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7681B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7681B
CN103507681B CN201310213732.4A CN201310213732A CN103507681B CN 103507681 B CN103507681 B CN 103507681B CN 201310213732 A CN201310213732 A CN 201310213732A CN 103507681 B CN103507681 B CN 103507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eg rest
main body
epidermis
res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37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7681A (zh
Inventor
中村武
家龟宽
高田淳
高田淳一
冈村浩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HK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HK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HK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HK Sp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07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7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7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76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并且抑制保护片被夹入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在车辆用座椅(10)中,由于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在第一缝制部(104)和第二缝制部(106)被保持于连结面套(28),因此在未对保护片单元(100)作用张力的状态下,第一片材(102)借助自身的面刚性返回沿着座椅前后方向的状态。因此配置成:在搁脚部主体(80)转动至收存位置时,从侧面观察时第一片材(102)在搁脚部主体(80)的座椅后侧从第二缝制部(106)向座椅后侧延伸。因此无需增加现有技术那样的带状橡胶等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并且抑制保护片单元(100)被夹在座椅座垫(12)的前端部与搁脚部主体(80)的一端部之间。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搁脚部(ottoman)主体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车辆用座椅中有具备搁脚部装置(参照日本特开2002-186540号公报)的座椅。日本特开2002-186540号公报所记载的搁脚部装置具有搁脚部主体和展开机构,搁脚部主体通过展开机构而被支承为能够在收纳位置和放脚位置之间转动。另外,在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设置有保护片,在搁脚部主体配置于放脚位置时,保护片在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展开,从而抑制展开机构的露出。
而且,带状橡胶的一端部缝制在保护片的中间部,该带状橡胶的另一端部被固定安装于展开机构的支承管。由此,在搁脚部主体从放脚位置向收纳位置转动时,保护片因带状橡胶的弹力而被拉入座椅后侧,成为配置在座椅座垫的下侧的状态。因此抑制保护片被夹在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的情况。
然而,上述的车辆用座椅,如上述那样由于保护片因带状橡胶的弹力而被拉入座椅后侧,因此需要另外设置将保护片拉入座椅后侧的部件。因此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并且抑制保护片被夹入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的车辆用座椅。
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具备:表皮,其覆盖构成座椅座垫的一部分的衬垫的表面,并且卷绕于上述衬垫的前端部,且该表皮具有覆盖上述衬垫的背面的背侧部;搁脚部主体,其经由连结机构与上述座椅座垫连结,且能够在侧视观察时从所述座椅座垫的前端部倾倒至座椅下侧的收存位置和向所述座椅座垫的座椅前侧突出的放脚位置之间转动;保护片,其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片状,该保护片的一端部沿着座椅宽度方向配置,并分别在第一结合部以及比上述第一结合部靠座椅后侧的第二结合部沿着座椅宽度方向与上述背侧部结合,并且该保护片从上述第二结合部延伸而将另一端部配置在上述搁脚部主体的背面侧并卡止于上述搁脚部主体或上述连结机构,在上述搁脚部主体转动到放脚位置时,上述保护片在上述座椅座垫与上述搁脚部主体之间展开,并且在上述搁脚部主体转动到收存位置时,上述保护片被收存在上述座椅座垫的下侧。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衬垫的表面被表皮覆盖。另外,表皮卷绕于衬垫的前端部并覆盖衬垫的背面,并且将覆盖该衬垫的背面的部分设为背侧部。
