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2713A - 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2713A
CN103452713A CN2013101531272A CN201310153127A CN103452713A CN 103452713 A CN103452713 A CN 103452713A CN 2013101531272 A CN2013101531272 A CN 2013101531272A CN 201310153127 A CN201310153127 A CN 201310153127A CN 103452713 A CN103452713 A CN 103452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let duct
cylinder head
combustion engine
carbure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31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2713B (zh
Inventor
马勒门杜·桑杜鲁门·安南库马
维贾雅·巴斯卡尔·阿迪卡
K·N·哈沙
维土维亚冈·杰亚乔帝·强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VS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VS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VS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VS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52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2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2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27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单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所述改良式进气系统包含有连接于化油器与汽缸盖之间的进气导管,借此可无需使用绝热材料,所述进气导管为耐热塑料树脂所制,所述耐热塑料树脂包含尼龙6号与玻璃纤维混合制成,且该进气导管长度在40mm至70mm之间。

Description

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摩托车的进气系统,特别涉及关于一种用于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摩托车以单汽缸内燃机作为动力来源,而其一般设于摩托车的下半部,所述引擎通过在燃烧室中进行油气混合而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在所述引擎的组成构件中,其具有汽缸体,所述汽缸体包含有设于其顶部的汽缸盖、以及由底部穿设的往复活塞。
在油气混合的燃烧过程中,通过连杆驱动曲柄轴,使活塞将燃烧后所产生的能量传递至曲柄轴,借此,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曲柄轴的旋转运动,曲柄轴设于曲轴箱内,曲轴箱设于汽缸体下方,为了使车辆运动,供应至内燃机的曲柄轴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可操纵地传递至车轮。
一般而言,所述引擎的进气系统包含有进气导管、化油器及汽缸盖组件,化油器包含有压铸成形的本体,其为复合形状而包含有连续精密成形的开口,其提供可燃物以供引擎内燃室进行点火,传统的化油器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其通过已知的连接机构,一侧与进气导管连接,另一侧与进气装置连接,在现有技术中,进气导管设于化油器与汽缸盖之间且由铝制成,进气导管自化油器接收混合后的油气,并通过设于汽缸盖中的进气阀,而将混合后的油气运送内燃机引擎的燃烧室中。
一般而言,6-7mm大小的绝热垫设于进气导管的一侧,用以防止汽缸盖的热传递至化油器上,其提供化油器热绝缘功能,以防止热由引擎的汽缸盖传递至化油器的浮球上,绝热垫的设置对单汽缸引擎的进气系统的维修而言产生可维护性的问题,其增加了进气系统组装时的构件,进而增加组装时间并降低组装效率,再者,进气导管采用铝制增加了摩托车的重量与成本,进一步而言,所述进气导管必须在两侧进行加工,以确保进气导管能正确、有效且具有功能性地与化油器及汽缸盖相连接,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所述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包含有细长的进气导管以连接单汽缸内然机的化油器以及汽缸盖,以节省成本及重量,本发明的另一功效,在缺少绝热材料的结构下,所述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也能达成相类似的功能及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较佳适用性及表面完成度的进气导管,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缺少绝热材料的结构下,用以使化油器的浮球的温度维持在一特定值之下。
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所述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包含有一进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包含有一细长的中空管体以构成进气导管本体,并具有至少两端,一进气端朝向化油器且将所述进气导管与所述化油器相连接,一排气端朝向汽缸盖且将所述进气导管与所述汽缸盖相连接,进气端与排气端分别包含有组装凸缘,组装凸缘成型于所述进气导管本体上,其中所述进气导管的排气端直接通过个别具有钢嵌件的组装部的组装凸缘夹设于汽缸盖上,所述进气导管的排气端的组装凸缘进一步包含有一O形环,所述O形环为弹性材料所制且设于一凹槽中,其将所述组装凸缘与汽缸盖上相对应的凸缘形成径向气密性相连接,以防止混合油气泄漏至大气中。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气导管设于所述引擎的化油器与汽缸盖之间,且其作为通道以将可燃混合物输送至汽缸盖中,也作为隔绝体以防止热气流由汽缸盖传递至所述化油器的浮球上,借此可使得所述浮球的温度维持在45℃以下。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气系统的进气导管的长度大于40mm但小于70mm,且其由耐热塑料树脂(包括尼龙6号)与玻璃纤维混合所制。
