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3375B -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 Google Patents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3375B
CN110603375B CN201880028929.1A CN201880028929A CN110603375B CN 110603375 B CN110603375 B CN 110603375B CN 201880028929 A CN201880028929 A CN 201880028929A CN 110603375 B CN110603375 B CN 110603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internal combustion
exhaust pipe
combustion engin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89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3375A (zh
Inventor
M·桑德尔曼阿南德库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VS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VS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VS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VS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03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3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3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3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8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260/00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having provis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1N2260/06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having provis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improving exhaust evacuation or circulation, or reducing back-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470/00Structure or shape of gas passages, pipes or tubes
    • F01N2470/30Tubes with restrictions, i.e. venturi or the like, e.g. for sucking air or measuring mass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motor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主题提供一种具有气缸盖(125C)的内燃(IC)发动机(125),该气缸盖具有排气口(125CE)。推进构件(200)将排气管(180)的上游端部(180U)连接至气缸盖(125C)的排气口(125CE)。推进构件(200)适于加速废气从所述气缸盖(125C)到排气管(180)的流动。推进构件(200)使结构刚性的排气管(180)的弯曲减小。此外,推进构件(200)由于其扭曲的轮廓而使得易于组装。

Description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鞍座型机动车辆的内燃发动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内燃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机动车辆中,车辆的框架组件用作车辆的结构构件和承载构件。通常,两类通勤车辆广泛流行,即踏板车型车辆和摩托车型车辆。在踏板车型车辆中,内燃发动机可摆动地安装到框架组件,而在摩托车型车辆中,动力单元固定地安装到框架组件。内燃发动机包括用于向内燃发动机供应空气燃料的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将内燃发动机连接至车辆的消声器。通常,在IC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生成的排气被排放到外部。在摩托车中,IC发动机的排气口设置在前部,而在踏板车型车辆中,IC发动机的排气口设置在气缸盖的底部。通常,排气口的位置取决于将发动机安装在车辆上的具体定向,这对布局和包装提出了相关的挑战。
发明内容
因此,本主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其包括能够改善性能的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包括连接至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口的推进构件。推进构件还连接至排气管。推进构件的上游端连接至设置在气缸盖上的排气口。推进构件的下游端连接至排气管的上游端。
