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7310B -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7310B
CN103457310B CN201310202439.8A CN201310202439A CN103457310B CN 103457310 B CN103457310 B CN 103457310B CN 201310202439 A CN201310202439 A CN 201310202439A CN 103457310 B CN103457310 B CN 1034573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upply
circuit
switch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24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7310A (zh
Inventor
鹿山正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57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7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7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73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8Supervision thereof, e.g. detecting power-supply failure by out of limits supervi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4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dapted for charging from various sources, e.g. AC, DC or multi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包括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输入电压选择电路以及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所述输入电压选择电路包括通电复位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控制电路以及通电复位辅助电路。当在完成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时上述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两者供应到供应端子两者时,控制电路控制两个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设优先级中的高优先级的任意一个为导通状态。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之后,辅助电路检测供应给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的电源电压的停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控制电路将具有优先级中的低优先级的电源开关控制为导通状态。

Description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将2012年5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20697的公开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通过参考全部并入在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并且特别地涉及在实现自动选择方面有效的技术,该自动选择用来响应于停电(power failure)从多个电源当中再次选择要使用的电源。
如在例如下列专利文献1和2中的每一个中已经描述的,IC卡被装备有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天线线圈,并且通过由天线线圈接收从称为读卡器/写卡器的读取/写入装置输出的RF信号以及由整流电路对其进行整流,来执行给IC卡的电力供应。因此,在其卡侧没有电源的IC卡在自动售票系统、电子现金、物流管理等中正变得普遍。因此,由于IC卡是RF电力供应的,且另一方面,唯一标识信息(ID信息)已经被存储在内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因此它被称为RFID卡。
另一方面,无线电力供给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该无线电力供给系统被称为“仅仅放置的充电(just-to-place charging)”,在其中便携式装置(诸如智能电话)被简单地放置在专用充电台(table)中而不将便携式装置耦接到电源电缆,由此使得能够对便携式装置充电。此类无线电力供给系统意图应付称为“智能电话”的蜂窝电话的电池消耗较大的事实。也就是说,智能电话是具有对因特网的高亲合力并且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功能的多功能蜂窝电话,或者具有添加到电话/邮件的PDA功能的多功能蜂窝电话,其可以被简写为“smapho”或者“smaho”。无线电力供给系统基于由工业团体的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Power Consortium,WPC)建立的称为Qi(chi)的国际标准。发送侧装置和接收侧装置两者分别被设置有线圈,由此使得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系统将电力从发送侧装置供应到接收侧装置。无线电力供给系统的优点在于,不必插入或者拔下用于充电的电力连接器,并且特别地可以省略打开和关闭用于便携式装置的电力连接器的连接器盖(cover)的操作。
此外,下面专利文献3中已经描述了,在选择性地耦接到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电源以便给电池充电的电子装置中,控制器被用来在耦接到经受电力供应的电源被解除时立即将电子装置耦接到另一个电源,由此开始电池的充电。也就是说,由控制器提供的控制在于,在正在将电流从AC电源供应到AC耦接部的同时电池由AC电源充电,然而在没有将电流从AC电源供应到AC耦接部的情况下在正在将电流从外部装置供应到外部装置耦接部的同时,电池由外部装置的电源充电。当电池正在由AC电源充电的同时外部装置耦接部被耦接到外部装置时,控制器特别地执行与外部装置的初始通信,由此进行为通过外部装置对电池充电所必需的充电设置。具体来说,外部装置耦接部是USB耦接部,并且也可以采用其它标准(诸如IEEE1394等)的接口。由于在电子装置耦接到AC电源和外部装置两者时来自AC电源的电流大于来自外部装置的电流,因此控制器用来通过AC电源对电池充电。
下面专利文献4中已经描述了一种电力开关IC,在其中第一N沟道功率MOS晶体管的源极到漏极的路径被耦接在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第二N沟道功率MOS晶体管的源极到漏极的路径被耦接在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并且第三N沟道功率MOS晶体管的源极到漏极的路径被耦接在第三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第三MOS晶体管的漏极到源极的路径被耦接在第三N沟道功率MOS晶体管的栅极和地电位之间。第四MOS晶体管的漏极到源极的路径被耦接在第二N沟道功率MOS晶体管的栅极和地电位之间。第五MOS晶体管的漏极到源极的路径被耦接在第一N沟道功率MOS晶体管的栅极和地电位之间。第一输入端子被耦接到第一反相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第二反相器电路的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和第三输入端子被分别耦接到第一反相器电路的电源端子和第二反相器电路的电源端子。第一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子耦接到第三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二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子耦接到第四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一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子和第二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子被耦接到双输入或非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子。此外,双输入或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子耦接到第三反相器电路的输入端子。第三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子耦接到第五MOS晶体管的栅极。在由于故障的发生而使第一输入端子的电位降低时,第一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子、第二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子和第三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子变为高电平,使得第三MOS晶体管、第四MOS晶体管和第五MOS晶体管分别进入导通状态。因此,分别将耦接在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的第一N沟道功率MOS晶体管、耦接在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的第二N沟道功率MOS晶体管以及耦接在第三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的第三N沟道功率MOS晶体管这些功率MOS晶体管全部控制为截止状态。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9-4949
[专利文献2]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10-9353
[专利文献3]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11-155830
[专利文献4]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6-180226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之前,本发明人已经涉及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开发,该半导体集成电路能够通过由来自AC电源的AC电源电压的整流/平滑产生的AC-DC电源电压、来自USB耦接的USB电源电压以及基于上述无线电力供给系统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多个电源电压来进行操作。
在其开发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已经讨论了通过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电源对电池充电的方法。然而,根据本发明人进行的讨论,已经揭示了如下的问题,即在专利文献3中没有描述根据多个电源的供应的存在或者缺少来自动选择使用的电源的实现方法。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上面描述的多个电源电压进行操作的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需要实现从多个电源中自动选择要使用的电源的电子电路。
此外,已经通过在该开发的过程中的本发明人的讨论揭示了,在上述专利文献4中描述的系统不能够从多个电源当中自动选择要使用的电源。
在本发明之前,本发明人已经讨论了一种系统,其通过使用通电复位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实现了从多个电源当中自动选择要使用的电源的电子电路。通过响应于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使控制用于选择第一电源电压的第一电源开关和用于选择第二电源电压的第二电源开关的控制电路复位。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响应于通电复位操作的结束来检测第一电源电压的供应的存在或者缺少以及第二电源电压的供应的存在或者缺少。当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供应第一电源电压而同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不供应第二电源电压时,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相反,当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供应第二电源电压而同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不供应第一电源电压时,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此外,当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的供应和第二电源电压的供应两者时,控制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的供应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在本发明之前,本发明人已经更详细地讨论了上述系统。结果,本发明人已经揭示了如下的问题,即当例如在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已经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的供应和第二电源电压的供应两者之后设定为较高优先级的第一电源电压发生停电时,在从电源中自动选择要使用的电源时发生误操作。也就是说,必须响应于停电实现被进行为从电源当中再次选择要使用的电源的自动选择。然而,为此,存在响应于停电再次执行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的需要。在本发明之前由本发明人讨论的上述系统具有如下的问题,即响应于上述停电不完全地执行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因此导致难以响应于停电来执行被进行为从电源当中再次选择要使用的电源的自动选择。
虽然下面描述了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的手段等,但是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新颖的特征将变得清晰。
如下将简短地说明本申请中公开的代表性实施例的概要:
根据典型实施例的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212)被装备有能够供应第一电源电压的第一供应端子(T1)、能够供应第二电源电压的第二供应端子(T2)、输入电压选择电路(2124)、第一电源开关(SW1、SW2)以及第二电源开关(SW3)(参考图2)。
输入电压选择电路(2124)包括通电复位电路(21244)、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控制电路(21245,21246)以及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参考图6)。
当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任意一个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中的任意一个时,控制电路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与已经检测到上述供应的供应端子对应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当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两者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两者时,控制电路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高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在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已经被控制为导通状态之后,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检测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供应给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的电源电压的停电。
响应于通过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进行的停电的检测结果,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
在通电复位电路的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控制电路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低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参考图6)。
如下将简短地说明由本申请中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典型的一个实施例获得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半导体集成电路(212),能够实现如下的自动选择,该自动选择被进行为响应于停电从多个电源之中再次选择要使用的电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装备有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多功能蜂窝电话的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配置的图;
图3是描绘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外部端子的功能的图;
图4是示出在本发明之前由本发明人讨论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用于选择启动时的操作模式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配置的图,以作为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
图5是示出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各个部件的波形的图,用于描述根据图4中示出的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操作;
图6是示出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用于选择启动时的操作模式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配置的图;
图7是示出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各个部件的波形的图,用于说明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操作;
图8是描绘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内部的USB电力供给的优先级被设定为高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优先级的情况下的USB电力供给的停电时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各个部件的波形的图;
图9是示出通过根据图2和图4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从多个电源当中自动选择要使用的电源的操作的图;以及
图10是描绘通过根据图2和图4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从多个电源当中自动选择要使用的电源的操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例的概要