另外,搁脚部主体经由连结机构而与座椅座垫连结,搁脚部主体构成为能够在从座椅座垫的前端部向座椅下侧倾倒的收存位置、和向座椅座垫的前侧突出的放脚位置之间转动。
此外,保护片的一端部沿着座椅宽度方向而与表皮的背侧部结合,保护片的另一端部配置在搁脚部主体的背面侧,并卡止于搁脚部主体或连结机构。并且,在搁脚部主体转动到放脚位置时,保护片在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展开,在搁脚部主体转动到收存位置时,保护片收存在座椅座垫的下侧。
其中,保护片的一端部在第一结合部以及比第一结合部靠座椅后侧的第二结合部分别沿着座椅宽度方向而与背侧部结合,并且保护片从第二结合部延伸。
由此,从侧面观察时,保护片的一端部在沿着座椅前后方向的状态下通过第一结合部以及第二结合部这两处部位而保持于背侧部,因此在不对保护片作用张力的状态下,保护片因自身的面刚性而返回沿着座椅前后方向的状态。即,在搁脚部主体向收存位置转动后,保护片配置为从第二结合部向座椅后侧延伸,且配置在搁脚部主体的背面侧。这样,通过将保护片的一端部在第一结合部以及第二结合部这两处部位与背侧部结合,由此能够利用保护片的面刚性而将保护片配置成在搁脚部主体的背面侧从第二结合部向座椅后侧延伸。因此由于无需增加现有技术那样的带状橡胶等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抑制保护片被夹在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上述保护片通过缝制而在上述第一结合部以及上述第二结合部与上述背侧部结合。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保护片通过缝制而在第l结合部以及第二结合部的各自的部位而与背侧部结合,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保护片与背侧部结合。
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上述第二结合部配置在比处于收存位置的上述搁脚部主体靠座椅后侧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由于第二结合部配置在比处于收存位置的搁脚部主体靠座椅后侧的位置,因此保护片配置成在搁脚部主体的座椅后侧从第二结合部向座椅后侧延伸。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护片被夹在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
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上述表皮的构成包括:构成上述背侧部的前部的第一表皮、和与上述第一表皮结合且构成上述背侧部的后部的第二表皮,上述第一表皮与上述第二表皮的结合部分从上述第一表皮以及上述第二表皮分别向座椅上侧弯曲,并且上述结合部分在第一结合部与上述保护片的一端部结合在一起。
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表皮的构成包括第一表皮和第二表皮,第一表皮构成背侧部的前部,第二表皮构成背侧部的后部。由此,例如能够用低价的材料来形成不易看到的第二表皮。
而且,第一表皮与第二表皮的结合部分从第一表皮以及第二表皮分别向座椅上侧弯曲,并且保护片的一端部在第一结合部与该结合部分结合在一起。因此即使将表皮形成为分割成第一表皮和第二表皮的结构,也能够抑制在第一表皮以及第二表皮的结合部观察到第一表皮以及第二表皮的端部。
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在上述第二表皮的后端部设置有卡止部件,该卡止部件卡止于构成上述座椅座垫的骨架的一部分的骨架部件。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在第二表皮的后端部设置有卡止部件,卡止部件用于卡止于构成座椅座垫的骨架的一部分的骨架部件,因此通过在表皮覆盖于衬垫之后使卡止部件卡止于框架,从而能够容易地将表皮安装于衬垫。
在技术方案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技术方案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在上述保护片的延设方向中间部形成有中间缝制部,该中间缝制部通过将在放脚位置展开的面彼此以重叠的状态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缝制而得。
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中间缝制部形成在保护片的延伸设置方向中间部,保护片在中间缝制部将展开的面以彼此重叠的状态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缝制。因此在不对保护片作用张力的状态下,能够借助该中间缝制部进行作用,以使保护片以中间缝制部的部位为起点被折叠。由此,在搁脚部主体配置在收存位置时,由于保护片被折叠配置在座椅座垫的下侧,因此能够使保护片稳定地配置在座椅座垫的下侧。