本主题的一个方面是,推进构件能够加速来自IC发动机的废气,由此加速的废气能够清洁燃烧室。随着加速的废气迫使在燃烧过程期间在燃烧室中产生的任何污染物被清除掉。由于减小的摩擦,这在燃烧室中保持润滑特性,并且改善了内燃发动机的功能。加速的废气被送到排气管,然后送到消音器。
本主题的特征在于,由于废气的加速,推进构件能够清洁IC发动机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因为具有摩擦的IC发动机的操作将导致部件的磨损,从而影响性能,所以燃烧室的性能、耐用性和寿命得改善。
本主题的特征在于,推进构件包括圆柱形的内部轮廓,该圆柱形的内部轮廓的直径/半径朝向推进构件的下游减小。换而言之,推进构件在上游部分附近的内部横截面积大于在下游部分附近的内部横截面积,从而使得废气能够加速。如此形成的推进构件的横截面的上游端直径与下游端直径的比值在保持在1到2的范围内时可提供最佳的加速效果。
本主题的另一特征在于,推进构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第一安装部相对于第二安装部以一定角度偏移设置。换而言之,第一安装部相对于第二安装部成锐角定向,以使得在组装、维护以及其他过程中易于接近。推进构件上的两个或多个安装装置能够带来重要的灵活性,实现安装装置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气缸盖和排气管上的接合安装装置的多个定向。这额外地消除了排气管的复杂的扭转型弯曲要求。
本主题的特征在于,推进器包括能够接收传感器或者软管的安装部。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推进构件能够支撑拉姆达传感器、氧气传感器(O2 sensor)等。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安装部支撑用于次级空气注入(SAI)、废气再循环(EGR)、涡轮增压器等的软管构件等。本主题的特征在于,安装在排气口本身上的推进构件有助于提供所期望的发动机相关信息。
本主题的特征在于,安装部在以最佳定向布置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方面提供了灵活性。
本主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推进构件包括沿着推进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第一路径。第一路径包括平缓曲线,该平缓曲线在不影响背压的情况下为废气流向排气管提供了最小的阻力。
另一个额外特征在于,现在需要将结合有推进器的排气管的弯曲度减小,以连接至推进构件,其中减小了对废气流的阻力。而且,随着弯曲的减少,排气管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并且实现了易于制造。
此外,推进构件适于在踏板车型车辆或者摩托车型车辆中使用。
因此,又一个特征在于,推进构件消除了排气管过度弯曲的需要。因此,另一特征在于,排气管的寿命得以改进。而且,推进构件靠近加热区,即排气口,并且排气管远离排气口布置,从而降低了排气管的生锈。
本主题的特征在于,推进构件是可以适于车辆的任何期望布局的铸造构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推进构件由任何已知的金属制成。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推进构件由不良的热导体制成,例如陶瓷,以保持温度来识别发动机操作条件或者将废气传输至其他系统,例如SAI或者EGR。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推进构件可以是锻造的部件。
此外,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推进构件包括接合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部分。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描述详细说明。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特征和部件。
图1(a)描绘了根据本主题的实施例的示例性两轮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1(b)示出了在图1(a)中描绘的实施例的车辆的框架构件的右侧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的放大侧视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的放大前视图。
图2(c)描绘了根据图2(a)中描绘的实施例的排气系统的分解图。
图2(b)描绘了根据图2(a)中描绘的实施例的排气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等距视图。
图2(c)描绘了根据图2(b)中描绘的实施例的推进构件的一个立体图。
图2(d)描绘了根据图2(c)中描绘的实施例的推进构件的一个立体图。
图2(e)描绘了根据图2(b)中描绘的实施例的安装有推进构件的气缸盖的放大图。
图2(f)描绘了根据图2(c)中描绘的实施例的推进构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2(g)描绘了根据图2(c)中描绘的实施例的推进构件的又一立体图。
图2(h)示出了车辆的选定部分的侧视图,其中在排气系统中采用了推进构件。
图3(a)描绘了根据本主题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推进构件的立体图。