将首先说明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概要。典型实施例的概要的描述中利用括号提及的附图的附图标记仅仅示出包括在给予附图标记的组件的概念内的元件。
[1]根据典型实施例的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212)被装备有能够供应第一电源电压的第一供应端子(T1)、能够供应第二电源电压的第二供应端子(T2)、耦接到第一供应端子和第二供应端子的输入电压选择电路(2124)、第一电源开关(SW1、SW2)以及第二电源开关(SW3)(参考图2)。
输入电压选择电路(2124)包括通电复位电路(21244)、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控制电路(21245,21246)以及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参考图6)。
当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任意一个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中的任意一个时,控制电路响应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与已经检测到上述供应的供应端子对应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当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两者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两者时,控制电路响应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高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在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已经被控制为导通状态之后,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检测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供应给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的电源电压的停电。
响应于通过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进行的停电的检测结果,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
在通电复位电路的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控制电路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低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参考图6)。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能够实现如下的自动选择,该自动选择被进行为响应于停电从多个电源之中再次选择要使用的电源。
在优选实施例中,通电复位电路(21244)响应于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T1)的供应以及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T2)的供应来产生通电复位信号(POR)。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响应于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T1)的供应来产生第一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响应于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T2)的供应来产生第二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
控制电路(21245,21246)响应于通电复位信号(POR)、第一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第二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
在响应于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通电复位操作的结束的通电复位信号(POR)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检测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T1)的供应和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T2)的供应。
在其中在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但是没有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的第一种情形中,控制电路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通过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控制为导通状态的第一电源开关将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供应到负载(3,26)。
在其中在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但是没有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的第二种情形中,控制电路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
通过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分别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控制为导通状态的第二电源开关将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负载(3,26)。
在其中在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以及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的第三种情形中,控制电路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在第三种情形中,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与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对应的控制为导通状态的一个电源开关将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或者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负载(3,26)。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电复位辅助电路包括第一和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3,4)、第一和第二差分放大器(DA3,4)以及第一和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Mn1,2)。
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以及第一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产生的第一基准电压被供应给第一差分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第一差分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子对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进行响应。
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的栅极由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驱动。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到地电位和通电复位电路。
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产生的第二基准电压被供应给第二差分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第二差分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子对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进行响应。
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的栅极由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驱动。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到地电位和通电复位电路。
响应于在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一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的状态中的由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的停电引起的第一电源电压的降低,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从截止状态到导通状态。
响应于由于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的停电而将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导通状态,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
响应于在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的状态中的由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的停电引起的第二电源电压的降低,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从截止状态到导通状态。
响应于由于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的停电而将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导通状态,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参考图6)。
根据更优选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还包括第一外部输出端子(T4)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T3),第一外部输出端子(T4)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T3)将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分别供应到作为负载的第一外部负载(3)和第二外部负载(26)。
半导体集成电路(212)还包括耦接在第一外部输出端子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之间的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Mp0)。
当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时,由控制电路(21245,21246)将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Mp0)控制为导通状态。
使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为导通状态的控制使得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能够通过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T3)被供应给第二外部负载(参考图2和图6)。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外部输出端子(T4)被配置为使得能够将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与作为有源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对应的第一外部负载(3)。
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被配置为使得能够将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作为电池的第二外部负载(26)(参考图2)。
在更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输入电压选择电路(2124)还包括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以及栅极驱动电路(21249)。
输入电压选择开关包括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Mp1)以及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Mp2)。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源极耦接到第一供应端子。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源极耦接到第二供应端子。
在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通电复位时段期间,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两者控制为导通状态。
在通电复位时段期间,从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或者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产生供应给通电复位电路的操作电压(Vcc)(参考图6)。
在更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在该情况下,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在第二种情形中,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在第三种情形中,栅极驱动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参考图6)。
在还更优选的实施例中,输入电压选择电路(2124)还包括具有第一输入端子(Node1)、第二输入端子(Node2)和输出端子的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
电压比较/选择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Node1)耦接到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
电压比较/选择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Node2)耦接到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
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的输出端子产生供应给通电复位电路的操作电压。
电压比较/选择电路将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和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进行比较以便选择高电压,并且由此将所述高电压输出作为从输出端子供应给通电复位电路的操作电压(参考图6)。
在更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在发生第一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9:S905)之后发生第四种情形,在第四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二供应端子(图9:S910)。
响应于第四种情形的发生,如同第三种情形一样,控制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9:S911)。
在发生第二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图9:S912)之后发生第五种情形,在第五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一供应端子(图9:S912)。
响应于第五种情形的发生,如同第三种情形一样,控制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9:S913)。
在发生第三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9:S919)之后发生第六种情形,在第六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二供应端子(图9:S914)。
响应于第六种情形的发生,如同第三种情形一样,控制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9:S915)。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发生第一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10:S905)之后发生第四种情形,在第四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二供应端子(图10:S1000)。
响应于第四种情形的发生,半导体集成电路能够向作为第一外部负载的上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通知第四种情形的发生(图8:S1001)。
响应于表示第四种情形的发生的第一通知,控制电路根据从上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供应给该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第一指示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图10:S1001-S1002)。
根据第一指示,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10:S905),或者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图10:S1002)。
在发生第二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图10:S907)之后发生第五种情形,在第五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一供应端子(图10:S912)。
响应于第五种情形的发生,半导体集成电路能够向作为第一外部负载的上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通知第五种情形的发生(图10:S1003)。
响应于表示第五种情形的发生的第二通知,控制电路根据从上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供应给该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第二指示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图10:S1004-S1005)。
根据第二指示,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图10:S907),或者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10:S1005)。
在发生第三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10:S909)之后发生第六种情形,在第六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二供应端子(图10:S914)。.
