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2909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2909A
CN103502909A CN201280020054.3A CN201280020054A CN103502909A CN 103502909 A CN103502909 A CN 103502909A CN 201280020054 A CN201280020054 A CN 201280020054A CN 103502909 A CN103502909 A CN 103502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ular velocity
acceleration
processing
situ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00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本浩一
福谷淳一
平林义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991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45835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984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22877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02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9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1Multimodal input, i.e.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nabling the user to issue commands by simultaneous use of input devices of different nature, e.g. voice plus gesture on digitiz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显示单元的机壳;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单元。角速度传感器检测绕与显示单元平行的X轴旋转的角速度。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与显示单元垂直、且与X轴正交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控制单元在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并且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1处理。另一方面,在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并且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第2处理。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角速度传感器进行电子书的阅览、图像的显示、音乐或运动图像的再生等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图9是以往的电子设备1的外观图。电子设备1具有:右本体部2、左本体部3、将右本体部2和左本体部3可开闭地连结的开闭轴单元4、以及加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7。右本体部2中设置的右侧LCD5及左本体部3中设置的左侧LCD6显示书或图像等。使用由加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7检测出的加速度或角速度,未图示的控制单元检测右本体部2和左本体部3的开闭角度。此外,控制单元判定开闭时的加速度大的方向,从而进行向前翻页/向后翻页的处理(例如,专利文献1)。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174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显示单元的机壳;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单元。角速度传感器检测绕与显示单元平行的X轴旋转的角速度。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与显示单元垂直、且与X轴正交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控制单元在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并且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第1处理。另一方面,在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并且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第2处理。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在使机壳旋转时产生的正方向的角速度和负方向的角速度的产生顺序而进行不同的处理。此外,能够可靠地检测机壳被旋转的情况,仅在该情况下,实施第1处理或第2处理。因此,即使在存在振动引起的加速度或角速度的使用环境中,也能够用单手高精度地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图3A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图。
图3B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处理流程图。
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子设备的角速度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图。
图6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子设备的角速度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子设备的角速度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图。
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子设备的平面图。
图8B是图8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图9是以往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40      电子设备
11     显示单元
12     机壳
13     角速度传感器
14     加速度传感器
15     控制单元
16     正的角速度
17     负的角速度
18     绕X轴旋转的角速度
18A,18B,18C,18D,18E,18F      波形
19     绕Y轴旋转的角速度
20     绕Z轴旋转的角速度
21     X轴方向的加速度
22     Y轴方向的加速度
22A,22B,22C,22D,22E,22F      波形
23     Z轴方向的加速度
24,25,26,27,28,29,30,31,32,33      波形
50R,50L      变形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移动电话和电子书、平板终端等进行书的阅览或图像的显示、音乐或运动图像的再生等的便携式的电子设备不断增加。这样的便携式的电子设备,被要求在拿着包步行的状态或抓住了电车的吊环的状态等存在振动引起的加速度或角速度的使用环境中,能够用单手高精度地操作。
