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30454B - 转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转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30454B
CN103430454B CN201280002010.8A CN201280002010A CN103430454B CN 103430454 B CN103430454 B CN 103430454B CN 201280002010 A CN201280002010 A CN 201280002010A CN 103430454 B CN103430454 B CN 103430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address
digital valu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20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30454A (zh
Inventor
梅野健太郎
浮穴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30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0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30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0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7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bus bridges
    • G06F13/405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bus bridges where the bridge performs a synchronising function
    • G06F13/4059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bus bridges where the bridge performs a synchronising function where the synchronisation uses buffers, e.g. for speed matching between bu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为了能够尽可能高速地输出波形并能够调试输出的波形,D/A转换装置(100)具有: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其存储由多个数字值构成的波形数据列;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在其中写入动作模式指定数据及更新请求数据;数字值输出部(133),其在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自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一边每隔预先设定的输出周期对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内的读取对象的地址依次进行更新,一边将数字值依次读取并输出,在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步进执行模式或输出地址变更模式的情况下,一边在写入了更新请求数据的定时对读取对象的地址进行更新,一边将数字值读取并输出;D/A转换部(120),其将数字值输出部(133)所输出的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

Description

转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数字模拟转换(D/A转换)的转换装置、对上述转换装置进行设定的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背景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构成为组装有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下称D/A转换装置)将在PLC内部生成的数字值转换为用于输入至被控装置中的模拟值。作为现有的D/A转换装置,存在下述装置,即,每隔规定周期从D/A转换装置的外部(例如构成PLC的CPU装置)写入数字值后,将该数字值逐次进行D/A转换的装置。在此,尽管D/A转换装置具有高速进行D/A转换的能力,但由于实际的D/A转换速度依赖于从外部写入数字值的速度,因而存在实际的D/A转换速度降低的问题。
对此,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可编程控制器用模拟信号处理装置,其在不借助CPU装置的状态下,基于从外部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从A/D转换至D/A转换的一连串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914100号公报(例如,0033段、图4)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PLC用的模拟信号处理装置在每次进行D/A转换时都要计算数字值,因此,存在无法使D/A转换速度足够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转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其能够尽可能高速地输出波形并能够对输出的波形进行调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其存储由多个数字值构成的波形数据列;控制数据存储部,在其中写入更新请求数据和对动作模式进行指定的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数字值输出部,其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1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一边每隔预先设定的输出周期将上述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内的读取对象的地址依次更新为存储有后续的数字值的地址,一边在每个输出周期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中将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上述数字值依次读取并输出,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2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一边在写入了上述更新请求数据的定时对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进行更新,一边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中将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上述数字值读取并输出;以及D/A转换部,其将上述数字值输出部所输出的上述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转换装置,如果指定了第1动作模式,则将预先作为波形数据列而在内部准备的数字值逐次转换为模拟值,如果指定了第2动作模式,则在写入了更新请求数据的定时(timing)对读取源的地址进行更新,因此,能够尽可能高速地输出波形,并能够对输出的波形进行调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PLC系统的结构的图,该PLC系统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D/A转换装置。
