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1634A - 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1634A
CN103391634A CN201310155828XA CN201310155828A CN103391634A CN 103391634 A CN103391634 A CN 103391634A CN 201310155828X A CN201310155828X A CN 201310155828XA CN 201310155828 A CN201310155828 A CN 201310155828A CN 103391634 A CN103391634 A CN 103391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torage medium
storage card
time
w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58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1634B (zh
Inventor
木村真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Client Compu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91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1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6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66URL specific, e.g. using aliases, detecting broken or misspelled lin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4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Internet browse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card read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通信单元从作为无线通信的目的地以连接到网络的连接装置和执行无线通信的存储介质中,检测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并且该通信单元连接到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被检测到的任一个,并与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被检测到的该一个建立通信。应用执行单元执行应用。当在所述通信单元连接至所述连接装置的状态下检测到所述存储介质时,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应用执行单元是否正在执行特定应用。当所述应用执行单元没有执行特定应用时,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连接装置断开并连接到所述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提供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闪存驱动器和SD存储卡(注册商标)的各种存储卡作为存储利用数码相机等拍摄的图像或运动图像等的数据的记录介质。这些存储卡的存储容量较小,因此这些存储卡通常用作临时存储场所,使得存储在存储卡中的数据根据需要移到个人计算机(PC)以擦除旧数据。
另外,近年来,已提供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存储卡。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存储卡即使在存储卡已插入诸如数码相机的图像拾取装置中时,即,即使存储卡未直接连接至PC也可与PC建立无线通信,并且PC可经由无线通信从存储卡获取数据。
非专利文献1:Stapa Saito,Stapa Saito的“Weekly Stapatronics mobile”Musen LANde shashin tenso!!na SD card,[在线],K-tai Watch,2009年1月5日,[平成24年4月24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k-tai.impress.co.jp/cda/article/stapa/43417.html>
非专利文献2:Stapa Saito,Stapa Saito的“Weekly Stapatronics mobile”Eye-Fi X2ni direct mode ga kita!!,[在线],K-tai Watch,2011年4月25日,[平成24年4月24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k-tai.impress.co.jp/docs/column/stapa/20110425_442155.html>
然而,根据PC的设置,一些PC具有在检测到作为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的存储卡时自动切换与所检测到的存储卡的连接的功能。在这种设置中,在PC连接至接入点以连接至网络的状态下,当PC检测到作为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的存储卡时,接入点可自动切换至存储卡。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当PC的用户正在利用PC浏览互联网上的网站时,由于检测到存储卡,所以用户变得无法浏览该网站。在这些情况下,无法维持通信连接的连续性,难以提供用户想要的服务。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通信连接的连续性的信息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从作为无线通信的目的地以连接到网络的连接装置和执行无线通信的存储介质中,检测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并且该通信单元连接到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被检测到的任一个,并与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被检测到的该一个建立通信;应用执行单元,该应用执行单元执行应用;确定单元,当在所述通信单元连接至所述连接装置的状态下检测到所述存储介质时,该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应用执行单元是否正在执行特定应用;以及控制单元,当所述应用执行单元没有执行特定应用时,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连接装置断开并连接到所述存储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2是在检测到存储卡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由PC执行的接入点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4是在检测到存储卡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由PC执行的接入点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由PC执行的内容获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PC的硬件构造图;以及