但是,图9所示的电子设备1,基于开闭角度或加速度进行向前翻页/向后翻页的处理。因此,在存在振动引起的加速度或角速度的使用环境中,无法用单手高精度地操作。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解决上述课题的电子设备。再有,在各实施方式中,有时对与先前的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10的说明图。图2是电子设备10的方框图。电子设备10包括:具有显示单元11的机壳12;角速度传感器13;以及控制单元15。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绕与显示单元11平行的X轴旋转的角速度。控制单元15基于角速度传感器13的输出进行第1处理或第2处理。具体地说,在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正的角速度16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17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进行第1处理。另一方面,在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负的角速度17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16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进行第2处理。正的角速度16是从手拿电子设备10的用户来看顺时针旋转的方向,负的角速度17是从手持电子设备10的用户来看逆时针旋转的方向。
于是,控制单元15能够根据使机壳12旋转时产生的正方向的角速度(正的角速度16)和负方向的角速度(负的角速度17)的发生顺序进行不同的处理。因此,在存在振动引起的加速度或角速度的使用环境中,用户能够用单手高精度地操作。
此外,电子设备10具有检测Y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14。控制单元15在加速度传感器14检测Y轴的正方向的加速度,并且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第1处理,在加速度传感器14检测Y轴的负方向的加速度,并且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第2处理。这样通过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的精度。
作为电子设备10的具体例,可列举移动电话或电子书、平板终端等进行电子书(以下,为书)的阅览或图像的显示、音乐(乐曲)或运动图像的再生等的便携式的电子设备等。
在电子设备10具有可阅览地显示书的功能的情况下,例如,第1处理是进行书的向前翻页的处理,第2处理是进行书的向后翻页的处理。另外,在显示书的封面的情况下,第1处理是显示下一本书的处理,第2处理是显示前一本书的处理。
在电子设备10具有显示顺序确定的多个图像中的一个的功能的情况下,例如,第1处理是显示在显示中的图像的下一个图像的处理,第2处理是显示在显示中的图像之前的图像的处理。另外,例如,在仅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第1处理是显示未被显示的右侧部分的图像的处理,第2处理是显示未被显示的左侧部分的图像的处理。
在电子设备10具有将顺序确定的多个乐曲或运动图像再生的功能的情况下,第1处理是将后面的乐曲或运动图像再生的处理,第2处理是将前面的乐曲或运动图像再生的处理。另外,例如,也可以是第1处理是进行快进的处理,第2处理是进行快退的处理。
再有,电子书、图像、乐曲等的内容存储在连接到控制单元15的未图示的存储单元中。或者,也可以保管在通过有线或无线、或经由它们而以因特网连接到存储单元15的外部存储装置中。
以下,具体地说明有关使用了角速度传感器13及加速度传感器14的控制。再有,在这里,角速度传感器13、加速度传感器14都分别可输出与图1的X轴、Y轴、Z轴对应的绕各轴旋转的角速度、加速度。这样的传感器例如公开在特开2010-230346号公报或特开平11-352143号公报中。但是,只要适合于各实施方式中的用途即可,不需要必须使用3轴对应型的传感器。
图3A、图3B是表示使用了角速度传感器13及加速度传感器14的测定结果的图。表示与图1的X轴、Y轴、Z轴对应的各轴的角速度传感器13的输出及加速度传感器14的输出。
图3A中横轴是时间,纵轴是角速度。再有,从右向左时间推进。图3A是表示绕X轴旋转的角速度18、绕Y轴旋转的角速度19、绕Z轴旋转的角速度20的变化。
‘第1动作’中用户将机壳12持于右手以使显示单元11向上(Z轴的正方向),使其对X轴向正方向(顺时针旋转)旋转,然后向负方向(逆时针旋转)旋转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如图示,时刻t1、t2、t3进行共计3次‘第1动作’,图3A分别表示波形18A、18B、18C。
‘第2动作’中用户将机壳12持于右手以使显示单元11向上(Z轴的正方向),使其对X轴向负方向(逆时针旋转)旋转,然后向正方向(顺时针旋转)旋转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如图示,在时刻t4、t5、t6进行共计3次‘第2动作’,图3A分别表示波形18D、18E、18F。
由图3A,在‘第1动作’中,首先在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此外,在‘第2动作’中,首先在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这是因为在用户对具有显示单元11的电子设备10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为了看书等,最后必须使显示单元11再次向上而返回。
再有,也可以仅使用向正或负的一方向旋转时的角速度进行规定的处理。即,可以在检测出正方向的角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第1处理,在检测出负方向的角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第2处理。但是,在背包步行的状态或抓住电车的吊环的状态下使用电子设备10的情况下,有可能控制单元15错误识别步行或电车的振动引起的角速度,并执行第1处理或第2处理。
但是,如图3A所示,在用户有意图地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伴随必须将显示单元11向上返回的动作,所以能够通过考虑该返回动作来执行处理,防止步行或电车引起的误动作。
即,控制单元15在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判断为由用户有意图地进行了‘第1动作’,并进行第1处理。此外,在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判断为由用户有意图地进行了‘第2动作’,并进行第2处理。通过这样的判断,能够防止因步行或电车的振动引起的角速度而产生误动作,用户能够用单手高精度地操作电子设备10。
再有,在控制单元15中也可以设置角速度的规定的阈值。而且在角速度的绝对值成为该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单元15判断为检测出角速度,可以进一步降低步行或电车的振动引起的角速度的影响。
图3B中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加速度。与图3A同样地从右向左时间推进。图3B表示X轴方向的加速度21、Y轴方向的加速度22、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变化。再有,图3A和图3B中横轴的时间一致。
着眼于Y轴方向的加速度22时,在进行了‘第1动作’的时刻t1、t2、t3出现表示正方向的加速度的波形22A、22B、22C。此外,在进行了‘第2动作’的时刻t4、t5、t6出现表示负方向的加速度的波形22D、22E、22F。
在用户进行‘第1动作’时,难以将机壳12一直维持在同一位置而仅进行旋转动作。因此,用户会将机壳12向Y轴的正方向移动。同样地,在进行‘第2动作’时,用户会将机壳12向Y轴的负方向移动。因此,出现图3B所示的波形。