图2是表示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D/A转换装置的数字值输出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转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包括实施方式的D/A转换装置在内的PLC系统10的结构的框图。图1所示的PLC系统10包括PLC1000和外围装置2000。PLC1000和外围装置2000经由连接线缆3000彼此连接。
外围装置2000具有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该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能够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D/A转换装置100进行设定、调试。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通过将波形数据列操作用软件安装于外围装置2000中而实现。具体而言,外围装置2000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其预先存储有波形数据列操作用软件;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由鼠标、键盘等构成的输入装置(输入部),其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以及显示装置,其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并且,CPU将该波形数据列操作用软件在RAM中展开,基于通过展开在RAM中的波形数据列操作用软件进行的控制,起到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的作用。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生成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用户通过一边确认该显示内容一边操作输入装置,能够对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进行设定操作或调试操作。
PLC1000具有D/A转换装置100和CPU装置200。另外,PLC1000还可具有未图示的装置。作为未图示的装置,例如有通过对伺服放大器进行控制而实现多轴位置控制的运动控制器装置、基于来自CPU装置200的指令将温度控制信号输出的温度控制器装置等。PLC1000所具有的各装置通过装置间总线300彼此连接。
CPU装置200具有:运算部220,其执行CPU装置200整体的控制;外部存储器接口210,其与存储卡等外部存储器连接;以及内置存储器230。在外部存储器或内置存储器230中存储用户程序、用于执行用户程序的数据以及用户程序的执行结果数据。在此,所谓用户程序,是指用于对被PLC1000作为控制对象的外部设备进行控制的程序,例如由梯形图程序或C语言程序构成。此外,CPU装置200包括与外围装置2000连接的外围装置接口240和与装置间总线300连接的总线接口250。外部存储器接口210、运算部220、内置存储器230、外围装置接口240以及总线接口250通过内部总线260彼此连接。
CPU装置200每隔规定的控制周期,反复进行用户程序的执行、用于执行用户程序的数据的读取以及用户程序的执行结果的写入。该控制周期与CPU装置200所进行的用户程序的执行周期相等。该用户程序的执行结果的写入包括向后述的D/A转换装置100的共用存储器140写入数字值的动作。
D/A转换装置100包括:运算部130,其对D/A转换装置100整体进行控制;共用存储器140,其可由CPU装置200进行写入及读取;以及D/A转换部120,其将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此外,D/A转换装置100包括:模拟输出接口110,其与被PLC1000作为控制对象的外部设备(即被控装置)连接;触发信号输入接口150,其与用于输入触发信号的外部输入端子连接;总线接口160,其与装置间总线300连接;以及计数器180,其每隔D/A转换周期而输出计数信号。D/A转换周期是作为将一个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的周期而设定的值。
运算部130、共用存储器140以及总线接口160通过内部总线170彼此连接。此外,D/A转换部120与运算部130连接,模拟输出接口110与D/A转换部120连接。此外,触发信号输入接口150与运算部130连接。
共用存储器140具有用于存储波形数据列的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波形数据列是由多个数字值构成的数字数据列。图2是表示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的数据结构的图。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是以能够存储多个波形数据列的方式保留的。各波形数据列可以由任意的点数构成。点数是指数据数。1点例如相当于16比特或32比特,对应1个数字值。
此外,共用存储器140具有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存储区域143,该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存储区域143用于存储波形输出形式数据。所谓波形输出形式数据是对D/A转换装置100从模拟输出接口110输出的波形的输出形式进行指定的参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起始地址、输出数据数以及输出周期进行指定。所谓起始地址是存储于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波形数据列的第一个数字值的地址。在图2的例子中,存储于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波形数据列A”的起始地址为“Aa”。所谓输出数据数是波形数据列的点数,即,相当于构成波形数据列的数字值的数量。在图2的例子中,“波形数据列A”的输出数据数为“An点”。输出周期是通过D/A转换周期乘以大于等于1的整数而得到的值进行指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D/A转换装置100能够一边每隔预先设定的输出周期将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内的读取对象的地址依次更新为存储有后续数字值的地址,一边在每个输出周期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依次进行读取后,将读取出的各输出数据逐次进行D/A转换并进行输出。由此,无需在每次进行D/A转换时都要从CPU装置200输入数字值,就能够进行D/A转换。此外,由于D/A转换装置100将预先作为波形数据列而在内部准备的数字值逐次转换为模拟值,因此,能够以将D/A转换部120的D/A转换速度作为上限的速度输出模拟值。此外,与逐次计算数字值,并将计算出的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的方式相比,能够高速地输出(计算)模拟值。另外,将以上述方式动作的模式,即,一边自动对输出数据的读取源的地址进行递增一边将读取出的输出数据依次转换为模拟值并进行输出的动作模式,记作自动控制模式(第1动作模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了能够对在自动控制模式下输出的波形进行调试,D/A转换装置100能够以如下动作模式(第2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即,并非自动地递增地址,而是以地址更新指令作为触发条件对地址进行更新。另外,作为该调试用的动作模式,准备了步进执行模式和输出地址变更模式。所谓步进执行模式,是指在每次发出地址更新的指令时对地址进行递增,即,将读取源的地址更新为存储有构成波形数据列的后续数字值的地址的动作模式。另外,D/A转换装置100在以步进执行模式进行动作的过程中发出地址更新的指令的动作记作执行步进。此外,所谓输出地址变更模式,是指将输出数据的读取源的地址从在该时刻最后读取了输出数据的地址跳转至由输出地址指定数据所指定的地址的动作模式。另外,跳转目标的地址由后述的波形输出控制数据指定。由于D/A转换装置100支持步进执行模式,因此,用户能够针对每个输出的模拟值的数据确认在自动控制模式下输出的波形是否为期望的形状。此外,由于D/A转换装置100支持输出地址变更模式,因此,用户能够确认连续地输出的模拟值的波形中的任意位置的值。此外,能够确认多个波形数据列中的任意的波形数据列。