响应于第六种情形的发生,半导体集成电路能够向作为第一外部负载的上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通知第六种情形的发生(图10:S1006)。
响应于表示第六种情形的发生的第三通知,控制电路根据从上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供应给该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第三指示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图10:S1007-S1008)。
根据第三指示,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图10:S909),或者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图10:S1008)。
根据更具体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还包括并联地耦接在第一供应端子(T1)和第一电源开关(SW1,SW2)之间的降压DC-DC转换器(2121)以及线性调节器(2122)。
线性调节器操作作为串联调节器,所述串联调节器紧接在基于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的通电之后迅速地操作。
降压DC-DC转换器(2121)操作作为具有比线性调节器高的电力效率的开关式调节器(参考图2)。
最具体的实施例在于,第一供应端子(T1)被配置为使得能够通过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将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T1),并且通过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将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T1)。
第二供应端子(T2)被配置为使得能够将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T2)(参考图2)。
[2]根据另一方面的一种典型实施例是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操作方法,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被装备有能够供应第一电源电压的第一供应端子(T1)、能够供应第二电源电压的第二供应端子(T2)、耦接到第一供应端子和第二供应端子的输入电压选择电路(2124)、第一电源开关(SW1,SW2)以及第二电源开关(SW3)(参考图2)。
输入电压选择电路(2124)包括通电复位电路(21244)、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控制电路(21245,21246)以及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参考图6)。
当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任意一个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中的任意一个时,控制电路响应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来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与已经检测到上述供应的供应端子对应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当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两者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两者时,控制电路响应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来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高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在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已经被控制为导通状态之后,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检测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供应给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的电源电压的停电。
响应于通过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进行的停电的检测结果,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
在通电复位电路的上述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控制电路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低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参考图6)。
根据本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能够实现如下的自动选择,该自动选择被进行为响应于停电从多个电源之中再次选择要使用的电源。
2、对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说明实施例。顺便说一下,在用于说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分别附接于附图中具有相同作用的组件,并且将省略它们的重复描述。
[第一实施例]
<<多功能蜂窝电话的配置>>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装备有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多功能蜂窝电话的配置的图。
图1中示出的多功能蜂窝电话由电力发送电路1、电力接收电路2和电力接收侧系统3组成。在图1中示出的多功能蜂窝电话中,特别地,来自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的RF信号由电力接收侧天线线圈25接收,使得执行二次电池26的充电以及给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电力供应。
<<发送侧的电力发送电路>>
如图1所示,通过AC适配器10把AC电源供应给无线电力发送系统的发送侧的电力发送电路1。电力发送电路1由微控制器单元(MCU)11以及电力发送控制电路12组成。微控制器单元(MCU)11具有认证处理功能111和加密处理功能112。电力发送控制电路12包括整流电路121和RF驱动器122。RF驱动器122耦接到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
将DC电源电压供应给电力发送电路1中的微控制器单元(MCU)11、RF驱动器122等,所述DC电源电压是通过由整流电路121对经由AC适配器10供应的AC电源进行整流和平滑而产生的。电力发送电路1中的微控制器单元(MCU)11的认证处理功能111和加密处理功能112分别执行用于确定具有与电力接收电路2对应的多功能蜂窝电话的用户是否是具有正当使用权利的用户等的相互认证处理、以及用于防止通信数据的篡改的加密处理。也就是说,电力发送电路1的微控制器单元(MCU)11执行与包括在电力接收电路2内的微控制器单元(MCU)22的加密处理功能222和认证处理功能221之间的通信协议有关的加密密钥的产生、保持、更新、删除等有关的密钥管理操作。
结果,当电力发送电路1的微控制器单元(MCU)11确定与电力接收电路2对应的多功能蜂窝电话的用户是具有正当使用权利的用户时,RF驱动器122响应于从未示出的RF振荡器产生的RF振荡输出信号而产生要被供应给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的RF驱动信号。此外,来自电力发送电路1的微控制器单元(MCU)11的与认证处理和加密处理有关的通信数据通过RF驱动器122、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和电力接收侧天线线圈25被供应给电力接收电路2。
<<接收侧的电力接收电路>>
如图1所示,无线电力发送系统的接收侧的电力接收电路2由电力接收控制电路21和微控制器单元(MCU)22组成。微控制器单元(MCU)22具有认证处理功能221和加密处理功能222。电力接收控制电路21包括整流电路211和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
在图1中示出的无线电力发送系统中,首先通过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和电力接收侧天线线圈25在电力发送电路1的微控制器单元(MCU)11和电力接收电路2的微控制器单元(MCU)22之间执行根据上述通信协议的通信。为了这种通信,电力接收电路2被设置为使得能够在电力接收控制电路21和微控制器单元(MCU)22之间进行串行通信、电力供应等。当电力发送电路1的微控制器单元(MCU)11确定与电力接收电路2对应的多功能蜂窝电话的用户是具有正当使用权利的用户时,通过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和电力接收侧天线线圈25将从RF驱动器122产生的RF驱动信号供应给电力接收电路2。
将DC电源电压供应给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和微控制器单元(MCU)22,该DC电源电压是通过允许整流电路211对经由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和电力接收侧天线线圈25供应的RF驱动信号进行整流和平滑而产生的。从整流电路211供应给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DC电源电压被用于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甚至被用于给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电力供应。
当无线电力发送系统的电力接收侧是多功能蜂窝电话时,电力接收侧系统3包括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液晶显示驱动器IC、RF信号处理半导体集成电路(RFIC)、主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速存储器等)等等。
当无线电力发送系统的电力接收侧是便携式个人计算机(像平板PC那样)时,电力接收侧系统3还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具有大规模的存储容量的硬盘替换型闪存存储器。
此外,用于电池充电控制和给系统的电力供应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除了被供应有由整流电路211产生的DC电源电压之外甚至还能够被供应有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以及通过对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电源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而产生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因此,用于电池充电控制和系统电力供应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具有从整流电路211的DC电源电压、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和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这多个电源电压当中自动选择用于电池充电控制和给系统的电力供应的电源电压的功能。顺便说一下,USB是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
<<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配置>>
图2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配置的图。
如图2所示,用于电池充电控制和给系统的电力供应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包括降压DC-DC转换器2121、线性调节器2122、USB类型检测电路2123、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外部接口2125、内置调节器2126以及栅极驱动控制电路2127。此外,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包括P沟道MOS晶体管Mp0、以及开关SW1、SW2、SW3和SW4。
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通过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被供应有基于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并且通过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被供应有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被供应有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肖特基二极管D1和D2分别用作在基于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和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之间的逆流防止器件,并且另一方面,用作以与PN结二极管相比较低的正向电压来传递电源的电压传递器件。顺便说一下,基于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是范围从5.5V到20V的电压。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是近似7V的电压。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是5V的电压。
电感器L1和电容器C1通过外部端子DDOUT1(T5)和DDOUT2(T6)耦接到降压DC-DC转换器2121。因此,降压DC-DC转换器2121操作作为开关式调节器(switching regulator),该开关式调节器在通电启动时比线性调节器2122慢但是具有比线性调节器2122高的电力效率。另一方面,线性调节器2122操作作为紧接在通电之后立即操作的串联调节器。
也就是说,降压DC-DC转换器2121和线性调节器2122从对于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5.5V到20V的电源电压或者从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近似7V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来产生范围从3.5V到5V的系统供应电压。因此,来自降压DC-DC转换器2121和线性调节器2122的5V的系统供应电压通过开关SW2和SW4以及外部端子SYS(T4)被供应给电力接收侧系统3。另一方面,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5V的USB电源电压通过开关SW3以及外部端子SYS(T4)被供应给电力接收侧系统3。
USB类型检测电路2123根据USB耦接接口23的差分数据信号D+和D-的比特率或者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电力供给能力来检测USB耦接接口23是否对应于USB1.1、USB1.0、USB2.0和USB3.0中的任意一种。
为了选择启动时的操作模式,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执行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电压检测以及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电压检测,并且还执行开关SW1、SW2、SW3和SW4的开-关控制以及降压DC-DC转换器2121、内置调节器2126和栅极驱动控制电路2127的控制。此外,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具有执行USB类型检测电路2123的控制以及通过外部接口2125将从USB类型检测电路2123输出的USB类型检测数据供应到微控制器单元(MCU)22和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功能。
因此,外部接口2125执行与电力接收侧系统3和微控制器单元(MCU)22的时钟和串行数据的交互式通信。
内置调节器2126经由降压DC-DC转换器2121或线性调节器2122被供应有基于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或者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或者被供应有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结果,1.8V的操作电压VDD18和3.0V的操作电压VDD30被从内置调节器2126产生并且被供应给微控制器单元(MCU)22。
P沟道MOS晶体管Mp0被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和栅极驱动控制电路2127驱动控制为导通状态,由此通过外部端子BAT(T3)将外部端子SYS(T4)处的范围从3.5V到5V的系统供应电压供应到二次电池26,由此执行二次电池26的充电。例如,二次电池26是多功能蜂窝电话等中内置的锂离子电池,并且其充电电流变为范围从约0.5A到约1.0A的相对较大的电流。
此外,栅极驱动控制电路2127产生用于以如下这种方式驱动P沟道MOS晶体管Mp0的栅极的输出信号,即使得P沟道MOS晶体管Mp0在外部端子SYS(T4)和外部端子BAT(T3)之间双向地导通。因此,在二次电池26的充电的运行期间,二次电池26的充电电流从外部端子SYS(T4)流到外部端子BAT(T3)。另一方面,与此相反,在通过二次电池26的放电的电池工作时段期间,二次电池26的放电电流从外部端子BAT(T3)流到外部端子SYS(T4)。此外,栅极驱动控制电路2127具有在二次电池26的充电和放电操作期间执行充电和放电电流的电流控制由此防止过量充电和过量放电的功能。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外部端子的功能>>
图3是示出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外部端子的功能的图。
如图3所示,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外部供应端子具有通过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和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供应基于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或者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的功能。
此外,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外部供应端子具有供应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的功能。
用于差分数据信号D+的外部供应端子具有供应用于USB耦接接口23的差分数据的非反相输入信号D+的功能。
此外,用于差分数据信号D-的外部供应端子具有供应用于USB耦接接口23的差分数据的反相输入信号D-的功能。
用于时钟的外部输入/输出端子具有执行用于外部接口2125的时钟的交互式通信的功能。
另外,用于串行数据的外部输入/输出端子具有执行用于外部接口2125的串行数据的交互式通信的功能。
外部端子DDOUT1具有输出基于降压DC-DC转换器2121处的开关式调节器操作的切换输出信号的功能。
此外,外部端子DDOUT2具有输出已经通过由电感器L1和电容器C1组成的低通滤波器的降压DC-DC转换器2121的输出电压的功能。
外部端子SYS具有将电源电压输出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功能。
外部端子BAT具有耦接二次电池26的功能。
外部端子VDD18具有将1.8V的操作电压VDD18输出到微控制器(MCU)22的功能。
外部端子VDD30具有将3.0V的操作电压VDD30输出到微控制器(MCU)22的功能。
<<根据比较参考示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配置>>
图4是示出在本发明之前由本发明人讨论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用于选择启动时的操作模式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配置的图,以作为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包括线性调节器21241、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1、第一缓冲电路BA1、第二缓冲电路BA2和通电复位电路21244。此外,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包括控制逻辑电路21245、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时钟发生器21247、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以及栅极驱动电路21249。
如图4的左上部所示,用于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被供应有基于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以及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被供应有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
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具有范围从5.5V到20V的电压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或者AC-DC转换电源电压被线性调节器21241转换为近似5V的输出电源电压Vout。近似5V的输出电源电压被供应给栅极驱动电路21249和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的源极。
供应给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具有5V电压的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被供应给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2的源极。
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的栅极由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驱动。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2的栅极由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驱动。在通电时的下面将详细描述的通电复位时段期间,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两个都被设定为低电平。因此,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两个都被控制为导通状态。
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由P沟道MOS晶体管Mp3、P沟道MOS晶体管Mp4和差分放大器DA1组成。因此,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将第一节点Node1的电压和第二节点Node2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由此选择这两个电压中的高电压并且将所述高电压产生作为输出电压Vcc。第一节点Node1被耦接到P沟道MOS晶体管Mp3的漏极以及差分放大器DA1的反相输入端子-。第二节点Node2被耦接到P沟道MOS晶体管Mp4的漏极以及差分放大器DA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差分放大器DA1的非反相输出端子+和反相输出端子-被分别耦接到P沟道MOS晶体管Mp3的栅极以及P沟道MOS晶体管Mp4的栅极。P沟道MOS晶体管Mp3的源极和P沟道MOS晶体管Mp4的源极共同耦接以便产生输出电压Vcc。
