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2912B - 扭转梁式悬架 - Google Patents

扭转梁式悬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2912B
CN103442912B CN201280006140.9A CN201280006140A CN103442912B CN 103442912 B CN103442912 B CN 103442912B CN 201280006140 A CN201280006140 A CN 201280006140A CN 103442912 B CN103442912 B CN 103442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ling arm
torsion beam
fastener hole
type suspens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61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2912A (zh
Inventor
相马和刚
森冈佳弘
广谷敏次
一柳荣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42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2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2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29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1Trailing arm twist beam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2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emi-rigid axles, e.g. twist beam type ax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扭转梁式悬架,其包括:左右的一对纵臂,其一端侧被支撑在车体上,另一端侧固定有支承件,并经由该支承件支撑车轮;以及连接所述纵臂的扭转梁。在所述支承件上,形成有多个待插入紧固部件的紧固孔,所述紧固部件用于将车轮支承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承件上,所述多个紧固孔被配设为使得从车轴的轴向方向观察时,该多个紧固孔中的一部分紧固孔与所述纵臂重叠,在所述纵臂上贯穿形成有工具插入孔,并使所述工具插入孔位于与所述紧固孔大致同轴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扭转梁式悬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2011年1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11-16836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扭转梁来连接左右的纵臂的扭转梁式悬架。
背景技术
用扭转梁来连接左右的纵臂的扭转梁式悬架已经被广为所知。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左右的纵臂和扭转梁通过焊接连接。支承件通过焊接固定在纵臂的另一端上,车轮经由该支承件可旋转地被支撑。支承件被弯折形成为具有U字形的截面。而且,支承件上形成有安装壁。在安装壁上形成有多个紧固孔。紧固孔为用于安装可旋转地支撑车轮的轮毂的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5-81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参照图10,在该传统的扭转梁式悬架中,当在纵臂100上安装支承件101时,如果力F作用于车轮的旋转中心C上,则将产生与旋转中心C和纵臂100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之间的偏移量a相对应的力矩力。因此,纵臂100等必需具有与该力矩力相对应的刚性。若要确保所必需的刚性,则会引发纵臂100等及扭转梁式悬架大型化,且重量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小型化,并实现了轻量化的扭转梁式悬架。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的扭转梁式悬架,包括,左右的一对中空状的纵臂,其一端侧可摆动地被支撑在车体上,另一端侧固定有支承件,并经由该支承件可旋转地支撑车轮;
以及连接所述左右的一对纵臂的扭转梁,
在所述支承件上,形成有多个待插入紧固部件的紧固孔,所述紧固部件用于将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车轮的车轮支承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承件上,
所述多个紧固孔被配设为使得从车轴的轴向方向观察时,该多个紧固孔中的一部分紧固孔与所述纵臂重叠,
在所述纵臂上贯穿形成有可插入用于所述紧固部件的紧固工具的工具插入孔,并使所述工具插入孔位于与所述紧固孔大致同轴的位置上。
所述支承件包括,形成有所述紧固孔的安装壁,以及在该安装壁的两侧分别形成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固定在所述纵臂上,所述安装壁和所述纵臂之间可形成有用于确认所述紧固部件的紧固的间隙。此外,所述纵臂由沿着该纵臂的轴向方向分割的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一对臂部件组合而成,在所述一对臂部件上可分别形成所述工具插入孔。此外,在所述工具插入孔中可插入防止所述紧固部件脱落的引导部件。此外,所述紧固孔为四个,所述四个紧固孔中的一个或两个紧固孔被设置在所述支承件上与所述纵臂重叠的区域中,剩余的紧固孔可被设置在与所述纵臂不重叠的区域中。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扭转梁式悬架中,从车轴的轴向方向观察时,一部分紧固孔以与纵臂重叠的方式,将支承件固定在纵臂上,因此,可以减少车轮的旋转中心与纵臂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之间的偏移量。由此,可以抑制力矩力的发生。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扭转梁式悬架所必需的刚性。从而可实现扭转梁式悬架小型化,且可实现轻量化。