优选地,所述近期导管为管状且两侧分别具有一组装凸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综上所述,可理解到本发明在所述进气导管经历单汽缸引擎的振动过程或进气负压后,所述进气导管的形状仍能维持,因进气导管可承受来自与引擎及测试时的振动,因此本发明的配置为有利的,再者,基于进气导管以尼龙6号所制,因此其重量轻且符合成本效益。
另外,由于已省略绝热垫片,因此相对减少了元件数量及组装程序,因此可降低成本,再者,基于本发明所采用的材料,本发明的表面光洁度较铝制的进气导管要好,而不使用绝热垫片将使得进气系统较容易维护,本发明无须另外的加工。所述优点及概述仅提供本标的简要介绍,为了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充分了解本标的本身及所述目的和其余目的,随后将配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及权利要求书。
附图说明
前述的特征以及其余特征、各种观点、与本发明优点将配合以下附图进行说明,以便于更加理解,元件标号将用于标示出相同或功能相似的元件,配合以下附图及详细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以尽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和解释各种原理及优点。本发明的附图包括:
图1为传统摩托车的立体图。
图2为单汽缸摩托车的进气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单汽缸摩托车的进气系统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进气导管的详细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进气导管的侧视图。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为了简单起见而附图所示的元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举例而言,在附图中的某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被夸大,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关于一种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其包含有一进气导管在缺少绝热材料的结构下,进气系统也能达成相类似的功能及性能。
在此将本发明的进气导管的各种其他特征和实施例叙述如下,以下以车辆中的摩托车为例,然而,本发明所示的实施例也可应用于其余种类的车辆而同样不违反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进一步而言,以下所述的“前”、“后”、“左”、“右”用以解释当乘坐于摩托车的坐垫上时的方位。再者,纵轴相对指摩托车前端至后端的轴线,而横轴相对指由摩托车侧边至侧边、或左侧至右侧的轴线。
以下配合图式说明本发明的进气系统,在适当的区块将省略构成本发明以外的必要元件的详细描述。
图1为传统摩托车的立体图,传统摩托车M包含有一车架组件,所述车架组件由数个管体焊接而成,摩托车M具有可转向的前轮11及用以驱动的后轮12,车架主要包含有一头管1、一主管及一下管2,头管1设于车架前端,主管穿设于摩托车M的纵轴且被数个摩托车元件所围绕,一前叉3可通过现有的悬吊系统与头管1相连接,且与前轮11可转动的相接,头管1支承设于其中的转向轴,转向轴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固定于上承架及下承架上,主管的前端(图中未示)及下管2的上端均与头管1相连接,下管2自头管1斜向向下延伸于引擎15前方,而主管由字头管1的前端向后延伸。
一前挡板4设于上承架之下以防止泥巴溅污摩托车及其乘坐者,一油箱5设于主管上以储存燃油并用以推进摩托车M,一坐垫6及后座供驾驶人与其乘客乘坐,所述坐垫6相对设于油箱5后方及主管上的后段部位。
后轮12以一链轮轴(或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所述轴13的两端分别以一摇臂14加以支承,摇臂分别通过后悬吊系统10枢设于摩托车M的车架上,一般而言摩托车可使用任单悬吊系统或双悬吊系统中的任一种来作为后悬吊系统,然而,本实施例所示的摩托车采用双悬吊系统,所述双悬吊系统通过其顶端与摩托车架相连接,而其底端与摇臂14相固定。
摩托车的前段部位设于油箱5的前方,其包含有一车灯组件,车灯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一车灯8及一设于车灯组件前方的遮阳板7,把手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一横向延伸的把手杆9、及数个对应于不同摩托车功能的控制按钮。
所述摩托车M通过内燃机15加以致动,内燃机15设于主管下方且受下管2所支承,引擎可为液冷式或气冷式,由引擎15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至后轮12,传动系统包含有由离合器轴所致动的离合器,其设于把手9的一侧的前方,并包含有一齿轮箱及一链条驱动装置,一般而言,通过拉动离合器杆,接着通过摩托车M的驾驶人手动操作的脚踏板16来手动切换齿轮箱中的齿轮,来使离合器脱离以将引擎的动力传递至后轮。
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的进气系统,其相邻于引擎15设置,其包含有双重装置,其一为可作为传递可燃混合物(油气混合物)至汽缸盖的通道,其二为可作为防止热量由汽缸盖传递至化油器的浮球的绝热体,而可在缺少绝热材料的前提下维持浮球的温度。
图2及图3所示为所述改进的进气系统,其包含有一进气导管,其用以与引擎的汽缸盖(未示)相接,进气导管100设于化油器200与引擎15的汽缸盖之间,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进气导管100可分为两部分,进气导管本体101及组装凸缘102a、102b,组装凸缘102a、102b分别设于近气导管本体101的两侧,进气导管本体101为一长形中空体,较佳者为管状或圆形截面。
进气导管100具有至少两端,分别为进气端103及排气端104,进气端103朝向化油器200,而排气端104朝向汽缸盖(未示),进气端103用以接收来自于化油器200的油气混合物,而排气端104用以将油气混合物排至引擎的汽缸盖(未示)中,进气端103中设有向外延伸的组装凸缘102a,进气导管借此与化油器相连接,相似地,排气端104也具有组装凸缘102b以连接汽缸盖,进气导管本体101与组装凸缘102a、102b为一体成形,进气导管本体101具有一开口(未标号),以供气体喷射输入其他子系统并借此促进其功能,一管体装配于所述开口中,用以感测进气通道中的真空程度,第二气体喷射阀利用所述输入(真空程度)以阻断空气供应至排气管中,进而防止后燃。