图3(b)描绘了根据图3(a)中描绘的实施例的处于组装状态的推进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具有四冲程循环的内燃发动机是常见的。四冲程循环从进气冲程开始,到排气冲程结束。由于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燃烧,其在压缩冲程期间被压缩,然后燃烧导致动力冲程。燃烧后的气体从气缸盖传输到排气系统。通常,车辆的性能取决于各种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在进气期间供应的空气燃料混合物。但是,发动机的性能还取决于排出的废气。例如,在燃烧过程中在燃烧室中产生的污染物影响燃烧室中的润滑性能。这增加了摩擦,从而影响车辆的性能。
另外,排气管的上游端连接至气缸盖的排气口。消声器或者朝向车辆的横向侧布置或者沿着车辆的中心布置。因此,连接至气缸的排气管的上游端包括连接至排气口的弯曲部,该弯曲部通常布置在气缸盖的朝前侧或者气缸盖的朝下侧。这需要对具有弯曲部的排气管进行复杂布线。这种弯曲管的制造是复杂且困难的,涉及材料的回弹效应、弯曲折痕、翘曲等。此外,实现弯曲轮廓可能需要多步工艺,因此为了满足几何精度不是很经济。与气缸盖的接合处产生的任何间隙都可能导致整个动力组件系统整体发生不期望的泄漏、性能损失、噪音、污染和较差的耐用性以及使用寿命。额外地,该弯曲部还影响从中通过的废气流,这影响了发动机的性能。而且,弯曲部的存在影响废气的流动,从而产生影响性能的阻力。此外,废气可能导致排气噪声。而且,由于排气管上的弯曲部,排气管的结构强度低。这样,弯曲部使在弯曲部处的排气管的外表面变薄。这可能会导致弯曲部处的断裂或者损坏。此外,在旋转式发动机中,由于排气系统与发动机一起旋转,因此作用在排气管上的力较高。而且,传统的排气管倾向于在上游端部生锈,从而导致排气管的故障。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排气系统的内燃发动机,该排气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以及其他缺点。同时,排气系统应改进性能,以为废气流提供减小的阻力。此外,为了维护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排气管的组装和拆卸也很麻烦。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排气系统的内燃发动机,该排气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和其他缺点。排气系统应具有减少的故障,具有改进的结构强度。另外,排气系统应能够通过减小阻力并且减少污染物来改善车辆的性能。这将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而且,排气系统应该能够容易地安装到内燃发动机。
在附图的右上角提供的箭头描绘了相对于车辆的方向,其中箭头F表示前方方向,箭头R表示后方方向,箭头UP表示向上方向,箭头DW表示向下方向,箭头RH表示右侧,箭头LH表示左侧。
图1(a)描绘了根据本主题的实施例的示例性两轮车辆(100)。图1(b)示出了根据图1(a)的实施例的放置有部件的车辆(100)的框架构件(105)的右侧视图。车辆(100)具有框架构件(105),该框架构件(105)包括头管(105A)、从头管(105A)向后向下延伸的主管(105B)以及从主管(105B)的后部倾斜地向后延伸的一对后管(105CA,105CB)(如图1(a)中所示)。框架构件(105)限定横跨部分(ST),并且后管(105CA,105CB)从横跨部分(ST)倾斜地向后延伸。车把组件(110)通过一个或多个前悬架(120)连接至前轮(115)。转向轴(未示出)将车把组件(110)连接至前悬架(120)。转向轴可旋转地围绕头管(105A)枢转。驱动装置(125)包括至少一个内燃(IC)发动机(125)和/或牵引电机可摆动地连接至车辆(100)的框架构件(105)。动力单元布置在后管(105CA,105CB)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动力单元包括内燃(IC)发动机(125)。在下文中,术语动力单元和IC发动机(125)可互换使用。在本实施例中,IC发动机(125)向前倾斜,即,IC发动机(125)的活塞轴线向前倾斜。动力单元通过传动系统(未示出)功能性地连接至后轮(130)。传动系统包括无级变速(CVT)或者固定齿轮比变速器或者自动手动变速器(AMT),其由AMT控制单元控制的。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单元包括牵引电机,该牵引电机轮毂安装到后轮(130),或者是安装至车辆(100)的将后轮(130)连接至框架构件(105)的摇臂。
此外,后轮(130)通过一个或多个后悬架(135)连接至框架构件(105)。动力单元通过曲柄连杆等可摆动地安装到框架构件(105)。座椅组件(140)布置在实用箱(185)(未示出)上方,并且由后管(105CA,105CB)支撑。在座椅组件(140)的后方设置有一个乘客握持件(未示出),用于后座/乘客的支撑。
此外,车辆(100)包括覆盖前轮(115)的至少一部分的前挡泥板(150)。在本实施方式中,地板(145)布置在横跨部分(ST)处并且由主管(105B)和一对地板框架(未图示)支撑。在就座位置中,用户可以将脚搁置在地板(145)上来操作车辆(100)。后挡泥板(155)覆盖后轮(130)的至少一部分。车辆(100)包括多个电气/电子部件,还多个电气/电子部件包括头灯(160A)、尾灯(160B)、电池(未示出)、晶体管控制点火(TCI)单元(未示出)、交流发电机(未示出)、启动马达(未示出)。此外,车辆(100)可以包括同步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
车辆(100)包括多个面板,该多个面板包括前面板组件(170A),前面板组件(170A)包括布置在头管(105A)的前部中的前面板,护腿板(未示出)布置在头管(105A)的后部。后面板组件(170B)包括右侧面板和左侧面板,该右侧面板和左侧面板布置在座椅组件(140)下方并且从地板(145)的后部向后朝向车辆(100)的后部延伸。后面板组件(170B)包围实用箱185。此外,后面板组件(170B)部分地包围动力单元。包括IC发动机(125)的动力单元包括进气系统(未示出)、联接到IC发动机(125)的进气侧的空气燃料供应系统(未示出)。而且,排气系统的消声器(175)(如图1(b)中所示)联接到IC发动机(125)的排气侧,并且排气系统包括朝向车辆(100)的一个横向侧延伸的消声器(175)。