此外,通过形成有用于确认紧固部件的紧固的间隙,可以容易地进行紧固部件的紧固的确认。而且,在通过组合一对臂部件来形成中空状的纵臂,且在一对臂部件上分别形成工具插入孔的结构中,这样的臂部件可通过冲压成型容易地形成。此外,通过设置引导部件,能够抑制紧固部件脱落在纵臂的内部。在支承件上,通过将在与纵臂重叠的区域中设置的紧固孔限定为四个紧固孔中的一个或两个,当在纵臂上形成工具插入孔时,可以防止该纵臂的刚性过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扭转梁式悬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扭转梁式悬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扭转梁式悬架的支承件附近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的A向视图。
图5是图2中的V-V截面图。
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部件的安装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具有引导部件的本实施方式的扭转梁式悬架的立体图。
图9A-9D是引导部件的说明图。
图10是传统的扭转梁式悬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3,100…纵臂、2…扭转梁、4,6…臂部件、7…连接件、8…套环、10…弹簧座部件、12,101…支承件、12a,12b…侧壁、12c…安装壁、12d…底壁、14,26…嵌合孔、16~19…紧固孔、20,22…工具插入孔24…承载板、28~31…紧固孔、32…车轴轮毂、34…毂部、36…螺纹孔、38…螺栓、39…套筒、42…轴、44…板、46…螺纹孔、50,52…引导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通过扭转梁2连接左边的纵臂1和右边的纵臂3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扭转梁式悬架。纵臂1和纵臂3左右对称。纵臂1、3形成为中空状。
扭转梁2配设在纵臂1、3之间,扭转梁2的两端分别与纵臂1、3焊接在一起。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扭转梁式悬架左右对称,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以左边的纵臂1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图5所示,纵臂1由可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分割的一对臂部件4、6沿着纵臂1的轴向方向对接而形成。
一对臂部件4、6分别通过冲压成型形成,并使得与该一对臂部件4、6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大致U字形。并且嵌合臂部件4、6的各开口侧以使得纵臂1的内部形成为中空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得位于车体内侧的臂部件6进入位于车体外侧的臂部件4的内侧中的方式将两者嵌合。而且,一对臂部件4、6通过焊接连接。焊接可是电弧焊接、激光焊接、等离子焊接等中任何一种方法。
纵臂1两侧的端部部分的截面形成为大致长方形。该端部部分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较窄,在车体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较大。即,该端部部分的截面形状在车体的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条的长方形。而且,纵臂1的中间部分以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较大的方式形成,换而言之,形成为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鼓出的形状。扭转梁2连接在该鼓出的纵臂1的中间部分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扭转梁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V字形或大致U字形。该扭转梁2向下方侧开口。而且,扭转梁2也可以形成并被配置为向车体的前方侧开口。
连接件7被配置为跨在纵臂1和扭转梁2上。连接件7被配置在与扭转梁2的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即,扭转梁2的上侧。连接件7朝向车体的下侧开口。连接件7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U字形。连接件7可通过对所需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
连接件7沿着扭转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而且,连接件7以其宽度从纵臂1一侧向扭转梁2一侧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此外,连接件7上形成有与纵臂1的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切口7a。在纵臂1抵接该切口7a的状态下,连接件7和纵臂1通过焊接固定。
在纵臂1的一端,一对臂部件4、6上分别形成有圆弧状的切口4a、4b,套环8通过焊接固定在该切口4a、4b上。纵臂1经由套环8可摆动地被支撑在未图示的车体上。弹簧座部件10跨在纵臂1和扭转梁2上,并通过焊接而固定。
在纵臂1另一端侧,支承件12通过焊接固定在该纵臂1的外侧。未图示的车轮经由支承件12可旋转地被支撑。支承件12被弯折,使其截面呈U字形。如图3所示,支承件12由一对相对的侧壁12a、12b以及连接上述侧壁的安装壁12c形成。在侧壁12a、12b上分别形成有与纵臂1的截面形状(具体而言,臂部件4的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切口12A、12B(参照图1)。纵臂1(具体而言,臂部件4)嵌合在切口12A、12B上,纵臂1和支承件12通过焊接而固定。