通过利用这样的人的动作的特征,电子设备10可以进一步高精度地选择动作。具体地说,控制单元15在加速度传感器14检测Y轴的正方向的加速度,并且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判断为由用户有意图地进行了‘第1动作’,并进行第1处理。此外,在加速度传感器14检测Y轴的负方向的加速度,并且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判断为由用户有意图地进行了‘第2动作’,并进行第2处理。通过这样的控制,可以使用加速度来区别‘第1动作’和‘第2动作’,并且可以区分基于角速度的‘第1动作’和‘第2动作’。因此,电子设备10能够进一步防止误动作,并高精度地选择动作。
图4表示控制单元15基于角速度传感器13进行第1处理或第2处理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步骤S1中开始控制。步骤S2中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绕X轴旋转的正或负的角速度。在未检测出绕X轴旋转的正或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为了再次检测角速度而将处理返回到起点SP。
在步骤S2中检测出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3,控制单元15判定在规定时间以内是否检测出绕X轴旋转的负的角速度。在规定时间以内检测出绕X轴旋转的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4,控制单元15执行第1处理,处理返回到起点SP。在规定时间以内未检测出绕X轴旋转的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直接返回到起点SP。
在步骤S2中检测出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5,控制单元15判定在规定时间以内是否检测到绕X轴旋转的正的角速度。在规定时间以内检测出绕X轴旋转的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6,控制单元15执行第2处理,处理返回到起点SP。在规定时间以内未检测到绕X轴旋转的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直接返回到起点SP。
图5表示控制单元15基于角速度传感器13及加速度传感器14进行第1处理或第2处理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在步骤S10中开始控制。在步骤S11中加速度传感器14检测出正的或负的加速度。在未检测到加速度的情况下,为了再次检测加速度,处理返回到起点SP。
在步骤S11中检测出正的加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12,控制单元15判定通过角速度传感器13是否检测到绕X轴旋转的正的角速度。在未检测出绕X轴旋转的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起点SP,在检测出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控制单元15判定在规定时间以内是否检测到绕X轴旋转的负的角速度。在规定时间以内检测出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14,执行第1处理,并返回到起点SP。在规定时间以内未检测到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直接返回到起点SP。
在步骤S11中检测出负的加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15,控制单元15判定是否检测到绕X轴旋转的负的角速度。在未检测到绕X轴旋转的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起点SP,在检测出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16。
在步骤S16中,控制单元15判定在规定时间以内是否检测到绕X轴旋转的正的角速度。在规定时间以内检测出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进至步骤S17,执行第2处理,并返回到起点SP。在规定时间以内未检测到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处理直接返回到起点SP。
在图4、图5中的规定时间中,设定了用户用于完成从使电子设备10向正或负方向旋转后到再次向相反方向旋转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的适当的时间。优选地,通过将规定时间设为0.1秒以上,可以防止用户的无意的冲击等的外部干扰引起的误动作。此外,优选地,通过将规定时间设为2秒以内,可以区别第1次的‘第1动作’和第2次的‘第1动作’。或者,可以区别第1次的‘第2动作’和第2次的‘第2动作’。
再有,也可以使图4的步骤S3中的规定时间和步骤S5中的规定时间不同。同样地,也可以使图5的步骤S13中的规定时间和步骤S16中的规定时间不同。由此,可以使‘第1动作’的操作感和‘第2动作’的操作感不同。
再有,图4、图5中的规定时间也可以由用户设定。由此,各用户可以单独地调整识别‘第1动作’或‘第2动作’的时间间隔。因此,能够实现对各用户没有不适感的操作。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户将电子设备10向横方向旋转的动作(图1的绕X轴旋转的动作)作为‘第1动作’或‘第2动作’。但是,也可以进行控制,以将电子设备10向纵方向旋转的动作(图1的绕Y轴旋转的动作)设为‘第1动作’或‘第2动作’,并进行第1处理或第2处理。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2和图6A、图6B说明有关使用了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控制。图6A、图6B是将机壳12用右手持有的情况和用左手持有的情况下比较实验结果。再有,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0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参照图1、图2说明的结构是相同的。
与图3A、图3B同样地,图6A是用右手持有机壳12进行了‘第1动作’及‘第2动作’的情况下的角速度及加速度。此外,图6B是用左手持有机壳12进行‘第1动作’及‘第2动作’的情况下的角速度及加速度。
从图6A、图6B可知,无论是用右手持有的情况还是用左手持有的情况,绕X轴旋转的角速度18的正负的发生顺序、或Y轴方向的加速度22的发生方向是相同的。即,对于绕X轴旋转的角速度18,无论持有的手如何,都在‘第1动作’的情况下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在‘第2动作’的情况下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此外,对于Y轴方向的加速度22,无论持有的手如何,都在‘第1动作’的情况下检测出正方向的加速度,在‘第2动作’的情况下检测出负方向的加速度。
另一方面,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波形因用右手持有的情况和用左手持有的情况而不同。用右手持有的情况下,‘第1动作’的情况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23仅稍稍地减少,而‘第2动作’的情况下,Z轴方向的加速度23极大地减少。另一方面,用左手持有的情况下,‘第1动作’的情况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23在负方向上极大地减少,而‘第2动作’的情况下,Z轴方向的加速度23在负方向上仅稍稍地减少。在用户持有机壳12向身体的外侧转动的情况和向内侧转动的情况下旋转量不同。因此,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波形被认为如上述那样。