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技术方案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上述中间缝制部在上述搁脚部主体处于收存位置时配置在比上述第二结合部靠座椅后侧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形成于保护片的延设方向中间部的中间缝制部在搁脚部主体处于收存位置时配置在比上述第二结合部靠座椅后侧的位置,因此在搁脚部主体配置在收存位置且不对保护片作用张力的状态下,保护片在座椅座垫的下侧以中间缝制部的部位为起点折叠地配置。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护片被夹在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并且抑制保护片被夹在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保护片与背侧部结合。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护片被夹在座椅座垫与搁脚部主体之间。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能够以低价的材料来形成第二表皮,并且能够抑制观察到第一表皮以及第二表皮的端部。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能够容易地将表皮安装于衬垫。
根据技术方案6以及技术方案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能够使保护片稳定地配置在座椅座垫的下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剖视图(图5的1-1线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整体的简略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所使用的搁脚部主体配置在收存位置的状态下的简化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搁脚部主体配置在放脚位置的状态下的简化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所使用的连杆机构展开到放脚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中用从座椅左侧观察的简略侧视图来表示车辆用座椅10。此外,附图中适当地表示的箭头FR表示座椅前方,箭头UP表示座椅上方,箭头RH表示座椅右侧(座椅宽度方向一侧)。
如该图所示,车辆用座椅10具有供乘坐者就坐的座椅座垫12,在座椅座垫12的前端部设置有搁脚部装置40。并且,搁脚部装置40具有搁脚部主体80。该搁脚部主体80收存在用实线表示的收存位置,由于作为“连结机构”的连杆机构42(图2中省略图示)动作,由此搁脚部主体80向图2的箭头A方向转动,从而向用虚线表示的放脚位置转动。另外,如图1所示,在座椅座垫12与搁脚部装置40之间设置有作为“保护片”的保护片单元100。以下对各个结构进行说明。
座椅座垫12的构成包括:作为“骨架部件”的座垫板14、衬垫18、以及作为“表皮”的座垫面套20。
座垫板14构成座垫框架单元(省略图示)的一部分,该座垫框架单元构成座椅座垫12的骨架,座垫框架单元经由以往公知的滑动机构(省略图示)而与车身地板(省略图示)连结。该座垫板14由金属板制成,并且以板厚方向为大致座椅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在座椅座垫12的座椅前侧部。另外,在座垫板14形成有用于在座椅前侧的部分卡止后述的J钩部34的卡止片16,侧面观察时卡止片16从座垫板14向座椅下侧弯曲,并且向座椅后侧弯曲。
衬垫18由聚氨酯等发泡材料制成。该衬垫18设置在座垫板14的上侧,衬垫18的前端部比座垫板14的前端部向前侧及下侧突出。
座垫面套20由布料制成,构成为包括作为“第一表皮”的主体面套22、和作为“第二表皮”的连结面套28。主体面套22覆盖衬垫18的表面,并且卷绕在衬垫18的前端部而覆盖衬垫18的前端部的背面。并且,该主体面套22的覆盖衬垫18的背面的部分为下面套部24。另外,在下面套部24的后端部形成有第一弯曲部26,侧面观察时第一弯曲部26向座椅上侧弯曲。
连结面套28形成为近似矩形状,将厚度方向作为座椅上下方向而配置在比下面套部24靠座椅后侧的位置,并且从侧面观察时该连结面套28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由此,衬垫18的背面被连结面套28覆盖,且连结面套28以及下面套部24成为座垫面套20的背侧部30。
在连结面套28的前端部形成有第二弯曲部32,第二弯曲部32在从侧面观察时向座椅上侧弯曲,并且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与主体面套22的第一弯曲部26对置地配置。并且,详见后述,第二弯曲部32在第一缝制部104与第一片材102以及第一弯曲部26缝制在一起。
另外,连结面套28的后端部向座椅前侧折弯,在该后端部缝制固定有作为“卡止部件”的J钩部34。从侧面观察时J钩部34形成为向座椅前侧开放的近似J字形状,且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该J钩部34卡止于上述的座垫板14的卡止片16的前端部。
搁脚部装置40的构成包括搁脚部主体80、将搁脚部主体80与座椅座垫12连结的作为“连结机构”的连杆机构42。而且,通过连杆机构42动作,使得搁脚部主体80能够在收存位置(参照图3)和放脚位置(参照图4)之间转动。由此,通过将搁脚部主体80向放脚位置转动而使乘坐者的脚部放在搁脚部主体80上,从而使得乘坐者的小腿肚由搁脚部主体80来支撑。