侧壁12a、12b的尺寸为可使得安装壁12c和纵臂1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d的尺寸。间隙的上方开放。即,安装壁12c和纵臂1之间的间隙可以从上侧观察。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安装壁12c延伸的底壁12d通过焊接被固定在纵臂1上,间隙的下侧的一部分闭塞。
安装壁12c平坦地形成。安装壁12c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嵌合孔14。如图2所示,在嵌合孔14的周围形成有多个紧固孔16~19。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紧固孔16~19形成在以嵌合孔14为中心的同一个圆上。嵌合孔14的上侧配置有两个紧固孔16、17,嵌合孔14的下侧配置有两个紧固孔18、19。
当彼此固定并从车轴的轴向方向观察时,支承件12和纵臂1以该支承件12的至少一部分和纵臂1相互重叠的方式配设。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紧固孔16~19中的下侧的两个紧固孔18、19从车轴的轴向方向观察时,与纵臂1相互重叠,而上侧的两个紧固孔16、17从车轴的轴向方向观察时,被配置在纵臂1的上侧。
如图4、图5所示,在纵臂1的与支承件12的两个紧固孔18、19大致同轴的位置上形成有工具插入孔20、22。工具插入孔20、22分别形成在一对臂部件4、6上。上述工具插入孔20、22形成为,当嵌合臂部件4、6时,臂部件4的工具插入孔20和臂部件6的工具插入孔20处于同轴的位置上,且臂部件4的工具插入孔22和臂部件6的工具插入孔22处于同轴的位置上。工具插入孔20、22的孔径被形成为具有能够插入紧固作为紧固部件的螺栓38(参照图6)的工具的尺寸。螺栓38为用于将作为车轮支承部件的车轴轮毂32(参照图6)安装在安装壁12c上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一对臂部件4、6进行冲压成型时,可以同时形成工具插入孔20、22。因此,工具插入孔20、22易于形成。
当螺栓38为六角螺栓时,可以通过将作为工具的扳手的套筒39(参照图5)插入工具插入孔20、22中来紧固螺栓38。安装壁12c和纵臂1之间的预定的间隙被形成为具有能够确认螺栓38的紧固的尺寸。例如,该间隙被形成为具有能够通过间隙观察紧固的螺栓38的头部的尺寸。
此外,在车体外侧的承载板24重合在安装壁12c上。承载板24上形成有与安装壁12c的嵌合孔14相对应的嵌合孔26以及与安装壁12c的多个紧固孔16~19相对应的多个紧固孔28~31。而且,支承件12和承载板24可以一体形成。
如图6所示,制动部件41层叠在承载板24上。在制动部件41上形成有与嵌合孔14、26相对应的嵌合孔41a以及与紧固孔16~19,28~31相对应的四个紧固孔41b。车轴轮毂32的毂部34插入安装壁12c的嵌合孔14及承载板24的嵌合孔26以及制动部件41的嵌合孔41a中。
在车轴轮毂32上形成有多个螺纹孔36。螺栓38经由安装壁12c的紧固孔16~19、承载板24的紧固孔28~31、以及制动部件41的紧固孔41b与车轴轮毂32的螺纹孔36螺合。由此,车轴轮毂32被固定在安装壁12c上。车轴40可旋转地被支撑在车轴轮毂32上。未图示的盘轮被安装在车轴40上。
此外,本实施方式不限于安装车轴轮毂32的情形。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以通过多个螺栓38将作为车轮支承部件的板44安装在安装壁12c上。在板44上固定有轴42,且形成有多个螺纹孔46。此外,紧固部件不限于螺栓38。当螺栓设置在车轮支承部件上时,紧固部件也可以是螺母。
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引导部件50、52预先插入各工具插入孔20、22中。引导部件50、52被形成为具有跨越在一对臂部件4、6上分别形成的工具插入孔20、22的长度,或者到达安装壁12c的长度。并且,如图9A所示,形成为大致半圆弧状以能够插入工具插入孔20、22中。
引导部件50、52不限于大致半圆弧状,如图9B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大致V字形,或者,如图9C所示,可以将平板的两侧弯折而形成,另外,如图9D所示,也可以为平板状。各工具插入孔20、22被形成为,即使在插入引导部件50、52后,也能够再插入工具的尺寸。
在紧固螺栓38时,引导部件50、52防止螺栓38脱落在中空状的纵臂1内。引导部件50、52也能够以当螺栓38紧固后再拆下的方式可装卸地设置。
此外,右边的纵臂3也具有与上述左边的纵臂1相同的结构。其由沿着纵臂3的轴向方向分割的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一对臂部件对接而形成。右边的纵臂3的一端也安装有套环,并且在右边的纵臂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承件。
其次,对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纵臂式悬架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将车轴轮毂32安装在安装壁12c上时,螺栓38经由安装壁12c的紧固孔16~19、承载板24的紧固孔28~31与车轴轮毂32的螺纹孔36螺合。由此,承载板24和车轴轮毂32被固定在安装壁12c上。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固定有制动部件41。
当紧固螺栓38时,螺栓38被插入工具插入孔20、22中。此时,通过引导部件50、52引导以使得,例如,装在作为紧固工具的扳手的套筒上的螺栓38不会脱落在纵臂1内。
接下来,螺栓38经由紧固孔16~19以及紧固孔28~31到达车轴轮毂32的螺纹孔36,并通过紧固工具旋转螺栓38。然后,通过该螺栓38将车轴轮毂32安装在安装壁12c上。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使一部分的紧固孔16、17和纵臂1在车轴的轴向方向上重叠而将支承件12固定在纵臂1上,旋转中心和纵臂1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之间的偏移量可减少。此时,即使作用有朝向车轮的来自左右方向的作用力,由该作用力而引起的力矩将会减小,横向刚性将会提高。因此,扭转梁式悬架在可实现小型化的同时,也可实现轻量化。