在显示单元11朝向上面的初始状态中,电子设备10的Z轴方向和重力方向一致。因此,重力加速度最大。随着从该状态起绕X轴旋转,电子设备10的Z轴方向和重力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变大。因此,加速度传感器14检测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减少。
这里,在用户使机壳12向身体的外侧(用右手持有的情况为‘第1动作’、用左手持有的情况为‘第2动作’)旋转的情况下,在胳膊的结构上,旋转量小。用右手持有的情况相当于‘第1动作’,用左手持有的情况相当于‘第2动作’。因此,电子设备10的Z轴方向和重力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小,Z轴方向的加速度23仅稍稍地减少。另一方面,在用户将机壳12向身体的内侧旋转的情况下,与向身体的外侧旋转的情况相比,旋转量大。用右手持有的情况相当于‘第2动作’,用左手持有的情况相当于‘第1动作’。因此,电子设备10的Z轴方向和重力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大,Z轴方向的加速度23极大地减少。
如以上,利用胳膊的结构引起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变化的差异,控制单元15可判别用户用右手进行了操作,还是用左手进行了操作。
于是,控制单元15能够使用绕X轴旋转的角速度18或绕X轴旋转的Y轴方向的加速度22来检测‘第1动作’或‘第2动作’。另外,在检测出‘第1动作’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在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变化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能够判断是左手的操作。另一方面,在不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即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能够判断是右手的操作。
同样地,在检测出‘第2动作’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在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能够判断是右手的操作。另一方面,在不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即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能够判断是左手的操作。
特别地,在电子设备10具有游戏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判别右手的操作还是左手的操作,能够使游戏的动作不同。例如,在棒球或高尔夫球的游戏的情况下,以右手的操作还是左手的操作来判断用户的惯用手,可假设与用户的惯用手对应的击球动作或投球动作。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2和图7说明有关使用了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另一个控制。图7是在将机壳12持有在右手的状态下,在‘第1动作’中返回过多的情况和‘第2动作’的比较实验结果。再有,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0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参照图1、图2说明的结构是相同的。
在‘第1动作’中用户进行从S24所示的开始位置,如S25所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电子设备10,进而如S26所示返回原位的操作。如S27所示在返回过多的情况下,然后如S28所示再次进行返回原位的操作。对应于这些动作S24~S28,绕X轴旋转的角速度18分别示出波形24~28。
在‘第2动作’中用户进行从S29所示的开始位置,如S30所示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电子设备10,进而如S31所示返回原位的操作。对应于这些动作S29~S31,绕X轴旋转的角速度18分别示出波形29~31。
从‘第1动作’中的返回原位(S26)到再度返回原位(S28)的波形和从‘第2动作’中的开始位置(S29)到返回原位(S31)的波形大致相同。因此,区别两者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尽管用户在进行‘第1动作’,但有可能控制单元15误识别为‘第2动作’,进行第2处理。
但是,通过使用Z轴方向的加速度23,可判别在‘第1动作’中返回过多的情况和‘第2动作’。从图7可知,‘第1动作’产生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波形32仅表示稍稍的减少,而‘第2动作’产生的波形33表示极大的减少。这被认为是在用户有意图地转动机壳12的情况和无意图地返回过多的情况下旋转量不同的原因。
因此,即使是在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的情况,在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变化不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也能够判断为‘第1动作’中的返回过多,不进行第2处理。
于是,在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变化低于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即使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相比第1处理,控制单元15优先进行紧靠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前的处理。同样地,即使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相比第2处理,也优先进行紧靠检测出正的角速度之前的处理。通过该控制,可防止返回过多造成的误动作,而且可高精度地检测用单手进行的操作。
再有,在实施方式2、3中,控制单元15在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正的角速度16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17,并且,在加速度传感器14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第1处理。此外,在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负的角速度17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16,并且在加速度传感器14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23的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第2处理。于是,除了角速度传感器13的输出,还将加速度传感器14的输出用于控制,从而能够可靠地检测‘第1动作’和‘第2动作’。
再有,在实施方式1~3中说明的图3A、图6A、图6B、图7中,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输出正的值,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输出负的值。但是,角速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的极性是适当设定的,所以也可以正的角速度的情况下输出负的值,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输出正的值。同样地,在图3B、图6A、图6B、图7中正的加速度的情况下输出正的值,负的加速度的情况下输出负的值。但是,加速度传感器14的输出信号的极性是适当设定的,所以也可以正的加速度的情况下输出负的值,负的加速度的情况下输出正的值。