图8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的硬件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不限于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个人计算机(PC)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PC1利用路由器2、存储卡3和无线局域网(LAN)来执行无线通信。例如,无线LAN是Wi-Fi(无线保真)(注册商标)等。在图1中,仅示出路由器2和存储卡3作为PC建立的无线LAN通信的目的地的示例;然而,可存在多个路由器,或者可存在具有无线LAN通信功能的其它装置。
路由器2是具有安装于PC1的操作者的家中的无线LAN的接入点(AP)的功能的装置。无线LAN AP功能是经由无线LAN在装置之间进行中继通信的功能。路由器2经由无线LAN与具有站(STA)功能的PC1建立通信。无线LAN STA功能是经由无线LAN通过接入点与另一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家庭无线LAN环境作为示例;然而,无线LAN环境不限于此,而可以是公司无线LAN环境或公共无线网络。路由器2连接至互联网。路由器2将从PC1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互联网,还将经由互联网发送来的数据发送给PC1。
存储卡3是具有无线LAN AP功能的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卡3是SD存储卡等。存储卡3插入诸如相机或PC的装置的插卡槽中并连接至该装置,从而被供应电力并利用从该装置供应的电力来进行操作。存储卡3存储由相机拍摄的各种内容,例如图像或运动图像等。另外,存储卡3经由无线LAN与具有STA功能的PC建立通信。具体地讲,响应于来自PC1的请求,存储卡3经由无线LAN将存储的内容发送给PC1。在图1中,为了说明方便,仅示出存储卡3;实际上,存储卡3已插入诸如相机的装置中并被供应电力。
PC1包括无线LAN(WLAN)单元11、切换控制单元12、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获取单元14、用户接口15和应用执行单元16。
WLAN单元11存储有操作者注册的具有无线LAN功能的装置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在本实施方式中,路由器2和存储卡3已预先注册在WLAN单元11中。然后,WLAN单元11检测SSID已注册并处于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状态的装置。这里,处于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状态的装置是指存在于PC1的无线通信区域中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路由器2或存储卡3存在于PC1的无线通信区域中时,WLAN单元11检测该装置。
当WLAN单元11在未建立与存储卡3的连接的状态下检测到路由器2时,PC1利用WLAN单元11作为站,路由器2作为接入点来建立连接。
另外,当WLAN单元11在未建立与路由器2的连接的状态下检测到存储卡3时,PC1利用WLAN单元11作为站,存储卡3作为接入点来建立连接。
另一方面,当WLAN单元11在建立了与路由器2的连接的状态下检测到存储卡3时,WLAN单元11通知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在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的状态下检测到存储卡3。此后,当通过切换控制单元12控制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并连接至存储卡3时,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然后利用WLAN单元11作为站,存储卡3作为接入点建立连接。另外,当从切换控制单元12接收到无法切换的通知时,WLAN单元11不执行向存储卡3的连接切换,而继续与路由器2的连接。
当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时,WLAN单元11将从应用执行单元16发送来的数据发送给路由器2。另外,WLAN单元11将从路由器2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应用执行单元16。
当WLAN单元11连接至存储卡3时,在从获取单元14接收到针对内容获取的请求时,WLAN单元11将从存储卡3发送来的内容发送给获取单元14。此WLAN单元11对应于“通信单元”的示例。
应用执行单元16响应于操作者通过用户接口15输入的指令并执行通过连接至互联网来执行处理的特定应用,例如互联网浏览软件或互联网视频浏览软件。下文中,通过连接至互联网来执行处理的应用被称作“使用互联网的应用”。然后,响应于来自运行应用的请求,应用执行单元16执行与WLAN单元11的数据传输。另外,应用执行单元16可运行通过连接至互联网来执行处理的应用。
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从WLAN单元11接收在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的状态下检测到存储卡3的通知。然后,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确定应用执行单元16是否正在执行使用互联网的应用。当应用执行单元16正在执行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时,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将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正在运行的通知发送给切换控制单元12。另一方面,当应用执行单元16没有执行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时,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将可进行切换的通知发送给切换控制单元12。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只要应用是使用互联网的应用,就不执行向存储卡3的连接切换的情况;然而,条件不限于此。例如,当应用执行单元16已预先接受使用互联网的应用当中的特定应用的注册并且正在执行所注册的特定应用时,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可以不同意切换。另外,当应用执行单元16已接受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互联网的应用的另一应用的注册并且正在执行所注册的应用时,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可以不同意切换。该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对应于“确定单元”的示例。