IC发动机(125)包括气缸主体(未示出)和气缸盖(125C)。气缸主体被安装到具有一对曲轴箱的曲轴箱组件(未示出),该曲轴箱能够支撑内燃发动机(125)的各种旋转部件,包括内燃发动机(125)的曲轴。安装到曲轴箱组件的气缸体进一步支撑气缸盖(125C)。气缸主体在其中限定圆柱形的燃烧室。气缸盖(125C)包括选择性地关闭和打开的多个阀,以使得空气燃料混合物能够进入燃烧室并且将由于燃烧而形成的废气排出,进入到废气处理构件,即消声器(175)中。消声器(175)通过排气管(180)功能性地与气缸盖(125C)连接。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消声器(175)布置成与车辆(100)的后轮(130)相邻。前倾式IC发动机(125)的气缸盖(125C)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125CE)。进气口在气缸盖(125C)的一个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向上的面。出气口在气缸盖(125C)的另一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向下的面。气缸盖(125C)的排气口(125CE)连接至与排气管(180)连接的推进构件(200)。排气口(125CE)将废气从燃烧室输送到排气管(180)。
图2(a)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的放大侧视图。图2(b)描绘了根据图2(a)中所描绘的实施例的排气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前视图。图2(a)描绘了具有向前倾斜的活塞轴线(P-P’)的气缸盖(125C)。图2(c)描绘了排气系统的分解图。气缸盖(125C)具有面向下并且布置在第一表面(F1)上的排气口(125CE),第一表面(F1)是气缸盖(125C)的面向下的一侧。推进构件(200)的一端连接至排气口(125CE),而另一端连接至排气管(180)的上游端部(180U),由此排气管(180)的上游端部(180U)功能性地连接至排气口(125CE)。排气管(180)的下游端(180D)与消声器(175)连接。
气缸盖(125C)包括排气通路部分(未示出),其中排气口(125CE)具有安装有推进构件(200)的接收部(126)。上游端部(200U)包括圆柱形突出部(225),其能够插入排气口(125CE)的接收部(126),并且推进构件(200)利用紧固件通过第一安装部(205)固定到气缸盖(125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排气口(125CE)包括用于通过螺栓固定推进构件(200)的安装部。该安装部沿着第一安装轴线(A-A’)布置,其中A-A’为基本上通过第一安装装置的中心安装/紧固轴线的轴线。推进构件(200)包括第一安装部(205),该第一安装部(205)包括围绕推进构件(200)的圆周,从外围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部分,并且第一安装部(205)包括沿第一安装轴线(A-A’)布置的安装孔口,由此,推进构件(200)与气缸盖(125C)的排气口(125CE)对齐以进行安装。第二安装部(210)可以包括与推进构件(200)一体地形成的螺纹类型的至少一个紧固构件(未示出)。排气管(180)的上游端部(180U)通过至少一个紧固构件固定到第二安装部(210)。此外,推进构件(200)限定第一路径(P1)(如图2(f)中所示)。推进构件(200)的下游端部(200D)包括第二安装部(210),该第二安装部(210)包括围绕推进构件(200)的圆周径向向外延伸的部分。此外,第二安装部(210)包括围绕第二安装轴线(B-B’)布置的安装部/孔口。
第一安装轴线(A-A’)相对于第二安装轴线(B-B’)成锐角(α)布置。因此,推进构件(200)提供了易于组装/拆卸排气管(180)的机会,以及易于组装/拆卸推进构件(200)来进行维护保养或者其他的机会。如图2(c)中所示,用于将推进构件(200)固定到气缸盖(125C)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230)以第一定向被组装。而用于将排气管(180)固定到推进构件(200)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231)以相对于第一定向成一定角度的第二定向被组装。这使得能够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容易地接近和固定紧固件(230,231)。此外,如图2(a)中所示,排气管(180)需要最小的弯曲以安装到推进构件(200)。
气缸盖(125C)的排气口(125CE)可以包括接收部(126)和布置在该接收部(126)的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螺栓接收部(127)。所述至少一个螺栓接收部(127)具有在所述接收部(126)的下游端部的更下游的下游端部。推进构件(200)包括由接收部(126)接收的圆柱形突出部(225),并且第一安装部(205)固定到至少一个螺栓接收部(127)以固定到其上。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推进构件(200)是铸造构件,该铸造构件易于制造并且可以适于具有相对于第二安装部(210)以期望角度的第一安装部(205)。换而言之,推进构件(200)具有形成第一路径(P1)的基本上圆形的内部横截面,并且外部轮廓具有扭曲的形状以适于排气口(125CE)和排气管(180U)的上游端部(300U)的定向。扭曲形状的外部轮廓不会改变推进构件(200)的内部圆柱轮廓。在其他实施例中,推进构件的内部轮廓可以是椭圆形的,其他不均匀形状的椭圆,以最大化废气的加速度。
