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44C - 转换电路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换电路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44C
CN1034044C CN94190155A CN94190155A CN1034044C CN 1034044 C CN1034044 C CN 1034044C CN 94190155 A CN94190155 A CN 94190155A CN 94190155 A CN94190155 A CN 94190155A CN 1034044 C CN1034044 C CN 103404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ath
change
transmitter circuitry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90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23A (zh
Inventor
达鲁什·阿加西-凯什
黄榕枫
理查德·斯蒂芬·康姆拉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In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4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04B1/48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in circuits for connect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o a common transmission path, e.g. by energy of transmi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可操作于TDMA通信方式的蜂窝无线电话的转换电路。转换电路(206)被置于多个串列定位的陶瓷衬底上。这些衬底具有置于其一之上的传输线(250)。该转换电路交替地将发射机电路(212)或接收机电路(224)与天线(218)相连,交替地实现对由该无线电话所产生的或所接收的信号的发送及接收。由于置于陶瓷材料上的电路有低的插入损耗,该转换电路(206)被有益地用作无线电话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转换电路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转换电路,尤其是收发信机的转换电路,这种收发信机可操作以在交替的时间期间发送及接收通信信号。
一个通信系统至少包括一个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它们由一通信信道互联,发射机发射一个通信信号经一传输信道由接收机接收。无线电通信系统是这样的通信系统,即其中的传输信道包含有由电磁频谱的频率范围所定义的射频信道。工作于一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发射机须将通信信号转变成适合于往该射频信道发射的形式。
这种将通信信号转换成适合于经一射频信道发射的形式的任务由称为“调制”的过程实现。在此过程中,该通信信号被加到一个电磁波上。该电磁波通常称为“载波信号”。一旦由通信信号调制,所生成的信号通常称作“已调载波信号”。发射机中包括用以操作来执行这种调制过程的电路。
由于已调载波信号可经自由空间而被长距离地发送,因而这种无线电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采用以实现一个发射机和一个远距离定位的接收机之间的通信。
接收已调载波信号的这种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接收机包括与发射机的电路相类似但操作方式上与之相反的电路,并用以操作执行称为“解调”的过程。
大量的已调载波信号可经电磁频谱的不同射频信道而被同时发射。标准化组织已将电磁频谱的儿部分划分成若干频段,并且已经规化了这些已调载波信号经这些频段的各种频段上的传输。(频带被细分成信道,而若干信道即形成一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射频信道,在下文中经常将这种信道称作通常所定义的“频道”)。
双向无线电通信系统与上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相似,但它能够在某一位置上既发射也接收已调波信号并在该位置上接收已调波信号。这种双向无线电通信系统既包括设在某一地点上的发射机,也包括设在该地点上的接收机。定位于单一地点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通常包括称为“无线电收发信机”的一个单元,或更简单地称为“收发信机”。
蜂窝通信系统是这种双向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种类型,其中通信能够由定位在被该蜂窝通信系统所覆盖的地区内任何地点上的一个无线电收发信机来实现。
一个蜂窝通信系统是通过在一地区内遍布在分离位置上定位多个固定放置的无线电收发信机来构成的。这些收发信机称为“基站”或“基地现场”。这些基站与传统的有线电话网相连。与这多个基站的每一个相关联的是由该蜂窝通信系统所覆盖的地区的一部分。这些部分被称作“网孔”。由多个基站中的一些基站来限确定了多个网孔的每一个网孔而多个网孔一起共同确定了该蜂窝通信系统所覆盖的区域。
无线电收发信机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称为“无线电话”,或更简单称为“蜂窝电话”,可被定位于该蜂窝通信系统所覆盖区域中的任何位置并通过基站与传统的有线的电话网络的用户进行通信。由无线电话产生的已调载波信号被发送到基站,并且由该基站产生的已调载波信号被送到该无线电话,从而实现了它们之间的双向通信(由基站接收的信号再被传送到所希望的传统的位置、由普通电话技术达到的有面网络的位置。而且,在有线网络某一位置上产生的信号经普通的电话技术传到基站,随后由基站传送到无线电话)。
在某些情况下,蜂窝通信系统的剧增的使用量导致了分配给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系统频段中的每一可用传输信道饱合利用。因而提出了种种设想以更有效地利用分配给无线电话通信使用的频段。通过对于分配给无线电话通信的频段的更有效的利用,可以增加现存蜂窝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
这种蜂窝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可以通过缩小由发射机发送的已调制信号的调制频谱而获得提高,从而使有更多数目的已调制信号被同时传输。此外,通过缩小用以传送一个调制信号的时间量的需求,可以随之便更多的数目已调制信号被传输。