当切换控制单元12从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接收到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正在运行的通知时,切换控制单元12将无法进行切换的通知发送给WLAN单元11。另一方面,当从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接收到无法进行切换的通知时,切换控制单元12控制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并连接至存储卡3。该切换控制单元12对应于“控制单元”的示例。
获取单元14在WLAN单元11连接至存储卡3的状态下将内容获取的请求发送给WLAN单元11。具体地讲,在已设置自动获取的情况下,当WLAN单元11与存储卡3之间建立了连接时,获取单元14自动向WLAN单元11发送内容获取请求。另外,在已设置手动获取的情况下,在WLAN单元11与存储卡3之间建立了连接之后,当接收到操作者通过用户接口15做出的获取内容的指令时,获取单元14向WLAN单元11发送内容获取请求。然后,获取单元14获取WLAN单元11从存储卡3接收到的内容,并将所获取的内容存储在获取单元14中包括的存储装置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获取单元14包括存储装置的情况;然而,存储装置可独立于获取单元14设置。
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当检测到存储卡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由PC1执行的接入点选择处理的流程。图2是在检测到存储卡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由PC执行的接入点选择处理的流程图。例如,存储在PC1中的通信控制程序使得PC1的中央处理单元(CPU)等执行图2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处理。此流程图基于这样的前提:存储卡3和路由器2已经注册在PC1中。另外,还基于这样的前提:在此流程图之前,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并维持该状态。
WLAN单元11检测存储卡3(步骤S1)。WLAN单元11通知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在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的状态下检测到存储卡3。
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从WLAN单元11接收在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的状态下检测到存储卡3的通知。然后,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确定应用执行单元16是否正在执行任何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步骤S2)。当正在运行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时(步骤S2为“是”),WLAN单元11终止向存储卡3的连接切换。
另一方面,当没有运行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时(步骤S2为“否”),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将可进行切换的通知发送给切换控制单元12。当从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接收到可进行切换的通知时,切换控制单元12控制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并连接至存储卡3。响应于切换控制单元12的控制,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然后连接至存储卡3(步骤S3)。
当WLAN单元11与存储卡3之间已建立连接时,获取单元14向WLAN单元11发送内容获取请求,并开始获取存储在存储卡3中的内容(步骤S4)。
如上所述,在检测到存储卡时,当通过连接至互联网来执行处理的应用正在运行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不执行向存储卡的切换,而继续与互联网的连接。因此,即使已检测到存储卡,也可维持与互联网的连接,并且使用互联网的处理可以继续。
[b]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使已检测到存储卡,如果自最后一次从存储卡获取内容起尚未过去特定时间,则信息处理装置不连接至存储卡。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PC1具有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PC进一步增加时间确定单元17的构造。在图3中,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标号与图1中的标号相同的单元具有相同的功能。
当检测到存储卡3时,WLAN单元11通知时间确定单元17检测到存储卡3。此后,当从时间确定单元17接收到允许连接的通知时,WLAN单元11确定是否已建立与路由器2的连接。另一方面,当从时间确定单元17接收到不允许连接的通知时,WLAN单元11不执行向存储卡3的连接切换,而继续与路由器2的连接。
当尚未建立与路由器2的连接时,利用WLAN单元11作为站,存储卡3作为接入点建立连接。
另一方面,当已建立与路由器2的连接时,WLAN单元11通知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在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的状态下检测到存储卡3。此后,当通过切换控制单元12控制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并连接至存储卡3时,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然后利用WLAN单元11作为站,存储卡3作为接入点建立连接。另外,当从切换控制单元12接收到无法进行切换的通知时,WLAN单元11不执行向存储卡3的连接切换,而继续与路由器2的连接。