在此,对连杆机构42进行简单说明。如图5所示,连杆机构42的构成包括固定连杆44、前部连杆50、后部连杆54、上部连杆60以及驱动单元66。
固定连杆44具有一对固定托架46。该固定托架46弯曲成近似L字形状,并且以固定托架46的侧壁46A的板厚方向为座椅宽度方向且沿座椅宽度方向并排配置。在上述一对固定托架46之间设置有近似棒状的固定杆48,固定杆48以轴向为座椅宽度方向的方式连结固定托架46。并且,固定托架46固定于座垫框架单元,由此连杆机构42被固定于座椅座垫12。
前部连杆50具有近似长条板状的一对前臂52。该前臂52将板厚方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且相对于固定托架46的侧壁46A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前臂52的下端部将轴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固定托架46的前端部连结。
后部连杆54具有近似长条板状的一对后臂56。该后臂56将板厚方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且相对于固定托架46的侧壁46A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另外,后臂56的下端部在比前臂52的下端部靠座椅后侧的位置,将轴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固定托架46的前端部连结。并且,在一对后臂56之间设置有近似棒状的后部杆58,后部杆58将轴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而将一对后臂56的上端部连结。
上部连杆60具有近似长条板状的一对上臂62。该上臂62将板厚方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而配置在前臂52与后臂56之间。并且,在一对上臂62之间设置有近似棒状的上部杆64,上部杆64将轴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而将一对上臂62连结,并且上部杆64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从上臂62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并且,前臂52的上端部能够旋转地连结于上部杆64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上臂62的下端部能够旋转地连结于后臂56的上端部。
在上臂62的上端部设置有支承框架76。支承框架76由近似矩形状的金属板制成,上述的上臂62的上端部与支承框架76的背面结合。另外,支承框架76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向支承框架76的背面(图5中为下面)侧弯曲。
在该支承框架76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且车辆前后方向后端部(座椅座垫12侧的端部)形成有凹部76A,凹部76A形成为向座椅座垫12侧以及表面侧开放的凹状。另外,在支承框架76的外周部设置有近似棒状的一对金属丝78。该金属丝78弯曲成在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近似U字形状,金属丝78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配置在支承框架76的凹部76A内,且通过焊接等而与支承框架76结合。另外,金属丝78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通过焊接等而与支承框架76的车辆前后方向前端部结合。
驱动单元66的构成包括一对马达托架68、马达单元72以及进给丝杠74,借助驱动单元66而将固定杆48与上部杆64连结。一对马达托架68由金属板制成,被弯曲成截面近似U字形状。并且,马达托架68分别固定于上部杆64以及固定杆48。
在固定杆48侧的马达托架68内设置有螺母70,螺母70以轴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而轴支承于马达托架68。另外,在螺母70的内侧形成有贯通孔,贯通孔在相对于座椅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贯通。并且在贯通孔的内周部形成有内螺纹。
马达单元72以轴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且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上部杆64侧的马达托架68。在该马达单元72内,内置有马达(省略图示),且马达连结于后述的进给丝杠74。
进给丝杠74形成为近似圆棒状,配设在螺母70与马达单元72之间。该进给丝杠74的长度方向一端部配置在马达单元72内,并且能够旋转地支承于马达单元72并与马达连结。另外,在进给丝杠74的外周部形成有外螺纹,并且该外螺纹与螺母70的内螺纹螺合。由此,当对马达供给电流时,由于马达的旋转使得进给丝杠74旋转,从而进给丝杠74沿轴向(与座椅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于螺母70相对移动。并且,由于进给丝杠74沿轴向相对于螺母70相对移动,从而上部杆64相对于固定杆48相对移动,使得连杆机构42动作。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搁脚部主体80形成为近似长方体状,并且构成为包括修整器82和放脚衬垫84。