作为用于使D/A转换装置100在调试用的动作模式下进行动作的结构,共用存储器140具有用于对波形输出控制数据进行存储的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所谓波形输出控制数据,是指用于进行D/A转换装置100的动作模式的切换以及在各动作模式下进行运转的指令以及参数。例如,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包括对动作模式进行指定的动作模式指定数据。通过动作模式指定数据,对自动控制模式、步进执行模式以及输出地址变更模式中的任一模式进行指定。此外,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包括:作为地址更新的触发使用的步进执行请求数据;对在输出地址变更模式下的跳转目标的地址进行指定的输出地址指定数据;作为使输出数据的读取源跳转至由输出地址指定数据所指定的地址的触发使用的输出地址变更请求数据;表示当前的动作模式的参数;以及在下一输出周期读取输出数据的地址(下称读取地址)。另外,波形输出控制数据也可以包括该时刻的最后输出数据的存储源的地址、即当前输出中地址等各种参数。
图1所示的运算部130通过由例如微型外围装置或专用LSI(ASIC)执行存储于内置存储器190中的系统程序而实现。另外,对于系统程序的存储源,只要能够由运算部130读取即可,不仅限于内置存储器190。系统程序的存储源例如也可以是外部存储器等。运算部130包括:波形数据列写入部131,其将波形数据列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波形数据列生成部132,其基于后述的波形确定数据生成波形数据列;以及数字值输出部133,其从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读取数字值后,将该数字值输出至D/A转换部120中。
在此,波形数据列通过以下5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第1种方法是通过由CPU装置200的运算部220执行存储于内置存储器230或外部存储器中的用户程序而生成波形数据列,将该波形数据列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该方法通过将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设置在从CPU装置200能够直接写入的共用存储器140上而实现。
第2种方法是首先由用户将预先存储有波形数据列的外部存储器安装至CPU装置200的外部存储器接口210上。接着,由CPU装置200对D/A转换装置100请求从外部存储器进行读取。然后,如果D/A转换装置100的波形数据列写入部131接收到该请求,则将存储于该外部存储器中的波形数据列经由装置间总线300读取后,将该波形数据列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
第3种方法是首先由用户操作鼠标,在外部的外围装置2000的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上描绘出波形,从而生成波形图像数据。接着,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基于通过用户的操作生成的图像形式的波形数据,生成波形数据列,并经由CPU装置200和装置间总线300将该波形数据列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
第4种方法是首先由用户将存储有波形数据列的CSV形式或Excel形式的文件存储至外部的外围装置2000中。接着,外围装置2000的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从该文件中读取波形数据列,经由CPU装置200和装置间总线300将该波形数据列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
第5种方法是首先通过由用户对外围装置2000等外部设备进行操作,而向D/A转换装置100的波形数据列生成部132发送用于确定出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PWM波等基本波形的数据(以下称为“波形确定数据”。)。作为波形确定数据,例如有“正弦波”等波形的种类、波形的周期以及波形的振幅等。接着,波形数据列生成部132基于该波形确定数据生成波形数据列。然后,波形数据列写入部131将波形数据列生成部132所生成的波形数据列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由此,例如在启动PLC系统10时,无需用于CPU装置的用户程序,就能够容易地进行D/A转换装置100的输出确认或配线检查等。
另外,波形数据列通过上述5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在任意定时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此时,新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波形数据列的起始地址是从前一次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波形数据列的最末尾地址后移1点的地址。即,在图2的例子中,紧随“波形数据列A”之后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波形数据列B”的起始地址“Ba”,为从“波形数据列A”的最末尾地址后移1点的地址。此外,也可以是如果写入“波形数据列B”,则由“波形数据列B”覆盖“波形数据列A”。此外,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单独改写构成波形数据列的数字值中的存储于由用户指定的地址处的值。
此外,在波形数据列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时或写入之后,将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写入至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存储区域143中。此时,通过将波形数据列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方法,将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写入至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存储区域143中。即,例如,在通过上述第1种方法将波形数据列写入至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情况下,由CPU装置200的运算部220将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写入至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存储区域143中。
波形输出控制数据通过以下3个方法中任一方法写入到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第1个方法是通过由CPU装置200执行用户程序,而将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写入到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该方法通过在能供CPU装置200直接写入的共用存储器140中设置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而实现。
第2种方法是首先由用户在外围装置2000的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上登录波形输出控制数据。然后,通过由用户在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上发出写入指令,而经由CPU装置200及装置间总线300将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写入至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中。