获取单元14从存储卡3获取内容,然后将最后获取时间,即,获取单元14最后从存储卡3获取内容时的时间通知给时间确定单元17。
时间确定单元17预先存储有用于确定是否可与存储卡3连接的时间阈值。例如,所述时间阈值为12小时。优选的是,根据存储卡3的使用确定时间阈值。例如,当存储在存储卡3中的内容经常更新时,优选的是,缩短时间阈值;当内容不经常更新时,优选的是,延长时间阈值。
时间确定单元17包括定时器。时间确定单元17从获取单元14接收最后获取时间的通知。然后,利用定时器,时间确定单元17测量自存储卡3的最后获取时间起过去的时间。
此后,时间确定单元17从WLAN单元11接收检测到存储卡3的通知。然后,时间确定单元17确定自存储卡3的最后获取时间起过去的时间是否超过时间阈值。
当自存储卡3的最后获取时间起过去的时间超过时间阈值时,时间确定单元17将允许连接的通知发送给WLAN单元11。
另一方面,当自存储卡3的最后获取时间起过去的时间未超过时间阈值时,时间确定单元17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画面以使操作者选择是否连接至存储卡3。然后,时间确定单元17接收操作者通过用户接口15做出的指示是否有必要连接至存储卡3的输入。当从操作者接收到连接至存储卡3的指令时,时间确定单元17将允许连接的通知发送给WLAN单元11。另一方面,当从操作者接收到拒绝连接到存储卡3的通知时,时间确定单元17将不允许连接的通知发送给WLAN单元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反映操作者的意见,当自最后获取时间起过去的时间未超过时间阈值时,进行构造,以使操作者选择是否有必要连接至存储卡3;然而,其不限于此,时间确定单元17可被构造为确定不允许连接,而不显示用于选择是否有必要连接的选择画面。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当检测到存储卡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由PC执行的接入点选择处理的流程。图4是在检测到存储卡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由PC执行的接入点选择处理的流程图。例如,存储在PC1中的通信控制程序使得PC1的CPU等执行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处理。此流程图基于这样的前提:存储卡3和路由器2已经注册在PC1中。另外,还基于这样的前提:在此流程图之前,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并维持该状态。
WLAN单元11检测存储卡3(步骤S11)。WLAN单元11通知时间确定单元17检测到存储卡3。
当从WLAN单元11接收到检测到存储卡3的通知时,时间确定单元17确定自存储卡3的最后获取时间起过去的时间是否超过时间阈值(步骤S12)。
当自存储卡3的最后获取时间起过去的时间超过时间阈值时(步骤S12为“是”),WLAN单元11通知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在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的状态下检测到存储卡3。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从WLAN单元11接收到在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的状态下检测到存储卡3的通知。然后,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确定应用执行单元16是否正在执行任何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步骤S13)。当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正在运行时(步骤S13为“是”),WLAN单元11终止向存储卡3的连接切换。
另一方面,当没有运行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时(步骤S13为“否”),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将可进行切换的通知发送给切换控制单元12。当从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接收到可进行切换的通知时,切换控制单元12控制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并连接至存储卡3。响应于切换控制单元12的控制,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然后连接至存储卡3(步骤S14)。
当WLAN单元11与存储卡3之间已建立连接时,获取单元14向WLAN单元11发送内容获取请求,并开始获取存储在存储卡3中的内容(步骤S15)。
另一方面,当自存储卡3的最后获取时间起过去的时间未超过时间阈值时(步骤S12为“否”),时间确定单元17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选择画面,以使操作者选择是否有必要连接至存储卡3(步骤S16)。
然后,时间确定单元17确定操作者通过选择画面输入的指令是否为连接到存储卡3(步骤S17)。当已命令连接到存储卡3时(步骤S17为“是”),时间确定单元17通知WLAN单元11允许连接到存储卡3,并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13。另一方面,当不允许连接到存储卡3时(步骤S17为“否”),WLAN单元11终止向存储卡3的连接切换。
如上所述,当检测到存储卡时,如果自最后一次从存储卡获取内容起尚未过去特定时间,则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不执行向存储卡的切换,而继续与互联网的连接。这是因为根据存储卡的操作状态确定时间阈值,因此如果过去的时间未超过时间阈值,则很可能存储在存储卡中的内容仍未更新,认为无需获取内容。因此,可进一步抑制检测到存储卡时的不必要的切换,并且可进一步提高与互联网的连接的维持性。
[c]第三实施方式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即使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在内容获取期间变得检测不到存储卡,当稍后检测到存储卡时,信息处理装置可继续内容获取。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处理装置被设计为维持内容获取的连续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PC1包括WLAN单元11、切换控制单元12、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获取单元14、用户接口15、应用执行单元16、时间测量单元18和通知单元19。将省略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单元的描述。
WLAN单元11通知时间测量单元18检测到存储卡3。另外,当检测到的存储卡3变得无法检测时,WLAN单元11通知时间测量单元18未检测到存储卡3。