图2(d)描绘了根据图2(b)中所描绘的实施例的推进构件(200)的一个立体图。图2(e)描绘了设置有推进构件的气缸盖。图2(f)描绘了根据图2(c)中所描绘的实施例的推进构件(200)的另一立体图。推进构件(200)包括沿着推进构件(20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第一路径(P1)。第一路径(P1)功能性地将排气口(125CE)联接到排气管(180),该第一路径(P1)的最小长度基本上可以是排气口(125CE)直径的1.5倍,由此其可以紧凑地安装到气缸盖(125)的较下部的表面,其中所述长度是第一路径(P1)的真实长度。推进构件(200)的上游端部(200U)具有由排气口(125CE)接收的外部圆柱形轮廓。第一安装部(205)具有基本菱形的横截面,其设置有沿着菱形第一安装部(205)的长轴布置的安装孔(206),其基本上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05)的直径相对侧上。此外,推进构件(200)包括在第一安装部(205)与第二安装部(210)之间延伸的主体部分(215),其中第二安装部(210)具有另一菱形轮廓,该另一菱形轮廓为具有用于安装排气管(180)的上游端部(180U)的安装孔(206)。
此外,路径(P1)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横截面,其中推进构件(200)能够加速围绕推进构件(200)进入的废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推进构件(200)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轮廓,该圆柱形的轮廓具有从上游端部(200U)朝向下游端部(200D)的减小的横截面积(类似于直径)。换而言之,路径(P1)的半径/直径在上游端部(200U)附近最大,并且从上游端部(200U)朝向下游端部(200D)线性或者非线性地减小。因此,路径(P1)加速从排气口(125CE)朝排气管(180)的废气,从而提高了发动机(125)的性能,并且推进构件(200)具有范围基本上在1到2之间的上游端直径与下游端直径的比率。因此,部件的逐渐减小或者阶梯形减小会加速从排气口(125CE)排出的废气,并且加速的废气会产生压力差,以迫使残留在燃烧室中的污染物被清除。而且,由于在排气冲程期间推进构件(200)产生的附加力,因此改善了发动机循环性能。此外,通过加速朝向排气管(180)的废气流动,第一路径(P1)能够清洁燃烧室。
推进构件(200)可以具有第一路径,该第一路径具有圆柱形的横截面,其中上游横截面不同于下游横截面,从而形成阶梯形的轮廓。推进构件的上游横截面具有比推进构件的向下横截面更大的面积。而且,推进构件(200)可以具有多个阶梯形的轮廓而不是平滑的减小的轮廓。
考虑如图2(g)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推进构件(200)的上游端部(200U)处的第一横截面(A1)和在下游端部(200D)处的第二横截面(A2),其中第二横截面(A2)基本上小于第一横截面(A1)。此外,第一路径(P1)包括平缓曲线(GC)轮廓,由此上游端部(200U)的定向朝向排气管(180)弯曲,由此下游端部(200D)与排气管(180)的上游端部(180U)对齐,从而减小了该处排气管(180)的曲率半径。另外,平缓曲线(GC)对废气流提供了最小的阻力,同时提供了推进构件(200)的加速功能。此外,平缓曲线(GC)能够减小废气噪音。
图2(h)示出了车辆(100)的选定部分的侧视图,其中在排气系统中采用了推进构件。气缸盖(125C)布置在框架构件(105)的后管(105CA)之间。推进构件(200)连接至包括排气口(125CE)的气缸盖(125C)的朝下侧。推进构件(200)能够加速朝向排气管(180)的废气。此外,推进构件(200)的平缓曲线(GC)部分(如图2(g)中所示)使得能够在低阻力下进行废气的传递,同时在排气管(180)还需要最小的弯曲,从而改善刚性,并且简化了排气管(180)的制造和组装。
此外,由于在第一安装部(205)和第二安装部的定向上的角度偏移,可接近第一安装部(205)的紧固件和第二安装部(210)的紧固件。而且,在车辆(100)的组装状态下容易接近紧固件。
图3(a)描绘了根据本主题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推进构件(300)的立体图。推进构件(300)包括上游端部(300U)和下游端部(300D)。第一安装部(305)和第二安装部(310)成角度偏移布置。推进构件(300)包括连接上游端部(300U)和下游端部(300D)的主体部分(315)。主体部分(315)设置有至少一个端口部分(320),该端口部分与推进构件(300)的第一路径(P1)连通。当推进构件(300)安装到气缸盖(125C)的排气口(125CE)时,穿过推进构件(300)的废气通过传感器提供来自废气的燃烧相关信息。而且,端口部分(320)能够安装次级空气注入(SAI)管或者废气再循环管等。端口部分(320)能够容纳氧气传感器、拉姆达传感器(400)、温度传感器或者用于识别IC发动机(125)的操作条件的任何其他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以进行闭环或者开环控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端口部分(320)是从推进构件(300)的主体部分(315)向上延伸的圆柱形的凸台。至少一个端口部分(320)从外围延伸直到所述第一路径(P1),以使得安装在其上的传感器能够与围绕第一路径(P1)的废气流接触。
图3(b)描绘了根据图3(a)中所描绘的实施例的处于组装状态的推进构件(300)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采用通过传感器电缆(405)电连接至控制装置的拉姆达传感器(400)。拉姆达传感器(400)安装到推进构件(300)的端口部分(320)。推进构件(300)提供了将拉姆达传感器(400)以期望的角度/定向安装以实现传感器的最佳功能的可行性。
鉴于以上公开,在本主题的精神和范围内,本主题的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
