A所形成的开口收窄。因此,被供给至保持部分320B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通过接收开口318A而与设置在空腔部分334内的起子头导向件26的外周表面接触,并且外螺纹件N保持在保持部分320B内。
同时,当移动部分302向基端位置移动时,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318且头部面向一个方向上的基端侧的外螺纹件N接近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
此外,在移动部分302到达基端位置之前,外螺纹件N的头部被磁体34(见图50)的磁力吸引。因此,形成在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凸缘F与起子头导向件26的末端部的端面接触。因此,外螺纹件N被起子头导向件26保持,从而外螺纹件N的位置变得稳定。与起子头导向件26接触且位置稳定的外螺纹件N从供给目标部件318朝向一个方向上的末端侧突伸。
这里,由于如上所述,磁体34对被供给至空腔部分334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磁体332所施加的磁力大的磁力,因此外螺纹件N不会与起子头导向件26分离。
当工作者如上所述地在保持螺纹紧固装置300中的手柄20的同时操作杠杆356时,将外螺纹件N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318。
其他动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62到图6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的实例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同时,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可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可省略其描述。
整体结构
如图62所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400不是用于沿水平方向将外螺纹件N拧进目标体的装置,而是用于从竖直方向上的上方将外螺纹件N拧进目标体的装置。
螺纹紧固装置400包括:装置主体202,电源线16的端部固定在该装置主体202上;以及可移动部分404,其被支撑为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202移动。
可移动部分
接下来,将描述被支撑为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202移动的可移动部分404。
如图62所示,可移动部分404包括:供给单元412,其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202移动并且待由起子头28(见图65)拧进内螺纹件M的外螺纹件N被供给至供给单元412;以及致动器414,其使得供给单元412相对于装置主体202而移动。
供给单元
如图62和图65所示,供给单元412包括供给目标部件430,该供给目标部件430沿竖直方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包括空腔部分430A,起子头导向件206设置在空腔部分430A内。
如图65所示,在供给目标部件430的侧表面上形成有接收部分430B,空腔部分430A通过接收部分430B向外敞开并且接收部分430B接收将被供给至空腔部分430A的外螺纹件N。此外,从接收部分430B朝向引导部件222的末端部延伸的中间部件434与供给目标部件430一体地形成。
此外,接收部分430B设置有将空腔部分430A与外部隔开的隔门232。隔门232设置有沿着轴216A延伸的枢轴销232A,并且隔门232是当从枢轴销232A轴向看去时包括位于隔门232的中间部分处的弯曲部分的板状部件。此外,上述枢轴销232A设置在隔门232的弯曲部分上。
此外,在供给目标部件430的面向接收部分430B的壁部430C中设置有作为第一磁体的实例的磁体136,磁体136通过磁力将供给至空腔部分430A的外螺纹件N设置为使得外螺纹件N沿竖直方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使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朝竖直方向上的上侧(一侧)。此外,在磁体136的上方设置有磁体432,磁体432对被供给至空腔部430A的外螺纹件N施加比磁体136所施加的磁力小的磁力。
因此,被供给至空腔部分230A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被磁体136的磁力吸引并且外螺纹件N的头部被磁体432的磁力吸引,从而外螺纹件N的位置变得稳定。
致动器
接下来,将描述使供给单元412相对于装置主体202移动的致动器414。
如图62所示,致动器414包括:手柄部件240,工作者在把持手柄部件240时对手柄部件240输入载荷;连杆单元242,其传递输入到手柄部件240的载荷;以及滑动单元444,其借助从连杆单元242传递的载荷而滑动并且使供给单元412沿着起子头导向件206而移动。
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446安装在支撑板210B上,并且连杆单元242的第一连杆件250的下端部安装在可移动地由导轨446支撑的滑动部件448上。
此外,滑动部件448通过连接部件450而安装在上述供给目标部件430上,连接部件450设置在支撑板210B与第一连杆件250相对的一侧。
动作
接下来,将描述使用上述螺纹紧固装置400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如图62所示,当螺纹紧固装置400安装在设定夹具(没有示出)上时,引导部件222的后端部与外螺纹件供给装置226的外螺纹件供给引导件226A的端部彼此面对。此外,将外螺纹件N从外螺纹件供给装置226供给至引导部件222。
如图62所示,由于在此状态下工作者未把持手柄部件240,因此供给单元412由于弹簧部件260的偏压力而位于上端位置且滑动部件448位于导轨446的上端部。在此状态下,中间部件434(见图65)和引导部件222的末端部彼此面对。
接下来,如图63所示,工作者在将螺纹紧固装置400与设定夹具分离之后,用抓握手柄20的手把持手柄部件240。当工作者把持手柄部件240时,载荷通过第一连杆件250传递至滑动部件448并且滑动部件448沿着导轨446向下移动。
如图65所示,由于供给单元412移动至下端位置,因此供给目标部件430的一部分沿竖直方向从起子头导向件206向下突伸。因此,隔门232敞开空腔部分430A。由于隔门232敞开空腔部分430A,因此已经停止在接收部分430B前方的外螺纹件N从接收部分430B被供给至空腔部分430A。
另外,被供给至空腔部分430A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被磁体136的磁力吸引且外螺纹件N的头部被磁体432的磁力吸引。因此,外螺纹件N设置为沿着竖直方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外螺纹件N的头部面朝竖直方向上的上侧(一侧)。
接下来,如图64所示,当工作者释放手柄部件240时,供给单元412由于弹簧部件260的偏压力而从下端位置移动至上端位置。
在供给单元412移动至上端位置之前,外螺纹件N的头部被磁体34(见图65)的磁力吸引。因此,形成在外螺纹件N头部的凸缘F与起子头导向件206的末端部的端面接触,从而外螺纹件N的位置变得稳定。此外,与起子头导向件206接触且位置稳定的外螺纹件N的末端部从供给目标部件430的下部向外露出。
其他动作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相同。