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被供应给差分放大器DA1、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1、第一缓冲电路BA1以及第二缓冲电路BA2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
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1允许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输出的输出电压Vcc用作操作电源电压,由此产生基准电压VREF
第一缓冲电路BA1和第二缓冲电路BA2响应于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1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而分别产生与基准电压VREF的电平成比例的模拟电路电源电压AVDD和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
通电复位电路21244由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2、差分放大器DA2、电阻器Rp、电容器Cp和第三缓冲电路BA3组成。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2和差分放大器DA2被供应有由第二缓冲电路BA2产生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差分放大器DA2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和反相输入端子-被分别供应有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2产生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和基准电压VBB
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差分放大器DA2的输出电压被供应给电阻器Rp的一个端部。电阻器Rp的另一个端部被耦接到电容器Cp的一个端部和第三缓冲电路BA3的输入端子。电容器Cp的另一个端部耦接到地电位。在通电复位时段期间从第三缓冲电路BA3产生的低电平的通电复位信号POR被供应给控制逻辑电路21245的反相复位输入端子/Reset以及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的反相复位输入端子/Reset。
从时钟发生器21247产生的时钟信号被供应给控制逻辑电路21245的时钟输入端子CLK以及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的时钟输入端子CLK,该时钟发生器21247供应有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供给的输出电压Vcc以及从第二缓冲电路BA2供给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控制逻辑电路21245控制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整个操作。也就是说,与图4中示出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耦接的模拟电路2128包括图2中示出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降压DC-DC转换器2121、线性调节器2122、USB类型检测电路2123、内置调节器2126以及栅极驱动控制电路2127的模拟电路。因此,这些模拟电路的操作全部由图4中示出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控制逻辑电路21245控制。顺便说一下,模拟电路2128被供应有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供给的输出电压Vcc以及从第一缓冲电路BA1输出的模拟电路电源电压AVDD
此外,同样地,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的操作也由图4中示出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控制逻辑电路21245控制。
此外,同样地,图2中示出的开关SW1、SW2、SW3和SW4、内置调节器2126以及栅极驱动控制电路2127的操作也由图4中示出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控制逻辑电路21245控制。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被供应有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供给的输出电压Vcc以及从第一缓冲电路BA1输出的模拟电路电源电压AVDD。在通电复位时段逝去之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检测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或者AC-DC转换的电源电压的电平、以及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USB电源电压的电平。结果,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输出的2比特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被供应给控制逻辑电路21245以及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也就是说,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指示基于无线电力供给或者AC-DC转换的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供应的存在或者缺少的检测结果。此外,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指示USB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供应的存在或者缺少的检测结果。
在通电复位时段逝去之后,通过从已经响应于2比特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的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输出的信号将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由此实现要使用的电源的自动选择。
考虑其中通过高电平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检测到电源电压供应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而通过低电平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检测到电源电压不供应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响应于电平不同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控制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控制为截止状态。结果,从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供应的电压被用于经由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此外,在该情况下,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另外,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检测到第一节点Node1的电压高于第二节点Node2的电压并且产生从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供应的第一节点Node1的电压作为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
考虑其中通过低电平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检测到电源电压不供应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而通过高电平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检测到电源电压供应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响应于电平不同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控制为截止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控制为导通状态。结果,从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供应的电压被用于经由开关SW3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此外,在该情况下,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高电平和低电平。另外,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检测到第二节点Node2的电压高于第一节点Node1的电压并且产生从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供应的第二节点Node2的电压作为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
考虑其中通过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的2比特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同时检测到基于无线电力供给或者AC-DC转换的电源电压供应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以及USB电源电压供应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响应于电平都高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控制逻辑电路21245调整线性调节器21241的近似5V的输出电源电压Vout的电平。
也就是说,当与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供应电压同时被检测到的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供应电压优先于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供应电压时,线性调节器21241的近似5V的输出电源电压Vout被设定为例如比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高的5.2V,该USB电源电压具有供应给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5V的电压。此外,由控制逻辑电路21245控制的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结果,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检测到第一节点Node1的电压高于第二节点Node2的电压并且产生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供应电压作为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此外,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控制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控制为截止状态。结果,从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供应的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与此相反,当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供应电压具有比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供应电压高的优先级时,线性调节器21241的近似5V的输出电源电压Vout被设定为例如比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低的4.8V,该USB电源电压具有供应给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5V的电压。此外,由控制逻辑电路21245控制的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被设定为高电平和低电平。结果,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检测到第二节点Node2的电压高于第一节点Node1的电压并且产生来自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第二节点Node2的电压作为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此外,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控制为截止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控制为导通状态。结果,从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供应的电压被用于通过开关SW3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另一方面,在通电复位时段逝去之前,通过已经响应于低电平的通电复位信号POR的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的输出信号,将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两个都设定为低电平。结果,包括在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内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两个都被控制为导通状态。
图5是示出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各个部件的波形的图,用于描述根据图4中示出的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操作。
如图5所示,在时段T1期间,通过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供应,首先开始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升高。当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到达检测阈值电压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响应于无线电力供应电压的升高,开始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的升高。此外,响应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的升高,开始从第二缓冲电路BA2产生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的升高。当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到达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2的基准电压VBB对应的检测阈值电压时,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差分放大器DA2的输出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得开始基于时间常数电路中的电容器Cp和电阻器Rp的充电的通电复位时段。当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两端施加的端子电压Vc到达与第三缓冲电路BA3的阈值电压对应的检测阈值电压时,通电复位信号POR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得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和控制逻辑电路21245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
在完成通电复位操作的情况下,在时段T2期间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对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的高电平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低电平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进行响应。因此,通过由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和栅极驱动电路21249进行的控制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分别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USB电力供给被控制为截止状态并且无线电力供给被控制为导通状态,使得执行要使用的电源的自动选择。
在该状态下,在时段T2结束时,通过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供应,开始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升高。结果,当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升高到达检测阈值电压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在时段2的最后定时处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产生电平都高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然而,由于在控制逻辑电路21245内无线电力供给的优先级被设定为高于USB电力供给的优先级,因此在时段2的最后定时处从栅极驱动电路21249产生低电平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高电平的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结果,在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中,P沟道MOS晶体管Mp1被保持在导通状态,然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保持在截止状态。因此,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被选为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供给的输出电压Vcc。
然而,如图5所示,在时段T2和T3之间切换的定时处发生已经被设定为高优先级的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停电。因此,第二缓冲电路BA2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和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被减小,并且因此第三缓冲电路的通电复位信号POR和通电复位电路21244中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两端施加的端子电压Vc也被降低。然而,通电复位电路21244中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的降低是不足以引起通电复位操作的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被供应给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作为操作电源电压的来自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和模拟电路电源电压AVDD的电平被降低,因此同样地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产生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的电压电平也被降低。因此,由于如图5所示地从栅极驱动电路21249产生的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因此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2从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在那个时间点处,电平高的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经由P沟道MOS晶体管Mp2的源极到漏极的路径被传递到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二节点Node2。在这个时间点处,由于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停电,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一节点Node1的电压处于低电平。结果,由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选择第二节点Node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并且产生该电源电压作为它的输出电压Vcc,因此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突然地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如图5所示。因此,第三缓冲电路的通电复位信号POR以及通电复位电路21244中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稍微上升。
由于在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恢复为高电平的情况下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也从低电平恢复为高电平,因此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2从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结果,电平高的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没有通过P沟道MOS晶体管Mp2的源极到漏极的路径被传递到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二节点Node2。因此,如图5所示,第二缓冲电路BA2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以及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开始再次下降。结果,由于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以及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的电压电平被降低,因此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2从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并且因此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突然地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随后,根据图4中示出的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重复类似的操作,如图5所示。
结果,如当初说明的,响应于设定为高优先顺序的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停电,不完全地实现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通电复位操作。因此难以执行如下的自动选择,该自动选择被进行为响应于设定为电源处的高优先顺序的电源电压的停电而从多个电源之中再次选择要使用的电源。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配置>>