通过在将其发送以前把一个通信信号转换为离散的形式,使得生成的已调制信号所具有的调制频谱通常要比相应的未经转变成离散形式的通信信号的已调制信号所包含的频谱小。而且,当在其调制前将通信信号转变成离散的形式时,可以使产生的已调制信号以短脉冲序列的形式发射,从而使得在一个单一的通常定义的频道上可顺序地传输多于一个的已调制信号(因可在一个常规定义的频道上传输多于一个的已调制信号,故“频道”的函意有时是指传统定义的频道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由一特定的发射机将一已调制信号发送到特定的接收机。因此,在以离散脉冲序列发送已调制信号的一个通信方案中,可在传统定义的单一频道上定义出两个或更多的频道)。
因在非重叠的时间周期内利用一个频道发送两个或更多的单独的信号,故把这样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称为“时分方法”。采用这种信号传输的时分方法的的通信系统包括有一种时分多址联接通信系统,或简号为TDMA通信系统。
TDMA通信系统包括有一个发射机,它在间断的时间周期内操作以间断脉冲串的形式将信号发送到一个接收机。在一个TDMA通信系统中如此发送到特定接收机的信号在下文中将称作“TDMA信号”。
一个TDMA通信系统有益于被应用作为一个蜂窝通信系统,在一个基站不向某一特定无线电话发送一个TDMA信号的时间周期内,可以发送其它的TDMA信号。尤其是,在基站向其发送TDMA信号的无线电话可反过来向该基站发送TDMA信号,从而使得实现在单一的传统定义的频道上在基站及无线电话之间的双向通信,这是由于由基站将信号发送到无线电话和由无线电话发送到基站的信号可被定时,以在交替的时段期间发生。
因在这种TDMA通信系统中操作的无线电话的发射机及接收机电路的某些部分只要求在交替的时间周期内操作,故在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中操作的无线电话的某些电路部分并不需要。例如,因在TDMA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话的接收机及发射机电路部分无需同时操作,故在传统的蜂窝无线电话中的设置来连接该接收机部分以及该发射机部分的双工天线滤波器及连同其无线电话的天线在TDMA通信系统中都属无需操作的部分。而恰恰是转换电路可被用来交替地将接收机的电路部分或发射机的电路部分与无线电话的天线相接。
用以将接收机电路部分或发射机电路部分交替地与无线电话天线相联的传统的转换电路包括分立的元件或分立的元件连同传统的传输线。总之,这种转换电路操作来交替地将无线电话的接收机或发射机的电路部分接到无线电话的天线,而且还将该无线电话的其它电路部分与该天线电绝缘。
可是,任何这种转换电路的结构都包括低的相对品质因数(Q因数值)的电路单元,因而会出现严重的插入损耗。鉴此,尽管这种电路时常展示以其为理想化的单元,但由分布电容及其电感所引起的寄生影响使这种转换电路有着先天缺陷。为了克服这种通常的转换电路的低效性,无线电话的发射机电路部分的放大器部分必须对信号放大使之以更大的放大电平来发射。这种更大的放大电平将导致该无线电话的能耗增加。
一种具有低的插入损耗的转换电路将使得无线电话操作期间的能时耗较小。
据此,现在需要插入损耗比传统的转换电路低的转换电路。
为此,本发明是有益地提供一种具有最小插入损耗的转换电路及其方法。
本发明还有益地提供这样一种用于收发信机的转换电路,可操作来交替地将收发信机的接收机电路或发射机电路与该收发信机的天线连接。
本发明又有益地提供一种具有把接收机电路部分和发射机电路部分交替地与其无线电话的天线相连接的转换电路的无线电话。
本发明的上述优点和其它优点及特征通过阅读下面的最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将会明了。
鉴此,依照本发明而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发射机电路及接收机电路的收发信机的转换电路及其方法。该转换电路可响应其上所加的控制信号的电平而定位,交替地将发射机电路及其接收机电路与收发信机的天线连接。一个第一电路通路互连在发射机电路和收发信机天线的第一边侧部分,其电特性取决于控制信号的电平。一个第二电路通路互连在接收机电话和该收发信机天线的第一边侧之间,根据控制信号的电平,该第二电路通路包括作为其一部分的旁路通路。控制信号传输线放置于至少一片与第一电路通路耦合和陶瓷基片上,以通过该传输线将控制信号信号加到该第一电路通路。使第一通路成为短路,以使发射机电路与收发信机的天线电连接,并使旁路通路构成该第二电路通路的一部分,因而仅当该控制信号超出一个第一信号电平时断开接收机电路与收发信机天线的电连接。反之,使第一电路通路成为开路,以断开发射机电路与收发信机天线的电连接,并断开旁路通路与第二电路通路的电连接,从而将接收机电路与该收发信机的天线电连接。
参照以下附图及其说明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是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转换电路的示意电路图,它形成了与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转换电相等效的电路图。
图2是与图1相类似的转换电路的电路示意图,但其中转换电路部分包括一条传输线;
图3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转换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多个串列定位的陶瓷片组件的示意图,它们共同形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转换电路。
图5-1是图4所示转换电路的多个陶瓷片组件的第一陶瓷片组件的平面图,在其上的一部分形成有图3所示的转换电路。
图5-2是与图5-1相似的平面图,但它是图4所示的转换电路的多个陶瓷片组件的第二陶瓷片,在其上的一部分形成有图3所示的转换电路。
图5-3是与图5-1和5-2相似的、是属于图4所示的转换电路的多片陶瓷片组件的第三陶瓷片的平面图,在其上的一部分也形成有图3所示的转换电路。
图5-4是与图5-1至5-3相似的、但属于图3和图4所示的转换电路的多片陶瓷片组件的第四陶瓷片的平面图。
图5-5是与图5-1至5-4相似的、但属于图3和图4所示的转换电路的多片陶瓷片组件的第五陶瓷片的平面图;和
图5-6是与图5-1至图5-5相似的、但属于图3和图4所示的转换电路的多片陶陶片组件的第六片陶瓷片的平面图。
参见图1所示的电路图,图中示出了由参考数字100表示的无线电收发信机。该收发信机100可以构成例如可操作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话。无线电收发信机100包括由数字106表示的方框内所含元件构成的转换电路106,用于交替地将发射机电路112或接收机电路124与收发信机天线118相连接。根据转换电路106的位置,无线电收发信机100可用以操作或是把由发射机电路112产生的信号送到收发信机的天线118,或是把传送到收发信机天线118的信号送到接收机电路124。由于收发信机是以此方式交替地发送或接收信号,因而收发信机100最好采用TDMA通信方案。
图中示出的含有转换电路106的单元由分立元件构成。由虚线框142示出的串接电容130和二极管136共同构成第一电路通路,它与发射机电路112和收发信机天线118互连。电容器130形成的隔直流电容器电容值,它使其对直流信号呈开路,但对于高频信号呈短路。二极管136的阳极与电容器130一端连接,而其阴极则经地电容器146与收发信机天线118相连接。电容器146其电容值使射频呈短路而对于直流电平形成开路。二极管136只在当其正向偏置时才形成短路,而在其它时间构成开路。