附图标记列表:
100 车辆 205 第一安装部
105 框架构件 206 安装孔
105A 头管 210 第二安装部
105B 主管 211 安装孔
105CA/ 215 主体部分
105CB 后管 225 圆柱形突出部
110 车把组件 226 管接收部
115 前轮 230/
125 发动机 231 紧固件
125C 气缸盖 300 推进构件
125CE 排气口 300D 下游端部
126 接收部 300U 上游端部
127 螺栓接收部 305 第一安装部
130 后轮 310 第二安装部
140 座椅组件 315 主体部分
150 前挡泥板 320 端口部分
155 后挡泥板 400 拉姆达传感器
160A 头灯 405 传感器电缆
160B 尾灯 Al 第一横截面积
170A 前面板组件 A2 第二横截面积
170B 后面板组件 A-A’ 第一安装轴线
175 消声器 B-B’ 第二安装轴线
180 排气管 Fl 第一表面
180B 下游端部 GC 平缓曲线
180U 上游端部 P-P’ 活塞轴线
185 工具箱 P1 第一路径
200 推进构件 ST 横跨部分
200D 下游端部 α 锐角
200U 上游端部

Claims (14)

1.一种内燃发动机(125),包括:
气缸盖(125C),具有排气口(125CE),所述排气口(125CE)将来自燃烧室的废气输送到排气管(180);
所述排气管(180)的上游端部(180U),功能性地与所述气缸盖(125C)连接;其中
推进构件(200,300)被设置为将所述排气管(180)的所述上游端部(180U)连接至所述气缸盖(125C)的所述排气口(125CE),
所述推进构件(200,300)包括:
在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上游端部(200U,300U)处的第一安装部(205);
在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下游端部(200D,300D)处的第二安装部(210);并且
所述推进构件(200,300)包括第一路径(P1),所述第一路径(P1)被限定在基本上圆柱形横截面的内部轮廓中,其中
所述第一路径(P1)包括平缓曲线(GC)轮廓,由此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所述上游端部(200U,300U)的定向朝向所述排气管(180)弯曲,并且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所述下游端部(200,300D)与所述排气管(180)的所述上游端部(180U)对齐以加速从所述气缸盖(125C)到所述排气管(180)的废气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第一路径(P1)在其下游方向上具有减小的直径,由此进入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废气在进入所述排气管(180)之前被加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第一路径(P1)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横截面,其中上游横截面不同于下游横截面,从而形成阶梯形的轮廓,其中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所述上游横截面具有比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所述下游横截面更大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第一路径(P1)功能性地将所述排气口(125CE)联接至所述排气管(180),并且所述推进构件(200)设置有范围基本上在1到2之间的上游端直径与下游端直径的比率,并且所述第一路径(P1)的最小长度基本上是排气口(125CE)直径的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气缸盖(125C)的所述排气口(125CE)包括接收部(126)和布置在所述接收部(126)的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螺栓接收部(127),所述至少一个螺栓接收部(127)具有在所述接收部(126)的下游端部的更下游的下游端部,并且所述推进构件(200,300)包括由所述接收部(126)接收的圆柱形突出部(225),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205)固定到至少一个螺栓接收部(127)以固定到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210)包括与所述推进构件(200,300)一体形成的至少一个紧固构件,并且所述排气管(180)的所述上游端部(180U)通过至少一个紧固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二安装部(2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205)和所述第二安装部(210)通过从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外围径向向外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205)和所述第二安装部(210)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206,211),以能够固定到所述排气管(180)和所述排气口(125C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205)和所述第二安装部(210)具有基本上菱形的形状,并且所述安装孔(206,211)沿着第一安装部(205)和第二安装部(210)的长轴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安装孔(206,211)基本