图6是示出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充电控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用于选择启动时的操作模式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配置的图。
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在以下几点方面与根据图4中示出的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不同。
也就是说,未被包括在根据图4的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中的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被添加到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
添加到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由第三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3、第四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4、两个差分放大器DA3和DA4、以及两个N沟道MOS晶体管Mn1和Mn2组成。
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电源电压通过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线性调节器21241被供应给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的第四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4和差分放大器DA4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顺便说一下,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电源电压是基于来自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或者基于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3的AC-DC转换的电源电压。第四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4激活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电源电压作为操作电源电压,由此产生基准电压。差分放大器DA4的反相输入端子-和非反相输入端子+被分别供应有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和从第四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4产生的基准电压。差分放大器DA4的输出端子耦接到N沟道MOS晶体管Mn2的栅极。N沟道MOS晶体管Mn2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到地电位以及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电阻器Rp和电容器Cp的公共耦接节点。
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电源电压被供应给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的第三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3和差分放大器DA3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顺便说一下,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电源电压是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电源电压。第三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3激活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电源电压作为操作电源电压,由此产生基准电压。差分放大器DA3的反相输入端子-和非反相输入端子+被分别供应有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和从第三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3产生的基准电压。差分放大器DA3的输出端子耦接到N沟道MOS晶体管Mn1的栅极。N沟道MOS晶体管Mn1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到地电位以及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电阻器Rp和电容器Cp的公共耦接节点。
在添加到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中,第三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3、差分放大器DA3和N沟道MOS晶体管Mn1在无线电力供给的优先级被设定为高于USB电力供给的优先级的情况下检测无线电力供给的停电。顺便说一下,在控制逻辑电路21245内无线电力供给的优先级被设定为高于USB电力供给的优先级。
在添加到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中,第四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4、差分放大器DA4和N沟道MOS晶体管Mn2在USB电力供给的优先级被设定为高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优先级的情况下检测USB电力供给的停电。顺便说一下,在控制逻辑电路21245内USB电力供给的优先级被设定为高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优先级。
由于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在其它配置方面与根据图4中示出的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是相同的,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各个部件的波形>>
图7是示出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各个部件的波形的图,用于说明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操作。
在图7所示出的根据图6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各个部件的波形中,直到时段T2和T3之间的切换的定时的波形与根据图4的本发明的比较参考示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各个部件的波形相同,其已经被示出在图5中。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也就是说,在如图7所示的时段T2和T3之间的切换的定时处,发生已经被设定为高优先顺序的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停电。在紧接着此停电后的定时处,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设定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由停电引起的用于第一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降低经由保持在导通状态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被传递到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一节点Node1。另一方面,由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二节点Node2处于地电位,因此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输出被传递到电平比第二节点Node2高的第一节点Node1的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降低,以作为它的输出电压Vcc。
因此,由于第二缓冲电路BA2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响应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的减小而减小,因此第三缓冲电路的通电复位信号POR和通电复位电路21244中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被稍微减小。结果,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中的差分放大器DA3的反相输入端子-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变得在电平方面低于被供应给它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的第三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3的基准电压,使得差分放大器DA3的输出信号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因此,由于使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的N沟道MOS晶体管Mn1从截止状态到导通状态,因此通过保持在导通状态的N沟道MOS晶体管Mn1将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放电到地电位。结果,第三缓冲电路的通电复位信号POR以及通电复位电路21244中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变为与所述地电位对应的低电平。因此,通过将低电平的通电复位信号POR供应到反相复位输入端子/Reset来使控制逻辑电路21245和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复位。因此,通电复位时段被恢复(resume),使得响应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的输出信号,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两者被设定为低电平。结果,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两个都被控制为导通状态。
结果,在无线电力供给的停电的时段T3期间,通过由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控制为导通状态的P沟道MOD晶体管Mp2将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高电平电源电压传递到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二节点Node2。另一方面,由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一节点Node1处于地电位,因此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输出已经被传递到电平比第一节点Node1高的第二节点Node2的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高电平电源电压,作为它的输出电压Vcc。
因此,由于第二缓冲电路BA2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响应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高电平输出电压Vcc也上升,因此通电复位电路21244中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上升。
开始基于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和电阻器Rp的充电的通电复位时段。当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到达与第三缓冲电路BA3的阈值电压对应的检测阈值电压时,通电复位信号POR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得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和控制逻辑电路21245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
在恢复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的情况下,在时段T4期间,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产生电平低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电平高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因此,通过由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和栅极驱动电路21249进行的控制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高电平和低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分别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因此无线电力供给被控制为截止状态并且USB电力供给被控制为导通状态,由此执行自动选择,该自动选择被进行为响应于停电而从多个电源当中再次选择要使用的电源。
图8是示出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内部的USB电力供给的优先级被设定为高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优先级的情况下的USB电力供给的停电时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的各个部件的波形的图。
如图8所示,在时段T1期间,通过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供应,首先开始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升高。当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到达检测阈值电压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响应于USB电源电压的升高,开始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的升高。此外,响应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的升高,开始从第二缓冲电路BA2产生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的升高。当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到达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2的基准电压VBB对应的检测阈值电压时,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差分放大器DA2的输出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得开始基于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和电阻器Rp的充电的通电复位时段。当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到达与第三缓冲电路BA3的阈值电压对应的检测阈值电压时,通电复位信号POR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并且因此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和控制逻辑电路21245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
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的情况下,在时段T2期间,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响应于电平低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电平高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因此,通过由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和栅极驱动电路21249进行的控制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高电平和低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分别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因此无线电力供给被控制为截止状态并且USB电力供给被控制为导通状态,由此执行要使用的电源的自动选择。
在该状态下,在时段T2结束时,通过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供应,开始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升高。结果,当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升高到达检测阈值电压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在时段2的最后定时处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产生电平都高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然而,由于在控制逻辑电路21245内USB电力供给的优先级被设定为高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优先级,因此在时段2的最后定时处从栅极驱动电路21249产生高电平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低电平的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结果,在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中,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保持在导通状态,然而P沟道MOS晶体管Mp1被保持在截止状态。因此,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被选为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供给的输出电压Vcc。
然而,如图8所示,在时段T2和T3之间切换的定时处发生已经被设定为高优先级的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1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停电。在紧接着此停电后的定时处,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设定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因此,由停电引起的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降低通过保持在导通状态的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传递到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二节点Node2。另一方面,由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一节点Node1处于地电位,因此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输出已经被传递到电平比第一节点Node1高的第二节点Node2的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处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的降低,以作为它的输出电压Vcc。
因此,由于第二缓冲电路BA2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响应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输出电压Vcc的减小而减小,因此第三缓冲电路的通电复位信号POR和通电复位电路21244中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被稍微减小。结果,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中的差分放大器DA4的反相输入端子-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变得在电平方面低于被供应给它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的第四基准电压产生器Ref_Gen4的基准电压,使得差分放大器DA4的输出信号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因此,由于使通电复位辅助电路2124X的N沟道MOS晶体管Mn2从截止状态到导通状态,因此通过保持在导通状态的N沟道MOS晶体管Mn2将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放电到地电位。结果,第三缓冲电路的通电复位信号POR以及通电复位电路21244中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变为与所述地电位对应的低电平。因此,通过将低电平通电复位信号POR供应到反相复位输入端子/Reset来使控制逻辑电路21245和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复位。因此,通电复位时段被恢复,使得响应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的输出信号,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两者被设定为低电平。结果,包括在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内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两个都被控制为导通状态。
因此,在无线电力供给的停电的时段T3期间,经由由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控制为导通状态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将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高电平电源电压传递到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一节点Node1。另一方面,由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第二节点Node2处于地电位,因此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输出已经被传递到电平比第二节点Node2高的第一节点Node1的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高电平电源电压,以作为它的输出电压Vcc。
因此,由于第二缓冲电路BA2的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响应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21243的高电平输出电压Vcc也上升,因此通电复位电路21244的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上升。