第3种方法是由数字值输出部133将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写入至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中。该方法是由数字值输出部133检测出数字值输出部133的运算结果或向触发信号输入I/F150的输入,而写入波形输出控制数据。
即,D/A转换装置100能够通过以下4种方法中任一方法接受成为地址更新的触发的步进执行请求、成为读取地址变更的触发的输出地址变更请求。
■接受从CPU装置200发出的请求的方法
■接受从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发出的请求的方法
■根据数字值输出部133的运算结果,由数字值输出部133自身发出请求,并由数字值输出部133接受该请求的方法
■接受从触发信号输入I/F150输入的请求的方法
另外,输出地址指定数据只要是能够对跳转目标的地址进行指定的形式,可以是以任何形式记述的数据。例如有相对地指定从当前的输出地址算起的移动量的方法、对跳转目标的绝对地址进行指定的方法等。
接下来,参照图3说明实施方式的数字值输出部133的动作。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D/A转换装置100的数字值输出部133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数字值输出部133通过对作为构成波形输出控制数据的参数而包含在其中的动作模式指定数据进行参照,判断是否指定有自动控制模式(步骤S1)。在选择了自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为是),数字值输出部133判断是否有自动控制模式停止请求(步骤S2)。在没有自动控制模式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为否),数字值输出部133读取在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读取地址处存储的数字值,将该数字值输出至D/A转换部120(步骤S3)。另外,将波形数据列的第一个数字值输出至D/A转换部120时的读取地址是上述的起始地址。
另外,在步骤S3的处理中输出至D/A转换部120中的数字值由D/A转换部120转换为模拟值。然后,该模拟值经由模拟输出接口110作为电流值或电压值输出至外部设备。
在步骤S3的处理之后,数字值输出部133判断是否到达下一输出周期(步骤S4)。数字值输出部133基于来自计数器180的计数信号和记录于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存储区域143中的输出周期,执行步骤S4的判断处理。
在到达下一输出周期的情况下(步骤S4为是),数字值输出部133以向最末尾地址接近的方式以1点的量变更读取地址(步骤S5),执行步骤S2的判断处理。在未达到下一输出周期的情况下(步骤S4为否),数字值输出部133跳过步骤S5的处理。
在有自动控制模式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为是),数字值输出部133清除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步骤S6),然后,执行步骤S1的判断处理。另外,自动控制模式停止请求或后述的输出地址变更模式停止请求,也可以与步进执行请求或输出地址变更请求同样地通过构成波形输出控制数据的指令来赋予。
在未指定自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为否),数字值输出部133判断是否利用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了步进执行模式(步骤S7)。在指定了步进执行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7为是),数字值输出部133判断是否有步进执行模式停止请求(步骤S8)。在没有步进执行模式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8为否),数字值输出部133判断是否发出了步进执行请求(步骤S9)。
另外,是否发出步进执行请求,可以通过参照作为构成波形输出控制数据的参数而包含在其中的步进执行请求数据的值来进行确认。例如,步进执行请求数据的值为“1”的状态表示发出了步进执行请求的状态,步进执行请求数据的值为“0”的状态表示未发出步进执行请求的状态。
在未发出步进执行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9为否),数字值输出部133执行步骤S8的处理。在发出了步进执行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9为是),数字值输出部133读取在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读取地址处存储的数字值,将该数字值输出至D/A转换部120(步骤S10)。然后,数字值输出部133使读取地址增加1点(步骤S11)。随后,数字值输出部133清除步进执行请求(步骤S12),然后执行步骤S8的判断处理。另外,所谓清除步进执行请求,是指将步进执行请求数据的值改写为表示未发出步进执行请求的状态的值。
在未指定步进执行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7为否),数字值输出部133判断是否利用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了输出地址变更模式(步骤S13)。在指定了输出地址变更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3为是),数字值输出部133判断是否有输出地址变更模式停止请求(步骤S14)。在没有输出地址变更模式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4为否),数字值输出部133判断是否发出了输出地址变更请求(步骤S15)。另外,是否发出输出地址变更请求,可以通过参照作为构成波形输出控制数据的参数而包含在其中的输出地址变更请求数据的值来进行确认。例如,输出地址变更请求数据的值为“1”的状态表示发出了输出地址变更请求的状态,输出地址变更请求数据的值为“0”的状态表示未发出输出地址变更请求的状态。
在未发出输出地址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5为否),数字值输出部133再次执行步骤S14的判断处理。在发出了输出地址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5为是),数字值输出部133以由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的输出地址指定数据所指定的地址对读取地址进行更新(步骤S16),读取在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读取地址处存储的数字值,将该数字值输出至D/A转换部120(步骤S17)。随后,数字值输出部133清除输出地址变更请求(步骤S18),然后执行步骤S14的判断处理。另外,所谓清除输出地址变更请求,是指将输出地址变更请求数据的值改写为表示未发出输出地址变更请求的状态的值。