转换电路106还包括串联接的电感148和电容152,以及并联连接的电容器158和164及其二极管170。电容器152与电容器130相似,以其电容值呈现为隔直流电容器。电容器152对直流信号呈开路而对高频信号呈短路。当正电压加到阳极时,二极管170呈短路,从而对于地旁路,反二极管170呈开路。
电感器148、电容器152、158和164、及二极管170一起构成第二电路通路176,互连在接收机电路124和收发信机天线118之间。
转换电路106还包括有形成射频扼流圈的电感器182。电感器182的第一边与延伸在电容器130与第一电路通路142的二极管136之间的节点相连接。电感器182的第二边和一供电电压相耦,此处是指示为控制电压的框188。形成该供电电压的控制电压的值对于发射机电路112或接收机电路124与收发信机天线118相连接起关键的作用。控制电压的值可由诸如收发信机100的处理器电路(图中未示出)所决定。当确定信收发信机100用以发送一个信号时,该处理器则产生一个信号以使该控制电压是一个大的电压电平值,当确定该收发信机100用以接收传输到此的信号时,该处理器产生一个信号以使该控制电压处于低值,上述的大电压电平足以正向偏置二极管136和170。
操作中,当收发信机106用于发送一个信号时,该耦合到电感器182一边的控制电压是一个大的正值。这正值使二极管136和170处于十分低的阻抗,从而有效地形成一个短路电路(为了简便,下面将二极管视为短路或视示为开路,尽管该器件实际上是很低或很高的阻抗值)。因此,第一电路通路142将发射机电路112和收发信机天线118实现电连接,而且由二极管170形成的旁路通路将接收机电路124旁路到地。形成在电感148和电容器158连接处的节点也为高抗值,而形成在电感器148、电容器152和164以及二极管170处的节点是低阻抗值。这样,发射机电路112处产生的信号(已调制的高频信号)被加到收发信机天线118,以经其发射。
反之,当控制电压是低值(此时可例如为零伏值、或接近于零伏值)时,二极管136和170开路,使发射机电路112与收发信机天线118电绝缘,而且当二极管170不呈旁路通路时接收机电路124经第二电路通路176与天线118电连接。
如前所指出,由于这种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属于低Q值的(Q值是如前所述的相对品质因数),这种电路表现出对于射频的严重的插入损耗,包含有全部由这种分立元件构成的转换电路106的无线电收发信机100因为这种分立元件对于射频具有大的插入损耗故必然是无效率的。
参见图2,数字200总体表示一个无线电收发信机。无线收发信机200以类似于图1的无线收发信机100的方式操作,且其中包括转换电路(此处转换电路206包括框内所示的单元)、发射机电路212和收发信机天线218以及接收机电路224。
转换电路206可操作来交替地将发射机电路212或接收机电路224与收发信机天线218连接。转换电路206包括串联连接电容器230和二极管236,共同构成第一电路通路242,由虚线框表示。第一电路通路242以及如此形成的电路部件与图1的无线电收发信机100的第一电路通路142相似。类似于图1的收发信机的电容器146的电容器246也构成无线收发信机200的一部分。
转换电路206还包括串联连接的传输线250和电容器252以及设置成旁路的二极管270。传输线250、电容器252和二极管270一起形成由虚线框276表示的第二电路通路。由这些元件构成的第二电路通路276与图1的收发信机100的第二电路通路176相似、电路通路276与176的区别仅在于是以传输线250取代了第二电路176的分立元件148、158和164。
转换电路206还包括电感器282,形成一个射频扼流圈。该电感282的第一边侧部分与第一电路通路242连接在由电容230和二极管236之间形成的节点处。电感器282的第二边侧部分与一供电电压连接,此处是由方框288所表示控制电压。由控制电压框288所表示的电压源以及电感器282类似于图1是无线电收发信机100的控制电压框188和电感182。
无线电收发信机200的转换电路206的操作与图1中无线电收发信机100的转换电路106的操作类似,该电路206的操作细节无需详述。
应当注意,传输线250在功能上等效于第二电路通路176的电容158和164以及电感148的结合,因而可以由这种分立元件替代表示。传输线250最好使用来替代分立元件,因传输线所具有的插入损耗要比对应分立元件低,低的插入损耗使转换电路具有更高的操作效率。习惯上,传输线250由普通的带状线或微带组成。传输线250的长度实际上与收发信机天线218发送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相对应。(应注意,在射频四分之一波长的位置上,传输线250对射频构成开路,该射频是由发射机电路212在远离其对地短路的位置上所产生的传输信号,这种对地的短路出现在二极管270形成一个短路电路时。当远离二极管270的四分之一波长处该二管270形成一个短路电路而传输线250形成一个开路电路时,即在远离二管270的传输线250的一侧,此时收发信机无线218与接收机电路224呈绝缘)。
然而,既便是传输线250比图1的相应转换器106的分立元件具有更高的Q值,并因此而展示出比图1相应转换器106分立元件有更低的插入损耗,但传统的传输线还是有可观量的插入损耗。而这种与转换电路的元件相关的大量值的插入损耗,而使具有类似于转换电路206而且以传输线的构成其一部分的无线电收发信机仍然先天地属于是低效率的(尽管比单纯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转换电路有效)。
下面请看图3的电路方案,它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图3示出了无线电收发信机300的电路图,其中包括方框中的部件,发射机电路312和接收机电路324。转换电路306将发射机电路312或接收机电路324交替地与收发信机天线318连接。与前述图中的转换电路相似,转换器电路306包括串接的电容330和二极管336。电容330和二极管336共同构成与前述图中的第一电路通路242和142相似的第一电路通路342。所示出的隔直流电容346与前述图中的电容246和146相似。
转换电路306还包括传输线350和电容352。电容器352其电容值构成一个隔直流电容器,且传输线350的长度实际上对应于欲经收发信机天线318发送和被加到接收机电路324的信号四分之一波长。二极管370以类似于前面图中的二极管270和1 70的定位方式以旁路方式设置。传输线350、电容器352和二极管370共同构成由虚线方框表示的第二电路通路376,该电路可以类似于前述图中的第二电路通路276和176的操作方式操作。
转换电路306还包括传输线384,第一边侧部分与电容330和二极管336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第二边侧部分与一个电压源相连接,它也是一个由框388表示的控制电压。该控制电压也是由电容器389与地绝缘。将控制电压加到传输线384是以类似于前述图中将控制电压加到电感器282和182的方式类似。传输线384的长度实际上对应于由发射机电路312所产生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电容389的电容值对于射频而构成对地的短路。在处于该射频波长的四分之一的位置处,传输线384对于射频构成开路状态,该射频是由发射机电路212产生的远离对地短路的位置的被发射的信号。对于由控制电压388所产生的直流控制电压,传输线384不构成一个开路电路。
