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7518A - 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7518A
CN103497518A CN201310414939.8A CN201310414939A CN103497518A CN 103497518 A CN103497518 A CN 103497518A CN 201310414939 A CN201310414939 A CN 201310414939A CN 103497518 A CN103497518 A CN 103497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vel die
die glue
preparation
polyurethane
room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49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7518B (zh
Inventor
王军华
王锦成
杜有成
赵雯
赵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3104149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97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97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7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7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7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得到:含乙烯基或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96~98、含氢聚硅氧烷2~4、催化剂0.2~0.4、聚氨基甲酸酯5~25、硅微粉5~15,在室温下,将硅微粉和聚氨基甲酸酯在搅拌混匀后加入含乙烯基或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再加入含氢聚硅氧烷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后,真空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下固化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和硅微粉的有机-无机协同增韧作用,使所制备的模具胶的热收缩率明显降低,尺寸稳定性好以及机械强度高,耐热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橡胶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尺寸稳定性好、热收缩率低,耐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的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胶,也称硅橡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撕拉性强、仿真精度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品以及文化石模具等材料的制造中。
专门用于生产工艺品模具的硅胶称为模具胶,一般用室温硫化硅橡胶(简称RTV)制造。RTV是一种高分子弹性体,它是以硅原子和氧原子为骨架的合成材料,每个硅原子上含有1~2个有机基团(主要是甲基),是一种带有Si-O-Si链带的纤维状高分子聚合物。因此,RTV具有以下性质: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无毒、无腐蚀性;流动性好,能自动充满模具;可控制硫化速度,室温常压下硫化,便于操作良好的脱模性;仿真性强,纹饰逼真;制模速度快,一般20小时内即可制成模具。
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现有模具胶制造的RTV模具的热收缩率较大,尺寸稳定性较差,耐热性能差影响了所制造产品的纹饰精细度及外观,且导致模具使用寿命较短,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聚氨基甲酸酯又称聚氨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与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具有回弹性能佳;耐磨性优良;对于尖锐物质的冲击有很好的抵抗作用;撕裂强度大并且裂痕的传播范围小;永久变形能力小;复原能力好,拉伸强度高,位移补偿能力强;固化前后体积变化小;使用范围温度范围宽。并且,耐霉菌性能好,无污染等优点
硅微粉是由天然石英(SiO2)或熔融石英(天然石英经高温熔融、冷却后的非晶态SiO2)经破碎、球磨、浮选、酸洗提纯、高纯水处理等多道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硅微粉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它具备耐温性好、耐酸碱腐蚀、导热性差、高绝缘、低膨胀、化学性能稳定、硬度大等优良的性能,被大量应用在塑料,硅橡胶、国防等领域。
申请号为20131009282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含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含氢聚硅氧烷、催化剂、硅树脂、晶须作为原料制备得到模具胶,该种模具胶因为采用的硅树脂和晶须的协同增韧作用,制备的模具胶在热收缩率方面性能得到了提高,而本发明采用硅微粉和聚氨基甲酸酯有机无机增韧作用制得的模具胶不光在热收缩率方面有较大的提高,而且还改善了其尺寸稳定性以及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再者所选用的硅微粉价格较硫酸钙晶须较便宜,更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既保证热收缩率低、又使得尺寸稳定性好,耐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的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模具胶,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得到:含乙烯基或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96~98、含氢聚硅氧烷2~4、催化剂0.2~0.4、聚氨基甲酸酯5~25、硅微粉5~1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原料组成中采用含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
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碱、有机锡或含铂催化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催化剂为含铂催化剂。
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有机碱为丁基锂,苯基锂。
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有机锡为二丁基锡、辛酸亚锡。
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含铂催化剂为氯铂酸。
硅微粉选自普通硅微粉、熔融硅微粉、球形硅微粉或超细球形硅微粉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硅微粉优选5000目的超细球形硅微粉。
新型模具胶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在室温下,将硅微粉和聚氨基甲酸酯在搅拌混匀后加入含乙烯基或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
b)加入含氢聚硅氧烷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后,真空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下固化反应,即制备得到模具胶。
步骤a)中搅拌速率为900~1500转/分钟。
步骤b)中搅拌速率为900~1500转/分钟,抽气的真空度为150~160Pa,固化反应的时间为10~1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和硅微粉的有机-无机协同增韧作用,使所制备的模具胶的热收缩率明显降低,而且由于加入耐温性好、低膨胀、化学性能稳定好的硅微粉作为填充剂及其有机聚合物-聚氨基甲酸酯发挥的协同增韧作用,使得模具胶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能以及机械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能改善所制造产品的纹饰精细度和外观及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具有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中所用的聚氨基甲酸酯为市购产品,由上海杰德惠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牌号为JDH-02-S;所用的硅微粉的平均长径比为0.2-0.5μm,为市购产品,由深圳市吉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牌号为5000#。
实施例1
将25克聚氨基甲酸酯与5克超细球形硅微粉于室温下混合,在1500rpm转速下搅拌5分钟,倒入98克含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并加入2克含氢聚硅氧烷和0.2克氯铂酸,在1500rpm转速下搅拌5分钟,然后于150Pa的真空度下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再将其倒入特氟龙模具中,室温下固化12小时,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模具胶。