(实施方式4)
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子设备的平面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电子设备40除了图1、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还具有在机壳12的左右侧面中设置的变形传感器50R、50L。变形传感器50R、50L的输出与角速度传感器13、加速度传感器14的输出同样地也输入到控制单元15。除此以外的基本的结构与电子设备10是同样的。
变形传感器50R、50L设置在用户持有电子设备40时受到手指等的压力的位置。用户进行‘第1动作’时按压变形传感器50R而产生变形时,控制单元15能够检测该变形,例如在第1处理即向前翻页的处理中一次推进多页。另一方面,用户进行‘第2动作’时按压变形传感器50L而产生变形时,控制单元15能够检测该变形,例如在第2处理即向后翻页的处理中一次返回多页。或者,在进行图像、乐曲、运动图像等的内容的选择时,可以一次传送或返回多个内容。此外,也可以根据变形的大小而增减该传送量、返回量。再有,如果仅为该处理,即使没有加速度传感器14也可实施。
此外,电子设备10在电源接入的状态下放入等中被加以加速度或角速度的情况下,担心错误地进行第1处理或第2处理。相对于此,在用户用手保持电子设备40的情况下,在变形传感器50R、50L中分别被施加压力而产生作为基准的值的变形。因此,在有来自变形传感器50R、50L的相当于上述基准值以上的输出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能够判断为电子设备40被保持在用户的手中。理想的是,该状态下从角速度传感器13接受了基于绕X轴的角速度的输出时,控制单元15实施第1处理或第2处理。通过这样的控制,即使在等中装入电子设备40且接入电源也能够防止无用地实施第1处理和第2处理。
而且,用户使电子设备40绕X轴旋转时,变形传感器50R、50L中的变形发生变化。即,通过旋转由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影响相比上面的一侧在下面的一侧大,所以通过旋转在上面的一侧变形变小,在下面一侧变形变大。例如,绕逆时针旋转时变形传感器50L的输出大,变形传感器50R的输出小。因此,理想的是,计算各个变形传感器的从基准值变化的差(差分值),控制单元15进行控制,以在该差分值的差的绝对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实施第1处理、第2处理。通过这样的控制,能够可靠地检测用户的旋转动作。
此外,根据上述差分值的差为正或为负,控制单元15也可以判断旋转方向。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没有角速度传感器13,但通过同时使用两者,控制单元15能够更可靠地判断旋转方向。
再有,变形传感器50R、50L能够检测由来自手指的压力产生的程度比较小的变形。来自手指的压力为数10g/cm2。这样的变形传感器例如公开于特开2007-085993号公报。
此外,在图8A中变形传感器50R、50L以从机壳12突出来设置,但也可以与机壳12的侧面成为同一平面来设置。而且,只要通过机壳12的侧面,手指的压力被传递到变形传感器50R、50L,则也可以机壳12覆盖变形传感器50R、50L。例如,机壳12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由可变形的材料构成。
此外,在图8A中,变形传感器50R、50L在机壳12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一个,但也可以多个变形传感器设置在机壳12的两侧面上。这样,使用多个变形传感器时,可以检测变形的分布。在用户用手持有电子设备40的情况下,如果机壳12的宽度相对手掌有某一程度的大小,则拇指触及机壳12的一个侧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中的2个以上触及另一个侧面。其结果,变形集中在拇指触及的侧面,在另一方的侧面,变形分布在两个部位以上。通过检测这样的各个侧面中的变形的分布,控制单元15可以判断用户是用哪只手拿着电子设备40。因此,能够具有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再有,在使用能够检测变形的分布的变形传感器的情况下,变形传感器50R、50L也可以分别为一个。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在存在振动引起的加速度或角速度的使用环境中,能够用单手高精度地操作,所以作为进行书的阅览、图像的显示、音乐或运动图像的再生等的电子设备是有用的。

Claims (8)

1.电子设备,包括:
机壳,其具有显示单元;
角速度传感器,检测绕与所述显示单元平行的X轴旋转的角速度;
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与所述显示单元垂直、且与X轴正交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角速度传感器和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进行第1处理或第2处理,
所述控制单元
在所述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并且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1处理,
在所述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并且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2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还检测与所述显示单元平行、且与X轴正交的Y轴方向的加速度,
所述控制单元
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Y轴的正方向的加速度,并且在所述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而且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1处理,
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Y轴的负方向的加速度,并且在所述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而且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2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控制单元
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
即使在所述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正的角速度后检测出负的角速度,也使紧靠检测所述负的角速度之前的处理比所述第1处理优先进行,
即使在所述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负的角速度后检测出正的角速度,也使紧靠检测所述正的角速度之前的处理比所述第2处理优先进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控制单元
在使所述机壳对于X轴向正方向旋转、然后向负方向旋转的动作中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是左手的操作,在低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是右手的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控制单元