修整器82由树脂制成。该修整器82形成为近似箱型状,并以覆盖支承框架76的方式组装于支承框架76。
放脚衬垫84由聚氨酯等发泡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近似长方体状。另外,放脚衬垫84设置在修整器82的与支承框架76相反的一侧,通过粘接等而与修整器82一体化。并且,在放脚衬垫84的表面侧,设置有搁脚部侧面套86,搁脚部侧面套86覆盖放脚衬垫84。
这里,如上所述,在搁脚部主体80配置于收存位置时,搁脚部主体80的一端部(在图3中为搁脚部主体80的座椅侧的端部)配置在座椅座垫12的前端部的正下方,搁脚部主体80从座椅座垫12的前端部向座椅下侧倾倒。
并且,搁脚部主体80构成为:在从收存位置向放脚位置转动时,搁脚部主体80经由连杆机构42而向座椅前侧移动,并且以跳至座椅侧的方式转动。即,在搁脚部主体80转动到放脚位置时,搁脚部主体80的一端部配置成与座椅座垫12的前端部分离(参照图4)。
接下来,对作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保护片单元10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保护片单元100的构成包括第一片材102和第二片材108,保护片单元100整体形成为近似矩形片状。另外,保护片单元100将宽度方向作为座椅宽度方向且配置在座椅座垫12的座椅下侧。
第一片材102由聚氯乙烯等具有挠性且具有面刚性的表皮(例如合成皮革)制成,并且形成为近似矩形片状。并且,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车辆前后方向前端部)沿着座椅宽度方向配置,且配置在主体面套22的下面套部24的第一弯曲部26与连结面套28的第二弯曲部32之间,与第一弯曲部26以及第二弯曲部32一起沿着座椅宽度方向被缝制。由此,第一片材102的该缝制部分形成为作为“第一结合部”的第一缝制部104。
此外,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在连结面套28的第二弯曲部32的弯曲根部向座椅后侧折弯,并沿着连结面套28的下表面而向座椅后侧延伸。而且,第一片材102的与连结面套28的下表面对置的部分,在作为“第二结合部”的第二缝制部106与连结面套28沿着座椅宽度方向被缝制在一起,第一片材102从第二缝制部106向座椅后侧延伸。即,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在第一缝制部104以及比第一缝制部104靠座椅后侧的第二缝制部106这两个位置,与座垫面套20的背侧部30结合。此外,第二缝制部106在侧面观察时配置于比处于收存位置的搁脚部主体80靠座椅后侧的位置。
第二片材108由聚氯乙烯等具有挠性且具有面刚性的表皮(例如合成皮革)制成,并且形成为近似矩形片状,第二片材108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与第一片材102的宽度尺寸相同。即,第二片材108由与第一片材102相同的材料制成。另外,第二片材108配置成使第二片材108的表面108A与第一片材102的表面102A重叠,第二片材108的一端部(车辆前后方向后端部)与第一片材102的另一端部(车辆前后方向后端部)在作为“中间缝制部”的第三缝制部110沿着座椅宽度方向被缝制在一起。由此第一片材102和第二片材108被一体化。
另一方面,J钩部112被缝制固定在第二片材108的另一端部(车辆前后方向前端部),从侧面观察时J钩部112形成为向座椅后侧开放的近似J字形状,且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而且,第二片材108的另一端部配置在搁脚部主体80的背面侧,J钩部112卡止于上述支承框架76的金属丝78。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使J钩部112卡止于修整器82(搁脚部主体80)。
这里,如图4所示,保护片单元100的延设方向的长度以如下方式设定,即:在搁脚部主体80转动至放脚位置时,从侧面观察时第一片材102及第二片材108成为近似直线状。即,在该状态下,借助搁脚部装置40的金属丝78和座垫面套20,对第一片材102以及第二片材108作用保护片单元100的延设方向的张力,并且第一片材102以及第二片材108以第一片材102的表面102A以及第二片材108的表面108A构成保护片单元100的上表面的方式展开。并且此时,连杆机构42配置在保护片单元100的下侧。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搁脚部主体80向收存位置转动(收存)时,第一片材102配置成从第二缝制部106的部位向座椅后侧延伸,并且保护片单元100形成为以第三缝制部110的部位为起点折叠。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在搁脚部主体80配置在收存位置的状态下,当使用搁脚部装置40时,通过乘坐者的操作而向搁脚部装置40的马达供给电流。由此,进给丝杠74旋转,搁脚部装置40的连杆机构42动作,从而将搁脚部主体80向放脚位置转动(参照图4)。