此外,当从时间测量单元18接收到存储卡3超时的通知时,WLAN单元11与存储卡3断开。此时,当WLAN单元11在与存储卡3连接之前连接到路由器2时,WLAN单元11重新建立与路由器2的连接。另外,当从时间测量单元18接收到在超时计时期间未检测到存储卡3的通知时,WLAN单元11与存储卡3断开。此时,当WLAN单元11在与存储卡3连接之前连接到路由器2时,WLAN单元11重新建立与路由器2的连接。另外,当内容获取已完成时,WLAN单元11从获取单元14接收内容获取完成的通知。另外,在这种情况下,WLAN单元11与存储卡3断开,并且当WLAN单元11在与存储卡3连接之前连接到路由器2时,重新建立与路由器2的连接。
时间测量单元18包括定时器。时间测量单元18以与存储卡3的SSID关联的方式预先存储有存储卡3的超时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响应于操作者通过用户接口15做出的输入,时间测量单元18将存储卡3的超时时间存储为10分钟。另外,时间测量单元18存储有断开宽限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时间测量单元18将1分钟存储为断开宽限时间。
时间测量单元18从WLAN单元11接收有关存储卡3的检测的信息。然后,时间测量单元18开始对存储卡3的超时进行计时。然后,当与存储卡3的连接已超时时,时间测量单元18通知WLAN单元11和通知单元19存储卡3超时。另外,当从WLAN单元11接收到在超时计时期间未检测到存储卡3的通知时,时间测量单元18通知WLAN单元11和通知单元19:在存储卡3超时之前未检测到存储卡3。
另外,时间测量单元18从获取单元14接收获取完成的通知。然后,在自动获取的情况下,时间测量单元18启动断开定时器。此后,当已完成对断开宽限时间的计时时,时间测量单元18通知获取单元14和通知单元19已到了断开时间。另外,在手动获取的情况下,当从获取单元14接收到获取完成的通知时,时间测量单元18通知通知单元19获取完成。
在已设置自动获取的情况下,一旦WLAN单元11连接至存储卡3,获取单元14就开始自动获取。另外,在已设置手动获取的情况下,获取单元14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获取全部”或“选择性地获取”,使得操作者能够进行选择。然后,响应于操作者通过用户接口15做出的选择,获取单元14通过特定获取方法开始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
当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已完成时,获取单元14通知时间测量单元18获取完成。然后,在自动获取的情况下,获取单元14继续内容获取并且还获取在该时间增加的内容,直到获取单元14从时间测量单元18接收到断开时间到来的通知为止。因此,例如,当存储卡3附接到相机,并且在相机拍摄照片的同时执行自动获取时,获取单元14可在断开宽限时间期间获取新拍摄的照片等。当获取单元14从时间测量单元18接收到断开时间到来的通知时,获取单元14终止内容获取,并通知WLAN单元11内容获取终止。
另外,在手动获取的情况下,在向时间测量单元18通知获取完成之后,获取单元14终止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
此外,当在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期间存储卡3变得不可检测时,获取单元14保存所获取的内容,并以与存储卡3的SSID关联的方式存储有关获取完成程度的信息。然后,随后,当WLAN单元11再次连接至存储卡3时,获取单元14从接在最后获取的内容之后的内容重新开始内容获取,从而继续该获取。
另外,当在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期间与存储卡3的连接已超时时,获取单元14保存所获取的内容,并以与存储卡3的SSID关联的方式存储有关获取完成程度的信息。然后,随后,当WLAN单元11再次连接至存储卡3时,获取单元14从接在最后获取的内容之后的内容重新开始内容获取,从而继续该获取。
当在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期间,通知单元19从时间测量单元18接收到在存储卡3超时之前存储卡3变得不可检测的通知时,通知单元19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设置更改建议通知。例如,通知单元19显示消息“检测不到存储卡的接入点。请将插入有存储卡的装置中的省电设置的时间设置为更长的时间。”因此,操作者可识别出更改插入有存储卡3的装置的设置是优选的。
另外,当在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期间从时间测量单元18接收到超时通知时,通知单元19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获取中断消息。在自动获取的情况下,例如,所述消息是“照片xxx/xxx已获取。由于过去了10分钟,所以存储卡的接入点已关闭。如果您想要继续获取,请再次打开插入有存储卡的装置。”另外,在手动获取的情况下,例如,所述消息是“由于过去了10分钟,所以存储卡的接入点已关闭。如果您再次执行手动获取,请打开插入有存储卡的装置。”因此,操作者可识别出有关所获取的内容以及继续获取的操作的信息。
在完成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之后,当从时间测量单元18接收到断开时间到来或者获取完成的通知时,通知单元19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正常断开消息。例如,正常断开消息是“与存储卡的连接将关闭,将建立与路由器的连接。”因此,操作者可识别出与存储卡3的连接将关闭,连接将切换至路由器2。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由PC执行的内容获取处理的流程。图6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由PC执行的内容获取处理的流程图。例如,存储在PC1中的通信控制程序使得PC1的CPU等执行图6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处理。其基于这样的前提:在该流程图之前,WLAN单元11连接至路由器2并维持该状态。
WLAN单元11接受存储卡3的注册(步骤S101)。然后,WLAN单元11将存储卡3的SSID和超时时间发送给时间测量单元18。时间测量单元18以与SSID关联的方式存储超时时间。
操作者通过用户接口15设置存储在时间测量单元18中的存储卡3的接入点的超时时间。另外,操作者通过操作插入有存储卡3的装置来设置存储卡3的接入点的超时时间(步骤S10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符合操作形式,存储卡3的接入点的预设的超时时间被改变;然而,在使用预设超时时间的操作的情况下,无需进行改变。
WLAN单元11确定是否检测到注册的存储卡3(步骤S103)。当未检测到存储卡3时(步骤S103为“否”),WLAN单元11等待,直到检测到存储卡3为止。
另一方面,当检测到存储卡3时(步骤S103为“是”)时,在从WLAN单元11接收到检测到存储卡3的通知时,时间测量单元18开始对存储卡3的超时时间进行计时(步骤S104)。