在参考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同时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具有不同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8A所示,磁体58设置在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的外螺纹件N的螺纹部分的竖直方向上的下方。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如图48B所示,磁体90可设置在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的整个外螺纹件N的竖直方向上的下方。选择性地,如图48C所示,磁体92可设置在被供给至供给目标部件48的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竖直方向上的下方。
同时,已通过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实例描述了在第一部件中设置内螺纹件M的结构。然而,可设置翻边以代替内螺纹件M并且内螺纹件可形成在预制孔的端面上。
同时,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已描述了在任何时刻改变各部件的位置时各部件的运动。然而,这些运动可以由一系列操作来执行。
同时,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磁体432用于使被供给至空腔部分430A的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位置稳定。然而,不需要特地使用磁体432,而是如图66所示,空腔部分430A的一部分可通过可弹性变形的板簧460来收窄,以使外螺纹件N的头部的位置稳定。此外,如上所述,磁体432或板簧460可用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螺纹紧固装置中。

Claims (8)

1.一种螺纹紧固装置,包括:
供给目标部件,其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外螺纹件将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
第一磁体,其通过磁力定位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外螺纹件以使该外螺纹件沿着所述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使该外螺纹件的头部面朝一侧;
保持部件,其能够沿所述一个方向相对于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移动,所述保持部件包括第二磁体,当所述保持部件沿所述一个方向相对于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移动以接近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并且被设置为沿所述一个方向延伸的外螺纹件时所述第二磁体对该外螺纹件施加比所述第一磁体对该外螺纹件施加的磁力大的磁力,并且所述保持部件在相对于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移动的同时通过与被所述第二磁体的磁力吸引的外螺纹件的头部接触来保持该外螺纹件;以及
施力部件,其对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外螺纹件施加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还包括:
手柄部分,其支撑所述保持部件并且将由工作者把持;以及
操作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施力部件的基端部并且通过被操作而使所述供给目标部件沿所述一个方向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由把持所述手柄部分的手来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其中,
所述供给目标部件设置有接收沿倾斜于所述一个方向的方向供给的外螺纹件的接收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面向所述接收部分的壁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还包括:
引导部件,其朝向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所述接收部分引导外螺纹件并且形成为朝向所述接收部分倾斜地延伸,
其中,所述引导部件的引导通道的与所述引导部件的纵向正交的横截面的竖直方向上的下部比所述引导通道的所述横截面的竖直方向上的上部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件设置有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通过交替地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而将外螺纹件依次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阻止通过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移动而由所述引导部件引导的外螺纹件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由所述引导部件引导的外螺纹件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其中,
被供给至所述供给目标部件的外螺纹件的头部形成有沿所述外螺纹件的径向突伸的凸缘,并且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圆筒形形状,并且圆筒形的所述保持部件的环形端面与所述凸缘彼此接触。
8.一种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设置有内螺纹件的板状第一部件和形成有贯通孔的板状第二部件进行定位以使所述第二部件的贯通孔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内螺纹件重合;以及
通过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螺纹紧固装置将外螺纹件穿过所述贯通孔拧进所述内螺纹件而将所述第一部件紧固到所述第二部件上。
CN201310238950.3A 2012-01-27 2013-06-17 螺纹紧固装置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Pending CN1035222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5758 2012-01-27
JP2012149615A JP5206897B1 (ja) 2012-01-27 2012-07-03 ねじ締結装置、ねじ締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2-149615 2012-07-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2246A true CN103522246A (zh) 2014-01-22

Family

ID=48713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8950.3A Pending CN103522246A (zh) 2012-01-27 2013-06-17 螺纹紧固装置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07742A1 (zh)
JP (1) JP5206897B1 (zh)
CN (1) CN10352224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1654B1 (ko) 2013-10-24 2015-09-08 바이옵트로 주식회사 나사 체결 장치
KR101465538B1 (ko) * 2014-09-01 2014-11-26 (주)보성테크 자동정렬형 스크루 체결기