在有步进执行模式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8为是),未指定输出地址变更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3为否),或者有输出地址变更模式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4为是),数字值输出部133执行步骤S6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以具有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数字值输出部133和D/A转换部120的方式构成D/A转换装置100,其中,该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存储由多个数字值构成的波形数据列,在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中写入对动作模式进行指定的动作模式指定数据和作为更新请求数据的步进执行请求数据或输出地址变更请求数据,该数字值输出部133在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自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一边每隔预先设定的输出周期将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内的读取对象的地址依次更新为存储有后续的数字值的地址,一边在每个输出周期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中依次读取构成波形数据列的数字值,在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步进执行模式或输出地址变更模式的情况下,一边在写入了更新请求数据的定时对读取对象的地址进行更新,一边从读取对象的地址中将构成波形数据列的数字值读取并输出,该D/A转换部120将数字值输出部133所输出的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因此,如果指定了自动控制模式,则D/A转换装置100将预先作为波形数据列而在内部准备的数字值逐次转换为模拟值,因此,能够以将D/A转换部120的D/A转换速度作为上限的速度输出模拟值。此外,如果指定了步进执行模式或输出地址变更模式,则D/A转换装置100在写入了更新请求数据的定时进行地址更新,因此,用户能够对在自动控制模式下输出的波形进行确认。即,能够尽可能高速地输出波形并能够对输出的波形进行调试。
此外,由于以如下方式构成D/A转换装置100,即,向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144还写入对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内的地址进行指定的输出地址指定数据,数字值输出部133在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输出地址变更模式的情况下,将读取对象的地址更新为输出地址指定数据所指定的地址,因此,用户能够从任意的地址输出构成波形数据的数字值。
此外,由于以如下方式构成D/A转换装置100,即,数字值输出部133在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步进执行模式的情况下,将读取对象的地址更新为存储有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后续数字值的地址,因此,能够通过从外部输入的脉冲控制对波形数据列进行D/A转换并输出的定时。
另外,存储于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波形数据列可以在任意的定时改写。即,用户在以输出地址变更模式或步进执行模式使D/A转换装置100动作,并判断为不能获得期望波形的模拟值的情况下,能够使用D/A转换装置100、CPU装置200以及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500,对存储于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142中的波形数据列进行修正。此外,数字值输出部133在改写了与当前输出中的模拟值对应的数字值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改写后的数字值立即更新输出中的模拟值。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转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适用于进行D/A转换的转换装置、进行转换装置的设定的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标号的说明
10PLC系统
100D/A转换装置
110模拟输出接口
120D/A转换部
130运算部
131波形数据列写入部
132波形数据列生成部
133数字值输出部
140共用存储器
142波形数据列存储区域
143波形输出形式数据存储区域
144波形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区域
150触发信号输入接口
160总线接口
170内部总线
180计数器
190内置存储器
200CPU装置
210外部存储器接口
220运算部
230内置存储器
240外围装置接口
250总线接口
260内部总线
300装置间总线
500波形数据列辅助工具
1000PLC
2000外围装置
3000连接线缆

Claims (9)

1.一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其存储由多个数字值构成的波形数据列;
控制数据存储部,在其中写入更新请求数据和对动作模式进行指定的动作模式指定数据;
数字值输出部,其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1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一边每隔预先设定的输出周期将上述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内的读取对象的地址依次更新为存储有后续的数字值的地址,一边在每个上述输出周期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中将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上述数字值依次读取并输出,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2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一边在写入了上述更新请求数据时对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进行更新,一边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中将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上述数字值读取并输出;以及
D/A转换部,其将上述数字值输出部所输出的上述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数据存储部中还写入对上述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内的地址进行指定的地址指定数据,
上述数字值输出部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2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将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更新为由上述地址指定数据所指定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字值输出部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2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将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更新为存储有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后续数字值的地址。