无线电收发信机300与图2的无线电收发信机200的区别不仅是传输线384取代了电感器282,而且传输线350和384是在陶瓷型材料基片上形成的,而不是由传统的带线或微带传输线构成。在陶瓷材料上构成的传输线展示出要比由传统构造相应的传输线低得多的插入损耗电平。因此,无线电收发信机300自然比前述图中的无线电收发信机200与100具有更高的效率。
虽然在最佳实施例的图3中将传输线350和384置于一片陶瓷型材料上,但包含第一和第二电路通路342和376的该部件也可被置于一个或多个陶瓷基片上。
参见图4,它以示意图的形式示出了以参考数字406表地的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一个转换电路。转换电路406等效于图3的转换电路306,其中包括第一和第二电路通路342和376在内的许多部件被同样置于陶瓷衬底上(除去传输线350和384)。在图4的实施例中,转换电路406包括有六个串列的陶瓷衬底。传输线350和384以及第一和第二电路通路342和376的元部件被放置于不同衬底上。
顶层陶瓷基片390被置于第二层陶瓷衬底391上,而第二层陶瓷衬底义被置于第三层陶瓷衬底393上。第三层陶瓷衬底393又放在第四层陶瓷衬底395上,而第四层陶瓷衬底又放在第五层陶瓷衬底397上。第五层陶瓷衬底397义放置在最低陶层陶瓷衬底399上。
与无线电收发信机300的转换电路306的第一和第二电路通路342和376以及传输线384相对应的各个部件的各个部分被置于陶瓷衬底390-399的每一个衬底上。通过陶瓷衬底390-399各部分形成导电材料通路的相通(vias)实现了基于各个衬底390-399上设置的元件之间的互连。分立的二极管(最好是PIN型)401和403被置于第一陶瓷衬底390的顶表面。二极管401与403对应于图3的二极管336和370。一旦陶瓷衬底390-399按图中所示的串列定位,且将二极管401和403置于衬底390上,则该多个串列的定位陶瓷衬底就被烧结即将陶瓷衬底放在炉中烤一段时期,从而形成过多个陶瓷衬底390-399的刚性结构。
参考图5-1,该图示出了陶瓷衬底390的上表面。导电材料的涂层被置于陶瓷衬底390的上表面并以虚线区的表面来表示。如图所示,三个片412、141和418被置于陶瓷衬底390顶表面上。孔(vias)420、422和426的顶端被分别定位在各自的片412-418的每一个中。片412和414形成安装位置使二极管401(见图4)安装于其上,并且片418形成一安装位置使二极管403(见图4)安装于其上。二极管403的第二侧安装在衬底390的正表面上,衬底390上涂复有导电材料并确定一接地面孔420和422的顶部使得一且装在接片412和414之上的二极管401和被置于其它衬底391-399上的其它电路相连接。而且,孔426使二极管一旦装于该位置时,使之与被置于陶瓷衬底391-399上的电路相连接。
图5-2是陶瓷衬底391的上表面的平面示意图。类似于前图,导电材料涂层形成在陶瓷衬底391的上表面上并且虚线标记表示。盘旋状通路550和584形成在第二衬底391的表面上。这种通路形成类似于图3转换电路306的传输线350和384。通道550和584每一个的长度实际上对应于其中包括将该通路部分550和584作为一部分的转换电路406的收发信机所发射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借助实验过程,传输线的盘旋形状的程度稍会引起特性上的改变;这种改变会稍稍改变如此形成电路的工作情况。
图中还示出了贯穿衬底391的孔586、588、590和592的顶端;孔586的定与孔422的定位是对准的,孔588的定位是与孔426对准的,而孔590的定位是与孔420对准的。当陶瓷衬底390和391彼此相互对准且串列在一起的,通路584的一个端部与安装在衬底390的片412上的二极管实现电连接,通路550的一个边侧部分类似地与装在片414上的二极管401相连接,而且通路550的第二边侧与装在片418上的二极管403连接。如前所述,在一陶瓷衬底上由通路550和584形成的传输线的构成十分有益,因为如此形成的传输线的插入损耗要比传统的以带状线和微带形成的传输线的插入损耗小得多。
图5-3是图4中转换电路406的陶瓷衬底393的上表面的平面图。只有孔650、652、654和656的顶端被置于陶瓷衬底393的上表面上。而且,该上表面其余部分被涂复以导电材料,而在孔650至656以顶端周围设置有一小绝缘区。由于有置于衬底393上的导电材料的涂复以衬底393形成了对构成传输线的通路550和584进行绝缘的一个绝缘平面。孔650-656只是用来将孔424、586、588和590的中相应的一个(以及在这些孔相连的元件)与置于其它衬底395-399上的电路部件互连。
图5-4是陶瓷衬底395的上表面的平面图。同样,以导电材料涂复的衬底395的上表面部分在图中以阴影区表示。如图所示,在衬底395的表面上形成四个片730、752、758和789。它们的每一个形成了与图3中转换电路306的电容器330、352、358和389的极板相对应的电容器极板。图中也示出了孔791、793、795和797的顶端。孔791的定位与孔650对准,孔793的定位与孔656对准,孔795的定位与孔652对准,而孔797的定位与孔654对准。
图5-5是一个与前面的四个图类似的平面图,但它是陶瓷衬底397的上表面图。同样,涂复有导电材料的衬底397的上表面由阴影区表示。如图所示,接片830、852、858和897在衬底397的上表面形成。孔890、892、894和896的顶端也在图中示出。与衬底395上表面所置的极板组件730-789相类似,置于衬底397的上表面的片830-899同样构成与图3转换电路306的电容器330、352、358和389相对应的电容器极板组件。应当注意,孔890-896的定位不与孔791-797对准,因而它们是电绝缘的。从而,极板组件730和830、752和852、758和858以及789和889都被处于彼此绝缘,从而形成电容器的相对电极板。
应当注意,电容器极板的尺寸的改变会使得由这种极板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值改变。电容值更大的电容器可通过在平行定位连接中置的多个极板于衬底内来实现(当然,附加衬底组件的使用会使滤波器电路有较大的厚度)。
最后请参见图5-6,它示出了陶瓷衬底399的上表面图。同样,涂复有导电材料的衬底表面部分由阴影区表示。四个片950、952、954和956置于衬底399的上表面。衬底399的表面的其它部分也涂覆以导电材料,但在片周围的绝缘区将它与片950-956绝缘。孔990、992、994和996的顶端也被绝缘。片950使其与发射机电路(例如图3的无线电收发信机300的发射机电路312)连接。片952使其与收发信机的天线(例如图3的无线电收发信机300的天线318)连接,片954使其与接收机电路(例如图3的无线电收发信机300的接收机电路324)连接,而片956与外部的偏置电压连接。孔990被定位与衬底397的孔890对准,孔994被定位与孔894对准,孔992被定位与孔892对准,而孔996被定位与孔896对准。因此,通过正确地将发射机与接收机电路分别连接到片950和994,将一收发信机天线接到片952以及将电压加到片956,从而构成类似于图3所示的收发信机300的电路。