在使所述机壳对于X轴向负方向旋转、然后向正方向旋转的动作中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是右手的操作,在低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是左手的操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将电子书可阅览地显示的功能,所述第1处理是进行所述电子书的向前翻页的处理,所述第2处理是进行所述电子书的向后翻页的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顺序确定的多个图像中的一个的功能,所述第1处理是显示在显示中的图像的下一个图像的处理,所述第2处理是显示在显示中的图像之前的图像的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将顺序确定的多个乐曲或运动图像进行再生的功能,所述第1处理是将下一个乐曲或运动图像进行再生的处理,所述第2处理是将前面的乐曲或运动图像进行再生的处理。
CN201280020054.3A 2011-04-27 2012-04-26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35029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9186A JP5045835B1 (ja) 2011-04-27 2011-04-27 電子機器
JP2011-099186 2011-04-27
JP2012098438A JP2013228771A (ja) 2012-04-24 2012-04-24 電子機器
JP2012-098438 2012-04-24
PCT/JP2012/002852 WO2012147349A1 (ja) 2011-04-27 2012-04-26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909A true CN103502909A (zh) 2014-01-08

Family

ID=47071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0054.3A Pending CN103502909A (zh) 2011-04-27 2012-04-2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09392A1 (zh)
EP (1) EP2703948A4 (zh)
CN (1) CN103502909A (zh)
WO (1) WO201214734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752A (zh) * 2014-11-06 2015-02-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书翻页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4407705A (zh) * 2014-11-27 2015-03-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隔空手势操作图片的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5652825A (zh) * 2015-04-29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指令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980363A (zh) * 2015-11-19 2017-07-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可穿戴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7037965A (zh) * 2016-02-04 2017-08-11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输入的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54468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2243B (zh) * 2013-06-27 2017-08-15 南京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操控医疗设备及其手势操控方法
US10423245B2 (en) * 2014-01-31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user input to a device
CN104318909B (zh) * 2014-11-12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JP6608106B2 (ja) * 2015-03-23 2019-11-20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運動検出方法
JP6671234B2 (ja) * 2016-04-28 2020-03-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携帯端末、機能実行方法および機能実行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2760A1 (en) * 2004-03-23 2005-09-29 Marvit David L Gesture based user interface supporting preexisting symbols
CN101359263A (zh) * 2007-06-06 2009-02-04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US20090307633A1 (en) * 2008-06-06 2009-12-10 Apple Inc. Acceleration navigation of media device displays
US20100033422A1 (en) * 2008-08-05 2010-02-11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otion sensor generated data
US20100058398A1 (en) * 2008-09-04 2010-03-04 Juho Ojala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Media Content Through A Server
US20100134423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At&T Mobility Ii Llc Automatic soft key adaptation with left-right hand edge sen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34633B2 (ja) * 1992-06-19 2001-1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4302719B2 (ja) * 1995-06-19 2009-07-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書類表示装置
JPH11352143A (ja) 1998-04-06 1999-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速度センサ
JP2003216300A (ja) * 2002-01-17 2003-07-31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7880737B2 (en) * 2005-03-22 2011-02-01 Vijayvardhan Elchuri Graphica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king drawings directly in three-dimensions on a computer monitor or other display device