对比例1.1
向98克含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加入2克含氢聚硅氧烷和0.2克氯铂酸,在1500rpm转速下搅拌5分钟,然后于150Pa的真空度下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再将其倒入特氟龙模具中,室温下固化12小时,得到普通的RTV模具胶。
对比例1.2
将25克聚氨基甲酸酯与5克超细球形硅微粉于室温下混合,在1500rpm转速下搅拌5分钟,倒入98克含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并加入2克含氢聚硅氧烷和0.2克氯铂酸,在1500rpm转速下搅拌5分钟,然后于150Pa的真空度下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再将其倒入特氟龙模具中,室温下固化12小时,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模具胶。
实施例2
将20克聚氨基甲酸酯与10克超细球形硅微粉于室温下混合,在1200rpm转速下搅拌10分钟,倒入97克含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并加入3克含氢聚硅氧烷和0.3克氯铂酸,在1200rpm转速下搅拌10分钟,然后于155Pa的真空度下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再将其倒入特氟龙模具中,室温下固化11小时,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模具胶。
对比例2.2
向97克含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并加入3克含氢聚硅氧烷和0.3克氯铂酸,在1200rpm转速下搅拌10分钟,然后于155Pa的真空度下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再将其倒入特氟龙模具中,室温下固化11小时,得到普通的RTV模具胶。
对比例2.3
将20克聚氨基甲酸酯与10克超细球形硅微粉于室温下混合,在1200rpm转速下搅拌10分钟,倒入97克含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并加入3克含氢聚硅氧烷和0.3克氯铂酸,在1200rpm转速下搅拌10分钟,然后于155Pa的真空度下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再将其倒入特氟龙模具中,室温下固化11小时,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模具胶。
实施例3
将15克聚氨基甲酸酯与15克超细球形硅微粉于室温下混合,在900rpm转速下搅拌15分钟,倒入96克含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并加入4克含氢聚硅氧烷和0.4克氯铂酸,在900rpm转速下搅拌15分钟,然后于160Pa的真空度下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再将其倒入特氟龙模具中,室温下固化10小时,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模具胶。
对比例3.1
向96克含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并加入4克含氢聚硅氧烷和0.4克氯铂酸,在900rpm转速下搅拌15分钟,然后于160Pa的真空度下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再将其倒入特氟龙模具中,在室温下进行固化反应10小时,得到普通的RTV模具胶。
对比例3.2
将15克聚氨基甲酸酯与15克超细球形硅微粉于室温下混合,在900rpm转速下搅拌15分钟,倒入96克含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并加入4克含氢聚硅氧烷和0.4克氯铂酸,在900rpm转速下搅拌15分钟,然后于160Pa的真空度下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再将其倒入特氟龙模具中,室温下固化10小时,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模具胶。
按ASTM D696-2003,采用ZRPY-300热机械分析仪,STA-PT1000热失重分析仪,GT-TCS-2000电脑系统拉力试验机上测试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制得的模具胶的热膨胀系列参数,测试数据见表1所示。
表1.模具胶的热膨胀系列参数数据
由表1结果可见:本发明通过采用聚氨基甲酸酯和超细球形硅微粉的有机-无机协同增韧作用,使所制备的模具胶的热收缩率得到了明显降低,并且由于加入了填料硅微粉提高了聚合物的刚性,减少了复合材料的在高温下发生蠕变的可能性,使得尺寸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制的模具胶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改善了所制造产品的纹饰精细度和外观,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实施例4
一种新型模具胶,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得到:含乙烯基的聚硅氧烷96、含氢聚硅氧烷2、丁基锂催化剂0.2、聚氨基甲酸酯5、熔融硅微粉5,新型模具胶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在室温下,控制搅拌速率为900转/分钟,将熔融硅微粉和聚氨基甲酸酯在搅拌混匀后加入含乙烯基的聚硅氧烷中;
b)加入含氢聚硅氧烷和丁基锂催化剂,控制搅拌速率为900转/分钟,搅拌均匀后,真空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下固化反应,抽气的真空度为150Pa,固化反应的时间为10小时,即制备得到模具胶。
实施例5
一种新型模具胶,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得到:含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98、含氢聚硅氧烷4、氯铂酸催化剂0.4、聚氨基甲酸酯25、5000目的超细球形硅微粉15。
新型模具胶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在室温下,控制搅拌速率为1500转/分钟,将熔融硅微粉和聚氨基甲酸酯在搅拌混匀后加入含乙烯基的聚硅氧烷中;
b)加入含氢聚硅氧烷和丁基锂催化剂,控制搅拌速率为1500转/分钟,搅拌均匀后,真空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下固化反应,抽气的真空度为160Pa,固化反应的时间为12小时,即制备得到模具胶。
最后需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上述实施例所选用的超细球形硅微粉也可等同替换为普通硅微粉、熔融硅微粉、“球形”硅微粉等硅微粉;因为它们的替换均可达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近似的效果,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模具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得到:含乙烯基或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96~98、含氢聚硅氧烷2~4、催化剂0.2~0.4、聚氨基甲酸酯5~25、硅微粉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胶,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中优选含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碱、有机锡或含铂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优选含铂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碱为丁基锂,苯基锂;所述的有机锡为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所述的含铂催化剂为氯铂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微粉选自普通硅微粉、熔融硅微粉、球形硅微粉或超细球形硅微粉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微粉优选5000目的超细球形硅微粉。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模具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在室温下,将硅微粉和聚氨基甲酸酯在搅拌混匀后加入含乙烯基或丙烯基端基的聚硅氧烷中;
b)加入含氢聚硅氧烷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后,真空抽气以排出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下固化反应,即制备得到模具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搅拌速率为900~1500转/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搅拌速率为900~1500转/分钟,抽气的真空度为150~160Pa,固化反应的时间为10~12小时。
CN201310414939.8A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497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4939.8A CN103497518B (zh)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4939.8A CN103497518B (zh)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7518A true CN103497518A (zh) 2014-01-08