获取单元14确定作为获取的设置,是否设置了自动获取(步骤S105)。当设置了自动获取时(步骤S105为“是”),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并建立与存储卡3的连接(步骤S106)。
获取单元14开始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步骤S107)。
WLAN单元11确定存储卡3是否存在(步骤S108)。这里,存储卡3存在是指WLAN单元11检测到存储卡3。当存储卡3不存在时(步骤S108为“否”),WLAN单元11通知时间测量单元18未检测到存储卡3,并将处理移至步骤S125。另一方面,当存储卡3存在时(步骤S108为“是”),时间测量单元18确定存储卡3的超时时间是否过去(步骤S109)。当超时时间未过去时,获取单元14确定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是否完成(步骤S110)。当内容获取未完成时(步骤S110为“否”),获取单元14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108。
另一方面,当内容获取已完成时(步骤S110为“是”),获取单元14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获取完成的简单通知(步骤S111)。
然后,获取单元14通知时间测量单元18获取完成。当接收到获取完成的通知时,时间测量单元18启动断开定时器(步骤S112)。
在断开定时器运行的同时,获取单元14确定内容是否增加到存储卡3(步骤S113)。当没有增加内容时,PC1将处理移至步骤S115。另一方面,当增加了内容时,获取单元14获取所增加的内容(步骤S114)。
然后,时间测量单元18确定断开时间是否到来(步骤S115)。当断开时间未到来时(步骤S115为“否”),获取单元14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113。另一方面,当断开时间到来时(步骤S115为“是”),时间测量单元18通知获取单元14和通知单元19断开时间到来。当接收到断开时间到来的通知时,获取单元14终止内容获取。然后,当接收到断开时间到来的通知时,通知单元19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正常断开消息(步骤S116)。
另一方面,当在获取期间超时时间过去时(步骤S109为“是”),时间测量单元18通知WLAN单元11和通知单元19超时时间到来。通知单元19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自动获取中断消息(步骤S117)。
另一方面,当未设置自动获取,而是设置了手动获取时(步骤S105为“否”),获取单元14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获取方法选择画面。然后,操作者通过用户接口15选择获取方法(步骤S118)。
WLAN单元11与路由器2断开并与存储卡3建立连接(步骤S119)。
获取单元14开始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步骤S120)。
WLAN单元11确定存储卡3是否存在(步骤S121)。当存储卡3不存在时(步骤S121为“否”),WLAN单元11通知时间测量单元18未检测到存储卡3,并将处理移至步骤S125。另一方面,当存储卡3存在时(步骤S121为“是”),时间测量单元18确定存储卡3的超时时间是否过去(步骤S122)。当超时时间未过去时,获取单元14确定从存储卡3的内容获取是否完成(步骤S123)。当内容获取未完成时(步骤S123为“否”),获取单元14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121。
另一方面,当内容获取已完成时(步骤S123为“是”),在接收到内容获取完成的通知时,通知单元19将处理移至步骤S116。
另一方面,当在获取期间超时时间已过去时(步骤S122为“是”),时间测量单元18通知WLAN单元11和通知单元19超时时间到来。通知单元19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手动获取中断消息(步骤S124)。
另外,当在内容获取期间存储卡变得不存在时(步骤S108为“否”,步骤S121为“否”),时间测量单元18向通知单元19通知未检测到存储卡。通知单元19在用户接口15上显示设置更改建议通知,其提示更改插入有存储卡的装置的设置(步骤S125)。
在获取期间,当存储卡3变得不存在时,当断开时间到来时,或者当存储卡3的超时时间到来时,WLAN单元11执行关闭与存储卡3的连接的断开处理(步骤S126)。
然后,WLAN单元11重新建立与路由器2的连接,WLAN单元11在连接到存储卡3之前连接到该路由器2(步骤S127)。
如上所述,当在从存储卡的内容获取期间与存储卡的连接关闭,并且稍后重新建立与存储卡的连接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继续断开之前所执行的获取处理。因此,可维持内容获取的连续性。这可避免重复获取,减轻信息处理装置的负担,缩短连接时间,并降低功耗。
硬件构造
图7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PC的硬件构造图。PC1包括CPU101、存储器102、硬盘驱动器(HDD)103、WLAN通信单元104、显示单元105和输入单元106。
存储器102、HDD103、WLAN通信单元104、显示单元105和输入单元106通过总线连接至CPU101。
显示单元105是监视器等。输入单元106是键盘和鼠标等。例如,显示单元105和输入单元106执行图1所示的用户接口的功能。
例如,WLAN通信单元104和CPU101执行图1所示的WLAN单元11的功能。
CPU101、存储器102和HDD103执行图1所示的切换控制单元12、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获取单元14和应用执行单元16、图3所示的时间确定单元17以及图5所示的时间测量单元18和通知单元19的功能。
具体地讲,HDD103存储有各种程序,例如实现由切换控制单元12、运行应用确定单元13、获取单元14、应用执行单元16、时间测量单元18和通知单元19等执行的处理的程序。然后,CPU101从HDD103读出这些程序,将所读取的程序扩展至存储器102等中,并执行所述程序,从而产生执行上述功能的处理。另外,获取的内容等被存储在HDD103中。
图8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的硬件构造图。存储卡3包括CPU301、存储器302和WLAN通信单元303。
存储器302和WLAN通信单元303通过总线连接至CPU301。
与PC1通信的WLAN通信的功能由CPU301、存储器302和WLAN通信单元303执行。存储器302存储有SSID、密码和超时时间等。
根据本文讨论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方面,能够维持通信连接的连续性。