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05)和所述第二安装部(210)的直径相对侧上,并且第一安装轴线(A-A’)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部(205)的所述安装孔(206),并且第二安装轴线(B-B’)穿过所述第二安装部(210)的所述安装孔(211),并且所述第一安装轴线(A-A’)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轴线(B-B’)成锐角(a)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推进构件(200,300)包括能够接收所述排气管(180)的所述上游端部(180U)的管接收部(226),并且所述上游端部(180U)固定到所述第二安装部(210)。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推进构件(300,200)包括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05)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10)之间延伸的主体部分(215,315),至少一个端口部分(320)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主体部分(215,315)设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口部分(320)从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外围延伸到所述第一路径(P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口部分(320)能够容纳能够提供电信号的已知传感器、次级空气注入(SAI)入口和废气再循环(EGR)入口的至少一个。
13.一种车辆(100),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发动机(125)。
14.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125)的推进构件(200),所述推进构件(200)能够将排气管(180)连接至所述内燃发动机(125)的排气口(125CE),所述推进构件包括:
在所述推进构件的上游端部(200U,300U)处的第一安装部(205),所述上游端部(200U、300U)包括能够插入所述排气口(125CE)的接收部(126)中的圆柱形突出部(225);
在所述推进构件的下游端部(200D,300D)处的第二安装部(210),
所述推进构件(200,30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205)固定到所述内燃发动机(125)的气缸盖(125C),并且
所述推进构件(200,300)包括第一路径(P1),所述第一路径(P1)被限定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内部轮廓,其中
所述第一路径(P1)包括平缓曲线(GC)轮廓,由此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所述上游端部(200U,300U)的定向朝向所述排气管(180)弯曲,并且所述推进构件(200,300)的所述下游端部(200,300D)与所述排气管(180)的所述上游端部(180U)对齐以加速从所述气缸盖(125C)到所述排气管(180)的废气流动。
CN201880028929.1A 2017-06-05 2018-06-05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Active CN1106033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01741019631 2017-06-05
IN201741019631 2017-06-05
PCT/IB2018/054003 WO2018224953A1 (en) 2017-06-05 2018-06-05 A booster memb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3375A CN110603375A (zh) 2019-12-20
CN110603375B true CN110603375B (zh) 2022-01-14

Family

ID=64566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8929.1A Active CN110603375B (zh) 2017-06-05 2018-06-05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3375B (zh)
WO (1) WO2018224953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3340Y (zh) * 2007-06-01 2008-04-30 敖忠坚 分流增速排气管
CN103437871A (zh) * 2013-08-20 2013-12-11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排气管连接件及应用该连接件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
CN103452713A (zh) * 2012-05-31 2013-12-18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CN105298630A (zh) * 2014-06-13 2016-02-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增压器