通过合适地对准衬底390-399,将这些衬底串列、烧结,并以焊合之类方式定位。将二极管置于顶部衬底390的安装片412-418之上,从而可以形成与图4的转换电路406相对应的转换电路。在最佳的实施例中,在衬底烧结之后,该转换电路高度约为31密耳。因这种转换电路比传统构造的转换电路具有小得多的插入损耗,故采用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转换电路使类似工作于TDMA通信系统中的蜂窝无线电话的无线电收发信机的工作有更高的效率。
虽然对本发明结合附图所示的最佳实施例已作了描述,但应明白,还能采用其它类似的实施例,并对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作修正及添加,以执行本发明的相同功能而无偏离其实质。鉴此,本发明不应当仅局限于某一实施例,而应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范围作理解。

Claims (9)

1.一种转换电路,用于具有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的收发信机,该转换电路响应施加在其上的控制信号的电平而定位,用以交替地将发射机电路或接收机电路连接到一个收发信机天线,该转换电路包括:
一个隔直流电容器,在第一和第二陶瓷衬底上形成,该隔直流电容器的第一侧部分用于与该收发信机天线的第一侧部分互连,
一个接收机电路通路,根据控制信号的电平,该接收机电路与该隔直流电容器的第二侧部分互连,该接收机电路通路包括作为其一部分的旁路通路,该接收机电路通路还包括在第三陶瓷衬底上形成的接收机侧的带状线传输线,一个相邻于第三陶瓷衬底一侧的第一接地平面,以及相邻于该第三陶瓷衬底的相对侧的一个第二接地平面,其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接地平面之一被形成在一个相邻的陶瓷基片上,其中该接收机侧的带状线传输线的长度基本上对应于由该收发信机天线收发的信号的波长的1/4,
一个发射机电路通路,使该发射机电路与该隔直流电容器的第二侧部分互连,其中所述的发射机电路通路的电特性取决于控制信号的电平,
其特征在于:
一个控制信号带状线传输线,在同一个第三陶瓷衬底上形成,耦合到该发射机电路通路,把控制信号施加在该发射机电路通路上,还使该旁路通路形成该接收机电路通路的一部分,借此,只在控制信号高于第一信号电平期间切断该接收机电路与该收发信机天线的电气连接,否则,使该发射机电路通路形成高阻抗通路,以切断该发射机电路与该收发信机天线的电气连接,还切断该旁路通路与该接收机电路通路的电气连接,借此使该接收机电路与该收发信机天线电气连接,所述的控制信号带状线传输线的长度对应于由该收发信机天线收发的信号的波长的1/4。
2.如权利要求1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机电路通路包括一个二极管,在线定位在该发射机电路与该收发信机天线之间,在控制信号高于第一信号电平时,该二极管工作以形成低阻抗通路,否则该二极管形成高阻抗电路通路。
3.如权利要求2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信号带状线传输线在该二极管与该隔直流电容器之间的一个位置处耦合到该发射机电路通路上。
4.如权利要求1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机侧带状线传输线可操作地在线定位在该接收机电路与该收发信机天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电路的旁路通路包括一个二极管,该二极管配置得与该接收机电路旁路连接,该二极管组成一个旁路通路,在控制信号高于第一信号电平时,二极管工作,形成一个低阻抗通路,否则形成一个高阻抗通路。
6.如权利要求5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机电路通路包括一个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元件值,以形成一个隔直流电容器,在线定位在该接收机电路与该接收机侧带状线传输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旁路通路位于该隔直流电容器与该接收机侧带状线传输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发射机电路置于第四陶瓷衬底上。
9.如权利要求1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接收机电路通路的一部分置于第四陶瓷衬底上。
CN94190155A 1993-03-31 1994-03-18 转换电路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078093A 1993-03-31 1993-03-31
US08/040,780 1993-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23A CN1104023A (zh) 1995-06-21
CN1034044C true CN1034044C (zh) 1997-02-12

Family

ID=2191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901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44C (zh) 1993-03-31 1994-03-18 转换电路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513382A (zh)
CN (1) CN1034044C (zh)
AU (1) AU664672B2 (zh)
CA (1) CA2135799A1 (zh)
FR (1) FR2703536B1 (zh)
GB (1) GB2282270B (zh)
RU (1) RU2127946C1 (zh)
TW (1) TW241427B (zh)
WO (1) WO1994022531A1 (zh)
ZA (1) ZA942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6563A (en) * 1995-04-27 1999-04-2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witch comprising a circulator and an automatic changeover switch which includes an impedance circuit
JPH08316766A (ja) * 1995-05-16 1996-11-29 Murata Mfg Co Ltd Lcフィルタ
JP3106088B2 (ja) * 1995-05-26 2000-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ダ・トランスポンダ
US5926075A (en) * 1995-07-19 1999-07-20 Tdk Corporation Antenna switch
US5999065A (en) * 1995-08-24 1999-12-0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mposite high-frequency component