Claims (6)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从作为无线通信的目的地以连接到网络的连接装置和执行无线通信的存储介质中,检测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并且该通信单元连接到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被检测到的任一个,并与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被检测到的该一个建立通信;
应用执行单元,该应用执行单元执行应用;
确定单元,当在所述通信单元连接至所述连接装置的状态下检测到所述存储介质时,该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应用执行单元是否正在执行特定应用;以及
控制单元,当所述应用执行单元没有执行特定应用时,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连接装置断开并连接到所述存储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检测到所述存储介质时,如果自计算机最后一次连接至所述存储介质起已过去预定时间,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通信单元连接到所述存储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当检测到所述存储介质时,如果自计算机最后一次连接至所述存储介质起尚未过去预定时间,则该通知单元询问操作者是否连接至所述存储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当所述通信单元连接至所检测到的存储介质时,该获取单元获取存储在所连接的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当在计算机正从所连接的存储介质获取数据的同时变得检测不到所连接的存储介质时,该获取单元保存直到所连接的存储介质变得不可检测时为止已获取的数据,并且当再次检测到不可检测的存储介质时,该获取单元连接至所检测到的存储介质,并重新开始获取尚未获取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当自计算机连接至所述存储介质起在所述存储介质的连接时限内变得检测不到所述存储介质时,该通知单元通知更改变得无法检测的所述存储介质的电源设置的建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当自计算机连接至所述存储介质起在所述存储介质的连接时限内变得检测不到所述存储介质时,该通知单元通知未完成获取。
CN201310155828.XA 2012-05-07 2013-04-28 信息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1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5962A JP5939018B2 (ja) 2012-05-07 2012-05-07 通信経路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2-105962 2012-05-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634A true CN103391634A (zh) 2013-11-13
CN103391634B CN103391634B (zh) 2016-08-17

Family

ID=4938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582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1634B (zh) 2012-05-07 2013-04-28 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31533B2 (zh)
JP (1) JP5939018B2 (zh)
KR (1) KR101522767B1 (zh)
CN (1) CN103391634B (zh)
DE (1) DE1020132076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9081A (zh) * 2022-03-01 2022-08-12 苏州正田美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热流道温控系统的通讯地址分配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06838A (ja) * 2013-11-29 201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携帯端末、システム、それら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31598B (zh) * 2015-07-02 2019-04-12 杭州萤石网络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6914A1 (en) * 2005-12-08 2007-06-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Wlan combo access point device for interface with wimedia uwb based wireless usb and software layer structure of combo access point device
CN101282223A (zh) * 2007-12-27 2008-10-08 网讯信息技术(福建)有限公司 二合一u盘无线上网卡装置
CN102065505A (zh) * 2011-01-25 2011-05-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不同热点间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7320B2 (ja) * 1998-03-30 2002-07-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個別選択呼出受信機用携帯型データ記憶装置
JP2002217810A (ja) * 2001-01-12 2002-08-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音楽配信対応携帯端末装置
JP2003219471A (ja) * 2002-01-21 2003-07-31 Nec Corp 携帯電話端末
JP4451480B2 (ja) * 2007-11-01 2010-04-14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および記憶媒体
US20110025858A1 (en) * 2009-02-18 2011-02-03 Gidon Elaza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dding functionality to a digital camera
JP5642994B2 (ja) * 2009-05-08 2014-12-17 株式会社ザクティ 無線通信装置