CN103497518B CN103497518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862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4939.8A Active CN103497518B (zh)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9751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2135A (zh) * 2014-10-21 2015-01-28 常熟市金成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损耐腐蚀模具材料
CN105131609A (zh) * 2015-08-10 2015-12-09 东莞市新星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抗撕裂模具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5368053A (zh) * 2015-11-23 2016-03-02 苏州盖德精细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有机硅导热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0487A (zh) * 2016-08-24 2017-01-04 江苏天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胶用液态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3815A (zh) * 2016-10-07 2017-05-10 常州创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胶的制备方法
CN106883615A (zh) * 2017-03-12 2017-06-23 汕头市科源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用的高抗撕有机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WO2023243436A1 (ja) * 2022-06-17 2023-12-2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硬化性液状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856A (zh) * 2003-02-14 2003-10-08 上海回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强度缩合型有机硅模具胶组合物
CN102796290A (zh) * 2012-08-31 2012-11-28 滁州君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硅橡胶模具用混炼胶
CN103160129A (zh) * 2013-03-21 2013-06-1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856A (zh) * 2003-02-14 2003-10-08 上海回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强度缩合型有机硅模具胶组合物
CN102796290A (zh) * 2012-08-31 2012-11-28 滁州君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硅橡胶模具用混炼胶
CN103160129A (zh) * 2013-03-21 2013-06-1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2135A (zh) * 2014-10-21 2015-01-28 常熟市金成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损耐腐蚀模具材料
CN105131609A (zh) * 2015-08-10 2015-12-09 东莞市新星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抗撕裂模具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5131609B (zh) * 2015-08-10 2017-11-17 东莞市新星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抗撕裂模具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5368053A (zh) * 2015-11-23 2016-03-02 苏州盖德精细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有机硅导热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8053B (zh) * 2015-11-23 2018-06-12 苏州盖德精细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有机硅导热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0487A (zh) * 2016-08-24 2017-01-04 江苏天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胶用液态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3815A (zh) * 2016-10-07 2017-05-10 常州创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胶的制备方法
CN106883615A (zh) * 2017-03-12 2017-06-23 汕头市科源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用的高抗撕有机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WO2023243436A1 (ja) * 2022-06-17 2023-12-2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硬化性液状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7518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7518B (zh) 一种新型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0129B (zh) 一种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8061B (zh) 发泡硅橡胶胶料、低密度硅橡胶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2881B (zh) 一种热塑性微发泡减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1650B (zh) 一种硅橡胶内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0858B (zh) 一种由纳米二氧化硅增韧的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0746A (zh) 一种防滑耐热老化eva、nr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9528B (zh) 一种保温隔热用聚有机硅氧烷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8938B (zh) 一种用于移印胶头制作的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9308A (zh) 一种隔热型pla复合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196A (zh) 耐高温的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8660B (zh) 一种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杂化改性硅橡胶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759A (zh) 一种低粘度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9918B (zh) 胶辊用硅烷改性聚氨酯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6925A (zh) 一种航天超低温用密封件的制备方法
CN103834179A (zh) 一种人造文化石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5640A (zh) 一种发泡液体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271A (zh) 耐热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7841105A (zh) 耐热阻燃聚乳酸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2172A (zh) 一种添加铂金硫化剂可长期存放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702B (zh) 用于制备开孔硅橡胶海绵的组合物和制备开孔硅橡胶海绵的方法
CN106398193B (zh) 耐高温聚酰胺6t/11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9055A (zh) 一种抗压耐磨的聚氨酯材料
CN115322523B (zh) 含两亲性液晶嵌段共聚物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3591A (zh) 一种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