JP3378435B2 (ja) * 1995-09-29 2003-02-17 株式会社東芝 超高周波帯無線通信装置
FI100756B (fi) * 1996-05-17 1998-02-13 Adc Solitra Oy Menetelmä radiolähettimen ja radiovastaanottimen kytkemiseksi samaan a ntenniin ja lähetinvastaanotinjärjestely
US6157394A (en) * 1996-08-29 2000-12-05 Apple Computer, Inc. Flexibl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via an image processing chain with modular image processors
US5991465A (en) 1996-08-29 1999-11-23 Apple Computer, Inc. Modular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via an image processing chain with modifiable parameter controls
US5789995A (en) * 1996-09-20 1998-08-04 Motorola, Inc. Low loss electronic radio frequency switch
US6249670B1 (en) * 1997-01-13 2001-06-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 combi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DE19704151C1 (de) * 1997-02-04 1998-08-27 Siemens Ag Sende-Empfangs-Umschalteanordnung
US6370034B1 (en) * 1997-03-12 2002-04-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 electrical devices having RF components, particularly for mobile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JPH11122139A (ja) * 1997-10-17 1999-04-30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共用器
US6009314A (en) * 1997-11-17 1999-1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onolithic high frequency antenna switch
ES2244845T3 (es) * 1997-12-03 2005-12-16 Hitachi Metals, Ltd. Modulo de continuacion multibanda de alta frecuencia.
US6289204B1 (en) * 1998-07-09 2001-09-11 Motorola, Inc. Integration of a receiver front-end in multilayer ceramic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SE518416C2 (sv) * 1998-12-22 2002-10-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tenn-switch-modul
JP2002064301A (ja) * 1999-03-18 2002-02-28 Hitachi Metals Ltd トリプルバンド用高周波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US6731184B1 (en) * 1999-07-29 2004-05-0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component
US6628925B1 (en) * 1999-09-17 2003-09-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ceiver/transmitter apparatus
US6847269B2 (en) * 2000-03-15 2005-01-25 Hitachi Metals, Ltd. High-frequency modu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DE10030982A1 (de) * 2000-06-30 2002-01-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ntennenumschalter für Sende-Empfangseinheiten in einer Mobilstation
US6738600B1 (en) * 2000-08-04 2004-05-18 Harris Corporation Ceramic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tructure
JP3791333B2 (ja) * 2000-12-28 2006-06-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高周波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実装した高周波機器
ATE316294T1 (de) * 2001-02-27 2006-02-15 Mehrband-transformationsstufe für eine mehrband- hf-umschaltvorrichtung
US6804499B2 (en) * 2001-04-09 2004-10-1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ower-mixer architecture for a transmitter
US8749054B2 (en) 2010-06-24 2014-06-10 L. Pierre de Rochemont Semiconductor carrier with vertical power FET module
US7469321B2 (en) * 2003-06-25 2008-1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ftware process migration between coherency regions without cache purges
US7167688B2 (en) * 2003-07-30 2007-01-23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RF transceiver module formed in multi-layered ceramic