开始基于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和电阻器Rp的充电的通电复位时段。当时间常数电路的电容器Cp的端子电压Vc到达与第三缓冲电路BA3的阈值电压对应的检测阈值电压时,通电复位信号POR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得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和控制逻辑电路21245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
在恢复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的情况下,在时段T4期间,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产生电平高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电平低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因此,通过由输入电压选择开关控制逻辑电路21246和栅极驱动电路21249进行的控制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分别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USB电力供给被控制为截止状态并且无线电力供给被控制为导通状态,由此执行自动选择,该自动选择被进行为响应于停电从多个电源当中再次选择要使用的电源。
<<从多个电源自动选择使用的电源的操作>>
图9是示出通过根据图2和图4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从多个电源当中自动选择要使用的电源的操作的图。
如图9的步骤S900所示,在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和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之前的初始设定状态中,栅极驱动电路21249的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两个都被设定为低电平。结果,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两个都被控制为导通状态。
在下一步骤S901处,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和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被供应有电源电压。也就是说,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被供应有基于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以及来自AC电源耦接接口24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可替代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被供应有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
在下一步骤S902处,由于数字电路电源电压DVDD响应于在步骤S901处的电力供应而上升,因此执行通过通电复位电路21244进行的通电复位操作。
当在步骤S902处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在下一步骤S903处执行多个电源电压的检测。也就是说,在步骤S903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检测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处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或者AC-DC转换的电源电压的电平以及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USB电源电压的电平。结果,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8产生两个比特的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和Vdet2。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1指示基于无线电力供给或者AC-DC转换的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供应的存在或者缺少的检测结果。电压检测输出信号Vdet2指示USB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供应的存在或者缺少的检测结果。
当在上述步骤S903处检测电源电压时仅仅检测到电源电压供应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而未检测到电源电压供应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时,用于自动选择操作的过程进行到步骤S904。
也就是说,在下一步骤S905处,栅极驱动电路21249响应于在步骤S904处仅仅检测到无线电力供给而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开始无线电力供给的初始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905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控制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控制为截止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当在上述步骤S903处检测电源电压时仅仅检测到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供应而未检测到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供应时,用于自动选择操作的过程进行到步骤S906。
也就是说,在下一步骤S907处,栅极驱动电路21249响应于在步骤S906处仅仅检测到USB电力供给而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高电平和低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因此开始USB电力供给的初始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907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控制为截止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控制为导通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开关SW3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当在上述步骤S903处检测电源电压时检测到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供应以及电源电压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供应两者时,用于自动选择操作的过程进行到步骤S908。
也就是说,在下一步骤S909处,响应于在步骤S908处检测到无线电力供给和USB电力供给两者,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以便将比USB电力供给更高的优先级给予无线电力供给。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开始无线电力供给的初始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909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控制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控制为截止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因此,在步骤S909处无线电力供给被给予高于USB电力供给的优先级的理由在于,通过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和电力接收侧天线线圈25来自电力接收电路2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流驱动能力通常高于USB耦接接口23的电流驱动能力。
在图9中示出的步骤S905处的无线电力供给的初始操作之后,在下一步骤S910处将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供应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结果,在该步骤S910处,在检测到无线电力供给之后增加对USB电力供给的检测。
在步骤S910处额外检测到USB电力供给之后的下一步骤S911处,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以便将比USB电力供给更高的优先级给予无线电力供给,完全如同步骤S909一样。因此,在步骤S911处,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开始无线电力供给的继续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911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保持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保持为截止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因此,即使在步骤S911处也将无线电力供给给予比USB电力供给高的优先级的理由在于,通过图1中示出的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和电力接收侧天线线圈25来自电力接收电路2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流驱动能力通常高于USB耦接接口23的电流驱动能力。
在图9中示出的步骤S907处的USB电力供给的初始操作之后,在下一步骤S912处将基于电力发送电路1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供应到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结果,在该步骤S912处,在检测到USB电力供给之后增加对无线电力供给的检测。
在步骤S912处额外检测到无线电力供给之后的下一步骤S913处,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并且将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以便将比USB电力供给更高的优先级给予无线电力供给。结果,在步骤S913处,运行从USB电力供给切换到无线电力供给的操作。在该步骤S913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从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从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结果,来自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因此,即使在步骤S913处也将无线电力供给给予比USB电力供给高的优先级的理由在于,通过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和电力接收侧天线线圈25来自电力接收电路2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流驱动能力通常高于USB耦接接口23的电流驱动能力。
在图9中示出的步骤S909处的无线电力供给的初始操作之后,在下一步骤S914处将来自USB耦接接口23的USB电源电压供应到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结果,在该步骤S914处,在检测到无线电力供给之后增加对USB电力供给的重新检测。
在步骤S914处重新检测到USB电力供给之后的下一步骤S915处,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以便将比USB电力供给更高的优先级给予无线电力供给,完全如同步骤S909一样。因此,在步骤S915处,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开始无线电力供给的继续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915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保持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保持为截止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因此,即使在步骤S911处也将无线电力供给给予比USB电力供给高的优先级的理由在于,通过图1中示出的电力发送侧天线线圈13和电力接收侧天线线圈25来自电力接收电路2的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流驱动能力通常高于USB耦接接口23的电流驱动能力。
此外,在如图9所示的步骤S911、S913和S915中的任意一个之后的步骤S916处,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检测到无线电力供给和USB电力供给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处于电力关断状态和电力供应继续状态。
响应于在步骤S916处的检测结果,在下一步骤S917处,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通过使用基于处于电力供应继续的另一个电力供给的电力供应,执行经由外部端子SYS(T4)的系统供应以及经由外部端子BAT(T3)的二次电池26的充电。
[第二实施例]
<<使用的电压的另一种自动选择操作>>
图10是示出通过图2和图4中示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从多个电源当中自动选择要使用的电源的操作的图。
根据图9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从电源中自动选择使用的电源的操作具有如下的优点,即操作能够近似完全地被实现在根据图2和图4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但是另一方面具有如下的问题,即自动选择的自由度低。也就是说,出于处理用户的各种想法的目的,电池操作的蜂窝式电子装置(诸如多功能蜂窝电话、平板PC、等)需要提高从电源中自动选择使用的电源的操作的自由度。
根据图10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从电源中自动选择使用的电源的操作能够通过到与根据图2和图4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耦接的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的程序来提高自由度。也就是说,由于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速存储器等)与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基带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耦接,因此能够通过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来提高从多个电源中自动选择使用的电源的操作的自由度。
由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10中示出的从步骤S900到S914的各个步骤处的操作的内容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9中描述的从步骤S900到S914的各个步骤处的操作的内容完全相同,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在图10中示出的步骤S910处额外检测到USB电力供给之后,在下一步骤S1000处,关于在该步骤S910处额外检测到USB电力供给的信息被通过外部接口2125从半导体集成电路212通知给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基带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
在步骤S1000处向电力接收侧系统3通知之后的下一步骤S1001处,从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应用处理器或者基带处理器等输出表示在USB电力供给和无线电力供给之间的切换的存在或者缺少的指示信息。
当在步骤S1001处输出表示从无线电力供给切换到USB电力供给的指示信息时,在下一步骤S1002处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高电平和低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因此执行从无线电力供给切换到USB电力供给的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1002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从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从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01处输出表示不从无线电力供给切换到USB电力供给的不切换指示信息时,用于自动选择操作的过程返回到步骤S905,其中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保持在低电平和高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维持在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维持无线电力供给的初始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905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维持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保持为截止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在图10中示出的步骤S912处额外检测到无线电力供给之后,在下一步骤S1003处,关于在该步骤S912处额外检测到无线电力供给的信息被通过外部接口2125从半导体集成电路212通知给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基带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
在步骤S1003处向电力接收侧系统3通知之后的下一步骤S1004处,从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应用处理器或者基带处理器等输出表示在USB电力供给和无线电力供给之间的切换的存在或者缺少的指示信息。
当在步骤S1004处输出表示从USB电力供给切换到无线电力供给的指示信息时,在下一步骤S1005处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低电平和高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执行从USB电力供给切换到无线电力供给的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1005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从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从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04处输出表示不从USB电力供给切换到无线电力供给的不切换指示信息时,用于自动选择操作的过程返回到步骤S907,其中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保持在高电平和低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维持在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因此维持USB电力供给的初始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907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维持为截止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保持为导通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在图10中示出的步骤S914处额外检测到USB电力供给之后,在下一步骤S1006处,关于在该步骤S914处额外检测到USB电力供给的信息被通过外部接口2125从半导体集成电路212通知给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基带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
在步骤S1006处向电力接收侧系统3通知之后的下一步骤S1007处,从电力接收侧系统3的应用处理器或者基带处理器等输出表示在USB电力供给和无线电力供给之间的切换的存在或者缺少的指示信息。
当在步骤S1007处输出表示从无线电力供给切换到USB电力供给的指示信息时,在下一步骤S1008处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设定为高电平和低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因此执行从无线电力供给切换到USB电力供给的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1008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从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从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二输入电压2的供应端子T2的基于USB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07处输出表示不从无线电力供给切换到USB电力供给的不切换指示信息时,用于自动选择操作的过程返回到步骤S909,其中栅极驱动电路21249将第一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1_G和第二栅极驱动输出信号Mp2_G分别维持在低电平和高电平。因此,由于输入电压选择开关21242的P沟道MOS晶体管Mp1和P沟道MOS晶体管Mp2被分别维持在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因此维持无线电力供给的初始操作。此外,在该步骤S909处,控制逻辑电路21245将位于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212内的开关SW2维持为导通状态,而另一方面,将开关SW3保持为截止状态。因此,来自用于第一输入电压1的供应端子T1的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供应电压被用于通过降压DC-DC转换器2121、开关SW2和P沟道MOS晶体管Mp0对二次电池26充电,并且被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电力接收侧系统3。
此外,在如图10所示的步骤S1002、S1005和S1008中的任意一个之后的步骤S1009处,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检测到无线电力供给和USB电力供给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处于电力关断状态和电力供应继续状态。
响应于在步骤S1009处的检测结果,在下一步骤S1010处,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2124通过使用基于处于电力供应继续的另一个电力供给的电源,执行经由外部端子SYS(T4)的系统供应以及经由外部端子BAT(T3)的二次电池26的充电。