进一步而言,进气导管100的排气端104的组装凸缘102b与汽缸盖上相对应的凸缘(未示)直接将其夹固于汽缸盖上,其通过固定件分别穿过位于两组装凸缘的两对称孔106,所述孔106具有钢嵌件埋设于其中,因此无需绝热垫片,进气导管100直接通过组装凸缘夹固于汽缸盖上,进一步而言,组装凸缘102b具有一凹槽,其中设有一O形环105,所述O形环105为弹性材料所制(例如橡胶),O形环105将进气导管100与汽缸盖上相对应的凸缘形成径向气密性连接,因此可避免混合油气泄漏至大气中或与大气混合。
进气导管100的长度为40至70mm,所述长度足以使汽缸盖传递至化油器的温度逐渐降低,因此可维持浮球的温度在40至50℃之间以维持正常运行,再者,所述进气导管可为耐热塑料树脂所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进气导管为尼龙6号与玻璃纤维混合制成。
综上所述,可理解到所述的本标的物及其等效物具有许多在前所述的优点,即使在所述进气导管经历单汽缸引擎的振动过程或进气负压后,所述进气导管的形状仍能维持,因进气导管可承受来自与引擎及测试时的振动,因此本发明的配置为有利的,再者,基于进气导管以尼龙6号所制,因此其重量轻且符合成本效益。
由于已省略绝热垫片,因此相对减少了元件数量及组装程序,因此可降低成本,再者,基于本发明所采用的材料,本发明的表面光洁度较铝制的进气导管要好,而不使用绝热垫片将使得进气系统较容易维护,本发明无须另外的加工,且测试时已知其为耐用的。
本发明如前所述,“进气导管”在说明书中作为一般定义使用,指用来连接化油器与汽缸盖的装置,但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油内燃机的进气导管。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在此所述的实施例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施应用,以令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不同的实施方式与变化方式来使用本发明并达到所述特定功效,因此,前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例示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欲请求保护的范围记载于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4)

1.一种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其中包含有一进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包含有:
一中空长管,所述中空长管形成进气导管本体且包含有至少两端;
一进气端,所述进气端朝向化油器且将所述进气导管与化油器相连接;
一排气端,所述排气端朝向汽缸盖且将所述进气导管与汽缸盖相连接,所述进气端与所述排气端分别包含有组装凸缘,组装凸缘一体成形于进气导管本体上;
其中,通过相对的组装凸缘上设有包含钢嵌件的组装部,所述进气导管的排气端直接夹持设置于汽缸盖上,所述进气导管的排气端的组装凸缘进一步包含有一O形环,所述O形环为弹性材料所制,所述O形环设于一凹槽中,且所述O形环将所述进气导管与汽缸盖上相对应的凸缘形成径向气密性连接,以避免混合油气泄漏至大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其中所述进气导管的长度在40mm以上但70mm以下,所述进气导管为耐热塑料树脂所制,所述耐热塑料树脂包含尼龙6号与玻璃纤维混合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其中包含有一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所述内燃机的化油器与汽缸盖之间,所述装置作为将油气混合物传递至汽缸盖的通道,同时作为防止热由所述汽缸盖传递至所述化油器的浮球的绝热体,以将所述浮球的温度维持在45℃之下,所述装置为耐热塑料树脂所制,该耐热塑料树脂包含尼龙6号与玻璃纤维混合制成,且该装置的长度在40mm至7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其中所述装置为管状且两侧分别具有一组装凸缘。
CN201310153127.2A 2012-05-31 2013-04-27 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2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187CH2012 2012-05-31
IN2187/CHE/2012 2012-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2713A true CN103452713A (zh) 2013-12-18
CN103452713B CN103452713B (zh) 2016-03-30

Family

ID=48445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312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2713B (zh) 2012-05-31 2013-04-27 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52713B (zh)
AP (1) AP2013006765A0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9877A (zh) * 2014-05-09 2015-11-25 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注塑模具和制造方法
CN108915912A (zh) * 2018-07-11 2018-11-30 江阴市农业药械厂 隔热且耐热的进气管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03375A (zh) * 2017-06-05 2019-12-20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0387A (en) * 1978-08-10 1980-12-23 Toyota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ake system of a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0470874A1 (fr) * 1990-08-07 1992-02-12 Automobiles Peugeot Moteur à combusting interne à dispositif d'admission d'air intégré dans la culasse