JP2007085993A (ja) 2005-09-26 2007-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歪セ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304988A (ja) * 2006-05-12 2007-11-22 Seiko Epson Corp モーションコマンド処理システム
JP2009217415A (ja) 2008-03-10 2009-09-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
JP2010230346A (ja) 2009-03-26 2010-10-14 Panasonic Corp 角速度センサ
US8542186B2 (en) * 2009-05-22 2013-09-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obile device with user interaction capabilit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2760A1 (en) * 2004-03-23 2005-09-29 Marvit David L Gesture based user interface supporting preexisting symbols
CN101359263A (zh) * 2007-06-06 2009-02-04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US20090307633A1 (en) * 2008-06-06 2009-12-10 Apple Inc. Acceleration navigation of media device displays
US20100033422A1 (en) * 2008-08-05 2010-02-11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otion sensor generated data
US20100058398A1 (en) * 2008-09-04 2010-03-04 Juho Ojala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Media Content Through A Server
US20100134423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At&T Mobility Ii Llc Automatic soft key adaptation with left-right hand edge sensing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752A (zh) * 2014-11-06 2015-02-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书翻页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4407705A (zh) * 2014-11-27 2015-03-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隔空手势操作图片的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5652825A (zh) * 2015-04-29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指令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980363A (zh) * 2015-11-19 2017-07-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可穿戴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6980363B (zh) * 2015-11-19 2021-01-0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可穿戴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7037965A (zh) * 2016-02-04 2017-08-11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输入的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54468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7544686B (zh) * 2016-06-28 2021-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3948A4 (en) 2014-12-17
WO2012147349A1 (ja) 2012-11-01
EP2703948A1 (en) 2014-03-05
US20140009392A1 (en) 201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2909A (zh) 电子设备
CN104503608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71605B (zh)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892929U (zh) 电子白板系统及电子白板笔套
CN101568896A (zh) 信息处理装置、系统、方法、程序和输入装置
CN101655749A (zh) 输入设备、控制设备、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2478959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6293103A (zh)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四轴飞行器手势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8027643A (zh) 用于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基于微运动的输入姿势控制的技术
CN105242780B (zh) 一种交互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855855A (zh) 信息显示控制装置以及信息显示控制方法
CN104707346B (zh) 一种电子积木
CN10290237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7430428A (zh) 电子移动设备
CN103287476A (zh) 控制装置
CN108563341A (zh) 一种具有振动触觉反馈的三维触控电子笔及方法
CN106575199A (zh) 基于智能装置位置的应用程序交换
RU167868U1 (ru) Сумка с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CN108292169A (zh) 力觉提示装置、识别装置、控制装置和力觉提示方法
CN107272892A (zh) 一种虚拟触控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030003976A1 (en) Memory car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CN107580126A (zh) 一种导航方法及移动终端
Vardhan et al. Hand gesture recognition application for physically disabled people
CN102770830B (zh) 输入设备、输入方法
CN103984407B (zh) 使用运动传感器融合来进行运动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