虽然已经基于各种实施例具体地描述了上述本发明人进行的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提及的实施例。不用说在不脱离其要点的范围内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均装备有本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电子装置不限于像多功能蜂窝电话、平板PC等那样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而是能够被应用于数字视频照相机、数字式静态照相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便携式DVD播放器等。
此外,均装备有本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电子装置可应用到以具有内置的RFID卡的方式具有自动售票系统、电子现金等的功能的蜂窝电话。

Claims (18)

1.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包括:
第一供应端子,能够供应第一电源电压;
第二供应端子,能够供应第二电源电压;
输入电压选择电路,耦接到第一供应端子和第二供应端子;
第一电源开关;以及
第二电源开关,
其中输入电压选择电路包括通电复位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控制电路以及通电复位辅助电路,
其中当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任意一个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中的任意一个时,控制电路响应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来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与已经检测到所述供应的供应端子对应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其中当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两者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两者时,控制电路响应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来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高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其中在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已经被控制为导通状态之后,通电复位辅助电路检测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供应给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的电源电压的停电,
其中响应于通过通电复位辅助电路进行的停电的检测结果,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以及
其中在通电复位电路的所述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控制电路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低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其中通电复位电路响应于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以及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而产生通电复位信号,
其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响应于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而产生第一电压检测输出信号,并且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响应于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而产生第二电压检测输出信号,
其中控制电路响应于通电复位信号、第一电压检测输出信号和第二电压检测输出信号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
其中在响应于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的结束的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和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
其中,在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但是没有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的第一种情形中,控制电路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其中通过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控制为导通状态的第一电源开关将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供应给负载,
其中,在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但是没有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的第二种情形中,控制电路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
其中通过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控制为导通状态的第二电源开关将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供应给负载,
其中,在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以及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的第三种情形中,控制电路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其中在第三种情形中,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以及
其中与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对应的控制为导通状态的一个电源开关将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或者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供应给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通电复位辅助电路包括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第一差分放大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以及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
其中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一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产生的第一基准电压被供应给第一差分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并且第一差分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子对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进行响应,
其中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的栅极由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驱动,并且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到地电位和通电复位电路,
其中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产生的第二基准电压被供应给第二差分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并且第二差分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子对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进行响应,
其中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的栅极由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驱动,并且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到地电位和通电复位电路,
其中响应于在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一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的状态中的由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的停电引起的第一电源电压的降低,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从截止状态到导通状态,
其中响应于由于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的停电而将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导通状态,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
其中响应于在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的状态中的由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的停电引起的第二电源电压的降低,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从截止状态到导通状态,并且
其中响应于由于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的停电而将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导通状态,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还包括第一外部输出端子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第一外部输出端子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分别将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作为负载的第一外部负载和第二外部负载;并且
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还包括耦接在第一外部输出端子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之间的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
其中当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时,由控制电路将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导通状态,并且
其中使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为导通状态的控制使得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能够通过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被供应给第二外部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第一外部输出端子被配置为使得能够将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与作为有源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对应的第一外部负载,并且
其中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被配置为使得能够将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作为电池的第二外部负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输入电压选择电路还包括输入电压选择开关和栅极驱动电路,
其中输入电压选择开关包括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供应端子的源极并且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二供应端子的源极,
其中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时段期间,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两者控制为导通状态,并且
其中在通电复位时段期间,从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或者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产生要被供应给通电复位电路的操作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在第一种情形中,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其中在第二种情形中,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并且
其中在第三种情形中,栅极驱动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输入电压选择电路还包括具有第一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电压比较/选择电路,
其中电压比较/选择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
其中电压比较/选择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耦接到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
其中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的输出端子产生供应给通电复位电路的操作电压,并且
其中电压比较/选择电路将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和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进行比较以便选择高电压,并且由此将所述高电压输出作为从输出端子供应给通电复位电路的操作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在发生第一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之后发生第四种情形,在第四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二供应端子,
其中响应于第四种情形的发生,如同第三种情形一样,控制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其中在发生第二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之后发生第五种情形,在第五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一供应端子,
其中响应于第五种情形的发生,如同第三种情形一样,控制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其中在发生第三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之后发生第六种情形,在第六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二供应端子,并且
其中响应于第六种情形的发生,如同第三种情形一样,控制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在发生第一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之后发生第四种情形,在第四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二供应端子,
其中响应于第四种情形的发生,半导体集成电路能够向作为第一外部负载的所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通知第四种情形的发生,
其中响应于表示第四种情形的发生的第一通知,控制电路根据从所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供应给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第一指示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
其中根据第一指示,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或者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
其中在发生第二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之后发生第五种情形,在第五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一供应端子,
其中响应于第五种情形的发生,半导体集成电路能够向作为第一外部负载的所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通知第五种情形的发生,
其中响应于表示第五种情形的发生的第二通知,控制电路根据从所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供应给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第二指示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
其中根据第二指示,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或者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其中在发生第三种情形的情况下,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之后发生第六种情形,在第六种情形中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二供应端子,
其中响应于第六种情形的发生,半导体集成电路能够向作为第一外部负载的所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通知第六种情形的发生,
其中响应于表示第六种情形的发生的第三通知,控制电路根据从所述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供应给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第三指示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并且
其中根据第三指示,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或者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还包括并联地耦接在第一供应端子和第一电源开关之间的降压DC-DC转换器以及线性调节器,
其中线性调节器操作作为串联调节器,所述串联调节器紧接在基于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的通电之后迅速地操作,并且
其中降压DC-DC转换器操作作为具有比线性调节器高的电力效率的开关式调节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第一供应端子被配置为使得能够通过第一肖特基二极管将基于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源电压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并且通过第二肖特基二极管将AC电源耦接接口的AC-DC转换电源电压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并且
其中第二供应端子被配置为使得能够将USB耦接接口的USB电源电压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
12.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操作方法,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被装备有能够供应第一电源电压的第一供应端子、能够供应第二电源电压的第二供应端子、耦接到第一供应端子和第二供应端子的输入电压选择电路、第一电源开关以及第二电源开关,所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得输入电压选择电路具有通电复位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控制电路以及通电复位辅助电路;
当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中的任意一个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中的任意一个时,响应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由控制电路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与已经检测到所述供应的供应端子对应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当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两者供应到第一和第二供应端子两者时,响应于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由控制电路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高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在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已经被控制为导通状态之后,由通电复位辅助电路检测供应给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的电源电压的停电;
响应于通过通电复位辅助电路进行的停电的检测结果,由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
在通电复位电路的所述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结束时,由控制电路将第一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中的低优先级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
由通电复位电路响应于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以及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来产生通电复位信号;
由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响应于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产生第一电压检测输出信号,并且由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响应于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产生第二电压检测输出信号;
由控制电路响应于通电复位信号、第一电压检测输出信号和第二电压检测输出信号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