此外,通过形成用于确认作为紧固部件的螺栓38的紧固的间隙,可以容易地确认螺栓38的紧固。而且,通过冲压成型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工具插入孔20、22的一对臂部件4、6。此外,通过设置引导部件50、52,能够防止螺栓38脱落在纵臂1的中空的内部。通过使四个紧固孔16~19中的两个紧固孔16、17与纵臂1重叠,能够防止因形成工具插入孔20、22而导致的纵臂1的刚性过度降低。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

Claims (7)

1.一种车辆的扭转梁式悬架,其包括:
左右的一对中空状的纵臂,其一端侧可摆动地被支承在车体上,另一端侧固定有支承件,并经由该支承件可旋转地支承车轮;以及
连接所述左右的一对纵臂的扭转梁,
在所述支承件上,形成有多个待插入紧固部件的紧固孔,所述紧固部件用于将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车轮的车轮支承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承件上,该支承件包括,形成有所述紧固孔的安装壁,以及在该安装壁的两侧分别形成的两个侧壁,
所述侧壁固定在所述纵臂上,所述安装壁和所述纵臂之间形成有用于确认所述紧固部件的紧固的间隙,
所述多个紧固孔被配设为使得从车轴的轴向方向观察时,该多个紧固孔中的一部分紧固孔与所述纵臂重叠,
所述纵臂由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分割的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一对臂部件沿着该纵臂的轴向方向组合而成,在所述一对臂部件上贯穿形成有可插入用于所述紧固部件的紧固工具的工具插入孔,并使所述工具插入孔位于与所述紧固孔大致同轴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中,在所述工具插入孔中插入有防止所述紧固部件脱落的引导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中,所述引导部件形成为大致半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中,所述引导部件形成为大致V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中,所述引导部件通过将平板的两侧各弯折一次而形成,其截面呈凹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中,所述引导部件为平板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中,所述紧固孔为四个,所述四个紧固孔中的一个或两个紧固孔被设置在所述支承件上与所述纵臂重叠的区域中,剩余的紧固孔被设置在与所述纵臂不重叠的区域中。
CN201280006140.9A 2011-01-28 2012-01-27 扭转梁式悬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2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6836A JP5765952B2 (ja) 2011-01-28 2011-01-28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JP2011-016836 2011-01-28
PCT/JP2012/051864 WO2012102389A1 (ja) 2011-01-28 2012-01-27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2912A CN103442912A (zh) 2013-12-11
CN103442912B true CN103442912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580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614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2912B (zh) 2011-01-28 2012-01-27 扭转梁式悬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669103B1 (zh)
JP (1) JP5765952B2 (zh)
CN (1) CN103442912B (zh)
HU (1) HUE026492T2 (zh)
WO (1) WO20121023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6943B2 (ja) * 2014-01-22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
JP6735458B2 (ja) * 2016-06-30 2020-08-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
JP6943369B2 (ja) * 2017-03-27 2021-09-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JP6845539B2 (ja) * 2017-03-27 2021-03-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JP6875679B2 (ja) * 2017-03-27 2021-05-2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KR101929045B1 (ko) 2017-11-01 2018-12-13 (주)동희산업 차량의 서스펜션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947088B2 (ja) * 2018-03-12 2021-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KR101990013B1 (ko) * 2019-01-16 2019-06-17 김멋진 절단용 블레이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절단장치
JP7213228B2 (ja) * 2020-12-15 2023-0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ブブラケット構造