在搁脚部主体80转动至放脚位置时,搁脚部主体80配置成相对于座椅座垫12向前侧分离,并且,保护片单元100以第一片材102的表面102A以及第二片材108的表面108A朝向上侧的方式向座椅座垫12的前侧展开。此时,借助搁脚部装置40的金属丝78与座垫面套20对第一片材102以及第二片材108作用保护片单元100的延设方向的张力,并且侧面观察时第一片材102及第二片材108配置成直线状。另外,由于连杆机构42配置在第一片材102及第二片材108的下侧,因此借助保护片单元100能够抑制连杆机构42从座椅上侧露出,从而抑制对乘坐者造成危害感。
另一方面,在将搁脚部主体80从该状态向收存位置转动时,通过乘坐者的操作而向搁脚部装置40的马达供给电流。由此,进给丝杠74旋转,搁脚部装置40的连杆机构42动作,从而搁脚部主体80朝向收存位置转动。
此时,由于搁脚部主体80以向座椅后侧移动并且向座椅下侧倾倒的方式旋转,因此不会由搁脚部主体80和座垫面套20向保护片单元100作用张力。因此保护片单元100以第三缝制部110的部位为起点开始向使第一片材102的表面102A以及第二片材108的表面108A相互重叠的方向折叠。即,随着搁脚部主体80向收存位置的转动,保护片单元100以在搁脚部主体80的背面侧以第三缝制部110的部位为起点而缓缓折叠的方式位移。
这里,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配置在主体面套22的、下面套部24的第一弯曲部26与连结面套28的第二弯曲部32之间,并在第一缝制部104与第一弯曲部26以及第二弯曲部32沿着座椅宽度方向被缝制在一起。另外,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在第二弯曲部32的弯曲根部向座椅后侧折弯,并在比第一缝制部104靠座椅后侧的第二缝制部106与连结面套28沿着座椅宽度方向被缝制在一起。并且第一片材102从第二缝制部106延伸。
由此,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在第一缝制部104以及第二缝制部106这两个位置被连结面套28保持,因此在不对保护片单元100作用张力的状态下,第一片材102借助自身的面刚性而返回沿着座椅前后方向的状态。因此配置成:搁脚部主体80转动至收存位置时,从侧面观察时第一片材102在搁脚部主体80的背面侧(座椅后侧)从第二缝制部106向座椅后侧延伸。这样,将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在第一缝制部104以及第二缝制部106这两处部位与座垫面套20的背侧部30结合,从而能够配置成利用第一片材102自身的面刚性,而使第一片材102在搁脚部主体80的背面侧(座椅后侧)从第二缝制部106向座椅后侧延伸。由此,无需增加现有技术那样的带状橡胶等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并且抑制保护片单元100被夹在座椅座垫12的前端部与搁脚部主体80的一端部之间。
另外,第一片材102在第一缝制部104以及第二缝制部106各自的部位通过缝制而与座垫面套20的背侧部30结合,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而将第一片材102与背侧部30结合。
此外,第二缝制部106配置在比处于收存位置的搁脚部主体80靠座椅后侧的位置。因此在搁脚部主体80配置于收存位置时,第一片材102配置成比搁脚部主体80靠座椅后侧、且从第二缝制部106向座椅后侧延伸。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护片单元100被夹在座椅座垫12的前端部与搁脚部主体80的一端部之间。
另外,座垫面套20的构成包括主体面套22和连结面套28,主体面套22的下面套部24构成背侧部30的前部,连结面套28构成背侧部30的后部。由此,例如能够以低价的材料来形成不易观察到的连结面套28。
而且,主体面套22的第一弯曲部26以及连结面套28的第二弯曲部32从主体面套22以及连结面套28分别向座椅上侧弯曲,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与第一弯曲部26以及第二弯曲部32在第一缝制部104被缝制(结合)在一起。因此即使形成为将座垫面套20分割成主体面套22和连结面套28的结构,也能够抑制第一弯曲部26以及第二弯曲部32的端部被观察到。
此外,在连结面套28的后端部设置有J钩部34,J钩部34卡止于座垫板14的卡止片16。因此在使座垫面套20覆盖于衬垫18之后,通过使J钩部34卡止于卡止片16,从而能够将座垫面套20容易地组装于衬垫18。
另外,第一片材102以及第二片材108在两者的表面102A以及表面108A(第一片材102以及第二片材108的被展开的面)彼此重叠的状态下,在第三缝制部110被缝制在一起。因此以如下方式发挥作用,即:在未对第一片材102以及第二片材108作用张力的状态下,保护片单元100以第三缝制部110为起点而折叠。由此,在搁脚部主体80配置在收存位置时,由于保护片单元100以在座椅座垫12的下侧折弯的状态配置,因此能够使保护片单元100稳定地配置在座椅座垫12的下侧。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片材102分别在第一缝制部104以及第二缝制部106通过缝制而与座垫面套20的背侧部30结合,但第一片材102与座垫面套20的背侧部30的结合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粘接、熔敷而将第一片材102与背侧部30结合。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片材102与第二片材108分割而构成,但也可以将第一片材102与第二片材108构成为一体。在该情况下,可以将成为一体的第一片材102以及第二片材108在延设方向中间部(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折返,并在该部分设置第三缝制部11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座垫面套20包括主体面套22和连结面套28,但也可以将主体面套22的下面套部24向座椅后侧延长而省略连结面套28。在该情况下,第一片材102的一端部沿着下面套部24的下表面配置,并在第一缝制部104以及第二缝制部106与下面套部24缝制在一起。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