DE60315646T2 (de) 2003-08-15 2008-07-17 Tdk Corp. Antennenumschaltungsvorrichtung
US7423332B2 (en) * 2003-08-26 2008-09-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ertical laminated electrical switch circuit
US7251499B2 (en) * 2004-06-18 2007-07-3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antennas
US7084722B2 (en) * 2004-07-22 2006-08-01 Northrop Grumman Corp. Switched filterbank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EP2426785A2 (en) * 2004-10-01 2012-03-07 L. Pierre De Rochemont Ceramic antenna modul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WO2007005642A2 (en) 2005-06-30 2007-01-11 Derochemont L Pierre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8350657B2 (en) * 2005-06-30 2013-01-08 Derochemont L Pierre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070030095A1 (en) * 2005-08-05 2007-02-08 Mitsutaka Hikita Antenna duplexer and wireless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US8354294B2 (en) 2006-01-24 2013-01-15 De Rochemont L Pierre Liquid chemical deposi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and products therefrom
KR100841638B1 (ko) * 2006-04-25 2008-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복신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수신부 보호 장치
US7959598B2 (en) 2008-08-20 2011-06-14 Asante Solutions, Inc. Infusion pump systems and methods
US8952858B2 (en) 2009-06-17 2015-02-10 L. Pierre de Rochemont Frequency-selective dipole antennas
US8922347B1 (en) 2009-06-17 2014-12-30 L. Pierre de Rochemont R.F. energy collection circuit for wireless devices
US8552708B2 (en) 2010-06-02 2013-10-08 L. Pierre de Rochemont Monolithic DC/DC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with surface FET
US9023493B2 (en) 2010-07-13 2015-05-05 L. Pierre de Rochemont Chemically complex ablative max-phas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9148425B (zh) 2010-08-23 2022-10-04 L·皮尔·德罗什蒙 具有谐振晶体管栅极的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JP6223828B2 (ja) 2010-11-03 2017-11-01 デ,ロシェモント,エル.,ピエール モノリシックに集積した量子ドット装置を有する半導体チップキャリ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178494B2 (en) 2015-01-30 2019-01-08 Cassia Networks Inc. Bluetooth transparent relay
US10225098B2 (en) 2015-01-30 2019-03-05 Cassia Networks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681479B2 (en) 2015-01-30 2020-06-09 Cassia Networks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bluetooth audio transmission
US9769594B2 (en) 2015-01-30 2017-09-19 Cassia Networks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increa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ange
CN105232724A (zh) * 2015-11-09 2016-01-13 谢桂凤 用于治疗小儿尿布疹的外用擦剂
WO2017123525A1 (en) 2016-01-13 2017-07-20 Bigfoot Biomedical, Inc. User interface for diabetes management system
AU2017207484B2 (en) 2016-01-14 2021-05-13 Bigfoot Biomedical, Inc. Adjusting insulin delivery rates
US11033682B2 (en) 2017-01-13 2021-06-15 Bigfoot Biomedical, Inc. Insulin delivery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USD874471S1 (en) 2017-06-08 2020-02-04 Insulet Corporation Display screen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D928199S1 (en) 2018-04-02 2021-08-17 Bigfoot Biomedical, Inc.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with icons