FR3127443B1 (fr) * 2021-09-28 2023-08-18 Psa Automobiles Sa Support de platine porte-moyeu et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suppor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6030A (en) * 1981-12-14 1984-12-0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suspension apparatus for motor vehicle
DE4008706A1 (de) * 1990-03-17 1991-09-19 Opel Adam Ag Radaufhaengung fuer kraftfahrzeuge
JP2005081905A (ja) * 2003-09-05 2005-03-31 F Tech:Kk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JP2007083995A (ja) * 2005-09-26 2007-04-05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1772433A (zh) * 2007-07-25 2010-07-07 Posco公司 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1901B1 (fr) * 1993-02-23 1995-05-24 Peugeot Train de roues arrièr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édé de montage d'un tel train.
KR100572264B1 (ko) * 2004-12-23 2006-04-24 (주) 동희산업 차량 현가시스템의 휠 각도 조절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6030A (en) * 1981-12-14 1984-12-0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suspension apparatus for motor vehicle
DE4008706A1 (de) * 1990-03-17 1991-09-19 Opel Adam Ag Radaufhaengung fuer kraftfahrzeuge
JP2005081905A (ja) * 2003-09-05 2005-03-31 F Tech:Kk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JP2007083995A (ja) * 2005-09-26 2007-04-05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1772433A (zh) * 2007-07-25 2010-07-07 Posco公司 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69103A4 (en) 2014-08-06
WO2012102389A1 (ja) 2012-08-02
EP2669103B1 (en) 2015-09-30
JP2012153346A (ja) 2012-08-16
CN103442912A (zh) 2013-12-11
EP2669103A1 (en) 2013-12-04
JP5765952B2 (ja) 2015-08-19
HUE026492T2 (en) 2016-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2912B (zh) 扭转梁式悬架
CN105143020B (zh) 车辆用副车架
US8870224B2 (en) Engine cradle with deflector device
KR100663927B1 (ko) 토션빔과 트레일링아암 간의 연결튜브를 구비한 토션빔액슬
EP1975042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60221606A1 (en) Subframe for a Motor Vehicle Ax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ubframe
US20110285102A1 (en) Vehicular l-type suspension arm
US8827357B2 (en) Utility vehicle
WO2014172437A1 (en) Twist beam with joined inner and outer parts
US20160347367A1 (en) Vehicle subframe
US20140182964A1 (en) Vehicle body frame of utility vehicle
MX2014008344A (es) Disposicion de dispositivos de suspension para sistemas de ejes/suspension de trabajo pesado.
CN104254453A (zh) 车辆用悬挂臂
US7677346B2 (en) Frame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US9199522B2 (en) Axl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9340229B2 (en) Crad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EP2679416A1 (en) Torsion beam type suspension
JP2000158928A (ja)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US10486482B2 (en) Axle unit
EP3124296B1 (en) Torsion beam suspension
CN208530693U (zh) 副车架及汽车
US20110101771A1 (en) Steering axle
JP2008007063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の取付部構造
JP5398078B2 (ja) 車両における懸架装置
US7243986B2 (en) Spot-welded joint for hydroformed memb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