WO2006044893A2 (en) * 2004-10-20 2006-04-27 Kohler Co. Devices for connecting canister air cleaners to carburetor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1040114A (zh) * 2004-10-20 2007-09-19 科勒公司 用于将碳罐空气滤清器连接到内燃机化油器的装置
CN201865811U (zh) * 2010-11-24 2011-06-15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轴发动机进气系统
JP2011256835A (ja) * 2010-06-11 2011-12-22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0387A (en) * 1978-08-10 1980-12-23 Toyota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ake system of a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0470874A1 (fr) * 1990-08-07 1992-02-12 Automobiles Peugeot Moteur à combusting interne à dispositif d'admission d'air intégré dans la culasse
WO2006044893A2 (en) * 2004-10-20 2006-04-27 Kohler Co. Devices for connecting canister air cleaners to carburetor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1040114A (zh) * 2004-10-20 2007-09-19 科勒公司 用于将碳罐空气滤清器连接到内燃机化油器的装置
JP2011256835A (ja) * 2010-06-11 2011-12-22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CN201865811U (zh) * 2010-11-24 2011-06-15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轴发动机进气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9877A (zh) * 2014-05-09 2015-11-25 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注塑模具和制造方法
CN110603375A (zh) * 2017-06-05 2019-12-20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CN110603375B (zh) * 2017-06-05 2022-01-14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CN108915912A (zh) * 2018-07-11 2018-11-30 江阴市农业药械厂 隔热且耐热的进气管垫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P2013006765A0 (en) 2013-03-31
CN103452713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0546B2 (en) Motorcycle induction system
TWI573930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US8439146B2 (en) Canister device for motorcycle
TWI611098B (zh) 車輛及單缸四衝程引擎單元
US8887859B2 (en) Brake pipe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TWI385095B (zh) Evaporative fuel control devices for straddle vehicles
US8857552B2 (en) Turbocharger for motorcycle
CN205243696U (zh) 车辆以及模块化的进气歧管
US20070199754A1 (en) Motorcycle
CN103452713A (zh) 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CN101639006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1187332B (zh) 车辆
TWI700429B (zh) 跨坐型車輛及單缸四衝程引擎單元
CN100577504C (zh) 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WO2016002958A1 (ja) 鞍乗型車両
CN100400812C (zh) 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发动机
US9074673B2 (en) Shift actuator layout structure in vehicle
TW201606181A (zh) 跨坐型車輛、及單缸四衝程引擎單元
JP2012052458A (ja) エンジンのスロットル装置
JP2017002777A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
WO2021181547A1 (ja) 鞍乗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6269081B2 (ja) インジェクタ取付構造
JP6787049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配管構造
CN110603375B (zh)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JP7384074B2 (ja)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圧力センサの配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