USD920343S1 (en) 2019-01-09 2021-05-25 Bigfoot Biomedical, Inc.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delivery
USD977502S1 (en) 2020-06-09 2023-02-07 Insulet Corporation Display screen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1821A (en) * 1975-06-16 1977-01-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High power microwave radar pulse shaping system
US4701724A (en) * 1986-07-15 1987-10-20 Motorola, Inc. Injection switch and directional coup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5700A (en) * 1966-12-30 1969-10-28 Texas Instruments Inc Monolithic microwave duplexer switch
DE2855173C2 (de) * 1978-12-20 1980-10-02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PIN-Dioden-Hochfrequenzschalter für Sekundärradar-Abfragegeräte mit Nebenzipfelsignalunterdrückung oder -Transponder mit Antennendiversity
JPS56128001A (en) * 1980-03-13 1981-10-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ultilayer unification method of triplate strip line
JPS63172501A (ja) * 1987-01-09 1988-07-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アンテナ切換回路
US5023935A (en) * 1989-11-17 1991-06-11 Nynex Corporation Combined multi-port transmit/receive switch and filter
US5150088A (en) * 1991-03-27 1992-09-22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Stripline shielding techniques in 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EP0578160B1 (en) * 1992-07-08 1997-0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tenna switching apparatus selectively connecting antenna with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JP2874496B2 (ja) * 1992-12-26 1999-03-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1821A (en) * 1975-06-16 1977-01-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High power microwave radar pulse shaping system
US4701724A (en) * 1986-07-15 1987-10-20 Motorola, Inc. Injection switch and directional coupl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23A (zh) 1995-06-21
AU6588794A (en) 1994-10-24
GB2282270B (en) 1996-12-04
ZA942266B (en) 1995-01-30
RU2127946C1 (ru) 1999-03-20
GB9422582D0 (en) 1995-01-04
FR2703536B1 (fr) 1996-04-05
TW241427B (zh) 1995-02-21
FR2703536A1 (fr) 1994-10-07
US5513382A (en) 1996-04-30
CA2135799A1 (en) 1994-10-13
AU664672B2 (en) 1995-11-23
GB2282270A (en) 1995-03-29
WO1994022531A1 (en) 1994-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44C (zh) 转换电路及其方法
CN1055184C (zh) 移动通信卫星有效负载
CN1252862C (zh) 从公共天线发射多个无线电信道频率信号的发射机和方法
CN100461640C (zh) 高频部件及高频模块以及使用它们的通信机
CN1214550C (zh) 用于远程站的信号传输设备和方法
CN1126283C (zh) 一种天线开关模块
CN1142695A (zh) 提高手持移动卫星通信终端天线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65109C (zh) 高频滤波装置和发送接收天线共用滤波装置
CN1719738A (zh) 高频电路
CN1261480A (zh) 分配射频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689241A (zh) 发送和接收天线开关
CN1302480A (zh) 双频段移动电话中的谐波抑制
CN1732568A (zh) 具内部偏馈射频功率晶体管
CN1393059A (zh) 叠层体型高频开关模块
CN1060884C (zh) 复合高频元件
CN1765029A (zh) 高频开关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52170A (zh) 一种扇区化基站
CN1407830A (zh) 无线通信频率信号放大装置及发送和接收装置
CN1454436A (zh) 建立移动无线网的基站和基站与移动无线网连接的方法
CN1147179C (zh) 带双工天线放大器的移动站
CN2759063Y (zh) 无线基站的远端模拟射频收发信机模块
CN114828028B (zh) 一种面向5g室内覆盖的能量再利用系统
CN116470776A (zh) 一种基于双端口阻抗压缩网络的宽功率范围整流电路
CN201821503U (zh) 基于五类线传输的cdma2000五类线通信设备
CN1783744A (zh) 室内电力线通信中的对准电路和使用该电路的收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