CN105317514A (zh) * 2014-06-24 2016-0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骑型车辆的消声器支持结构
CN105569818A (zh) * 2016-02-03 2016-05-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内燃机废气利用器和汽车
CN206092144U (zh) * 2016-08-31 2017-04-12 新昌县诚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二段汇流型柴油机排气歧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3827B2 (en) * 2003-04-04 2007-09-04 Honda Motor Co., Ltd. Exhaust pipe insulator attaching structure for saddle-riding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3340Y (zh) * 2007-06-01 2008-04-30 敖忠坚 分流增速排气管
CN103452713A (zh) * 2012-05-31 2013-12-18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单汽缸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CN103437871A (zh) * 2013-08-20 2013-12-11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排气管连接件及应用该连接件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
CN105298630A (zh) * 2014-06-13 2016-02-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增压器
CN105317514A (zh) * 2014-06-24 2016-0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骑型车辆的消声器支持结构
CN105569818A (zh) * 2016-02-03 2016-05-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内燃机废气利用器和汽车
CN206092144U (zh) * 2016-08-31 2017-04-12 新昌县诚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二段汇流型柴油机排气歧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3375A (zh) 2019-12-20
WO2018224953A1 (en)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5714B1 (en) Saddle-ride vehicle
US8256564B2 (en) Vehicle and vehicle exhaust pipe
TWI660115B (zh) 具備1個前輪之跨坐型車輛
US9322317B2 (en) Exhaust device of motorcycle
CN110603375B (zh) 内燃发动机的推进构件
EP3048286B1 (en)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an exhaust gas sensor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913796B2 (en) Exhaust system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US11629634B2 (en) Straddled vehicle
EP3519690A1 (en) An intake system for a two wheeled vehicle
JP7102914B2 (ja) 触媒装置の配置構造
EP3775515B1 (en) An engine assembly
EP3546739B1 (en) Intake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for use on saddle-type vehicles
WO2023190225A1 (ja)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US11649756B2 (en)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exhaust structure
CN112922710B (zh) 排气系统
JP7275775B2 (ja) 自動二輪車
WO2020194339A1 (en) A power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JP6969186B2 (ja) エンジン及び自動二輪車
EP4133165A1 (e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sleeve member thereof
EP1550795B1 (en) Four-cycle, single-cylinder engine
WO2020194338A2 (en) A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motor vehicle thereof
JP2013209964A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13072335A (ja) 内燃機関のスロット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