CN102024171A (zh) * 2009-09-11 2011-04-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便携式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5613040B2 (ja) * 2010-12-24 2014-10-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メモリ、画像生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設定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設定情報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6914A1 (en) * 2005-12-08 2007-06-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Wlan combo access point device for interface with wimedia uwb based wireless usb and software layer structure of combo access point device
CN101282223A (zh) * 2007-12-27 2008-10-08 网讯信息技术(福建)有限公司 二合一u盘无线上网卡装置
CN102065505A (zh) * 2011-01-25 2011-05-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不同热点间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9081A (zh) * 2022-03-01 2022-08-12 苏州正田美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热流道温控系统的通讯地址分配方法
CN114889081B (zh) * 2022-03-01 2024-05-24 苏州正田美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热流道温控系统的通讯地址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24894A (ko) 2013-11-15
US20130294430A1 (en) 2013-11-07
JP2013236163A (ja) 2013-11-21
DE102013207671A1 (de) 2013-11-07
US9131533B2 (en) 2015-09-08
KR101522767B1 (ko) 2015-05-26
CN103391634B (zh) 2016-08-17
JP5939018B2 (ja)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75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etwork registration through a selected component for data service
EP271223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network connection
US10348952B2 (en)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for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 detection notification
US820448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utonomous search in various modes in a long-term evolution environment
CN102740292B (zh) 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EP3169135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40129681A1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driver to emulate a network card
EP3681242A1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687332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50092764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40171139A1 (en) Inter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based on digital networks
US9031508B2 (en) Method of updating into service category table in device and device for the same
CN103391634A (zh) 信息处理装置
KR101641753B1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휴대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WO2018006623A1 (zh) 移动wifi热点优选接入的方法、热点设备及终端设备
KR20180121178A (ko) 무선 연결을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20170238347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obile Hotspot
US10440621B2 (en) Changing method of a communication mod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US2019008960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5455399B2 (ja) 通信装置、通信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663265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nan 기반의 통신 제어 방법
JP563343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通信デバイス、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526563A (zh) 在服务中断状态中优化搜索网络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5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tsu Personal Compu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