表皮,其覆盖构成座椅座垫的一部分的衬垫的表面,并且卷绕于所述衬垫的前端部,且该表皮具有覆盖所述衬垫的背面的背侧部;
搁脚部主体,其经由连结机构与所述座椅座垫连结,且能够在侧视观察时从所述座椅座垫的前端部倾倒至座椅下侧的收存位置和向所述座椅座垫的前侧突出的放脚位置之间转动;
保护片,其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片状,该保护片的一端部沿着座椅宽度方向配置,并分别在第一结合部以及比所述第一结合部靠座椅后侧的第二结合部沿着座椅宽度方向与所述背侧部结合,并且该保护片从所述第二结合部延伸进而使另一端部配置在所述搁脚部主体的背面侧并卡止于所述搁脚部主体或所述连结机构,在所述搁脚部主体转动到放脚位置时,所述保护片在所述座椅座垫与所述搁脚部主体之间展开,并且在所述搁脚部主体转动到收存位置时,所述保护片被收存在所述座椅座垫的下侧,
在所述保护片的延设方向中间部形成有中间缝制部,该中间缝制部通过将在放脚位置展开的面彼此以重叠的状态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缝制而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片通过缝制而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与所述背侧部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结合部配置在比处于收存位置的所述搁脚部主体靠座椅后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皮的构成包括构成所述背侧部的前部的第一表皮、以及与所述第一表皮结合且构成所述背侧部的后部的第二表皮,
所述第一表皮与所述第二表皮的结合部分从所述第一表皮以及所述第二表皮分别向座椅上侧弯曲,并且所述结合部分在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保护片的一端部被结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表皮的后端部设置有卡止部件,该卡止部件卡止于构成所述座椅座垫的骨架的一部分的骨架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缝制部在所述搁脚部主体处于收存位置时配置在比所述第二结合部靠座椅后侧的位置。
CN201310213732.4A 2012-06-14 2013-05-31 车辆用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076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5029A JP5854935B2 (ja) 2012-06-14 2012-06-14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2-135029 2012-06-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7681A CN103507681A (zh) 2014-01-15
CN103507681B true CN103507681B (zh) 2017-03-01

Family

ID=49891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373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07681B (zh) 2012-06-14 2013-05-31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54935B2 (zh)
CN (1) CN1035076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6666B (zh) * 2014-06-19 2019-06-21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KR101656295B1 (ko) * 2014-07-25 2016-09-12 현대다이모스(주) 차량용 레그레스트 장치
JP6513563B2 (ja) * 2015-12-17 2019-05-15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オットマン
JP6602220B2 (ja) * 2016-02-12 2019-11-06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3996A (en) * 1959-06-15 1963-04-02 Nat Furniture Mfg Co Inc Reclining chair
US4190282A (en) * 1976-12-27 1980-02-26 Mohasco Corporation Ottoman protecting device