US11969839B2 (en) 2020-08-20 2024-04-30 Swinerton Incorporated Mobile fastener machine platform
US11701761B2 (en) * 2020-08-31 2023-07-18 Swinerton Incorporated Mobile and modular drill apparatu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use
CN112157644B (zh) * 2020-10-10 2022-03-01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堆外核探测器辅助安装机器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3427A1 (de) * 1983-09-16 1985-04-04 Karl M. Reich Maschinenfabrik GmbH, 7440 Nürtingen Einschraubgeraet
TW198705B (zh) * 1988-10-22 1993-01-21 Aoyama Yoshiko Koko
US5291645A (en) * 1989-12-01 1994-03-08 Yoshitaka Aoyam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and tightening threaded parts
DE69209326T2 (de) * 1991-01-12 1996-10-31 Yoshitaka Aoyama Zuführeinrichtung für Teile
JP2509103B2 (ja) * 1991-02-23 1996-06-19 好高 青山 部品供給装置
JPH04319076A (ja) * 1991-04-13 1992-11-10 Yoshitaka Aoyama 部品の受渡し構造部
JP3008046B2 (ja) * 1991-09-14 2000-02-14 好高 青山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ナットの供給制御装置
JPH05154725A (ja) * 1991-12-07 1993-06-22 Yoshitaka Aoyama ボルトまたはナット等の供給締付け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WO1993019891A1 (en) * 1992-04-04 1993-10-14 Yoshitaka Aoyama Parts supply method and apparatus
JPH0595921U (ja) * 1992-05-30 1993-12-27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ボルト反転機構
US5372280A (en) * 1992-08-29 1994-12-13 Yoshitaka Aoyama Chucking type parts feeding apparatus
US5960678A (en) * 1997-04-29 1999-10-05 Kennedy; Harley K. Automatic stress plate feeder
JP2004160616A (ja) * 2002-11-15 2004-06-10 Kanto Auto Works Ltd ビス締結ドライバ
DE10305041A1 (de) * 2003-02-07 2004-08-19 Hilti Ag Zwischenfestlegung
JP4025912B2 (ja) * 2004-04-17 2007-12-26 好高 青山 フランジ状部材を備えた軸状部品の供給装置
JP4879673B2 (ja) * 2006-08-03 2012-02-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連続ねじ締付け機のねじ送り装置
JP4556217B2 (ja) * 2007-07-17 2010-10-06 好高 青山 ヘッド部材付き軸状部品の供給装置
US8047100B2 (en) * 2008-02-15 2011-11-01 Black & Decker Inc. Tool assembly having telescoping fastener support
JP2010064238A (ja) * 2008-09-08 2010-03-25 Yoshitaka Aoyama 部品供給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DE102009035867A1 (de) * 2009-03-05 2010-09-09 Heiko Schmidt Setzgerät zum Verarbeiten bzw. Setzen von Verbindungselementen, Bit zum Verarbeiten von Verbindungselementen sowie Bolzen, insbesondere Gewindebolzen
JP2011148030A (ja) * 2010-01-20 2011-08-04 Toyota Motor Corp ボルト締付装置
US8424420B2 (en) * 2010-08-27 2013-04-23 Eaton Corporation Fastener tool and feeder assembly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07742A1 (en) 2014-01-09
JP2013173217A (ja) 2013-09-05
JP5206897B1 (ja)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2246A (zh) 螺纹紧固装置和制造螺纹紧固物的方法
JP5713105B2 (ja) エンドエフェクタおよびロボット
CN102332641B (zh) 弹簧夹元件和接线盒
US20080073823A1 (en) Clamp structure
KR20120107085A (ko) 파지 부재 링키지를 갖는 재료 급송 장치 그리고 그 동작 방법
CN104279411A (zh) 摄像机固定装置
WO2012063022A2 (en) Rive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368963B (zh) 机器人系统
CN103388708A (zh) 线夹结构
US20180207776A1 (en) Pu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150149A (zh) 一种可调节式内外六角扳手
US20140020227A1 (en) Bnc connector nut gripper/driver
CN103671380B (zh) 插销连接结构
US10272482B2 (en) Pivoting jaw and motor-actuable handheld apparatus
KR102125638B1 (ko) 절단 공구
CN105013946B (zh) 一种多点成形冲头的安装结构及其调形机械手
US20120042747A1 (en) Controller for rotation and movement motion
CN107046215B (zh) 一种杠杆式端子压接机
CN201316960Y (zh) 可调式钳子
KR101465538B1 (ko) 자동정렬형 스크루 체결기
KR101501429B1 (ko) 리니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모터
WO2013136595A1 (ja) ネジ締め装置
CN107538413B (zh) 一种拧钉机械手的批头机构
KR101377199B1 (ko) 볼 조인트 해제 장치
CN220527572U (zh) 一种机电设备的电气管线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95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895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