4.一种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外围装置与转换装置连接,该转换装置具有: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其存储由多个数字值构成的波形数据列;控制数据存储部,在其中写入更新请求数据和对动作模式进行指定的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数字值输出部,其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1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一边每隔预先设定的输出周期将上述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内的读取对象的地址依次更新为存储有后续的数字值的地址,一边在每个上述输出周期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中将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上述数字值依次读取并输出,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2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一边在写入了上述更新请求数据时对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进行更新,一边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中将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上述数字值读取并输出;以及D/A转换部,其将上述数字值输出部所输出的上述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
该外围装置具有:
输入部,其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以及
波形数据列辅助部,其基于上述输入部接受到的输入向上述控制数据存储部写入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或上述更新请求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波形数据列辅助部基于上述输入部接受到的输入向上述转换装置所具有的控制数据存储部写入对上述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内的地址进行指定的地址指定数据,
上述转换装置所具有的数字值输出部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2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将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更新为由写入在上述控制数据存储部中的地址指定数据所指定的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波形数据列辅助部基于上述输入部接受到的输入向上述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写入波形数据列。
7.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其存储由多个数字值构成的波形数据列;
控制数据存储部,在其中写入更新请求数据和对动作模式进行指定的动作模式指定数据;
数字值输出部,其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1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一边每隔预先设定的输出周期将上述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内的读取对象的地址依次更新为存储有后续的数字值的地址,一边在每个上述输出周期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中将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上述数字值依次读取并输出,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2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一边在写入了上述更新请求数据时对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进行更新,一边从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中将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上述数字值读取并输出;以及
D/A转换部,其将上述数字值输出部所输出的上述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数据存储部中还写入对上述波形数据列存储部内的地址进行指定的地址指定数据,
上述数字值输出部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2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将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更新为由上述地址指定数据所指定的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字值输出部在上述动作模式指定数据指定的是第2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将上述读取对象的地址更新为存储有构成上述波形数据列的后续数字值的地址。
CN201280002010.8A 2012-03-28 2012-03-28 转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Active CN103430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58190 WO2013145170A1 (ja) 2012-03-28 2012-03-28 変換装置、周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0454A CN103430454A (zh) 2013-12-04
CN103430454B true CN103430454B (zh) 2016-10-12

Family

ID=47890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2010.8A Active CN103430454B (zh) 2012-03-28 2012-03-28 转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75703B2 (zh)
EP (1) EP2750295B1 (zh)
JP (1) JP5148021B1 (zh)
KR (1) KR101409618B1 (zh)
CN (1) CN103430454B (zh)
TW (1) TWI470400B (zh)
WO (1) WO20131451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3786B (zh) 2013-11-07 2019-08-30 英特尔公司 对象位置确定
EP3072054A4 (en) 2013-11-20 2017-07-26 Intel Corporation Computing systems for peripheral control
WO2017183192A1 (ja) * 2016-04-22 2017-10-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アナログ変換装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78A (zh) * 1990-08-01 1992-02-12 高敏 高速高精度模数变换器
CN100530974C (zh) * 2004-02-25 2009-08-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波形生成方法、雷达装置及雷达装置用振荡装置
CN102201813A (zh) * 2010-03-24 2011-09-28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异步输出波形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174Y2 (ja) * 1989-09-28 1995-04-26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任意波形発生器