在响应于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操作的结束的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由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以及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
在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但是没有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的第一种情形中,由控制电路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由此允许控制为导通状态的第一电源开关将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供应到负载;
在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但是没有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的第二种情形中,由控制电路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
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由此允许控制为导通状态的第二电源开关将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负载;
在通电复位信号的电平变化的定时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电源电压到第一供应端子的供应以及第二电源电压到第二供应端子的供应的第三种情形中,由控制电路在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在第三种情形中,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以及
使得与具有高优先级的电源开关对应的控制为导通状态的一个电源开关将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或者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负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得通电复位辅助电路具有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第一差分放大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以及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
将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一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将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产生的第一基准电压供应给第一差分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并且使得第一差分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子对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进行响应;
通过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驱动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的栅极,并且将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到地电位和通电复位电路;
将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供应到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将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产生的第二基准电压供应给第二差分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并且使得第二差分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子对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进行响应;
通过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驱动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的栅极,并且将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到地电位和通电复位电路;
响应于在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一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的状态中的由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的停电引起的第一电源电压的降低,通过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从截止状态到导通状态;
响应于由于供应给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的停电而将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导通状态,使得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
响应于在第一供应端子的第一电源电压被供应给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以作为操作电源电压的状态中的由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的停电引起的第二电源电压的降低,通过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从截止状态到导通状态;以及
响应于由于供应给第二供应端子的第二电源电压的停电而将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导通状态,使得通电复位电路执行另一个通电复位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得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还具有第一外部输出端子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第一外部输出端子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将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分别供应到作为负载的第一外部负载和第二外部负载;
使得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还具有耦接在第一外部输出端子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之间的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
当通电复位操作结束之后将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源开关中的任意一个控制为导通状态时,由控制电路将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导通状态;并且
将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控制为导通状态,由此使得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能够通过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被供应给第二外部负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得第一外部输出端子能够将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与作为有源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对应的第一外部负载;并且
使得输出P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外部输出端子能够将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供应到作为电池的第二外部负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得输入电压选择电路还具有输入电压选择开关和栅极驱动电路;
使得输入电压选择开关具有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供应端子的源极并且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二供应端子的源极;
在通电复位电路的通电复位时段期间由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两者控制为导通状态;以及
在通电复位时段期间,从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或者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产生供应给通电复位电路的操作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种情形中,由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在第二种情形中,由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分别控制为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以及
在第三种情形中,由栅极驱动电路根据预先向控制电路设定的优先顺序将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和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中的一个及其另一个分别控制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得输入电压选择电路还具有电压比较/选择电路,所述电压比较/选择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
将电压比较/选择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一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
将电压比较/选择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耦接到输入电压选择开关的第二输入P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
从电压比较/选择电路的输出端子产生供应给通电复位电路的操作电压;并且
由电压比较/选择电路将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和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进行比较以便选择高电压,并且由此将所述高电压输出作为从输出端子供应给通电复位电路的操作电压。
CN201310202439.8A 2012-05-28 2013-05-28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73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0697A JP5885589B2 (ja) 2012-05-28 2012-05-28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JP2012-120697 2012-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7310A CN103457310A (zh) 2013-12-18
CN103457310B true CN103457310B (zh) 2017-05-17

Family

ID=49621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24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7310B (zh) 2012-05-28 2013-05-28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62742B2 (zh)
JP (1) JP5885589B2 (zh)
KR (1) KR20130133139A (zh)
CN (1) CN1034573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4477B2 (en) 2005-10-04 2014-10-28 Steven Mark Hoffberg Multifactorial optim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475024B1 (en) 2012-10-15 2019-11-12 Square, Inc. Secure smart card transactions
CN103208850B (zh) * 2013-04-12 2016-01-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变充电电压的usb充电系统、充电器及智能终端
DE102013009802B3 (de) * 2013-06-12 2014-10-30 Audi Ag Verfahren zur Überprüfung der Spannungsfreiheit einer Leistungselektronikbaueinheit eines Kraftfahrzeugs
KR101984076B1 (ko) 2013-10-31 2019-05-31 주식회사 솔루엠 전원 공급 장치, 디바이스, 전원 공급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9444281B2 (en) 2014-01-03 2016-09-13 Apple Inc. Unified high power and low power battery charger
CN103997101B (zh) * 2014-06-12 2019-07-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
US9760740B1 (en) 2014-06-23 2017-09-12 Square, Inc. Terminal case with integrated dual reader stack
US9870491B1 (en) * 2014-08-01 2018-01-16 Square, Inc. Multiple battery management
US10753982B2 (en) 2014-12-09 2020-08-25 Square, Inc. Monitoring battery health of a battery used in a device
JP6491520B2 (ja) * 2015-04-10 2019-03-27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リニア電源回路
US9960596B2 (en) 2015-04-15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voltage switching circuit for selecting a higher voltage of multiple supply voltages to provide as an output voltage
CN106611995B (zh) * 2015-10-23 2019-04-16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具有主动电压调整的不断电电源供电方法及设备
CN105703469A (zh) * 2016-03-07 2016-06-22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电源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装置和供电/充电管理方法
JP6610439B2 (ja) * 2016-05-31 2019-11-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源装置
US10523041B2 (en) * 2016-07-07 2019-12-31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Battery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JP7071090B2 (ja) * 2017-10-31 2022-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受電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086377B2 (en) * 2018-04-29 2021-08-1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Load line compensation in power monitoring
JP6802826B2 (ja) * 2018-09-13 2020-12-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電源装置
KR102627594B1 (ko) * 2018-09-18 2024-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입력 전압에 기초하여 전압을 출력하는 전자 회로
CN109412255B (zh) * 2018-10-22 2021-11-19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高可靠性的双路电源切换电路
JP7124661B2 (ja) * 2018-11-15 2022-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KR20210039609A (ko) * 2019-10-02 2021-04-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어 동작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전자 장치가 제어 동작하는 방법
CN112089096B (zh) * 2020-10-09 2024-03-19 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烟以及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安全电路
US11985014B2 (en) * 2022-06-03 2024-05-14 Renesas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Digital demodulation for wireless powe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9742A (zh) * 2007-06-20 2008-12-24 株式会社瑞萨科技 半导体集成电路、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卡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1557B2 (ja) * 1992-09-09 2002-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4150373B2 (ja) 2004-12-22 2008-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パワースイッチic及びパワースイッチ制御方法
US20090189450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Micrel, Incorporated Dual-channel load switch circuits, devices including a dual-channel load switch circuit and methods of switching load channels
JP5295657B2 (ja) 2008-06-27 2013-09-1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半導体集積回路を実装したicカード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JP5338387B2 (ja) * 2009-03-05 2013-11-1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切換え装置
JP5628022B2 (ja) 2009-12-28 2014-11-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給電制御方法
JP5902998B2 (ja) * 2012-05-28 2016-04-13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9742A (zh) * 2007-06-20 2008-12-24 株式会社瑞萨科技 半导体集成电路、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卡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85589B2 (ja) 2016-03-15
KR20130133139A (ko) 2013-12-06
CN103457310A (zh) 2013-12-18
JP2013247551A (ja) 2013-12-09
US9362742B2 (en) 2016-06-07
US20130313903A1 (en) 201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7310B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CN103457348B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CN103855760B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CN101355259B (zh) 通过识别充电线缆进行充电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9792150A (zh) 反向高压功率传输
CN106329622A (zh) 双向电源管理技术
KR101504104B1 (ko) 역 로컬 데이터 전송 접속을 통하여 전력을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808488B (zh) 电子装置与其电源供应控制方法
CN1881738B (zh) 充电模式控制电路及方法
US2008027274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power sources
CN105932725A (zh) 充电器集成电路和电子装置
CN104007801A (zh) 用于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8969A (zh) 具有升降压操作的电池充电器
JP2014107971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6655387A (zh) 一种充电设备及其快充协议识别芯片
CN101018012A (zh) 可编程序的电感电流控制dc-dc转换器
CN103580216A (zh) 能够操作在不同配置中的电池充电系统和方法
JP2006262610A (ja) 電源回路
CN103383547B (zh) 多逻辑单元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电源管理逻辑单元
CN100373296C (zh) 电子设备
CN203574207U (zh) 一种usb和蓝牙设备桥接器
KR100660606B1 (ko) 충전과 데이터 링크 기능을 겸비한 유에스비 방식 메모리저장장치
CN206060303U (zh) Usb otg限流电路
CN207117246U (zh) 一种手机‑手机充电装置
CN202872416U (zh) 一种带usb智能控制的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