JP4241442B2 (ja) * 2004-03-05 2009-03-18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N100581419C (zh) * 2005-05-02 2010-01-20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座位
US8070219B2 (en) * 2008-10-23 2011-12-06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Chair leg rest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0996A (en) * 1983-03-24 1986-02-18 Parma Corporation Footrest assembly for recliner chairs
JP3969929B2 (ja) * 2000-04-28 2007-09-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フットレスト付き椅子
JP2002186540A (ja) * 2000-12-22 2002-07-02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電動オットマ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3996A (en) * 1959-06-15 1963-04-02 Nat Furniture Mfg Co Inc Reclining chair
US4190282A (en) * 1976-12-27 1980-02-26 Mohasco Corporation Ottoman protecting device
JP4241442B2 (ja) * 2004-03-05 2009-03-18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N100581419C (zh) * 2005-05-02 2010-01-20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座位
US8070219B2 (en) * 2008-10-23 2011-12-06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Chair leg rest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54935B2 (ja) 2016-02-09
CN103507681A (zh) 2014-01-15
JP2013255750A (ja) 201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7681B (zh) 车辆用座椅
CN103358948B (zh) 车辆座椅
CN103802702B (zh) 座椅
US8353526B2 (en) Air bag assembly with air bag guide secured by multiple fasteners
ZA200600934B (en) Cushioned underwire
US20080315642A1 (en) Knit form- fit slipcover for a recliner
JP518693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ケーブル配索構造
US20200046137A1 (en) Conveyance seat and seat cover for the same
JP5691770B2 (ja) 車両シート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5013555A (ja) バックル保持構造
JP2008168151A (ja) 椅子及び背カバー
CN107000623A (zh) 车用座椅
JP6334185B2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装備シート
JP548215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418529B2 (ja) 布帛を用いた成形物の加工方法及び布帛を用いた成形物
JP7455681B2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CN103465809B (zh) 搁脚部装置以及车辆用座椅
CN105216666B (zh) 车辆用座椅
JP4987066B2 (ja) 椅子及び背カバー
JP577548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ITMC20090172A1 (it) Procedimento di lavorazione per la fabbricazione di una intersuola per calzature ed intersuola con esso ottenuta.
JP2017030622A (ja) 中折れシートバック
JP2014004877A (ja) シートベルトバックルの隙隠し構造
JP6415970B2 (ja) ヒーターマットの取付構造
JP2003259944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