JPH0563448A (ja) * 1991-08-30 1993-03-12 Yokogawa Electric Corp 波形発生装置
JPH0651813A (ja) * 1992-07-28 1994-02-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A/d変換ユニット
JP2914100B2 (ja) 1993-06-30 1999-06-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用アナログ信号処理装置
US6366971B1 (en) * 1998-01-09 2002-04-02 Yamaha Corporation Audio system for playback of waveform sample data
JP4105831B2 (ja) * 1998-09-11 2008-06-25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波形発生装置、半導体試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デバイス
US6359575B1 (en) * 1999-12-09 2002-03-19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having a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mode
US7668234B2 (en) * 2005-06-14 2010-02-23 Anritsu Corp. Test signal generating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and test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KR100753338B1 (ko) * 2005-12-28 2007-08-30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아날로그 신호의 입력모듈
KR20090133135A (ko) * 2007-06-05 2009-12-31 가부시키가이샤 어드밴티스트 파형 발생 장치, 파형 발생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102362232B (zh) * 2009-03-23 2014-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d变换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78A (zh) * 1990-08-01 1992-02-12 高敏 高速高精度模数变换器
CN100530974C (zh) * 2004-02-25 2009-08-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波形生成方法、雷达装置及雷达装置用振荡装置
CN102201813A (zh) * 2010-03-24 2011-09-28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异步输出波形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19410A (ko) 2013-10-31
EP2750295A1 (en) 2014-07-02
US20130262722A1 (en) 2013-10-03
TW201339796A (zh) 2013-10-01
TWI470400B (zh) 2015-01-21
WO2013145170A1 (ja) 2013-10-03
KR101409618B1 (ko) 2014-06-18
CN103430454A (zh) 2013-12-04
EP2750295B1 (en) 2016-07-27
EP2750295A4 (en) 2015-02-25
JPWO2013145170A1 (ja) 2015-08-03
US8775703B2 (en) 2014-07-08
JP5148021B1 (ja) 201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7290B (zh) 控制器辅助装置
CN103430454B (zh) 转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US8250343B2 (en) Axial motion control processing by multiple cores respectively executing each of a sequence of functions in parallel for respective portions of a motion system
CN109318225A (zh) 用于控制码垛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07973B (zh) 时序控制编程装置、时序控制编程方法以及作业系统
CN106737676A (zh) 一种基于脚本可二次开发的工业机器人编程系统
CN103125074B (zh) D/a变换装置、外围装置及plc
CN104769846A (zh) 变换装置、外围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EP2163957B1 (en) Visualization method for electrical machine operation models based on mechanical machine operation models
JPH07191717A (ja) 制御プログラム自動作成装置
EP0639808A1 (en) Method for debugging sequence program
US2004025465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gramming an automation system, based on pulse timing diagrams
CN108027602B (zh) 模拟工业过程、设施或机器的真实控制器的模拟方法和执行该模拟方法的模拟系统
CN113918133A (zh) 最优控制问题求解器构建方法及系统
KR20190125303A (ko) 모니터 지원 장치, 모니터 지원 방법 및 모니터 지원 프로그램
JPH02176906A (ja) 動作状態表示装置,動作指示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JPH01108602A (ja) シーケンス制御装置
RU104747U1 (ru) Система прототипирования цифровых систем с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ем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KR101976539B1 (ko) 지능형 공장의 이산사건 모델링 방법 및 이산사건 모델이 기록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매체
JP2002073120A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プログラミング装置とその方法
CN114846488A (zh) 基于物料流的生产过程计划和编程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21144627A (ja) 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ポート装置
JP2022534479A (ja) 技術的プロセスを制御及び/又は調節するための実行可能制御プログラムのコンピュータ支援生成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実装方法
CN117207195A (zh) 模型训练、机械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介质
Brad et al. Method for Planning Multitasking Robot Application Programs in RAPI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